CN104024043A - 自调整头枕 - Google Patents

自调整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4043A
CN104024043A CN201280053157.XA CN201280053157A CN104024043A CN 104024043 A CN104024043 A CN 104024043A CN 201280053157 A CN201280053157 A CN 201280053157A CN 104024043 A CN104024043 A CN 104024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seat
headrest
front portion
re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31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马亨德拉·拉贾
卡纳安·苏布拉马尼安
马诺兰江·卡纳卡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A US LLC
Original Assignee
Chrysler Group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rysler Group LLC filed Critical Chrysler Group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024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56Tilt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65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providing a fore-and-aft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occupant's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74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可以包括座椅底部(12)、座椅靠背(14)和头枕(16)。座椅靠背(14)可以接合座椅底部并且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在正常使用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头枕(16)可以联接到座椅靠背并且可以包括前部和后部(34、36),前部和后部(34、36)互相附接以在两者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当座椅靠背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前部和后部(34、36)可以限定第一厚度,以及当座椅靠背处于第二位置时,前部和后部(34、36)可以限定第二厚度。

Description

自调整头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为2011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1/552,704的PCT国际申请。所述申请的整体公开内容通过参引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座椅的头枕,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自调整头枕。
背景技术
用于交通工具例如机动车、船或飞行器的座椅例如可以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头枕。当交通工具的乘客或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时,例如在交通工具突然向前加速期间、或者当乘客或驾驶员在例如放松或睡觉时想要将他或她的头靠着头枕时,头枕可以支撑乘客的或驾驶员的头部。
发明内容
在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可以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头枕。该座椅靠背可以接合座椅底部并且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在正常使用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头枕可以联接至座椅靠背,并且可以包括前部和后部,该前部和后部互相附接以在两者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当座椅靠背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前部和后部可以限定第一厚度,当座椅处于第二位置时,前部和后部可以限定第二厚度。
在另一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头枕,其可以包括支撑构件、以及前部和后部。该支撑构件可以与座椅接合。前部可以附接于支撑构件。后部可以与前部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前部和支撑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第一部和第二部可以配合以形成头枕主体,该头枕主体具有在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厚度以及在第二位置中的第二厚度。
本公开的更多适用范围将会在随后提供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变得容易理解。应当理解,包括公开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仅用作说明的目的,并且无意于限制本发明、其申请、或使用的范围。因此,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变型意于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处于收存位置的图1中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头枕组件的前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头枕组件的后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在第一位置且具有第一厚度的头枕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在第二位置且具有第二厚度的头枕组件的侧视图;
图7是头枕组件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包括可运动的翻转件的头枕组件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后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头枕组件的前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的前壳体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头枕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13是图12中的头枕组件的后壳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头枕组件的前壳体的立体图;
图15是头枕组件的后壳体的立体图;
图16是头枕组件的截面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头枕组件的前壳体;
图18是头枕组件的后壳体的立体图;
图19是在第一位置且具有第一厚度的头枕组件的侧视图;
图20是在第二位置且具有第二厚度的头枕组件的侧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头枕组件的前罩壳部;
图22是头枕组件的截面图;
图23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头枕组件的前壳体;
图24是头枕组件的后壳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25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另一前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设置有座椅10,并且座椅10可以包括座椅底部12、座椅靠背14和头枕组件16。座椅10可以安装于交通工具例如机动车辆、施工车辆或工业车辆、军用车辆、海上运载工具、或飞行器。在使用构型(图1)和收存构型(图2)之间,座椅靠背14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12运动,并且头枕组件16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12和座椅靠背14运动。如随后将描述的,头枕组件16能够在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位置(图5)与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位置(图6)之间调整,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
座椅底部12可以包括前端部18、后端部20和面向上方的表面22。座椅底部12可以定位在交通工具中使得前端部18被布置在后端部20和交通工具的前端之间。交通工具的乘客或驾驶员可以坐在座椅底部12的面向上方的表面22上。
座椅靠背14可以包括下端部24、上端部26和靠背表面28。倾斜机构30(示意性地在图1和2中示出)可以将座椅靠背14的下端部24与座椅底部12的后端部20联接,以选择性地使座椅靠背14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12在使用构型和收存构型之间枢转。上端部26可以包括可枢转地支撑头枕组件16的铰链组件31(示意性地在图1和图2中示出)。倾斜机构30和铰链组件31可以包括释放机构,其在使用位置选择性地分别锁定座椅靠背14和头枕组件16。
头枕16包括支撑构件32、前壳体34、后壳体36和弹簧构件37。尽管在图中没有明确示出,由布料、皮革、或者其他织物或垫衬物构成的层可以包住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支撑构件32可以包括通常水平延伸的构件40和一对通常竖向延伸的构件38。水平延伸构件40可以包括蜿蜒曲折的形状且可以与竖向延伸构件38相互连接。竖向延伸构件38可以可枢转地接合铰链组件31且从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26延伸。竖向延伸构件38和/或水平延伸构件40可以固定地接合前壳体34并且配合以支撑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尽管竖向延伸构件38和水平延伸构件40在图中示出为彼此一体形成,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竖向延伸构件38和水平延伸构件40能够是连接在一起的单独的且不连续的部件。
前壳体34可以包括外表面42和内表面44以及布置于外表面42与内表面44之间的弹性地可压缩的泡沫和/或弹性体衬垫构件46。例如,内表面44可以由相对刚性的例如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限定凹部48。内表面44可以通过卡扣配合、铆固(staking)、紧固件、粘合结合和/或任意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来接合外表面42。多个第一附接构件50、多个第二附接构件52、多个第三附接构件54、多个第一突起部56、第二突起部58和一对倒钩59可以从内表面44朝向后壳体36延伸。第一附接构件50、第二附接构件52和第三附接构件54可以接合支撑构件32并且可以配合以使前壳体34牢固地固定到支撑构件32。第一附接构件50和第二附接构件52可以通常呈钩形并且可以通过卡扣配合分别与水平延伸构件40和竖向延伸构件38接合。弹簧夹持部62可以与各个第三附接构件54配合以接合竖向延伸构件38。前壳体34还可以包括翻转部65(图8),翻转部65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以有助于将支撑构件32组装到前壳体34。
每个第一突起部56均可以从内表面44朝向后壳体36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孔64。对置的唇部66可以延伸到每个第一孔64中。第二突起部58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孔68和从第二孔68的周边在侧向上向内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闭锁构件或倒钩70。
后壳体36可以包括限定凹部74的内表面72。内表面72可以面向前壳体34的内表面44并且可以与内表面44配合以限定它们之间的空腔。第二凸出部78和多个第一凸出部76可以从后壳体36的内表面72延伸并且可以被分别接收在第一突起部56和第二突起部58的相应地第一孔64和第二孔68内。在第一位置(图5)和第二位置(图6)之间,第一凸出部76和第二凸出部78能够分别在第一孔64和第二孔68内滑动。
每个第一凸出部76均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突起部56上的唇部66的一对对置的挠性倒钩80。第二凸出部78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二突起部58上的倒钩70的一对对置的挠性倒钩82。为了将后壳体36组装到前壳体34,可以将第一凸出部76和第二凸出部78分别插入到前壳体34中的第一孔64和第二孔68内。为将第一凸出部76插入到第一孔64中,可以将倒钩80与唇部66卡扣接合。同样地,为将第二凸出部78插入到第二孔68中,可以将倒钩82与倒钩70卡扣接合(如图7所示)。以这种方式,突起部56、58和凸出部76、78可以配合以形成允许后壳体36相对于前壳体34在第一位置(图5)和第二位置(图6)之间滑动地运动的联动装置或机构。
弹簧构件37可以安装至前壳体34和/或后壳体36。虽然弹簧构件37在图3中示出为片簧,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37可以是例如盘圈弹簧、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弹簧。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37可以包括通常在侧向上向外且朝向后壳体36延伸的弯曲的第一部84和弯曲的第二部86。在后壳体36与前壳体34接合时,弹簧构件37的第一部84和第二部86可以接触后壳体36的内表面72,并且可以朝向第一位置(图5)、即远离前壳体34地偏压后壳体36。弹簧构件37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部84和第二部86之间的一对孔88,其通过卡扣配合与从前壳体34的内表面44延伸的一对倒钩59相接合。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37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通过机械铆固或热熔(heat staking)、螺纹紧固件和/或粘合结合而固定到前壳体34。
继续参照图1至图8,将详细地描述座椅10的操作。如以上所描述的,座椅靠背14能够相对于座椅底部12在使用位置(图1)和收存位置(图2)之间枢转。头枕组件16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4枢转。在使用位置,座椅靠背14可以通常相对于座椅底部12是直立的,以使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或乘客能够坐在座椅10中且他或她的背部靠着座椅靠背14的靠背表面28,并且头枕组件16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14通常是直立的。为将座椅10移动到收存位置,头枕组件16可以向下(相对于图1所示的构型)折叠,使得前壳体34的外表面42与座椅靠背14的靠背表面28相接触并且/或者面向座椅靠背14的靠背表面28。随后,座椅靠背14可以向下折叠至收存位置,使得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被布置于靠背表面28和座椅底部12的面向上方的表面22之间。
当座椅10处于收存位置时,头枕组件16可以由座椅靠背14的重量在座椅底部12和座椅靠背14之间受压缩。该压缩力可以克服弹簧构件37的偏压力并且朝向前壳体34迫压后壳体36,从而将头枕组件16的总体厚度减小到第二厚度(图6)。头枕组件16的厚度减小至第二厚度使座椅10能够被包装为更小、更紧凑的体积,从而增加安装有座椅10的交通工具内的载货空间的量。当座椅靠背14被朝向直立使用位置移动返回时,压缩力被减小或消除,从而允许弹簧构件37将后壳体36偏压回到第一厚度(图5)。倒钩80和唇部66之间的干涉以及倒钩82和倒钩70之间的干涉可以限制后壳体36远离前壳体34的行进。换言之,倒钩80和唇部66之间的干涉以及倒钩82和倒钩70之间的干涉能够阻碍后壳体36与前壳体34之间分开超出所需的量。
可以理解,头枕组件16的厚度可以通过朝向前壳体24迫压后壳体36的任何力进行调整。也就是,即使座椅靠背14处于使用位置且头枕组件16相对于座椅靠背14处于直立位置,施加于后壳体36从而朝向前壳体34迫压后壳体36的足够强的力可以使后壳体36克服弹簧构件37的偏压力朝向前壳体34运动,从而减小头枕组件16的厚度。当这样的力消除或充分减小时,弹簧构件37可以迫压后壳体36返回至第一位置(图5)。
参照图9,提供了另一后壳体136,其可以替代前述的前壳体36被结合于头枕组件16中。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后壳体136的结构和功能大致类似于前述后壳体36的结构和功能。简言之,后壳体136可以包括内表面172,内表面172限定凹部174并且具有第一凸出部176和第二凸出部178,第一凸出部176和第二凸出部178从内表面172延伸并且可滑动地接合前壳体34的第一孔64和第二孔68。第一凸出部176和第二凸出部178可以大致类似于前述的第一凸出部76和第二凸出部78。
后壳体136还可以包括从内表面174朝向前壳体34延伸的多个弹簧座椅柱179。多个弹簧组件180可以接合弹簧座椅柱179,并且可以附加地或替代上述的弹簧构件37用以将后壳体136偏压成远离前壳体34(即朝向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位置)。每个弹簧组件180均可以包括弹簧构件137和弹簧帽139。弹簧帽139可以接收弹簧构件137并且可以包括槽181,槽181接合在弹簧座椅柱179的远端上的唇部183。以这种方式,弹簧帽139可以沿着弹簧座椅柱179的长度滑动。弹簧帽139的封闭端部185可以抵接前壳体34的内表面44,使得弹簧构件137可以将后壳体136偏压成远离前壳体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帽139的封闭端部185可以粘合地结合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前壳体34的内表面44。
参照图10至图13,提供了可以结合于座椅10的另一头枕组件216。头枕组件216可以包括支撑构件232、前壳体234和后壳体236。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支撑构件232、以及前壳体234和后壳体236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大致类似于前述支撑构件32、以及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的结构和功能。
前壳体234可以包括多个夹持保持件245、多个弹簧夹持部247、多个突起部256和多个弹簧构件237。夹持保持件245可以是环形构件,其与前壳体234的内表面244一体地形成、或者被粘合结合到前壳体234的内表面244。槽249(图12)可以形成于夹持保持件245的相对置的侧部中,其可以接合弹簧夹持部247。突起部256可以通常为管状构件,其限定空腔257,该空腔257具有敞开的端部259,凸缘261从端部259在径向上向外延伸。弹簧构件237可以为盘圈弹簧并且可以包括第一端部239和第二端部241。第一端部239被接收于突起部256中的对应的一个突出部256的空腔257中。突起部256可以座置在夹持保持件245内。弹簧夹持部247可以接合夹持保持件245中的槽249并且接合突起部256的外径以将突起部256保持至前壳体234的内表面2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突起部256通过卡扣配合接合从内表面244延伸的倒钩。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256可以与内表面244一体地形成、或者通过铆固、粘合结合或其他方式固定到内表面244。
后壳体236可以包括内表面272,内表面272具有从内表面272向外延伸的多个凸出部276。凸出部276可以通常为管状构件,其分别限定具有敞开端部279的空腔277。弹簧构件237的第二端241可以接收于空腔277中并且可以抵接内表面272。每个凸出部276均可以还包括与空腔277连通的多个槽281。突起部256的敞开端部259也可以接收于空腔277中,使得突起部256的凸缘261可以接合凸出部276中的槽281,如图12所示。以这种方式,突起部256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凸出部276内往复运动,以调整头枕组件216的厚度。弹簧构件237可以将后壳体236偏压成远离前壳体234(即朝向第一位置)。
参照图14至图16,提供了可以结合于座椅10中的另一头枕组件316。头枕组件316可以包括支撑构件332、前壳体334和后壳体336。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支撑构件332、前壳体334和后壳体336可以大致分别类似于前述支撑构件32、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
前壳体334可以包括内表面344,内表面344具有多个第一附接构件350、第二附接构件352、第一突起部356、多个第二突起部358和多个第三突起部360。第一附接构件350可以包括在内表面344中一体地形成且从内表面344向外延伸的凸起351。在凸起351中可以形成凹陷部353,凹陷部353接收支撑构件332的U形部分。第二附接构件352可以包括凸起表面355,凸起表面355可以与内表面344一体地形成。在凸起表面355中可以形成有一对孔357,并且该一对孔357可以通过例如压配合或卡扣配合接合支撑构件332的竖向延伸构件338。
第一突起部356可以与内表面344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孔359。第二突起部358可以与凸起351一体地形成,以及第三突起部360可以与凸起表面355一体地形成。第二突起部358和第三突起部360可以通常为管状构件,并且可以分别包括第一孔361和第二孔363。第一孔361和第二孔363可以分别包括环形凹部362、364(图16)。多个弹簧构件337可以与第二突起部358和第三突起部360的外表面接合并且可以从外表面朝向后壳体336向外延伸。
后壳体336可以包括内表面372,内表面372具有第一凸出部375和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二凸出部376,第二凸出部376从内表面372朝向前壳体334向外延伸。第一凸出部可以可滑动地接合前壳体334的第一突起部356中的孔359。第二凸出部376可以通常为管状构件,其包括敞开端部377,敞开端部377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倒钩378。在第二凸出部376中可以形成有多个槽380以允许敞开端部377在径向向内方向上弹性地挠曲。每个第二凸出部376均可以可滑动地接收在第二突起部358和第三突起部358中的对应的一者中,使得当头枕组件316处于第一位置(即第一厚度)时,环状倒钩378可以与环状凹部362、364中的对应的一者接合,如图16所示。
如以上关于头枕组件16描述的,可以对后壳体336施加力以朝向前壳体334迫压后壳体336。当对后壳体施加足够强以至于克服弹簧构件337的偏压力的力时,在后壳体336朝向前壳体334运动(即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凸出部376可以在第二突起部358和第三突起部360内滑动。
参照图17至图20,提供了可以结合于座椅10中的另一头枕组件416。头枕组件416可以包括支撑构件432、前壳体434和后壳体436。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支撑构件432、前壳体434和后壳体436可以大致分别类似于支撑构件32、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
前壳体434可以包括内表面444、多个第一附接特征438、和一对突起部440。每个第一附接特征438均可以与内表面444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孔446和从孔446向外延伸的槽448。铰链销450可以插入到槽448中并且与孔446卡扣接合。铰链销450可以在孔446内旋转。
突起部440可以为弹性的挠性构件,其与内表面444一体地形成且从内表面444朝向后壳体436向外延伸。突起部440可以布置为彼此相邻且彼此间隔开。突起部440可以包括朝向彼此向内延伸的带有倒钩的顶端452。
后壳体436可以包括内表面472、多个第二附接特征454、和凸出部476。每个第二附接特征454均可以与内表面472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孔478和从孔478向外延伸的槽480。铰链销450可以插入到槽480中并且与孔478卡扣接合。以这种方式,后壳体436可以相对于前壳体434在第一位置(图19)和第二位置(图20)之间绕着铰链销450枢转。如上所述,头枕组件416包括在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厚度和在第二位置中的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凸出部476可以与内表面472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从内表面472朝向前壳体434向外延伸。凸出部476可以包括布置在其远端上的倒钩482。倒钩482可以从凸出部476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侧向向外延伸。凸出部476可以插入到前壳体434中的一对突起部440之间,使得当头枕组件416处于第一位置时,凸出部476的倒钩482与突起部440的带有倒钩的顶端452相接合。以这种方式,突起部440和凸出部476的接合可以限制后壳体436远离前壳体434的枢转运动,同时允许后壳体436朝向前壳体434的枢转运动。
弹簧构件437可以相应地布置于前壳体434的内表面444和后壳体436的内表面472之间,并且可以将后壳体436偏压成远离前壳体434(即朝向第二位置)。弹簧构件437可以为如图17所示的接合铰链销450的扭转弹簧,并且可以抵抗前壳体434和后壳体436之间的相对枢转运动、或抵抗铰链销450相对于前壳体434和/或后壳体436的旋转运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437可以是片簧或盘圈弹簧,其与前壳体434的内表面444和后壳体436的内表面472接合,以将后壳体436偏压成远离前壳体434。
参照图21和图22,提供了可以结合于座椅10的另一头枕组件516。如前面关于头枕组件16描述的,头枕组件516的厚度可以响应于施加或去除作用于其上的压缩力F而在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之间调整。头枕组件516可以包括支撑构件532和壳体534。支撑构件532可以与前述的支撑构件32大致类似,因此不再作详细描述。
壳体534可以通常是中空构件,其包括外层536、弹性地可压缩的衬垫层538、和前罩壳构件540(图22)。衬垫层538和前罩壳构件540可以限定空腔542。外层536可以由布料、皮革和/或任意其他垫衬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包住衬垫层538。外层536可以包括面向前的表面543和面向后的表面545。衬垫层538可以由例如弹性泡沫或弹性体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前内表面544和后内表面546。
前罩壳构件540可以由例如相对刚性的聚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以与前内表面544接合。前罩壳构件540可以包括朝向后内表面546延伸的多个第一附接构件550、多个第二附接构件552、以及多个第三附接构件554。第一附接构件550、第二附接构件552、和第三附接构件554可以大致类似于前述的第一附接构件50、第二附接构件52、和第三附接构件54,并且因此将不再详细描述。简言之,第一附接构件550、第二附接构件552、和第三附接构件554可以与支撑构件532接合,并且可以配合以将壳体534牢固地固定于支撑构件532。诸如弯曲弹簧(sinus spring)之类的弹簧构件537例如可以通过卡扣配合与第二附接构件552接合,并且可以偏压地接合衬垫层538的后内表面546。弹簧构件537可以将后内表面546偏压成远离前内表面544(即朝向第一位置,如图22所示)。
力F可以施加于面向后的表面545从而迫压面向后的表面545,并且衬垫层538的后内表面546可以克服弹簧构件537的偏压力,从而使壳体534的厚度能够减小到第二厚度。去除力F可允许弹簧构件537朝向第一位置向回迫压面向后的表面545和后内表面546。
参照图23和图24,提供了可以结合于座椅10的另一头枕组件616。头枕组件616可以包括支撑构件632、前壳体634和后壳体636。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支撑构件632、以及前壳体634和后壳体636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大致类似于前述支撑构件32、以及前壳体34和后壳体36的结构和功能。
前壳体634可以包括内表面644,内表面644具有安装于该内表面644的第一铰链646、第二铰链648、和第三铰链650。第一连杆构件652、第二连杆构件654、和第三连杆构件656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铰链646、第二铰链648、和第三铰链650,以使第一连杆构件652、第二连杆构件654、和第三连杆构件656能够相对于前壳体634枢转。第一连杆构件652、第二连杆构件654、和第三连杆构件656可以分别包括第一铰链销658、第二铰链销660、和第三铰链销662。
后壳体636可以包括内表面672,内表面672包括从该内表面672延伸的多个凸出部676。凸出部676可以与内表面672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包含布置在其远端的接合槽678。每个接合槽678均可以通过卡扣配合分别与连杆构件652的铰链销658、连杆构件654的铰链销660、连杆构件656的铰链销662中对应的一者接合。
以这种方式,前壳体634、连杆构件652、654、656和后壳体636可以配合以形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四连杆机构。如上所述,头枕组件616可以包括在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厚度和在第二位置中的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一个或更多个弹簧构件637可以布置在前壳体634和后壳体636之间以朝向第一位置偏压后壳体636。弹簧构件637例如可以是扭转弹簧,其与前壳体634的内表面644和一个或更多个连杆构件652、654、656接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637例如能够是盘圈弹簧或片簧,其分别与前壳体634的内表面644和后壳体636的内表面672接合。
在头枕组件616位于第一位置时,连杆构件652、654、656可以相对于前壳体634的内表面644大致垂直地延伸。为将头枕组件616移动到第二位置,连杆构件652、654、656可以向上转动,使得连杆构件652的铰链销658、连杆构件654的铰链销660、连杆构件656的铰链销662面向上方(相对于图23所示的视图)。
参照图25,提供了可结合于头枕组件616中的另一前壳体734。除了下文中指出的和/或在附图中描绘的任何例外情况,前壳体734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大致类似于前壳体634的结构和功能。
前壳体734可以包括内表面744,内表面744具有安装于该内表面744的第一铰链746、第二铰链748、和第三铰链750。第一连杆构件752、第二连杆构件754、和第三连杆构件756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铰链746、第二铰链748、和第三铰链750以使第一连杆构件752、第二连杆构件754、和第三连杆构件756能够相对于前壳体734枢转。第一连杆构件752、第二连杆构件754、和第三连杆构件756可以分别包括与后壳体636的凸出部676接合的第一铰链销758、第二铰链销760、和第三铰链销762。
在头枕组件616位于第一位置时,连杆构件752、754、756可以相对于前壳体734的内表面744大致垂直地延伸。为将头枕组件616移动到第二位置,连杆构件752、754、756可以向上转动,使得连杆构件752、754、756的铰链销758、760、762面向上方(相对于图23所示的视图)。

Claims (20)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包括:
座椅底部;
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底部接合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在正常使用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
头枕,所述头枕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并且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互相附接以在两者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正常使用位置时,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限定第一厚度,以及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限定第二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头枕能够从所述第一厚度被弹性地压缩到所述第二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收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头枕并且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靠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头枕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将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偏压成彼此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头枕包括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彼此可运动地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厚度和所述第二厚度之间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附接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中的一者的第一构件,以及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中的另一者中的孔,所述第一构件可滑动地接合所述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铰链。
11.一种用于座椅的头枕,包括:
接合所述座椅的支撑构件;
附接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前部;以及
后部,所述后部连接到所述前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前部和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配合以形成头枕主体,所述头枕主体具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的第一厚度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的第二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头枕能够从所述第一厚度被弹性地压缩到所述第二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正常使用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是收存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被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座椅的座椅靠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还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将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偏压成彼此远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头枕,还包括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将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彼此可运动地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厚度和所述第二厚度之间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附接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中的一者的第一构件,以及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中的另一者中的孔,所述第一构件可滑动地接合所述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铰链。
CN201280053157.XA 2011-10-28 2012-10-24 自调整头枕 Pending CN1040240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2704P 2011-10-28 2011-10-28
US61/552,704 2011-10-28
PCT/US2012/061551 WO2013063016A1 (en) 2011-10-28 2012-10-24 Self-adjusting head restrai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4043A true CN104024043A (zh) 2014-09-03

Family

ID=4717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3157.XA Pending CN104024043A (zh) 2011-10-28 2012-10-24 自调整头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1833B2 (zh)
CN (1) CN104024043A (zh)
MX (1) MX343737B (zh)
WO (1) WO20130630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795A (zh) * 2015-01-15 2017-08-29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头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2684B3 (de) * 2012-06-27 2013-11-21 Johnson Controls Gmbh Befestigungsanordnung, kopfstütze und montageverfahren
JP6787333B2 (ja) * 2015-09-30 2020-11-18 東海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用ステ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5994A (en) * 1952-01-23 1955-04-12 Donald A Stattler Combination foot stool and chair
US2742957A (en) * 1953-01-12 1956-04-24 John C Young Resilient seat back construction
DE3829470C1 (en) * 1988-08-31 1989-10-19 Siegfried 3012 Langenhagen De Maisenhaelder A piece of seating furniture with neck support
DE4219941C2 (de) * 1992-06-18 1996-02-01 Daimler Benz Ag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wagensitzes
DE19944719C1 (de) * 1999-09-17 2001-01-11 Lear Corp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FR2810279B1 (fr) * 2000-06-16 2002-10-11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dossier pivotant rappele vers l'avant par une barre de torsion
US6824212B2 (en) 2000-08-24 2004-11-30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DE10047406A1 (de) 2000-09-26 2002-04-11 Daimler Chrysler Ag Kopfstütze
US7118171B2 (en) * 2004-05-05 2006-10-10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with folding head restraint and method for folding same
DE102004035582B3 (de) 2004-07-22 2006-02-02 Keiper Gmbh & Co.Kg Crashaktive Kopfstütze
DE102005020276B3 (de) 2005-04-28 2006-09-14 Grammer Automotive Gmbh Kopfstütze für Fahrzeugsitze
DE102007048151B3 (de) 2007-09-04 2009-01-22 Lear Corporation, Southfield Einstellbare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8303038B2 (en) 2008-07-23 2012-11-06 Lea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vehic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KR101054755B1 (ko) 2008-08-27 2011-08-05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시트백 연동형 전후 슬라이딩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795A (zh) * 2015-01-15 2017-08-29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头枕
US10201919B2 (en) 2015-01-15 2019-02-12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Head rest
CN107107795B (zh) * 2015-01-15 2020-01-2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头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4003929A (es) 2014-08-18
US8931833B2 (en) 2015-01-13
WO2013063016A1 (en) 2013-05-02
US20130106162A1 (en) 2013-05-02
MX343737B (es) 2016-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6683B2 (en) Suspension seat back and cushion system having an inner suspension panel
CN104890552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饰板和泡沫总成
US9028004B2 (en) Vehicle seat
US8240759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trim cover
US20180056836A1 (en) Vehicle seat
US10166895B2 (en)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EP1074426A3 (en)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
US11691737B2 (en) Vehicle seating
US10377279B2 (en) Integrated decking arm support feature
US10406959B2 (en)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having extendable panel
CN104024043A (zh) 自调整头枕
JP614282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10166894B2 (en)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20170028891A1 (en) A seat back of hybrid construction and a process for forming a seat back of hybrid construction
WO2014087870A1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
CN108698528A (zh) 头枕组件
JP544476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9104004A1 (en) Fold-away seat
JP202015809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WO2020196242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9583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EP1813470B1 (fr) Elément de siège possédant une plaque de renfort et sièg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équipé d'un tel élément
CN107776443A (zh) 安全座椅及其背靠角度调整机构
JP2015113082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サイドサポート支持構造
CN102510818B (zh) 具有软闩锁机构的座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