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985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985A
CN104023985A CN201380004725.1A CN201380004725A CN104023985A CN 104023985 A CN104023985 A CN 104023985A CN 201380004725 A CN201380004725 A CN 201380004725A CN 104023985 A CN104023985 A CN 104023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unner
distributor
supply
or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7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985B (zh
Inventor
冈田耕
山崎贡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r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r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r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r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3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9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 B41J2/5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 B41J2/5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line print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分配器为管状,将墨水向多个记录头分配,分配器包括流入部、流出部、多个供给部和共通流道。流入部设在分配器的第一侧的端部。流出部设在分配器的第二侧的端部。共通流道形成在分配器的内部,在第一侧的端部与第二侧的端部之间延伸设置。多个供给部在分配器的侧面部上,以排列在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上的状态设置。分配器以下述状态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第二侧的端部比第一侧的端部更靠上侧,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供给部的供给口部的开口方向成为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在各种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已被公众所知。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在喷出面上排列多个喷嘴而构成的记录头。喷墨记录装置通过从各喷嘴喷出墨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从喷嘴喷出的墨水流过规定的路径被供给到记录头。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分配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分配容器的容器箱体内形成有向多个喷头分配墨水的共通流道。共通流道的顶面形成为倾斜面。共通流道的一端部侧设有从墨水供给口起的墨水供给路径,所述墨水供给路径向共通流道供给墨水。墨水供给路径形成为朝向共通流道以倾斜的方式从下方向上方立起的形状,在上方的位置的出口与共通流道连通。共通流道的顶面形成为倾斜面。共通流道的一端部侧(顶面的上面侧)设有气泡排出口。气泡排出口与排出路径连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当流入墨水供给路径的墨水中混入了气泡时,由于墨水供给路径倾斜,所以气泡利用其浮力上升并向气泡排出口排出。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墨水的循环路径、墨水的分配器、多个喷墨头和脱气手段的喷墨印刷装置。分配器设在循环路径上。多个喷墨头设在分配器上。脱气手段设在循环路径上。分配器具有送入墨水的分配器入口部、以及送出墨水的分配器出口部。分配器的内部上面形成为随着从分配器入口部朝向分配器出口部高度逐渐变高的锥台状。分配器和喷墨头之间设有阀。从分配器出口部送出的墨水被送入脱气手段。脱气手段在循环路径、分配器和喷墨头中位于最高的位置。脱气手段具备墨水通过的中空纤维膜和减压手段。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用于防止气泡到达多个喷头模块,并且实现稳定的墨水循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4613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第4784129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7916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喷墨记录装置有线型喷墨记录装置和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线型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多个喷嘴沿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排列的记录头。多个记录头以固定在记录介质被输送的规定的区域的状态设置。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是与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线型喷墨记录装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并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多个喷嘴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排列的记录头。多个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往返移动。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反复进行记录头的往返移动和记录介质的输送,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线型喷墨记录装置和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分配器。分配器用于向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分别供给墨水。分配器设在与墨水容器连接的墨水流道的途中。多个记录头通过墨水流道与分配器连接。即使记录头的数量变多,分配器也可以分配从墨水容器流出的墨水,并向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分别供给墨水。
如果墨水中含有气泡、且分配器的内部流入含有气泡的墨水时,则有时含气泡的墨水被供给到记录头,成为墨水的喷出不良的原因。因此,需要除去流入分配器的内部的墨水中含有的气泡。此时,分配器自身形成简单的形状即可。如果是复杂的形状,则用于成为所述形状的加工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能使分配器简单化,并且能使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在分配器的内部分离,并能很好地排出分离后的气泡。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墨水容器,储存特定颜色的墨水;多个记录头,形成有喷出所述墨水的喷嘴;墨水流道,所述墨水流过该墨水流道;管状的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墨水流道的途中,将流过所述墨水流道并从所述墨水容器供给的所述墨水分配到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以及送液部,通过所述墨水流道和所述分配器,输送从所述墨水容器向所述多个记录头供给且向所述墨水容器回收的所述墨水,所述墨水流道包括:墨水流入流道,用于连接所述墨水容器和所述分配器,并从所述墨水容器向所述分配器供给所述墨水;墨水回收流道,用于连接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墨水容器,并将供给到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容器回收;以及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并将供给到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墨水分别向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供给,所述分配器包括: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包括流入口部,所述流入口部与所述墨水流入流道连接,并且所述墨水流入该流入口部;流出部,所述流出部包括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与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连接,并且所述墨水从所述流出口部流出;多个供给部,分别包括供给口部,所述供给口部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分别连接,并且所述墨水从所述供给口部流出;以及共通流道,形成在所述分配器的内部,与所述流入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和所述多个供给口部连接,流过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的所述墨水,将所述墨水供给到所述流出口部和所述多个供给口部的每一个,所述流入部设置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第一侧的端部,所述流出部设置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第二侧的端部,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之间,所述多个供给部以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侧面部排列在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上的状态分别设置,所述分配器以成为下述设置状态的方式设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比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更靠上侧,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所述供给口部的开口方向成为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
按照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流入分配器的墨水,沿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从垂直方向的下侧向上侧流动。在倾斜设置的分配器中,供给到记录头的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在共通流道内沿着墨水流流动,并且利用浮力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前述的气泡向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开口的供给口部一侧移动,能够使气泡很好地分离。可以不使分配器为了使气泡分离而具有特别的形状,可以使分配器成为简单的分配器。可以使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的气泡顺利地从流出口部排出。可以向记录头供给气泡分离后的墨水。能够实现很好的墨水的喷出,从而能够很好地执行图像的记录。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能够在使分配器成为简单的分配器的同时,使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在分配器的内部分离并使分离后的气泡很好地排出。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也可以具有如下的结构。所述流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墨水流入流道连接,并形成有所述流入口部,所述流出部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连接,并形成有所述流出口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下述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所述流入口部中的所述共通流道一侧的规定的范围,以与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下述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所述流出口部中的所述共通流道一侧的规定的范围以与所述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按照上述结构,可以使通过墨水流入流道被输送的墨水顺利流入共通流道。能够使流入共通流道的墨水中的、未供给到记录头而向墨水容器回收的墨水,从共通流道顺利地排出,并使其流向墨水回收流道。可以实现良好的墨水循环。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从所述供给口部流出并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所述墨水流过的流道长度被设定为分别相等。按照上述结构,能够针对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使从各供给口部流出的墨水的流动方式相同。当通过不同的墨水供给流道向多个记录头供给墨水时,可以在相同的状态下向各记录头供给墨水。
优选的是,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多个供给侧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的途中,分别对所述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进行开闭;以及固定部,包括固定面,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面上,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面以与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在处于所述设置状态的所述分配器中,以下述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面上:越是设置在与设在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位置的所述供给部连接的、所述墨水供给流道的途中的所述供给侧阀,越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按照上述结构,通过分别关闭多个供给侧阀,能够实现不向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供给墨水的状态。设在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的途中的多个供给侧阀,以沿着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的状态设置,并且可以使多个供给侧阀的排列与通过墨水供给流道连接的供给部的排列对应。因此,即使在墨水供给流道的途中设置有供给侧阀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流道长度分别设定为相等的长度。换句话说,针对多个墨水供给流道,可以使从供给口部到供给侧阀为止的流道长度一致,并且可以使从供给侧阀到记录头为止的流道长度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回收侧阀,所述回收侧阀设置在所述墨水回收流道的途中,对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进行开闭,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所述送液部进行驱动,所述回收侧阀成为打开和关闭中的任意一种状态,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打开,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不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所述送液部进行驱动,所述回收侧阀打开,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关闭。按照上述结构,当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能够很好地向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供给墨水。另一方面,当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不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能使墨水向墨水容器回收并使墨水很好地循环。通过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不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使墨水循环,能够抑制包含墨水所含有的有色成分的各种成分的沉降。
优选的是,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所述回收侧阀具有与流过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并向所述多个记录头分别供给的所述墨水的量对应的、从打开到关闭之间的开度。按照上述结构,能够调整向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供给的墨水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表示包括多个记录头的记录部的一个例子,是从形成有喷嘴的记录头的喷出面一侧观察记录部时的图。
图3是说明向记录头供给墨水和墨水循环的图。
图4是表示分配器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D-D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分配器的简要结构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是图6所示的E-F-G-H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喷墨记录装置
2   记录介质
3   记录面
10  输送部
12  输送面
20、20Y、20M、20C、20K  记录部
22、22Y、22M、22C、22K  记录头
24、24Y、24M、24C、24K  喷嘴
30  控制箱
32  控制部
34  连接接口
36  外部装置
40、40Y、40M、40C、40K  墨水容器
50、50Y、50M、50C、50K  墨水流道
52  墨水流入流道
54   墨水回收流道
56   墨水供给流道
60   分配器
61   流入部
62   第一连接部
63   流入口部
64   流出部
65   第二连接部
66   流出口部
67   共通流道
68   供给部
69   第三连接部
70   供给口部
71   管状构件
90   泵
92   回收侧阀
94   供给侧阀
96   固定部
98   固定面
100  撑杆
631、661  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述的结构,在相同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可以将以下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省略或置换为其他的结构等。也可以包括其他的结构。
<喷墨记录装置>
参照图1和图2说明喷墨记录装置1。喷墨记录装置1为线型喷墨记录装置。按照喷墨记录装置1,能够在记录介质2上记录彩色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利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各颜色记录彩色图像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输送部10;记录部20Y、20M、20C、20K;控制箱30;墨水容器40Y、40M、40C、40K;墨水流道50Y、50M、50C、50K;以及分配器60Y、60M、60C、60K。
输送部10由输送器等输送机构构成。输送部10将记录介质2从输送部10的上游侧经过记录部20Y、20M、20C、20K,向输送部10的下游侧输送。输送部10具有与已经实用化的喷墨记录装置具备的输送部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关于输送部10的其他说明。
记录部20Y利用黄色墨水记录图像。记录部20M利用品红色墨水记录图像。记录部20C利用青色墨水记录图像。记录部20K利用黑色墨水记录图像。记录部20Y包括如图2所示地配置的多个记录头22Y。记录头22Y上形成有多个喷嘴24Y,所述多个喷嘴24Y喷出黄色墨水。记录部20M包括如图2所示地配置的多个记录头22M。记录头22M上形成有多个喷嘴24M,所述多个喷嘴24M喷出品红色墨水。记录部20C包括如图2所示地配置的多个记录头22C。记录头22C上形成有多个喷嘴24C,所述多个喷嘴24C喷出青色墨水。记录部20K包括如图2所示地配置的多个记录头22K。记录头22K上形成有多个喷嘴24K,所述多个喷嘴24K喷出黑色墨水。
关于记录部20Y、20M、20C、20K的每一个所包括的记录头22Y、22M、22C、22K的配置和总数,虽然在图2中例示为3个/列×2列的合计6个,但是这只是例示。可以考虑各种条件适当決定记录头22Y、22M、22C、22K的配置和总数。关于分别形成在一个记录头22Y、22M、22C、22K上的喷嘴24Y、24M、24C、24K的配置和总数,虽然在图2中例示为3个/列×2列的合计6个,但是这只是例示。可以考虑各种条件适当決定喷嘴24Y、24M、24C、24K的配置和总数。
记录部20Y、20M、20C、20K以及记录头22Y、22M、22C、22K,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分别区分记录部20Y、20M、20C、20K时(不分别区分墨水颜色时)或对它们进行统称时,将它们称为“记录部20”。同样地,将记录头22Y、22M、22C、22K称为“记录头22”。将喷嘴24Y、24M、24C、24K称为“喷嘴24”。
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设在输送面12的上方的位置。在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中,形成有喷嘴24的记录头22的面(喷出面),与设置在输送部10的输送面12上并被输送的记录介质2的记录面3相对。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在输送部10的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上以相邻的状态排列。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的排列可以是与图1和图2不同的顺序。可以考虑各种条件适当决定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的排列顺序。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当进行图像的记录时,各颜色的墨水从形成在各颜色用的记录部20分别包括的记录头22上的喷嘴24,朝向设置在输送面12上并被输送的记录介质2的记录面3喷出。从喷嘴24喷出的各颜色的墨水到达记录面3。
控制箱30例如包括控制部32和连接接口(连接I/F)34。控制部32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控制部32例如控制与图像的记录等有关的、用于喷墨记录方法的处理。控制部32包括装载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和电气配线等。控制部32所包括的至少一部分结构有时设在记录部20的上部。连接接口34用于以能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喷墨记录装置1(控制箱30)和个人计算机这样的外部装置36。例如,从外部装置36通过连接接口34向喷墨记录装置1输入与记录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控制部32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用于喷墨记录方法的处理。
墨水容器40Y、40M、40C、40K分别储存在图像的记录中使用的上述各颜色的墨水。墨水容器40Y储存黄色墨水。墨水容器40M储存品红色墨水。墨水容器40C储存青色墨水。墨水容器40K储存黑色墨水。墨水容器40Y、40M、40C、40K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分别区分墨水容器40Y、40M、40C、40K时(不分别区分墨水颜色时)或对它们进行统称时,将它们称为“墨水容器40”。
墨水流道50Y、50M、50C、50K是分别流过各颜色的墨水的流道。墨水流道50Y流过黄色墨水。从墨水容器40Y流出的黄色墨水,流过墨水流道50Y并向记录部20Y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Y供给。墨水流道50M流过品红色墨水。从墨水容器40M流出的品红色墨水,流过墨水流道50M并向记录部20M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M供给。墨水流道50C流过青色墨水。从墨水容器40C流出的青色墨水,流过墨水流道50C并向记录部20C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C供给。墨水流道50K流过黑色墨水。从墨水容器40K流出的黑色墨水,流过墨水流道50K并向记录部20K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K供给。墨水流道50Y、50M、50C、50K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分别区分墨水流道50Y、50M、50C、50K时(不分别区分墨水颜色时)或对它们进行统称时,将它们称为“墨水流道50”。关于墨水流道50的其他的说明详见后述。在图1中,对墨水流道50Y、50M、50C、50K的图示进行了简化。
分配器60Y、60M、60C、60K,分别设置在对应颜色的墨水流道50Y、50M、50C、50K的途中的位置。分配器60Y、60M、60C、60K分别将各颜色的墨水分配到记录头22Y、22M、22C、22K。分配器60Y、60M、60C、60K具有在内部形成空间的管状的结构。分配器60Y、60M、60C、60K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分别区分分配器60Y、60M、60C、60K时(不分别区分墨水颜色时)或对它们进行统称时,将它们称为“分配器60”。有关分配器60的其他说明具体后述。
<墨水供给和墨水循环>
参照图3~图7等说明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分别储存在各颜色用的墨水容器40中的各颜色的墨水从墨水容器40向对应颜色的记录部20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供给的结构、以及使分别储存在各颜色用的墨水容器40中的各颜色的墨水循环的结构。从墨水容器40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与墨水颜色无关,通过以下所示的结构实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不限定墨水颜色的方式进行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图3所示的各部分,所述各部分用于从墨水容器40向记录部20所包括的多个记录头22供给特定颜色的墨水并使墨水循环。具体地说,喷墨记录装置1除了上述的墨水流道50和分配器60以外,还包括泵90、回收侧阀92、多个供给侧阀94和固定部96。
墨水流道50包括墨水流入流道52、墨水回收流道54和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墨水流入流道52、墨水回收流道54和墨水供给流道56,都是由软管或钢管等构成的。墨水流入流道52连接墨水容器40和分配器60,用于从墨水容器40向分配器60供给墨水。墨水回收流道54连接分配器60和墨水容器40,用于把供给到分配器60的墨水回收到墨水容器40中。
墨水供给流道56连接分配器60和多个记录头22的每一个,用于把供给到分配器60的墨水向多个记录头22的每一个供给。在图3中省略了多个记录头22的图示,并且针对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每一个,图示了到朝向记录头22一侧的途中的位置为止的部分。墨水供给流道56仅设置有与记录头2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例如,如图2所示,设特定颜色的记录部20包括六个记录头22。此时,与六个记录头22对应地设置有六条墨水供给流道56。也可以针对一个记录头22设置多条墨水供给流道56。例如,可以针对一个记录头22设置两条墨水供给流道56。此时,对应六个记录头22,设置有12条墨水供给流道56。可以考虑各种条件适当决定墨水供给流道56的数量。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被设定为:从设置在后述的分配器60上的供给部68的供给口部70流出并向记录头22供给的墨水流过的流道长度分别相等。
关于墨水流入流道52、墨水回收流道54和墨水供给流道56的各流道的流道直径(内径),例如可以设定为:墨水供给流道56的流道直径小于墨水流入流道52和墨水回收流道54的各流道直径。墨水流入流道52和墨水回收流道54的各流道直径,可以设定为相同或大体相同。
如图3所示,分配器60包括流入部61、流出部64、共通流道67、多个供给部68和管状构件71。流入部61设在分配器60的第一侧的端部(管状构件71的第一侧的端部)。流入部61包括第一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2在成为分配器60的第一侧的端部的位置,通过拧入管状构件71等被固定。流入部61上连接有墨水流入流道52。流入部61与墨水流入流道52的连接是通过将墨水流入流道52连接到第一连接部62上而实现的。第一连接部62包括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形成在第一连接部62的内部。所述内部流道作为流过墨水流入流道52并向分配器60供给的墨水的流入口部发挥功能(以下,将形成在第一连接部62中的内部流道称为“流入口部63”)。即,从墨水流入流道52供给的墨水,通过形成在第一连接部62的内部的流入口部63,向分配器60的内部(共通流道67)供给。
流出部64设在分配器60的第二侧的端部(管状构件71的第二侧的端部)。流出部64包括第二连接部65。第二连接部65在成为分配器60的第二侧的端部的位置,通过被拧入管状构件71等被固定。流出部64上连接有墨水回收流道54。流出部64与墨水回收流道54的连接是通过将墨水回收流道54连接到第二连接部65上而实现的。第二连接部65包括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形成在第二连接部65的内部。所述内部流道作为流过分配器60的内部(共通流道67)后从分配器60流出的墨水的流出口部发挥功能(以下,将形成在第二连接部65中的内部流道称为“流出口部66”)。即,从分配器60的内部流出的墨水,通过形成在第二连接部65的内部的流出口部66并回收到墨水容器40中。
共通流道67形成在分配器60的内部,具体地说,共通流道67形成在管状构件71的内部。共通流道67与第一连接部62的流入口部63、第二连接部65的流出口部66以及后述的多个供给部68的各供给口部70连接。通过流入口部63后的墨水,流过共通流道67并向流出口部66以及多个供给口部70的每一个供给。共通流道67在分配器60的第一侧的端部与第二侧的端部之间延伸设置。关于共通流道67的形状,与共通流道67延伸设置的方向(以下称为“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在延伸设置方向上为一定。例如如图5和图7所示,共通流道67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此时,共通流道67成为具有一定的内径的圆筒空间。共通流道67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除了圆形以外,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多边形。
供给部68在由管状构件71的侧面部形成的、管状的分配器60的侧面部上,以沿延伸设置方向排列的状态设置有多个。供给部68仅设置有与记录头2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这一点与上述的墨水供给流道56的情况相同。关于这一点省略说明。各供给部68包括第三连接部69。第三连接部69在管状的分配器60的侧面部,通过拧入管状构件71等而被分别固定。多个供给部68相对于分配器60的侧面部(延伸设置方向),例如以直立的状态固定。多个供给部68分别与墨水供给流道56连接。供给部68与墨水供给流道56的连接是通过将墨水供给流道56连接到第三连接部69而实现的。第三连接部69包括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形成在第三连接部69的内部。所述内部流道作为流过分配器60的内部(共通流道67)并从分配器60流出的墨水的供给口部(供给口部70)发挥功能。即,从分配器60的内部流出的墨水,通过形成在第三连接部69的内部的供给口部70,向记录头22供给。管状构件71为直的管状的构件。如上所述,管状构件71的两侧的端部分别被拧入有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5,管状构件71的侧面部上拧入有多个第三连接部69。管状构件71的内部形成共通流道67。
例如如图4所示,在分配器60的侧面部,多个供给部68以呈直线的方式排列在延伸设置方向的假想直线L4上。图4表示了与图2所示的特定颜色的记录部20包括六个记录头22的情况对应的、六个供给部68(在图6中也相同)。此外,例如如图6所示,多个供给部68可以排列为交错状(千鳥状)。此时,多个供给部68对半分开,分别排列在延伸设置方向的两条假想直线L5、L6上。当特定颜色的记录部20所包括的记录头22的数量变多时、或与一个记录头22连接的墨水供给流道56的数量成为多个时等,交错状的排列可以将供给部68很好地排列在分配器60的侧面部。如图7所示,排列在假想直线L5上的供给部68以及排列在假想直线L6上的供给部68,以供给口部70的开口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将基准线L7作为基准只倾斜角度θ8进行设置。在图4和图6中,在分配器60的第一侧的端部和第二侧的端部,省略了流入部61和流出部64的图示。
如图3所示,分配器60以延伸设置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设置状态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在该设置状态下,分配器60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分配器60的第二侧的端部比第一侧的端部更靠上侧。在该设置状态下,分配器60被设置成:供给口部70的开口方向成为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的状态。可以考虑各种条件适当决定延伸设置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θ9。本发明人在使向记录头22供给的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很好地分离的观点下进行了试验。在所述试验中,本发明人得到了作为倾斜角θ9的一个优选的角度是45°的结果。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62具有流入口部63中的、共通流道67一侧的规定的范围(参照图3中带有附图标记“631”的范围。下面将该范围称为“范围631”)为直线形状的结构。第一连接部62以范围631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倾斜角θ9倾斜的状态的方式,设置在分配器60的第一侧的端部。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65具有流出口部66中的、共通流道67一侧的规定的范围(参照图3中的带有附图标记“661”的范围。以下,将该范围称为“范围661”)为直线形状的结构。第二连接部65以范围661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倾斜角θ9倾斜的状态的方式,设置在分配器60的第二侧的端部。
共通流道67的断面面积(上述的共通流道67的断面的面积),可以设定为大于流入口部63的断面面积。可以使通过流入口部63流入共通流道67的墨水的流速,在共通流道67中降低。通过降低流速,能够提高使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分离的效率。流入口部63的断面面积是例如在流入口部63中的共通流道67一侧的规定的范围631中,与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断面的面积。一个供给口部70的开口面积,只要小于共通流道67的断面面积即可。由此能够抑制流过共通流道67的墨水中含有的气泡混入供给口部70。
泵90作为用于通过墨水流道50和分配器60输送墨水的送液部发挥功能。如图3所示,泵90设在墨水流入流道52的途中的位置。当泵90驱动时,储存在墨水容器40中的墨水从墨水容器40流出,流过墨水流入流道52、分配器60和墨水供给流道56,向多个记录头22供给。此外,泵90驱动后从墨水容器40流出的墨水,流过墨水流入流道52、分配器60和墨水回收流道54,回收到墨水容器40中。此时,墨水通过前述的流道等循环。
回收侧阀92设在墨水回收流道54的途中,用于对墨水回收流道54进行开闭。回收侧阀92例如由电磁阀构成。多个供给侧阀94分别设置在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途中。喷墨记录装置1所具备的供给侧阀94的个数,与墨水供给流道56的个数一致。供给侧阀94用于对设置有各供给侧阀94的墨水供给流道56进行开闭。供给侧阀94例如由电磁阀构成。
固定部96用于固定多个供给侧阀94。固定部96例如是通过对板状构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固定部96例如用螺钉固定方式等方法安装在撑杆100上,所述撑杆100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的框架(未图示)上。此时,固定部96成为:分别固定有多个供给侧阀94的固定面98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倾斜角θ9倾斜的状态。即,固定部96以固定面98成为沿着分配器60的侧面部的状态的方式设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
多个供给侧阀94以成为与通过墨水供给流道56连接的多个供给部68的排列(配置)对应的排列状态(配置状态)的方式,排列固定在固定面98上。因此,多个供给侧阀94在处于上述的设置状态的分配器60上,以越是设置在与设在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位置的供给部68连接的、墨水供给流道56的途中的供给侧阀94,越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的方式,固定在固定面98上。多个供给部68如图4和图5所示地排列时,多个供给侧阀94与以直线的方式排列在假想直线L4上的多个供给部68对应,以直线的方式排列。多个供给部68如图6和图7所示地排列时,多个供给侧阀94与基于假想直线L5、L6交错状地排列的多个供给部68对应,交错状地排列。多个供给侧阀94是通用的阀。因此,即使在各墨水供给流道56的途中设置有供给侧阀94的状态下,从供给口部70流出并向记录头22供给的墨水所流过的流道长度(墨水供给流道56的长度)也相等。固定部96的固定面98可以是沿着倾斜角θ9的台阶状。此时也能够使墨水供给流道56的流道长度成为前述的状态。
通过控制箱30所包括的控制部32来控制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的开闭、以及打开时的开度。下面简要说明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时以及不向记录头22供给墨水而循环时的、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的开闭。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泵90成为驱动状态。回收侧阀92成为打开和关闭中的任意一种状态。多个供给侧阀94分别打开。此时,多个供给侧阀94的每一个以规定的开度打开。根据向记录头22供给的供给总量,控制回收侧阀92的开闭。例如,当从喷嘴24喷出的墨水的量变多,其结果向各记录头22供给大量的墨水时,回收侧阀92被设为关闭状态或略微打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从喷嘴24喷出的墨水的量变少,其结果向各记录头22供给少量墨水时,回收侧阀92例如被设为全开状态或接近全开的状态。各供给侧阀94的开度可以全部相同。此外,各供给侧阀94的开度也可以每一个调整为各不相同的量。
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不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将泵90设为驱动状态。回收侧阀92打开。多个供给侧阀94分别关闭。可以按照各个颜色控制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的开闭以及打开时的开度。例如,当向记录介质2记录黑白的图像时,只有用于黑色墨水的供给和循环的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成为控制的对象。与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未记录图像时同样地控制用于黑色以外的颜色的供给和循环的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当向记录介质2记录彩色的图像时,可以按照各个颜色控制回收侧阀92和供给侧阀94的开闭以及打开时的开度。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按照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下述的效果。
(1)将分配器60以成为如图3所示状态(设置状态)的方式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如上所述,所述设置状态成为下述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分配器60的第二侧的端部比第一侧的端部更靠上侧,延伸设置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供给口部70的开口方向成为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流入分配器60的墨水,沿延伸设置方向从垂直方向的下侧朝向上侧流过共通流道67。供给到记录头22的墨水中含有的气泡,在共通流道67内沿墨水流流动,并且利用浮力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因此,气泡向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的方向的下侧开口的供给口部70一侧的移动被抑制,能够使气泡很好地分离。即使分配器不具有用于使气泡分离的特别的形状也可以,由此能够使分配器60成为简单的分配器。可以使向垂直方向的上侧移动的气泡顺利从流出口部66排出。
(2)使与共通流道67连接的流入口部63的范围631和流出口部66的范围661相对于水平方向以与共通流道67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的倾斜角θ9倾斜。因此,可以使通过墨水流入流道52输送的墨水顺利流入共通流道67。可以使流入共通流道67且未供给到记录头22而向墨水容器40回收的墨水,从共通流道67顺利排出并流向墨水回收流道54。由此能够实现很好的墨水循环。
(3)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从设置在分配器60的侧面部的供给部68的供给口部70流出并向记录头22供给的墨水流过的流道长度分别相等。因此,针对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每一个,能够使从各供给口部70流出的墨水的流动方式相同。在通过不同的墨水供给流道56向多个记录头22供给墨水时,可以使向各记录头22的墨水供给在相同的状态下进行。
在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每一个的途中设置了供给侧阀94。多个供给侧阀94以下述状态固定在固定面98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倾斜角θ9倾斜的固定部96上,即:多个供给侧阀94以与通过墨水供给流道56连接的多个供给部68的排列(配置)对应的排列状态(配置状态)固定。因此,即使在墨水供给流道56的途中设置了供给侧阀94时,也能够将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流道长度设定为分别相等的长度。换句话说,针对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每一个,可以使从供给口部70到供给侧阀94为止的流道长度一致,并且使从供给侧阀94到记录头22为止的流道长度一致。
(4)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泵90驱动,回收侧阀92成为打开和关闭中的任意一种状态,多个供给侧阀94分别打开。回收侧阀92被设置为与流过多个墨水供给流道56的每一个并向多个记录头22的每一个供给的墨水的量对应的、从打开到关闭之间的开度。因此,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能够向多个记录头22的每一个很好地供给墨水。能够调整对多个记录头22的每一个供给的墨水的量。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未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泵90驱动,回收侧阀92打开,多个供给侧阀94分别关闭。因此,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未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可以将墨水向墨水容器40回收并使墨水很好地循环。通过当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未向记录介质2记录图像时使墨水循环,能够抑制包含墨水所含有的有色成分的各种成分的沉降。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下述变形。
(1)在上述内容中,作为喷墨记录装置1,将线型喷墨记录装置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喷墨记录装置也可以是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通过采用与上述各部分相同结构的串行型喷墨记录装置,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2)在上述内容中,作为在图像的记录中使用的墨水颜色,将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使用与上述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也可以在所述的四种颜色之外或取代所述的四种颜色中的某种颜色,使用作为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各颜色的淡色系的浅青色、浅品红色、浅黄色和/或透明色。此时,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与追加或替代颜色的墨水对应的上述相同的各结构。如此,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3)在上述内容中,将针对一个记录部20设置了一个分配器60的喷墨记录装置1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针对一个记录部20设置多个分配器60。例如如图2所示,特定颜色的记录部20包括六个记录头22。此时,例如可以设置两个分别包括与三个记录头22对应个数的供给部68的分配器60。此外,也可以设置三个分别包括与两个记录头22对应个数的供给部68的分配器60。多个分配器60分别以在规定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且成为上述设置状态的方式,设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
墨水流入流道52在规定的位置包括以与分配器60的个数对应数量的方式分路的支流道。墨水流入流道52的各支流道与设置在多个分配器60的每一个上的流入部61连接。墨水回收流道54包括以与分配器60的个数对应数量的方式分路的支流道。墨水回收流道54的各支流道与设置在多个分配器60的每一个上的流出部64连接。各流出部64上连接的墨水回收流道54的支流道,在规定的位置汇合成一条流道。也可以设置与分配器60的数量对应数量的墨水流入流道52和/或墨水回收流道54。此时,多个分配器60和墨水容器40,通过与分配器60的数量对应数量的墨水流入流道52和/或与分配器60的数量对应数量的墨水回收流道54连接。在墨水流入流道52仅设置有与分配器60的数量对应的数量时,在各墨水流入流道52的途中的位置设置有泵90或下述的送液部。如此,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4)在上述内容中,作为将墨水通过墨水流道50和分配器60输送的送液部,将泵90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墨水的输送也可以通过加压压送方式进行。此时,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送液部除了泵90以外,还包括加压容器等。在是利用加压压送方式的送液部的情况时,泵90与上述的结构相比,能够采用小型的泵。加压容器设置在比泵90更靠分配器60一侧的、墨水流入流道52的途中的位置。如果泵90驱动,则墨水从墨水容器40流出。流出的墨水流过墨水流入流道52并流入加压容器。加压容器用于对流过墨水流道50的墨水进行加压。加压容器中的墨水的加压通过与加压容器连接的加压机构进行。加压机构将压缩后的空气送入加压容器的内部,使加压容器的内部压力成为高于大气压的状态,对加压容器中储存的墨水进行加压。这种加压压送方式的送液部在加压容器中储存有规定量的墨水的状态下,通过向加压容器供给压缩空气而成为驱动了的状态。储存在加压容器中并被加压了的墨水,从加压容器流出,再次如上所述地流过墨水流入流道52等。如此,也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墨水容器,储存特定颜色的墨水;
多个记录头,形成有喷出所述墨水的喷嘴;
墨水流道,所述墨水流过该墨水流道;
管状的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墨水流道的途中,将流过所述墨水流道并从所述墨水容器供给的所述墨水分配到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以及
送液部,通过所述墨水流道和所述分配器,输送从所述墨水容器向所述多个记录头供给且向所述墨水容器回收的所述墨水,
所述墨水流道包括:
墨水流入流道,用于连接所述墨水容器和所述分配器,并从所述墨水容器向所述分配器供给所述墨水;
墨水回收流道,用于连接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墨水容器,并将供给到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墨水向所述墨水容器回收;以及
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并将供给到所述分配器的所述墨水分别向所述多个记录头的每一个供给,
所述分配器包括:
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包括流入口部,所述流入口部与所述墨水流入流道连接,并且所述墨水流入该流入口部;
流出部,所述流出部包括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与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连接,并且所述墨水从所述流出口部流出;
多个供给部,分别包括供给口部,所述供给口部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分别连接,并且所述墨水从所述供给口部流出;以及
共通流道,形成在所述分配器的内部,与所述流入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和所述多个供给口部连接,流过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的所述墨水,将所述墨水供给到所述流出口部和所述多个供给口部的每一个,
所述流入部设置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第一侧的端部,
所述流出部设置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第二侧的端部,
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之间,
所述多个供给部以在管状的所述分配器的侧面部排列在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上的状态分别设置,
所述分配器以成为下述设置状态的方式设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比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更靠上侧,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所述供给口部的开口方向成为从水平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墨水流入流道连接,并形成有所述流入口部,
所述流出部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连接,并形成有所述流出口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以下述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所述流入口部中的所述共通流道一侧的规定的范围,以与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
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下述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所述流出口部中的所述共通流道一侧的规定的范围以与所述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从所述供给口部流出并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所述墨水流过的流道长度被设定为分别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
多个供给侧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的途中,分别对所述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进行开闭;以及
固定部,包括固定面,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面上,
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面以与所述共通流道延伸设置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相等的倾斜角倾斜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
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在处于所述设置状态的所述分配器中,以下述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面上:越是设置在与设在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位置的所述供给部连接的、所述墨水供给流道的途中的所述供给侧阀,越成为垂直方向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回收侧阀,所述回收侧阀设置在所述墨水回收流道的途中,对所述墨水回收流道进行开闭,
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
所述送液部进行驱动,
所述回收侧阀成为打开和关闭中的任意一种状态,
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打开,
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不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
所述送液部进行驱动,
所述回收侧阀打开,
所述多个供给侧阀分别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所述回收侧阀具有与流过所述多个墨水供给流道的每一个并向所述多个记录头分别供给的所述墨水的量对应的、从打开到关闭之间的开度。
CN201380004725.1A 2012-01-11 2013-01-10 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3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2785 2012-01-11
JP2012002785 2012-01-11
PCT/JP2013/050286 WO2013105594A1 (ja) 2012-01-11 2013-01-1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985A true CN104023985A (zh) 2014-09-03
CN104023985B CN10402398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78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7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3985B (zh) 2012-01-11 2013-01-10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03487B1 (zh)
JP (1) JP6018087B2 (zh)
CN (1) CN104023985B (zh)
WO (1) WO20131055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198A (zh) * 2016-11-03 2017-02-22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网印花和数码印花联合的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8241B2 (ja) * 1989-03-06 1997-11-17 スペクトラ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インク噴射ヘッド用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CN184034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带油墨脱气器的喷墨装置
JP2006281532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7075753A (ja) * 2005-09-15 2007-03-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吐出装置
JP2008030333A (ja) * 2006-07-29 2008-02-14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74050A (ja) * 2006-09-25 2008-04-0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US20090219334A1 (en) * 2007-08-24 2009-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0179538A (ja) * 2009-02-04 2010-08-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50814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bubbles from entering recording head or remaining in a fluid supply channel
EP2305472A1 (en) * 2009-10-05 2011-04-06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7899A (ja) * 2005-03-08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装置
JP5423247B2 (ja) * 2009-08-27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8241B2 (ja) * 1989-03-06 1997-11-17 スペクトラ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インク噴射ヘッド用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CN184034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带油墨脱气器的喷墨装置
JP2006281532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7075753A (ja) * 2005-09-15 2007-03-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ク吐出装置
JP2008030333A (ja) * 2006-07-29 2008-02-14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74050A (ja) * 2006-09-25 2008-04-0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US20090219334A1 (en) * 2007-08-24 2009-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0179538A (ja) * 2009-02-04 2010-08-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50814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bubbles from entering recording head or remaining in a fluid supply channel
EP2305472A1 (en) * 2009-10-05 2011-04-06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198A (zh) * 2016-11-03 2017-02-22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网印花和数码印花联合的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
CN106427198B (zh) * 2016-11-03 2019-06-14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网印花和数码印花联合的印花装置及印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3487A1 (en) 2014-11-19
CN104023985B (zh) 2016-01-20
EP2803487A4 (en) 2017-01-11
JP6018087B2 (ja) 2016-11-02
JPWO2013105594A1 (ja) 2015-05-11
EP2803487B1 (en) 2018-06-20
WO2013105594A1 (ja) 201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714B (zh) 流体喷出装置和流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572221B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头
JP20151931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009807A (zh)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9661311B (zh) 喷墨头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9130515B (zh) 液体喷出头和记录设备
KR101427751B1 (ko) 잉크젯프린터용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린터
US9694583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oisturiz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ejection head
CN108501529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6708415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00147973A1 (en) Liquid tank, liquid circulation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KR102059790B1 (ko) 이중 챔버 저장소 프린트 헤드
US20100171802A1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irculation system
CN10402398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566709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3067111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15352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WO2018225333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393720B2 (en) Fl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2341241A (zh) 墨水填充方法
JP2016141071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JP20190985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26012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CN107878031A (zh) 液体喷射设备和液体供应单元
JP622786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