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763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7635A
CN104007635A CN201410060528.8A CN201410060528A CN104007635A CN 104007635 A CN104007635 A CN 104007635A CN 201410060528 A CN201410060528 A CN 201410060528A CN 104007635 A CN104007635 A CN 104007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device
guide
wall portion
arm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05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7635B (zh
Inventor
立松弘嵩
雅乐川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07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7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7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框体(2),该框体具有:一对的框架,其夹着图像形成部而在规定方向上相对;以及罩盖,其覆盖相对于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一方侧的框架的外侧的面;读取装置(10),其设在框体的上方,可在相对于框体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与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臂部(100),该臂部相对于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一方侧,一端部可转动地与框体连接,另一端部可滑动地与读取装置连接;导向件(200),该导向件设置在读取装置上,将臂部的另一端部支承成可滑动,读取装置具有壁部,其至少覆盖导向件的一对的框架在规定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当读取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壁部从规定方向看与罩盖重合。采用本发明,装置可小型化。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收纳图像形成部的框体的上部具有能够在成为打开状态的位置与成为关闭状态的位置之间转动的读取装置,当读取装置转动到成为打开状态的位置时,能够对该姿势(打开状态)进行保持(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1-104823号公报)。
具体来说,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臂部,该臂部对转动到成为打开状态的位置的读取装置进行支承。臂部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框体上,另一端部可滑动地被支承在设于读取装置下表面的导向件上。并且,在读取装置的下表面设有覆盖导向件的外侧的面的侧壁,当读取装置转动到成为关闭状态的位置时,该侧壁载置在框体的上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技术中,在关闭状态时,由于设于读取装置下表面的导向件和侧壁载置在框体的上方,因此,装置就相应地在高度方向大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装置小型化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对框架,该一对框架夹着图像形成部在规定方向上相对;以及罩盖,所述罩盖覆盖相对于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一方侧的框架的外侧的面;读取装置,所述读取装置设在框体的上方,可在相对于框体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与相对于框体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动;臂部,所述臂部相对于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所述一方侧,一端部可转动地与框体连接,另一端部可滑动地与读取装置连接;以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读取装置上,将臂部的另一端部支承成可滑动,并且,读取装置具有壁部,所述壁部至少覆盖导向件在一对框架的所述规定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当所述读取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壁部从所述规定方向看与所述罩盖重合。
采用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当读取装置为关闭状态时,由于在规定方向上壁部与罩盖重合,因此,与壁部配置在罩盖上方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较好的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将读取装置支承成可转动的轴支承部,壁部从覆盖导向件的位置延伸至轴支承部侧的端部。
采用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使读取装置从第二位置(打开状态)转动到第一位置(关闭状态)时,由于读取装置与罩盖之间被壁部遮挡,因此,可抑制东西被夹在读取装置与罩盖之间。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罩盖也可具有将臂部的一端部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部。
在该场合,较好的是,支承部设在所述一方侧的框架的所述规定方向的外侧。
采用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可将支承部设在比框架上端低的位置,因此,可进一步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也可具有配置在一对框架之间的定影装置。
在该场合,较好的是,当读取装置为关闭状态时,导向件从所述规定方向看与所述定影装置重合。
采用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可有效利用定影装置的横向空间,因此,可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较好的是,壁部具有覆盖导向件的所述规定方向的内侧的侧面的内侧壁部,内侧壁部形成为使导向件的一端部露出,导向件的一端部位于臂部的另一端部相对于导向件的滑动方向上。
采用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当将臂部组装在导向件上时,通过使导向件的一端部挠曲,就容易安装臂部。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较好的是,壁部具有覆盖导向件的所述规定方向的内侧的侧壁的内侧壁部,内侧壁部从覆盖读取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关闭状态时)的臂部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向使读取装置向第二位置(打开状态)转动时的臂部的另一端部的滑动方向下游侧延伸,滑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也可以配置在覆盖读取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打开状态)时的臂部的另一端部位置的滑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即使是如此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当将臂部组装在导向件上时,通过使导向件的一端部挠曲,也容易安装臂部。另外,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在使读取装置转动到上方的打开状态(第二位置)下将臂部组装在导向件上,因此,容易进行组装作业。
采用本发明,当读取装置位于最下方时,由于壁部与罩盖重合,因此,与壁部配置在罩盖上方的结构相比,可使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大致结构的示图。
图2是表示使读取装置为打开状态时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a),以及表示在图(a)中的臂部的卡合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b)。
图3是表示臂部的立体图(a),以及表示导向件的立体图(b)。
图4是表示侧框架、侧罩盖及定影框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读取装置的下表面的示图。
图6是表示读取装置为关闭状态时的臂部及导向件的左视图。
图7是表示读取装置为打开状态时的臂部及导向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当的说明书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一例子的多功能一体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然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方向是以使用多功能一体机1时的用户为基准。即,在图1中,将纸面的右手侧设为“前侧(跟前侧)”,将纸面左手侧设为“后侧(里侧)”,将纸面的里侧设为“右侧”,将纸面的跟前侧设为“左侧”。另外,将纸面的上下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其它图面记载的方向与上述的方向对应。
多功能一体机的大致结构
如图1所示,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框体2、以及设在框体2上方的读取装置10。另外,多功能一体机1的框体2的内部,主要具有:供给打印纸P的供纸部3、以及将图像形成在所供给的打印纸P上的图像形成部4。
另外,在框体2上设有覆盖上表面的上罩盖23、以及覆盖前表面的前罩盖24。
上罩盖23是对形成于框体2上表面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罩盖部件,设成能够以后部为支点地上下转动。
前罩盖24是对形成于框体2前表面的插入口2B进行开闭的罩盖部件,设成以下部为支点可前后转动。通过打开前罩盖24并将插入口2B打开,从而能够从插入口2B将打印纸P插入框体2内。
读取装置10是具有公知结构的平板扫描器,复印时,将光照射在原稿上并读取图像而生成图像数据。该读取装置10的后端部具有轴承部10A,该轴承部10A设在框体2的上部的后端部上,可转动地被支承在作为轴支承部的一例子的转动轴部2A上。由此,读取装置10可在如图1所示那样的第一位置与图2所示那样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位置构成为读取装置10的前端部相对于框体2位于最下方的关闭状态;所述第二位置构成为读取装置10的前端部相对于框体2位于最上方的打开状态。另外,当读取装置10处于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时其下表面10B(参照图2)与框体2的上端抵接,并载置在框体2上。
回到图1,供纸部3位于框体2的下方,具有:载置打印纸P用的供纸盘31、以及供纸机构32。
供纸盘31由放置打印纸P的打印纸放置板31A和前述的前罩盖24构成。具体来说,前罩盖24在实线所示的倒向前侧的状态下,构成供纸盘31的前部,打印纸放置板31A设在前罩盖24的后方,构成供纸盘31的后部。另外,打印纸放置板31A构成为,将放置在供纸盘31上的打印纸P向供纸辊32A(后述)抬起。
供纸机构32具有配置在打印纸放置板31A的后端上方的供纸辊32A等,构成为,将供纸盘31上的打印纸P逐张供给到图像形成部4。
图像形成部4具有:扫描单元5、处理卡盒6和定影装置7。
扫描单元5设在框体2内的前侧,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发光部、多面镜、透镜及反射镜等。在该扫描单元5中,将激光束以高速扫描的方式照射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
处理卡盒6在框体2的后部设在供纸机构32的上方。处理卡盒6能够通过由将上罩盖23打开所形成的开口而相对于框体2进行装拆,并且处理卡盒6具有:感光鼓61、将感光鼓6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打印纸P上的转印辊62、未图示的带电器、省略符号表示的显影辊、供给辊及调色剂收纳室等。
在该处理卡盒6中,旋转的感光鼓61的表面利用带电器而被均匀带电,然后利用从扫描单元5射出的、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进行曝光。由此,曝光部分的电位下降,在感光鼓61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着,调色剂收纳室内的调色剂由显影辊供给到感光鼓61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然后,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输送打印纸P,由此,承载在感光鼓61表面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在打印纸P上。
定影装置7位于框体2的上侧后方,且配置在处理卡盒6的上方,并具有: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
加热辊71是对打印纸P进行加热的部件,在其内侧设有卤素灯等的热源。
加压辊72是在与加热辊71之间对打印纸P进行夹持并进行输送的部件,设在加热辊71的后斜上侧。
并且,如此构成的定影装置7,在打印纸P通过加热辊71与加压辊72之间的期间,对转印在打印纸P上的调色剂进行热定影。另外,被定影装置7热定影了调色剂像的打印纸P被输送到配设于定影装置7下游侧的排出辊8,从该排出辊8排出到形成于上罩盖23上表面的排出盘9上。
读取装置周边的详细结构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读取装置10周边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多功能一体机1具有:对读取装置10的开闭进行支撑的臂部100及导向件200。
臂部10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与框体2连接,另一端部借助导向件200可滑动地与读取装置10连接。
导向件200安装在读取装置10的下表面10B上。具体来说,在读取装置10的下表面10B设有从下表面10B突出的壁部11。壁部1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侧壁部11A;设在外侧壁部11A的左右方向内侧,且与外侧壁部11A相对的第1内侧壁部11B及第2内侧壁部11C。并且,导向件200嵌在外侧壁部11A与第1内侧壁部11B之间。换言之,外侧壁部11A覆盖导向件20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侧面,第1内侧壁部11B覆盖导向件200的左右方向内侧的侧面。
如图3(a)所示,臂部100具有:长条状的主体部110、设在主体部110的一端部上的第1连接部120、以及设在主体部110的另一端部上的第2连接部130。
第1连接部120具有放入后述的框体2的支轴22C的凹部,且可与该支轴22C卡合。
第2连接部130从主体部110沿主体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出,在其侧面,具体来说,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的面设有向厚度方向突出的卡合突起131。
导向件200如图3(b)所示,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的第1导向壁210;第2导向壁220,所述第2导向壁220配置在第1导向壁210的左方,且与第1导向壁210相对;以及将第1导向壁210的前端与第2导向壁220的前端连接起来的连接壁230。并且,第1导向壁210与第2导向壁220之间隔开间隔而配置,该间隔能夹住臂部100的第2连接部130。另外,导向件200由树脂等形成,第1导向壁210具有可挠性。
第1导向壁210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导向槽240。导向槽240具有:从第1导向壁210的前端部延伸至后端部的导向部241、以及从导向部241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卡合部242。
如此构成的导向件200如图2所示,设在臂部100的上方。并且,导向件200的导向槽240与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卡合。由此,导向件200将臂部100的第2连接部130支承成可沿导向槽240向前后方向滑动。
接着,对安装有上述那样构成的臂部100、导向件200的框体2与读取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
框体2如图4所示,具有一对侧框架21、以及覆盖一对侧框架21外侧的面的一对侧罩盖22。
一对侧框架21配置成,从左右方向夹着图像形成部4而相对。例如,对定影装置7的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进行保持的定影框架73配置在一对侧框架21之间,并由一对侧框架21支承。
一对侧罩盖22配置在各侧框架21的与图像形成部4相反的一侧,即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外侧。各侧罩盖22具有:覆盖对应的侧框架21外侧的面的侧壁22A、以及从侧壁22A内侧的面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上壁22B。上壁22B配置在侧壁22A的上端和侧框架21的上端、比定影框架73的上端低的位置上(参照图6)。
并且,在一对侧罩盖22中的相对于图像形成部4配置在左侧的左侧侧罩盖22L上设有作为支承部一例子的支轴22C。
支轴22C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配置在左侧的侧罩盖22L的侧壁22A的左右方向内侧,且在左侧的侧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并且,如图6所示,从左右方向看,设在与定影框架73重合的位置上。即,支轴22C设在定影框架73的左侧。
并且,在支轴22C上卡合有臂部100的第1连接部120,支轴22C将臂部100支承成可转动。由此,臂部100及与臂部100连接的导向件200相对于图像形成部4配置在左侧,并配置在左侧的侧罩盖22L的侧壁22A的左右方向内侧。
如图5所示,设在读取装置10上的外侧壁部11A沿第2导向壁22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前端部配置在导向件200的前面的位置,后端部当读取装置10配置至在打开状态时从左右方向看与左侧的侧罩盖22L的侧壁22A重合的位置(参照图7)。即,外侧壁部11A从覆盖导向件200的位置延伸至读取装置10的轴承部10A侧的端部即后端部。
第1内侧壁部11B沿第1导向壁2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前端部配置在导向件200的前面的位置,后端部配置在导向件200的卡合部242的前侧的位置(参照图2(b))。
即,第1内侧壁部11B,从覆盖读取装置10为第一位置(关闭状态)时的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的位置(覆盖导向槽240的导向部241的前端部的位置)向使读取装置10从第一位置(关闭状态)向第二位置(打开状态)转动时的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的滑动方向(以下仅称为“滑动方向”)下游侧即后侧延伸。并且,第1内侧壁部11B的滑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即后端部,配置在将读取装置10为第二位置(打开状态)时覆盖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的位置(覆盖导向槽240的卡合部242的位置)的滑动方向上游侧,即前侧的位置。
第2内侧壁部11C是设在第1内侧壁部11B的后方的壁。第2内侧壁部11C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前端部配置在离开第1内侧壁部11B后端部的位置。更详细地说,第2内侧壁部11C的前端部配置在导向件200的第1导向壁210的后侧。
由此,如图2(b)所示,导向件200的后端部从第1内侧壁部11B与第2内侧壁部11C之间露出。
并且,外侧壁部11A及第1内侧壁部11B形成为比导向件200向下方突出那样的高度。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多功能一体机1中的臂部10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将臂部100安装在多功能一体机1上时,首先使读取装置10向上方转动,将框体2的上部打开。然后,在读取装置10的外侧壁部11A与第1内侧壁部11B之间组装导向件200。
将导向件200组装在了读取装置10上后,使臂部100的第1连接部120与框体2的支轴22C卡合,由此将臂部100与框体2连接。
并且,抓住从第1内侧壁部11B及第2内侧壁部11C露出的导向件200的第1导向壁210的后端部并将其打开,在第1导向壁210与第2导向壁220之间插入臂部100的第2连接部130。接着,将挠曲的第1导向壁210恢复到原来状态并使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与导向槽240的卡合部242卡合,由此将臂部100与读取装置10连接。
另外,使臂部100与读取装置10连接时,也可以首先在使组装在读取装置10上之前的导向件200与臂部100的第2连接部130卡合,然后将导向件200安装在读取装置10上。
在如上构成的多功能一体机1中,如图6所示,当读取装置10为关闭状态时,从左右方向(即一对侧框架21相对的方向)看,读取装置10的壁部11与侧罩盖22的侧壁22A重合。由此,与读取装置10为关闭状态时壁部11载置在框体2上的场合相比,可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当读取装置10为关闭状态时(处于第一位置时),导向件200位于框体2的支轴22C的前侧。另外,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与导向槽240的导向部241前端部卡合,成为横向倒下的姿势。在该状态下,导向件200与臂部100从左右方向看,与定影框架73重合。
如此,当读取装置10为关闭状态时,通过将臂部100与导向件200配置在定影框架73的横向,从而可有效利用定影框架73的横向空间。由此,可使装置小型化。
另外,由于连接臂部100的支轴22C被配置在比侧框架21的上端低的位置,因此,可抑制装置的高度。
并且,在更换处理卡盒6时等,当欲打开上罩盖23时,将关闭状态的读取装置10提起而形成打开状态(转动到第二位置)。
当使读取装置10从第一位置(关闭状态)转动到第二位置(打开状态)时,则如图7所示,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沿导向件200的导向槽240向后方移动。并且,当读取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与导向件200的卡合部242卡合。
此时,导向件200的卡合部242位于框体2的支轴22C上方。由此,臂部100处于立起的姿势,对打开状态的读取装置10进行支承。
当读取装置10为打开状态时,读取装置10的下表面露出,但由于导向件200处于外侧壁部11A与第1内侧壁部11B之间,因此,可抑制用户触碰导向件200和壁部100的卡合突起131而误使壁部100脱离导向件200,或使导向件200脱离读取装置10。
并且,当将读取装置10恢复到关闭状态时,将读取装置10暂时提起后使其转到第一位置。由此,臂部100的卡合突起131脱离导向件200的卡合部242后,沿导向部241向前方移动。
当读取装置10从第二位置(打开状态)转动到第一位置(关闭状态)时,由于外侧壁部11A从读取装置10的后端部向前端部延伸,因此,读取装置10的下表面与左侧的侧罩盖22L的侧壁22A之间被外侧壁部11A遮挡。由此,当使读取装置10从第二位置(打开状态)转动到第一位置(关闭状态)时,可抑制东西被夹在读取装置10与侧壁22A之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具体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作适当变更。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壁部11形成为覆盖导向件20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侧面与内侧的侧面这两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壁部11也可只具有外侧壁部11A,并形成为只覆盖导向件200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侧面。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外侧壁部11A设置至读取装置10的后端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外侧壁部11A也可只设置在从左右方向看,与导向件200重合的范围内。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壁部11具有:第1内侧壁部11B及第2内侧壁部11C,所述第1内侧壁部11B及第2内侧壁部11C形成为覆盖导向件200的左右方向内侧的侧面,并使导向件200的后端部露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壁部也可具有内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形成为使导向件200的前端部露出。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00是与读取装置10分开的零件,并安装在读取装置10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导向件也可与读取装置10的下表面一体地形成。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对框架,所述一对框架夹着图像形成部而在规定方向上相对;以及罩盖,所述罩盖覆盖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一方侧的所述框架的外侧的面;
读取装置,所述读取装置设在所述框体的上方,可在相对于所述框体成为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与相对于所述框体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转动;
臂部,所述臂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所述一方侧,一端部可转动地与所述框体连接,另一端部可滑动地与所述读取装置连接;以及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读取装置上,将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支承成可滑动,
所述读取装置具有壁部,所述壁部至少覆盖所述导向件在所述一对框架的所述规定方向上的外侧的侧面,
当所述读取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壁部从所述规定方向看与所述罩盖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读取装置支承成可转动的轴支承部,
所述壁部从覆盖所述导向件的位置延伸至所述轴支承部侧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具有将所述臂部的一端部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设在所述一方侧的框架的所述规定方向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所述一对框架间的定影装置,
当所述读取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件从所述规定方向看与所述定影装置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具有覆盖所述导向件的所述相对方向的内侧的侧面的内侧壁部,
所述内侧壁部形成为使所述导向件的一端部露出,所述导向件的一端部位于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相对于所述导向件的滑动方向上。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具有覆盖所述导向件的所述相对方向的内侧的侧壁的内侧壁部,
所述内侧壁部从覆盖所述读取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的位置向使所述读取装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时的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的滑动方向下游侧延伸,所述滑动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相比于覆盖所述读取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的位置,配置在所述滑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CN201410060528.8A 2013-02-22 2014-02-21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007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2796A JP2014164008A (ja) 2013-02-22 2013-02-2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32796 2013-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7635A true CN104007635A (zh) 2014-08-27
CN104007635B CN104007635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4640A1 (en) * 2001-02-19 2002-08-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361975A (ja) * 2001-06-05 2002-12-18 Murata Mach Ltd 開閉体の緩衝機構
CN1763631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自动文件进给器、扫描单元和成像装置
JP2007047570A (ja) * 2005-08-11 2007-02-2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9626A (ja) * 2007-02-26 2008-09-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5749A (zh) * 2010-03-26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外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4640A1 (en) * 2001-02-19 2002-08-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361975A (ja) * 2001-06-05 2002-12-18 Murata Mach Ltd 開閉体の緩衝機構
CN1763631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装置、自动文件进给器、扫描单元和成像装置
JP2007047570A (ja) * 2005-08-11 2007-02-2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9626A (ja) * 2007-02-26 2008-09-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5749A (zh) * 2010-03-26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多功能外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64008A (ja) 201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61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772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383962B (zh) 片材收纳盒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8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079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0846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20090010789A (ko) 화상독취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CN10336519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36518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22630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04759021U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2683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housing formed with opening and process cartridge mounted in the housing
CN10285476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273861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048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61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34900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521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526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057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0076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6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4301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520772B (zh) 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21128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