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2929A -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2929A
CN104002929A CN201410278415.5A CN201410278415A CN104002929A CN 104002929 A CN104002929 A CN 104002929A CN 201410278415 A CN201410278415 A CN 201410278415A CN 104002929 A CN104002929 A CN 104002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e
pushing hands
idler roller
guide rai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8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2929B (zh
Inventor
麦荣枝
盛少琴
闫振
施理军
熊军
黎明南
杨涛
翼海俊
张瑞
林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Offshore & Marin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784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2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2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2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2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2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船体上设置有放置小艇的舱体,船体艉部设有向下倾斜的槽道,槽道的一端与舱体相连,另一端铰接有可向下旋转的艉门,在艉门、槽道和舱体上均设置有由多对从两侧对小艇底部进行支撑的惰辊构成的惰辊组,舱体的惰辊组两侧各设置有移动导轨,每侧移动导轨上各设置有小车,小车上安装有牵引装置和推艇装置。本发明所述的小艇收放装置和方法,艉门可向下旋转,方便小艇从艉门上的惰辊组上经槽道滑行至船体上,再由小车将小艇推至舱体的相应位置并固定,操作方便,实现了一艘母船上的收放装置可对多艘小艇进行收放,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船上收放小艇的装置及方法,特别是可在母船上收放多艘小艇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弥补大船航速较低及因船体较大而无法在浅水域或狭窄水域内执行任务的不足,大型船只上往往配备一些小型的工作艇,以适应浅、窄水域航行的要求。这些小艇的下水与回收需要通过专门的小艇收放装置进行。现有的小艇收放装置,主要有起吊式和艉滑道式。起吊式小艇收放装置,将小艇置于吊架上,通过沿船舷内外摆动吊架,实现小艇的收放。其进行收放作业操作麻烦、速度慢,且安全性不够,已难以满足现在收放小艇时快速高效的需要。艉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主要是以船体艉部作为辅助滑道,靠小艇冲排或牵引方式来实现小艇的收放,其收放快速便捷,已日益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艉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和收放方法,只能够对单一艘小艇进行收放作业,尚无法对多艘小艇进行收放作业,而随着船舶作业的发展,母船上往往需要配备多艘工作小艇,因此能够同时收放多条小艇的小艇收放装置和方法成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多艘小艇进行收放作业的艉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以及针对该装置对小艇进行收放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船体上设置有放置小艇的舱体,船体艉部设有向下倾斜的槽道,槽道的一端与舱体相连,另一端铰接有可向下旋转的艉门,在艉门、槽道和舱体上均设置有由多对从两侧对小艇底部进行支撑的惰辊构成的惰辊组,各惰辊组相互对接形成供小艇移动的滑道,舱体在惰辊组的两侧设置移动导轨,各移动导轨上安装有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沿移动导轨移动的小车,在小车上安装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为电动绞车,电动绞车固联在小车上,其绳索则可系于小艇上,拉动小艇前移;各小车上还设置有与移动导轨平行的推手导轨,各推手导轨上分别安装有推艇装置,所述推艇装置包括置于推手导轨上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沿推手导轨移动的滑块和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两推手对称设置,可向推手导轨内侧摆动从两侧夹持小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艇的回收方法,采用上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
  步骤2,小艇从海面上滑行至艉门的惰辊组上;
  步骤3,两侧轨道的小车上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拉动滑行至舱体前端的惰辊组上;
  步骤4,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
  步骤5,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电动绞车的绳索的拉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停靠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艇的放行方法,采用上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
  步骤2,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
  步骤3,两侧轨道小车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
  步骤4,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前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推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前端位置;
  步骤5,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同步推动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往艉门的惰辊组方向移动,同时电动绞车转动松开绳索,通过绳索拉动控制往下滑行的速度。
     本发明所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和方法,设置了可向下旋转的艉门和放置小艇的舱体,艉门与槽道铰接,艉门、槽道和舱体上均设置有惰辊组,艉门向下倾斜时可供小艇从海面上经槽道滑行至船体上,船体上的舱体可放置多艘小艇。当需要回收第一艘小艇时,艉门向下旋转倾斜,小艇从海面上经艉门冲上至槽道的惰辊组上,然后将两侧轨道小车的牵引装置的绳索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拉至舱体的前节位置的惰辊组上,然后将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用以固定小艇,启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牵引装置的绳索的拉动下,从舱体的前节位置往后节位置移动,左右设置的推手可有效防止小艇因惯性向前偏移,当小艇移动到舱体的后节时,便可绑定小艇,然后松开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牵引装置上连接在小艇端部的绳索,小车回到舱体前节位置两侧的移动导轨上。当回收第二艘小艇时,用同样的方法将小艇回收固定在舱体中节的位置上,回收第三艘小艇时,将小艇固定在舱体的前节位置上。当需要对小艇进行放行时,需要先对舱体前节位置上的小艇放行,然后才能对舱体中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最后才能对舱体后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当对舱体后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时,需要通过小车将小艇从舱体的后节位置移到前节位置,然后启动推艇装置上的第二执行机构,将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滑块上的推手夹持着小艇,将小艇从舱体上的惰辊组往向下倾斜的槽道处的惰辊组移动,电动绞车缓慢松开绳索,可控制小艇从舱体往槽道的移动速度,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小艇收放装置,艉门、槽道和舱体上设有可供小艇移动的惰辊组,舱体的滑道上可放置多艘小艇,通过小车上的牵引装置和推艇装置,将小艇牵引固定在舱体相应的位置,操作方便,实现了一艘母船上的收放装置可对多艘小艇进行收放,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小艇收放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小艇收放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小艇收放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推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小艇回收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小艇放行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船体上设置有放置小艇的舱体12,船体艉部设有向下倾斜的槽道11,槽道的一端与舱体相连,另一端铰接有可向下旋转的艉门,在艉门、槽道和舱体上均设置有由多对从两侧对小艇底部进行支撑的惰辊构成的惰辊组13,各惰辊组相互对接形成供小艇移动的滑道1,舱体的惰辊组两侧各设置有移动导轨,每侧移动导轨上各设置有小车2,小车与第一动力机构21连接,所述小车上安装有牵引装置22,牵引装置22为电动绞车,电动绞车固定在小车端部,其绳索可系于小艇上;各小车上还设置有与移动导轨平行的推手导轨25,各推手导轨上分别安装有推艇装置23,所述推艇装置23包括置于推手导轨上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沿推手导轨移动的滑块231和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232,两推手232对称设置,可向推手导轨内侧摆动从两侧夹持小艇。
移动轨道上设置齿条,小车底部通过齿轮置于齿条上,第一动力机构为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实现小车沿齿条移动。
第二动力机构可为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伸缩端与推手导轨上的滑块连接,通过推杆电机的伸缩推动滑块沿推手导轨移动;第二动力机构也可以是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推手导轨上的滑块连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推动滑块沿推手导轨移动。 
如图5所示,小艇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小艇从海面上滑行至艉门的惰辊组上;两侧轨道的小车上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拉动滑行至舱体前端的惰辊组上;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电动绞车的绳索的拉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停靠位置;松开与小艇端部连接的绳索和从两边夹持小艇的推手,小车回到舱体前端两侧的轨道上,若需要回收下一艘小艇,则重复以上步骤。
如图6所示,小艇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两侧轨道小车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前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推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前端位置;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同步推动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往艉门的惰辊组方向移动,同时电动绞车转动松开绳索,通过绳索拉动控制往下滑行的速度。
优选地,舱体可设为前中后三节,回收第一艘小艇时,小艇从海面上经艉门冲上至槽道的惰辊组上,然后将两侧小车移动轨道上小车的牵引装置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拉至舱体的前节位置上,然后将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夹紧小艇用以固定小艇,启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滑轮转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牵引装置的绳索的推动下,从舱体的前节往后节移动,左右设置的推手可有效防止小艇因惯性向前偏移,当小艇移动在舱体的后节时,便可绑定小艇,将小艇固定在舱体的后节,然后松开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牵引装置上连接在小艇端部的绳索,小车回到舱体前节两侧的移动导轨上。当回收第二艘小艇时,小艇冲至槽道的惰辊组上,小车的牵引装置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拉至舱体的前节位置上,然后将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固定小艇,启动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手和绳索的推动下,从舱体前节的惰辊组移动到中节的惰辊组位置。当回收第三艘小艇时,小艇冲至槽道的惰辊组上,小车的牵引装置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拉至舱体的前节位置上。当需要对这三艘小艇进行放行时,首先对在舱体上前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两侧小车的推艇装置上的推手从两侧夹持小艇,这时然后启动推艇装置上的第二执行机构,将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滑块上的推手同步将小艇从舱体的惰辊组往槽道的惰辊组移动,牵引装置上的电动绞车缓慢松开绳索,可控制小艇从舱体惰辊组往槽道惰辊组移动的速度。然后对舱体上中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两侧小车的推艇装置上的推手从固定小艇,先启动第一执行机构驱动小车往前移动,小艇在推手的作用下从舱体的中节位置移动到前节位置,然后启动推艇装置上的第二执行机构,将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滑块上的推手同步将小艇从舱体往艉门移动,电动绞车缓慢松开绳索。对舱体上后节位置上的小艇进行放行时,同样先将小艇从后节位置移动到前节位置,然后同样在推手的作用下从舱体往槽道移动。
艉门入水端惰辊组设为径宽逐渐向外增大的喇叭形状。通过增大艉门入水端惰辊组的面积,可方便小艇更加容易冲上至艉门的惰辊组上。
艉门端部表面贴有荧光贴,荧光贴可在夜间发光,需要在夜间回收小艇时,小艇也可以方便地找到艉门滑道的位置,方便小艇冲至艉门滑道的惰辊组上。

Claims (6)

1.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上设置有放置小艇的舱体,船体艉部设有向下倾斜的槽道,槽道的一端与舱体相连,另一端铰接有可向下旋转的艉门,在艉门、槽道和舱体上均设置有由多对从两侧对小艇底部进行支撑的惰辊构成的惰辊组,各惰辊组相互对接形成供小艇移动的滑道,舱体在惰辊组的两侧设置移动导轨,各移动导轨上安装有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沿移动导轨移动的小车,在小车上安装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为电动绞车,电动绞车固联在小车上,其绳索则可系于小艇上,拉动小艇前移;各小车上还设置有与移动导轨平行的推手导轨,各推手导轨上分别安装有推艇装置,所述推艇装置包括置于推手导轨上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沿推手导轨移动的滑块和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两推手对称设置,可向推手导轨内侧摆动从两侧夹持小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轨道上设置齿条,小车底部通过齿轮置于齿条上,第一动力机构为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实现小车沿齿条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动力机构为推杆电机或液压缸,推杆电机或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滑块,通过推杆电机或液压缸的伸缩推动滑块沿推手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艉门端部表面贴有荧光贴。
5.一种小艇的回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
  步骤2,小艇从海面上滑行至艉门的惰辊组上;
  步骤3,两侧轨道的小车上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通过电动绞车转动,收紧绳索将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拉动滑行至舱体前端的惰辊组上;
  步骤4,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
  步骤5,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后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和电动绞车的绳索的拉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停靠位置。
6.一种小艇的放行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小艇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艉门向下旋转倾斜,艉门上的惰辊组与槽道上的惰辊组对接,形成供小艇滑行的滑道;
  步骤2,将小车的推艇装置上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对小艇进行夹持;
  步骤3,两侧轨道小车的电动绞车的绳索分别与小艇的端部连接,推手对小艇的作用力与绳索拉动小艇的作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用以固定小艇;
  步骤4,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小车从移动导轨上往前移动,小艇在推艇装置的推手推动下滑行至舱体的前端位置;
  步骤5,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滑块从推手导轨的后端往前端移动,铰接在滑块上的推手从两端同步推动小艇经槽道的惰辊组往艉门的惰辊组方向移动,同时电动绞车转动松开绳索,通过绳索拉动控制往下滑行的速度。
CN201410278415.5A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小艇的收放方法 Active CN104002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8415.5A CN104002929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小艇的收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8415.5A CN104002929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小艇的收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2929A true CN104002929A (zh) 2014-08-27
CN104002929B CN104002929B (zh) 2017-01-04

Family

ID=5136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8415.5A Active CN104002929B (zh) 2014-06-20 2014-06-20 一种小艇的收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292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700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106005269A (zh) * 2016-08-04 2016-10-12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
CN106476993A (zh) * 2015-08-28 2017-03-08 山东琴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装置
CN108146582A (zh) * 2018-01-02 2018-06-12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艉滑道式水上设备收放装置驱动结构
CN109733541A (zh) * 2018-11-07 2019-05-10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回收设备
CN110304215A (zh) * 2019-07-15 2019-10-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摩托艇专用运输装置
CN113415385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逃生平台及船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3557A (zh) * 2020-04-24 2020-08-04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搭载有小艇的船艇及应用该船艇进行收放小艇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1600Y (zh) * 2001-11-08 2002-09-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 滑行艇收放滑道
CN203127105U (zh) * 2012-12-24 2013-08-14 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与滑道艇配合的收放结构
CN103587663A (zh) * 2013-11-05 2014-02-19 方裕华 浮箱式船舶下水系统
CN104044700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204037852U (zh) * 2014-06-20 2014-12-24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1600Y (zh) * 2001-11-08 2002-09-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研究所 滑行艇收放滑道
CN203127105U (zh) * 2012-12-24 2013-08-14 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与滑道艇配合的收放结构
CN103587663A (zh) * 2013-11-05 2014-02-19 方裕华 浮箱式船舶下水系统
CN104044700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204037852U (zh) * 2014-06-20 2014-12-24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志祥: "单滑道式快速收放系统在海事巡逻船上的应用", 《船海工程》, vol. 38, no. 3, 30 June 2009 (2009-06-30) *
金迎村等: "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船舶工程》, vol. 27, no. 6, 12 June 2005 (2005-06-12), pages 45 - 48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700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106476993A (zh) * 2015-08-28 2017-03-08 山东琴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艉滑道式工作艇收放装置
CN106005269A (zh) * 2016-08-04 2016-10-12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
CN108146582A (zh) * 2018-01-02 2018-06-12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艉滑道式水上设备收放装置驱动结构
CN109733541A (zh) * 2018-11-07 2019-05-10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回收设备
CN109733541B (zh) * 2018-11-07 2020-04-14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回收设备
CN110304215A (zh) * 2019-07-15 2019-10-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摩托艇专用运输装置
CN110304215B (zh) * 2019-07-15 2021-01-0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摩托艇专用运输装置
CN113415385A (zh) * 2021-07-30 2021-09-21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的释放轨道、逃生平台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2929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2929A (zh)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及方法
CN104890835B (zh) 一种可两级收放的潜器回收布放装置
CN104044700A (zh)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203246567U (zh) 一种在母船上收放小艇的装置
CN204750525U (zh) 一种可两级收放的潜器回收布放装置
CN204037852U (zh)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103253354A (zh) 一种在母船上收放小艇的装置
CN204197234U (zh)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202201139U (zh) 船用跳板装置
CN109178224A (zh) 一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无人船的回收方法
CN203237379U (zh) 一种螺旋桨安装工作平台
CN107161292A (zh) 一种船载小艇回收方法及收放装置
CN101797970A (zh) 遥控潜水器的水下移动平台搭载装置
CN106275285A (zh) 一种带有潜水钟收放装置的船体
CN204037853U (zh) 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CN111319735B (zh) 一种艇用三级收放机构
CN203419252U (zh) 一种运载船体下水的装置
JP2007112167A (ja) 海中曳航体の着水・曳航方法、着水揚収装置及び着水揚収装置を備えた船舶
CN114248874B (zh)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水下布放回收装置和方法
CN108146582A (zh) 一种艉滑道式水上设备收放装置驱动结构
CN206654455U (zh) 一种高速快艇艉滑道收放装置
CN207737454U (zh) 一种艉滑道式水上设备收放装置驱动结构
CN204136716U (zh) 水陆两用搬运机
CN203753386U (zh) 无动力渡轮
CN114506420A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集群布放回收auv的船艇用平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irongzhi

Inventor after: Lin Canfeng

Inventor after: Sheng Shaoqin

Inventor after: Yan Zhen

Inventor after: Shi Lijun

Inventor after: Xiong Jun

Inventor after: Li Mingnan

Inventor after: Yang Tao

Inventor after: Ji Hai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Rui

Inventor before: Mairongzhi

Inventor before: Lin Canfeng

Inventor before: Sheng Shaoqin

Inventor before: Yan Zhen

Inventor before: Shi Lijun

Inventor before: Xiong Jun

Inventor before: Li Mingnan

Inventor before: Yang Tao

Inventor before: Yihai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MAI RONGZHI SHENG SHAOQIN YAN ZHEN SHI LIJUN XIONG JUN LI MINGNAN YANG TAO YI HAIJUN ZHANG RUI LIN CANFENG TO: MAI RONGZHI SHENG SHAOQIN YAN ZHEN SHI LIJUN XIONG JUN LI MINGNAN YANG TAO JI HAIJUN ZHANG RUI LIN CANFE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382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of Fangcun Avenue, No. 40

Patentee after: CSSC OFFSHORE & MARIN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382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of Fangcun Avenue, No. 4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6

Address after: 511462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Pearl River Management District, West Road, No., the first floor of the layer on the ground floor, No. 68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382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of Fangcun Avenue, No. 40

Patentee before: CSSC OFFSHORE & MARIN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