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1118B -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1118B
CN104001118B CN201410245156.6A CN201410245156A CN104001118B CN 104001118 B CN104001118 B CN 104001118B CN 201410245156 A CN201410245156 A CN 201410245156A CN 104001118 B CN104001118 B CN 104001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weight
weight portion
medicine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51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01118A (zh
Inventor
陈龙霏
张宪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451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1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1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0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1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内服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柏、秦皮、马尾连、穿心莲、漏芦、美人蕉、仙茅参、华萝摩、绞股蓝、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锦灯笼、香加皮、瞿麦、萆薢、灵芝、桑枝、络石藤、老鹤草、穿山龙、丝瓜络、桑寄生、川芎、姜黄、五灵脂、凌霄花、刘寄奴、牛膝和骆驼蹄瓣;外用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芪、丹参、秦皮、小茴香、丝瓜络、肉桂和桂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以清热燥湿、通利筋脉为主,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5%~10%的病者有家族史,称为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近年来,在这组有家族史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病者中发现了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异常,并认为可能是该组疾病的发病原因,随着应用脊髓前角细胞主动免疫动物产生实验性运动神经元病模型,病人血清中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抗钙离子通道抗体检出率增高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一定疗效以来,自身免疫机制的理论倍受人们注意。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运动神经元病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肌肉萎缩(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PLS)。不管最初的起病形式如何,ALS、PMA、PBP、PLS现在都被认为是相关的疾病实体。PMA和PBP通常都会最终进展为ALS。运动神经元病是否为单一病因、表型不同的疾病尚不完全清楚,但ALS肯定是其中最为常见和最易识别的表型。故在对该病的各种研究中也多以ALS代表MND这一组疾病。
中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痿病”范畴。痿病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蹙”之称。痿病的病因很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病。正如《证治准绳·痿》所说:“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痿病据其病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受损、肝肾亏损;其中湿热浸淫的症状:四肢痿软,肢体困重,或微肿麻木,尤多见于下肢,或足胫热蒸,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而濡。
目前,西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尚无可以治愈该病的方法,治疗措施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尚有一些新药处于上市前的临床试验阶段,是否有效及安全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考量。改善症状药物:对肌张力增高患者可使用解痉类药物缓解僵硬感;抗胆碱药物有助于抗疲劳和抗唾液分泌过多;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意外吸入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止痛药可用来缓解疼痛症状;手术治疗对其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用于临床尚不成熟。临床市场急需一种有效治疗运动神经元的新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调节肌张力,缓解肌萎缩,调节肌肉关节正常功能,缓解疼痛等;精选纯天然中药材,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可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力,安全、有效,毒副作用较低,不宜产生耐药性,病人易于接受,可进行市场推广,满足临床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以清热燥湿、通利筋脉为主,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中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所述内服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柏、秦皮、马尾连、穿心莲、漏芦、美人蕉、仙茅参、华萝摩、绞股蓝、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锦灯笼、香加皮、瞿麦、萆薢、灵芝、桑枝、络石藤、老鹤草、穿山龙、丝瓜络、桑寄生、川芎、姜黄、五灵脂、凌霄花、刘寄奴、牛膝和骆驼蹄瓣;
所述外用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芪、丹参、秦皮、小茴香、丝瓜络、肉桂和桂圆。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0-30重量份、秦皮10-20重量份、马尾连10-20重量份、穿心莲10-20重量份、漏芦10-20重量份、美人蕉15-30重量份、仙茅参10-20重量份、华萝摩10-18重量份、绞股蓝10-20重量份、败酱草16-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20重量份、锦灯笼10-15重量份、香加皮10-20重量份、瞿麦18-30重量份、萆薢10-18重量份、灵芝15-25重量份、桑枝16-30重量份、络石藤15-25重量份、老鹤草18-30重量份、穿山龙10-15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桑寄生10-15重量份、川芎20-30重量份、姜黄10-20重量份、五灵脂10-15重量份、凌霄花10-15重量份、刘寄奴10-15重量份、牛膝10-20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0-20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0-20重量份、丹参10-20重量份、秦皮10-15重量份、小茴香10-20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和桂圆10-20重量份。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8重量份、秦皮15重量份、马尾连15重量份、穿心莲15重量份、漏芦15重量份、美人蕉21重量份、仙茅参15重量份、华萝摩14重量份、绞股蓝15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4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香加皮14重量份、瞿麦24重量份、萆薢14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桑枝23重量份、络石藤21重量份、老鹤草24重量份、穿山龙12重量份、丝瓜络12重量份、桑寄生12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五灵脂12重量份、凌霄花12重量份、刘寄奴12重量份、牛膝15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5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5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丝瓜络13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和桂圆15重量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所述外服药物的剂型为脐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80℃,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5:500:1:600的重量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80℃,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向第二步获得的基质加入等量的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粉末,并不断研磨至均匀,加热获得黏稠膏状物,制粒,干燥后,即得丸剂,配合医用胶布或专用肚脐贴将丸剂贴附在肚脐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以清热燥湿、通利筋脉为主,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Hilumtherapy),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即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经穴,与经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为经之海,因此刺激此穴对五脏六腑具有调节作用),又因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它所支持的脏器以及血管包括模隔膜、肝、脾、胃、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临床上灸脐可治晕厥、昏迷、休克,故有兴奋大脑、强心、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药物敷脐可治虚汗,神经性呕吐,故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作用;灸神阙可治阳萎、不孕,故有调节内分泌紊乱的功能;在神阙穴上拔火罐,可治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可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中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所述内服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柏、秦皮、马尾连、穿心莲、漏芦、美人蕉、仙茅参、华萝摩、绞股蓝、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锦灯笼、香加皮、瞿麦、萆薢、灵芝、桑枝、络石藤、老鹤草、穿山龙、丝瓜络、桑寄生、川芎、姜黄、五灵脂、凌霄花、刘寄奴、牛膝和骆驼蹄瓣;
所述外用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芪、丹参、秦皮、小茴香、丝瓜络、肉桂和桂圆。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其内服药物介绍如下: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秦皮:味苦,寒;归肝经、胆经、大肠经。《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本草纲目》:“梣皮,色清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有补也。”《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功用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马尾连: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湿热泻痢,黄疸,热病烦躁,肺热咳嗽,痈疮肿毒,目赤肿痛。现在应用于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非替定碱有降压作用,其粗制剂可治高血压。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等参见青木香、黄连条。同属植物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petaloideum或箭头唐松草T.simplex含箭头唐松草碱(Thalsimine),对动物有消炎、镇痛、降温作用.紫唐松草T.Dasycarpum含唐松草卡品碱(Thalicarpine)、紫唐松草碱(Thalidasine)、香唐松草碱,对大鼠瓦g癌一256及小鼠Lewis肺癌有效。唐松草卡品碱还有弱的降压作用。
穿心莲: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漏芦:味苦咸,寒;入胃、大肠经。《神农本草经》:“漏芦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下乳汁……一名野蓝。生山谷。”《本草经疏》:"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清热解毒,排脓消肿,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漏芦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漏芦在临床上又可用于各种肿瘤。
美人蕉: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降压。用于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神经功能症,高血压病,红崩,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仙茅参:味甘,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活血。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久年哮喘,风湿痹痛,妇女倒经,跌打损伤,疔疮。
华萝藦:补肾强壮。主治肾亏遗精,少乳,肢力劳伤。
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脾经、肾经。能益气,安神,降血压,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服绞股蓝后,肠胃蠕动加快,食欲增加耐饥渴的时间长,既治便秘又治便溏。对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反应能保持适当的平衡,对中枢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优良的镇痛、安眠、抗紧张的功效。在降低心肌壁紧张、缓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能增强心脑活力,加大冠状动脉流量,缓和动脉硬化,促使整体循环更加旺盛而流畅。实验证明,不忌食肥腻而服绞股蓝组,与忌肉不服绞股蓝组,定期检查比较,体内胆固与中性脂肪含量相近。由此可见绞股蓝对人体内脂肪有良性转化调节作用。服绞股蓝与不服的老鼠比较,其游泳时间约长31-57%,而体力恢复也快得多,人服绞股蓝后,体力精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即使疲倦了也易于恢复,从而工作效率大增。人体某部分机能虚弱,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而形成支气管喘息、皮肤丘疹、关节疼痛等症,绞股蓝对这些病效果颇佳。
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滇南本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本草纲目》:“治血淋痔瘘。”《唐本草》:“败酱,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豨莶也。”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证。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
锦灯笼:苦、酸,寒;归肺、脾经。利尿,清热,解毒,利咽。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黄疸,水肿,天疱疮,音哑。锦灯笼果实水提物有抗癌作用,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果实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醚溶性、水溶性成分对蛙心均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并能引起微弱的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
香加皮:性温,味辛、苦;归肝、肾、心经。《四川中药志》:“镇痛,除风湿。治风寒湿痹,脚膝拘挛,筋骨疼痛。”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瞿麦:苦,寒。归心、小肠经。《本草备要》说:“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名医别录》:“味辛,无毒。主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增长经。瞿麦对离体蛙心、兔心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瞿麦穗煎剂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该作用可能系因心脏抑制所致。瞿麦煎剂对动物肠管有显著的兴奋作用,使离体兔肠紧张度上升;使麻醉犬在位肠管及狗慢性肠瘘之肠蠕动增强,而对张力无明显影响。
萆薢:性平,味苦;入肝经、胃经、膀胱经。《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逐,手足惊掣,主男子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脱水道,赤白便浊。”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通痹。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山萆薢根茎中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尚有抗真菌作用。
灵芝:性为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桑枝: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枝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而桑树烧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青盲、身面水肿,坐卧不得、白癜风、头风白屑、大麻风等病证。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本品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牛蒡甙可刺激冷血及温血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使呼吸加快,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对心脏作用较弱,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此外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却有抑制作用。
老鹤草:苦、微辛,平。归肝、肾、大肠经。《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老鹤草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老鹤草野老鹤草根的提取物含有类黄酮、儿茶素、单宁,能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如流感、单纯疱疹、牛痘、HIV-I)其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最明显。老鹤草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胆固醇及GOT/GPT水平,抑制由ADP和抗坏血酸诱发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老鹤草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穿山龙:性平、味苦。《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功能。过去常用于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等症的治疗。现多用于提取薯蓣皂甙,是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及口服和注射用避孕药物的主要原料。薯蓣皂苷配基在激素的分泌和避孕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两种是本世纪最主要的两种植物性药物。
丝瓜络:性凉,味甘。入肺、胃、肝经。《本草纲目》∶“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丝瓜络治诸血病。”《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丝瓜当中的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
桑寄生: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麻醉狗、猫以桑寄生煎剂0.4~0.5g/kg灌胃,或0.1~0.25g/kg静脉注射,均有降压和利尿作用。对胆固醇性动脉硬化的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黄果槲寄生鲜叶的乙醇提取物以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按照1mL/kg给犬、兔静脉注射,可使其血压平均下降32%,维持3min。槲寄生对不同原因的心律失常作用有明显差别。以陈发性房颤与室性早搏疗效最佳。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此外,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本草纲目》:“姜黄,近时以扁如干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形虽似郁金,面色不黄也。”《本草求原》:“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这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等证。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而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
五灵脂:甘,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应用时,可单味服用,如《鸡峰普济方》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用本品为末,热酒或醋汤下。若与蒲黄相须而用,治血滞心痛及产后恶露不下,少腹作痛,其效益彰,如《经效方》失笑散。若与功兼活血行气之延胡索、没药和香附同用,以治血瘀气滞,脘痛如刺者,益增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如《医学心悟》手拈散。近来常有用本品配活血、行气、通阳之品,治冠心病心绞痛者,亦有良好效果。用于崩漏下血诸证。五灵脂炒用有止血之效,且无留瘀之弊,出血夹瘀者用之,尤能化瘀止血,可单味内服。治血崩诸药不能止者,用五灵脂炒令烟尽为末,温酒调下,可“去故生新”。
凌霄花:甘、酸,寒;归肝、心包经。《本草纲目》:“凌雷花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本经逢原》:“凌雪花,额痛血闭,血气刺痛,厉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神农本草经》:“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刘寄奴:苦,温;入心、脾经。《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能明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怀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川牛膝以活血通经,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
骆驼蹄瓣:辛,凉。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止痛消炎。用于支气管炎,感冒,牙痛,顽固性头痛。
其外用药物介绍如下:
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煎服,10~15g,大剂量30~60g。益气补中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
秦皮:味苦,寒;归肝经、胆经、大肠经。《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本草纲目》:“梣皮,色清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有补也。”《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功用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丝瓜络:性凉,味甘。入肺、胃、肝经。《本草纲目》∶“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丝瓜络治诸血病。”《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丝瓜当中的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本草经疏》记载:桂枝、桂心、肉桂,夫五味辛甘发散为阳,四气热亦阳;味纯阳,故能散风寒;自内充外,故能实表;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肾燥。其主利肝肺气、头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齆、理疏不足、表虚自汗、风痹骨节挛痛者,桂枝之所治也。以其病皆得之表虚不任风寒,寒邪客之所致,故悉中之,以其能实表祛邪也。其主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腰痛、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宣导百药无所畏、又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渗泄、止渴、止荣卫中风寒、秋冬下部腹痛因于寒、补命门、益火消阴者,肉桂之所治也。气薄轻扬,上浮达表,故桂枝治邪客表分之为病。味厚甘辛大热,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门真火不足,阳虚寒动于中,及一切里虚阴寒,寒邪客里之为病。盖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热,所以益阳;甘入血分,辛能横走,热则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
桂圆:甘、平温、无毒。归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0-30重量份、秦皮10-20重量份、马尾连10-20重量份、穿心莲10-20重量份、漏芦10-20重量份、美人蕉15-30重量份、仙茅参10-20重量份、华萝摩10-18重量份、绞股蓝10-20重量份、败酱草16-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20重量份、锦灯笼10-15重量份、香加皮10-20重量份、瞿麦18-30重量份、萆薢10-18重量份、灵芝15-25重量份、桑枝16-30重量份、络石藤15-25重量份、老鹤草18-30重量份、穿山龙10-15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桑寄生10-15重量份、川芎20-30重量份、姜黄10-20重量份、五灵脂10-15重量份、凌霄花10-15重量份、刘寄奴10-15重量份、牛膝10-20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0-20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0-20重量份、丹参10-20重量份、秦皮10-15重量份、小茴香10-20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和桂圆10-20重量份。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8重量份、秦皮15重量份、马尾连15重量份、穿心莲15重量份、漏芦15重量份、美人蕉21重量份、仙茅参15重量份、华萝摩14重量份、绞股蓝15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4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香加皮14重量份、瞿麦24重量份、萆薢14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桑枝23重量份、络石藤21重量份、老鹤草24重量份、穿山龙12重量份、丝瓜络12重量份、桑寄生12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五灵脂12重量份、凌霄花12重量份、刘寄奴12重量份、牛膝15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5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5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丝瓜络13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和桂圆15重量份。
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所述外服药物的剂型为脐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80℃,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5:500:1:600的重量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80℃,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向第二步获得的基质加入等量的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粉末,并不断研磨至均匀,加热获得黏稠膏状物,制粒,干燥后,即得丸剂,配合医用胶布或专用肚脐贴将丸剂贴附在肚脐处。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片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剂型为片剂,其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8重量份、秦皮15重量份、马尾连15重量份、穿心莲15重量份、漏芦15重量份、美人蕉21重量份、仙茅参15重量份、华萝摩14重量份、绞股蓝15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4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香加皮14重量份、瞿麦24重量份、萆薢14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桑枝23重量份、络石藤21重量份、老鹤草24重量份、穿山龙12重量份、丝瓜络12重量份、桑寄生12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五灵脂12重量份、凌霄花12重量份、刘寄奴12重量份、牛膝15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5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5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5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倍的微晶纤维素、0.1倍乳糖、0.2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3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实施例2脐贴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剂型为脐贴剂,其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5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丝瓜络13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和桂圆15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5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5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5℃,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5:500:1:600的重量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5℃,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向第二步获得的基质加入等量的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粉末,并不断研磨至均匀,加热获得黏稠膏状物,制粒,干燥后,即得丸剂,配合医用胶布或专用肚脐贴将丸剂贴附在肚脐处。
毒性试验
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实验目的:本发明内服片剂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及强度。
(2)材料和方法:
a、受试物:本发明内服片剂;
b、样品前处理:称取15份样品,加入500ml开水,浸泡2小时,作为原液;
c、试验动物:Ⅰ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山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方法:剂量设计雌性为6000m份/k份BW,雄性为6000m份/k份BW,按0.1ml/10份BW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灌胃前动物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灌胃后给予正常饮食,观察二周,记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
(4)试验结果:14天观察期内,受试动物无异常反应,无死亡,尸检未见异常。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m份/k份/BW。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本发明内服片剂属实际无毒级。
二、蓄积毒性试验报告
(1)试验方法:受试物为本发明内服片剂;选用20只健康Ⅰ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10只,剂量设计每4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50、0.15LD50、0.22LD50、0.34LD50、0.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50均为5000m份/k份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份/k份BW)。每4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0.1ml/10份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计算蓄积系数。
(2)试验结果: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手,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计算得出蓄积系数大于5。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蓄积毒性分级标准判定,本发明片剂对小鼠蓄积毒性属弱蓄积毒性。
三、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检测脐贴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2)材料和方法:
a、受试物:本发明脐贴剂;
b、受试物样品前处理:称取15份样品,加热至融化;
c、实验动物:Ⅰ级大耳白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1-2.3k份;由山东医学院生物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方法: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免4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3cm×3cm。试验时取受试物0.2ml涂于2.5cm×2.5cm的二层纱布上,敷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
(4)实验结果: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任何红斑,红肿,发炎现象。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判定,本发明软膏剂对动物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四、本发明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检测结果如下:
(1)材料和方法:
a、试验动物饲养环境室温22℃±2℃,相对湿度:60%-70%;
b、试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动物级别:普通级;4只,雄性;体重2kg-3kg;
c、动物来源:山东医学院生物试验室提供。
(2)方法: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6.4条“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样品处理方法:受试物加热至融化。试验步骤:试验前24h,用儿童理发器去除动物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除范围3cm×3cm。取受试物0.5mL,涂抹在动物一侧去毛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涂抹面积2.5cm×2.5cm;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每次涂抹剪毛、清除残留受试物。1h后观察结果,参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
(3)结果:所有动物在14天涂抹过程中,受试皮肤未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受试动物多次皮肤刺激反应平均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为“0”。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接收的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共计160例。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龄28-65岁,病程3-12个月的患者有46例,病程12-24个月的患者有90例,病程24个月以上的患者有24例。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40例,分别为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和对照组。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状进行对比后无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①起病隐袭,进展缓慢;②有上下神经元损害,多无感觉障碍;③肌电图证实为神经元性损害;④脑积液检查、颈椎X片和颈段脊椎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脊髓压迫症或其他疾病;⑤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进一步诊断为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
治疗方法:
治疗组1: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每日三次,每次三片,3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2: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脐贴剂,每日两次,每次一粒贴于肚脐处;3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3:片剂和脐贴剂共同使用,片剂每日三次,每次三片,脐贴剂,每日一次,每次一粒贴于肚脐处,3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服用利鲁唑片进行治疗,一次一片,一日2次,30天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萎缩的肌肉完全增长,并且患者的行动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均恢复正常,运动神经元病的病状均已消失,两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患者肌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肌肉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增长,并且运动神经元病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两个月内不再复发;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无任何改变,治疗后无任何疗效。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相对于传统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相对于传统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各组分别治疗10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1 40 21 18 1 97.5%
治疗组2 40 19 19 2 95%
治疗组3 40 23 17 0 100%
对照组 40 9 19 12 70%
表2各组分别治疗10个疗程后显效和有效人数和时间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第1-4个疗程 第5-8个疗程 第9-10个疗程
治疗组1 39 7(17.9%) 18(46.2%) 14(35.9%)
治疗组2 38 6(15.8%) 17(44.7%) 15(39.5%)
治疗组3 40 9(22.5%) 19(47.5%) 12(30%)13 -->
对照组 28 3(10.7%) 10(35.7%) 15(53.6%)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各实验组显效和有效的患者随访1年,结果统计,治疗组1的39例患者中,显效的21例患者无复发,有效的18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5.1%;治疗组2的38例患者中,显效的19例中1例复发,有效的19例患者2例复发,复发率为7.9%;治疗组3的40例患者无复发;对照组28例患者中,显效的9例患者中2例复发,有效的19例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21.4%。此外,治疗组1-3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副作用,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部不适等副作用。
典型病例:王某,男,42岁,患有运动神经元病已经有一年,起初患者感觉手指无力笨拙,手部肌肉逐渐出现萎缩,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萎缩,前来就诊时,小腿部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束颤动,并有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而濡,肌电图证实为神经元性损害,确诊为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药物同时进行治疗,片剂每日三次,每次三片,脐贴剂,每日一次,每次一粒贴于肚脐处,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病情有所好转,继续治疗3个疗程显效,随访1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所述内服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黄柏10-30重量份、秦皮10-20重量份、马尾连10-20重量份、穿心莲10-20重量份、漏芦10-20重量份、美人蕉15-30重量份、仙茅参10-20重量份、华萝摩10-18重量份、绞股蓝10-20重量份、败酱草16-25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0-20重量份、锦灯笼10-15重量份、香加皮10-20重量份、瞿麦18-30重量份、萆薢10-18重量份、灵芝15-25重量份、桑枝16-30重量份、络石藤15-25重量份、老鹤草18-30重量份、穿山龙10-15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桑寄生10-15重量份、川芎20-30重量份、姜黄10-20重量份、五灵脂10-15重量份、凌霄花10-15重量份、刘寄奴10-15重量份、牛膝10-20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0-20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成:黄芪10-20重量份、丹参10-20重量份、秦皮10-15重量份、小茴香10-20重量份、丝瓜络10-15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和桂圆10-2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柏18重量份、秦皮15重量份、马尾连15重量份、穿心莲15重量份、漏芦15重量份、美人蕉21重量份、仙茅参15重量份、华萝摩14重量份、绞股蓝15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白花蛇舌草14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香加皮14重量份、瞿麦24重量份、萆薢14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桑枝23重量份、络石藤21重量份、老鹤草24重量份、穿山龙12重量份、丝瓜络12重量份、桑寄生12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姜黄15重量份、五灵脂12重量份、凌霄花12重量份、刘寄奴12重量份、牛膝15重量份和骆驼蹄瓣15重量份;
所述外用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5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丝瓜络13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和桂圆1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服药物的剂型为脐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80℃,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5:500:1:600的重量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80℃,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按照1:100的重量比例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向第二步获得的基质加入等量的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粉末,并不断研磨至均匀,加热获得黏稠膏状物,制粒,干燥后,即得丸剂,配合医用胶布或专用肚脐贴将丸剂贴附在肚脐处。
CN201410245156.6A 2014-06-05 2014-06-05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1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5156.6A CN104001118B (zh) 2014-06-05 2014-06-05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5156.6A CN104001118B (zh) 2014-06-05 2014-06-05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1118A CN104001118A (zh) 2014-08-27
CN104001118B true CN104001118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36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515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01118B (zh) 2014-06-05 2014-06-05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11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3395A (zh) * 2015-01-19 2016-08-17 王文联 一种脐贴的使用方法
CN104940815A (zh) * 2015-06-12 2015-09-30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用于治疗气滞湿郁型妊娠中后期羊水过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108A (zh) * 2015-09-08 2015-11-11 蒋世芬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药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043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0499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养血清脑颗粒对脑神经元损伤的预防作用
CN102451209A (zh) * 2010-10-29 2012-05-1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13868A (zh) * 2012-07-31 2012-12-12 李峰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30748A (zh) * 2013-07-16 2013-10-02 邹德俊 一种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043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一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0499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养血清脑颗粒对脑神经元损伤的预防作用
CN102451209A (zh) * 2010-10-29 2012-05-1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13868A (zh) * 2012-07-31 2012-12-12 李峰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30748A (zh) * 2013-07-16 2013-10-02 邹德俊 一种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1118A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98236B (zh) 一种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738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04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475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8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90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8600B (zh) 一种治疗细菌或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698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250B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77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169A (zh) 一种治疗骨伤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1118B (zh) 用于治疗湿热浸淫型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582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24B (zh) 一种治疗寒湿血瘀阻络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0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蕴毒型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38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52A (zh) 一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6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1002A (zh) 一种艾叶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58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962A (zh) 一种治疗脾肾两虚型腰肌劳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523A (zh) 一种治疗痰热蕴肺型支原体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4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