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杆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胀杆装置。
(二)背景技术
胀管机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将换热器管件直径胀大,使之与散热片紧密结合,避免产生松动,增大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同时对管件的端部进行扩口和翻边,以方便散热片换热器管件的其他加工过程。所说的机械的方法就是利用胀杆,其端部设有大于换热器管件直径的胀头,通过外力的作用,使胀杆在换热器管件内挤压将管件胀大。
一台胀管机所胀的换热器管件规格不尽相同,特别对具有高低差的换热器管件进行胀管时,所需胀杆的位置不尽相同。如图1所示,ii图中的弯管件需要如图i所示的两根管件G1和G2不等长(相差长度为a1-a2=L)进行弯管才能保证其端部均处于同一平面A上,而如前所述为了使管件与散热片紧密结合,避免产生松动,增大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需要对这种具备高低换热器的工作进行胀管(该工艺俗称“高低胀”)。目前市面上对这种工件进行胀管时,要么采用同一长度规格的胀杆,要么采用不同一长度规格的胀杆。
当采用同一长度规格的胀杆时,只能通过锁紧装置将各胀杆锁在不同的位置而实现胀杆具备高度差,这种方式会导致在胀管时,各胀杆的胀头不能同时进入换热器管件内,由此出现如下问题:1、后进入换热器管件的胀杆之胀头难以对准换热器管件的管口;2,先进入的胀杆将换热器管件胀大,使散热片发生移位,影响后进入的胀杆进行胀管。
当采用不同长度规格的胀杆时,如何保证胀杆同时进入工件,并且在对相对较短工件胀管后不继续前进导致穿破工件,则困扰着人们。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胀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实现有高低换热器管件的胀管,而且胀杆的胀头可同时进入换热器管件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胀杆装置,应用在胀管机上,所述胀管机具有一可沿着其胀管方向前后滑移的胀管基座,所述胀杆装置包括模座和安装在所述模座上的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固定模座和至少一个可滑移模座,所述固定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的最前端上,各可滑移模座可滑移并依次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上,安装于不同模座上的胀杆长度不等,当固定模座和各个可滑移模座相互紧靠时各胀杆能同时进入工件中进行胀管,可滑移模座上的胀杆在其胀管到位后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并随着可滑移模座滑移后退,而固定模座上的胀杆随着胀管基座的前进继续胀管直到胀管到位。
本发明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移胀管模座仅有一个,在所述胀管基座设置一推动机构,该推动机构作用于该可滑移模座既可使可滑移模座在胀管时紧靠所述固定模座,也可在胀管到位后使可滑移模座后退而与所述固定模座分离。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移模座至少有二个,所述胀管基座设置一推动机构,该推动机构作用于距所述固定模座最远距离的可滑移模座上,该可滑移模座在胀管时依靠所述推动机构既可将其余各可滑移模座紧凑靠近所述固定模座、又可在胀管到位后后退与各模座分离,介于所述距所述固定模座最远距离之可滑移模座与所述固定模座之间的其余各可滑移模座在安装于其上的胀杆胀管到位后,受胀杆与工件间产生的摩擦力作用而后退。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较前排的模座设有供较后排模座之胀杆通过的通过空间。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胀杆包括杆体,杆体的尾部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固定模座和各个可滑移模座均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锁紧板和锁板移动机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锁板移动槽,所述锁紧板置于该锁板移动槽中并由所述锁板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安装底板上于锁板移动槽两侧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胀杆通过孔和限位凸台通过孔,第一胀杆通过孔的直径小于限位凸台但可使胀杆之杆体通过,限位凸台通过孔的直径略大于限位凸台,所述锁紧板上设有供所述胀杆之限位凸台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胀杆安装于各模座时,所述胀杆依次通过所述限位凸台通过孔、所述锁紧板之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胀杆通过孔,并在所述锁紧板的移动下可使胀杆之限位凸台被滞留于安装底板和锁紧板之间。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座和各个可滑移模座还设置有一胀杆选择装置,所述胀杆选择装置包括设置于锁紧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直径小于限位凸台但可使胀杆之杆体通过,所述锁紧板的移动可使胀杆之杆体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进行移动。
所述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胀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尾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倾斜设置并且其深度较深的一端靠近所述杆体的尾端部;所述固定模座和各个可滑移模座均包括:
前端板,设置有若干第二胀杆通过孔,每一第二胀杆通过孔对应设置有拨料装置,所述拨料装置包括安装槽、弹性件和拨杆,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安装在安装槽上,另一端与拨杆连接;
胀杆保持板,挨靠所述前端板设置,并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大小一致并且同轴的保持孔;
移动板,挨靠所述胀杆保持板设置,并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大小一致的移动孔;
胀杆锁紧后端板,与胀杆锁紧前端连接将所述胀杆保持板和移动板夹持在其间;
移动板移动机构,设置于前端板、或胀杆保持板、或胀杆锁紧后端板上并能驱动所述移动板的移动;
胀杆安装于各模座时,所述拨杆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顶所述杆体的限位凹槽以阻止胀杆脱离。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排的模座与位于后排的模座形成阶梯,后排的模座具有一挡板可抵顶位于其前排模座的后端面。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较前排的模座之移动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可供位于较后排模座之胀杆的杆体通过的移动板通孔,该移动板通孔呈跑道形。
所述的一种胀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排的模座与位于后排的模座形成阶梯,后排的模座具有一挡板可贴紧位于其前排模座的后端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不同长度规格的胀杆时,不但可以保证胀杆同时进入工件,而且在对相对较短工件胀管后不继续前进避免穿破工件。
(四)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所称的“高低胀”工艺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设备之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3是实施例一的设备只显示一固定模座和二个可滑移模座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4是实施例一的设备之单独一个模座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5是图4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设备之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设备之各个模座紧靠时,胀管同时进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的设备部分胀杆胀管后跟随其模座后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设备之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10是实施例二的设备只显示一固定模座和二个可滑移模座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11是实施例二的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设备之单独一个模座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大部分胀杆);
图13是图12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前端板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前端板与胀杆尾部连接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的胀杆三维状态结构示图;
图17是图13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二的设备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胀管基座;
2-模座;
21-固定模座;22-可移动模座;22-1最远距离之可移动模座;
201-安装底板;201-1锁板移动槽;201-2第一胀杆通过孔;201-3限位凸台通过孔;
202-锁紧板;202-1第一通孔;202-2第二通孔;202-3锁紧板通孔;
203-锁板移动机构;
204-前端板;204-1第二胀杆通过孔;204-2安装槽;204-3弹性件;204-4拔杆;
205-胀杆保持板;
206-移动板;206-1移动孔;206-2移动板通孔;
207-胀杆锁紧后端板;
208-移动板移动机构;
3-胀杆;31-杆体;31-1限位凸台;
3’-胀杆;31’-杆体;31’-1限位凹槽;
4-推动机构;
100-工件。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胀管机具有一可沿着其胀管方向前后滑移的胀管基座1,胀管基座1上设置有胀杆装置用以胀管。
如图2所示,所述胀杆装置包括模座2和安装在所述模座2上的胀杆3,所述胀杆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固定模座21和二个可滑移模座22,所述固定模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1的最前端上,各可滑移模座22可滑移并依次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1上。当然,可滑移模座22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设置多于二个。
如图5所示,每一所述胀杆3长度不等并包括杆体31,该杆体31的尾部设置有限位凸台31-1。
如图3至8所示,所述固定模座21和各个可滑移模座22均包括安装底板201、安装在安装底板201上的锁紧板202和锁板移动机构203。安装底板201上设置有锁板移动槽201-1,所述锁紧板202置于该锁板移动槽201-1中并由所述锁板移动机构203移动,所述安装底板201上于锁板移动槽201-1两侧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胀杆通过孔201-2和限位凸台通过孔201-3,第一胀杆通过孔201-2的直径小于限位凸台31-1但可使胀杆3之杆体31通过,限位凸台通过孔201-3的直径略大于限位凸台31-1以阻止限位凸台31-1从该孔通过。所述锁紧板202上设有供所述胀杆3之限位凸台31-1通过的第一通孔202-1,所述胀杆3安装于各模座2时,所述胀杆3依次通过所述限位凸台通过孔201-3、所述锁紧板202之第一通孔202-1和所述第一胀杆通过孔201-2,并在所述锁紧板202的移动下可使胀杆3之限位凸台31-1被滞留于安装底板201和锁紧板202之间(如图3所示)。
所述固定模座21和各个可滑移模座22还设置有一胀杆选择装置,所述胀杆选择装置包括设置于锁紧板202上并与所述第一通孔202-1连接的第二通孔202-2,所述第二通孔202-2直径小于限位凸台31-1但可使胀杆3之杆体31通过,所述锁紧板202的移动可使胀杆3之杆体31在第一通孔202-1和第二通孔202-2之间进行移动。这样,在胀管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胀杆3的列数或排数自由选择,不需要拆卸而各胀杆3仍留在胀管机上,只是在胀管时,未被选用的胀杆3自由通过第一通孔202-1和限位凸台通过孔201-3,被选用的胀杆3的限位凸台31-1抵顶住第一胀杆通过孔201-2(因第一胀杆3直径小于限位凸台31-1)而无法后退,实现与胀管基座1同步进行胀管。
在所述胀管基座1设置一推动机构4。
当所述可滑移胀管模座2仅有一个时,所述推动机构4作用于该可滑移模座22,既可使可滑移模座22在胀管时紧靠所述固定模座21,也可在胀管到位后使可滑移模座22后退而与所述固定模座21分离,以保证安装在可滑移模座22上的胀杆3与工件100保持相对静止,防止胀管基座1继续前进而发生穿管。
当所述可滑移模座22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时,所述推动机构4作用于距所述固定模座21最远距离的可滑移模座22-1上,该可滑移模座22-1在胀管时依靠所述推动机构4,既可将其余各可滑移模座紧凑靠近所述固定模座21、又可在胀管到位后后退与各模座2分离,介于所述距所述固定模座21最远距离之可滑移模座22-1与所述固定模座21之间的其余各可滑移模座在安装于其上的胀杆3胀管到位后,受胀杆3与工件100间产生的摩擦力作用而后退。于胀管基座1还设有与所述可滑移模座对应的挡块,各挡块使各可滑移模座后退至一定的位置而不受阻挡滑离于胀管基座1。
安装于不同模座2上的胀杆3长度不等,可使当固定模座21和各个可滑移模座22相互紧靠时(如图7所示)各胀杆3能同时进入工件100中进行胀管,可滑移模座22上的胀杆3在其胀管到位后与工件100保持相对静止并随着可滑移模座22滑移后退,而固定模座21上的胀杆3随着胀管基座1的前进继续胀管直到胀管到位(如图8所示)。
为了使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通过较前排的模座2,可位于较前排的模座2设有供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通过的通过空间,该通过空间可由如下几种方式加以实现:
一是位于较前排的模座设有供较后排模座之胀杆3通过的通过空间,或者位于前排的模座与位于后排的模座形成阶梯,后排的模座具有一挡板可抵顶位于其前排模座的后端面。
二是在位于较前排的模座之锁紧板202设置若干可供位于较后排模座之胀杆3的杆体31通过的锁紧板通孔202-3,该锁紧板通孔202-3呈跑道形(如附图18所示的)。这样,既可使位于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的杆体31通过又可避免所述锁紧板202的移动受阻。
三是将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使用,同样也可实现。
实施例二:
胀管机具有一可沿着其胀管方向前后滑移的胀管基座1,胀管基座1上设置有胀杆装置用以胀管。
如图9至11所示,所述胀杆装置包括模座2和安装在所述模座2上的胀杆3’,所述胀杆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固定模座21和二个可滑移模座22,所述固定模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1的最前端上,各可滑移模座22可滑移并依次安装在所述胀管基座1上。当然,可滑移模座22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于二个均可。
如图16所示,每一所述胀杆3’包括杆体31’,所述杆体31’的尾部设置有限位凹槽31’-1,所述限位凹槽倾斜设置并且其深度较深的一端靠近所述杆体31’的尾端部。
如图12至13所示,所述固定模座21和各个可滑移模座22均包括:前端板204、胀杆保持板205、移动板206、胀杆锁紧后端板207和移动板移动机构208。
如图14至15所示,所述前端板204设置有若干第二胀杆通过孔204-1,每一第二胀杆通过孔204-1对应设置有拨料装置,所述拨料装置包括安装槽204-2、弹性件204-3和拨杆204-4,所述安装槽204-2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204-1相连接,所述弹性件204-3一端安装在安装槽204-2上,另一端与拨杆204-4连接。
如图17所示,所述胀杆保持板205挨靠所述前端板204设置,并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204-1大小一致并且同轴的保持孔。
所述移动板206挨靠所述胀杆保持板205设置,并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胀杆通过孔204-1大小一致的移动孔206-1。
所述胀杆锁紧后端板207与胀杆3’锁紧前端连接将所述胀杆保持板205和移动板206夹持在其间;
所述移动板移动机构208设置于前端板204、或胀杆保持板205、或胀杆锁紧后端板207上并能驱动所述移动板206的移动。
胀杆3’安装于各模座2时,所述拨杆204-4在所述弹性件204-3的作用下抵顶所述杆体31’的限位凹槽31’-1以阻止胀杆3’脱离。
在所述胀管基座1设置一推动机构4。
当所述可滑移胀管模座仅有一个时,所述推动机构4作用于该可滑移模座22,既可使可滑移模座22在胀管时紧靠所述固定模座21,也可在胀管到位后使可滑移模座22后退而与所述固定模座21分离,以保证安装在可滑移模座22上的胀杆3’与工件100保持相对静止,防止胀管基座1继续前进而发生穿管。
当所述可滑移模座22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时,所述推动机构4作用于距所述固定模座21最远距离的可滑移模座22-1上,该可滑移模座22-1在胀管时依靠所述推动机构4既可将其余各可滑移模座紧凑靠近所述固定模座21、又可在胀管到位后后退与各模座分离,介于所述距所述固定模座21最远距离之可滑移模座22与所述固定模座21之间的其余各可滑移模座22在安装于其上的胀杆3’胀管到位后,受胀杆3’与工件100间产生的摩擦力作用而后退。于胀管基座1还设有与所述可滑移模座对应的挡块,各挡块使各可滑移模座后退至一定的位置而不受阻挡滑离于胀管基座1。
安装于不同模座2上的胀杆3’长度不等,可使当固定模座21和各个可滑移模座22相互紧靠时各胀杆3’能同时进入工件100中进行胀管,可滑移模座22上的胀杆3’在其胀管到位后与工件100保持相对静止并随着可滑移模座22滑移后退,而固定模座21上的胀杆3’随着胀管基座1的前进继续胀管直到胀管到位。
为了使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通过较前排的模座2,可位于较前排的模座2设有供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通过的通过空间,该通过空间可由如下几种方式加以实现。
一是位于较前排的模座设有供较后排模座之胀杆3’通过的通过空间,或者位于前排的模座与位于后排的模座形成阶梯,后排的模座具有一挡板可抵顶位于其前排模座2的后端面。
二是在位于较前排的模座之移动板206设置若干可供位于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的杆体31’通过的移动板通孔206-2,该移动板通孔206-2呈跑道形。这样,既可使位于较后排模座2之胀杆3’的杆体31’通过又可避免所述移动板206的移动受阻,如图18所示。
三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使用,同样也可实现。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