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7609B -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7609B
CN103987609B CN201180075421.5A CN201180075421A CN103987609B CN 103987609 B CN103987609 B CN 103987609B CN 201180075421 A CN201180075421 A CN 201180075421A CN 103987609 B CN103987609 B CN 103987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inform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in
tr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54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7609A (zh
Inventor
辰巳尚吾
宫内隆史
角野敏子
甲村哲朗
本田新吾
泽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8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7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7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7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5/0036Conductor-based, e.g. using CAN-Bus, train-line or optical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5/00Recording or indicat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or setting of track apparatus
    • B61L25/02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ositions or identities of vehicles or trains
    • B61L25/028Determination of vehicl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within a train consist, e.g. serial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系统中央装置,该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基于控制输入信息每隔规定周期生成对于车厢搭载设备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二系统中央装置,该第二系统中央装置将从发送出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规定周期乘以1/2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控制输入信息每隔规定周期生成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即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第一数据包,并在每次生成该第一数据包时将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第二系统中央装置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第二数据包,并在每次生成该第二数据包时将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Description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列车上搭载有对例如制动器及空调装置等列车搭载设备(下面称为“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监视,并对各设备的动作进行个别控制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
该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由例如中央装置以及终端装置构成,通常终端装置收集设备的动作状态信息,并将所收集到的动作状态信息从终端装置发送到中央装置,中央装置通常基于所收集到的动作状态信息来进行设备的管理及控制。此外,中央装置与主控制器(主干控制器)等控制操作装置相连接,基于从控制操作装置输入的缺口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生成与列车整体的控制相关的控制指令信号即列车控制信息,并将该列车控制信息发送至各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将从中央装置接收到的列车控制信息发送至各设备,各设备根据列车控制信息中与该设备有关的数据(设备数据)进行工作。由此,通过将来自中央装置的设备数据发送至各设备,能实现列车高效的运行。因此,从实现列车舒适且高效的运行的观点来看,提高包含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是重要的课题。
根据上述观点,在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结构:即,使中央装置双重化,以来自主系统(第一系统)中央装置的传输中断作为触发使从属系统(第二系统)中央装置开始发送列车控制信息。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1-1753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问题:即,无法瞬时地将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切换至第二系统中央装置。例如,在该现有技术的方法中,作为常用的主站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和作为预备主站的第二系统中央装置与传输线相连接,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向传输线上发送数据,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发生故障、数据发送中断的情况下,从检测到故障的第二系统中央装置向传输线上发送数据。其中,将发送数据的主体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切换到第二系统中央装置的时刻是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无法接收来自第一系统中央装置的数据的时刻开始经过一定时间并成为超时之后,因此存在从故障发生到结束切换为止产生时间延迟的问题。
作为缩短这样的时间延迟的方法,例如考虑如下方法:即、使第一系统中央装置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相互监视健全性,在检测到第一系统中央装置的故障的情况下,在充分短的间隔内切换到第二系统中央装置。然而,在该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新追加用于监视健全性的传输线路,在不使用新的传输线路而使用已有的传输线路(例如传输干线)来进行监视的情况下,会导致该传输线路的流量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不会导致双重化后的传输干线的流量增大而能传输列车控制信息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发送部与第二信息发送部,该第一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传输干线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干线的冗余系统的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基于包含缺口信息在内的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所述车厢中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并且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该第二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且将从发送出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规定周期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所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二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并且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从两个列车信息中央装置交替地向双重化的传输干线发送附加有序列编号的列车控制信息的数据包,因此起到了如下效果:能在不增加双重化后的传输干线的流量的情况下传输列车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从中央装置向传输干线发送数据包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系统传输干线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图,图1中,设置有作为主系统的传输干线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第一传输干线)40-1与作为从属系统的传输干线的第二系统传输干线(第二传输干线)40-2。该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与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构成干线网络,例如是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的LAN(局域网)干线。另外,车厢个数并不限于图示例。
在前端车厢中搭载有构成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主系统的中央装置即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构成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从属系统的中央装置即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经由集线器22-1及集线器22-2与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及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相连接。此外,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具有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具有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另外,关于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
在前端车厢以外的车厢中搭载有构成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终端装置16-1及终端装置16-2,终端装置16-1、终端装置16-2经由集线器23-1及集线器23-2与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及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相连接。
在图1所示的车厢内传输系统中,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及终端装置16-2等第二系统成为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终端装置16-1等第一系统的冗余系统,以相同的结构进行相同的动作。通过采用这样的双重系统的结构,通过将来自例如VVVF、SIV、制动器、空调装置等设备(未图示)的信息等输出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从而增加冗余性,能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对列车运行信息、列车位置信息、动力运行指令、制动指令、门开关指令等与列车整体的控制相关的列车控制信息、以及设备的动作状态信息等各种列车信息进行管理。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终端装置16-1及终端装置16-2相互联动地动作,收集分别与各装置相连的设备的信息,并将该信息经由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及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进行共享。
接着,对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的结构的图。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具有作为主要结构的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与数据包生成部52并由它们构成。
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基于上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针对各设备及各终端装置16-1、16-2的控制指令信号即第一列车控制信息。
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第一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例如第一个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后,生成对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序列编号的第一数据包A1。该序列编号是用于唯一识别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循环的编号。然后,该第一数据包A1被发送到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此外,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第二个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后,对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将上次的序列编号加1后所得的编号,来生成第一数据包A2。该第一数据包A2被发送至发送第一数据包A1的传输干线的相反侧(例如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由此,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使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第一数据包A1、A2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或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之后,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中生成第一数据包A1、A2,该第一数据包A1、A2附加有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均将前一次的序列编号加1后所得的编号,然后将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包A1、A2发送至与前一次发送第一数据包A1、A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另外,从发送第一数据包A1开始到发送第一数据包A2为止的周期与从发送第一数据包A2开始到发送第一数据包A1为止的周期为规定周期T1。
接着,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将从发送第一数据包A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的1/2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的信息即第二列车控制信息。
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第二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例如第一个第二列车控制信息后,生成对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序列编号的第二数据包B2。该第二数据包B2被发送到例如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此外,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第二个第二列车控制信息后,对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将上次的序列编号加1后所得的编号,来生成第二数据包B1。该第二数据包B1被发送至与发送第二数据包B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由此,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使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第二数据包B1、B2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或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之后,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中生成第二数据包B1、B2,该第二数据包B1、B2附加有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均将前一次的序列编号加1后得到的编号,然后将该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至与前一次发送第二数据包B1、B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另外,从发送第二数据包B2开始到发送第二数据包B1为止的周期与从发送第二数据包B1开始到发送第二数据包B2为止的周期为规定周期T2。
下面,对实施方式1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将控制输入信息(例如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发送至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基于该控制输入信息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也同样地基于该控制输入信息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和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是与例如分配给制动控制装置的制动力、及分配给VVVF逆变器的动力运行转矩等有关的信息。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和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中分别附加有序列编号,附加有序列编号的数据包经由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至终端装置16-1及终端装置16-2。这些数据包经由传输线路40-1及传输线路40-2发送至设备(未图示)。
接收到数据包的终端装置16-1、16-2将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例如发送至各设备(未图示)。此外,终端装置16-1、16-2收集从各设备(未图示)输出的动作状态信息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定期地发送给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
接着,对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输出的列车控制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图3是示意性表示从中央装置向传输干线发送数据包的图。图3在示出了图1所示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同时,也示出了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传输第一数据包A1、A2的路径和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传输第二数据包B1、B2的路径。这些路径例如由集线器23-1、集线器23-2、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集线器23-1及集线器23-2构成。
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在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发送第一数据包A1的同时,也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发送第二数据包B1。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在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发送第一数据包A2的同时,也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发送第二数据包B2。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4(A)中示出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包A1、A2与第二数据包B1、B2。例如,在图4(A)的上侧示出了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所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1及第二数据包B1,图4(A)的下侧示出了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所传输的第二数据包B2及第二数据包A2。
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在规定时刻所生成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1”上附加序列编号“1”而生成第一数据包A1-1,将该第一数据包A1-1例如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接着,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并且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上附加与第一数据包A1-1的序列编号相同的序列编号“1”而生成第二数据包B2-1。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是与第一数据包A1-1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的内容。然后,该第二数据包B2-1被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A1-1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接着,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在生成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后,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并且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上附加将第一数据包A1-1的序列编号“1”加上1后所得的序列编号“2”而生成第一数据包A2-2。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是基于控制输入信息新生成的信息。然后,该第一数据包A2-2被发送至与周期T1之前发送第一数据包A1-1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接着,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在生成第二数据包B2-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2后,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并且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上附加将第二数据包B2-1的序列编号加上1后所得的序列编号“2”而生成第二数据包B1-2。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是与第一数据包A2-2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的内容。然后,该第二数据包B1-2被发送至与周期T2之前发送第二数据包B2-1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以下同样,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生成第一数据包(A1-3~A1-13)和第二数据包(B2-3~B1-12),并将这些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未图示)。更具体而言,终端装置16-1进行如下处理:即、当接收传输而来的各数据包时数据包附加有相同的序列编号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6-1采用最初接收到的数据包。例如,终端装置16-1在接收到附加有相同的序列编号的第一数据包A2-2及第二数据包B1-2的情况下,采用最初到达的第一数据包A2-2,将第二到达的第二数据包B1-2丢弃。
图4(B)中示出了利用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现有方法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中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1-1~A1-13。在图4(B)的上侧示出了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所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1-1~A1-13,图4(B)的下侧示出了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所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2-1~A2-13。在现有方法中,常用作为主站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作为预备来处理。因此,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没有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仅传输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包A1、A2。此外,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正常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侧仅采用经由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传输而来的第一数据包A1、A2中的第一数据包A1。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5(A)中示出了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向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A1、A2与第二数据包B1、B2。其中,图5(A)中示出了如下状态:即,例如在发送出第二数据包B1-2后(时刻t1)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发生了某种异常,从而没有将第一数据包A1、A2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在发生这样的异常的情况下,不再传输第二数据包B1-2以后的第一数据包(A1-3、A2-4等),但仍继续传输第二数据包(B2-3、B1-4等)。
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未图示)。在图5(A)的示例中,采用第一数据包A2-2之后的第二数据包(B2-3、B1-4、B2-5等)。另外,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2-2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3/2的时间后的时刻发送第二数据包B2-3,但终端装置16-1也采用在超过上述周期T1的时刻到达的数据包。
另一方面,图5(B)中示出了以上述的现有方法所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1、A2。在图5(B)所示的例中示出了以下状态:即,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2和第一数据包A2-2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发生了异常,从而没有将第一数据包A1-3和第一数据包A2-3以及其之后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根据现有方法,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在无法接收来自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的数据的时刻(时刻t1)起经过了一定时间而超时后(时刻t2),开始传输来自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数据包(图5(B)的示例中,第二数据包B1-3及第二数据包B2-3等)。即,在将数据发送的主体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切换到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期间产生了时间延迟。在产生该时间延迟的情况下,由于向车厢搭载设备传达列车控制信息也会延迟,因此可能会对列车的应用产生较大影响。
作为缩短该时间延迟的方法,考虑如下方法:即,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相互监视健全性,在检测到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的故障时,在充分短的间隔内切换至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其中,在该方法中,需要新追加用于相互监视健全性的传输线路,并且在利用现有的传输线路来进行监视的情况下,会导致现有传输线路的流量增加。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将附加有序列编号的数据包交替地发送到双重化的传输干线,因此不会产生上述的时间延迟,并且,也无需用于相互监视健全性的传输线路等,也不会导致流量的增加。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系统传输干线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
图6中在示出了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向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A1、A2及第二数据包B1、B2,也示出了以下状态:即,例如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3后(时刻t1)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产生了异常,从而无法传输第二数据包B1-4、第一数据包A1-5等。
在产生上述异常的情况下,在时刻t1以后不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传输应传输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B1-4等),但仍能在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继续传输。
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未图示)。在图6的示例中,在第一数据包A2-4之后,采用第二数据包B2-5、第一数据包A2-6、第二数据包B2-7、第一数据包A2-8。然后,在时刻t2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修复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6-1采用第一数据包A1-9、A2-10等。另外,在修复后所传输的第二数据包B2-9中附加了与第一数据包A1-9的序列编号相同的编号,因此第二数据包B2-9被丢弃。另外,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2-4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3/2的时间后的时刻生成第二数据包B2-5,但终端装置16-1也采用在超过上述周期T1的时刻到达的数据包。
另外,输入至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控制输入信息除了来自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以外,也可以是例如制动控制装置的电磁阀的动作控制信息及与列车运行路线有关的信息等。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该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的冗余系统的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相连接,并基于包含缺口信息的控制输入信息,来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车厢中的设备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该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序列编号附加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A1、A2,并且每隔规定周期T1将第一数据包A1、A2交替地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该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相连接,并且将从发送出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规定周期T1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的列车控制信息即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该第二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序列编号附加于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B1、B2,并且每隔规定周期T2将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A1、A2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相反侧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因此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发送数据的主体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切换至第二系统中央装置时产生时间延迟,此外也无需用于使第一系统中央装置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相互监视健全性的传输线路等。其结果是,能在不导致传输线路的流量增大的情况下向设备传输数据。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构成为每隔周期T1使序列编号递增,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构成为在输入有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控制输入信息(例如、来自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及制动控制装置的电磁阀的动作控制信息等)时,按周期T1的1/2时间来递增序列编号。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此处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使用图2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及数据包生成部52进行说明。
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基于控制输入信息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
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例如第一个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后,生成对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序列编号的第一数据包A1。该第一数据包A1被发送到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此外,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第二个第一列车控制信息后,对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将上次的序列编号加2后所得的编号,从而生成第一数据包A2。该第一数据包A2被发送至发送第一数据包A1的传输干线的相反侧(例如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之后,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中生成第一数据包A1、A2,该第一数据包A1、A2附加有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均将前一次的序列编号加2后得到的编号,然后将该第一数据包A1、A2发送至与发送前一次的第一数据包A1、A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接着,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将从发送第一数据包A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的1/2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不同的信息即第二列车控制信息。
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例如第一个第二列车控制信息后,生成对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序列编号的第二数据包B2。该第二数据包B2被发送到例如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此外,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在生成第二个第二列车控制信息后,对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附加将前一次的序列编号加2后所得的编号,从而生成第二数据包B1。该第二数据包B1被发送至与发送第二数据包B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之后,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中生成第二数据包B1、B2,该第二数据包B1、B2附加有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均将前一次的序列编号加2后得到的编号,然后将该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至与发送前一次的第二数据包B1、B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下面,对实施方式2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动作的图。图7中示出了中央装置及传输干线正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在图7的上侧示出了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所传输的第一数据包A1及第二数据包B1,图7的下侧示出了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所传输的第二数据包B2及第二数据包A2。
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生成在规定时刻所生成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1”上附加序列编号“1”而得的第一数据包A1-1,将该第一数据包A1-1例如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接着,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1/2的时间的时刻,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并且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上附加将第一数据包A1-1的序列编号加上1所得的序列编号“2”而生成第二数据包B2-2。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是与第一数据包A1-1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不同的内容。然后,该第二数据包B2-2被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A1-1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接着,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在生成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后,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并且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上附加将第一数据包A1-1的序列编号“1”加上2后所得的序列编号“3”而生成第一数据包A2-3。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2”是基于控制输入信息新生成的信息。然后,该第一数据包A2-3被发送至与周期T1之前发送第一数据包A1-1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接着,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在生成第二数据包B2-2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2后,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并且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上附加将第二数据包B2-2的序列编号加上2后所得的序列编号“4”而生成第二数据包B1-4。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是与第一数据包A2-3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不同的内容。然后,该第二数据包B1-4被发送至与周期T2之前发送第二数据包B2-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例如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
以下同样,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中生成第一数据包(A1-5~A1-25)和第二数据包(B2-6~B1-24),并将这些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
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第一数据包及第二数据包,并将这些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未图示)。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图8中在示出了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向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A1、A2及第二数据包B1、B2,并示出了以下状态:即,例如在发送出第二数据包B1-4后(时刻t1)在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中产生了某种异常,从而无法向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A2。
在发生这样的异常的情况下,不再传输时刻t1以后的第一数据包(A1-5、A2-7等),但仍继续传输第二数据包(B2-6、B1-8等)。
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在图8的示例中,采用第一数据包A1-5之后的第二数据包(B2-6、B1-8等)。另外,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2-3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3/2的时间后的时刻发送第二数据包B2-6,但终端装置16-1也采用在超过上述周期T1的时刻到达的数据包。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系统传输干线中产生异常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的图。图9中在示出了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向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A1、A2及第二数据包B1、B2,也示出了以下状态:即,例如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2-7后(时刻t1)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产生了异常,从而无法传输例如第二数据包B1-8、第一数据包A1-9等。
在产生上述异常的情况下,在时刻t1以后不在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中传输应传输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B1-8等),但仍能在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中继续传输。
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6-1接收由虚线框所包围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内的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给各设备(未图示)。在图9的示例中,采用第二数据包B2-10、第一数据包A2-11、第二数据包B2-14、第一数据包A2-15等。然后,在时刻t2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修复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6-1采用第一数据包A1-17、第二数据包B2-18等。另外,在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2-7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3/2的时间后的时刻生成第二数据包B2-10,但终端装置16-1也采用在超过上述周期T1的时刻到达的数据包。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控制输入信息的一个示例,对输入需要提高控制频度的控制输入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所使用的控制输入信息也可以是无需提高控制频度的信息。
另外,在图7的说明中,对从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所生成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与第一数据包A1-1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是不同内容时的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从发送出第一数据包A1-1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1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所生成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2”也可以与第一数据包A1-1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是相同内容。同样,从生成第二数据包B2-2的时刻起经过周期T2后所生成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1”也可以与第一数据包A2-3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是相同内容。即使是上述结构,也能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第一数据包生成部)52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作为第一数据包A1、A2生成将上述序列编号附加于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数据包,然后每隔规定周期T1将第一数据包A1、A2交替地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第二数据包生成部)52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作为第二数据包B1、B2生成将上述序列编号附加于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数据包,然后每隔规定周期T2将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A1、A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因此每隔周期T1的1/2时间对序列编号进行递增。例如,在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信息(例如,来自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能利用比实施方式1短的周期来控制设备(例如VVVF)。由此,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除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提高设备的动作精度。
由此,在实施方式1、2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构成为将在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序列编号后的第一数据包A1、A2交替地发送至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和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实施方式1、2的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构成为将在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序列编号后的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至与发送第一数据包A1、A2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1、2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及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也可以为如下结构。
图10是表示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的其它结构例的图。图10所示的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及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在具有图2所示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及数据包生成部52的同时还具有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来构成。下面,仅对与图2不同的部分进行阐述。
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基于输入至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控制输入信息,选择实施方式1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数据包生成方式(第一数据包生成)与实施方式2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的数据包生成方式(第二数据包生成)的某一方。即,在输入至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与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的控制输入信息是无需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第一信息(例如,来自驾驶室的空调温度的设定信息等)的情况下,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选择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即、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的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此外,在输入至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与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的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第二信息(是与列车的行驶控制直接相关的信息,例如,来自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等)的情况下,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选择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即、在每次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在每次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的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
若具体说明,则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判断控制输入信息是第一信息还是第二信息。在控制输入信息是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选择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即,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控制数据包生成部52,使得每隔周期T1的1/2时间将序列编号递增。其结果是,序列编号如图7所示那样递增,每隔周期T1的1/2时间对接收附加有这些序列编号的数据包的设备(例如VVVF)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在控制输入信息是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选择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即,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53控制数据包生成部52,使得每隔周期T1将序列编号进行递增。其结果是,序列编号如图4(A)所示那样递增,每隔周期T1对接收附加有这些序列编号的数据包的设备(例如空调)进行控制。此外,也可以将噪音较多的时刻(动力运行时等)或振动较多的位置(从路线信息取得并检测出曲线等)作为切换的触发。
另外,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信息的情况下,除了来自主控制器的缺口信息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包含在与列车的运行路线有关的路线信息中的限制速度信息或来自路线中所设置的地上设备的限制速度信息。
由此,在控制输入信息是无需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信息的情况下,实施方式1、2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构成为在每次新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每个周期T1)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第一数据包A1、A2发送在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该序列编号的数据包,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构成为在每次新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每个周期T2)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在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该序列编号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在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信息的情况下,实施方式1、2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构成为在每次新生成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每个周期T1)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作为第一数据包A1、A2发送在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该序列编号的数据包,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构成为在每次新生成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每个周期T2)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作为第二数据包B1、B2发送在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有该序列编号的数据包。根据上述结构,在输入需要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控制输入信息的情况下,能提高设备的动作精度,在输入无需提高设备的控制频度的信息的情况下,能边抑制传输干线等的流量的增大边对设备进行控制。
另外,在实施方式1、2的说明中,对在列车编组的前端车厢中搭载有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搭载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的场所并不限于此。
此外,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与车厢间的双重化传输线路(例如从前端车厢到前端车厢以外的车厢的传输线路)相连接,并且与双重化后的车厢内传输线路相连接。因此,来自各设备的信息等通过输出至这些传输线路来增加冗余性,由此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另外,图3中为了简化说明,作为接收列车控制信息的装置的一个示例示出了终端装置16-1,但接收列车控制信息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装置16-2、设备(未图示)的任一个。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如下示例进行了说明,即、将图1所示的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视作第一信息发送部,将图1所示的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视作第二信息发送部,将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或者终端装置16-2视作接收装置,在此基础上,将第一数据包A1及第二数据包B2的发送源设为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与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将第一数据包A1及第二数据包B2的发送目的地设为终端装置16-1或者终端装置16-2,但并不限于此。下面,对发送源与发送目的地的组合进行说明。
对第一组合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也可以例如将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视作第一信息发送部,将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2视作第二信息发送部,将各设备(未图示)视作接收装置,将发送源设为终端装置16-1及终端装置16-2,将发送目的地设为各设备。在将发送源设为终端装置16-1及终端装置16-2的情况下,例如终端装置16-1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终端装置16-2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
对第二组合进行说明。例如,设备(未图示)是ATC装置等保护装置,假定该保护装置与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和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同样地双重化,则一个保护装置为第一设备,另一个保护装置为第二设备。然后,假定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分别与图1所示的集线器22-1和集线器22-2相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也可以例如将第一设备视作第一信息发送部,将第二设备视作第二信息发送部,将图1所示的各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视作接收装置,然后将发送源设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将发送目的地设为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在将发送源设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情况下,例如第一设备具备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二设备具备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二数据包生成部。
对第三组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也可以将发送源设为各设备(未图示),将发送目的地设为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或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在该情况下的发送源与第二组合相同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而且,第一设备具备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二设备具备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二数据包生成部。
对第四组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也可以将发送源设为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将发送目的地设为第一系统中央装置11-1或第二系统中央装置11-2。在该情况下的发送源与第一组合相同为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而且,终端装置16-1具备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终端装置16-2具备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二数据包生成部。
对第五组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也可以将发送源设为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将发送目的地设为未图示的终端装置。作为发送源的终端装置是与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和终端装置16-2同等的终端装置,经由与集线器23-1和集线器23-2同等的集线器(未图示)与各个第一系统传输干线40-1与第二系统传输干线40-2相连接。而且,终端装置16-1具备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终端装置16-2具备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第二数据包生成部。
对第六组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例如将图1所示的中央装置11-1、11-2视作终端装置(16-1、16-2),将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16-2视作上述的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在此基础上,将终端装置(16-1)设为第一信息发送部,终端装置(16-2)设为第二信息发送部,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作为接收装置。而且,也可以将发送源设为终端装置(16-1、16-2),将发送目的地设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由此,在发送源设为终端装置(16-1、16-2)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6-1)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终端装置(16-2)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
对第七组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例如将图1所示的中央装置11-1、11-2视作终端装置(16-1、16-2),将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1、16-2视作上述的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在此基础上,将第一设备设为第一信息发送部,第二设备设为第二信息发送部,终端装置(16-1、16-2)作为接收装置。而且,也可以将发送源设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将发送目的地设为终端装置(16-1、16-2)。由此,在将发送源设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12-1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51)、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12-2内的数据包生成部52)。
另外,本实施方式1、2所示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是本发明内容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他已知的技术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省略一部分等、或进行变更。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应用于传输干线双重化后的列车中所应用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中,尤其作为能在不增加传输干线的流量的情况下传输列车控制信息的发明有用。
标号说明
11-1 第一系统中央装置
11-2 第二系统中央装置
12-1 第一系统传输控制部
12-2 第二系统传输控制部
16-1、16-2 终端装置
22-1、22-2、23-1、23-2 集线器
40-1 第一系统传输干线(第一传输干线)
40-2 第二系统传输干线(第二传输干线)
51 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
52 数据包生成部(第一数据包生成部、第二数据包生成部)
53 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
A1、A2 第一数据包
B1、B2 第二数据包

Claims (8)

1.一种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发送部与第二信息发送部,
该第一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传输干线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干线的冗余系统的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基于包含缺口信息在内的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所述车厢中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并且每隔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
该第二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且将从发送出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所述规定周期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所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二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附加的序列编号相同的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并且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2.一种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发送部与第二信息发送部,
该第一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传输干线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干线的冗余系统的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基于包含缺口信息在内的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所述车厢中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一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并且每隔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
该第二信息发送部包括: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与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并且将从发送出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所述规定周期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所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以及第二数据包生成部,该第二数据包生成部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所附加的序列编号递增1后的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并且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发送部和所述第二信息发送部包括:
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在输入至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及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的控制输入信息是无需提高所述接收装置的控制频度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该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选择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该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在输入至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及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的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所述接收装置的控制频度的第二信息的情况下,该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部选择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该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
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部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报生成方式选择部进行如下控制,
在输入至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及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的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及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部进行控制,使得按所述规定周期的间隔来递增序列编号,
在输入至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及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部的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部及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部进行控制,使得按所述规定周期的1/2的时间来递增序列编号。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发送部及所述第二信息发送部与在车厢之间双重化的传输线路相连接,并且与双重化的车厢内传输线路相连接。
6.一种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该列车信息管理方法能应用于第一信息发送部与第二信息发送部,该第一信息发送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传输干线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干线的冗余系统的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该第二信息发送部与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该列车信息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包含缺口信息在内的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所述车厢中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
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在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中,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
每隔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干线与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的步骤;
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将从发送出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所述规定周期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所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
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在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中,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附加的序列编号相同的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以及
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
7.一种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该列车信息管理方法能应用于第一信息发送部与第二信息发送部,该第一信息发送部与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第一传输干线和成为遍及构成列车编组的多个车厢而设置的所述第一传输干线的冗余系统的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该第二信息发送部与所述第一传输干线和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相连接,该列车信息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包含缺口信息在内的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对于搭载于所述车厢中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指令信号的第一列车控制信息;
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在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中,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生成将该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一数据包;
每隔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交替地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干线与所述第二传输干线的步骤;
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二列车控制信息生成步骤中,将从发送出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的时刻起经过所述规定周期乘以1/2的时间后的时刻作为起点,基于所述控制输入信息生成作为与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相同或不同的列车控制信息的第二列车控制信息;
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在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中,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生成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所附加的序列编号递增1后的序列编号附加于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而得的第二数据包;以及
每隔所述规定周期,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干线相反侧的传输干线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列车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及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之前,
包含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步骤,在该数据包生成方式选择步骤中,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无需提高所述接收装置的控制频度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选择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该第一数据包生成方式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并且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1,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需要提高所述接收装置的控制频度的第二信息的情况下,选择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该第二数据包生成方式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并且在每次生成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时将序列编号递增2,
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步骤,
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包含如下步骤:即、按所述规定周期的间隔将序列编号递增,并且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包含如下步骤:即、按所述规定周期的1/2时间将序列编号递增,并且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一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步骤,
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包含如下步骤:即、按所述规定周期的间隔将序列编号递增,并且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在所述控制输入信息是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包含如下步骤:即、按所述规定周期的1/2时间将序列编号递增,并且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包生成在所述第二列车控制信息上附加该序列编号而得的数据包。
CN201180075421.5A 2011-12-12 2011-12-12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87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8678 WO2013088491A1 (ja) 2011-12-12 2011-12-12 列車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列車情報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7609A CN103987609A (zh) 2014-08-13
CN103987609B true CN103987609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18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54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87609B (zh) 2011-12-12 2011-12-12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5944B2 (zh)
EP (1) EP2792572B1 (zh)
JP (1) JP5058398B1 (zh)
CN (1) CN103987609B (zh)
WO (1) WO2013088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94971A (ja) * 2014-03-31 2015-11-05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冗長系制御装置
US10311665B2 (en) * 2017-10-09 2019-06-04 Gent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ining a transmitter
JP6865904B2 (ja) * 2018-11-14 2021-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および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1824092B (zh) * 2019-04-15 2021-12-28 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实时热备冗余制动力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10775100A (zh) * 2019-09-18 2020-02-11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式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速度监控系统及方法
WO2023105720A1 (ja) * 2021-12-09 2023-06-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列車情報管理支援装置、中央装置、表示装置、列車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列車情報管理支援方法および列車情報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156A (zh) * 2003-06-26 2007-12-26 株式会社东芝 铁路车厢的传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1270B2 (ja) * 1982-01-26 1994-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伝送ネットワーク
JPS61169040A (ja) 1985-01-22 1986-07-30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H01175338A (ja) 1987-12-28 1989-07-11 Fuji Electric Co Ltd 伝送系の二重化方法
JPH0556048A (ja) 1991-08-22 1993-03-05 Toshiba Corp 多重化バス間中継システム
JP3412836B2 (ja) * 1992-05-29 2003-06-03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 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DE4332824C1 (de) 1993-09-27 1995-03-1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Übertragen von Nachrichtenzellen über virtuelle Pfade eines ATM-Kommunikationssystems
JPH0826114A (ja) * 1994-07-19 1996-01-30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列車運行管理装置
JPH08223185A (ja) 1995-02-08 1996-08-30 Toshiba Corp 二重化伝送路切換方式
JPH09162904A (ja) 1995-12-11 1997-06-20 Toshiba Corp 多重系lanの伝送ルート自動切替方式
JP3316165B2 (ja) * 1997-07-09 2002-08-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運行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02026934A (ja) 2000-07-11 2002-01-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瞬断切替方法及び装置
JP4592196B2 (ja) 2001-02-22 2010-12-01 株式会社東芝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335251A (ja) 2001-05-11 2002-11-22 Meidensha Corp データ通信方式
US20040252688A1 (en) * 2001-08-28 2004-12-16 May George Anthony Routing packets in frame-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3808824B2 (ja) 2002-11-20 2006-08-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情報伝送方法
JP4213621B2 (ja) * 2003-06-26 2009-01-21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用伝送装置
JP4358608B2 (ja) * 2003-11-25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情報伝送方法
TWI351852B (en) * 2003-12-19 2011-11-01 Ibm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on a virtual r
JP5025581B2 (ja) 2008-07-04 2012-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5238570B2 (ja) * 2009-03-25 2013-07-17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用伝送システム
JPWO2011074147A1 (ja) 2009-12-16 2013-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二重系制御装置
JP5458904B2 (ja) * 2010-01-20 2014-04-0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同期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マスタ局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156A (zh) * 2003-06-26 2007-12-26 株式会社东芝 铁路车厢的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1400A1 (en) 2014-10-09
EP2792572A4 (en) 2015-08-12
US9515944B2 (en) 2016-12-06
CN103987609A (zh) 2014-08-13
JP5058398B1 (ja) 2012-10-24
EP2792572B1 (en) 2016-11-16
WO2013088491A1 (ja) 2013-06-20
JPWO2013088491A1 (ja) 2015-04-27
EP2792572A1 (en)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7609B (zh)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列车信息管理方法
EP3031657B1 (en) Brake system for rail cars, brake control device for rail car, and brake control method for rail cars
CN109795518A (zh) 一种轨道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及列车
TW201010883A (en) Power supply controlling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ling method
CN102602386A (zh) 高速列车制动方法、系统和制动控制装置
CN107878468A (zh) 列车、列车编组运行系统和方法
WO2005102018A3 (en) On-board message repeater for railroad tra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708298A1 (en) Tr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CN206086762U (zh) 轨道车辆及其列车通信网络系统
CN103818409A (zh) 灵活应用列车的实时行驶信息的运行关联信息显示系统和方法
CN106406278A (zh) 基于mvb总线的轨道交通车辆控制设备的联合测试系统
CN102910079A (zh) 基于列车网络系统的地铁列车受电弓控制方法
JP2018172053A (ja) 列車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CN107364468A (zh) 远程隔离电路、无人驾驶列车的制动故障隔离系统及方法
CN103854532A (zh) 轨道交通操作模拟系统
CN103744401A (zh) 一种机车无线重联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085814B (zh) 列车控制系统以及铁路控制系统
WO2013117398A3 (de) System zur steuerung, sicherung und/oder überwachung von fahrwegen spurgebundener fahrzeug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systems
CN108944879A (zh) 一种制动方法、制动装置及铁路货车
CN105027455B (zh) 列车信息管理装置
KR101986183B1 (ko) 열차의 차상장비를 시험하기 위한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203739891U (zh) 机车远程控制单元及系统
JP2013042608A (ja) 列車情報システムの車両編成認識装置
CN102774364A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多功能扩展板及控制系统
CN209727480U (zh) 一种列车牵引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