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7367A -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7367A
CN103977367A CN201410258771.0A CN201410258771A CN103977367A CN 103977367 A CN103977367 A CN 103977367A CN 201410258771 A CN201410258771 A CN 201410258771A CN 103977367 A CN103977367 A CN 10397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radix
weight
weight portion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87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君
王宁
王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587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7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7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月季花、苏木、凌霄花、缬草、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红景天、沙棘、绞股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药物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主治气滞癖血型褥疮;精选不同性质的纯天然药物中药材、药性平和、配伍严谨,绿色无污染,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对于褥疮浅表皮损具有防止感染,提高细胞修复,促进皮损愈合、防止皮损进一步加重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
病因
1.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引起褥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褥疮。(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mmHg左右,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则有缺血的现象)。
(2)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渍时,易发生褥疮。
(3)剪力: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褥疮。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临床表现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红色变为亮红色,用手指压迫时变白,放开手指后迅速再现红斑。发红区域常伴有皮肤的轻微水肿,知觉正常的患者可感觉疼痛。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皮肤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用手指压迫时无颜色改变,皮温有下降的表现,病损灶可感到柔软或硬化。
色斑部位组织进一步恶化反应便形成压缩性皮炎,即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压迫性皮炎不及时,可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
早期褥疮为色斑或压迫性皮炎糜烂,表皮组织受到损坏,水疱破裂或者被擦掉,使真皮暴露。早期溃疡为表面边界不清,底部反光,常由非白红斑区域包绕。如果不处理可发展成慢性褥疮。
慢性褥疮的周边呈红斑时,其特点是手指压迫时无变白改变,邻近的皮组织产生变硬,呈温热或变成花斑状。平均溃疡的基底测量在5~12cm的直径以内,呈暗红色或黑红色,触之不易出血。
西医治疗褥疮疗程较长,临床疗效欠佳,较长时间的用药,易产生较多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易迁延病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可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中医药治疗褥疮,不仅具有西医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西医所不具有的优势与特点:中医药对于褥疮治疗历史悠久,且外治内服疗法众多,疗效好;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纯天然药物,绿色无污染,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不良反应较少;给药方便,易于接受;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理气活血,不仅可愈合局部皮损,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病邪能力,促进恢复健康等。
中医学认为,褥疮属于“席疮”范畴。乃因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塞,无以荣肤所致,如不及时救治,肉腐骨露合并感染,严重时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褥疮的临床分型:
Ⅰ型(气滞癖血型):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或有破损。苔脉随原发疾病而异。
Ⅱ型(蕴毒腐溃型):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肢漫肿。伴有发热或低热,口苦且干,形神萎靡,不思饮食等。舌红,苔少,脉细数。
Ⅲ型(气血两虚型):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愈合缓慢。伴有面色眺白,神疲乏力,纳差食少等。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纯天然药物,绿色无污染,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不良反应较少;给药方便,易于接受;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理气活血,不仅可愈合局部皮损,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病邪能力,促进恢复健康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月季花、苏木、凌霄花、缬草、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红景天、沙棘、绞股蓝。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青皮10-25重量份、青木香15-28重量份、香附25-47重量份、玫瑰花20-36重量份、天仙藤13-30重量份、大腹皮30-42重量份、甘松23-38重量份、郁金17-40重量份、姜黄15-32重量份、乳香26-39重量份、没药14-30重量份、夏天无8-21重量份、枫香脂16-34重量份、丹参22-38重量份、益母草14-35重量份、泽兰12-29重量份、鸡血藤17-29重量份、月季花23-35重量份、苏木28-40重量份、凌霄花17-30重量份、缬草15-25重量份、首乌藤12-28重量份、远志27-39重量份、合欢皮25-38重量份、红景天14-30重量份、沙棘15-30重量份、绞股蓝26-4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青皮13-22重量份、青木香18-25重量份、香附27-43重量份、玫瑰花23-33重量份、天仙藤16-27重量份、大腹皮32-40重量份、甘松25-35重量份、郁金20-35重量份、姜黄18-30重量份、乳香28-36重量份、没药17-26重量份、夏天无10-19重量份、枫香脂16-29重量份、丹参25-35重量份、益母草17-31重量份、泽兰12-22重量份、鸡血藤20-29重量份、月季花23-33重量份、苏木28-38重量份、凌霄花19-28重量份、缬草18-24重量份、首乌藤14-25重量份、远志29-37重量份、合欢皮28-36重量份、红景天16-27重量份、沙棘18-28重量份、绞股蓝28-4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青皮13重量份、青木香25重量份、香附30重量份、玫瑰花33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大腹皮40重量份、甘松31重量份、郁金35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乳香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夏天无19重量份、枫香脂22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益母草31重量份、泽兰22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月季花33重量份、苏木38重量份、凌霄花28重量份、缬草24重量份、首乌藤18重量份、远志37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红景天16重量份、沙棘28重量份、绞股蓝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青皮20重量份、青木香21重量份、香附27重量份、玫瑰花23重量份、天仙藤20重量份、大腹皮32重量份、甘松35重量份、郁金22重量份、姜黄18重量份、乳香28重量份、没药20重量份、夏天无13重量份、枫香脂29重量份、丹参35重量份、益母草17重量份、泽兰12重量份、鸡血藤29重量份、月季花31重量份、苏木32重量份、凌霄花21重量份、缬草18重量份、首乌藤14重量份、远志29重量份、合欢皮36重量份、红景天19重量份、沙棘26重量份、绞股蓝4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青皮22重量份、青木香18重量份、香附43重量份、玫瑰花26重量份、天仙藤27重量份、大腹皮35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姜黄27重量份、乳香36重量份、没药26重量份、夏天无10重量份、枫香脂16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益母草21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鸡血藤28重量份、月季花23重量份、苏木28重量份、凌霄花19重量份、缬草20重量份、首乌藤25重量份、远志34重量份、合欢皮30重量份、红景天27重量份、沙棘18重量份、绞股蓝28重量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和姜黄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7~0.9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和泽兰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粉末混合物之和的1~2倍的橡胶、1~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药物,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可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本发明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纯天然药物,绿色无污染,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不良反应较少;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理气活血,不仅可愈合局部皮损,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病邪能力,促进恢复健康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月季花、苏木、凌霄花、缬草、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红景天、沙棘、绞股蓝。
其中,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活血行气止痛;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月季花、苏木、凌霄花活血通经,祛淤消痈;缬草、首乌藤、远志、合欢皮养血安神,活血通络;红景天、沙棘、绞股蓝益气活血。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青皮:性味苦辛、温。入肝、胆、胃经。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
青木香:辛苦,寒。入肺、胃经。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
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可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经。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
天仙藤:苦,温。入肝、脾、肾经。行气活血,止痛,利尿。妊娠水肿,胸腹痛,疝痛,风湿痛。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入脾,胃,大肠,小肠经。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甘松:味辛,甘,性温。入脾,胃经。甘松具有芳香行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跌仆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
郁金:辛、苦,寒。入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姜黄: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等证。
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味辛、苦,性平。入心、肝、脾经。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闭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证。
夏天无:苦、微辛,温。入肝经。功能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用于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枫香脂:辛,苦,平。入脾,肺,肝经。功用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用于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
丹参:味苦、性寒。入心、肝经。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凉血宁心的作用,主要用于血瘀气滞之心胸,胸胁刺痛,胸闷气短,腹胀;妇女气血不和之月经不调,经痛经闭;气血瘀滞,心腹疼痛等症状。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或恶露不尽,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证。
泽兰:苦、辛,微温。入肝、脾经。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主治血瘀经闭,通经,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
月季花: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滞,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
苏木:甘、咸、辛、凉。入心、肝、胃、脾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凌霄花:甘、酸,寒。入肝、心包经。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缬草:辛、甘、温。入心、肝经。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
远志:苦、辛,微温。入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
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主安五脏,利心志;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
红景天:甘,苦,平。入肺、心经。补肾,理气养血,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改善睡眠、生血活血、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清肺止咳、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
沙棘:味酸;涩;性温。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入肺经、脾经、肾经。能益气,安神,降血压,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青皮10-25重量份、青木香15-28重量份、香附25-47重量份、玫瑰花20-36重量份、天仙藤13-30重量份、大腹皮30-42重量份、甘松23-38重量份、郁金17-40重量份、姜黄15-32重量份、乳香26-39重量份、没药14-30重量份、夏天无8-21重量份、枫香脂16-34重量份、丹参22-38重量份、益母草14-35重量份、泽兰12-29重量份、鸡血藤17-29重量份、月季花23-35重量份、苏木28-40重量份、凌霄花17-30重量份、缬草15-25重量份、首乌藤12-28重量份、远志27-39重量份、合欢皮25-38重量份、红景天14-30重量份、沙棘15-30重量份、绞股蓝26-40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青皮13-22重量份、青木香18-25重量份、香附27-43重量份、玫瑰花23-33重量份、天仙藤16-27重量份、大腹皮32-40重量份、甘松25-35重量份、郁金20-35重量份、姜黄18-30重量份、乳香28-36重量份、没药17-26重量份、夏天无10-19重量份、枫香脂16-29重量份、丹参25-35重量份、益母草17-31重量份、泽兰12-22重量份、鸡血藤20-29重量份、月季花23-33重量份、苏木28-38重量份、凌霄花19-28重量份、缬草18-24重量份、首乌藤14-25重量份、远志29-37重量份、合欢皮28-36重量份、红景天16-27重量份、沙棘18-28重量份、绞股蓝28-4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青皮13重量份、青木香25重量份、香附30重量份、玫瑰花33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大腹皮40重量份、甘松31重量份、郁金35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乳香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夏天无19重量份、枫香脂22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益母草31重量份、泽兰22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月季花33重量份、苏木38重量份、凌霄花28重量份、缬草24重量份、首乌藤18重量份、远志37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红景天16重量份、沙棘28重量份、绞股蓝30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青皮20重量份、青木香21重量份、香附27重量份、玫瑰花23重量份、天仙藤20重量份、大腹皮32重量份、甘松35重量份、郁金22重量份、姜黄18重量份、乳香28重量份、没药20重量份、夏天无13重量份、枫香脂29重量份、丹参35重量份、益母草17重量份、泽兰12重量份、鸡血藤29重量份、月季花31重量份、苏木32重量份、凌霄花21重量份、缬草18重量份、首乌藤14重量份、远志29重量份、合欢皮36重量份、红景天19重量份、沙棘26重量份、绞股蓝40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青皮22重量份、青木香18重量份、香附43重量份、玫瑰花26重量份、天仙藤27重量份、大腹皮35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姜黄27重量份、乳香36重量份、没药26重量份、夏天无10重量份、枫香脂16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益母草21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鸡血藤28重量份、月季花23重量份、苏木28重量份、凌霄花19重量份、缬草20重量份、首乌藤25重量份、远志34重量份、合欢皮30重量份、红景天27重量份、沙棘18重量份、绞股蓝28重量份。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剂。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贴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和姜黄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7~0.9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和泽兰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粉末混合物之和的1~2倍的橡胶、1~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药物剂型可以为: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擦剂、灌肠剂和贴剂。
药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8天为一个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喷雾剂使用时,一日3-5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擦剂、贴剂使用时,一日2次,每9天为一个疗程。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喷雾剂 
取青皮13g、青木香25g、香附30g、玫瑰花33g、天仙藤16g、大腹皮40g、甘松31g、郁金35g、姜黄30g、乳香31g、没药17g、夏天无19g、枫香脂22g、丹参29g、益母草31g、泽兰22g、鸡血藤20g、月季花33g、苏木38g、凌霄花28g、缬草24g、首乌藤18g、远志37g、合欢皮28g、红景天16g、沙棘28g、绞股蓝3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倍的水浸泡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90%乙醇浸泡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160目滤过,取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 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擦剂
取青皮20g、青木香21g、香附27g、玫瑰花23g、天仙藤20g、大腹皮32g、甘松35g、郁金22g、姜黄18g、乳香28g、没药20g、夏天无13g、枫香脂29g、丹参35g、益母草17g、泽兰12g、鸡血藤29g、月季花31g、苏木32g、凌霄花21g、缬草18g、首乌藤14g、远志29g、合欢皮36g、红景天19g、沙棘26g、绞股蓝4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重量份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贴剂
取青皮22g、青木香18g、香附43g、玫瑰花26g、天仙藤27g、大腹皮35g、甘松25g、郁金20g、姜黄27g、乳香36g、没药26g、夏天无10g、枫香脂16g、丹参25g、益母草21g、泽兰15g、鸡血藤28g、月季花23g、苏木28g、凌霄花19g、缬草20g、首乌藤25g、远志34g、合欢皮30g、红景天27g、沙棘18g、绞股蓝28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和姜黄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9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和泽兰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粉末混合物之和的2倍的橡胶、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剂。
 
毒性实验: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该品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2)第二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中6.3节,日本大耳白兔雄性4只,体重2kg~3kg,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贴剂直接贴在动物左侧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4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于除去受试物后1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浓度,激发用0.1%浓度;试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擦剂。取本发明实施例2的擦剂0.1g涂于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1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浓度,激发用0.1%浓度;试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雾剂。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雾剂喷于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喷本品1次,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临床资料:
本组136 例气滞癖血型褥疮患者,男71 例,女65例; 年龄52-69岁,77例,>70岁59 例;其中中风患者76例,尿毒症患者28例,心功能衰竭患者16例,老年痴呆13例,帕金森病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例;随机分为:
喷雾剂治疗组:34人,男18人,女16人。
擦剂治疗组:34人,男18人,女16人。
贴剂治疗组:34人,男17人,女17人。
西药对照组:34人,男18人,女16人。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l、好发于骸尾、背脊、肘躁等骨突易受压迫及摩擦部位;
2、初起皮肤上出现褐色红斑,微肿,继而紫暗水肿,坏死溃烂;
3、继发染毒时组织坏死迅速,脓水淋漓,相应部位并发臀核疼;
4、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的患者。
治疗方法:
喷雾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喷雾剂,每日3次,每10天为1个疗程;
擦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擦剂,每日2次,每9天为1个疗程;
贴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贴剂,每日2次,每9天为1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庆大霉素针剂(广谱抗菌剂),8万单位/支,1次/日,4万单位/天;甲硝唑片剂(治疗厌氧菌感染),0.2g/片,一天4片/d,9天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创面完全愈合,褥疮红肿淤血完全消退。
显效:创面或红肿淤血比治疗前缩小80%以上,无渗出物。
有效:创面或红肿淤血缩小30%以上,渗出物少许。
无效:面积缩小小于30%或创面色泽灰暗,周围无肉芽组织生长,或红肿淤血未消退。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喷雾剂治疗组 34 28 2 4 0 100%
擦剂治疗组 34 27 4 3 0 100%
贴剂治疗组 34 27 2 5 0 100%
西药对照组 34 10 6 10 8 76.5%
表2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治愈和显效的人数和时间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第1-10天 第11-20天 第21-30天
喷雾剂治疗组 30 8(26.7%) 21(70.0%) 1 (3.3%)
擦剂治疗组 31 9(29.0%) 20(64.5%) 2(6.5%)
贴剂治疗组 29 10(34.5%) 18(62.1%) 1(3.4%)
西药对照组 16 1(6.3%) 8(50.0%) 7(43.8%)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喷雾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30例,擦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31例,贴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29例,以及西药对照组治愈和显效的16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统计:
喷雾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30例,治愈的28例无复发,显效的2例无复发,复发率为0%;
擦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31例,治愈的27例无复发,显效的4例无复发,复发率为0%;
贴剂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29例,治愈的27例无复发,显效的2例无复发,复发率为0%;
西药对照组治愈和显效的16例,治愈的10例无复发,显效的6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12.5%。
典型病例:张某, 女, 77 岁, 1995 年11 月住院, 患早期上段食管癌行放射治疗。自觉腰部疼痛, 双下肢麻木, 活动受限, 腰椎片示第3、第4 胸椎压缩性骨折, 下肢左胫骨骨折, 石膏固定,家庭治疗4 个月, 并发褥疮3 个月。褥疮情况: 骶尾部15cm×13cm褥疮;骶尾部4 cm×7cm褥疮;脚踝处2cm×3cm褥疮,褥疮症状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斑,局部紫暗红肿,有破损。舌质暗,苔薄,脉涩弦。诊断为气滞癖血型褥疮。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3的贴剂,每日2次,治疗12天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月季花、苏木、凌霄花、缬草、首乌藤、远志、合欢皮、红景天、沙棘、绞股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青皮10-25重量份、青木香15-28重量份、香附25-47重量份、玫瑰花20-36重量份、天仙藤13-30重量份、大腹皮30-42重量份、甘松23-38重量份、郁金17-40重量份、姜黄15-32重量份、乳香26-39重量份、没药14-30重量份、夏天无8-21重量份、枫香脂16-34重量份、丹参22-38重量份、益母草14-35重量份、泽兰12-29重量份、鸡血藤17-29重量份、月季花23-35重量份、苏木28-40重量份、凌霄花17-30重量份、缬草15-25重量份、首乌藤12-28重量份、远志27-39重量份、合欢皮25-38重量份、红景天14-30重量份、沙棘15-30重量份、绞股蓝26-4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青皮13-22重量份、青木香18-25重量份、香附27-43重量份、玫瑰花23-33重量份、天仙藤16-27重量份、大腹皮32-40重量份、甘松25-35重量份、郁金20-35重量份、姜黄18-30重量份、乳香28-36重量份、没药17-26重量份、夏天无10-19重量份、枫香脂16-29重量份、丹参25-35重量份、益母草17-31重量份、泽兰12-22重量份、鸡血藤20-29重量份、月季花23-33重量份、苏木28-38重量份、凌霄花19-28重量份、缬草18-24重量份、首乌藤14-25重量份、远志29-37重量份、合欢皮28-36重量份、红景天16-27重量份、沙棘18-28重量份、绞股蓝28-4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青皮13重量份、青木香25重量份、香附30重量份、玫瑰花33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大腹皮40重量份、甘松31重量份、郁金35重量份、姜黄30重量份、乳香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夏天无19重量份、枫香脂22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益母草31重量份、泽兰22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月季花33重量份、苏木38重量份、凌霄花28重量份、缬草24重量份、首乌藤18重量份、远志37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红景天16重量份、沙棘28重量份、绞股蓝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青皮20重量份、青木香21重量份、香附27重量份、玫瑰花23重量份、天仙藤20重量份、大腹皮32重量份、甘松35重量份、郁金22重量份、姜黄18重量份、乳香28重量份、没药20重量份、夏天无13重量份、枫香脂29重量份、丹参35重量份、益母草17重量份、泽兰12重量份、鸡血藤29重量份、月季花31重量份、苏木32重量份、凌霄花21重量份、缬草18重量份、首乌藤14重量份、远志29重量份、合欢皮36重量份、红景天19重量份、沙棘26重量份、绞股蓝4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青皮22重量份、青木香18重量份、香附43重量份、玫瑰花26重量份、天仙藤27重量份、大腹皮35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姜黄27重量份、乳香36重量份、没药26重量份、夏天无10重量份、枫香脂16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益母草21重量份、泽兰15重量份、鸡血藤28重量份、月季花23重量份、苏木28重量份、凌霄花19重量份、缬草20重量份、首乌藤25重量份、远志34重量份、合欢皮30重量份、红景天27重量份、沙棘18重量份、绞股蓝28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浸泡3-10小时,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将步骤a的药渣加60-90%乙醇浸泡0.5-1.5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80-160目滤过,取6000-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2;
c、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青皮、青木香、香附、玫瑰花、天仙藤、大腹皮、甘松、郁金和姜黄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浸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7~0.9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乳香、没药、夏天无、枫香脂、丹参、益母草和泽兰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2倍的水浸泡,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所述粉末混合物之和的1~2倍的橡胶、1~2倍的松香,混合,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剂。
CN201410258771.0A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77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771.0A CN103977367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771.0A CN103977367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7367A true CN103977367A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6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8771.0A Pending CN103977367A (zh) 2014-06-12 2014-06-12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73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751A (zh) * 2014-08-22 2014-11-05 刘德学 一种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474452A (zh) * 2014-12-31 2015-04-01 邓荣 一种治疗血凝蕴毒型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810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柳州仙鼎酒厂 首乌藤保健酒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2662A (ja) * 2007-11-30 2009-06-18 Maruzen Pharmaceut Co Ltd グルタチオン産生促進剤
CN102380081A (zh) * 2011-09-28 2012-03-21 李德儒 一种治疗麻木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2662A (ja) * 2007-11-30 2009-06-18 Maruzen Pharmaceut Co Ltd グルタチオン産生促進剤
CN102380081A (zh) * 2011-09-28 2012-03-21 李德儒 一种治疗麻木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751A (zh) * 2014-08-22 2014-11-05 刘德学 一种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474452A (zh) * 2014-12-31 2015-04-01 邓荣 一种治疗血凝蕴毒型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810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柳州仙鼎酒厂 首乌藤保健酒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89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978B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424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配方及其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1529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CN104083457B (zh) 治疗气虚体弱型腰肌劳损骨科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7184782A (zh) 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3226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用途
CN103877247A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587A (zh) 温经通络止痛膏
CN103977367A (zh)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2008674B (zh)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078A (zh) 用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3446310B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049B (zh)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CN105535331A (zh) 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210A (zh) 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58722A (zh) 除湿止痹酒
CN10468924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26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51624B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6421255A (zh) 一种外用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5456951A (zh) 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635A (zh) 一种烫烧伤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5381366A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