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5410A -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 Google Patents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5410A
CN103975410A CN201280060365.2A CN201280060365A CN103975410A CN 103975410 A CN103975410 A CN 103975410A CN 201280060365 A CN201280060365 A CN 201280060365A CN 103975410 A CN103975410 A CN 103975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main spring
board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3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德熙
朴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 Tech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 Tech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 Tech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S Techv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5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5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2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36Means for applying mechanical tension to fusibl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01C1/1406Terminals or electrodes formed on resistive elements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74Switches in which only the opening movement or only the closing movement of a contact is effected by heating or cooling
    • H01H37/76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 H01H37/764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in which contacts are held closed by a thermal pellet
    • H01H37/765Contact member actuated by melting of fusible material, actuated due to burning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or due to explosion of explosive material in which contacts are held closed by a thermal pellet using a sliding contact between a metallic cylindrical housing and a central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ses (AREA)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引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第二引线端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分离;触点操作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电断开,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之间电续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插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当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Description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 thermistor)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尤其涉及一种当由于施加上过电流或者外部过热原因而使温度升高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急剧增大而继续限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持续阻断电源供应,而在过电流消失或者外部过热原因消失时,随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冷却而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背景技术
通常,凡是利用电的所有电气电子产品就始终隐含有由电路内的非正常过电流或外部过热原因所致的过热引起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预防而使用了由当过电流通过时在电流引起的热量的作用下发生熔融而被切断的材料形成的一次性保险丝。这样的一次性保险丝虽然价格低廉,然而不能重新使用,从而需要在使用之后更换新的保险丝,因此具有更换所带来的成本高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替代一次性保险丝而使用了将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异质金属板粘接而成的双金属温度开关(Bimetal thermalswitch),然而双金属温度开关仅仅执行接点的功能,其基于温度的启动偏差较大,而且还存在需要限位开关(limit switches)之类的额外的装置的问题。
另外,对于近来的电子设备,主要因为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贴装化,保险丝也要求可进行表面贴装的保险丝。然而,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保险丝而言,在表面贴装过程中为了焊接而需要大致为270℃以上的温度,因此由于保险丝固有的特性而熔融,从而无法进行表面贴装。当然,双金属温度开关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但由于过大的部件大小以及焊接温度所致的劣化可能性而难以进行表面贴装。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开发出了一种自复型保险丝,这种自复型保险丝利用可连续使用并能够表面贴装化的弹性部件,例如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弹性部件,从而可以自动实施电源阻断以及所述电源阻断状态的解除,并由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弹性部件的温度偏差较小而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然而,在电流或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果自复型保险丝重复进行阻断电源和在电路等部件尚未被充分冷却的状态下自动解除所述电源阻断状态的过程,则最终将在自复型保险丝自身当中引起异常,或者引起电气电子产品的电路过热之类的异常,归根结底存在导致电气电子产品的火灾或故障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17995号;
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12215号;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17996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这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在由于施加上过电流或者外部过热原因而使温度升高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急剧增大而继续限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持续阻断电源供应,而在过电流消失或者外部过热原因消失时,随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冷却而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引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第二引线端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分离;触点操作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电断开,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之间电续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插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当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增加且所述主弹簧伸长,且在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分离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之间的电流的流动被持续地阻断;当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变得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被冷却且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减小,从而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由此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正温度系数元件,配备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在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
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侧面可具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的绝缘体。
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可以由BaTiO3系陶瓷材料构成。
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粒子分布于聚合物基体内而形成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支撑块,插入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触点操作板,其中,所述支撑块可以与所述触点操作板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所述触点操作板,并可以由绝缘体构成。
所述主弹簧可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而所述偏置弹簧可以由导电性弹簧构成,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大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而在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小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从而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可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且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而电连接或电断开。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所述连接部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所述第二板部可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所具有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可以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可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可具有第二开口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触点操作板可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续断,而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电连接或电断开。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多个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为了使接触面积增大而向上方突出的棒状的线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线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且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而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所述连接部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所述第二板部可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三侧面所具有的第三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可以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在过电流的作用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自加热(self-heating),从而使温度上升至特定临界温度以上时,电阻将会急剧增大而继续限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持续阻断电源供应,因此可以抑制电路等的过电流或过热引起的电气电子产品的火灾或者故障的发生。
并且,如果过电流消失,则随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冷却而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且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延迟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被冷却的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因此在电路等充分冷却的状态下执行自动解除上述的电源阻断状态的过程,从而可以抑制在自复型保险丝自身上出现异常的现象,而且还可以抑制电气电子产品的电路过热之类的现象,因此具有可以使电气电子产品的火灾或故障的发生最少化的优点。
随着在电动车等中对逐渐变得高电压、高电流化的安全部件的需求初显露,可以由现有的单触点结构制作为多触点结构,并由点触点结构制作为线触点结构,因此在正常操作时可供更多的电流通过,所以不仅适于日益高功率化的动力设备,而且在今后有望显著发展的电动车等中适合用为高效的过电流及过热防护部件。
而且,在瞬间施加过电流的情况下固然能够阻断电路,即使在持续施加过电流的情况下也能继续阻断电路,从而可以更加安全地保护后端的负载设备(马达、重要IC等)避免受到电冲击。当然,对于周围温度的过热也能有效地反应而预防过热引起的火灾等。
并且,本发明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触发端子,当在触发端子上施加信号电压(约为5V以下)时,可通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自加热而使第一引线端子与第二引线端子之间电断开,从而可以期望一种远程调整的效果。例如在各种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器(main processor)或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等中,当通过传感器等而感测到周围的过热或其他设备的安全上的危险性时,主芯片等向触发端子施加信号电压而使第一引线端子与第二引线端子之间电断开,从而使主芯片能够控制一体化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2为示意性表示图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3为表示在图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的情形的图。
图4为表示根据一例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 thermistor)的图。
图5为表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基于温度的阻抗特性的曲线图。
图6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7为示意性表示图6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8为表示在图6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的情形的图。
图9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10为示意性表示图9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11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12为示意性表示图1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13为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14为示意性表示图13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15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16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
图17是将线触点部与触点操作板的形状放大而表示的图。
图18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图19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壳体 104:第一开口部
110:第一引线端子 112:第一触点部
116:线触点部 120:第二引线端子
122:第二触点部 124:台阶部
126:第一端子连接部 128:第二端子连接部
130:触点操作板 132:连接部
134:第一连接部 136:第一板部
137:第二连接部 138:第二板部
140:主弹簧 150:偏置弹簧
160: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62:第一电极
164:第二电极 166:正温度系数元件
170:支撑块
最优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引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第二引线端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分离;触点操作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电断开,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之间电续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插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当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以下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可将其变形为多种多样的其他形态,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记载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同一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引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第二引线端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分离;触点操作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电断开,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之间电续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插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当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增加且所述主弹簧伸长,且在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分离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之间的电流的流动被持续地阻断;当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变得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被冷却且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减小,从而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由此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正温度系数元件,配备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在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
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侧面可具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的绝缘体。
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可以由BaTiO3系陶瓷材料构成。
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粒子分布于聚合物基体内而形成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支撑块,插入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触点操作板,其中,所述支撑块可以与所述触点操作板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所述触点操作板,并可以由绝缘体构成。
所述主弹簧可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而所述偏置弹簧可以由导电性弹簧构成,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大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而在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小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从而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可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且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而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所述连接部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所述第二板部可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所具有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可以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可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可具有第二开口部,且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而插入定位,且所述触点操作板可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续断,而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可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电连接或电断开。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多个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可具有为了使接触面积增大而向上方突出的棒状的线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线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可形成为板状。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且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而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可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所述连接部可具有板状结构,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而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触点操作板可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可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所述第二板部可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且所述主弹簧可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且所述偏置弹簧可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且、所述连接部可以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所述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三侧面所具有的第三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可以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以下更为具体地公开根据本发明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为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2为示意性表示图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图3为表示在图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的情形的图,图4为表示根据一例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 thermistor)的图,图5为表示基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温度的阻抗特性的曲线图。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壳体100,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于壳体100的第一侧面;第二引线端子120,在壳体100的第一侧面上配置为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触点操作板130,配置于壳体100内部,与壳体100电断开,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电续断(电连接或电断开);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140和偏置(Bias)弹簧15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之间发生电续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160,插入设置于壳体100的内部,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并用于对壳体100内部进行密封处理的绝缘性防水粘接部(未图示)。并且,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插入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并用于固定触点操作板130的支撑块170。
主弹簧140可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偏置弹簧150可以由导电性弹簧构成。当施加有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温度上升而高过形状记忆合金的转变温度时,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大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分离,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断开,由此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电流的流动被阻断。如果过电流原因消失或者外部过热原因消失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降低到低于特定临界温度,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且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而使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成为小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受到朝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方向按压的力,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
在流入过电流时,在偏置弹簧150的发热下,主弹簧140伸长(膨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之间的连接断开而导致电断开,于是过电流将会流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而在过电流的流入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自加热而使主弹簧140持续维持高温状态(例如110℃以上),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维持电断开的状态。
然而,如果过电流原因消除而不再有过电流流过,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中止而被冷却,且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也减小,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受到朝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方向按压的力,并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恢复到电连接的状态。
壳体100具有内部空间,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可形成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从而可以具有圆形盒、椭圆形盒、多边形盒等多种多样的形状。作为一例,壳体100具有内部空间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形成,并具有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呈四边形的方箱形状。
壳体100在内部收容触点操作板130、主弹簧140以及偏置弹簧150而予以保护。
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104,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形成于壳体100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部104而插入并确定位置。根据实施方式,壳体100可以由绝缘材料或导电性材料形成。
第一引线端子110为用于电连接的单元,例如用于将从第二引线端子120接收的电流传递给电气电子元件,其包含导电性材料而构成。第一引线端子110配备于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于方箱形状的壳体100的一端。此时,第一引线端子110可配置为贯通壳体100的第一侧面而插入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可以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电连接或电断开的位置,就可以配置于任何位置。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壳体100绝缘。为此,可将用于配置第一引线端子110的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形成为开口形状而使壳体100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引线端子110经过的壳体100内周面涂覆绝缘物而形成。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在第一引线端子110上,在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的部位可具有朝上方突出的第一触点部112。
第二引线端子120为接收外部电源或者与电源连接的构成要素,其包含导电性材料而构成。第二引线端子120被配置为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预定距离,此时通过壳体100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的第一开口部104插入而配置为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分离。第二引线端子120配置为与壳体100绝缘。为此,可将用于配置第二引线端子120的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形成为开口形状而使壳体10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分离,或者也可以在第二引线端子120经过的壳体100内周面涂覆绝缘物而形成。第二引线端子120配置为连接于连接有第一引线端子110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一面的相反面(第二电极164)。为了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二电极164之间的连接,第二引线端子120上可形成朝下方折曲的台阶部124。在第二引线端子120上,在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的部位可具有朝上方突出的第二触点部122。
第一引线端子110通过触点操作板130而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或电断开。触点操作板130为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或电断开的单元,其配备于壳体100的内部。触点操作板130联动于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并联动于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或电断开。这种触点操作板130可包括:连接部132,是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134,与连接部132连接;第一板部136,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并受到由从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的张拉力引起的直接的力。
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第一触点部112电连接或电断开,并可以设置为平整的板状。并且,对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形成于壳体100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部104插入而配置为分离的本实施例而言,连接部132也会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的第二触点部122电连接或电断开。连接部132包含导电性材料而构成。
与连接部13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4可设置为平整的板状,并可以包含导电性材料而构成。第一连接部134起到将连接部132与第一板部136予以连接的媒介作用,可设置为垂直于连接部132,并且与第一板部136也垂直。正是这样,包含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4以及第一板部136的触点操作板130可具有第一板部136的位置比连接部132的位置高的台阶型结构。
第一板部136是一种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并受到由从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的伸缩运动引起的直接的力的部件。第一板部136可包含导电性材料而构成。第一板部136在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而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续断,即电连接或电断开。因此,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壳体100的侧面可形成能够支撑第一板部136的支撑块170而与第一板部136连接。作为优选例,支撑块170可沿着与第一板部13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以便能够在壳体100的一端支撑第一板部136,且支撑块170与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34的部分相反方向的第一板部136的一端连接。支撑块170的形态只要是能够支撑第一板部136就可以是任意形态。支撑块170可以由绝缘体构成。
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为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或电断开的单元。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配置于壳体100内部,且配置为沿着与连接部132移动的方向(图3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作为一例,主弹簧140配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并与壳体100内部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另外,偏置弹簧150配置于以第一板部136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一板部136与壳体100内壁之间。
具体而言,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可将其设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此时,当壳体100的内部温度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或者主弹簧140的转变温度)时,主弹簧140能够以压缩状态位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为被压缩状态时,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为伸长状态时,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为此,利用具有在转变温度以下变形而在成为转变温度以上时回到变形之前的形状的性质的形状记忆合金形成主弹簧140,并构成为当有热量施加于压缩状态的主弹簧140而成为转变温度以上时可伸长。这种主弹簧140可包含作为钛(Ti)与镍(Ni)的合金的镍钛合金(nitinol)或铜(Cu)/锌(Zn)/铝(Al)合金等而构成。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可设置于以第一板部136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的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一板部136与壳体100内壁之间。此时,偏置弹簧150不同于主弹簧140而可以由非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不锈钢之类的普通金属材料形
成。例如,偏置弹簧150可以使用不锈钢作为主体,且可在所述主体上进行银膜镀覆而形成。偏置弹簧150在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由于金属本身的导电性和银膜镀层而有稳定的电流流过,随后在施加过电压或过电流时,偏置弹簧150的温度将会上升。正是这样,偏置弹簧150以与普通弹簧一样被伸长的状态配置于以第一板部136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一板部136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将会被压缩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能够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
可将线圈形态的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利用为弹性部件而形成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主弹簧140和/或偏置弹簧150也可以是板弹簧之类的具有线圈以外的形态的弹簧。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位于壳体100的下端,且被配置为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且可配置为,使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一个表面,使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于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位于相反侧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另一表面。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为电阻值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的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的热敏电阻(thermally sensitiveresistor),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急剧增加的电阻器。这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表现出自加热(self-heating)的特性。
如图4所示,根据一例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可以由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的第一电极162、与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的第二电极164、具有电阻在特定临界温度以上的环境下急剧增大的性质的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的正温度系数元件166构成。正温度系数元件166可以由陶瓷材料或聚合物材料构成。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可具有板状结构,且侧面可具有用于防止第一电极162与第二电极134之间的短路的绝缘体(未图示)。
如图5所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具有电阻在临界温度(居里温度)附近剧变的特性。
正温度系数元件166可通过在BaTiO3系陶瓷中混合预定含量(例如2~0.01%)的锡(Sn)、铈(Ce)而制造。
作为制造正温度系数元件166的另一例,还可以将钛酸钡(BaTiO3)粉末与三氧化铌(NbO3)粉末以98~99.95:2~0.05重量比的比率进行混合,并成型为所期望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形状,然后在1100~1500℃左右的温度下烧制1~12小时的时间而形成。
作为制造正温度系数元件166的又一例,还可以将钛酸钡(BaTiO3)粉末、三氧化铌(NbO3)粉末、五氧化二铌(Nb2O5)粉末以预定的重量比(例如,98~99.95:2~0.05:0.5~0.01的比率)进行混合,并成型为所期望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形状,然后在1100~1500℃左右的温度下烧制1~12小时的时间而形成。
作为另一例,正温度系数元件166还可以由使具有导电性的镍(Ni)之类的导电性金属粒子包含于聚合物基体内而形成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图5表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基于温度的阻抗特性。普通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80~150℃下电阻将会非常急剧地增大。对于具有这样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而言,如果在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外部热源等的作用下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温度上升到作为临界温度的80~150℃以上,则由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自身的电阻非常急剧地增加而使电流不会通过,并只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温度不降低到小于临界温度,则由于正温度系数元件166的电阻非常高而能够持续地阻断通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流的流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而言,当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标准值以下的正常电流或电压或者壳体100内部温度为特定临界温度以下时,偏置弹簧150处于被张拉的状态,且在被张拉的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维持压缩的状态。据此,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且第一引线端子110通过触点操作板130而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与连接部13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的第一板部136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改变为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即,如图3所示,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偏置弹簧150所处的方向受压,由此使偏置弹簧150被压缩。如此,如果主弹簧140被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此时,为了这样的操作,转变(过渡)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的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小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而转变(过渡)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大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由钛酸钡(BaTiO3)系陶瓷或聚合物材料构成,且如前所述,具有电阻随着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大的性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并不是电阻与温度上升成正比而缓慢增大,而是具有在特定临界温度下电阻急剧增大的特性,且如果维持在所述特定临界温度以上,便持续限制电流的流动。这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随着温度而使电阻改变或者在过电流流过时电阻增大,从而可以执行防止产生电流的开关作用。
当有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过电压之类的非正常电源施加于包含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或者在外部热源作用下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时,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因温度上升而被张拉,而在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压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分开而脱离,并由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之间成为电断开状态,且随即使电流路径(path)通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也在焦耳(joule)热的作用下温度急剧上升,且如果上升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上,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本身的电阻急剧增加并自加热(self-heating),从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为被张拉的状态,据此只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温度不降低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下,就可以持续阻断电流的流动。
而且,即使非正常的电源持续施加或者外部热源持续维持,由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温度不会下降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下,因此也照样维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本身的高电阻,并借助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发热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张拉状态,因此将持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因此,在由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电断开状态持续的时间内,电流的流动被持续阻断,因此可通过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阻断电源供应。包含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即使在非正常的电源持续施加或者外部热源持续维持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而持续维持电流阻断状态,从而防止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电连接,据此可以预防因电路等的过热而导致的电气电子产品的火灾或故障。
在偏置弹簧150的伸长引起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之前,通过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电源供应被完全阻断。如果过电流消失或者外部热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并借助于偏置弹簧150的伸长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然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延迟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的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因此在电路等充分被冷却的状态下执行自动解除上述的电源阻断状态的过程,从而可以抑制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自身上出现异常的现象,并可以抑制电气电子产品的电路过热之类的现象。
在本发明中,使用具有电阻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且尤其是在特定临界温度以上时电阻急剧增大而持续限制电流的流动的特性的由陶瓷或聚合物材料构成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
如果由于如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过电压等非正常电源的施加或外部热源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升温至特定临界温度以上,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阻急剧增大而将继续限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持续阻断电源供应,而如果非正常电源或外部热源消失,则随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冷却而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
在以上的说明中,是对第二引线端子120上连接电源而第一引线端子110上连接电路之类的电气电子元件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当然也可以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上连接电源而第二引线端子120上连接电气电子元件。
以下对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操作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如果不是过电流或者周围温度处于过热状态的情况而是供应到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为正常状态,则电流正常流向第二引线端子120、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一引线端子110,从而维持几乎接近于导线的电阻值(例如数mΩ左右)而完成正常操作。
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如图1和图2所示,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当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施加上标准值以下的电流或电压时,电流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并由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因此构成电路而使电流流向电气电子元件侧。
在电气电子产品中如果施加上标准值以上的过电流或过电压,则由于偏置弹簧150的电阻值而产生焦耳(joule)热,从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伸长,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第一板部136朝上方移动,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朝上方移动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分离,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断开。由于借助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分离状态持续,因此可以阻断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
当如此地有非正常电源施加时,由于偏置弹簧150的电阻而使偏置弹簧150在焦耳(Joule)热的作用下急剧发热,从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启动(膨胀),于是如图3所示,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接触断开而形成电断开,从而使电流路径(path)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此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阻为数十mΩ~数Ω左右,其高于偏置弹簧150的阻值(数mΩ),却在过电流的作用下同样产生焦耳(Joule)热而在数秒(second)内使电阻值增加到数十kΩ~数十MΩ,从而几乎绝缘化,因此将表现出阻断过电流的效果。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在非正常电源被完全阻断之前将持续发热,从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膨胀的状态,因此只要非正常电源没有消除,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就不会回归,继续维持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电断开状态,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过电流阻断。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第一板部136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所受的力而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并向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是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如果非正常的电源消失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冷却,则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将消失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的障碍消除,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从而使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得以连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的温度也将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冷却一同下降,温度下降的主弹簧140的由温度引起的张拉力将减小,正是这样,当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时,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再次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为了这样的操作,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优选地,在转变(过渡)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大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然而在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下降而变为主弹簧140的转变(过渡)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大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
<实施例2>
图6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7为示意性表示图6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图8为表示在图6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的情形的图。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部分重复的部分尽量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6至图8,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配置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的触发(trigger)端子180。触发端子180通过壳体100的第二侧面插入而定位,且可以由导电性材料形成。触发端子18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触发端子18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
当在触发端子180上施加信号电压(约为5V以下)时,可借助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电断开,从而可以期待一种远程调整效果。即基于如下的原理:当各种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器(main processor)或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等通过传感器等而感测到周围的过热或其他设备的安全上的危险性时,主芯片等向触发端子180施加信号电压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电断开,从而使主芯片能够控制一体化设备的安全性。在施加信号电压时,使触发端子180成为正电极而使第二引线端子120成为负(-)电极,从而使触发端子18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电压差相当于信号电压。
以下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果不是过电流或者周围温度处于过热状态的情况而是供应到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为正常状态,则电流正常流向第二引线端子120、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一引线端子110,从而维持几乎接近于导线的电阻值(例如数mΩ左右)而完成正常操作。
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如图6和图7所示,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的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当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施加上标准值以下的电流或电压时,电流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并由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因此构成电路而使电流流向电气电子元件侧。
当通过传感器等而感测到周围的过热或其他设备的安全上的危险性时,主芯片等向触发端子180施加信号电压(约为5V以下)。当有信号电压施加时,通过触发端子180而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形成电流路径(path),并由于这样的电流的流动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发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阻为数十mΩ~数Ω左右,然而在施加的信号电压作用下产生焦耳(Joule)热而使电阻值在数秒(second)内增加到数十kΩ~数十MΩ,从而几乎绝缘化。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发热使主弹簧140伸长,如图8所示,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第一板部136向上方移动,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向上方移动,从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分离,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断开。主弹簧140的伸长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分离状态得以持续,因此可以阻断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在通过触发端子180的信号电压被阻断之前将会持续发热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膨胀的状态,因此只要信号电压不被阻断,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就不会回归,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电断开的状态将会继续维持,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过电流阻断。
如果信号电压被阻断,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第一板部136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所受的力而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并向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是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如果信号电压消失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冷却,则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将消失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的障碍消除,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从而使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得以连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的温度也将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冷却一同下降,温度下降的主弹簧140的由温度引起的张拉力将减小,正是这样,当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时,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再次被压缩,据此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
<实施例3>
图9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10为示意性表示图9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参照图9至图10,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将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配置为可沿着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并将主弹簧140配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并将偏置弹簧150配置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具有板状结构。
虽然并未图示,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在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触发端子。
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具有将主弹簧140与偏置弹簧150并排布置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用于降低高度并尽量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大小趋于小巧(slim)的结构,是一种适于锂(Li)电池组等要求厚度薄的应用领域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连接部132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而第一板部136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连接部132在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续断,即电连接或电断开。因此,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可将其配备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处于被伸长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可设置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的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偏置弹簧150以被张拉的状态配备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将会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能够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改变为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即,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上方受压。而且,如果主弹簧140被这样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连接部132直接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向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并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实施例4>
图11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12为示意性表示图11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参照图11至图12,触点操作板130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132,是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134,与连接部132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136,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并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137,与第一板部136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138,与第二连接部137连接,并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此时,支撑块170连接于第二板部138而起到支撑触点操作板130的作用,支撑块170与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37的部分相反方向的第二板部138的一端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具有并排布置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用于降低高度并尽量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大小趋于小巧(slim)的结构,是一种适于锂(Li)电池组等要求厚度薄的应用领域的结构。
虽然并未图示,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在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触发端子。
第一板部136在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第二板部138在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主弹簧140配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偏置弹簧150配置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且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及第二板部138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或电断开。
在这种结构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板部136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第二板部138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连接部132在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续断,即电连接或电断开。因此,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其可配备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处于被伸长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以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可设置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的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偏置弹簧150以被张拉的状态设置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被压缩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从而可使其电断开。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4、第一板部136、第二连接部137以及第二板部138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改变为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即,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上方受压。并且,如果主弹簧140被这样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连接部132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于是向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及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并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实施例5>
图13为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14为示意性表示图13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参照图13至图14,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在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开口部104,并在壳体100的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开口部,且通过第一开口部104将第一引线端子110插入定位,并通过第二开口部将第二引线端子120插入定位,将触点操作板130设置为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续断,第一引线端子110和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触点操作板130而电连接或电断开。
当由于施加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外部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温度上升而超过形状记忆合金的转变温度时,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大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而使触点操作板130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断开,由此阻断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电流的流动。如果过电流原因消失或者外部过热原因消失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下降到低于特定临界温度,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且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从而使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变得小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且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受到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按压的力,于是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
在流入过电流时,在偏置弹簧150的自加热作用下主弹簧140伸长(膨胀),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之间的连接断开而电气性地断开,于是过电流流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并由于过电流的流入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自加热,由此使主弹簧140持续地维持高温状态(例如110℃以上),于是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维持电断开的状态。
然而,如果过电流原因消除而不再有过电流通过,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中止而被冷却,且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也减小,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触点操作板130受到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按压的力,于是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恢复到电连接的状态。
壳体100的第一侧面形成第一开口部104,且通过形成于壳体100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开口部104而将第一引线端子110插入定位,而壳体100的第二侧面形成第二开口部,且通过形成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部而将第二引线端子120插入定位。
将第一引线端子110设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将第一引线端子110设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
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配备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与触点操作板130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第一端子连接部126而与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电连接。第二引线端子120配置为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所连接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相反面(第二电极164)。
第一引线端子110通过触点操作板130而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或电断开。这种触点操作板130可包括:连接部132,是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134,与连接部132连接;第一板部136,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并受到基于从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弹性部件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第一触点部112电连接或电断开,并可以设置为平整的板状。为了能够充分地电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优选具有多个第一触点部112。如果将第一触点部112并列配置多个,则触点电阻减小而使电流容量增大,且随着第一触点部112的个数增加,电流容量也将随之增大。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第一触点部112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壳体100的侧面形成可用于支撑第二引线端子120的支撑块170,且第二开口部可贯穿支撑块170而形成。
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为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或电断开的单元。
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其可配备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此时,如果壳体100的内部温度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或者主弹簧140的转变温度),则主弹簧140能够以被压缩的状态位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处于被伸长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可设置于以第一板部136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的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一板部136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偏置弹簧150以被张拉的状态配备于以第一板部136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一板部136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将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能够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气性地断开。
对于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而言,当在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标准值以下的正常的电流或电压,或者壳体100内部温度为特定临界温度以下时,偏置弹簧150处于被张拉的状态,且在被张拉的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维持被压缩的状态。据此,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且第一引线端子110通过触点操作板130而与第二引线端子120电连接。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与连接部13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4、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的第一板部136或者通过与第二引线端子120连接的第一端子连接部126、与第一端子连接部126连接的第一板部136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变成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偏置弹簧150所处的方向受压,由此使偏置弹簧150压缩。如此,如果主弹簧140被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
当有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过电压之类的非正常电源施加于包含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或者在外部热源作用下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时,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因温度上升而张拉,而在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压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开而脱离,并由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之间成为电断开状态,且随即使电流路径(path)通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也在焦耳(joule)热的作用下温度急剧上升,且如果上升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上,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本身的电阻急剧增加并自加热(self-heating),从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被张拉的状态,据此只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温度不降低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下,就可以持续阻断电流的流动。
而且,即使非正常的电源持续施加或者外部热源持续维持,由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温度不会下降到特定临界温度以下,因此也照样维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本身的高电阻,并借助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发热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张拉状态,据此将持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因此,在由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电断开状态持续的时间内,电流的流动被持续阻断,因此可通过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阻断电源供应。
在偏置弹簧150的伸长引起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之前,通过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电源供应被完全阻断。如果过电流消失或者外部热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并借助于偏置弹簧150的伸长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连接,然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延迟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被冷却的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因此在电路等充分被冷却的状态下执行自动解除上述的电源阻断状态的过程,从而可以抑制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自身上出现异常的现象,并可以抑制电气电子产品的电路过热之类的现象。
在以上的说明中,是对第二引线端子120上连接电源而第一引线端子110上连接电路之类的电气电子元件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当然也可以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上连接电源而第二引线端子120上连接电气电子元件。
以下,对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操作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如果不是过电流或者周围温度处于过热状态的情况而是供应到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为正常状态,则电流正常流向第二引线端子120、第一端子连接部126、第一板部136、第一连接部134、连接部132以及第一引线端子110,从而维持几乎接近于导线的电阻值(例如数mΩ左右)而完成正常操作。
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当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施加上标准值以下的电流或电压时,电流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并由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因此构成电路而使电流流向电气电子元件侧。
在电气电子产品中如果施加上标准值以上的过电流或过电压,则由于偏置弹簧150的电阻值而产生焦耳(joule)热,从而使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主弹簧140伸长,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第一板部136朝上方移动,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朝上方移动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断开。由于借助于主弹簧140的伸长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之间的分离状态持续,因此可以阻断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
当如此地有非正常电源施加时,由于偏置弹簧150的电阻而使偏置弹簧150在焦耳(Joule)热的作用下急剧发热,从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启动(膨胀),于是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接触断开而电气性地断开,从而使电流路径(path)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此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阻为数十mΩ~数Ω左右,其高于偏置弹簧150的阻值(数mΩ),却在过电流的作用下同样产生焦耳(Joule)热而在数秒(second)内使电阻值增加到数十kΩ~数十MΩ,从而几乎绝缘化,因此将表现出阻断过电流的效果。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在非正常电源被完全阻断之前将持续发热,从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膨胀的状态,因此只要非正常电源没有消除,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就不会回归而继续维持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的电断开状态,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过电流阻断。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第一板部136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所受的力而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并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是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如果非正常的电源消失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冷却,则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将消失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的障碍消除,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从而使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得以连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的温度也将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冷却一同下降,温度下降的主弹簧140的由温度引起的张拉力将减小,正是这样,当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时,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再次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
<实施例6>
图15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对于与实施例5中说明过的部分重复的部分尽量省略说明。
参照图15,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包括配置于壳体100的第三侧面的触发(trigger)端子180。触发端子180通过壳体100的第三侧面插入而定位,且可以由导电性材料形成。触发端子18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触发端子18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
当在触发端子180上施加信号电压(约为5V以下)时,可借助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电断开,从而可以期待一种远程调整效果。即基于如下的原理:当各种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器(main processor)或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等通过传感器等而感测到周围的过热或其他设备的安全上的危险性时,主芯片等向触发端子180施加信号电压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电断开,从而使主芯片能够控制一体化设备的安全性。在施加信号电压时,使触发端子180成为正电极而使第二引线端子120成为负(-)电极,从而使触发端子18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的电压差相当于信号电压。
以下对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果不是过电流或者周围温度处于过热状态的情况而是供应到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为正常状态,则电流正常流向第二引线端子120、第一端子连接部126、第一板部136、第一连接部134、连接部132以及第一引线端子110,从而维持几乎接近于导线的电阻值(例如数mΩ左右)而完成正常操作。
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的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当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施加上标准值以下的电流或电压时,电流通过第二引线端子120而流向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并由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因此构成电路而使电流流向电气电子元件侧。
当通过传感器等而感测到周围的过热或其他设备的安全上的危险性时,主芯片等向触发端子180施加信号电压(约为5V以下)。当有信号电压施加时,通过触发端子180而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形成电流路径(path),并由于这样的电流的流动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发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电阻为数十mΩ~数Ω左右,然而在施加的信号电压作用下产生焦耳(Joule)热而使电阻值在数秒(second)内增加到数十kΩ~数十MΩ,从而几乎绝缘化。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发热使主弹簧140伸长,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第一板部136向上方移动,从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向上方移动,从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分离并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断开。主弹簧140的伸长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之间的分离状态得以持续,因此可以阻断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在通过触发端子180的信号电压被阻断之前将会持续发热而使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继续维持膨胀的状态,因此只要信号电压不被阻断,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就不会回归,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之间电断开的状态将会继续维持,并能够实现持续的过电流阻断。
如果信号电压被阻断,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第一板部136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所受的力而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并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于是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如果信号电压消失而使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冷却,则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将消失而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的障碍消除,从而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回归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从而使电气电子产品的电源得以连接。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主弹簧140的温度也将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冷却一同下降,温度下降的主弹簧140的由温度引起的张拉力将减小,正是这样,当主弹簧140的张拉力减小时,在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作用下主弹簧140再次被压缩,据此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
<实施例7>
图16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图,图17是将线触点部与触点操作板的形状放大而表示的图。
参照图16至图17,与触点操作板130连接的第一引线端子110上具有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而向上方突出的棒状的线触点部116,且作为与线触点部116连接的部位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设置为板状。
连接部132可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线触点部116电接触或电断开,可将连接部132设置为平整的板状。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线触点部116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虽然并未图示,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在实施例6中说明过的触发端子。
<实施例8>
图18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参照图18,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将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配置为沿着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将主弹簧140配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并将偏置弹簧150配置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具有板状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具有将主弹簧140与偏置弹簧150并排布置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用于降低高度并尽量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大小趋于小巧(slim)的结构,是一种适于锂(Li)电池组等要求厚度薄的应用领域的结构。
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
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配备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与触点操作板130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连接而电气性地连接。第二引线端子120配置为通过第二端子连接部128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所连接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相反面(第二电极164)。
虽然并未图示,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在实施例6中说明过的触发端子。
在这种结构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连接部132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而第一板部136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连接部132在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续断,即电连接或电断开。因此,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其可配备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伸长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设置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偏置弹簧150以被张拉的状态配备于以第一连接部134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将会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能够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气性地断开。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变成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即,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上方受压,而且,如果主弹簧140被这样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连接部132直接受到朝下方按压的力,由此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并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实施例9>
图19为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剖面图。
参照图19,触点操作板130包括:导电性的连接部132,是与第一引线端子110连接的部位;第一连接部134,与连接部132连接;板状的第一板部136,与第一连接部134连接,并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第二连接部137,与第一板部136连接;板状的第二板部138,与第二连接部137连接,并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此时,支撑块170起到支撑第二引线端子120的作用,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37的部分相反方向的第二板部138的一端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具有将主弹簧140与偏置弹簧150并排布置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用于降低高度并尽量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的大小趋于小巧(slim)的结构,是一种适于锂(Li)电池组等要求厚度薄的应用领域的结构。
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引线端子110配置为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第一电极162连接。
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配备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与触点操作板130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引线端子12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二板部138连接而电气性地连接。第二引线端子120通过第二端子连接部128而连接于第一引线端子110所连接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相反面(第二电极164)。
虽然并未图示,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还可以包括在实施例6中说明过的触发端子。
第一板部136在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第二板部138在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主弹簧140配置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偏置弹簧150配置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且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及第二板部138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连接或电断开。
在这种结构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第一板部136受到基于主弹簧14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第二板部138受到基于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的直接的力。连接部132在主弹簧140和偏置弹簧150的伸缩运动下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续断,即电连接或电断开。因此,根据连接部132与第一引线端子110之间的连接或断开,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将会连接或断开。
主弹簧140用于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其可配备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与第一板部136之间。在主弹簧14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将会接触,而在主弹簧140处于被伸长的状态下,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可分离而电断开。
偏置弹簧150是用于与主弹簧140一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续断的部件,其设置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偏置弹簧150以被张拉的状态配备于以第二连接部137为基准位于主弹簧140配置侧的相反侧的第二板部138与壳体100内壁之间,从而施加压力以使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能够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维持连接,而在主弹簧140伸长时偏置弹簧150将被压缩,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能够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气性地断开。
在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中,如果第一引线端子110或第二引线端子120上施加非正常的电源,例如施加高于标准值的电流或电压,则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110电连接的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4、第一板部136、第二连接部137以及第二板部138而将有高电流施加于偏置弹簧150。如果偏置弹簧150被施加高电流,则由于偏置弹簧150所具有的电阻值而使偏置弹簧150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上升。而且,当由于导热设备或电气设备的异常过热而使壳体100内部的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主弹簧140将随着升高的温度而变成被张拉的主弹簧140的形状。即,当主弹簧140变成被张拉的形状时,在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作用下触点操作板130的第一板部136将会向上方受压。如果主弹簧140被这样张拉,则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联动于第一板部136受到的力而朝上方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分离而电断开,结果将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断开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第二引线端子120之间不会产生电流。
如果非正常电源消失,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的自加热变得困难,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0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冷却,因此主弹簧140的张拉力消失且偏置弹簧150的张拉力变得强于主弹簧140的张拉力,从而使连接部132受到向下方按压的力并向第一引线端子110侧移动,从而使第一引线端子110与触点操作板130的连接部132电连接,并使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以上已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实现多种多样的变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当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过电流的作用下自加热(self-heating)并升温至特定临界温度以上时,电阻急剧增大而继续限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可以持续阻断电源供应,因此可以抑制电路等的过电流或过热所致的电气电子产品的火灾或故障的发生,所以本发明具备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Claims (24)

1.一种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部空间;
第一引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第二引线端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分离;
触点操作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电断开,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
作为弹性部件的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与所述触点操作板之间电续断;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插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
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当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且所述触点操作板联动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伸长或压缩的方向而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增加且所述主弹簧伸长,且在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分离而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断开,从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之间的电流的流动被持续地阻断;
当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变得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被冷却且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减小,从而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由此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包括:
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
正温度系数元件,配备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在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具有板状结构,
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侧面具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的绝缘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由BaTiO3系陶瓷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粒子分布于聚合物基体内而形成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插入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固定所述触点操作板,
其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触点操作板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所述触点操作板,并由绝缘体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
所述偏置弹簧由导电性弹簧构成,
当施加上高于标准值的过电流或者因外部环境而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超过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大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
在所述过电流消失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低于特定临界温度时,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小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从而在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作用下使所述触点操作板受到向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或者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侧按压的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开口部,
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
所述触点操作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续断,
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而电连接或电断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所述第二引线端子上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形成为板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操作板包括:
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连接部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
所述连接部具有板状结构,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操作板包括:
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
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连接部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及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所具有的第二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开口部,
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一引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而插入定位,
所述第二引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而插入定位,
所述触点操作板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电续断,
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与所述第二引线端子通过所述触点操作板电连接或电断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形成为板状。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具有多个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形成为板状。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点操作板连接的部位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子上具有为了使接触面积增大而向上方突出的棒状的线触点部,而作为与所述线触点部连接的部位的所述触点操作板的连接部形成为板状。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操作板包括:
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主弹簧和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连接部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一板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簧和偏置弹簧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连接部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伸长或压缩,
所述连接部具有板状结构,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操作板包括:
导电性的连接部,是与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连接的部位;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板状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主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部连接;
板状的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受到基于所述偏置弹簧的张拉力的直接的力,
其中,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主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偏置弹簧的伸缩运动下受到力,
所述主弹簧配置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
所述偏置弹簧配置于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基准位于所述主弹簧配置侧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连接部联动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受到的力而与第一引线端子电连接或电断开。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端子,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三侧面所具有的第三开口部插入而配置,其中,所述触发端子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连接。
CN201280060365.2A 2011-12-08 2012-12-05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Pending CN1039754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30731A KR101220283B1 (ko) 2011-12-08 2011-12-08 대전류용 반복형 퓨즈
KR10-2011-0130731 2011-12-08
PCT/KR2012/010453 WO2013085265A1 (ko) 2011-12-08 2012-12-05 대전류용 반복형 퓨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5410A true CN103975410A (zh) 2014-08-06

Family

ID=4784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365.2A Pending CN103975410A (zh) 2011-12-08 2012-12-05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533423A (zh)
KR (1) KR101220283B1 (zh)
CN (1) CN103975410A (zh)
TW (1) TW201337997A (zh)
WO (1) WO201308526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635A (zh) * 2015-06-23 2017-01-04 株式会社万都 桥接组件
CN109937463A (zh) * 2017-10-17 2019-06-25 内桥艾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元件
CN111739770A (zh) * 2020-07-15 2020-10-02 陈垠杰 一种二次送电的自复熔断器
CN115483076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池包的保险丝装置、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28040A (zh) * 2015-01-16 2016-08-01 yi-xiang Wang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TWI611451B (zh) * 2015-07-23 2018-01-11 Wang Yi Xiang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KR101884601B1 (ko) * 2016-03-21 2018-08-02 조인셋 주식회사 탄성을 갖는 서미스터 어셈블리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305A (zh) * 2000-10-24 2002-05-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表面贴装的ptc热敏电阻器及其贴装方法
CN1835161A (zh) * 2005-03-17 2006-09-20 恩益禧肖特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采用热敏材料体的热熔断器
KR101017995B1 (ko) * 2008-03-03 2011-03-02 (주)엠에스테크비젼 반복형 퓨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4729A (en) * 1979-10-10 1981-05-14 Susumu Ubukata Thermal protector for three phase
JPS59180346U (ja) * 1983-05-18 1984-12-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自己保持スイツチ
JPH02227927A (ja) * 1989-03-01 1990-09-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摺動接触装置
JPH03122934A (ja) * 1989-09-28 1991-05-24 T Tsuai James 回路保護装置
JP3692544B2 (ja) * 1993-07-29 2005-09-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自己保持型過電流保護装置
KR100190448B1 (ko) 1995-12-22 1999-06-01 전주범 형상기억합금을 이용한 수온 스위치
JP3797629B2 (ja) * 1996-02-20 2006-07-1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限流型遮断器
JP2006092988A (ja) * 2004-09-27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己復帰型保護素子
JP4908042B2 (ja) 2006-04-06 2012-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装置
US7326887B1 (en) * 2006-12-13 2008-02-05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Modified reset motor protector
KR100936232B1 (ko) * 2007-10-15 2010-01-11 이종호 전류퓨즈 기능을 겸비한 용융형 온도퓨즈
KR100912215B1 (ko) 2008-07-25 2009-08-14 (주)엠에스테크비젼 반복 퓨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0305A (zh) * 2000-10-24 2002-05-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表面贴装的ptc热敏电阻器及其贴装方法
CN1835161A (zh) * 2005-03-17 2006-09-20 恩益禧肖特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采用热敏材料体的热熔断器
KR101017995B1 (ko) * 2008-03-03 2011-03-02 (주)엠에스테크비젼 반복형 퓨즈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635A (zh) * 2015-06-23 2017-01-04 株式会社万都 桥接组件
CN106304635B (zh) * 2015-06-23 2019-03-15 株式会社万都 桥接组件
CN109937463A (zh) * 2017-10-17 2019-06-25 内桥艾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元件
CN109937463B (zh) * 2017-10-17 2022-06-24 内桥艾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元件
CN111739770A (zh) * 2020-07-15 2020-10-02 陈垠杰 一种二次送电的自复熔断器
CN115483076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池包的保险丝装置、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15483076B (zh) * 2021-06-16 2024-01-19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池包的保险丝装置、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85265A1 (ko) 2013-06-13
JP2014533423A (ja) 2014-12-11
TW201337997A (zh) 2013-09-16
KR101220283B1 (ko) 2013-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410A (zh) 大电流用自复型保险丝
KR100693057B1 (ko) 전지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025243A (zh) 具有过电流阻断功能的自复型保险丝
KR101389709B1 (ko) 과전류 차단 및 서지 흡수 기능을 갖는 복합 방호부품
KR101955747B1 (ko) 온도 퓨즈 및 당해 온도 퓨즈에 이용되는 활주전극
JP2022141710A (ja) 回路遮断器
ZA200505573B (en) Devi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surge voltages
CN106663566B (zh) 保护设备
CN104508784B (zh) 保护元件及电池组
CN110086144A (zh) 保护装置
EP2287878A1 (en)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N103460327A (zh) 热保护器及使用该热保护器的蓄电池
KR102077450B1 (ko) 보호 소자, 퓨즈 소자
JP6457810B2 (ja) ブレーカ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安全回路並びに2次電池回路。
CN208189496U (zh) 一种热保护型控制开关
KR101465428B1 (ko) 과열 및 과전류 방호부품
JP6592299B2 (ja) ブレーカ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安全回路並びに2次電池回路。
US9887057B2 (en) Remote activated fuse and circuit
JP6099080B2 (ja) 無通電タイプのブレーカ
WO2019193055A1 (en) Thermal protected varistor device
CN204498393U (zh) 一种防干烧厚膜加热器及一种豆浆机
JP6792497B2 (ja)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ー
KR20150115356A (ko) 정특성 서미스터를 이용한 안전장치
JPH10270216A (ja) 限流器および配線用遮断器
CN117561590A (zh) 封装结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