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451B -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451B
TWI611451B TW104123916A TW104123916A TWI611451B TW I611451 B TWI611451 B TW I611451B TW 104123916 A TW104123916 A TW 104123916A TW 104123916 A TW104123916 A TW 104123916A TW I611451 B TWI611451 B TW I6114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ristor
elastic compression
contact point
lug
bui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3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5178A (zh
Inventor
yi-xiang Wang
yi-yi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Wang Yi Xiang
Wang yi y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 Yi Xiang, Wang yi ying filed Critical Wang Yi Xiang
Priority to TW104123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45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5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5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451B/zh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Description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尤指一種過電流保護開關內建一突波吸收及斷路保護結構。
按,圖1A及圖1B係揭露習用一種觸接點位於中軸之過電流保護開關10,其大體上包含:一殼體11,其上端設有一壓塊12,又於底端處分設有第一接線片12a、第二接線片12b及第三接線片12c,其中該第一接線片12a設有一具反向延伸片之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及延伸片上之第一觸接點131,該第二接線片12b上方相對於該第一觸接點131,設有一可與其接觸之第二觸接點121;一連動體14,其一端樞口設在該壓塊12底部,另一端連動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之自由端,俾藉由該壓塊12之按壓,連動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上之第一觸接點131接觸該第二觸接點121形成導通(ON),且當電流發生過載時,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之曲張度因溫度升高而發生變形,並使該第一觸接點13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121形成斷路(OFF),據以構成一過電流保護開關10之形態。此類型專利見諸於我國公告第540811、367091、320335、262168、208384號等專利中。
惟查,上述習用過電流保護開關10,係針對電流過載所設計之結構,但是,對於突波超量或高壓雷擊等突發狀況,而造成電壓瞬間過載,並無自動斷路(OFF)的保護裝置,因此易對電器用品造成損害或使用上有安全之虞。
是以,為了使用上安全,在諸多的電路中,習用過電流保護開 關10在使用時,係另外再並接一突波吸收器(壓敏電阻(Metal Oxide Varistor)及主電源串接一溫度保險絲,俾防止過電壓時所造成的損害。
圖2A係TW第I408717號(美國專利US Patent No.8,643,462)專利,其揭露一種防突波的『開關模組』,應用於一電源系統,此開關模組包括一電源開關105、一絕緣件106、一突波吸收器107及一熱縮帶108。絕緣件106插設在電源開關105上;突波吸收器107與電源開關105相鄰;熱縮帶108與突波吸收器107及絕緣件106連接,熱縮帶108用以藉由突波吸收器107的溫升產生收縮作用;當絕緣件106於初始狀態時,不影響電源開關的切換,當熱縮帶108的遇熱收縮程度足以驅動絕緣件阻斷電源開關105的啟動時,電源開關105呈斷路狀態。惟查,該絕緣件106、突波吸收器107及熱縮帶108等元件係設在電源開關105的外部,並非與電源開關105同為一整體性結構。
是以,上揭習用開關結構除有品質難確保,零件外接高溫危險,反應緩慢外,皆有體積過大、構件太複雜之侷限性,因此需要更多空間及組立工序,故只能採外接獨立於開關外部之方式施作,無法內建在開關內,因此尚有改善空間。
依據UL1449第三版(2009.10)即有新增TYPE 4 SPD-元件類的突波保護器之規範。同時新版並納入低電壓(1000V以下)避雷器(Low Voltage surge Arresters)檢驗。名稱由(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pressors)改為(Surge Protective Devices)顯見元件一體化與具備防雷(surge Arresters)快速斷電的必要性。
是以,為解決上述問題,發明人於104年1月16日所申請之第104101408號「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發明專利,係將 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共同內建於具防火耐溫材質殼體之過電流保護開關內,確保雷擊高壓及突波超量時之斷路作動皆能順利完成者;其結構新穎且具有突破性之進步,已經迅速獲得鈞局核准審定在案;惟查,該案所揭露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係針對圖1A及圖1B觸接點位於中軸之開關模組所設計,因此該「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係設在該接觸簧片之下方。
然查,市售尚有各種不同型態之開關模組,例如:圖2B所示之開關模組10A,係屬另一種觸接點位於側邊的開關模組,此類型專利見諸於我國公告第529230、320335、M493139、M274630、M270478、M461866號等專利中。此類型開關模組10A,與圖1B所示之開關模組10,皆具有殼體11、壓塊12、第一接線片12a、第二接線片12b、第三接線片12c、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a、第一觸接點131、第二觸接點121及一連動體142等構件,其差異僅在於雙合金屬接觸簧片13a是平面型或返折型而決定了第一觸接點131的放置位置是中軸或側邊,而其功能上是相同的。為此,發明人乃延續前案之技術特徵,進一步將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設計成可共用在如圖2B所示觸接點位於側邊之其他類型的開關模組10A及圖1B所示觸接點位於中軸之開關模組10內。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除了具備電流過載保護開關原有之功能外,在同一個開關內同時兼具突波吸收及斷路功能,以達用電安全之功效增進。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將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內建在開關模組內,使其具有整體安全性且方便組裝在插座等電器產品之功效。
為達上述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之技術特徵,包含:一殼體, 其上端設有一壓塊,又於底端分設有一第一接線片、一第二接線片及一第三接線片,其中該第一接線片上連接一雙合金屬接觸簧片,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設有一第一觸接點,該第二接線片上段部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觸接點,設有一可與其接觸之第二觸接點;一連動體,其一端樞設在該壓塊底部,另一端連動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之自由端,進而使該第一觸接點接觸該第二觸接點形成導通(ON),且當電流發生過載時,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之曲張度因溫度升高而發生變形,並使該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形成斷路(OFF),據以構成一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形態,並由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及二觸接點構成一呈現ON/OFF之開關區;其特徵在於: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係內建在該殼體內,其包括:一突波吸收結構及一斷路結構,其中該突波吸收結構包括:至少一個壓敏電阻,該壓敏電阻係呈未包覆絕緣層之裸片形態,其具備一上、下表面,且其設在該第一接線片及第三接線片之間,據以構成一突波吸收隔離區;該斷路結構包括:一彈性壓縮元件,相對於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之推頂位置,其係設置在該突波吸收隔離區之對應邊,且其壓縮時之高度係未觸及到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及該連動體;一桿件,係設在該彈性壓縮元件之頂端並與其連動;一鬆脫元件,其具備一第一端及一對應之第二端,且其至少一端係接近該壓敏電阻的表面並予以定位,俾將該彈性壓縮元件予以壓縮,使該彈性壓縮元件與該雙合金屬片之間保持一距離;至少一感溫接合物,係呈膠固狀黏在該壓敏電阻的表面,當該感溫接合物熔化時,將使該鬆脫元件鬆脫位移,並使該彈性壓縮元件頂端上的壓制力解除;藉由上述該彈性壓縮元件與該鬆脫元件配合該感溫接合物,據以構成一斷路結構制動區;藉此,當該第一觸接點與該第二觸接點接觸導通(ON)時,遇到高電壓使該壓敏電阻溫度瞬間上升高於該感溫接合物的熔化值,迫使 該感溫接合物熔化並使該鬆脫元件鬆脫位移,據以使該彈性壓縮元件彈伸,進而帶動該桿件位移而頂觸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連動體、壓塊其中任一元件或其組合結構,即可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上的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使該第一接線片與該第二接線片形成斷路(OFF)。
藉助上揭技術特徵,本發明解決了習用電流過載保護開關外接突波吸收器的缺失,利用一般電流過載保護開關耐溫防火的內部空間,巧妙內建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遇突波超量或高壓雷擊時,利用發熱之該壓敏電阻與可瞬間熔解之感溫接合物,使得該鬆脫元件分離,並利用該彈性壓縮元件彈伸推頂該桿件,使該第一、二觸接點脫離,迅速形成斷路。是以,本發明除了具備電流過載保護功能外,進一步在同一個開關內同時兼具過電壓保護與突波吸收功能並具突波超量斷路設計,具有用電安全且在配設使用方便之功效增進。
30‧‧‧開關模組
31‧‧‧殼體
32‧‧‧壓塊
33‧‧‧連動體
34‧‧‧止擋面
35‧‧‧定位面
36‧‧‧穿槽
37‧‧‧定位槽
38‧‧‧引導軌
39‧‧‧通道
40‧‧‧第一接線片
41‧‧‧雙合金屬接觸簧片
411‧‧‧自由端
42‧‧‧弧形曲面
421‧‧‧第一觸接點
43‧‧‧第一橫向延伸片
50‧‧‧第二接線片
51‧‧‧上段部
511‧‧‧第二觸接點
52‧‧‧缺口
60‧‧‧第三接線片
61‧‧‧第二橫向延伸片
70‧‧‧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
70A‧‧‧突波吸收結構
70B‧‧‧斷路結構
71‧‧‧壓敏電阻
71a‧‧‧第一壓敏電阻
71b‧‧‧第二壓敏電阻
71c‧‧‧第三壓敏電阻
711‧‧‧表面
72‧‧‧感溫接合物
73‧‧‧彈性壓縮元件
74‧‧‧鬆脫元件
741‧‧‧第一端
742‧‧‧第二端
75‧‧‧桿件
75A‧‧‧柱體
75B‧‧‧桿體
751‧‧‧結合孔
80‧‧‧第四接線片
(A)‧‧‧突波吸收隔離區
(B)‧‧‧斷路結構制動區
(C)‧‧‧開關區
圖1A係習用一種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外觀立體圖。
圖1B係習用一種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剖視圖。
圖2A係習用TW I408717(即美國專利US Patent No.8,643,462)防突波斷路方式之示意圖。
圖2B係習用另一種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剖視圖。
圖3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其顯示開關在OFF狀態。
圖3A係圖3中部份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其顯示開關在ON狀態。
圖5係本發明之使用狀態圖,其顯示感溫接合物溶解而鬆脫元件鬆開, 桿件產生位移形成接點斷路(OFF)。
圖6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主要元件分解立體圖。
圖7A係顯示本發明使用二個壓敏電阻之示意圖。
圖7B係顯示本發明使用二個壓敏電阻及第四接線片與鬆脫元件之示意圖。
圖7C係顯示本發明使用三個壓敏電阻及第四接線片與鬆脫元件之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圖3~圖6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殼體31,其上端設有一壓塊32,又於底端分設有一作為正極輸出之第一接線片40、一作為正極輸入之第二接線片50,及一作為負極輸入之第三接線片60,其中該第一接線片40連接一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上設有一第一觸接點421,該第二接線片50的上段部51,相對於該第一觸接點421的位置,設有一可與其接觸之第二觸接點511;一連動體33,其上端樞設在該壓塊32底部,底端連動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自由端411,俾如圖4所示,藉由該壓塊32之按壓,驅動連動體使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向下,迫使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向下彈跳變形,使其上之第一觸接點421接觸該第二觸接點511形成導通(ON),且當電流過載時,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曲張度因溫度升高而發生變形,跳回圖3所示之狀態,並使該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形成斷路(OFF),據以構成一以電流過載保護開關為本體之開關模組30。
承上,由於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設置位置及與該壓塊32之連動方式,常因不同的開關模組30而有不同,例如:本實施例中,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中央具有一弧形曲面42,而第一觸接點421位於側 邊;另例如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具反向延伸面而第一觸接點421位於中央,又或將突波吸收隔離區反向配置而將開關區置於其下方皆可實施;惟,上述構成係屬先前技術(Prior Art),位置交換則為通常設計者皆知,容不贅述。
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在電流過載保護開關架構下之開關模組30,其一可行實施例,係將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70,內建在該殼體31內,其包括一突波吸收結構70A及一斷路結構70B,其中該突波吸收結構70A包括:至少一個壓敏電阻(又稱突波吸收器)71,本發明之壓敏電阻71係呈未包覆絕緣層之裸片形態,使其具備一上、下導電導熱之表面711,可直接的與感溫接合物快速導熱,其設在該第一接線片40與第三接線片60之間,並與接線片做彈性觸接或固接之導電結構,據以構成一突波吸收隔離區(A)。
承上,該斷路結構70B包含:一彈性壓縮元件73,係設置在該殼體31內,相對於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推頂位置,其係設置在該突波吸收隔離區(A)之對應邊,包括在其上、下邊或其側邊皆可,且其壓縮時之高度係未觸及到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或連動體33。本實施例中,該彈性壓縮元件73係由一柱狀壓縮彈簧所構成,並置於側面,但不限定於此,例如:彈片、盤狀彈簧等元件亦可實施。其係包括以柱狀彈簧型式設置在該突波吸收隔離區(A)之左右,亦可以盤狀彈簧型式設置在突波吸收隔離區(A)之上下皆可。
一鬆脫元件74,其具備一第一端741及一對應之第二端742,且其至少一端係接近該壓敏電阻71的表面711並予以定位,俾將該彈性壓縮元件73予以壓縮,利用該鬆脫元件74將常態呈伸長狀態之彈性壓縮元件73使其受到壓制力收縮,而成為較短的長度,而不會頂觸到該雙合金 屬接觸簧片41或與其連動之連動體33,其較佳實施例係保持一小距離。至於,該鬆脫元件74可呈板狀、帶狀、繩狀或線狀其中任一或其組合形式皆可實施。
至少一感溫接合物72,係呈膠固狀黏在該壓敏電阻71其一表面711上,且將該鬆脫元件74之一端或二端予以黏結。本實施例中,感溫接合物72係將該鬆脫元件74之第一端741黏著固定在該壓敏電阻71之表面711上,另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73之後,固定在該殼體31內預定之可固定位置,本實施例係固定在一引導軌38內,使該鬆脫元件74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73,而收縮呈現較短的長度。本實施例中,該感溫接合物72係可為非金屬之熱敏物質所構成,或金屬類之低溫快熔金屬化合物(例如:一般保險絲用之金屬化合物)所構成,但不限定於此。因此,只要在壓敏電阻(突波吸收器)71溫升達到所設定溫度時,且此類物質在溫度未升至高溫時卽熔化的導電或非導電物質皆可。此化合物在於有固定的熔點,快速斷鏈熔解特性。此外,該感溫接合物72與鬆脫元件74之材質可為金屬與非金屬之交互使用,例如以金屬之鬆脫元件與非金屬類感溫接合物組合,又如以金屬之鬆脫元件與金屬之感溫接合物組合,或是鬆脫元件74與感溫接合物72皆為相同之感溫材質而黏著於壓敏電阻71發熱之表面711上者皆為可行。故只要能黏著於壓敏電阻71之表面711上,且當壓敏電阻71發熱時可使之熔斷令鬆脫元件74分離者皆為可行,此為通常設計者皆知,容不贅述。
一桿件75,係設在該彈性壓縮元件73上並與其連動;本實施例中,該桿件75係可由該彈性壓縮元件73的頂部一體成型之柱體75A所構成,其上端係接近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或連動體33,只要頂觸到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連動體33、壓塊32其中任一元件或是其組合結構, 即可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上的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此外,該桿件75可為一獨立元件之桿體75B所構成,其底端位於該彈性壓縮元件73的頂部,其上端係接近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或連動體33,俾當該彈性壓縮元件73彈升時,皆可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上的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其可由絕緣材料所構成。再者,將該桿體75B亦可設有一結合孔751而與套置在該柱體75A上,進而與該彈性壓縮元件73結合或定位,而能同步位移者,皆可實施。而該桿件75無論是柱體75A或桿體75B,其主要功能皆在於當開關模組30異常時,用以推頂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連動體33、壓塊32其中任一元件或其組合結構,即可強迫其上之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
再者,該鬆脫元件74及彈性壓縮元件73可為金屬或非金屬所交互構成,如全為金屬所構成且必要時,其鬆脫元件74中間可連接一絕緣物,使二端不會形成導電。若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與金屬型之彈性壓縮元件73與金屬型鬆脫元件74為同極性時,其桿件75與彈性壓縮元件73可為同一構件。
請續參閱圖5,該第一觸接點421與該第二觸接點511原來係呈接觸導通(ON)時,但遇到高電壓使該壓敏電阻71溫度瞬間上升高於該感溫接合物72的熔化值時,會迫使該感溫接合物72熔化,並使該鬆脫元件74鬆開,導致該彈性壓縮元件73的壓制力瞬間消失而向上彈升,進而推頂該桿件75向上位移,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上的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使該第一接線片40可瞬間與該第二接線片50形成斷路(OFF)。
圖6所示係本發明之主要元件分解立體圖,本發明之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70包括一突波吸收結構70A及一斷路結構70B;請同時配合 圖3至圖5各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該突波吸收結構70A係設在該第一接線片40與該第三接線片60之間,在該殼體31內部空間設有一直向之止擋面34,以及至少一個橫向定位面35,該定位面35係供該第二接線片50之上段部51放置定位,是以,該定位面35相對於之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之推頂位置,設有一穿槽36,俾利該彈性壓縮元件73通過,另該定位面35與穿槽36之間可設有一通道39,供該鬆脫元件74穿越;再者,該殼體31內部空間在該第一接線片40與該第三接線片60之間,設有一個以上之定位槽37供該壓敏電阻71與接線片嵌入定位,據以使該定位槽37與殼體31共構形成一個以上定位用之隔間槽,且其具有防火耐溫之結構體,藉以使整個突波吸收結構70A穩固內建在該殼體31內。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接線片40之中段處設有一第一橫向延伸片43,該壓敏電阻71係設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43之底面;該第三接線片60相對於該橫向延伸片43之位置,設有一第二橫向延伸片61,藉以使該壓敏電阻71可被定位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43與第二橫向延伸片61之間,其並可在該壓敏電阻71的上、下表面711與接線片採固定接觸或彈性觸接導電並使其定位穩固,容不贅述。
是以,本發明在該殼體31內部空間,大致上包括幾個區塊,例如:由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及二觸接點421、511所構成之開關區(C),由該突波吸收結構70A所構成的突波吸收隔離區(A),以及由該斷路結構70B所構成之斷路結構制動區(B)。該開關區(C)係為傳統的開關構件,因此不同開關模組配設的位置會有所不同,但本發明所採用之突波吸收隔離區(A)及斷路結構制動區(B)相互結合的技術手段不會改變,也就是說無論開關區(C)是設在該殼體31內部之上方或下方等不同位置,其第一觸接點421與第二觸接點511接觸導通(ON)時,遇到突波 超量或高壓雷擊使壓敏電阻71溫度上升高時,仍然是利用斷路結構制動區(B)之感溫接合物72熔化使鬆脫元件74鬆開,以使彈性壓縮元件73彈伸,推頂桿件75向開關區(C)位移,即可使二觸接點形成斷路(OFF)的技術特徵不會改變,因此,容不逐一說明。
本發明係利用開關模組30過電壓時,該壓敏電阻71溫度瞬間升高至預設值時,迫使粘貼在該壓敏電阻71之表面711之感溫接合物72瞬間熔解。該壓敏電阻(Metal Oxide Varistor或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VDR),又稱變阻器或突波吸收器,是一種具有顯著非歐姆導體性質的電子元件,電阻值會隨外部電壓而改變,因此它的電流-電壓特性曲線具有顯著的非線性,廣泛的被應用在電子線路中,來防護因為電力供應系統的暫態電壓突波所可能對電路的傷害。本發明運用壓敏電阻71當高壓來到時,其表面溫度迅速升高至預設值時,該感溫接合物72即可迅速反應而瞬間熔解,使得該鬆脫元件74被鬆開,使該彈性壓縮元件73的壓制力瞬間消失而向上彈升,進而使得該桿件75產生位移,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41上的第一觸接點421脫離該第二觸接點511,使該第一接線片40與該第二接線片50形成斷路(OFF)。
上揭圖3至圖6為兩極型突波吸收結構配置。實施例中所揭示之壓敏電阻71為一個,但不限定於此;圖7A係兩極加強型突波吸收結構配置。實施例顯示本發明使用二個壓敏電阻71a、71b做並接配線與鬆脫元件74結合之示意圖,其優點是可增加突波吸收功能,具有使該感溫接合物72更加迅速反應而瞬間熔解,增進使用之安全性。本實施例中,該壓敏電阻71a、71b為二個,並以該感溫接合物72將該鬆脫元件74的第一端741膠固黏在該第一壓敏電阻71a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73之後,固定在該殼體31內預定之可 固定位置,亦可固定在該第二壓敏電阻71b的表面711同步做動鬆脫,而該第二壓敏電阻71b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61的下方,且該第二橫向延伸片61係設成階梯狀,使該第一壓敏電阻71a係定位在該第一、二橫向延伸片43、61之間,而該第二壓敏電阻71b係定位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61與該第一接線片40之間。
圖7B係三極簡易型突波吸收結構配置。實施例顯示本發明使用二個壓敏電阻71a、71b與一第四接線片80之實施例圖,其與上揭實施例之差異在於:其增設一第四接線片80,作為接地線與正極間突波吸收之用,該第一壓敏電阻71a係設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43之底面,該第二壓敏電阻71b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61與該第一接線片40之間,並以該感溫接合物72將該鬆脫元件74的第一端741膠固黏在該第一個壓敏電阻71a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73之後,經過該殼體31內預定位置所設之一引導軌38後,以該感溫接合物72將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膠固黏在該第二壓敏電阻71b的表面,且該第二壓敏電阻71b的表面進一步設有該第四接線片80,藉此使任一壓敏電阻發熱皆可令鬆脫元件74鬆脫作動。
圖7C係三極完整型突波吸收結構配置。實施例顯示本發明使用三個壓敏電阻71a、71b、71c與一第四接線片80之實施例圖,其與上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其增設一第三壓敏電阻71c。該第三壓敏電阻71c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61的下方,且在該第四接線片80的上方,並以該感溫接合物72將該鬆脫元件74的第一端741膠固黏在該第一個壓敏電阻71a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73之後,經過該殼體31內預定位置所設之一引導軌38,以該感溫接合物72將該鬆脫元件74的第二端742膠固黏在該第四接線片80中間與其上 下兩壓敏電阻71b、71c共同黏合。藉此以達到任一壓敏電阻超量溫升或雷擊任一電極高壓時皆可完成斷路作動。同理亦可採用三個壓敏電阻並接配線以達三倍突波吸收能力。又於突波吸收隔離區中更改接線片之配線位置或另外套接彈性元件作電傳導配線使用此皆為設計者常用方式,容不贅述。
是以,藉由圖7A、圖7B及圖7C的揭露及說明得知,本發明獨創在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殼體31內部內建之壓敏電阻71,可以是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構成皆可實施,再者,本發明之實施不限定於上揭圖式之構成,舉凡利用本發明上揭技術手段,為配合開關區(C)之位置,該突波吸收隔離區(A),以及斷路結構制動區(B),其設在該殼體31內的位置或方向之改變,或另於該本體內外另加接電流保險絲、氣體放電管、防雜訊電容、加裝突波數量、或經由彈性壓縮元件同步推動兩組觸接點等輕易加裝之方式,仍屬本發明之可實施範圍,容不贅述。
藉助上揭技術特徵,本發明解決了習用電流過載保護開關須外接溫度保險絲及突波吸收器的缺失,在一電流過載保護開關的內部空間,巧妙內建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遇突波高電壓時,利用發熱之壓敏電阻與可瞬間熔解之感溫接合物,使得鬆脫元件鬆開,並利用該彈性壓縮元件之彈力推頂該桿件,使二觸接點脫離,迅速形成斷路。是以,本發明除了具備電流過載保護功能外,進一步在同一個開關內同時兼具過電壓保護與突波吸收功能並具突波超量斷路設計,具有用電安全且在配設使用方便之功效增進。
30‧‧‧開關模組
31‧‧‧殼體
32‧‧‧壓塊
33‧‧‧連動體
34‧‧‧止擋面
35‧‧‧定位面
36‧‧‧穿槽
37‧‧‧定位槽
38‧‧‧引導軌
39‧‧‧通道
40‧‧‧第一接線片
41‧‧‧雙合金屬接觸簧片
411‧‧‧自由端
42‧‧‧弧形曲面
421‧‧‧第一觸接點
43‧‧‧第一橫向延伸片
50‧‧‧第二接線片
51‧‧‧上段部
511‧‧‧第二觸接點
52‧‧‧缺口
60‧‧‧第三接線片
61‧‧‧第二橫向延伸片
70‧‧‧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
70A‧‧‧突波吸收結構
70B‧‧‧斷路結構
71‧‧‧壓敏電阻
72‧‧‧感溫接合物
73‧‧‧彈性壓縮元件
74‧‧‧鬆脫元件
741‧‧‧第一端
742‧‧‧第二端
75‧‧‧桿件
751‧‧‧結合孔
75A‧‧‧柱體
75B‧‧‧桿體
(A)‧‧‧突波吸收隔離區
(B)‧‧‧斷路結構制動區
(C)‧‧‧開關區

Claims (10)

  1. 一種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包含:一殼體,其上端設有一壓塊,又於底端分設有一第一接線片、一第二接線片及一第三接線片,其中該第一接線片上連接一雙合金屬接觸簧片,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設有一第一觸接點,該第二接線片上段部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觸接點,設有一可與其接觸之第二觸接點;一連動體,其一端樞設在該壓塊底部,另一端連動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進而使該第一觸接點接觸該第二觸接點形成導通(ON),且當電流發生過載時,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之曲張度因溫度升高而發生變形,並使該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形成斷路(OFF),據以構成一電流過載保護開關之形態,並由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及二觸接點構成一呈現ON/OFF之開關區;其特徵在於:一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係內建在該殼體內,其包括:一突波吸收結構及一斷路結構,其中該突波吸收結構包括:至少一個壓敏電阻,該壓敏電阻係呈未包覆絕緣層之裸片形態,其具備一上、下表面,且其設在該第一接線片及第三接線片之間,據以構成一突波吸收隔離區;該斷路結構包括:一彈性壓縮元件,相對於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之推頂位置,其係設置在該突波吸收隔離區之對應邊,且其壓縮時之高度係未觸及到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及該連動體;一桿件,係設在該彈性壓縮元件之頂端並與其連動;一鬆脫元件,其具備一第一端及一對應之第二端,且其至少一端係接近該壓敏電阻的表面並予以定位,俾將該彈性壓縮元件予以壓縮,使該彈性壓縮元件與該雙合金屬片之間保持一距離;至少一感溫接合物,係呈膠固狀黏在該壓敏電阻的表面,當該感溫 接合物熔化時,將使該鬆脫元件鬆脫位移,並使該彈性壓縮元件頂端上的壓制力解除;藉由上述該彈性壓縮元件與該鬆脫元件配合該感溫接合物,據以構成一斷路結構制動區;藉此,當該第一觸接點與該第二觸接點接觸導通(ON)時,遇到高電壓使該壓敏電阻溫度瞬間上升高於該感溫接合物的熔化值,迫使該感溫接合物熔化並使該鬆脫元件鬆脫位移,據以使該彈性壓縮元件彈伸,進而帶動該桿件位移而頂觸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連動體、壓塊其中任一元件或其組合結構,即可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上的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使該第一接線片與該第二接線片形成斷路(OFF)。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桿件可由該彈性壓縮元件頂部一體成型之柱體所構成,其上端係接近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或連動體,俾當該彈性壓縮元件彈升時,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上的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桿件為一獨立元件之桿體所構成,其底端位於該彈性壓縮元件的頂部,其上端係接近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或連動體,俾當該彈性壓縮元件彈升時,強迫該雙合金屬接觸簧片上的第一觸接點脫離該第二觸接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桿體底部設有一結合孔,可套置在該彈性壓縮元件之頂部,與該彈性壓縮元件結合定位,該桿體可由絕緣材料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第一接線片之中段處設有一第一橫向延伸片,該壓敏電阻係 設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之底面,該第三接線片相對於該橫向延伸片之位置,設有一第二橫向延伸片,藉以使該壓敏電阻可被定位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及第二橫向延伸片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感溫接合物係設在該壓敏電阻其中一表面,且將該鬆脫元件之一端或二端予以黏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壓敏電阻為一個,並以該感溫接合物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一端固定在該壓敏電阻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之後,固定在該殼體內預定之固定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壓敏電阻為二個,並以該感溫接合物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一端膠固黏在該第一壓敏電阻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之後,固定在該殼體內預定之固定位置,而該第二壓敏電阻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的下方,且該第二橫向延伸片係設成階梯狀,使該第一壓敏電阻係定位在該第一、二橫向延伸片之間,而該第二壓敏電阻係定位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與該第一接線片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壓敏電阻為二個,該第一壓敏電阻係設在該第一橫向延伸片之底面,該第二壓敏電阻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與該第一接線片之間,並以該感溫接合物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一端膠固黏在該第一壓敏電阻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之後,經過該殼體內預定位置所設之一引導軌後,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以該感溫接合物膠固黏在該第二個壓敏電阻的表面,且該第二壓敏電阻的表面進 一步設有一第四接線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其中,該壓敏電阻為三個,其更包括一該第三壓敏電阻係設在該第二橫向延伸片的下方,且該第二及第三壓敏電阻之間設有一第四接線片,並以該感溫接合物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一端膠固黏在該第一壓敏電阻的表面,另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在跨越壓制該彈性壓縮元件之後,經過該殼體內預定位置所設之一引導軌後,將該鬆脫元件的第二端以該感溫接合物膠固黏在該第四接線片上下之第二壓敏電阻與第三壓敏電阻兩者間。
TW104123916A 2015-07-23 2015-07-23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TWI611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3916A TWI611451B (zh) 2015-07-23 2015-07-23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3916A TWI611451B (zh) 2015-07-23 2015-07-23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178A TW201705178A (zh) 2017-02-01
TWI611451B true TWI611451B (zh) 2018-01-11

Family

ID=5860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3916A TWI611451B (zh) 2015-07-23 2015-07-23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14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201B (zh) * 2018-07-03 2019-11-01 易湘雲 熱破壞斷電的開關及具有該開關的插座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7385U (en) * 2004-04-28 2005-02-21 Wan-Shiou Huang Honeycomb brick
WO2008068115A1 (de) * 2006-12-05 2008-06-12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Steckbarer überspannungsableiter
TW201337997A (zh) * 2011-12-08 2013-09-16 Ms Techvision Co Ltd 用於高電流之可重複熔絲
US20140218159A1 (en) * 2011-08-18 2014-08-07 Joachim Wosgien Fu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7385U (en) * 2004-04-28 2005-02-21 Wan-Shiou Huang Honeycomb brick
WO2008068115A1 (de) * 2006-12-05 2008-06-12 Dehn + Söhne Gmbh + Co. Kg Steckbarer überspannungsableiter
US20140218159A1 (en) * 2011-08-18 2014-08-07 Joachim Wosgien Fuse
TW201337997A (zh) * 2011-12-08 2013-09-16 Ms Techvision Co Ltd 用於高電流之可重複熔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178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8846B2 (ja) 切り離し機構付spd
US20170047180A1 (en) Switch module of built-in anti-surge disconnection structure
TWI408717B (zh) 開關模組
US20160006235A1 (en) Anti-lightning strok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switch
US20170110279A1 (en) Thermal metal oxide varistor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CN208174263U (zh) 一种新型的热保护型压敏电阻
US20160233041A1 (en) Switch module of built-in anti-surge disconnection structure
TWI611451B (zh)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JP5256304B2 (ja) 新型の過熱保護式電圧依存性抵抗器
TWI611450B (zh) 內建突波吸收及雙重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CN107946007B (zh) 一种嵌入式结构的热保护压敏电阻器
CN204696674U (zh) 一种大通流的电涌保护器
CN105869963A (zh) 内建突波吸收及断路结构的开关模组
CN104810814A (zh) 一种大通流的电涌保护器
US9450349B1 (en) Power socket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N101728120B (zh) 双重温度感应断电的电路保护装置
TW201546857A (zh) 具防雷擊功能之電流過載保護開關
CN210245194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压敏电阻
CN105206477A (zh) 具防雷击功能的电流过载保护开关
TW201719702A (zh)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三)
WO2020233668A1 (zh) 一种新型的热保护型压敏电阻
CN201111299Y (zh) 一种复合型过热保护电阻器
CN202523637U (zh) 敞开式温度保护器
TWI647729B (zh) Offset surge absorbing structure built into contact switch
TW201628040A (zh) 內建突波吸收及斷路結構之開關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