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0554B - 一种连续煮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煮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0554B
CN103960554B CN201410173882.1A CN201410173882A CN103960554B CN 103960554 B CN103960554 B CN 103960554B CN 201410173882 A CN201410173882 A CN 201410173882A CN 103960554 B CN103960554 B CN 103960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autoclaving
pudding
transmission chain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38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0554A (zh
Inventor
何剑飞
于秋生
陈天祥
冯伟
张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738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0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0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0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0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0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23L5/13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using water or stea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煮粽机,包括常压蒸煮室、高压蒸煮室、以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行经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的传送链条;所述高压蒸煮室的顶部具有常压开口,高压蒸煮室的底部为通过液位高度施压的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由高压蒸煮室的常压开口进出且行经所述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上挂有若干用于盛装粽子的粽篮。高压蒸煮室具有常压开口,可不间断地往高压蒸煮室投入或者取出粽子,实现连续化生产,同时采用传送链条传送粽子,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微生物对粽子的污染;配合冷却室和清洗室,连续蒸煮机能实现烧煮和冷却合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煮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煮粽机。
背景技术
目前粽子的蒸煮都是采用间歇性的蒸煮方式,将待蒸煮的粽子集中放入蒸煮锅内蒸煮,煮熟后再集中取出进入下一工序。一般情况下,一个蒸煮工人管理2口蒸煮锅,每口蒸煮锅单次可以蒸煮3000个左右的粽子,平均每次蒸煮的时间为90分钟左右。这种间歇性的人工操作模式,造成工艺参数的执行与监控全依赖操作人员,产品品质的可控性低;其次,间歇性的生产方式造成现场生产条件粗放,在粽子进行蒸煮时,下一锅生粽摆放在一边待蒸煮,而刚出锅的熟粽也放置在锅边待人工转序到下一工序,现场人物流交叉频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第三,这种蒸煮方式水、油、热能利用率低,高峰期每天有300t煮粽水排放,温度达90℃以上,煮粽水大约含有1%的油以及大量肉屑、碎米粒、酱油、糖、盐等溶质,煮粽水的大量排放,不但是污染处理的一种负担,而且造成了水、油、热能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蒸煮车间环境热量大,工人操作环境差,且劳动强度大。倘若能实现在一个相对密闭的设备中完成连续化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降温的过程,能实现准确控制工艺参数,减少周转时间和空间,降低生熟交叉的风险,为包装、杀菌革新提供条件。
公开号为CN20131614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食品蒸煮罐,它包罐体、盖于罐体上的罐盖,在罐体内侧的底部分布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上方设有过滤板,罐体和罐盖之间用固定件固定,在罐盖上设有第一连接管,在罐底上设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在罐体的边侧设有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
公开号为CN20345774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直火加热可调压力蒸煮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壳体,其包括罐主体和扣在罐主体上开口的罐上盖,所述蒸煮壳体内加水,且蒸煮壳体的底部外侧用直火加热; 蒸煮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蒸煮壳体的内部;压紧装置,其包括:压紧梁,一端枢接固定在所述蒸煮壳体的罐上盖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蒸煮壳体的罐上盖的另一侧,以沿直径方向横跨所述罐上盖,且所述压紧梁的中点处设置一螺纹孔;压紧手轮,其包括手柄,连接在手柄下方的手轮,固定连接在手轮下方的螺纹压杆,所述螺纹压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抵顶在所述罐上盖上,旋转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螺纹压杆相对于所述压紧梁上下移动。本发明采用直火加热的方式,通过调节压力阀门,可以实现在不同压力状况下进行蒸煮。
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或者保证粽子被完全蒸熟,现有大部分蒸煮机都具有高压蒸煮功能,并且蒸煮锅内的压力可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工艺需求。还有部分蒸煮工艺是先常压蒸煮,再高压蒸煮。但是现有高压蒸煮锅都是采用将蒸煮室密封来增压,并通过开闭排气阀来控制压力,所以现有技术最主要的问题是煮粽机无法连续生产,或者说不能实现连续生产时具有高压蒸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蒸煮机,能连续高压蒸煮粽子。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煮粽机,包括常压蒸煮室、高压蒸煮室、以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行经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的传送链条;所述高压蒸煮室的顶部具有常压开口,高压蒸煮室的底部为通过液位高度施压的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由高压蒸煮室的常压开口进出且行经所述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上挂有若干用于盛装粽子的粽篮。
本发明连续煮粽机中的高压蒸煮室是采用静水压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的水中,任何一点的压强与该点到最高液面的高度差正相关,而且该点沿任意方向的作用力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高压蒸煮室顶部常压开口处的液面高度来调节蒸煮室底部高压区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蒸煮室底部具有水平延伸的扩展腔体,所述高压区位于该扩展腔体内;所述传送链条在扩展腔体内迂回绕置至少两层。例如,高压蒸煮室可以设置成L型或者倒T型,高压蒸煮室分为竖直的增压区和水平的高压区。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扩展腔体的顶部带有隆起的气体暂存室。所述气体暂存室可以是在原来扩展腔体内设置隔板将扩展腔体顶部隔开,也可以是扩展腔体顶部向上延伸以形成气体暂存室。
为避免对高压区加热时,高压区内的水与其他部位的水产生过多的热交换,将底部高压区水平延伸,使得高压区上部具有水平的容器壁。加热后释放的气泡不能直接上升到水面,而是紧贴在容器壁顶面,可减少高压区温度较高的水在气泡的作用下与低温水产生对流。虽然没有对扩展腔体内的水直接施压,但是由静水压原理得知,该扩展腔体内水的压力与上述竖直腔体底部的水压是一致的,只要高度相同,相应位置的压力也相同。
水的沸点与压力正相关,压力越大,沸点越高,因而高压区水的沸点高于常压下的水的沸点。适当调整高压区与高压蒸煮室顶部开口处的液面差,可使高压区水的沸点达到120℃以上。只要保持高压区水温在相应压力对应的沸点以下,高压区的水就不会汽化,因此高压区可进行120℃左右高温蒸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高压蒸煮室不是密封的,而是具有常压开口,常压开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粽子随着传送链条从高压蒸煮室的常压开口进入直到高压区,再从常压开口出来,粽子可以连续不断地进入高压区,实现了连续生产。
作为优选,还设有冷却室,所述传送链条行经高压蒸煮室后进入该冷却室,所述传送链条为首尾衔接的循环链条,处在冷却室与常压蒸煮室之间的部分为回程段。
作为优选,还设有清洗粽篮的清洗室,所述回程段经过该清洗室。
为了便于连续化生产,在连续煮粽机上设置有冷却室,从高压蒸煮室出来的粽子沿传送链条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后可以直接拆卸存放或者进入下一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室设有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传送链条依次行经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
水冷装置采用喷淋水雾的方式对粽子进行初步降温;风冷装置采用吹风的方式对粽子进行降温和去除表面水分。风冷装置内还可以采用冷热风交替的方式快速实现去除表面水分和降温的目的。水冷装置可以是能喷出水雾的水管喷头;风冷装置可以是多个彼此独立的风机,也可以是集成的风机,集成的风机是指具有一个较大的风机,并引出多个吹风管道的风机。 为了减少后续存放发霉的风险,所喷淋的水雾和所吹的风都是无菌的。
用于冷却粽子的水使用后仍然较洁净,因此可直接将使用后的冷却水排入高压蒸煮室,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可以将原本安装在冷却室内的水冷装置安装到高压蒸煮室上方或者常压开口处。
作为优选,还设有保温罩,该保温罩将常压蒸煮室、高压蒸煮室、冷却室和清洗室罩住。
保温罩一方面是为了较少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保温罩可以改善蒸煮车间环境热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都设有溢流口。
从溢流口排出的废水若直接排放掉,会浪费水资源,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净化处理,优选地,所述煮粽机,还设有废水回收装置。
废水回收装置内设有过滤器、离心器、热交换器和絮凝室。废水回收装置内可进行粗滤、离心去油、热交换和絮凝。粗滤时可采用10-20目筛网进行过滤,以过滤掉煮粽水当中较大块的肉屑、米粒、粽叶等杂质;离心去油可采用碟片离心机进行处理,油收集后可以进行回用。
经过过滤和离心处理后的水仍然具有较高温度,一般能达到80℃左右,利用热交换器将废水的余热传递给即将流入蒸煮室的水,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废水温度降低后也利于后续的絮凝沉淀。通过食品级的絮凝剂,把废水中的杂质进一步絮凝沉淀,然后过滤掉絮凝物,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溶质浓度,最后经过脱色后的水可以回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链条为相互平行的两条,两条链条之间穿设有若干连杆,各粽篮悬挂在对应的连杆上。
在传送链条的传送路线上相应地设有两条平行导轨,导轨上设有导轮,每组相对的导轮之间铰接有连杆,粽篮挂在连杆的中部。连杆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粽篮以连杆为轴任意角度旋转时不会相互碰撞。
合理设置连续煮粽机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可减小连续煮粽机的体积,减少占用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蒸煮室为L型,高压蒸煮室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常压开口位于竖直段顶部,所述扩展腔体位于水平段内,所述常压蒸煮室水平布置在高压蒸煮室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夹角的空间,所述冷却室竖 直布置并紧贴高压蒸煮室的竖直段,所述清洗室水平布置并紧贴高压蒸煮室的水平段。常压蒸煮室位于竖直段的右侧且位于水平段的上方,冷却室位于竖直段的左侧,清洗室位于水平段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的连续蒸煮机还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能对连续蒸煮机集中控制,还可监测连续蒸煮机各部分的运行状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连续煮粽机设置有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可实现粽子在不同温度下蒸煮,可获得采用传统工艺条件制作相当的传统风味;更重要的是,高压蒸煮室具有常压开口,可不间断地往高压蒸煮室投入或者取出粽子,实现连续化生产,同时采用传送链条传送粽子,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微生物对粽子的污染;配合冷却室和清洗室,连续蒸煮机能实现烧煮和冷却合一,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煮粽机的示意图;
图2为粽篮与链条链接示意图;
图3为粽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连续煮粽机,包括常压蒸煮室1和高压蒸煮室2,高压蒸煮室2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L型,常压蒸煮室1设置在高压蒸煮室2水平段的上方以节省空间,常压蒸煮室1高压蒸煮室2顶部具有常压开口21,高压蒸煮室2的内部具有竖直腔体22和水平的扩展腔体23,竖直腔体内为增压区,扩展腔体23内为高压区。
其中竖直腔体22中的水依靠自身重力来对竖直腔体底部增压,根据静水压原理,扩展腔体23内水受到的压力与竖直腔体22底部水受到的压力相等,这种依靠水自身重力施压的方式相比于气体施压的方式,优点在于不必密封高压蒸煮室,高压蒸煮室可以开一个常压开口,可以连续地往高压蒸煮室投料和取料。
扩展腔体23内压力较高,是高压蒸煮的主要工作部位,对扩展腔体23内的水加热时,由于扩展腔体23内的水受到的压力较大,因此扩展腔体23内的水沸点较高,水温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蒸煮效果与普通高压锅相当。
在对扩展腔体23内的水加热时,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水的溶解度降低,原本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逸出,若气体的上方无阻挡,则气体逐渐上升,并带动水产生对流,增大热交换,使其他部分的水温度升高。从节能的角度,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即使扩展腔体23为水平的,气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沿着水平的扩展腔壁移动到竖直腔体22并上升,带动水流动。因此设置了气体暂存室232,防止气体向外移动使水产生较大对流。气体暂存室232设置在扩展腔体23尾端需要加热的部位,其形状为向上隆起,可以扩展腔体23顶面向上再扩展出一个弧面,也可以在扩展腔体23和竖直腔体22过渡的地方设置挡板,来形成气体暂存室。本发明的连续蒸煮机采用在扩展腔体23靠近竖直腔体22的位置,紧贴上壁设置一个挡板231,来形成气体暂存室,挡板231将扩展腔体23上半部的空间隔开。
为了节省空间和材料,将冷却室3设置在靠近高压蒸煮室2的竖直腔体的位置,利用竖直腔体的外壁作为冷却室3的一部分,并且冷却室3内竖直布置一排风机,为了节省水资源,本实施例将冷却室3内的水管喷头安装在高压蒸煮室常压开口21的侧壁上,冷却水使用后直接流入高压蒸煮室2内。紧挨着冷却室设置有清洗室4。
为了避免使用连续蒸煮机在使用时使车间温度升高,连续蒸煮机设有一个保温罩5将常压蒸煮室1、高压蒸煮室2、冷却室3和清洗室4罩住。保温罩5顶面开有排气孔63和排气孔64,保温罩5上还开有进料口61和卸料口62。
进料口61处设有导向滚轮71,常压蒸煮室1入口处设有导向滚轮72,常压蒸煮室1出口与高压蒸煮室2交接处设有导向滚轮73,高压蒸煮室2的处设有导向滚轮74,卸料口62处设有导向滚轮75,以及其他用于导向的滚轮若干。卸料口62处可以安装翻篮结构,例如阻挡杆等,阻挡粽篮底部,使得粽篮在行进中改变角度,直至将篮内的粽子倾倒出来。
连续蒸煮机内设有一条传输链条8将各加工室串联起来。传送链条8沿导向滚轮71从进料口61进入连续蒸煮机。
传送链条8为相互平行的两条,两条链条之间穿设有若干连接杆,各粽篮悬挂在对应的连接杆上,其中一个粽篮94挂在连接杆93上,挂篮侧壁和底部都设有若干的过水孔。
为了减少运行的阻力和传送链条的张力,同时保证传送链条运行位置不发生偏移,设置了与传送链条平行的导轨92,对应的设置了与导轨匹配的若干导轮,导轮安装在连接杆端部,其中一个导轮为导轮91。
对于传送链条的水平段,导轨主要起承重的作用,避免链条对导向滚轮施加太大压力,从而减小运行阻力,导轨还能起到限位效果;对于传送链条的垂直段,导轨可以防止传送链条偏移,如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工作时,将粽子装入进料口处的粽篮,粽子沿传送链条到达常压蒸煮室,传送链条在常压蒸煮室内迂回绕置了五层,增加了传送链条在常压蒸煮室内的传输路径,增加了粽子在常压蒸煮室内的停留时间;常压蒸煮一段时间后,粽子沿着传送链条从高压蒸煮室的常压开口穿过竖直腔体到达扩展腔体,粽子在扩展腔体内蒸煮一段时间后离开高压蒸煮室,传送链条在扩展腔体内迂回绕置了四层,传送链条在常压蒸煮室内绕置的层数比在常压蒸煮室内的多,因而粽子在高压蒸煮的时间比常压蒸煮的时间长。当然,传输链条具体绕置层数的多少并不影响本发明,传输链条绕置的层数可根据具体工艺适当调整;粽子在常压开口处被水管喷头喷出的水雾初步冷却,随后粽子在冷却被竖直设置的一排风机进一步冷却,粽子表面的水被吹干,粽子在卸料口处被取出;空的粽篮进入到清洗室,在清洗室内粽篮被清洗干净并回到上料口。
连续煮粽机的保温罩外还设有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回收装置内设有过滤器、离心机、热交换器和絮凝室。为方便连续地自动化地更换常和处理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内的水,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的侧壁都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位置高于废水回收装置,并且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废水回收装置的进水口。从溢流口流出的废水进入到废水回收装置,废水回收装置内设有筛网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随后离心机对废水中的固体物作进一步清除,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递给即将流入蒸煮室的水,最后废水先后进入絮凝室和进行净化处理得到较纯净的水。
本实施例充分利用高压蒸煮室L型的结构,在高压蒸煮室周围布置常压蒸煮室、冷却室和清洗室,并在他们外围设置保温罩。这种设计充分利 用了空间,而且各个相邻器室之间都有公用的器壁,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粽子加工路径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增加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Claims (9)

1.一种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常压蒸煮室、高压蒸煮室、以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行经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的传送链条;所述高压蒸煮室的顶部具有常压开口,高压蒸煮室的底部为通过液位高度施压的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由高压蒸煮室的常压开口进出且行经所述高压区;所述传送链条上挂有若干用于盛装粽子的粽篮;
所述高压蒸煮室为L型,高压蒸煮室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常压开口位于竖直段顶部,所述水平段内设有扩展腔体,所述高压区位于该扩展腔体内,所述常压蒸煮室水平布置在高压蒸煮室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夹角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条在扩展腔体内迂回绕置至少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腔体的顶部带有隆起的气体暂存室。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冷却室,所述传送链条行经高压蒸煮室后进入该冷却室,所述传送链条为首尾衔接的循环链条,处在冷却室与常压蒸煮室之间的部分为回程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清洗粽篮的清洗室,所述回程段经过该清洗室。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设有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传送链条依次行经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蒸煮室和高压蒸煮室都设有溢流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条为相互平行的两条,两条链条之间穿设有若干连杆,各粽篮悬挂在对应的连杆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煮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竖直布置并紧贴高压蒸煮室的竖直段,所述清洗室水平布置并紧贴高压蒸煮室的水平段。
CN201410173882.1A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连续煮粽机 Active CN103960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3882.1A CN103960554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连续煮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3882.1A CN103960554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连续煮粽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0554A CN103960554A (zh) 2014-08-06
CN103960554B true CN103960554B (zh) 2015-10-21

Family

ID=5123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3882.1A Active CN103960554B (zh) 2014-04-28 2014-04-28 一种连续煮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0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8915A (zh) * 2016-05-19 2016-09-07 句容市红掌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式鹅肉冷却加工生产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9620Y (zh) * 2003-12-01 2005-01-12 马敬仲 自动连续煮浆机
CN102203342A (zh) * 2008-08-27 2011-09-28 美卓造纸机械(瑞典)公司 对纤维材料进行汽蒸、制浆、浸渍、蒸煮的单体竖向常压容器
CN102823780A (zh) * 2012-08-21 2012-12-19 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 粉团连续蒸煮设备及其工艺
CN202842265U (zh) * 2012-10-17 2013-04-03 党庆风 一种链带式连续预煮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9620Y (zh) * 2003-12-01 2005-01-12 马敬仲 自动连续煮浆机
CN102203342A (zh) * 2008-08-27 2011-09-28 美卓造纸机械(瑞典)公司 对纤维材料进行汽蒸、制浆、浸渍、蒸煮的单体竖向常压容器
CN102823780A (zh) * 2012-08-21 2012-12-19 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 粉团连续蒸煮设备及其工艺
CN202842265U (zh) * 2012-10-17 2013-04-03 党庆风 一种链带式连续预煮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0554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9941U (zh) 一种吊挂式芽菜培育生产线
CN104686316B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有机芽苗菜种植箱
CN106490130B (zh) 一种适用于蔬菜干制品加工的杀青装置
CN106720208A (zh) 一种快速制备干黄花菜的方法
CN103224856A (zh) 连续蒸煮系统
CN107367159A (zh) 一种黄花菜烘干设备
CN107307057A (zh) 一种腊肉腌制用烘干机
CN106722507A (zh) 一种酥脆红枣加工方法及适应该方法的联合干燥机
CN204707934U (zh) 一种配置快速蒸汽发生器的果蔬真空油炸脱水装置
CN103960554B (zh) 一种连续煮粽机
CN108142160A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培养箱
CN207095236U (zh) 一种黄花菜烘干设备
CN105648541B (zh) 丝绵加工流水线设备
CN212212591U (zh) 谷物熟化用蒸煮罐余热回收装置
CN206525358U (zh) 一种具有恒温杀菌功能的水产养殖装置
CN209246548U (zh) 一种肉制品箱式烘干房
CN2935830Y (zh) 螺旋式食品加热机
CN204482940U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高压杀菌锅
CN208972539U (zh) 一种燕窝水浴灭菌锅
CN204356445U (zh) 鲜茧蒸煮装置
CN209314751U (zh) 一种用于腊制品加工的肉类初步处理装置
CN208609505U (zh) 一种农业育种设备
CN209677268U (zh) 一种连续煮制机
CN208887417U (zh) 一种新型的蒸汽换热器
CN203229507U (zh) 连续蒸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NAN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409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Jianfei

Inventor after: Yu Qiusheng

Inventor after: Chen Tianxiang

Inventor after: Feng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ming

Inventor before: He Jianfei

Inventor before: Yu Qius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m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E JIANFEI YU QIUSHENG ZHANG WEIMING TO: HE JIANFEI YU QIUSHENG CHEN TIANXIANG FENG WEI ZHANG WEI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6

Address after: 314000 No. 2, Zhongshan Road, Zhejiang, Jiaxi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angna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4000 No. 2, Zhongshan Road, Zhejiang, Jiaxi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Wufangzhai Indust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