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0297A -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0297A
CN103950297A CN201410132792.8A CN201410132792A CN103950297A CN 103950297 A CN103950297 A CN 103950297A CN 201410132792 A CN201410132792 A CN 201410132792A CN 103950297 A CN103950297 A CN 103950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jet head
shower nozzle
head sets
gla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27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327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0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0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0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oating or applying engobing layers
    • B28B11/048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oating or applying engobing layers by spraying or proj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瓷砖生产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简便的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改变以往的传统掺料的工艺,通过喷绘的方式将釉料墨水按设定图案喷在瓷砖底板上,形成瓷砖的图案,再将喷绘了图案的瓷砖底板进行烧制,形成成品瓷砖。喷绘釉料的工艺,只需在瓷砖底板上喷绘薄薄的一层釉料即可,节省了大量的釉料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另外采用喷绘的模式,能够自由设定图案,无需每次都制作不同的模具,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方便仿真不同材质的石材,通过在电脑上输入不同的石材的纹理,即可打印出所需的纹理,纹理可以随机变化,具有更高的仿真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该申请为2011年06月21日申请的201110167391.2号,名称为:一种瓷砖制作方法及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砖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模式的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瓷砖制作工艺是将釉料通过模板或机械设备在瓷砖底板上进行掺料,形成所需图案,然后烧制成成品瓷砖。这种工艺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一、掺料的方式对图案的制作无法达到精细多变的效果,如果制作的图案需要很精细的话,那将导致成本直线上升。另外图案多样化的成本也很高,每个图案都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生产模具,这样就大大限制了产品的变化。
二、现有工艺对釉料浪费严重,掺料工艺有很多种,但所有的工艺都需要将釉料深入到瓷砖底板内部中,在瓷砖底板内部中的釉料烧结以后,从外部无法看到,显然是一种浪费。另外釉料相对于底料来说,价格昂贵,所以釉料使用量的增加,也会导致瓷砖的成本上升。
三、对于天然材质的纹理模拟,现有工艺无法做到十分逼真,比如对于一些仿大理石纹理的瓷砖,是采用模具模拟出大理石的天然纹理,但这种模拟的效果与天然的纹理还是存在差异的。另外天然的纹理是存在不确定和多样的,对于这种变化,采用固定模具的方式就很难形成。
四、采用掺料的方式无法将瓷砖板的厚度做得很薄,现有的瓷砖材料技术对于厚度的要求降到很低的程度,理论上可以将瓷砖底板做得很薄,但由于需要进行图案设计,导致厚度无法制作得很薄,造成材料浪费。
五、现有的生产工艺对材料浪费严重,对环境的污染巨大,而且生产车间灰尘密度特别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尘肺是常见的职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简便、节省材料、能够适应多样变化且能够高仿真的具有墨水循环系统的瓷砖生产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瓷砖制作方法,改变以往的传统掺料的工艺,通过喷绘的方式将釉料墨水按设定图案喷在瓷砖底板上,形成瓷砖的图案,再将喷绘了图案的瓷砖底板进行烧制,形成成品瓷砖。喷绘釉料的工艺,只需在瓷砖底板上喷绘薄薄的一层釉料即可,节省了大量的釉料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另外采用喷绘的模式,能够自由设定图案,无需每次都制作不同的模具,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方便仿真不同材质的石材,通过在电脑上输入不同的石材的纹理,即可打印出所需的纹理,纹理可以随机变化,具有更高的仿真度。
本专利方法所述喷绘的方式是将瓷砖底板沿一定方向传送,喷绘机构固定设置在跨越传送方向的位置上方,当瓷砖底板在喷绘机构下方通过的时候,通过控制喷绘机构上排列的多个喷头,在瓷砖底板上喷绘特定图案。瓷砖生产过程中,粉尘较多,采用如果采用传动的打印机方式,需要移动碰头,许多动作的精密部件容易受粉尘影响,定位维护成本很高。本专利改变传统的打印机喷绘时采用移动喷头的方式,将喷绘机构固定,大量减少了需要进行精密定位的机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维护的频率,使瓷砖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
根据瓷砖制作的不同需要,本方法采用至少包括一组喷绘机构,每组喷绘机构至少包括三组不同颜色的喷头,每组喷头均固定设置在跨越传送方向的位置上方。本发明的瓷砖喷绘与普通喷绘不同,普通的喷绘可以通过移动喷绘机构来回运动,对各种颜色进行补偿或补充打印,但本专利的喷绘机构采用固定的方式,当需要精细打印或需要提高釉料深度的时候,则需要多次打印,而传送带流水线生产模式不允许停留在同一地方较长时间,因此本专利采用多组喷绘机构对打印质量进行补偿。
釉料墨水与传统墨水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将微小颗粒悬浮于溶剂中墨水,这种墨水十分容易沉淀,如果采用现有打印机技术的话,颗粒的沉淀容易导致喷头的堵塞。另外悬浮在溶剂中的颗粒密度如果有所变化的话,将会导致烧制的瓷砖的色彩花纹出现色差,降低瓷砖品质。因此,如何在打印过程中保持喷头通常和釉料墨水的浓度是瓷砖打印机能够生产优质瓷砖的关键。本方法通过使釉料墨水在墨盒中处于内部运动状态,保持釉料墨水中的釉料颗粒处于一定的悬浮浓度。
墨水在一定温度下能够保持溶液与溶质的稳定,保持溶质的浓度,特别是对于瓷砖打印机的釉料悬浮墨水来说,保持墨水的温度是瓷砖打印机能够稳定高效工作的关键。因此本方法在釉料墨水传送至喷绘机构喷绘前对釉料墨水进行预加热,使墨水保持一定打印温度。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设计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各个构件的打印机主体;用于传送瓷砖底板的传送机构;用于在瓷砖底板上喷绘釉料墨水的喷绘机构;用于向喷绘机构供应釉料墨水的墨水输送系统;用于控制与协调设备各个构件工作的主控系统;所述传送机构、喷绘机构、墨水输送系统和主控系统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传送机构连续将多片瓷砖底板传送到喷绘机构下方进行釉料图案喷绘,形成瓷砖的图案。
瓷砖打印机是在瓷砖基板上进行打印,瓷砖基板放置于传送带上运送到喷头组下方进行打印,传送带必须保证瓷砖基板在传送过程中平直不震动,所以最佳就是采用传送辊来驱动。所述瓷砖基板是由基料构成,基料中很多细微的粉尘或者较大的颗粒会在传送过程中散落在传送带上。对于采用传送辊驱动的传送带来说,散落的粉尘和颗粒将会导致打印机工作不稳定。
粉尘如果粘附到传送辊上的话,则将会减小传送辊的摩擦力,传送带将会打滑,这会导致瓷砖基板的定位不精准,打印错位,产生废品,这是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颗粒如果进入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将会导致传送带不平直,使瓷砖基板产生跳动,这样在打印过程中不便于精准打印,影响打印质量。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两个传送辊和套在传送辊上的传送带,传送带内侧左右各设置一条密封条,两个传送辊左右均设有与密封条配合的密封槽,传送带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侧盖,在传送带内侧形成一个封闭腔体。散落的粉尘和颗粒之所以会影响传送带的性能,是因为其进入了传送带的内侧,在传送带与传送辊贴合的位置影响传送带。只要能够防止粉尘和颗粒进入传送带的内侧,就能够避免上述故障的产生。因此本专利通过传送带两侧加装侧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挡颗粒和大部分粉尘,另外通过在传送带的密封条与传送辊的密封槽配合,能够进一步杜绝粉尘进入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传送带平稳传送,本发明在所述传送带内侧中间设有定位条,两个传送辊中间设有与定位条配合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条与定位槽的配合,进一步保证传送带快速运动的平稳性,提高打印质量。
为了进一步降低传送带打滑的可能性,本发明传送带内侧设有一层铁氟龙摩擦层,提高摩擦力。采用铁氟龙摩擦层的目的是摩擦层的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但相对于采用在接触面加工摩擦纹路的方式,摩擦层更加平稳,不会跳动,能够在提高摩擦力的同时保证打印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或定位条为连续或间断结构,优选连续的方式,这样使传送带的运动具有更高的平稳性。
为了提高传送带与传送辊配合的紧密性,进一步减少传送带的跳动。本专利所述密封条或定位条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密封槽或定位槽的横截面为与密封条或定位条配合的形状,所述定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条的高度。采用梯形的定位槽和定位条结构,且定位槽深度大于定位条高度,有利于定位条完全与定位槽配合,使得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完全贴合。另外密封条与密封槽采用梯形截面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粉尘进入。
为了保持传送带的左右平稳性,所述定位条和定位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密封条和密封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本专利通过定位条和定位槽对传送带进行定位和稳定,所以最好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这样能够保证传送带在传输过程中的平稳。对于密封条和密封槽,只要内侧是梯形的斜边即可,密封槽的外侧可以是开放的,密封条外侧可以是垂直边,简化加工和安装。
为了杜绝粉尘进入传送带内侧,本发明的封闭腔体连接空气正压发生装置。空气正压发生装置给传送带的封闭腔体内输入空气正压,使得封闭腔体内气压大于外界,这样能够迫使封闭腔体内的气体从各个构件的配合缝隙中吹出,彻底杜绝粉尘进入传送带内侧。
其详细结构是其中一块侧盖上开设有与空气正压发生装置连接的进风口,且至少一块侧盖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是防止封闭腔体内气压过大,影响传送带的稳定性,最好是在所述侧盖上设有若干出风口,出风口沿侧盖长度方向排列,能够均匀出风。
本发明的传送带两侧采用侧盖隔开,并通过密封条与密封槽的配合,形成封闭的空间,防止瓷砖底板的散落的粉尘或颗粒进入传送带内侧。并通过等腰梯形截面的定位条与定位槽的配合,提高传送带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铁氟龙摩擦层,使得传送的可靠性更高,定位更加精准。为能完全杜绝粉尘进入传送带内侧,本专利通过空气正压发生装置给传送带的封闭空间内泵入空气,使空间内气压大于外界,完全避免了粉尘从构件配合的缝隙处进入。本专利结构能够避免打印过程中散落的粉尘或颗粒进入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避免因此带来的传送带打滑和跳动,为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提供了保障,减少维修和维护的频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采用的釉料墨水与传统墨水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将微小颗粒悬浮于溶剂中墨水,这种墨水十分容易沉淀,如果采用现有打印机技术的话,颗粒的沉淀容易导致喷头的堵塞。另外悬浮在溶剂中的颗粒密度如果有所变化的话,将会导致烧制的瓷砖的色彩花纹出现色差,降低瓷砖品质。因此,如何在打印过程中保持喷头不堵塞和釉料墨水的浓度是瓷砖打印机能够生产优质瓷砖的关键。
为此,本发明将所述喷绘机构与墨水输送系统结合起来,构成具有清洗喷绘机构和回收墨水的墨水循环系统,具体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墨水坝、喷头、墨托和负压机构,一级墨盒依次连接二级墨盒、墨水坝和喷头,通过泵向喷头供墨,墨托移动设置在喷头下方并连接至一级墨盒,负压机构向墨托提供空气负压将喷头喷出的墨水输送至一级墨盒。在打印的过程中,墨水是流动的,因此沉淀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打印一段时间后墨水中的釉料还是在喷头处存在一定的沉淀,为了防止喷头堵塞,通过给喷头加压,喷出墨水用于清洗喷头,但这会导致墨水大量浪费。因此本专利设计了一个墨水循环系统,将清洗喷头的墨水回收后重新利用。墨水从一级墨盒泵到二级墨盒,使墨水经过一段距离的运动,保持密度均匀。从二级墨盒进入墨水坝,通过墨水坝进行墨水分配,在打印过程中,墨水从墨水坝流向喷头进行喷绘。在清洗过程中,墨托移动到喷头下方,墨水从墨水坝流向喷头喷出,通过负压机构所产生的负压被吸入墨托中,回流到一级墨盒,完成墨水循环。本发明通过加压喷墨的方式对喷头清洗,或者保持墨水持续流动,通过循环回收的方式,减少墨水的浪费。
釉料墨水在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颗粒沉淀和聚合,本专利通过循环流动的方式减缓这种情况的存在,但不能完全杜绝颗粒的沉淀和聚合,特别是当颗粒聚合超过一定的尺寸的时候,会对打印机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避免墨水中存在的大颗粒对喷头和输墨管造成堵塞,本发明在一级墨盒和二级墨盒之间、二级墨盒和墨水坝之间以及墨托和一级墨盒之间设有过滤器。本专利在整个墨水循环的过程中设置三级过滤器,相对现有普通打印机只设置一级过滤器的结构来说,本专利多级过滤器的结构是专门针对瓷砖打印机所作的改进,多级过滤器能够完全避免釉料颗粒聚合所带来的危害。
为了进一步防止墨水沉淀,本专利在一级墨盒设有墨水搅拌系统,二级墨盒设有墨水自循环系统。一级墨盒储存有大量的墨水,容易发生釉料颗粒沉淀和聚合,因此通过墨水搅拌系统,使墨水在一级墨盒内处于运动状态,不易沉淀和聚合。
二级墨盒的墨水自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组连通二级墨盒的出墨管、进墨管以及设置在出墨管与进墨管之间的循环泵,二级墨盒上设有正负压接口。二级墨盒是一个稳定缓冲的墨水储备机构,需要保持墨水在二级墨盒中的液位稳定,墨盒内的压力稳定,否者将会导致喷头缺墨或溢墨的情况,这样搅拌系统便不适用于二级墨盒。因此本专利采用自循环系统来实现墨水在二级墨盒内的流动,通过循环泵将墨水从墨盒内一端引出到另外一端输入,即能保持液面的问题,同时便于控制墨盒内压力。本专利通过正负压接口连接外界正负压控制装置来精确控制二级墨盒内的压力,通过压力控制能够使喷头不会产生缺墨或溢墨的情况,并且在清洗循环过程中能够提供喷出墨水的压力。
墨水在一定温度下能够保持溶液与溶质的稳定,保持溶质的浓度,特别是对于瓷砖打印机的釉料悬浮墨水来说,保持墨水的温度是瓷砖打印机能够稳定高效工作的关键。本专利将墨水坝制作呈长条形,内设置有沿墨水坝长度方向分布的墨水通道和水浴加热通道,墨水坝上开设有连通墨水通道的墨水接口和连通水浴加热通道的热水接口,墨水接口连接喷头,热水接口连接外界热水源。长条形的墨水坝能够保证得到充分的水浴加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是因为水浴加热稳定且持续。由于悬浮釉料墨水的特点,墨水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导致打印的墨水达不到要求,因此加热的方式不能采用传统的加热管或加热贴片的方式,加热管会导致温度控制很难稳定,时而太高,时而太低,十分不利于打印,加热贴片虽然能够能精准控制墨水温度,但是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很高,而且每个加热贴片都需要一个温度感应装置,所采用的元器件太多,十分不稳定,维护维修也困难,成本也太高。水浴加热的方式相对比较温和,控制也简单,只需控制好水的温度即可,加热管道可以灵活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十分适合瓷砖打印机的墨水加热。
瓷砖打印机是一种大型打印设备,所需喷绘的面积和所采用的喷头很多,如何保持一种颜色的喷头的色彩保持恒定是设计的关键。本专利将墨水坝对应连接安装在喷头支架上的一组喷头,所述喷头对应有安装在墨托支架上的一组墨托,墨托通过管束连接至一级墨盒。通过墨水坝的方式来实现对一组喷头的统一供墨,墨水坝具有统一的墨水来源,统一的加热温度和统一的喷绘压力,因此能够保持喷头组打印的墨水的统一性。
在清洗喷头的循环过程中,墨托采用负压吸墨的方式将喷头喷出的墨水回收,这种结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直接回收的方式,在于所述管束直接连接一级墨盒,所述负压机构连接至一级墨盒,通过抽出一级墨盒内的空气向墨托提供空气负压,这种方式简单、使用方便。第二种是采用负压腔间接回收的方式,即所述管束连接至负压腔,负压腔连接一级墨盒,所述负压机构连接至负压腔,通过抽出负压腔内的空气向墨托提供空气负压。间接的方式先将墨水储蓄在负压腔内,等储蓄一定量后再回流到一级墨盒中,相对于直接的方式来说比较稳定但结构相对复杂,新墨水和回收墨水有各自的存储空间,隔一段时间再混合。直接回收和间接回收各有优点,如果控制精确,直接回收的方式更具有优势。
本专利在清洗喷头的时候形成一个墨水循环,在打印过程中是将墨水喷绘到瓷砖基板上的。因此在喷绘的过程中,墨托与喷头是不接触的,这就涉及到如何移动墨托的问题。打印机是垂直进行喷绘的,大型打印机具有多个喷头,几百个喷孔,如果左右移动喷头,将给打印机的喷头定位带来极大的难度。另外为保证墨托与喷头在清洗过程中紧密接触,防止漏墨污染和保证回收率,墨托需要与喷头之间无横向间隙,因此墨托存在相对于喷头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两个动作。介于上述工作原理,本专利将所述墨托架安装在平移装置上,带动墨托组平移运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所述喷头支架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带动喷头组相对墨托上下移动。本专利针对墨托和喷头的特点,将两者相对的横向运动和升降运动分解在两个独立机构中。相对现有技术将两个运动机制都直接集中在墨托或喷头中的方式,本专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喷头只上下移动,不存在再定位的问题,保证打印精度,降低控制难度。墨托只做平移运动,便于定位和控制,避免两种运动机制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机械结构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定位不精准;也避免了长期使用后,结构之间的松动所导致的定位精准,这种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墨托与喷头对不准,在墨托上升过程中碰坏喷头。因此本专利结构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减少了维护维修的频率,降低了设备损坏的危险性。
本专利设计了一个瓷砖打印机墨水循环系统,通过循环回收和加压清洗的方式避免了釉料墨水中颗粒的沉淀和聚合。多级过滤机构避免打印过程中存在大颗粒釉料的风险,提高打印机的安全性。针对一级墨盒和二级墨盒的功能特点,设计不同的内循环系统,进一步降低釉料颗粒沉淀和聚合的可能性,并且保证了打印机的稳定工作。通过正负压控制,防止出现溢墨和缺墨的可能。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保证墨水的质量,且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统一供墨的方式保证同种颜色喷头的喷绘稳定性,提高喷绘质量。墨托和喷头独立的单向运动机构,进一步提高系统运作的稳定性,降低维护难度。瓷砖打印机是一种新型的瓷砖生产设备,由于其所采用的釉料墨水与传统墨水有很大区别,现有的打印机的技术无法满足其要求,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打印机和喷绘机的技术进行改良,设计各种适用于瓷砖打印机特点的结构,相对于现有低效的瓷砖打印机,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现有的打印机墨水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和在流动过程中加热两种,直接加热是在墨盒下方设置电加热器,通过电加热器对墨盒内的墨水进行加热,流动过程中加热的方式是通过电加热器或半导体发热片,对在流动过程中的墨水进行加热。
直接加热的方式由于热量过于集中,使得墨盒底部墨水温度过高,而上部墨水温度过低,将导致加热不平衡。而且从墨盒流向喷头进行打印,墨水要经过很长的距离和其他设备,这些流动会导致热量损耗,因此需要加热墨水的温度高于打印温度。但加热的温度过高,将会导致釉料墨水中的悬浮剂变质,釉料颗粒便会沉淀、凝结,甚至会堵塞喷头或墨管,严重影响打印质量,因此在瓷砖打印机中是无法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的。
为了改变上述加热方式的缺陷,现有技术改进为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半导体发热片加热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设置在距离喷头很近的位置上,如墨管等,甚至在喷头周围,而且每个发热片的功率都很小,能够精准控制墨水的温度。但这种结构造价很高,每个发热片都要有温控回馈,在瓷砖打印这种灰尘较多的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由于元器件很多,故障的排除难度很大,用于瓷砖打印机中将会导致故障频频,稳定性很差,大大降低打印机的效率。
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加热效果温和、稳定,维护少的瓷砖打印机墨水加热系统。本发明在墨水输送系统构中设置墨水加热系统,墨水加热系统包括在墨盒与喷头组之间设有墨水坝 ,墨水坝内设置有的墨水通道和水浴加热通道,墨水坝上开设有连通墨水通道的墨水接口和连通水浴加热通道的热水接口,墨水接口连接墨盒和喷头,热水接口连接外界热水源。本专利墨水坝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是因为水浴加热稳定且持续,能够保证得到充分的加热。由于悬浮釉料墨水的特点,釉料墨水温度太高会导致悬浮剂变质,太低会导致打印的墨水达不到釉料颗粒浓度要求,水浴加热的方式相对比较温和,控制也简单,只需控制好水的温度即可,加热管道可以灵活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十分适合瓷砖打印机的墨水加热。另外墨水坝设置在墨盒与喷头组之间,缩短了墨水流经的距离,减少了热量损失,所以加热温度无需太高,保证了墨水的质量,且有利于墨水的回收再利用,降低成本。
为了保证墨水从墨水坝流向喷头组打印的时候温度保持恒定,本发明将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内设置有绕喷头组的热水通道,喷头支架上设有连通热水通道的加热接口,加热接口连接热水源。通过墨水坝和喷头支架的加热,尽量保持温度控制在45°~48°之间的最佳打印温度。
墨水坝和喷头支架可以采用独立热水源或者统一热水源,为了简化结构,一般优选统一热水源。具体的结构是所述热水接口包括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加热接口包括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热水进口连接外界热水源,热水出口连接加热进口,外界热水源的热水从加热出口流出。加热出口连接外界热水源,使热水重新加热后再输入墨水坝,形成一个环形加热回路。
为了使墨水能够在墨水坝中进行充分的温和预热,本专利将墨水坝制作呈长条形,所述墨水通道和水浴加热通道沿墨水坝长度方向分布,喷头组包括多个并列的喷头,长条形的墨水坝能够保证得到充分的水浴加热。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预热后的墨水能够快速输送到喷头组,本发明的墨水接口包括进墨口和沿墨水坝长度方向相间分布的多个出墨口,进墨口与墨盒连接,出墨口与喷头组的喷头一一对应连接。采用多个出墨口的方式能够保持预热温度的恒定,减少热量散发。
为了便于热量的传递,墨水坝和喷头支架为铝材,喷头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喷头的安装座,所述热水通道绕安装座布置。将喷头逐一安装在安装座内,能够使得与热水通道之间具有最大的导热接触面,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本发明所述水浴加热通道在墨水坝内呈U形结构,所述热水通道在喷头支架内也呈U形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有利于高效传递热量。
本发明采用墨水坝的水浴加热方式,加热温和且充分,大大缩短了预热墨水到喷头的距离,保证墨水打印质量且有利于墨水回收。通过喷墨支架的加热,能够精准控制打印温度,进一步提高墨水的打印质量。并通过各种改良结构来优化和保证墨水的温度,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稳定,降低维护难度等,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这种打印机采用釉料颗粒悬浮墨水进行打印,为了防止釉料颗粒沉淀、凝聚后堵塞喷头,需要进行加压清洗,由于釉料颗粒悬浮墨水价格很高,所以要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省成本,因此需要采用墨托的方式进行墨水回收。但在打印过程中是将墨水喷绘到瓷砖基板上的,且在喷绘的过程中,墨托与喷头是不接触的,这就涉及到如何移动墨托的问题。打印机是垂直进行喷绘的,大型打印机具有多个喷头,几百个喷孔,如果左右移动喷头,将给打印机的喷头定位带来极大的难度。另外为保证墨托与喷头在清洗过程中紧密接触,防止漏墨污染和保证回收率,墨托需要与喷头之间无横向间隙,因此墨托存在相对于喷头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两个动作。
传统的打印机吸墨装置将这两个动作集中在一个机构中,一般是安装在墨托上,如欧洲专利申请文献EP2090439A1,通过丝杠带动墨托上下运动和转动与喷头相互配合。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两种运动机制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机械结构之间的误差将导致定位不精准,长期使用后,结构之间的松动导致的定位准度出现偏差,这种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墨托与喷头对不准,在墨托上升过程中碰坏喷头。
为提供一种控制简单,安全性高的一种瓷砖打印机吸墨运动机构。本发明在所述墨水输送系统构中设置吸墨运动机构,吸墨运动机构包括打印机的喷头组和墨托组,墨托组移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与喷头组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所述墨托组安装在墨托支架上,墨托支架通过平移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本专利针对墨托和喷头的特点,将两者相对的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分解在两个独立机构中。相对现有技术将两个运动机制都直接集中在墨托或喷头中的方式,本专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喷头只上下移动,不存在再定位的问题,保证打印精度,降低控制难度。墨托只做横向移动,便于定位和控制,避免两种运动机制集成在一个机构中,机械结构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定位不精准;也避免了长期使用后,结构之间的松动所导致的定位失准,这种不精准极有可能导致墨托与喷头对不准,在墨托上升过程中碰坏喷头。因此本专利结构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难度,减少了维护维修的频率,降低了设备损坏的危险性。
所述打印机采用传送带输送瓷砖底板,喷头组横跨安装在传送带上方,升降装置驱动喷头组相对传送带垂直移动;墨托组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安装位置与喷头组错开,平移装置驱动墨托组沿传送带横向移动。为了保证喷绘质量,打印机的喷头组在横向方向上是不移动的,因此需要将喷头组横跨传送带,能够覆盖整个被喷绘的瓷砖底板。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减小机器的体积,墨托组则安装在一侧,不与喷头组重合,这样在喷头喷绘的时候,不会影响喷头;当需要清洗喷头的时候,通过平移装置将墨托组移动到喷头组下方与其配合。
为了能够使得喷头组完全覆盖打印区域,所述喷头组包括多个喷头,喷头倾斜排列,相邻喷头上的喷孔相互错开,倾斜设置喷头的目的在于提高打印精度,喷头由于工艺原因,喷孔间距是一定的,采用倾斜设置且错开能够缩短喷孔横向间距,提高打印精度;所述墨托组包括多个与喷头逐一对应的墨托,墨托同样是倾斜。
为了保证墨托能够在清洗过程中与喷头紧密配合,防止漏墨污染,墨托结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周围密封缘和置于底座内的吸墨片。墨托与喷头相配合的时候,密封缘能够完全贴合喷头周围实现密封,吸墨片与喷孔贴合,防止溅墨。
所述喷头组连接供墨装置,所述墨托组连接负压装置。供墨装置能够提供清洗喷头用的高压墨水,负压装置能够给墨托提供空气负压,将喷头喷出墨水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打印机设有多组喷头组及一组墨托组,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连接总控计算机,计算机内置移动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升降以及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横向移动和定位。采用计算机能够实现强大的控制功能,现对于普通打印机所采用的单片机控制方式,计算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所述计算机还内置擦拭控制模块,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在喷头组下方左右来回微动平移。通过这种运动方式,墨托内的吸墨片能够擦拭喷孔周围的残留墨水。
本发明针对瓷砖打印机的打印特点,将吸墨运动机构的两种运动机制:升降运动和平移运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构上。提高打印机结构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简化控制编程和结构设计,降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难度和频率,适应瓷砖打印机需经常清洗喷头的特点。并进一步改进墨托结构和增加擦拭模式,杜绝漏墨造成污染,提高墨水回收比例,降低打印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在上述构件中一级墨盒作为储蓄墨水量很大的设备,墨水在墨盒中存续的时间比较长。在这段时间中,釉料颗粒在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聚合。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证一级墨盒中的墨水的釉料颗粒具有一定的悬浮浓度,需要对一级墨盒进行改进。
为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釉料墨水的悬浮浓度的一级墨盒结构,从而保证后续打印的墨水质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瓷砖打印机搅拌式一级墨盒,一级墨盒上设有加墨口和出墨口,其改进在于所述一级墨盒呈长条形,内部形成一个长条形的腔体;所述出墨口设置在一级墨盒的一个端侧下方,与腔体连通;一级墨盒设有墨水搅拌系统,墨水搅拌系统设置在靠近一级墨盒另一端侧的位置。本专利通过墨水搅拌系统来保持一级墨盒内的墨水流动,通过墨水的流动来保持釉料悬浮的浓度。另外为了避免搅拌所带来的液面的波动给后续供墨控制上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一级墨盒的形状和其内的腔体设计成长条形,出墨口设置在墨盒的一端侧,墨水搅拌系统设置在靠近另一端侧的位置上,即设置在一级墨盒不与出墨口同一侧的1/2长度的区域内。
本专利的墨水搅拌系统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这主要是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控制的简易性,不宜选用结构复杂墨水搅拌系统,特别是在腔体内的组件,越简单越好。本专利的墨水搅拌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叶片,驱动装置设置在一级墨盒外侧,叶片设置在一级墨盒腔体内靠近另一端侧的位置,驱动装置通过穿过一级墨盒的转轴驱动叶片。这个结构将复杂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一级墨盒外侧,将简单的叶片设置在一级墨盒腔体内,这样腔体内的结构大大简化,产生的搅拌涡流稳定且便于控制,而且能够保证一级墨盒具有最大的墨水容量。
为了保证新加的墨水尽量少参与墨水搅拌,保证搅拌的旧墨水具有较高的搅拌效率,混合更加均匀,本专利将加墨口设置在出墨口的同一侧,位于出墨口的上方。一级墨盒腔体内基本上分成靠近出墨口一侧的基本静态且釉料颗粒浓度合适的区域,以及靠近墨水搅拌系统一侧的动态混合区域。这样能够保证输出的墨水的釉料颗粒悬浮浓度适宜,也避免了新加入的浓度适宜的墨水直接参与混合。
为了便于控制以及观察一级墨盒内的液位,一级墨盒在出墨口的同一侧还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液位观察器。设置在出墨口一侧的目的在于这一侧的液面受墨水搅拌系统影响小,液面较为稳定,因此便于准确控制和观察。
大型的打印机都需要经常对喷头进行清洗,由于瓷砖打印机的釉料墨水成本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墨水回收再利用。因此一级墨盒上设有清洗墨水的回收接口和负压接口,回收的墨水的釉料颗粒悬浮浓度介于最佳浓度和沉淀浓度之间,因此回收接口设置在一级墨盒的中部连通所述腔体,符合腔体内的墨水浓度分布。
长方形的腔体有利于混合并且不会产生持续的涡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搅拌混合,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出墨的稳定性,一级墨盒呈长度为L、宽度为D、高度为H的长方体,由六块侧板拼接构成,内具有一个长方体形的腔体。
研究了长方形腔体内的搅拌涡流特性后,搅拌的位置、高度以及出墨口的位置对墨水的搅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级墨盒内的墨水釉料浓度的分布是在靠近出墨口一侧浓度适宜,越靠近另一侧浓度逐步下降,底部存在的釉料沉淀层的高度从出墨口一侧向另一侧逐步下降,因此为了保证输出墨水的釉料悬浮浓度适宜,本专利采用了如下措施:
A.所述墨水搅拌系统的搅拌轴线与一级墨盒另一端侧的距离l为一级墨盒长度L的1/4~1/2,搅拌轴线保持在靠近一侧但与侧面仍然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能够保持搅拌效率,且避免搅拌对另一侧浓度适宜的墨水的影响。
B.所述出墨口中心与一级墨盒底部保持一定距离h,距离h为墨盒高度H的1/15~1/5,保持出墨口下沿不与腔体底部接触,保持出墨口不接触腔体底部并保持一定高度的目的在于避免腔体底部沉淀的釉料颗粒被吸入出墨口,导致输出的墨水釉料悬浮浓度过高,容易沉淀。出墨口如果设置太高,则将影响一级墨盒的墨水容量,在出墨口下方的墨水无法通过出墨口输出。
C.所述墨水搅拌系统的搅拌面距离墨盒的底部的距离d为一级墨盒高度H的1/10~1/5,且距离d不小于距离h,保持搅拌面悬空能够在搅拌面下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这样便能够将沉淀在腔体底部的釉料颗粒吸过来进行搅拌混合。如果搅拌面过高,则将会导致负压空间的负压不够,无法将釉料颗粒吸进来进行混合。
最佳的尺寸是一级墨盒呈长度L在500~700mm之间、宽度D在200~300mm之间、高度H在200~300mm之间;所述墨水搅拌系统的搅拌轴线与一级墨盒另一端侧的距离l在150~200mm之间;所述出墨口中心与一级墨盒底部保持一定距离h在10~50mm之间;所述墨水搅拌系统的搅拌面距离墨盒的底部的距离d在25~45之间。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一级墨盒的形状以及墨水搅拌系统和出墨口的位置设置,使得一级墨盒内的墨水的釉料悬浮浓度在靠近出墨口处比较适宜,并进一步通过优化墨水搅拌系统的构成、加墨口的位置以及一级墨盒的尺寸和各个构件的详细位置,使得出墨口附近的墨水的釉料悬浮浓度最优化,提高打印质量,防止墨水在传送过程中沉淀、凝结而阻塞喷头或管路。本发明还进一步巧妙设计液位传感器和液位观察器的位置,使得液位监控更为准确,方便了系统控制。合理的设置墨水回收入口的位置,能够针对回收墨水的特点,使得回收墨水能够与一级墨盒内的原有墨水合理混合。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能够保证一级墨盒供应墨水的质量,优化一级墨盒的腔内体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送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拆去侧盖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6为图2实施例中传送带与传送辊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部分放大图。
图9为墨水循环系统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
图10为墨水循环系统实施例2的系统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吸墨运动机构的工作流程图。
图12为图9中墨水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一级墨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一级墨盒实施例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瓷砖打印设备,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各个构件的打印机主体8;用于传送瓷砖底板的传送机构7;用于在瓷砖底板上喷绘釉料墨水的三组喷绘机构9;用于向喷绘机构9供应釉料墨水的墨水输送系统(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与协调设备各个构件工作的主控系统101;所述传送机构7、喷绘机构9、墨水输送系统和主控系统10安装在打印机主体8上,传送机构7连续将多片瓷砖底板传送到喷绘机构下方进行釉料图案喷绘,形成瓷砖的图案。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瓷砖打印机传送机构7,包括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两个传送辊72和套在传送辊72上的传送带71,传送带7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侧盖73,在传送带71内侧形成一个封闭腔体。所述传送带71用于平稳传送瓷砖底板10到打印机喷头组(图中未示出)下方进行打印,如图中箭头所示,保证瓷砖底板10能够精确且稳定的传送到打印位置。
为保证传送带71能够平稳传送瓷砖底板10,应避免瓷砖底板10在传送过程中散落的粉尘或颗粒进入上述封闭腔体内。为此,本专利将所述封闭腔体连接空气正压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如图4所示,在一块侧盖73上开设有与空气正压发生装置连接的进风口731,并在两块侧盖73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732,所述出风口732沿侧盖73长度方向排列。通过空气正压发生装置从进风口731泵入空气,在封闭腔体内产生大于外界的大气压,使得粉尘或颗粒无法从构件配合的缝隙间进入传送带71内侧,保证传送辊72能够平稳的带动传送带71。
进一步的,为提高传送辊72与传送带71配合的紧密性,如图5和图6所示,传送带71内侧左右各设置一条密封条712,两个传送辊72左右均设有与密封条712配合的密封槽722;在传送带71内侧中间设有定位条711,两个传送辊72中间设有与定位条711配合的定位槽721;并且在传送带71内侧设有一层铁氟龙摩擦层(图中未示出)。
为了保持输送带71运动过程中左右的平稳性,所述密封条71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密封槽722的横截面直角梯形,密封槽722外侧开放,便于安装,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条711和定位槽71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定位712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条711的高度,配合之后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713。
采用上述结构的打印机,侧盖73、密封条712与密封槽722配合的结构以及空气正压发生装置等结构杜绝了粉尘或颗粒进入传送带71内侧封闭腔体内,不会导致传送辊72打滑或者传送带71跳动,保证了传送的稳定性和定位的精准性。铁氟龙涂层能够使传送辊72与传送带71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且不会导致传送带71跳动。等腰梯形的定位条711和定位槽712结构及定位712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条711的高度的设计保证了传送带71能够与传送辊72紧密贴合,且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左右偏移。
上述这些结构的改进,保证了瓷砖底板10能够平稳且精准的传送到喷头组下方进行打印,提高了瓷砖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如图9所示的一种瓷砖打印机墨水循环系统,包括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墨水坝3、喷头4、墨托5和负压机构(图中未示出),一级墨盒1依次连接二级墨盒2、墨水坝3和喷头4,通过泵63向喷头4供墨,墨托5移动设置在喷头4下方并通过负压腔6连接一级墨盒,所述负压机构连接至负压腔6的负压接口61,在一级墨盒1和二级墨盒2之间、二级墨盒2和墨水坝3之间以及负压腔6和一级墨盒1之间设有过滤器62。
所述一级墨盒1设有墨水搅拌系统11,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处于自混合状态,通过墨水搅拌系统11对釉料墨水进行搅拌,保持釉料颗粒悬浮在溶剂中。所述二级墨盒2设有墨水自循环系统和正负压接口22,墨水自循环系统包括两组连通二级墨盒2的出墨管、进墨管以及设置在出墨管与进墨管之间的循环泵21。通过两组循环泵21将墨水从二级墨盒2的侧面抽出,从端面泵入,如图中箭头所示,能够保持釉料墨水在二级墨盒2内自循环,防止釉料沉淀。正负压接口22与正负压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精确控制二级墨盒内的压力,通过压力控制能够使喷头不会产生缺墨或溢墨的情况,并且在清洗循环过程中能够提供喷出墨水的压力。
所述墨水坝3呈长条形,内设置有沿墨水坝3长度方向分布的墨水通道和水浴加热通道(图中未示出),墨水坝3上开设有连通墨水通道的墨水接口31和连通水浴加热通道的热水接口,墨水接口连接喷头(图中未示出),热水接口连接外界热水源,墨水接口31与喷头4连接。釉料墨水流经墨水坝3的墨水通道的时候,被墨水坝3内的水浴加热通道加热到合适的打印温度,使釉料颗粒在溶剂中具有稳定的浓度,保证打印质量。
本实施例的墨水坝3对应连接安装在喷头支架41上的一组喷头4,所述喷头4对应有安装在墨托支架51上的一组墨托5,墨托5通过管束连接至负压腔6,然后负压腔6通过管束连接至一级墨盒1。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颜色的墨水的循环系统,当然可以通过多个墨水坝连接喷头组,也可以通过一个墨水坝连接多个喷头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上述所述墨托架51安装在平移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带动墨托组平移运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所述喷头支架41安装在升降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带动喷头组相对墨托上下移动。
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搅拌均匀后通过泵63向二级墨盒2补充,墨水在二级墨盒2中通过两组循环泵21进行自循环,然后持续供应至墨水坝3中进行加热,最后从喷头4喷出进行打印或清洗。本实施例在清洗的过程中形成墨水循环,启动清洗程序后,先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支架41升高,将喷头4移动到高于打印位置的高度;然后启动平移装置带动墨托架51平移到喷头支架41下方,使墨托5对准喷头4;最后控制喷头支架41下降,使喷头4与墨托5相互吻合。接着给二级墨盒2的正负压接口22施加正压,使墨水从喷头4喷出,进行清洗。
墨水循环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如图2所示,区别点是省略了负压腔6,从墨托51出来的管束直接连接一级墨盒1,所述负压机构连接至一级墨盒1,通过抽出一级墨盒1内的空气向墨托提供空气负压。清洗过程中,通过负压机构抽出一级墨盒1内的空气向墨托5提供空气负压,将喷头4喷出墨水吸入墨托5后,直接流向一级墨盒1,与新墨水重新混合,完成墨水的回收循环。
如图9所示所述墨托组5中的每个墨托包括底座52、设置在底座52周围密封缘53和置于底座52内的吸墨片54。
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通过搅拌装置11搅拌均匀后通过泵63向二级墨盒2补充,墨水在二级墨盒2中通过两组循环泵21进行自循环,然后持续供应至墨水坝3中进行加热,最后从喷头组4喷出进行打印,打印状态如图11中的A部分所示,墨托组5停留在喷头组4的一侧,喷头组4正对传送带7上的瓷砖底板(图中未示出)进行喷墨。
本实施例在清洗的过程中形成墨水循环,启动清洗程序后,先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支架41升高,如图11中B部分所示,将喷头组4移动到高于打印位置的高度;然后启动平移装置带动墨托架51平移到喷头支架41下方,使墨托组5对准喷头组4,如图11中C部分所示;最后控制喷头支架41下降,使喷头组4与墨托组5相互吻合,如图11中D部分所示。接着给二级墨盒2的正负压接口22施加正压,使墨水从喷头组4喷出,进行清洗。
清洗完毕之后,通过计算机的擦拭模块控制墨托组5左右来回微动平移,如图11中E部分所示,将喷孔周围的残留墨水全部擦拭干净;然后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4升高,如图11中F部分所示;接着启动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5从喷头组4下方平移到喷头组4的一侧,如图11中G部分所示;最后降下喷头组4,恢复打印状态,如图11中H部分所示。
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通过搅拌装置11搅拌均匀后通过泵63向二级墨盒2补充,墨水在二级墨盒2中通过两组循环泵21进行自循环,然后持续供应至墨水坝3中进行加热,最后从喷头组4喷出进行打印,打印状态时墨托组5停留在喷头组4的一侧,喷头组4正对传送带7上的瓷砖底板(图中未示出)进行喷墨。
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在二级墨盒2与喷头组4之间设有墨水坝3,所述墨水坝3呈长条形,墨水坝3内设置有的墨水通道33和水浴加热通道35。墨水坝3的热水接口包括热水进口32和热水出口36,喷头支架41的加热接口包括加热进口411和加热出口412。热水进口32连接外界热水源(图中未示出),热水出口36连接加热进口411。所述墨水通道33和水浴加热通道35沿墨水坝3长度方向分布,喷头组4包括多个并列安装在喷头支架41上的喷头,喷头支架41内设置有绕喷头组4的热水通道414。墨水坝3和喷头支架41均为铝材,喷头支架4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喷头的安装座413,所述热水通道414绕安装座413布置。沿墨水坝3长度方向相间分布的多个出墨口34连通墨水通道33,出墨口34与喷头组4的喷头一一对应连接。
外界热水源的热水从热水进口32流入,在墨水坝3内形成一个U形回路,回路一侧贴近墨水通道33,对墨水通道33内的墨水进行水浴加热,然后从热水出口36流出;进入加热进口411,在喷头支架41内形成一个U形回路,回路环绕安装座413,对喷头组4进行加热,最后从加热出口412流出,完成整个加热过程。
从加热出口412流出的热水可以回流到外界热水源重新加热,然后再继续进入墨水坝3,作为一种循环利用的导热介质。
墨水从二级墨盒2流经墨水坝3到达喷头组4,经过墨水坝3和喷头支架41的预热,能够保持在45°~48°之间的最佳打印温度,保证了墨水喷绘的质量。
结合图10所示,所述一级墨盒1设有墨水搅拌系统11,釉料墨水在一级墨盒1中处于自混合状态,通过墨水搅拌系统11对釉料墨水进行搅拌,保持釉料颗粒悬浮在溶剂中。所述二级墨盒2设有墨水自循环系统和正负压接口22,墨水自循环系统包括两组连通二级墨盒2的出墨管、进墨管以及设置在出墨管与进墨管之间的循环泵21。通过两组循环泵21将墨水从二级墨盒2的侧面抽出,从端面泵入,如图中箭头所示,能够保持釉料墨水在二级墨盒2内自循环,防止釉料沉淀。正负压接口22与正负压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精确控制二级墨盒内的压力,通过压力控制能够使喷头不会产生缺墨或溢墨的情况,并且在清洗循环过程中能够提供喷出墨水的压力。
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一级墨盒1,一级墨盒1呈长度为L、宽度为D、高度为H的长方体,由六块侧板拼接构成,内具有一个长方体形的腔体15。两个出墨口121和122设置在一级墨盒1的左侧下方,加墨口设置在出墨口121和122的同一侧,连接加墨管14,位于出墨口121和122的上方。墨水搅拌系统11设置在靠近一级墨盒1右侧,墨水搅拌系统11包括驱动装置111和叶片112,驱动装置设置111在一级墨盒1顶部外侧,叶片112设置在一级墨盒腔体15内靠近右侧的位置,驱动装置111通过穿过一级墨盒1的转轴113驱动叶片112。在出墨口121和122的同一侧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51和液位观察器152,液位传感器151部分插入腔体15内,液位观察期152是一条两端连通腔体5的管道,形成一个连通器的液位观察器。一级墨盒1中部上方设有清洗墨水的回收接口131和负压接口132,回收接口131设置在一级墨盒1的中部连通所述腔体5。
如图14所示的尺寸示意图,一级墨盒1呈长度L为600mm,宽度D为250mm,高度H为260mm。所述墨水搅拌系统11的搅拌轴线与一级墨盒1右侧的距离l为180mm,所述出墨口121中心与一级墨盒1底部距离h1为20mm,所述出墨口122中心与一级墨盒1底部距离h2为40mm,所述墨水搅拌系统11的搅拌面距离墨盒1的底部的距离d为35mm。
在符合墨水搅拌系统11的搅拌轴线与一级墨盒1右侧距离l为一级墨盒1长度L的1/4~1/2,出墨口121和122中心与一级墨盒1底部距离h为墨盒1高度H的1/15~1/5,并保持出墨口下沿不与腔体底部接触,墨水搅拌系统11的搅拌面距离墨盒的底部的距离d为一级墨盒1高度H的1/10~1/5,且距离d不小于距离h的前提下。距离l可以在150~200mm之间,距离h可以在10~50mm之间,距离d可以在25~45之间自由选择。
如图14所示,墨水在上述结构的一级墨盒中,一级墨盒内的墨水釉料浓度的分布是在靠近出墨口一侧浓度适宜,越靠近另一侧浓度逐步下降,底部存在的釉料沉淀层的高度从出墨口一侧向另一侧逐步下降,一级墨盒底部有一层釉料颗粒沉淀。

Claims (7)

1.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各个构件的打印机主体;
用于传送瓷砖底板的传送机构;
用于在瓷砖底板上喷绘釉料墨水的喷绘机构;
用于向喷绘机构供应釉料墨水的墨水输送系统;
用于控制与协调设备各个构件工作的主控系统;
所述传送机构、喷绘机构、墨水输送系统和主控系统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传送机构连续将多片瓷砖底板传送到喷绘机构下方进行釉料图案喷绘,形成瓷砖的图案;
所述墨水输送系统构包括吸墨运动机构,吸墨运动机构包括打印机的喷头组和墨托组,墨托组移动设置在喷头组下方,与喷头组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安装在喷头支架上,喷头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所述墨托组安装在墨托支架上,墨托支架通过平移装置与打印机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采用传送带输送陶瓷底板,喷头组横跨安装在传送带上方,升降装置驱动喷头组相对传送带垂直移动;墨托组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安装位置与喷头组错开,平移装置驱动墨托组沿传送带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包括多个喷头,喷头倾斜排列,相邻喷头上的喷孔相互错开;所述墨托组包括多个与喷头逐一对应的墨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托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周围密封缘和置于底座内的吸墨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连接供墨装置,所述墨托组连接负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打印机设有多组喷头组及一组墨托组,升降装置和平移装置连接总控计算机,计算机内置移动控制模块控制升降装置带动喷头组升降以及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横向移动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瓷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还内置擦拭控制模块,控制平移装置带动墨托组在喷头组下方左右来回微动平移。
CN201410132792.8A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Pending CN103950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792.8A CN103950297A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792.8A CN103950297A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7391.2A Division CN102303982B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瓷砖制作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0297A true CN103950297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2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2792.8A Pending CN103950297A (zh) 2011-06-21 2011-06-21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5029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173A (zh) * 2015-07-15 2015-11-04 佛山市南海区希望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吸附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CN107683211A (zh) * 2015-04-24 2018-02-09 图像电子公司 利用陶瓷喷墨油墨创建3d效果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71219A (zh) * 2019-05-14 2019-08-27 苏州爱得拉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吸音板的热转印方法
CN11434766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洪婉玲 一种建筑瓷砖表面图案喷印设备
EP4194212A1 (en) * 2021-12-13 2023-06-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upply device
EP4321258A1 (en) * 2022-08-12 2024-02-14 Tecnocer Italia S.r.l. Piece of equipment for glazing manufactured article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211A (zh) * 2015-04-24 2018-02-09 图像电子公司 利用陶瓷喷墨油墨创建3d效果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83211B (zh) * 2015-04-24 2019-06-28 图像电子公司 利用陶瓷喷墨油墨创建3d效果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15173A (zh) * 2015-07-15 2015-11-04 佛山市南海区希望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吸附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CN110171219A (zh) * 2019-05-14 2019-08-27 苏州爱得拉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纤维吸音板的热转印方法
EP4194212A1 (en) * 2021-12-13 2023-06-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upply device
CN11434766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洪婉玲 一种建筑瓷砖表面图案喷印设备
CN114347669B (zh) * 2022-01-19 2023-08-08 广东宇邦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瓷砖表面图案喷印设备
EP4321258A1 (en) * 2022-08-12 2024-02-14 Tecnocer Italia S.r.l. Piece of equipment for glazing manufactured articl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982B (zh) 一种瓷砖制作方法及设备
CN103950297A (zh) 一种具有吸墨运动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CN202079914U (zh) 一种陶瓷打印机墨水循环系统
CN103660558B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CN204234237U (zh) 一种喷淋装置
CN205320374U (zh) 一种用于打印pcb板的3d打印机
CN204097345U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陶瓷双通道施釉生产线
CN203818273U (zh) 一种模块化陶瓷打印机
CN106238256A (zh) 用于3d打印模型后处理的自动喷墨上色系统及上色方法
CN103936460A (zh) 一种具有传送机构的瓷砖生产设备
CN105383058A (zh) 高速循环式彩色3d打印机
CN203807348U (zh) 一种喷釉单元
CN103936459A (zh) 一种具有墨水循环系统的瓷砖生产设备
CN207874869U (zh) 一种余料回收再利用的3d打印装置
CN210915837U (zh) 化学浴镀膜设备和化学浴镀膜系统
CN208962674U (zh) 一种印刷烘干装置
CN205929846U (zh) 一种浆液涂覆装置与印花机
CN205871508U (zh) 一种线路板自动喷码连线装置
CN203021838U (zh) 一种采用新型涂布方法的人造革制造机
CN201614345U (zh) 一种湿粉喷粉机
CN202079913U (zh) 一种陶瓷打印机墨水加热系统
CN204583582U (zh) 一种自动油漆机
CN209504453U (zh) 一种自动丝网印釉设备
CN107599634A (zh) 渗花砖陶瓷喷墨机
CN208914795U (zh) 一种印刷机的上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