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8847A -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8847A
CN103948847A CN201410207936.1A CN201410207936A CN103948847A CN 103948847 A CN103948847 A CN 103948847A CN 201410207936 A CN201410207936 A CN 201410207936A CN 103948847 A CN103948847 A CN 103948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art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7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洪生
滕坤
曹玲
郑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079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8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8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100份、黄柏10-100份、土茯苓5-50份、苦参5-50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25份、甘草5-50份。本发明攻补兼施、清补兼用,共达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健脾化浊的功效,疗效好;实现药物作用的“三小”、“三效”、“五方便”的要求,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治疗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rococcal urethritis NGU)是由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感染并由性接触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传染,侵犯“泌尿生殖器官”,临床有非典型性、顽固复发等特点。该病自60年代起发病率急剧升高,目前已高于淋球菌感染2-5倍,成为欧美国家发病率第一的性传播疾病,在我国仅次于淋病和尖锐湿疣,发病年龄多为青年,男女均可发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倾向上行性扩大,如男性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女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炎等并可引起系统并发症。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解脲支原体等支原体是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及附睾炎等病常见的病原体,文献资料表明,20%-45%的慢性前列腺炎是由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所致,20%-35%的淋病合并有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反复发作的支原体感染更可致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其后果是导致异位妊娠、不孕不育等严重并发症。支原体还可通过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且能引起鸡、羊、牛、猪传染及植物萎黄病。
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当于祖国医学“淋证”白浊、妇女带下病的范畴,其病因多因房事不洁或感染秽浊之邪,由溺窍或阴户而入,阻滞下焦,蕴结膀胱,化热化火,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肝经气机不畅、气血淤滞而致。湿热秽毒久恋不解,化火伤阴或素体阴虚,复感湿热秽毒,致阴虚湿热、虚实夹杂。非淋菌性尿道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淋证”范畴,淋病之名,首见于《内经》,《医方类聚 诸淋门 诸淋方论》中有“淋着,由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症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记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诸淋病侯》指出“五淋”(血、石、膏、劳、气),并明确提出了淋病的症位在肾与膀胱,阐发了发病机理,“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明·王肯堂“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凝结为淋”。诸多医家均将治病原因归结为热邪、热毒、湿热。房室过度甚或乱交,可致肾气亏损,湿热之邪外侵,或性病后饮酒过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致经络阻隔,气血淤滞而发病,治则为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化淤通络或滋肾养阴,扶正祛邪,利湿通淋和清热解毒。根据其临床症状推知本病病在下焦且与湿热有关。湿热久留不去,影响厥阴疏泄,导致血脉淤阻,使本病迁延难愈。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一要针对病因即解脲支原体,二要着眼于本病形成的病理机制即湿热蕴结而致。在清热解毒基础上,注重利水通淋,目的在于改善其代谢循环,促使药至病所,并有利于病变组织炎性分泌物的引流,消除炎症反应。 
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指标主要为解脲支原体。由于解脲支原体无细胞壁的特殊结构,故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内酰胺类药物对此无作用,使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此类药物对支原体敏感,临床多以西药红霉素族、四环素族药物治疗,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炎症持续不减,临床疗效并不满意,而且有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这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西药临床疗效不好,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100份、黄柏10-100份、土茯苓5-50份、苦参5-50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25份、甘草5-50份。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50份、黄柏5-25份、土茯苓5-25份、苦参5-25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10份、甘草5-25份。 
上述方案中较佳配方的是,藤梨根5-25份、黄柏5-25份、土茯苓5-25份、苦参5-25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10份、甘草5-25份。 
更进一步的是,上述方案中最佳配方为,藤梨根25份、黄柏25份、土茯苓25份、苦参10份、黄芪50份、蛇床子10份、甘草25份。 
上述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
二、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和蛇床子用乙醇回流提取,加入原料药总质量4-8倍的50%-7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h,提取液滤过,药渣留用,回收乙醇;提取物稀释,稀释液经过大孔树脂吸附,以30%-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浓缩温度为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三、将黄芪、甘草与步骤二的药渣用水煎煮,向药渣、黄芪、甘草中加入原料药总质量4-8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0.5-2h,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浓缩温度为50-60℃的清膏;浓缩液经过大孔树脂吸附,用30%-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浓缩,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四、将步骤二和步骤三所得到的细粉与制剂辅料混匀后,制成制剂半成品,将半成品制成颗粒剂或胶囊剂;将半成品制成颗粒剂时,用滚转法制粒。
上述方案中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大孔树脂为HPD400、ADS-7、AB-8、NKA-2四种型号之一。 
上述方案中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真空干燥均在温度为57℃,压力为-0.09MPa--0.1MPa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方案中制剂辅料是由糊精和糖粉按3:1比例所组成的混合物。 
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乙醇提取工艺考察
藤梨根中含有的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药效物质基础;黄柏主要成分为小檗碱等生物碱;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蛇床子显示各种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苦参含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土茯苓主要含皂苷等成分。
本实验醇提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总皂苷、总黄酮、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提取效果的因素设计试验,并进行考察,达到最佳提取效果。 
1. 实验设计 
本发明将影响提取效果的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作为影响因子进行优选,以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因素水平详见表1。
表1  醇提工艺因素水平表 
2. 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2.1 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本实验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香草醛-硫酸显色,比色法对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本实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显色,比色法对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 
2.3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克)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3 结果与分析  
3.1 正交试验结果  依次测得每组的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详见表2。
表2  L9(34)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表2结果表明,在以总皂苷为指标考察的3个因素中,由极差分析可知,影响总皂苷的因素依次为B>A>C>D,较优的工艺应为A2B2C2D2;在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的3个因素中,由极差分析可知,影响总黄酮含量的因素依次为A>C>B>D,较优的工艺应为A2B2C2D3;在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考察的3个因素中,由极差分析可知,影响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因素依次为A>C>B>D,较优的工艺应为A2B2C2D2;从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2D2,即加原料药材6倍质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皂苷含量可达16.99mg/g,总黄酮含量可达11.25mg/g,盐酸小檗碱含量可达2.32mg/g,正交设计中的9组实验结果均没有达到此数值,说明试验设计是可行的。
3.2 验证实验   采用优选的醇提工艺,进行3次重复实验,测定提取液中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分别为16.97mg/g、11.23mg/g、2.31mg/g。研究表明建立的提取工艺路线是可行可信的。 
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药效成分的纯化工艺考察
为富集药效成分,去除杂质,降低服用剂量,提高原料药的利用率,本发明采用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技术对药效成分进行精制。大孔吸附树脂化学性质稳定、吸附性强、再生方便,在制药领域应用广泛。本发明选用HPD400、ADS-7、AB-8和NKA-2四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等药效成分进行吸附特性的研究,通过四种树脂对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药效成分水溶液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比较四种树脂的吸附特性,从而为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药效成分的分离提纯提供依据。
1. 实验方法 
1.1  树脂的预处理
将筛选的大小和均匀度一致的树脂用 95%酒精浸泡 24h,溶胀后,水洗,湿法装柱,待树脂沉降后再将水放出,用95%的乙醇洗至洗出液加适量蒸馏水无白色浑浊现象,备用。
1.2  吸附溶液的制备 
根据实验例1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无醇的含有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药效成分的溶液(浓度为1.00g/mL),备用。
1.3  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同试验例1。 
精密量取已处理好的HPD400、ADS-7、AB-8和NKA-2树脂各10g(20mL),置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加入浓度为1.00g/mL样品液75mL,振荡30min,然后静置24h,使其达到饱和,24h后过滤,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含量,计算饱和吸附量。 
饱和吸附量=(吸附前含量一吸附后含量)/树脂量 
1.4  吸附树脂对药效成分的动态吸附—洗脱试验
精密量取已处理好的含少量去离子水的4种树脂各2份,每份10g(20mL)分别置于250mL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75mL浓度为1.00g/mL的有效成分浓缩液,同时,取250mL的无醇浓缩液做空白对照于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将具塞磨口锥形瓶进行标记,并放于全温振荡器中,25℃振荡24h(振荡频率为250r/min)进行动态吸附实验,使其达到饱和吸附量。24h后过滤,收集滤液;将树脂浸泡在150mL50%乙醇中,25℃振荡解吸24h。24h后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测定两次滤液中即吸附上清液和解吸液中药效成分的含量,计算饱和吸附量、洗脱率。
洗脱率=解吸液中药效成分含量/(吸附前药效成分含量一吸附上清液药效成分含量)×100% 
 1.5  不同浓度乙醇对药效成分浓缩液的解吸试验
 精密量取已处理好的含少量去离子水的HPD400树脂16份(每个样品2份),每份10g(20mL)分别置于250mL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75mL浓度为1.00g/mL的药效成分浓缩液,同时,取75mL的无醇浓缩液做空白对照于烧杯中。将具塞磨口锥形瓶进行标记,放于全温振荡器中,25℃振荡24h(振荡频率为250r/min)进行动态吸附实验。24h后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收集完滤液的树脂分别浸泡在80mL30%、40%、50%、60%、70%乙醇中,25℃振荡解析24h,24h后过滤,收集滤液。按照1.3的操作方法处理,分别测定两次滤液中即吸附上清液和解吸液中药效成分的含量,计算洗脱率。
 1.6  50%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用量试验 
 将75mL浓度为1.00g/mL的药效成分浓缩液通过柱体积为20mL的HPD400树脂柱,过柱,流出液重吸附3次,静置60min后,先用1BV蒸馏水,再用1BV50%乙醇依次洗脱,洗脱液流速为1mL/min,50%乙醇以1BV为1份,共收集5份。按测定方法,计算每份洗脱液中药效成分的含量。
 1.7  最佳上柱量确定试验 
上样量的多少对树脂的吸附效果和再生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上样量过大,就会导致树脂超出其饱和吸附量,出现树脂局部中毒现象,影响树脂的再生和重复利用。分别吸取浓度为1.00g/mL的药效成分浓缩液35、55、75、95、115mL上大孔吸附树脂柱,过柱流出液重吸附3次,且静置60min,流出液单独收集,按照1.3的操作方法处理,测定流出液中药效成分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测定
四种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测定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四种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测定结果 
表1结果表明,在四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400型树脂对药效成分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参比树脂,饱和吸附量有明显的差异,故HPD400型树脂是四种树脂中的首选吸附树脂载体。
2.2             四种树脂对药效成分的动态吸附—洗脱性能试验 
四种树脂对药效成分的动态吸附—洗脱性能试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四种树脂动态洗脱率测定结果 
 表2的结果表明,在四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400型树脂对药效成分的吸附性能较好,饱和吸附量有明显的差异,洗脱率较高,故选择HPD400型树脂作为四种树脂中首选吸附树脂载体。
2.3  不同浓度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试验 
不同浓度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随着乙醇浓度的变化,以总皂苷、总黄酮、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的药效成分的解吸量和洗脱率相应都有所变化,但是,乙醇浓度不同, 药效成分的解吸量和洗脱率差异很大,因此从解吸量、洗脱率考虑,50%乙醇为最佳的洗脱溶剂。
2.4  50%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用量试验 
50%乙醇对药效成分解吸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用量50%乙醇洗脱后药效成分的含量 
结果显示,4BV50%乙醇洗脱药效成分的累计百分含量几乎达到100%,故确定洗脱溶媒为80mL。
2.5 最佳上柱量的确定  HPD400型树脂最佳上柱量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HPD400型树脂最佳上柱量测定结果 
药效成分含量(mg/g) 35mL 55mL 75mL 95mL 115mL
总皂苷 未检出 未检出 0.028 1.315 3.462
总黄酮 未检出 未检出 0.012 1.093 2.061
盐酸小檗碱 未检出 未检出 0.003 0.026 0.059
表5结果表明,当上柱量小于75mL时,流出液中含有微量的药效成分,超过95mL时,流出液中就纯在大量药效成分,即超过了树脂的吸附容量,因此,75mL为最佳饱和上柱量。
研究表明,本试验从四种树脂吸附解吸性能的筛选中最终确定采用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药效成分的分离工艺研究,所选的树脂具有吸附快、吸附容量大、洗脱率高等优点,而且方法简单、树脂再生方便等特点。 
藤梨根等药渣和黄芪、甘草等所含药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5味原料药的药渣和黄芪、甘草所含药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操作与工艺考察样例实验相同,结果表明,优选的提取工艺可以达到最佳提取率;提取液经过树脂吸附后高度富集。药材经过树脂吸附精制后制得含有总皂苷、总黄酮等活性成分的真空干燥粉最终质量只是药材总重量的3%,而常规中药醇提或水提后出膏率一般为药材质量的10-30%,本发明的对比实验表明出膏率为药材质量的16%,因此药材经过纯化后无效成分去除率达13%,总皂苷、总黄酮等成分的提取率高达91%,真正实现了本发明以有效部位入药的要求。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藤梨根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通淋、解毒疗疮;黄柏苦寒降泄,喜走下焦,通凑理,利九窍,清下焦湿热而利水通淋,共为君药;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能剔除湿热蕴毒,渗利下导为治湿热淋浊之要药。苦参清热解毒,燥湿利尿,善清下焦湿热而通热淋。黄芪壮脾阳,利水消肿,扶正托毒,其味甘性温,可防苦寒之品攻伐太过,佐以蛇床子取其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的功效使方中清利而无伤阴之弊。甘草性味甘平,能调和诸药,且保护胃气,以防没药伤胃,为使药。全方攻补兼施、清补兼用,共达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健脾化浊的功效。
2、本发明原料药经过提取,精制,药效成分高度富集,真空干燥、滚转法制粒等技术的运用,保证了胶囊充填物的流动性、色泽的一致性、装量差异的稳定性,且不含生药粉,防止霉变的发生。 
3、本发明通过优化原料药药效成分的提取、精制工艺参数,富集药效成分,实现药物作用的“三小”、“三效”、“五方便”的要求,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的目的。 
4、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为:成人口服用药,颗粒剂或胶囊剂每日3次,颗粒剂每次10克;胶囊剂每次3粒,每粒0.35克,7天为一疗程,临床医生也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药物的用法用量。 
经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治疗膀胱气化不利,肝经气机不畅、气血淤滞而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对心、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有损害,本发明药物制剂临床应用安全。 
本发明于2007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非淋菌性尿道炎8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年龄21-66岁,病程多在5天到10个月,平均时间28天,平均年龄30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有不洁性交史:反复出现晨起尿道口有少许分泌物,小便轻微灼痛,分泌物淋菌培养阴性,衣原体和(或)支原体培养阳性,血清学试验、生物学检测衣原体和(或)支原体阳体。
3、治疗方法: 
处方:藤梨根25份、黄柏25份、土茯苓25份、苦参10份、黄芪50份、蛇床子10份、甘草25份。
用法用量: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每粒0.35克,7天为一疗程。 
4、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原学检查弱阴性。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病原学检查弱阳性。 
无效:临床症状减轻,病原学检查阳性。 
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8例(85%),有效9例(11.3%),无效3例(3.7%),总有效率为96.3%。 
5、典型病例: 
5.1 赵某,男,29岁,症见尿道灼痛,滴白,尿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数大于5个,淋球菌检查及培养阴性,经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可见到支原体,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3次,每次3粒,每粒0.35克,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2周某,男,38岁,不洁性交后出现尿频,灼热,小便不适,尿道口轻度红肿,1周后加重,晨起有少量分泌物流出,早晨起来有分泌物结成痂样封住尿道口,尿道灼痛,伴有腰酸,尿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数大于5个,淋球菌检查及培养阴性,经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可见到支原体,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3次,每次3粒,每粒0.35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5.3李某,女,43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白带增多,宫颈充血、红肿;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数大于5个,淋球菌检查及培养阴性,经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可见到支原体,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3次,每次3粒,每粒0.35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胶囊剂的制备
(1)称取经过净制的藤梨根1000g、黄柏500g、土茯苓500g、苦参500g、黄芪500g、蛇床子250g、甘草500g,每50克为一份;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备用。
(2)将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味药材总质量6倍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依次为1.5h、1.5h,滤过,滤液合并,药渣留用;乙醇提取液在47℃,-0.1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物加蒸馏水稀释,稀释液经过处理好的HPD400型树脂,以5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57℃,-0.09MPa),粉碎,制得含有藤梨根总黄酮、土茯苓总皂苷等药效成分的细粉,过6号筛备用。 
(3)将上述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5味药的药渣和黄芪、甘草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7味药材总质量6倍的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依次为2h,1.5h,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浓缩液经过处理好的HPD400树脂吸附,以5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57℃,-0.09MPa),粉碎,制得含有总皂苷等药效成分的细粉,过6号筛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到真空干燥细粉混匀后,加入糊精和糖粉3:1的辅料,滚转制粒,60℃干燥,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  胶囊剂的制备
(1)称取经过净制的藤梨根250g、黄柏250g、土茯苓250g、苦参100g、    黄芪500g、蛇床子100g、甘草250g,每20克为一份;将上述原料药粉碎,备用。
(2)将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味药材总质量6倍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依次为2h、1.5h,滤过,滤液合并,药渣留用;乙醇提取液在47℃,-0.1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物加蒸馏水稀释,稀释液经过处理好的HPD400型树脂,以5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57℃,-0.09MPa),粉碎,制得含有藤梨根总黄酮、土茯苓总皂苷等药效成分的细粉,过6号筛备用。 
(3)将上述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蛇床子5味药的药渣和黄芪、甘草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7味药材总质量6倍的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依次为1.5h,1.5h,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浓缩液经过处理好的HPD400树脂吸附,以5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57℃,-0.09MPa),粉碎,制得含有总皂苷等药效成分的细粉,过6号筛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到真空干燥细粉混匀后,加入糊精和糖粉3:1的辅料,滚转制粒,60℃干燥,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Claims (7)

1.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这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100份、黄柏10-100份、土茯苓5-50份、苦参5-50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25份、甘草5-50份。
2.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50份、黄柏5-25份、土茯苓5-25份、苦参5-25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10份、甘草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藤梨根5-25份、黄柏5-25份、土茯苓5-25份、苦参5-25份、黄芪5-50份、蛇床子5-10份、甘草5-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藤梨根25份、黄柏25份、土茯苓25份、苦参10份、黄芪50份、蛇床子10份、甘草25份。
5.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
二、藤梨根、黄柏、土茯苓、苦参和蛇床子用乙醇回流提取,加入原料药总质量4-8倍的50%-7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h,提取液滤过,药渣留用,回收乙醇;提取物稀释,稀释液经过大孔树脂吸附,以30%-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浓缩温度为50-60℃的清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三、将黄芪、甘草与步骤二的药渣用水煎煮,向药渣、黄芪、甘草中加入原料药总质量4-8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0.5-2h,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浓缩温度为50-60℃的清膏;浓缩液经过大孔树脂吸附,用30%-70%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浓缩,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四、将步骤二和步骤三所得到的细粉与制剂辅料混匀后,制成制剂半成品,将半成品制成颗粒剂或胶囊剂;将半成品制成颗粒剂时,用滚转法制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大孔树脂为HPD400、ADS-7、AB-8、NKA-2四种型号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真空干燥均在温度为57℃,压力为-0.09MPa--0.1MPa的条件下进行。
CN201410207936.1A 2014-05-18 2014-05-18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48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7936.1A CN103948847A (zh) 2014-05-18 2014-05-18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7936.1A CN103948847A (zh) 2014-05-18 2014-05-18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847A true CN103948847A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2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7936.1A Pending CN103948847A (zh) 2014-05-18 2014-05-18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88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688A (zh) * 2015-04-04 2015-07-29 康莉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9432272A (zh) * 2018-12-29 2019-03-08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693A (zh) * 2010-07-02 2010-10-27 刘焕银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
KR20110050613A (ko) * 2003-08-11 2011-05-16 추 이-헝 대두 종자로부터의 휘발성 분획 및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50613A (ko) * 2003-08-11 2011-05-16 추 이-헝 대두 종자로부터의 휘발성 분획 및 조성물
CN101869693A (zh) * 2010-07-02 2010-10-27 刘焕银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汉超等: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手册》", 31 January 2007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688A (zh) * 2015-04-04 2015-07-29 康莉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9432272A (zh) * 2018-12-29 2019-03-08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272B (zh) * 2018-12-29 2021-07-23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3105C (zh) 一种具有通便排毒、减肥降脂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US20140087010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extractive of jinxuan hemorrhoid washing powder botanicals
CN10568799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5889A (zh) 化湿败毒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3028065B (zh) 一种紫香益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11358839A (zh) 头花蓼的配方颗粒和制备方法
CN103800772A (zh) 一种防治阴道炎症的妇科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465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47A (zh)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23263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822743A (zh) 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4606385A (zh) 治疗沿爪疔的中药制剂
CN102885928A (zh)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692B (zh) 一种缓解月经不调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5653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
CN102362993B (zh) 一种具有护肠清毒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5236C (zh) 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349956B (zh) 一种润燥止痒复方的提取物及其制剂
CN1970020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369624C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239A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4644912A (zh) 一种治疗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10A (zh) 具有止血止痛及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06350A (zh) 治疗锁喉痈的药物
CN103611027A (zh) 一种临床预防、护理和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