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7063A - 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7063A
CN103947063A CN201180074845.XA CN201180074845A CN103947063A CN 103947063 A CN103947063 A CN 103947063A CN 201180074845 A CN201180074845 A CN 201180074845A CN 103947063 A CN103947063 A CN 10394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current relay
power supply
contact
motor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48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7063B (zh
Inventor
小林正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4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7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70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5Detail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redundanc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3/08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making use of a thermal sensor, e.g. thermistor, heated by the excess curr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 Protection Of Generators And Motor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复原,也能够防止负载设备的损坏。一种供电电路,在通过电力来驱动的电动机(21)与通过对控制线圈(14D)的通电来切换开闭的电磁开闭器(14)之间具有与电动机串联连接的过电流保护装置(30),所述过电流保护装置具有: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而切断对电动机的供电且当负载减少时自行复原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以及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串联连接且比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延迟地进行动作来切断对电动机的电力供给并通过手动被复原的双金属式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将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和电磁开闭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14D1)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过电流保护装置的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保护冰箱、小型空调等冷却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动压缩机不会受到其过电流状态的影响,设置有如下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即:利用紧贴地安装在电动压缩机的主体机壳上、并探测温度且通过根据流经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过电流而发热的加热器的热进行动作的双金属,使在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与电源之间串联连接的开关接片开闭。该情况下,当因电动压缩机的主体机壳的异常温度、或者过电流状态下的加热器的发热而达到双金属的动作温度时,双金属正向反转,由此开关接片断开,切断对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通电,并且对加热器的通电也被切断。而且,当通过自然冷却而冷却到双金属的复原温度时,双金属反向反转(复原反转),开关接片闭合,由此对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通电和对加热器的通电重新开始。
如此通过双金属的反转动作来防止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烧坏,但在电动压缩机的过负载状态、锁定状态持续的情况下,双金属的反转和反向反转重复,伴随于此,开关接片开闭,该开闭次数长期地进行时,双金属的正向反转和/或反向反转的寿命耗尽,双金属不能使开关接片断开,开关接片熔敷而使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保持过电流状态,处于该电动机烧坏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通常的过电流状态下通过第一过电流继电器(第一双金属接片)的反转使连接接片断开,切断对电动机的通电电路,所述连接接片具有使对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通电电路开闭的接点。而且,当第一过电流继电器的寿命耗尽而不再进行反转动作时,保持过电流流向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通过由此产生的高温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第二双金属接片)进行反转,而使所述连接接片断开,使对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通电电路断开。该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复原温度被设定为如-50℃那样的在通常环境下不会复原的温度,一旦进行动作则切断对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通电,从而具有防止电动机的烧坏的所谓的失效保护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01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具有上述过电流保护装置的供电电路中,在通常环境下不会复原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进行动作而切断对作为负载设备的电动机的通电电路,由此能够防止过电流状态并能够防止电动机的烧坏,但是即使将对电动机的通电电路切断,装置的电源也是有效的,因此当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异物等接触等)导致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复原时,存在对电动机进行通电而使电动机烧坏的危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在具有在通常环境下不会复原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供电电路中,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复原也能够防止负载设备的损坏。
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其在通过电力来驱动的负载设备与通过对控制线圈的通电来切换开闭的电磁开闭器之间具有与所述负载设备串联连接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所述供电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保护装置具有第一过电流继电器以及双金属式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而切断对所述负载设备的供电,且当负载减少时自行复原,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与该第一过电流继电器串联连接,且比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延迟地进行动作来切断对所述负载设备的供电,并通过手动被复原,将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双金属接片和所述电磁开闭器的所述控制线圈的一端进行连接。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电磁开闭器具有在没有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时断开的常开接点、以及在没有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时闭合的常闭接点,所述常开接点通过串联电路与所述负载设备串联连接,所述常闭接点相对于所述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并且与通过开关的接通操作从电源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之后断开的电源开关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和所述控制线圈也可以从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分支来并联连接。
进而,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和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也可以安装在所述负载设备的附近,并通过所述负载设备的发热进行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因某种原因而复原,也能够防止负载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电动压缩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及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电源开关接通后的供电电路的图。
图5是表示第二过电流继电器进行动作后的状态的供电电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电路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供电电路1是驱动冰箱、小型空调等冷却装置中所使用的电动压缩机10(图2)的电动机21(负载设备)的电路。供电电路1包括交流式电动机21、交流电源11、在电源11和电动机21之间连接的电磁开闭器14、以及在电动机21和电磁开闭器14之间连接的过电流保护装置30。过电流保护装置30具有: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而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力供给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以及比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延迟地进行动作而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力供给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
电动机21、电源11、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以及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串联连接而构成主电路15(串联电路)。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以及电磁开闭器14被配置在未图示的电气元件箱体内。
电磁开闭器14包括第一a接点14A(常开接点)、第二a接点14B(常开接点)、b接点14C(常闭接点)、以及切换第一a接点14A、第二a接点14B及b接点14C的控制线圈14D。即,在没有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时,第一a接点14A及第二a接点14B断开,b接点14C闭合。在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时,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闭合,b接点14C断开。
第一a接点14A被连接在电源11的一个端子11A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之间。第二a接点14B被连接在电源11的另一端子11B与电动机21之间。
b接点14C相对于主电路15并联连接,其一端被连接在电动机21与第二a接点14B之间,另一端与电源11的另一端子11B连接。电源开关16被连接在b接点14C与电源11的另一端子11B之间。在此,电源开关16是按钮式的开关,并构成为通过按压操作闭合而接通,且在控制线圈14D通电后自动地打开而断开。
控制线圈14D相对于主电路15并联连接,其一端14D1(控制线圈的一端)与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连接,另一端14D2与电源11的一个端子11A连接。
图2是表示电动压缩机10的结构的概略图。
电动压缩机10是在构成密闭机壳的主体机壳20内容纳有电动机21和制冷剂压缩机部22,且制冷剂压缩机部22通过被电动机21驱动而压缩制冷剂的公知的压缩机。
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构成为在合成树脂制的耐热绝缘机壳31K中容纳有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的第一双金属接片31A、以及加热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电加热器31B。
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构成为在合成树脂制的耐热绝缘机壳32K中容纳有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之后进行动作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双金属接片)、以及加热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电加热器32B。
图3是表示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及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外观的侧视图。
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如图3所示,将一面(图3的下侧面)为开口31K1的呈有底圆筒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耐热绝缘机壳31K作为主体,在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底壁(图3的上侧壁)31K2的中央部用螺母31D固定的支承轴31C上,以与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支承着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图1)。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在圆形的双金属板的左右两侧的突出部具有可动侧接点31E。在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底壁(图3的上侧壁)31K2上安装有两个外部端子A、B,该外部端子A、B在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内侧露出。
在底壁(图3的上侧壁)31K2的内侧设置有端子C,外部端子A的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内侧端和端子C形成与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可动侧接点31E分别相对应的固定接点31G,在端子B的耐热绝缘机壳31K的内侧端连接有电加热器31B的一端,在端子C连接有电加热器31B的另一端。在非过电流状态的通常状态下,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如图1中实线所示,处于左右的可动侧接点31E与左右的固定接点31G抵接的状态。具有规定的电阻的电加热器31B以与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处于热耦合关系的方式,被配置在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附近。
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在由热产生的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当负载减少时,自行复原。具体而言,第一双金属接片31A构成为:通过电加热器31B在规定的动作温度T1(作为一例为120℃)下加热规定的动作时间t1(作为一例为10秒)而进行动作,切断对电动机21的供电电路,当温度下降到规定的复原温度(作为一例为100℃)时自行复原。
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为在构造上除了一部分结构以外,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图3中,对于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相同的部分,用括弧内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即,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如图3所示,将一面(图3的下侧面)为开口32K1的呈有底圆筒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耐热绝缘机壳32K作为主体,在该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底壁(图3的上侧壁)32K2的中央部用螺母32D固定的支承轴32C上,以与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内表面分离的状态,支承着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图1)。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在圆形的双金属板的左右两侧的突出部具有可动侧接点32E。在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底壁(图3的上侧壁)32K2上安装有两个外部端子A、B,该外部端子A、B在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内侧露出。
第二双金属接片32A通过从支承轴32C延伸的配线33与控制线圈14D的一端14D1连接。
在底壁(图3的上侧壁)32K2的内侧设置有端子C,外部端子A的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内侧端和端子C形成分别与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可动侧接点32E相对应的固定接点32G,在端子B的耐热绝缘机壳32K的内侧端连接有电加热器32B的一端,在端子C连接有电加热器32B的另一端。在非过电流状态的通常状态下,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如图1中实线所示,处于左右的可动侧接点32E与左右的固定接点32G抵接的状态。具有规定的电阻的电加热器32B以与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处于热耦合关系的方式,被配置在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附近。
第二双金属接片32A通过由热产生的负载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延迟地进行动作,之后,通过手动被复原。具体而言,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构成为:通过电加热器32B在规定的动作温度T2(作为一例为120°)下加热规定的动作时间t2(作为一例为20秒)而进行动作,切断对电动机21的供电电路,之后,由维修人员等通过手动被复原。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是在比通常环境下使用电动压缩机10的温度状况下所产生的低温充分低的零下的温度(作为一例为-50℃)下自行复原的接片,且通过由维修人员用液氮等进行冷却而被手动复原。在此,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只要是在电动压缩机10的通常的使用环境下不会自行复原的接片即可,手动复原包括通过按钮等按压第二双金属接片32A而使其复原的方法、由维修人员更换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方法、以及用液氮等进行冷却而使其自行复原的方法。
第二双金属接片32A进行反转而使可动侧接点32E从固定接点32G分离的动作温度T2(120℃)被设定为与第一双金属接片31A进行反转而使可动侧接点31E从固定接点31G分离的动作温度T1(120℃)相同的温度,但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动作时间t2(20秒)被设定为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动作时间t1(10秒)长,不会出现在第一双金属接片31A进行反转动作之前第二双金属接片32A进行反转动作的情况。即,第二双金属接片32A被设定为在时间上比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的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延迟地进行动作。
第一双金属接片31A进行动作的规定的负载被设定为使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延迟地进行动作。
在此,使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及第二双金属接片32A进行动作的负载是通过流经主电路15的电流而发热的电加热器31B、32B的热。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及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动作温度T1、T2相同,但将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动作时间t2设定为比动作时间t1长,并将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构成为若没有受到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更大的热则不进行动作,由此,设定构成为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延迟地进行动作。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使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延迟地进行动作。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动作温度T2设定为比动作温度T1高或者使电加热器31B、32B的发热量不同,而使第二双金属接片32A比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延迟地进行动作。
在上述结构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及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中,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串联电路与电动压缩机10的电动机21串联连接。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的可动侧接点31E与固定接点31G抵接的状态下,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和电加热器31B形成第一串联电路。另外,在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可动侧接点32E与固定接点32G抵接的状态下,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和电加热器32B形成第二串联电路。所述第一、第二两串联电路串联连接,并与电动机21串联连接。
如图1所示,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的外部端子A连接有第一a接点14A,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的端子B连接有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外部端子A。并且,可动侧接点31E与固定接点31G抵接的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和电加热器31B形成第一串联电路。
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中,可动侧接点32E与固定接点32G抵接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和电加热器32B形成第二串联电路,端子B连接于电动机21的一端。由此,所述第一、第二两串联电路串联连接,并与电动机21形成串联电路。
在此,对供电电路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电源开关16接通后的供电电路1的图。图5是表示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进行动作后的状态的供电电路1的图。
在图1中,当电源开关16接通而闭合时,电流流经电磁开闭器14的b接点14C,从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经过配线33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由此,如图4所示,第一a接点14A及第二a接点14B闭合,b接点14C断开,电源开关16在紧接控制线圈14D的通电后自动地断开。由此,电流流经主电路15,电动压缩机10运转。
在电动压缩机10通常运转时,流经电动机21的电流为设定值以下,因此,来自电加热器31B的发热量不会多到使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如图1的虚线所示地进行反转的程度,并且,来自电加热器32B的发热量不会多到使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如图1虚线所示地进行反转的程度。因此,维持可动侧接点31E与固定接点31G抵接、可动侧接点32E与固定接点32G抵接的状态,电动机21处于从电源11供电的状态,电动压缩机10持续通常的运转状态。
但是,当电动压缩机10处于过负载状态时、或者处于起动不良、锁定状态时,流过设定值以上的过电流,由此电加热器31B、32B的发热量增加,第一及第二双金属接片31A、32A的受热量增加。由此,首先在通过电加热器31B发热到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动作温度T1(120℃)或者该温度以上的状态下,经过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动作时间t1(10秒),由此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如图1的虚线所示地进行反转,可动侧接点31E从固定接点31G分离,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源供给电路。由于直至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反转动作为止的动作时间t2被设定为比动作时间t1充分长的时间(20秒),因此第二双金属接片32A不进行反转动作,保持可动侧接点32E与固定接点32G抵接的状态。
如此,通过电动压缩机10的运转停止,电加热器31B不再通电,当通过自然冷却达到比动作温度T1低且比0℃高的复原温度(100℃)时,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如图1的实线所示地进行反向反转(自行复原)动作,可动侧接点31E重新与固定接点31G抵接,电动机21重新起动,电动压缩机10复原到运转状态。该复原时,如果电动压缩机10的过负载状态、或者起动不良、锁定状态已解除,则由于流经电动机21的电流为设定值以下,因此如上所述地电动压缩机10持续通常的运转状态。但是,在复原时,如果电动压缩机10的过负载状态、或者起动不良、锁定状态未解除,则在重新发热到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动作温度T1或者该温度以上的状态下,经过了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动作时间t1时,第一双金属接片31A如图1的虚线所示地进行反转,可动侧接点31E从固定接点31G分离,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源供给电流。如此,保护电动压缩机10免受由过负载荷状态、或起动不良、锁定状态产生的烧坏。
但是,由这样的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反转和复原引起可动侧接点31E相对于固定接点31G的开闭长时间地进行,由此可动侧接点31E相对于固定接点31G的开闭次数增多,第一双金属接片31A的正向反转和/或反向反转的寿命耗尽,可动侧接点31E无法相对于固定接点31G断开,而如图5所示地可动侧接点31E被熔敷到固定接点31G时,电动压缩机10的电动机21保持过电流状态,如果该状态持续,则将处于电动机21烧坏的状态。
如此,当可动侧接点31E熔敷到固定接点31G时,对电加热器32B的通电持续,因此电加热器32B的发热量增加,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受热量增加。然后,在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发热到动作温度T2(120℃)或者该温度以上的状态下,经过了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动作时间t2(20秒)时,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如图5所示地进行反转,可动侧接点32E从固定接点32G分离,对电动机21的电源供给电路被切断,并且经由配线33对控制线圈14D供电的电路被切断。其结果是,对电动机21的电源供给电路被切断,防止电动机21的烧坏,并且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断开,在电磁开闭器14中对电动机21的电源供给电路也被切断。另外,b接点14C闭合,但电源开关16断开,因此不会对电动机21通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通过从支承轴32C延伸的配线33与电磁开闭器14的控制线圈14D连接,并与第二双金属接片32A的动作连动,来切断连接电源11和电动机21的电磁开闭器14,因此,即使在图3的状态下由于异物接触等导致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复原,也能够防止向电动机21供电,并能够可靠地防止电动机21的烧坏。
如上所述,根据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电源11经由通过对控制线圈14D的通电来切换开闭的电磁开闭器14而与电动机21连接,过电流保护装置30具有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以及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通过在规定的负载、即动作温度T1(120℃)下加热动作时间t2(10秒)而进行动作,并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力供给,当负载减少时自行复原,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串联连接,并通过在动作温度T2(120℃)下加热动作时间t2(20秒)而比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延迟地进行动作,从而切断对电动机21的电力供给,且通过手动复原,由于将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和电磁开闭器14的控制线圈14D的一端14D1连接,因此,当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进行动作时,对控制线圈14D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由此,能够切断连接电源11和电动机21的电路,因此,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的第二双金属接片32A因某种原因而复原,也能够防止电动机21的损坏。
另外,电磁开闭器14具有:在没有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时断开的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以及在没有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时闭合的b接点14C,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通过主电路15与电动机21串联连接,b接点14C相对于主电路15并联连接,并且与通过接通操作从电源11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之后断开的电源开关16连接,因此,通过使电源开关16接通而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能够将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闭合而向电动机21供给电流,并且在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进行动作而不再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时,能够将第一a接点14A和第二a接点14B断开而切断电动机21的供电电路,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因某种原因而复原,也不会向电动机21供电。另外,电源开关16在向控制线圈14D供给电流之后断开,因此,即使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因某种原因而复原,也不会从b接点14C向电动机21供电。
另外,由于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和控制线圈14D从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分支来并联连接,因此,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进行动作时,对控制线圈14D的电力供给不会被切断。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电动压缩机10的电动机21作为负载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用电驱动的所有的负载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配置在未图示的电气元件箱体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也可以配置在电动压缩机10中。对于该情况,作为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
在该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图2中如双点划线所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32相同地构成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被安装在电动压缩机10的主体机壳20的上表面上,并被罩60覆盖。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除了通过电加热器31B、32B的热被加热以外,还通过电动机21的发热被加热。在该结构中,能够将电加热器31B、32B的容量设定得较小。此外,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被配置在能够探测主体机壳20的表面等电动机21的发热的位置即可,例如,可以安装在主体机壳20的侧面。
另外,在该变形例的结构中,也可以为不在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上设置电加热器31B、32B,而通过电动机21的发热使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进行动作的结构。在此,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进行动作的负载的大小(热量)被设定为视作在电动机21中产生过电流的大小。
根据该结构,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被安装在电动机21的附近的主体机壳20上,并且仅通过电动机21的发热而进行动作,因此不需要对第一过电流继电器131和第二过电流继电器132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等,能够简化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供电电路
11   电源
14   电磁开闭器
14A  第一a接点(常开接点)
14B  第二a接点(常开接点)
14C  b接点(常闭接点)
14D  控制线圈
15   主电路(串联电路)
16   电源开关
21   电动机(负载设备)
30   过电流保护装置
31,131 第一过电流继电器
32,132 第二过电流继电器
32A  第二双金属接片(双金属接片)
14D1 一端(控制线圈的一端)

Claims (4)

1.一种供电电路,在通过电力来驱动的负载设备与通过对控制线圈的通电来切换开闭的电磁开闭器之间具有与所述负载设备串联连接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所述供电电路的特征在于,
所述过电流保护装置具有: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其在规定的负载下进行动作而切断对所述负载设备的供电,并且当负载减少时自行复原;以及双金属式的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其与该第一过电流继电器串联连接,且比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延迟地进行动作来切断对所述负载设备的供电,并通过手动被复原,
将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的双金属接片和所述电磁开闭器的所述控制线圈的一端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开闭器具有在没有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时断开的常开接点、以及在没有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时闭合的常闭接点,所述常开接点通过串联电路与所述负载设备串联连接,所述常闭接点相对于所述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并且与通过开关的接通操作从电源向所述控制线圈供给电流之后断开的电源开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和所述控制线圈是从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分支出来而并联连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电流继电器和所述第二过电流继电器被安装在所述负载设备的附近,并通过所述负载设备的发热而进行动作。
CN201180074845.XA 2011-11-21 2011-12-09 供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7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3873A JP5857240B2 (ja) 2011-11-21 2011-11-21 電力供給回路
JP2011-253873 2011-11-21
PCT/JP2011/078518 WO2013076880A1 (ja) 2011-11-21 2011-12-09 電力供給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063A true CN103947063A (zh) 2014-07-23
CN103947063B CN103947063B (zh) 2016-11-09

Family

ID=4846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48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7063B (zh) 2011-11-21 2011-12-09 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57240B2 (zh)
CN (1) CN103947063B (zh)
WO (1) WO2013076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6602A (zh) * 2015-10-26 2016-01-06 成都辰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fpga芯片避免浪涌电流干扰的供电模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36A (zh) * 1997-03-06 1998-11-18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机保护装置
JP2003274683A (ja) * 2002-03-14 2003-09-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保護装置
JP200928967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装置
CN101661855A (zh) * 2008-08-25 2010-03-0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过电流保护装置
CN102013658A (zh) * 2009-09-08 2011-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过流保护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0106U (zh) * 1976-03-31 1977-10-03
JPH0721908Y2 (ja) * 1987-03-12 1995-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の保護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236A (zh) * 1997-03-06 1998-11-18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机保护装置
JP2003274683A (ja) * 2002-03-14 2003-09-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機の保護装置
JP200928967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Yazaki Corp リレー制御装置
CN101661855A (zh) * 2008-08-25 2010-03-0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过电流保护装置
CN102013658A (zh) * 2009-09-08 2011-04-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过流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7063B (zh) 2016-11-09
JP5857240B2 (ja) 2016-02-10
JP2013110849A (ja) 2013-06-06
WO2013076880A1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878B (zh) 热控开关
CN103542531B (zh) 带风机的电加热器及其控制方法和电路及家用电器
JP7004801B2 (ja) 空気調和機
US6239523B1 (en) Cutout start switch
JP6072657B2 (ja) エンジン駆動ヒートポンプ
CN103441709A (zh) 压缩机的启动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2402233B (zh) 变压器冷却系统自控装置
US6122154A (en) Motor starting device and protector module with motor starter cut-out switch
CN103947063A (zh) 供电电路
CN102969945B (zh)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启动器
CN101661855B (zh) 过电流保护装置
CN113924632A (zh) 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CN209329684U (zh) 一种电机控制电路
CN101316039A (zh) 电路装置
EP2159812A1 (e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CN220229592U (zh) 加热系统以及电热水器
CN201134679Y (zh) 智能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
JP5216481B2 (ja) 過電流保護装置
CN105790225B (zh) 用于中压应用的电力和控制设备
JP3813505B2 (ja) 電動機の保護装置
CN212012129U (zh) 断电后送电自启动电路和煤矿洗浴系统
CN220022317U (zh) 一种单相电机热保护控制装置及单相电机
JP4241755B2 (ja) 電動機の保護装置
CN2572274Y (zh) 中央空调电器设备多功能自动保护及温控双保险控制装置
CN114690811B (zh) 温控电路及家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