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6465B - 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6465B CN103946465B CN201280057409.6A CN201280057409A CN103946465B CN 103946465 B CN103946465 B CN 103946465B CN 201280057409 A CN201280057409 A CN 201280057409A CN 103946465 B CN103946465 B CN 1039464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ucture member
- top plate
- tetragonous cone
- cone table
- plat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03B3/03—Special vessels for collecting or storing rain-water for use in the household, e.g. water-but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在设于地面下的蓄水槽内一边沿上下方向直角交叉、一边层积、从而用于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并且能够在不会针对来自上下方向的负载而变形的情况下发挥牢固的耐压强度。对于结构部件(1),中空的四棱锥台(3)以使其下端自底板(2)的下表面向下方开口的状态沿前后左右并列设置在底板(2)上,该中空的四棱锥台(3)自长方形的顶板部(3a)的四面边缘朝向下方设有前后左右的倾斜壁板部(3b~3d),在这些中空角锥状台(3)的中央部,以将顶板部(3a)两分的方式形成V形的中央槽部(5),使该中央槽部(5)的槽底下表面支承在突出设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上的一对中空突起部(4、4)上,并且,将形成于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中央部的卡合凹部(7、7)覆盖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两端部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雨水储存设施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该雨水储存设施设置在构筑有公园、停车场或者道路等设施的地面之下。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公园、停车场等的地下设有用于抑制大雨所引发的河流、下水道的泛滥、或根据需要而灵活使用储存的雨水的雨水储存设施。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雨水储存设施构成为,通过向下挖掘地面而形成蓄水槽,在该蓄水槽内纵横并列设置具有储存雨水的内部空间的合成树脂制的结构部件,并层积多层该结构部件,从而形成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利用片材、铺装材料等覆盖材料覆盖该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另一方面,与蓄水槽邻接地设有窨井(マンホール),在大雨时将雨水导入并储存在该雨水储存部内。
在如此构成的雨水储存设施中,作为形成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结构部件:在正方形的框部内沿前后左右隔开一定间隔地并列设置多条上端朝向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状的腿部,利用肋将邻接的腿部的上端部之间连结成一体,并且将沿框部的内周面配设的外侧的腿部的上端部与框部连结成一体,将该结构部件纵横并列地设置在蓄水槽内,并且使配置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腿部的下端部支承在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腿部的上端开口部而进行层叠,从而构成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另外,作为另一结构部件,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结构部件:隔开较小间隔地沿前后左右并列设置有使自长方形的顶板部的四面边缘朝向下端向外侧倾斜的四面的倾斜壁板部延伸而成的、下端全面开口的中空的四棱锥台,经由连结部将邻接的四棱锥台的下端部彼此连结成一体,并且在顶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台阶部。
在将如此构成的结构部件在蓄水槽内纵横并列设置、并且一边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相对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直角交叉一边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堆叠,从而筑造层积结构体时,使配置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下端开口部跨越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顶板部的两端部的上述台阶部而进行支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25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前者那样,如果采用在正方形的框部内纵横排列多条圆筒形状的腿部而成的结构部件,存在在搬运、保管时若层积则体积增大的问题,另外,虽然在使用多个该结构部件而如上述那样地构筑雨水储存设施的情况下,能够使结构部件中的圆筒形状的腿部针对来自上方的较大的负载而发挥充分的耐压强度,但是若邻接的圆筒形状的腿部的负载变动,则存在将这些腿部的上端之间连结的较细的肋因其变动负载而产生龟裂、或断裂的隐患,在强度方面也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后者的结构部件,由于只要以下端开口的中空的四棱锥台的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重叠结构部件,就能够将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嵌入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因此能够以不产生体积增大的情况进行层积,从而使搬运、保管变得容易,另外,在使用多个该结构部件来构筑上述雨水储存设施时,一边使多个结构部件依次直角交叉一边沿上下方向进行堆叠,使配置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部支承在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作为强度最大的面上的优良部位的顶板部两端的上述台阶部,因此,能够在该台阶部以稳定的状态支承负载,但是由于使施加于台阶部的负载经由结构部件中的该台阶部间的两侧倾斜壁板部支承于下侧的台阶部,因此两侧倾斜壁板部被作用来自上下方向的压缩力而容易产生压曲变形。
因此,虽然在结构部件中的四棱锥台的上述两侧倾斜壁板部上沿纵向突出设置加强肋,但是存在应力集中在该加强肋的上下端而在该部分产生龟裂的隐患。而且,由于存在加强肋而在搬运、保管时层积结构部件的过程中,加强肋成为障碍而不能使四棱锥台彼此较深地嵌合,存在体积增大这一问题。另外,若加厚而增强四棱锥台的壁板部的厚度,则储存雨水的内部空间变窄。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在搬运、保管时能够以不会产生体积增大的情况整齐地层叠,另外,在层叠而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时,该结构部件能够针对来自上方的负载整体发挥稳定且牢固的耐压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构成为,一种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部件通过在挖掘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内一边纵横并列且在上下方向上直角交叉、一边层积而用于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在平面四角形状的底板上,沿前后左右并列设置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四棱锥台,该四棱锥台的下端贯穿该底板而朝向下方全面开口,这些四棱锥台具有:长方形的顶板部;四面倾斜壁板部,其自该顶板部的四面边缘向下方呈扩口状延伸,并且下端与上述底板连结成一体;一对中空突起部,其沿顶板部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而突出设置在上述顶板部的中央部;中央槽部,其自该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之间的顶板部的中央朝向下方呈V形凹陷而形成;在一边使结构部件直角交叉、一边在上下方向上层积该结构部件时,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上述中央槽部的底部支承于在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上突出设置的中空突起部,并且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两侧的倾斜壁板部的下端支承于顶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表面。
在如此构成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中,技术方案二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其在自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长边侧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中央部、以及与该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连结成一体的底板部,通过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两端部被覆盖而卡合于该两端部;凹陷底板部,其具有与该卡合凹部相同的截面形状,并朝向上方鼓出。
另外,技术方案三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自长边侧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横跨四棱锥台的整个高度而形成多条加强槽。
技术方案四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一对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与顶板部相连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在顶板部的宽度方向上长的加强肋,所述一对中空突起部突出设置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
而且,技术方案五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中央槽部的槽底部以及连结邻接的四棱锥台的下端缘之间的底板部,形成有贯穿上下表面之间的通水孔。
另外,技术方案六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四面边缘一体地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周边框。
根据技术方案一的发明,在通过在挖掘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内一边纵横并列设置且在上下方向上直角交叉、一边层积而用于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该结构部件中,这些结构部件在平面四角形状的底板上,沿前后左右并列设置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四棱锥台,该四棱锥台的下端贯穿该底板而朝向下方全面开口,使层叠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支承在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表面,因此,能够一边将结构部件沿上下方向依次直角交叉、一边以稳定的状态堆积,并且能够均等地承接自上方施加于四棱锥台的两端部的负载,除此以外,能够极力减少上下的结构部件彼此的重叠部分,从而能够构筑雨水的储存空隙率较大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而且,在构成结构部件且下端全面开口的上述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中央部,沿顶板部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突出设置一对中空突起部,并且形成自该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之间的顶板部的中央朝向下方呈V形凹陷而成的中央槽部,在一边将结构部件彼此直角交叉一边进行层叠时,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中央槽部的底部支承于在配设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上突出设置的中空突起部,因此能够使配置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中央槽部的外底面和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面分别支承在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中空突起部的顶面和顶板部的两端部上表面,从而能够使四棱锥台整体均匀且牢固地承接来自上方的负载,并且,由于使中央槽部的相对的槽壁面的两侧端呈直角连续设于四棱锥台的两侧倾斜壁板部,因此这些中央槽部和两侧倾斜壁板部能够针对自上下方向施加于四棱锥台的压缩力而发挥较大的耐压强度,从而能够在不设置加强肋等的情况下抑制压曲变形等的产生。
因此,本发明的结构部件能够筑造保形性优良且精度好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并且能够在搬运、保管时使结构部件的相对的四棱锥台彼此较深地嵌合,并且在不产生体积的增大的情况下进行层积。
根据技术方案二的发明,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其在自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长边侧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中央部、与该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的底板部,通过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两端部被覆盖并卡合于该两端部;凹陷底板部,其具有与该卡合凹部相同的截面形状,并朝向上方鼓出;通过一边将结构部件沿上下方向依次直角交叉,一边使自四棱锥台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中央部横跨底板部而设置的上述卡合凹部和凹陷底板部覆盖并卡合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两端部,能够顺畅且正确地堆叠多个结构部件,并且能够构筑不存在结构部件前后左右地摇晃的隐患的稳定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根据技术方案三的发明,由于在上述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自长边侧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横跨整个高度地形成多条加强槽,因此,能够在不设置加强肋等的情况下,利用该加强槽增大四棱锥台的耐压强度,并且在搬运、保管时能够一边使结构部件彼此较深地嵌合一边进行层积,除此以外,能够尽可能减小四棱锥台的壁厚而增大雨水储存空间。
根据技术方案四的发明,由于在一对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与顶板部相连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在顶板部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加强肋,所述一对中空突起部突出设置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因此,能够可靠地利用该加强肋抑制顶板部因自上方侧施加于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上的负载而向下方挠曲,并且在层积结构部件来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时,能够在该加强肋不会成为任何障碍的情况下正确且稳定地构成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根据技术方案五的发明,由于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中央槽部的槽底部以及连结邻接的四棱锥台的下端缘之间的底板部,形成有贯穿上下表面之间的通水孔,因此能够顺利地向四棱锥台内收纳雨水、或自四棱锥台内排出雨水,并且能够以不会在四棱锥台内残留空气的情况下将雨水储存在下端全面开口的整个四棱锥台内。
根据技术方案六的发明,由于上述结构部件的底板的四面边缘一体地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周边框,因此能够在通过向下挖掘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内一边将其周边框彼此相互呈匹配状地接合、一边简单且正确地纵横并列设置结构部件,并且能够将纵横并列设置多个四棱锥台而在其四面边缘设有周边框的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以及纵横并列设置少数个四棱锥台而在其四面边缘设有周边框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相组装,能够容易地构筑与蓄水槽的空间宽度相对应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结构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结构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结构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X1-X1线纵剖主视图。
图6是图4中的X2-X2线纵剖主视图。
图7是图4中的X3-X3线纵剖主视图。
图8是图4中的Y1-Y1线纵剖主视图。
图9是图4中的Y2-Y2线纵剖主视图。
图10是尺寸不同的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使结构部件彼此嵌合的状态的纵剖主视图。
图12是使结构部件彼此嵌合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13是通过结构部件的配设而构筑的雨水储存设施的简要剖视图。
图14是堆叠结构部件的状态下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雨水储存设施以如下方式构成:用挡水片(未图示)覆盖通过向下挖掘公园、道路等的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20的底面以及四面的侧壁面,之后,在该蓄水槽20的底面上纵横铺排设置多个具有雨水储存空间的结构部件1,并且沿上下方向堆叠该结构部件1,从而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在利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间隔构件22覆盖该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的上表面之后,设置保护片、混凝土铺装等覆盖层23,设置有与该雨水储存设施的一端部邻接而连通于蓄水槽20的一端部等的窨井24,通过该窨井24将雨水储存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内、或者自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内通过窨井24向外部排水。
用于构成上述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的结构部件1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成形品,如图1~图9所示,该结构部件1具有如下结构:在俯视呈四边形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底板2上,沿前后左右隔开一定间隔地并列设置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四棱锥台3,利用底板部2a、2b将邻接的四棱锥台3的下端之间连结,该四棱锥台3的下端贯穿该底板2而朝向下方全面开口。此外,在这些图中,表示了使底板2形成为正方形而在该底板2上沿前后左右并列设四个四棱锥台3的结构部件1,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如后述那样,也可以是沿前后左右分别并列设有两列以上的四棱锥台3而形成的结构部件。
在以图4的俯视图中的上下方向作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上述四棱锥台3由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平面长方形的顶板部3a、分别自该顶板部3a的前后左右的边缘朝向下方呈扩口状延伸的前后倾斜壁板部3b、3c及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构成,而且,自上述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下方设有两侧端横跨贯穿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且具有一定深度的中央槽部5,利用该中央槽部5将顶板部3a分割成前侧的一半部3a-1与后侧的另一半部3a-2,在该顶板部3a上,沿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突出设置前后一对的中空突起部4、4,该前后一对的中空突起部4、4以使上述中央槽部5的上端开口部为中央而自前后夹着该开口端,从而呈上端面封闭的小径筒状或者截面梯形形状。
上述中央槽部5是通过将突出设置于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上述前后中空突起部4、4的相对面之间的顶板部3a的中央部横跨整个宽度地呈V形朝向下方凹陷至到达四棱锥台3的下端附近部的深度而成的,利用该中央槽部5如上述那样地将顶板部3a两分成一半部3a-1和另一半部3a-2,并且利用该中央槽部5将在顶板部3a的前后方向上较长且自长边侧两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上述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两分成前侧的一半部3c-1和后侧的另一半部3c-2。此外,V形的中央槽部5的槽底部5a的底面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平坦的底面。
另外,在四棱锥台3中的上述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一半部3c-1与另一半部3c-2的壁面上,分别在自顶板部3a至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的整个高度上形成两条加强槽6,该加强槽6具有一定的槽宽度并朝向四棱锥台3内弯曲成横截面呈U形,并且,如图8所示,这些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位于在中央槽部5的前后相对的槽壁面的两侧端的下方的下端中央部,以略宽于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的尺寸自下端朝向上方切除一定的高度而形成朝下开口的卡合凹部7、7,该卡合凹部7、7在一边使多个结构部件1依次直角交叉一边层积该多个结构部件1从而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时,如图14所示,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顶部处的前后部被覆盖而卡合、支承于该顶部处的顶板部3a的两端部上表面。
而且,如图8所示,在分别突出设置于被中央槽部5两分成的上述顶板部3a的一半部3a-1与另一半部3a-2的上述中空突起部4、4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使两侧端呈直角向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上端部的相对内表面连续而成的加强肋8a,并且,在上述顶板部3a的上表面的前后端部突出设置有在顶板部3a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加强肋8b、8b。而且,如图5所示,在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一半部3c-1与另一半部3c-2的外壁面的下端部突出设置有下端与底板2连结成一体的一定高度的加强肋8c、8c,其上端部形成为前端尖形,当在搬运、保管时层叠结构部件1时,使上侧的结构部件1外嵌至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突出设置有该加强肋8c、8c的深度。
另外,在顶板部3a的一半部3a-1、另一半部3a-2、以及上述一对中空突起部4、4的顶面分别开设有连通四棱锥台1内且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水孔9a、9b,并且在上述V形的中央槽部5的槽底部5a,沿该槽底部5a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开设有多个通水孔9c。
这样形成的四棱锥台3以使其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而在前后左右并列设有多个(在图中为四个),并且,分别利用上述底板2的底板部2a、2b将前后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前后倾斜壁板部3b、3d的下端之间、以及左右邻接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之间连结成一体,而且,在底板2的四面边缘朝向上方突出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周边框10,该周边框10包围沿上述前后左右并列设置的四棱锥台列的下端部周围。
在上述结构部件1中,突出设置于左右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顶板部3a、3a的中空突起部4、4中的、左右相对的中空突起部4、4的中心之间的尺寸形成为,等于前后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中央槽部5、5的中心之间的尺寸,并且,所有四棱锥台3中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之间的开口宽度尺寸形成为,能够跨越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分别突出设置于顶板部3a的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的中空突起部4、4而支承在顶板部3a的前后两端部上的尺寸。
而且,设于四棱锥台3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上述中央槽部5的深度、即、自中空突起部4a的顶面至中央槽部5的外底面之间的尺寸形成为,等于自四棱锥台3的下端至顶板部3a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减去设于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部的上述卡合凹部7、7的深度而得的尺寸,在一边将多个结构部件1在上下方向上直角交叉一边将该多个结构部件1层积而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时,使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中的中央槽部5的外底面抵接、支承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中空突起部4、4上。
如图4所示,上述结构部件1的底板2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底板部2a,其将沿前后呈串联状排列的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前后倾斜壁板部3b、3d的下端之间连结成一体;以及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中央底板部2b,其将沿左右方向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左右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之间连结成一体,并且,上述结构部件1的底板2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两侧底板部2c、2c,该两侧底板部2c、2c将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和沿该两侧框部10b、10b在前后呈串联状排列的四棱锥台3、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中的朝向外侧的倾斜壁板部3c的下端连结成一体。
该两侧底板部2c、2c是如下具有一定宽度的底板部,其使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的下端与分别平行于这些两侧框部10b、10b而相对的四棱锥台3的上述外侧的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连结成一体,在其长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水孔9d,另一方面,周边框10中的前后框部10a、10c与平行于这些前后框部10a、10c而相对的四棱锥台3的前后倾斜壁板部3b、3d的下端并没有设置底板部,而是直接连结成一体。
而且,如图5所示,左右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内侧、即、朝向周边框10的中央部侧的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之间利用宽度比上述两侧底板部2c、2c宽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上述中央底板部2b连结成一体。如图5所示,在该中央底板部2b中,在隔着该中央底板部2b左右相对的上述内侧的倾斜壁板部3c、3c的、设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下端的上述卡合凹部7、7之间以外的底板部分位于与连结于上述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的下端的两侧底板部2c、2c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为平坦的底板部,以便能够稳定地铺设在地面上等,在该平坦的底板部2b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横长的长圆形的通水孔9e,并且突出设置有平行于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的两条加强肋8d、8d。
另一方面,如图7、图9所示,将左右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上述内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卡合凹部7、7之间连结的底板部2b’形成为,与该卡合凹部7、7相同的截面形状且朝向上方鼓出的凹陷底板部,将该凹陷底板部2b’与卡合凹部7一起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前后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顶部中的顶板部3a、3a的相对的一半部3a-1与另一半部3a-2的端部被覆盖,使其朝下开口的下表面卡合、支承于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的相对端部。
此外,在该凹陷底板部2b’的下表面两侧部突出设置有加强肋8e、8e,在将结构部件1、1彼此沿直角方向改变朝向而重合时,如图14所示,该加强肋8e、8e卡合于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一半部3a-1与另一半部3a-2的上表面上突出设置的上述加强肋8b、8b的内表面。另外,如图9所示,使该凹陷底板部2b’的中央部进一步向上方凹陷而形成能够容纳在下侧的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两端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加强肋8b、8b的空间部,并且在该底板部2b’的中央部开设有通水孔9e’。
同样,在将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以及沿该两侧框部10b、10b在前后呈串联状排列的四棱锥台3、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外侧、即朝向周边框10的两侧端缘侧的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连结成一体的上述两侧底板部2c、2c中,也形成有与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相对的四棱锥台3、3的设于上述外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下端的上述卡合凹部7、7、以及如图3、图7所示那样使与该卡合凹部7相对的两侧框部10b、10b的下端之间的底板部2c’具有与该卡合凹部7相同的截面形状且向上方鼓出的凹陷底板部,将该凹陷底板部2c’与卡合凹部7一起通过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顶部的顶板部3a的、面向周边框10的端部被覆盖,使其朝下开口的下表面卡合、支承于顶板部3a的端部上表面。此外,该凹陷底板部2c’的中央部也进一步向上方凹陷而形成能够容纳在下侧的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端部上突出设置的加强肋8b的空间部,并且在该底板部2c’的中央部开设有通水孔9d’。
另外,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底板部2a由具有与周边框10的高度相等的高度的较窄的壁体部构成,该底板部2a将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前后倾斜壁板部3b、3d的下端部之间、即、使顶板部3a、3a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配设成一列状的四棱锥台3、3的相对的倾斜壁板部3b、3e的下端部之间连结,该底板部2a在其长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地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之间的小径的通水孔9f,并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周边框10的相对内表面连结成一体。
在搬运、保管如此构成的结构部件1时,如图11、图12所示,能够使下端贯穿底板2而自底板2向下方全面开口的四棱锥台3、3彼此较深地嵌合而不会产生体积的增大来整齐地层叠。另外,在使用时,如图13所示,在通过向下挖掘公园、道路等的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20内,一边使其周边框10的相对的框部彼此呈匹配状地接合,一边将多个结构部件1彼此纵横铺设,并且,一边以使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正交于该四棱锥台3的长方形的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的方式改变层叠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朝向,一边通过层积而构成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
这样,若将上侧的结构部件1以与下侧的结构部件1直角交叉的方式改变朝向而层积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上,则图14所示,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以覆盖卡合凹部7、7和凹陷底板部2b’、2b’的方式被支承,并且,突出设置于凹陷底板部2b’的下表面两侧部的加强肋8e、8e与突出设置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一半部3a-1与另一半部3a-2的上表面上的上述加强肋8b、8b的内表面卡合,而且,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中央槽部5的槽底下表面抵接、支承在突出设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上的中空突起部4、4的顶面,该卡合凹部7、7跨越被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中央槽部5分割而成的顶板部3a中的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的上表面之间而在这些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的端部上设于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部中央,该凹陷底板部2b’、2b’与该卡合凹部7、7相连,形成为朝向上方鼓出。
另外,上述卡合凹部7、7和与该卡合凹部7相连的凹陷底板部2c’卡合、支承在位于该凹陷底板部2c’的下方的下侧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的端部上,该卡合凹部7、7设置在平行于周边框10的两侧框部10b、10b的下端而相对的四棱锥台3、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中的朝向外侧的倾斜壁板部3c的中央部下端。
因此,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结构部件1的堆积作业,并且,突出设置于下侧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中的一半顶板部3a-1与另一半顶板部3a-2的中空突起部4、4以沿着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部内表面的方式,处于被该四棱锥台3包覆的状态,从而能够通过中空突起部4、4与四棱锥台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部内表面之间的抵接防止上侧的结构部件1沿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且,通过设于上侧的结构部件1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的上述卡合凹部7、7与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两端部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上侧的结构部件1沿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宽度方向移动,能够构筑雨水储存容积较大且稳定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
另外,通过设于结构部件1的四棱锥台3的上述中央槽部5、形成于四棱锥台3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横截面呈U形的加强槽6、以及突出设置于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的下端部的加强肋8c等,能够使结构部件1针对自上方施加的负载发挥较大的耐压强度,从而抑制四棱锥台3的四面倾斜壁板部3b~3d的压曲变形,除此以外,由于突出设置于上述凹陷底板部2b’的下表面两侧部的加强肋8e、8e卡合于在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顶板部3a的一半部3a-1与另一半部3a-2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上述加强肋8b、8b的内表面,因此能够防止下侧的结构部件1的呈扩口状倾斜的两侧倾斜壁板部3c、3c因施加于最上层的结构部件1的铅垂负载而扩开、变形,另外,四棱锥台3的顶板部3a能够通过加强肋8a、8b来防止向下方挠曲变形,从而能够构筑牢固的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
此外,对于图1~图9所示的上述结构部件1,表示了沿左右彼此并列设有两列将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配置于同一直线上而将两个四棱锥台3、3呈串联状地前后设置而成的四棱锥台列的由四个四棱锥台3构成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部件1,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沿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列将四个四棱锥台3呈串联状前后配置而成的四棱锥台列的中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A,或者,沿左右并列设置有四列将两个四棱锥台3、3呈串联状前后设置而成的四棱锥台列的中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B,或者,沿左右并列设置有四列将四个四棱锥台3呈串联状前后配置而成的四棱锥台列的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C。
将这种大小的结构部件1、1A~1C组合并以其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纵横铺排设置在上述蓄水槽20的底面,并且以这些结构部件组为下层,一边使配置于上层的结构部件1、1A~1B的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与下层的结构部件的顶板部3a的长度方向呈直角交叉,一边依次进行层叠,从而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2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设置在构筑有公园、停车场或者道路等设施的地面之下的蓄水槽内,一边纵横铺设四棱锥台并且使该四棱锥台呈直角交叉,一边层叠该四棱锥台,从而能够形成针对来自上方的负载发挥优良的耐压强度的层积结构体,从而能够在构筑有公园、停车场或者道路等设施的地面之下筑造能够蓄水的雨水储存设施。
附图标记说明
1结构部件;
2底板;
3四棱锥台;
3a顶板部;
3b~3d倾斜壁板部;
4中空突起部;
5中央槽部;
6加强槽;
7卡合凹部;
8a~8e加强肋;
9a~9f通水孔;
10周边框;
20蓄水槽;
21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Claims (6)
1.一种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部件通过在挖掘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内一边纵横并列且在上下方向上直角交叉、一边层积而用于构筑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
在平面四角形状的底板上,沿前后左右并列设置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四棱锥台,该四棱锥台的下端贯穿该底板而朝向下方全面开口,
这些四棱锥台具有:长方形的顶板部;四面倾斜壁板部,其自该顶板部的四面边缘向下方呈扩口状延伸,并且下端与上述底板连结成一体;一对中空突起部,其沿顶板部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而突出设置在上述顶板部的中央部;中央槽部,其自该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之间的顶板部的中央朝向下方呈V形凹陷而形成;
在一边使结构部件直角交叉、一边在上下方向上层积该结构部件时,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上述中央槽部的槽底部支承于在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上突出设置的中空突起部,并且使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两侧的倾斜壁板部的下端支承于顶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其在自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长边侧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中央部、以及与该两侧倾斜壁板部的下端连结成一体的底板部,通过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两端部被覆盖而卡合于该两端部;凹陷底板部,其具有与该卡合凹部相同的截面形状,并朝向上方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自长边侧向下方延伸的两侧倾斜壁板部,横跨四棱锥台的整个高度而形成多条加强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与顶板部相连的下端,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在顶板部的宽度方向上长的加强肋,所述一对中空突起部突出设置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四棱锥台的顶板部、中央槽部的槽底部以及连结邻接的四棱锥台的下端缘之间的底板部,形成有贯穿上下表面之间的通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底板的四面边缘一体地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周边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56601 | 2012-03-14 | ||
JP2012-056601 | 2012-03-14 | ||
PCT/JP2012/083728 WO2013136630A1 (ja) | 2012-03-14 | 2012-12-26 | 雨水貯留積層構造体に用いる構造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6465A CN103946465A (zh) | 2014-07-23 |
CN103946465B true CN103946465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49160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7409.6A Active CN103946465B (zh) | 2012-03-14 | 2012-12-26 | 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294439B1 (zh) |
KR (1) | KR101974240B1 (zh) |
CN (1) | CN103946465B (zh) |
AU (1) | AU2012373593B2 (zh) |
WO (1) | WO20131366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776181T3 (es) * | 2014-08-01 | 2020-07-29 | Otto Graf Gmbh Kunststofferzeugnisse | Elemento de bloque de infiltración, bloque de infiltración y unidad de transporte |
JP6629423B2 (ja) * | 2016-02-29 | 2020-01-15 | 帝人株式会社 | 貯留ユニット |
EP3693516A1 (en) * | 2019-02-06 | 2020-08-12 | Tensh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 Rainwater storage and infiltration facility |
CN111663633A (zh) * | 2019-03-08 | 2020-09-15 | 天昇电器工业株式会社 | 雨水蓄存及入渗设施 |
EP3919696A1 (en) * | 2020-06-05 | 2021-12-08 | Nowasteworld S.r.l. | A modular block for filling underground basins and basin produced with these modular blocks |
WO2022133512A1 (en) * | 2020-12-22 | 2022-06-30 | Astral Property Pty Ltd | A plastics geocellular structural module, which are light,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79927B2 (ja) * | 1995-12-28 | 1998-07-23 | 前田製管株式会社 | 水生生物の保護用水路 |
CN1419021A (zh) * | 2002-12-20 | 2003-05-21 | 陈嘉琪 | 用于建筑屋顶的雨水回收装置 |
CN1969095A (zh) * | 2004-06-18 | 2007-05-23 | 韦文有限公司 | 渗透块 |
CN102510925A (zh) * | 2010-01-20 | 2012-06-20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骨架组件块、骨架组件块的组装结构、提高骨架组件块的抗蠕变性的方法以及提高骨架组件块组装结构的抗剪切负荷或抗斜向负荷的方法 |
JP5006090B2 (ja) * | 2007-03-30 | 2012-08-22 | 岐阜プラスチ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 水貯留槽用の構造部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0719A (ja) | 1999-07-28 | 2001-02-13 | Mitsuboshi Belting Ltd | 貯水槽および貯水工法 |
JP4459865B2 (ja) | 2005-06-07 | 2010-04-28 | 株式会社明治ゴム化成 | 雨水貯留槽 |
JP2007016555A (ja) | 2005-07-11 | 2007-01-25 | Bridgestone Corp | 雨水貯留浸透槽用の構成部材及び雨水貯留浸透槽 |
JP2008008075A (ja) | 2006-06-30 | 2008-01-17 | Jfe Metal Products & Engineering Inc | 貯水槽及び地下貯水槽の施工方法 |
JP4695037B2 (ja) * | 2006-07-26 | 2011-06-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雨水貯留槽 |
JP4840998B2 (ja) | 2007-07-23 | 2011-12-21 |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 積層構造体に用いる構造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構造体 |
JP2009235784A (ja) * | 2008-03-27 | 2009-10-15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地下貯水設備 |
JP4771386B2 (ja) | 2009-03-11 | 2011-09-14 | 秋田エコプラッシュ株式会社 | 雨水貯留槽用のブロック部材 |
-
2012
- 2012-12-26 JP JP2013500691A patent/JP5294439B1/ja active Active
- 2012-12-26 CN CN201280057409.6A patent/CN103946465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26 WO PCT/JP2012/083728 patent/WO20131366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26 AU AU2012373593A patent/AU2012373593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12-26 KR KR1020147028281A patent/KR1019742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79927B2 (ja) * | 1995-12-28 | 1998-07-23 | 前田製管株式会社 | 水生生物の保護用水路 |
CN1419021A (zh) * | 2002-12-20 | 2003-05-21 | 陈嘉琪 | 用于建筑屋顶的雨水回收装置 |
CN1969095A (zh) * | 2004-06-18 | 2007-05-23 | 韦文有限公司 | 渗透块 |
JP5006090B2 (ja) * | 2007-03-30 | 2012-08-22 | 岐阜プラスチ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 水貯留槽用の構造部材 |
CN102510925A (zh) * | 2010-01-20 | 2012-06-20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骨架组件块、骨架组件块的组装结构、提高骨架组件块的抗蠕变性的方法以及提高骨架组件块组装结构的抗剪切负荷或抗斜向负荷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6465A (zh) | 2014-07-23 |
JPWO2013136630A1 (ja) | 2015-08-03 |
AU2012373593B2 (en) | 2017-08-24 |
JP5294439B1 (ja) | 2013-09-18 |
KR101974240B1 (ko) | 2019-08-23 |
AU2012373593A1 (en) | 2014-09-18 |
WO2013136630A1 (ja) | 2013-09-19 |
KR20140135238A (ko) | 2014-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46465B (zh) | 用于雨水储存层积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 |
CN103953067A (zh) | 基坑围护与地下箱型主体结构一体化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3938652B (zh) |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结构 | |
KR100764135B1 (ko) | 보강토 옹벽 및 그 시공 방법 | |
KR101293550B1 (ko) | 지중 구조물 시공방법 | |
JP5832658B2 (ja) | 捨石が除去された防波堤構造物 | |
CN104220679B (zh) | 用于雨水贮存层叠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 |
CN110678609A (zh) | 组装式抗震挡土墙砌块系统 | |
KR20090012897U (ko) | 복합형 옹벽 블록 | |
CN205024760U (zh) | 用于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的结构部件 | |
CN106703041B (zh) | 一种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传力途径的转换结构及转换方法 | |
CN205975675U (zh) |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 | |
JP2007247151A (ja) | 建物基礎および建物基礎工法 | |
KR100574778B1 (ko) | 식생 보강토 옹벽 블록 | |
KR100645600B1 (ko) | 다중 결속방식의 축조블록과 이 축조블록을 이용한축조구조 | |
KR101337400B1 (ko) | 기초지지장치 | |
CN204959531U (zh) | 突出地面道路路基的加固结构 | |
KR101680199B1 (ko) | 합성수지로 성형된 옹벽용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옹벽 시공방법 | |
KR100593181B1 (ko) | 축대옹벽블록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 |
KR20200034203A (ko) | 폐콘크리트전신주 및 폐콘크리트침목을 이용한 축대시공방법 | |
JP3711049B2 (ja) | 積みブロック | |
KR102371639B1 (ko) | 결합력을 향상시킨 옹벽블록 | |
KR101331826B1 (ko) | 옹벽 축조용 식생블록 | |
KR101036039B1 (ko) | 중공구조체를 이용한 성토공사용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토 시공법 | |
KR200334296Y1 (ko) | 옹벽 블록을 이용한 응벽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