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6436A - 洗衣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6436A
CN103946436A CN201280055930.6A CN201280055930A CN103946436A CN 103946436 A CN103946436 A CN 103946436A CN 201280055930 A CN201280055930 A CN 201280055930A CN 103946436 A CN103946436 A CN 103946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guided plate
air entry
washing machine
dry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59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6436B (zh
Inventor
藤田仁志
坂下拓
小西朗登
井冈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46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6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6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6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D06F2103/04Quantity, e.g. weight or variation of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D06F2103/08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16Washing liquid tempera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2Tempera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6Flow or veloc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16Air properties
    • D06F2105/24Flow or veloc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58/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drying, e.g. to achieve the target 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烘干机,能够可靠地进行干燥风路的吸排气,并且能够抑制干燥时产生噪音。该洗衣烘干机在连接管道(69)与排气管道(73)的连通部分配置有引导板(74),利用步进电机(74a)控制引导板(74)的朝向,可靠地将连接管道(69)内流通的湿润的干燥风从排气管道(73)排出,并将干燥的空气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内。当不需要从吸气口(69a)吸入干燥的空气时,使引导板(74)的朝向与连接管道(69)大致平行,从而使干燥风循环。不需要将排气管道(73)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能够抑制由风扇(70)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洗衣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干燥风路的洗衣烘干机,该干燥风路使干燥风在滚筒内循环,该滚筒在水槽内部转动。
背景技术
近年广为普及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将有底圆筒形的水槽以横向姿势或倾斜横向姿势支撑在外壳内,并将同轴转动的有底圆筒形的滚筒收容在上述水槽的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水槽和滚筒具有在同侧开口的开口部,洗涤物经由上述开口部投入滚筒的内部,并浸泡在积存于水槽和滚筒底部的洗涤水中,利用滚筒的反复转动反复被托起并落下,落下时与滚筒的周面碰撞来进行洗涤。
结束洗涤后的洗涤物在利用滚筒的高速转动对大部分残留水分进行离心脱水后,通过与导入滚筒内的干燥风接触来进行烘干。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该干燥风路由送风管道连接向水槽内开口的导入口和导出口并在中途包含水槽和滚筒。
在干燥风路内设置有产生干燥风的风扇,在该风扇的上游侧配置有冷却部,在上述风扇的下游侧配置有加热器。干燥风与滚筒内的洗涤物接触,夺取该洗涤物的水分后在冷却部被冷却,成为冷凝除去所含水分后的干燥空气,在通过加热器时被加热并返回滚筒内。滚筒内的洗涤物反复与以上述方式循环的干燥风接触而被烘干。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洗衣烘干机还包括:排气管道,连通洗衣烘干机的外部和干燥风路;挡板,开关该排气管道;以及吸气口,形成在干燥风路。该洗衣烘干机在烘干工序的后半程驱动挡板而使排气管道打开,排出湿润的干燥风并停止加热器。此时,干燥风路内的压力下降,从吸气口将干燥的空气吸入干燥风路内并使其与洗涤物接触。但是,当排气管道的排气不充分时,干燥风路内外的压力差变小而导致吸气也变得不充分,洗涤物的干燥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洗衣烘干机,其包括:吸气阀,设置在干燥风路;排水软管,连接排水弯管和水槽;以及排水阀,设置在该排水软管内,该洗衣烘干机在烘干工序的后半程使吸气阀和排水阀打开,控制风扇的驱动并破坏排水弯管的水封,从排水软管排出湿润的干燥风,并且将干燥的空气从吸气阀吸入干燥风路内。为了防止臭气从排水软管进入,上述洗衣烘干机控制风扇的驱动以便将干燥风路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排气。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0135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56194号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2记载的洗衣烘干机控制风扇的驱动而将干燥风路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所以存在由风扇产生噪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干燥风路的吸排气,并且能够抑制干燥时产生噪音的洗衣烘干机。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包括:水槽;滚筒,在所述水槽的内部转动;干燥风路,使向所述水槽和滚筒内供给的干燥风流通;以及风扇,配置于所述干燥风路,其中,所述洗衣烘干机还包括:排气风路,与所述干燥风路连通;以及引导板,枢轴支撑在与所述干燥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的连通部分相对的所述干燥风路的周面上,将干燥风向所述排气风路引导,在所述干燥风路中的所述风扇的吸入侧和引导板之间形成有吸气口。
在本发明中,在干燥风路与排气风路的连通部分配置有将干燥风向排气风路引导的引导板,控制引导板的朝向,可靠地将干燥风路内流通的湿润的干燥风从排气通道排出。并且,将干燥风路外部的干燥的空气从吸气口吸入干燥风路内。当不需要从吸气口吸入干燥的空气时,使引导板的朝向与干燥风路大致平行。此外,不需要将干燥风路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可以抑制由风扇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引导板的转动来开关所述吸气口。
在本发明中,利用引导板开关吸气口,同时且可靠地进行吸排气及其停止。当从吸气口吸入干燥的空气时,使吸气口打开,利用引导板将湿润的干燥风向排气风路引导。当不需要从吸气口吸入干燥的空气时,利用引导板封闭吸气口,使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当打开所述吸气口时,在所述引导板和所述干燥风路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本发明中,即使打开吸气口时,干燥风路也不会被引导板完全封闭。在引导板和干燥风路之间形成间隙,使干燥风的一部分循环,可以防止滚筒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此外,可以防止因过度排出湿润的干燥风而导致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发生冷凝。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使所述引导板转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所述控制部以在洗涤物的烘干工序中交替进行所述吸气口的开关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的驱动。
在本发明中,利用引导板交替进行吸气口的开关。例如交替实施加热烘干工序和排气烘干工序,上述加热烘干工序使由加热器加热的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上述排气烘干工序使加热器停止,从排气风路排气并从吸气口吸气,在加热烘干工序中封闭吸气口,而在排气烘干工序中打开吸气口。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检测部,检测向所述滚筒投入的洗涤物的重量,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重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洗涤物的重量,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并且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洗涤物的重量,确定打开吸气口的时间或引导板的角度。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温检测部,用于检测气温,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气温检测部检测出的气温,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气温,确定打开吸气口的时间或引导板的角度。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温检测部,检测洗涤水的温度,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水温检测部检测出的水温,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洗涤水的水温,确定打开吸气口的时间或引导板的角度。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质检测部,检测洗涤物的布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布质检测部检测出的布质,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对应于洗涤物的布质,确定打开吸气口的时间或引导板的角度。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部,接收洗涤顺序,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洗涤顺序,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对应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洗涤顺序,确定打开吸气口的时间或引导板的角度。
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风路中的比所述引导板靠向上游侧设置有除去尘埃的过滤器。
在本发明中,将由过滤器除去尘埃后的干燥风向排气风路引导,防止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的环境恶化。
在本发明的洗衣烘干机中,在干燥风路与排气风路的连通部分配置引导板,利用驱动部控制引导板的朝向,可靠地将干燥风路内流通的湿润的干燥风从排气通道排出,从而可以将干燥的空气从吸气口吸入干燥风路内。此外,当不需要从吸气口吸入干燥的空气时,使引导板的朝向与干燥风路大致平行,可以使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此外,由于不需要将排气风路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所以能够抑制由风扇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表示实施方式1的洗衣烘干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简要表示洗衣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3是简要表示洗衣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导出管道和导入管道的形成方式的图。
图5是滚筒电机的支撑部附近的放大断面图。
图6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附近的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7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的排气口的纵断面图。
图9是表示洗衣烘干机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由实施方式4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5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由实施方式6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由实施方式7的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图21是简要表示实施方式8的排气管道附近的结构的纵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外壳
2 水槽
3 滚筒
60 导出管道(干燥风路)
61 导入管道(干燥风路)
69 连接管道(干燥风路)
70 风扇
73 排气管道(排气风路)
74 引导板
69a 吸气口
74a 步进电机(驱动部)
8 运转控制部(控制部)
211 重量传感器(重量检测部)
212 气温传感器(气温检测部)
213 水温传感器(水温检测部)
29 水位传感器(布质检测部)
15 操作面板(接收部)
71 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1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简要表示洗衣烘干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简要表示洗衣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断面图,图3是简要表示洗衣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洗衣烘干机在外壳1的内部具有水槽2和滚筒3。水槽2是在一侧端部整个表面具有开口20的大直径有底圆筒构件,并且利用直立设置在外壳1底面上的多个支撑脚21(仅图示了一个)被弹性支撑为保持倾斜姿势,使开口20一侧朝向上方且使轴心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支撑脚21在中途部具有阻尼器210,在阻尼器210的下侧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重量检测部)211。利用该重量传感器211检测投入滚筒3内的洗涤物的重量。另外,重量传感器211可以列举应变式、压电式、静电容量式、电磁式和音叉式重量传感器。
在外壳1的前表面(图2的左侧面)、且面向水槽2的开口20的位置上,开设有利用盖体10开关自如的洗涤物的投入口11,该投入口11和水槽2的开口20之间被波纹管12以液密方式密封。如图1所示,在外壳1的前表面、且盖体10的附近设置有开门按钮13。通过操作开门按钮13来打开盖体10。
滚筒3是比水槽2直径稍小的有底圆筒构件,使一侧的开口30面对水槽2的开口20的内侧,并且滚筒3与固定设置在水槽2底部中央的滚筒电机4的输出轴40的端部连接,利用该滚筒电机4的驱动,在水槽2的内部同轴转动。在滚筒3的周壁上遍布整个表面贯通形成有多个小孔32,此外,在周壁内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突出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挡板33。另外,图2中为了避免附图复杂化,仅图示了小孔32的一部分和一个挡板33。
上述结构的洗衣烘干机以如下方式进行洗涤运转:打开盖体10,经由位于投入口11内侧的开口20、30向滚筒3内投入洗涤物,并且在关闭所述盖体10、且如后所述向水槽2内部提供洗涤水之后,驱动滚筒电机4使滚筒3翻滚。如上所述,滚筒3具有多个小孔32和多个挡板33,滚筒3内部的洗涤物浸泡在经由小孔32进入滚筒3内的洗涤水中,利用挡板33的作用反复被托起并落下,落下时与滚筒3的内表面碰撞来进行洗涤。
如图1所示,在外壳1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接收部)15,该操作面板15具有用于各种操作的操作部和用于各种显示的显示部。该操作面板15与设置在外壳1下部内侧的运转控制部8(参照图2)连接。利用与操作面板15的操作对应的运转控制部8的动作,将上述洗涤运转、后述的烘干运转以及它们之间实施的脱水运转作为一系列处理或分别独立的处理执行。
如图1所示,在外壳1的后部上表面设置有能够与自来水管等供水源连接的连接口50。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口50与设置在外壳1内侧的供水阀51连接。供水阀51是具有多个供水出口的多联式电磁阀,第一供水出口通过主供水管52与水槽2的上部周面连接。当供水阀51切换为第一供水出口时,来自供水源的水经由主供水管52送入水槽2的内部。在主供水管52的中途以公知的方式配置有洗涤剂盒,可以与供水一起导入适量的洗涤剂。
供水阀51的第二供水出口通过小直径的副供水管53与后述的供水喷嘴54连接。供水喷嘴54朝向后述导入管道61的内部开口。当供水阀51切换为第二供水出口时,来自供水源的水经由副供水管53到达供水喷嘴54而被送入导入管道61的内部。
供水阀51的第三供水出口通过冷却水管55与水槽2的前下部连接。在水槽2的下部周面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22,并且以覆盖该凹槽22上部的方式架设有冷却板23。冷却板23以后部朝下的方式倾斜,并且具有并列设置在上表面上的多个凹部。当供水阀51切换为第三供水出口时,来自供水源的水通过冷却水管55被送入冷却板23的前上部,边依次滞留在多个凹部内、边沿冷却板23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从而如后所述用作对循环的干燥风进行冷却的冷却水。
排水管24与凹槽22的后端部连接。该排水管24与固定支撑在外壳1内侧前下部的筒形的过滤器外壳25连接。在过滤器外壳25的内部收容有过滤纤维屑等异物的棉绒过滤器。如图3所示,过滤器外壳25通过通水管123与循环泵120连接,该循环泵120的喷出侧通过回流管121与水槽2的前侧上部连通。
过滤器外壳25通过排水阀26与沿外壳1底面铺设的排水软管27连接。如图3所示,排水管24的右侧部分与防气阀28连接。防气阀28具有空气室(未图示)。该空气室与向上方延伸的导压管(未图示)连接,在该导压管的上端部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布质检测部)29。
当排水阀26关闭时,向水槽2内部供给的洗涤水经由排水管24进入过滤器外壳25内部,并且在充满该过滤器外壳25之后,积存在通水管123、排水管24和水槽2的内部。通过驱动循环泵120,洗涤水被吸入该循环泵120而被升压,并经由回流管121输送到水槽2的上部,再从该回流管121的前端提供到滚筒3的内部。
即使在排水管24内充满洗涤水之后,空气也残留在防气阀28的空气室内。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对应于将过滤器外壳25作为底部而积存的洗涤水的水位上升而变大。水位传感器29是压力传感器,检测通过导压管传递的空气室内的空气压。水位传感器29的检测信号提供给运转控制部8。
在洗涤运转后打开排水阀26。通过打开排水阀26,水槽2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管24和过滤器外壳25向排水软管27排出。在排水时,包含在洗涤水中的纤维屑等异物被过滤器外壳25内的棉绒过滤器过滤并除去,从而不会经由排水软管27排出到下水管内。
洗衣烘干机还包括干燥风路,该干燥风路使向水槽2和滚筒3内供给的干燥风流通。干燥风路具有与水槽2一体形成的导出管道60和导入管道61。图4是表示导出管道60和导入管道61的形成方式的图。本图简要表示从前方观察水槽2底面的状态,图的上下与图2的上下对应。另外,在水槽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确保强度的多个肋,但图4中省略了上述肋的图示。
如图4所示,导出管道60在水槽2的包含底面最下部的周向上以适当长度延伸,并且设置成一侧端部朝向斜上方竖起。图4中图示了以上述方式形成在水槽2下部周面上的凹槽22和架设在该凹槽22上部的冷却板23。导出管道60的下部在冷却板23的后方位置与朝向水槽2内开口的导出口62连通。导出管道60的上端部与导出管63连通,该导出管63在水槽2的上部周面朝向上方突出设置。
导入管道61包括:圆形部,设置在水槽2底面的中心部;以及直线部,与该圆形部的一端相连且朝向斜上方竖起。直线部的上端与导入管64连通,该导入管64在水槽2的上部周面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此外,在圆形部的中心位置上,滚筒电机4的输出轴40突出,并且与上述突出部同轴地开设有朝向水槽2内部开口的圆形断面的导入口65。
图5是滚筒电机4的支撑部附近的放大断面图。如图中局部所示的那样,滚筒电机4的输出轴40被轴承41支撑成转动自如,并且朝向水槽2的内侧突出,其突出端部通过连接支架42固定在滚筒3底面的中心位置上。在连接支架42和滚筒3之间夹持固定有薄壁的密封板66。在密封板66的外周环绕设置有凸缘部,该凸缘部与导入管道61末端的导入口65的内侧相对,并且该凸缘部与内嵌固定于导入口65的油封67滑动接触。
在滚筒3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导入孔34,上述多个导入孔34排列在比连接支架42的固定部靠向外侧的圆周上,上述导入孔34利用设置在密封板66的对应位置上的连通孔68,与导入口65连通。
如图2所示,在水槽2的上部配置有产生干燥风的风扇70。该风扇70的吸入侧通过连接管道(干燥风路)69与导出管63的端部连接。在连接管道69中途安装有除去尘埃的过滤器71。在风扇70的喷出侧设置有加热器72,风扇70和加热器72被单元化。加热器72通过送气管79与导入管64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管道69与排出干燥风的排气管道(排气风路)73连通。
图6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73附近的结构的纵断面图,图7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73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简要表示排气管道73的排气口的纵断面图。另外,在图6~图8中用箭头表示了前后左右方向。图6中用箭头表示了排气和吸气的流动,角度θ表示引导板74相对于连接管道69下侧面的角度。
排气管道73连通连接管道69上侧周面的过滤器71和风扇70之间。排气管道73具有:突出部73b,从连接管道69的上侧周面朝向上方突出;以及L形部73c,与该突出部73b相连(参照图6和图7)。L形部73c配置成其一端部朝向左侧且另一端部朝向后侧。L形部73c的一端部与突出部73b的前端部分连接,另一端部的前端部分沿横向(左右方向)宽度扩大。
在该另一端部的前端部分上形成有排气口73a。在L形部73c的内侧沿左右并列设置有三个风向调整肋78、78、78,上述三个风向调整肋78、78、78从L形部73c的角部横跨排气口73a延伸。各风向调整肋78、78、78沿L形部73c弯曲成L形。左右的各风向调整肋78、78沿着L形部73c的左右侧面,其后端部弯曲成远离中央的风向调整肋78。
由三个风向调整肋78、78、78和L形部73c的左右侧面形成四个风路,位于最右侧的风路朝向右斜后方排气,右数第二个风路朝向比正后方稍许靠向右斜后方排气。位于最左侧的风路朝向左斜后方排气,左数第二个风路朝向比正后方稍许靠向左斜后方排气。利用四个风路使排气横向(左右方向)分散。
如图8所示,在排气口73a上隔着密封构件77设置有排气盖76。排气盖76设计成与排气口73a对应的尺寸。密封构件77设置在排气口73a的周向边缘部上,密封构件77由弹性构件(例如聚氨酯、橡胶和其他弹性体)构成,用于密封排气盖76和排气口73a的间隙。排气盖76具有与排气口73a对应的开口76b,在该开口76b上,以上下并列的方式设置有朝向后方上升倾斜的左右长的多个百叶板76a、76a、···、76a。利用百叶板76a、76a、···、76a将排气向上方送出。
在所述连接管道69的下侧面、且在连接管道69与排气管道73的连通部位和风扇70之间开设有吸气口69a,在连接管道69与排气管道73的连通部位上,利用左右方向长的枢轴(未图示)支撑有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的引导板74。引导板74的一个边缘部与所述枢轴连接且引导板7朝向吸气口69a侧伸出。在与排气管道73的连通部位相对的连接管道69的下侧面上设置有步进电机(驱动部)74a。所述枢轴与步进电机74a的输出轴连接,利用步进电机74a的转动而使引导板74上下转动。利用引导板74的转动,使吸气口69a打开或关闭。
如图6所示,在突出部73b的前端部分内侧、且在突出部73b的侧面,由前后方向长的枢轴(未图示)支撑使排气管道73打开或关闭的排气板75。如图6所示,枢轴与步进电机75a的输出轴连接,利用步进电机75a的转动,使排气板75上下转动。利用排气板75的转动,使排气管道73打开或关闭。
在上述结构的干燥风路中,当驱动风扇70时,从与吸入侧连接的导出管道60吸入干燥风并对其加压,并且向与喷出侧连接的导入管道61送出。向导入管道61内送出的干燥风从水槽2的外周向中央流动而到达导入口65,再通过连通孔68和导入孔34被导入滚筒3内。导入滚筒3内的干燥风通过形成在周壁上的多个小孔32流出到水槽2内,并且经由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导出口62被导入到导出管道60内,从而再次被风扇70吸入。
洗衣烘干机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烘干运转:驱动风扇70,使加热器72动作,并且驱动滚筒电机4,使滚筒3以低速度反复转动,此外,将供水阀51切换为第三供水出口,使冷却水在冷却板23上流动。
通过驱动风扇70,在干燥风路的内部产生上述干燥风的流通。上述干燥风在通过加热器72时被加热并被导入滚筒3内。滚筒3内部的洗涤物反复利用该滚筒3的转动被托起并落下。导入滚筒3内的干燥风与滚筒3内的洗涤物接触,夺取该洗涤物的水分后流出到水槽2内,并且向在该水槽2底面下部开口的导出口62流动。
以上述方式流动的干燥风与在冷却板23上流动的冷却水接触而被冷却,并且成为冷凝除去了所含水分的干燥空气后到达导出口62,再向导出管道60内送出。另外,冷凝除去的水分与冷却水一起在冷却板23上流动,到达该冷却板23的后端部后流下到凹槽22内,并且通过排水管24和过滤器外壳25排出到排水软管27内。
另一方面,成为干燥空气的干燥风在导出管道60内上升,经由导出管63被风扇70吸入并加压,再次被加热器72加热而成为高温、低湿的暖风后导入到滚筒3的内部。滚筒3内的洗涤物如上所述,通过反复与伴随冷却、加热而循环的干燥风接触而被烘干。
如后所述,也可以通过打开吸气口69a和排气管道73进行洗衣烘干机的烘干运转。通过打开吸气口69a和排气管道73,夺取洗涤物的水分后流出到水槽2内的干燥风到达在该水槽2底面下部开口的导出口62,再向导出管道60内送出。向导出管道60内送出的湿润的干燥风被引导板74向排气管道73引导,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成为负压,从打开的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上述空气被风扇70吸入并加压,被加热器72加热而成为高温的暖风并被导入滚筒3的内部。滚筒3内的洗涤物如上所述,通过反复与伴随加热、排气而流通的干燥风接触而被烘干。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导入管道61的中途设置有供水喷嘴54。该供水喷嘴54与副供水管53连接,来自供水源的水经由副供水管53后到达供水喷嘴54,并从该供水喷嘴54送入导入管道61的内部。
如上所述,通过将供水阀51切换为第二供水出口而由副供水管53供水。上述供水在如下状态下实施:开始供给洗涤水时,使干燥风路内的风扇70和加热器72动作,使利用加热器72加热由风扇70产生的风而生成的暖风在导入管道61内流动。上述暖风作为从供水喷嘴54送入的洗涤水的输送风发挥作用,所述洗涤水与输送风一起在导入管道61内流动而到达设置在末端上的导入口65,并且经由连通孔68和导入孔34被送入滚筒3的内部。
此外,来自副供水管53的供水的目的是对导入管道61内进行清洗,并且以不使风扇70和加热器72动作的方式实施。上述供水与导入管道61内的异物(纤维屑等)一起向下流动,经由与导入管道61下端连接的排水管(省略图示)而排出到排水软管27内。
图9是表示洗衣烘干机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洗衣烘干机的运转控制部8是计算机,通过共用总线连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8a、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8b、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8c、输入输出接口8d、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8e和计时器8f。CPU8a读取并执行ROM8b内存储的控制程序。非易失性存储器8e例如由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构成,预先存储后述的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等。
输入输出接口8d与前述的操作面板15连接。操作面板15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指示运转开始的开始开关、用于选择运转内容的开关等使用者操作的各种开关。
此外,输入输出接口8d与所述水位传感器29和重量传感器211连接。水位传感器29的检测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8d提供给CPU8a,CPU8a基于水位传感器29的检测信号来识别水槽2内部的贮存水的水位。重量传感器211的检测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8d提供给CPU8a,CPU8a基于重量传感器211的检测信号来识别投入水槽2内的洗涤物的重量。此外,输入输出接口8d与气温传感器(气温检测部)212和水温传感器(水温检测部)213连接。气温传感器212检测洗衣烘干机的外部(例如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的气温。水温传感器213检测向水槽2供给的洗涤水的温度。
此外,输入输出接口8d与滚筒电机4、供水阀51、排水阀26、风扇70、加热器72和各步进电机74a、75a连接,具体地说是与它们的驱动电路连接。CPU8a按照操作面板15的操作内容来执行存储在ROM8b内的控制程序,向滚筒电机4、供水阀51、排水阀26、风扇70、加热器72和各步进电机74a、75a提供动作指令,来执行所述洗涤运转、烘干运转以及脱水运转。
图10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2),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3)。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4)。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e,待机到经过加热干燥时间为止(步骤S5:否)。直到经过加热干燥时间为止的期间,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时(步骤S5: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6)。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7)。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8)。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而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9)。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e,待机到经过排气干燥时间为止(步骤S10: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并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时(步骤S10: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11)。此外,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12),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13)。
实施方式1的洗衣烘干机在连接管道69的与排气管道73的连通部分上配置引导板74,可以利用步进电机74a控制引导板74的朝向,从而可靠地将在连接管道69等内流通的湿润的干燥风从排气管道73排出,并且可以将干燥的空气从吸气口69a吸入干燥风路内。此外,当不需要从吸气口69a吸入干燥的空气时,可以由引导板74封闭吸气口69a,使引导板74的朝向与连接管道69大致平行而使干燥风循环。此外,由于不需要将排气管道73内保持为较高的压力,所以可以抑制由风扇70产生的噪音。
此外,交替进行加热烘干工序(步骤S2~S4)和排气烘干工序(步骤S6~S9),上述加热烘干工序使由加热器72加热的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上述排气烘干工序使加热器停止,从排气风路排气并从吸气口吸气,在加热烘干工序中封闭吸气口69a,在排气烘干工序中打开吸气口69a。在洗涤物的温度较低的烘干工序前半段实施加热烘干工序,而在洗涤物的温度较高的烘干工序后半段实施排气烘干工序,从而可以在加热器72的耗电减少和有效干燥之间实现协调。
此外,即使在打开吸气口69a时,干燥风路也未被引导板74完全封闭。由于在引导板74和连接管道69之间形成间隙,并使干燥风的一部分循环,所以可以防止滚筒3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此外,可以避免过度排出湿润的空气(干燥风),从而可以防止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容易发生冷凝。
此外,由于将利用过滤器71除去尘埃后的干燥风导向排气管道73,所以可以防止因尘埃而使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的环境恶化。
此外,由于利用形成在排气管道73的L形部73c内的四个风路,使排气横向(左右方向)分散,所以即使将洗衣烘干机配置成接近墙面时,也可以使墙面不易发生冷凝。由于排气利用百叶板76a、76a、···、76a向上方空间送出,所以与向正后方的狭窄空间排出的情况相比,更加不易发生冷凝。
此外,在结束加热烘干工序后而转移至排气烘干工序时(步骤S5:是),通过在打开排气管道73之后(步骤S7),再打开吸气口69a(步骤S8),可以降低作用于引导板74的风压。
另外,控制步进电机74a的驱动,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和连接管道69之间形成间隙,但是也可以在连接管道69内设置用于限制引导板74移动的限制部并形成间隙。只要在引导板74和连接管道69之间形成间隙即可,并不限定其位置。例如可以在引导板74的左右边缘部和连接管道69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可以在排气管道73内设置PCI(Plasma ClusterIon净离子群)单元,与PCI一起排出干燥风。例如在L形部73c的上侧面上安装PCI单元。可以利用PCI改善设置有洗衣烘干机的室内的环境。(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2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1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此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预先存储有烘干工序的全部动作时间(全部干燥时间)。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2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2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2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21: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22),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23)。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24)。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e,待机到经过加热干燥时间为止(步骤S25:否)。在直到经过加热干燥时间为止的期间,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时(步骤S25: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26)。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27)。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28)。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并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29)。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e,待机到经过排气干燥时间为止(步骤S30: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并且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而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时(步骤S30:是),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31),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32)。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e,判断是否经过了全部干燥时间(步骤S33)。
当未经过全部干燥时间时(步骤S33:否),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23。当经过了全部干燥时间时(步骤S33: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34)。
在实施方式2的洗衣烘干机中,利用引导板74交替执行吸气口69a的开关。在全部干燥时间结束为止的期间交替实施加热烘干工序(步骤S22~S24)和排气烘干工序(步骤S26~S29),上述加热烘干工序使由加热器72加热的干燥风在干燥风路内循环,上述排气烘干工序使加热器停止,从排气风路排气并从吸气口吸气。在加热烘干工序中使吸气口69a关闭,在排气烘干工序中使吸气口69a打开。交替实施加热烘干工序和排气烘干工序,从而可以避免水槽2内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且可以在加热器72的耗电减少和有效干燥之间实现协调。
此外,当从加热烘干工序转移至排气烘干工序时,由于在使排气管道73打开后再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27、S28),所以可以降低作用于引导板74的风压。另一方面,当从排气烘干工序转移至加热烘干工序时,由于在关闭吸气口69a关闭后再关闭排气管道73(步骤S31、S32),所以与先关闭排气管道73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作用于引导板74的风压。
在实施方式2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3)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3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2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运转控制部8在执行烘干运转控制之前(例如洗涤运转开始时),利用重量传感器211检测洗涤物的重量,并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
此外,如图13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存储有LUT(Look UpTable查找表),该LUT表示洗涤物的重量与加热烘干工序的时间(加热干燥时间)、排气烘干工序的时间(排气干燥时间)以及引导板74相对于连接管道69下侧面的角度θ(参照图6)之间的关系。另外,LUT的加热干燥时间的关系为T1≤T2≤T3,排气干燥时间的关系为K1≤K2≤K3,角度θ的关系为θ1≤θ2≤θ3。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4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的情况下(步骤S4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未结束洗涤和漂洗运转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4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41:是),CPU8a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8e,参照洗涤物的重量(步骤S42)并参照LUT,确定与洗涤物重量对应的加热干燥时间(步骤S43)。此外,确定与所述重量对应的排气干燥时间(步骤S44),并且确定与所述重量对应的角度θ(步骤S45)。
接着,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46),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47)。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48)。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步骤S49:否)。在直到经过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的期间,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T1~T3时(步骤S49: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50)。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51)。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直到成为确定的角度θ1~θ3为止,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52)。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与角度θ1~θ3对应数的脉冲波。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并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53)。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为止(步骤S54: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并且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再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并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K1~K3时(步骤S54: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55)。此外,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56),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57)。
在实施方式3的洗衣烘干机中,由于对应于洗涤物的重量,确定打开吸气口69a的时间(排气干燥时间T1~T3)和引导板的角度θ(角度θ1~θ3),所以不会过度或不充分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从而可以避免对洗涤物进行过度加热和对洗涤物进行不充分的干燥。
在实施方式3中,将由重量传感器211检测出的洗涤物的重量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但是也可以在烘干运转开始时由重量传感器211检测洗涤物的重量,并在烘干运转控制中使用检测出的值。
在实施方式3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4)
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4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4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此外,运转控制部8利用操作面板15接收运转程序,并且将接收到的运转程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
如图15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存储有LUT,该LUT表示由操作面板15接收到的运转程序与加热烘干工序的时间(加热干燥时间)、排气烘干工序的时间(排气干燥时间)以及引导板74相对于连接管道69下侧面的角度θ(参照图6)之间的关系。另外,LUT中的加热干燥时间的关系为T1≤T2≤T3,排气干燥时间的关系为K1≤K2≤K3,角度θ的关系为θ1≤θ2≤θ3。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6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6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6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61:是),CPU8a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8e,参照由操作面板15接收到的运转程序(轻柔程序、毛毯程序或标准程序)(步骤S62)并参照LUT,来确定与运转程序对应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步骤S63)。此外,确定与运转程序对应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步骤S64)、以及与运转程序对应的角度θ1~θ3(步骤S65)。
接着,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66),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67)。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68)。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步骤S69:否)。在经过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的期间,使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T1~T3时(步骤S69: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70)。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71)。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直到成为确定的角度θ1~θ3为止,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72)。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与角度θ1~θ3对应数的脉冲波。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并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73)。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为止(步骤S74: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并且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再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并且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K1~K3时(步骤S74: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75)。此外,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76),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77)。
轻柔程序是假想用于具有毛绒的毛巾等的程序。当接收到轻柔程序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小(θ1),使滚筒3内的温度上升,从而使毛绒起毛,以轻柔的方式完成洗涤物的洗涤。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短(T1、K1),可以防止对洗涤物进行过度加热。
毛毯程序是假想用于毛毯等具有毛的洗涤物的程序。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中等程度(θ2),使滚筒3内的温度稍许上升并吸入干燥的空气,从而提高干燥效率。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中等程度(T2、K2),不会过度或不充分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从而可以防止因过度加热而损伤洗涤物。
当接收到标准程序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大(θ3),使湿润的干燥风的排气量增加,此外,使干燥后的空气的吸入量增加,从而可以促进干燥。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长(T3、K3),利用加热器加热的暖风充分地进行加热干燥,此外还利用干燥的空气充分地进行干燥,从而可以可靠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
在实施方式4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5)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5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6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
如图17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存储有LUT,该LUT表示由气温传感器212检测出的气温与加热烘干工序的时间(加热干燥时间)、排气烘干工序的时间(排气干燥时间)和引导板74相对于连接管道69下侧面的角度θ(参照图6)之间的关系。另外,LUT中的加热干燥时间的关系为T1≤T2≤T3,排气干燥时间的关系为K1≤K2≤K3,角度θ的关系为θ1≤θ2≤θ3。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8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8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8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81:是),CPU8a从气温传感器212读取气温的检测值(步骤S82),来确定与检测出的气温对应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步骤S83)。此外,确定与检测出的气温对应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步骤S84),并且确定与检测出的气温对应的角度θ1~θ3(步骤S85)。
接着,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86),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87)。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88)。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步骤S89:否)。在经过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的期间,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T1~T3时(步骤S89: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90)。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91)。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直到成为确定的角度θ1~θ3为止,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92)。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与角度θ1~θ3对应数的脉冲波。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并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93)。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为止(步骤S94: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并从排气口73a排气。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并且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K1~K3时(步骤S94: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95)。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96),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97)。
当气温小于10℃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小(θ1),从而可以避免滚筒3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长(T3、K3),即使在冬季也能够可靠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
当气温在10℃以上且小于25℃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中等程度(θ2),使滚筒3内的温度稍许上升来促进干燥。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中等程度(T2、K2),即使在春季和秋季,也不会过度或不充分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
当气温在25℃以上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大(θ3),使干燥的空气的吸入量增加来促进干燥。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短(T1、K1),即使在夏季,也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而实现干燥的效率化,从而能够促进减少耗电。
在实施方式5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6)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6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8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的LUT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
如图19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存储有LUT,该LUT表示由水温传感器213检测出的水温与加热烘干工序的时间(加热干燥时间)、排气烘干工序的时间(排气干燥时间)和引导板74相对于连接管道69下侧面的角度θ(参照图6)之间的关系。另外,LUT中的加热干燥时间的关系为T1≤T2≤T3,排气干燥时间的关系为K1≤K2≤K3,角度θ的关系为θ1≤θ2≤θ3。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101)。在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0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10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01:是),CPU8a从水温传感器213读取水温的检测值(步骤S102),来确定与检测出的水温对应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步骤S103)。此外,确定与检测出的水温对应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步骤S104),并且确定与检测出的水温对应的角度θ1~θ3(步骤S105)。
接着,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106),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107)。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
并且,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打开(步骤S108)。此时,向冷却板23上提供冷却水。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步骤S109:否)。在经过加热干燥时间T1~T3为止的期间,使干燥风在洗衣烘干机的内部循环,利用冷却板23上的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并利用加热器72对干燥风进行加热。
当经过了加热干燥时间T1~T3时(步骤S109:是),CPU8a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110)。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板75转动,从而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111)。接着,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引导板74转动直到成为确定的角度θ1~θ3为止,从而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112)。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与角度θ1~θ3对应数的脉冲波。此时如图6所示,引导板74向上方转动并保持朝向斜上方的姿势,从而将干燥风向排气管道73引导。另外,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上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
接着,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113)。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确定的排气干燥时间K1~K3为止(步骤S114:否)。此时,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风)与引导板74接触而向上侧改变朝向,在排气管道73内流通并从排气口73a排出。利用排气使连接管道69内的压力下降,并从吸气口69a吸入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一般来说,连接管道69外部的空气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空气干燥。
当经过了排气干燥时间K1~K3时(步骤S114: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115)。并且,CPU8a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116),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117)。
当水温小于15℃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小(θ1),从而能够避免滚筒3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长(T3、K3),即使因洗涤水使滚筒3和水槽2成为低温,也能够可靠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
当水温在15℃以上且小于30℃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中等程度(θ2),使滚筒3内的温度稍许上升来促进干燥。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中等程度(T2、K2),以不会过度或不充分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
当水温在30℃以上时,运转控制部8将角度θ设定为最大(θ3),从而使干燥的空气的吸入量增加来促进干燥。此外,将加热干燥时间和排气干燥时间设定为最短(T1、K1),在利用洗涤水而成为高温的滚筒3和水槽2内,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对洗涤物进行干燥而实现干燥的效率化,并且能够促进降低耗电。
在实施方式6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7)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7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20是表示由运转控制部8进行的烘干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吸气口69a被引导板74封闭,排气管道73被排气板75封闭。运转控制部8在执行烘干运转控制之前(例如洗涤运转开始时),向水槽2提供洗涤水,并基于洗涤物的吸水程度,判断洗涤物是否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并且将判断结果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判断洗涤物是否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方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e内预先存储有后述的规定时间。
运转控制部8的CPU8a判断是否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步骤S121)。当判断不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21:否),例如在执行洗涤、漂洗和烘干工序的情况下,当洗涤和漂洗运转未结束时,CPU8a使处理返回步骤S121。在应当开始烘干工序时(步骤S121:是),CPU8a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器8e,确定洗涤物是否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步骤S122)。当洗涤物未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时(步骤S122:否),CPU8a使处理结束,执行所述加热烘干工序和排气烘干工序。
当洗涤物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时(步骤S122: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动作指令,使风扇70导通(步骤S123),并且向加热器72发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器72导通(步骤S124)。此时,CPU8a利用计时器8f开始计时。CPU8a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打开(步骤S125),并且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打开(步骤S126)。CPU8a向供水阀51发出动作指令,使第三供水出口关闭(步骤S127)。即,不利用冷却水对干燥风进行除湿。
接着,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步骤S128:否)。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128:是),向加热器72发出停止指令,使加热器72断开(步骤S129)。并且,CPU8a参照计时器8f,待机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步骤S130:否)。当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130:是),CPU8a向风扇70发出停止指令,使风扇70断开(步骤S131),并向步进电机74a发出动作指令,使吸气口69a关闭(步骤S132),并且向步进电机75a发出动作指令,使排气管道73关闭(步骤S133)。
实施方式7的洗衣烘干机在对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的洗涤物进行干燥时,从吸气口69a吸入干燥的外部空气,并且由加热器72进行加热,从而作为干燥风向滚筒3内供给。并且,从洗涤物中夺取水分后的干燥风从排气管道73排出。当洗涤物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时,不使水槽2内成为高温,也能够进行干燥且能够利用加热后的干燥风在短时间内可靠地进行干燥。此外,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加热器72断开,从而可以实现减少耗电。另外,也可以在由操作面板15接收到运转程序之后,判断洗涤物是否含有大量疏水性纤维。
在实施方式7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8)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8的洗衣烘干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21是简要表示实施方式8的排气管道73附近的结构的纵断面图。
引导板74通过未图示的枢轴与步进电机74a的转动轴连接,并向过滤器71侧延伸。在连接管道69的下侧面、且在与引导板74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收容引导板74的凹部69b,并且在比引导板74靠向吸气口69a侧设置有限制引导板74移动的限制部170。另外,限制部170的位置只要是能够限制引导板74移动的位置即可,例如可以在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或左右侧面设置限制部170。
利用步进电机74a的转动,引导板74在凹部69b和限制部170之间上下转动。即使在风压作用于引导板74而使引导板74抬起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与限制部170抵接来限制引导板74的转动。当引导板74与限制部170抵接时,在引导板74的前端部和连接管道69的上侧面之间形成间隙。此外,与向步进电机74a提供的脉冲数无关,能够以机械方式限制引导板74向上侧的转动。此外,通过将引导板74设置在凹部69b内,可以顺畅地使干燥风循环。
在实施方式8的洗衣烘干机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7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全部为举例说明,而不限定于此。各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意变更以及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洗衣烘干机,包括:水槽;滚筒,在所述水槽的内部转动;干燥风路,使向所述水槽和滚筒内供给的干燥风流通;以及风扇,配置于所述干燥风路,所述洗衣烘干机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气风路,与所述干燥风路连通;以及
引导板,枢轴支撑在与所述干燥风路和所述排气风路的连通部分相对的所述干燥风路的周面上,将干燥风向所述排气风路引导,
在所述干燥风路中的所述风扇的吸入侧和引导板之间形成有吸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引导板的转动来开关所述吸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当打开所述吸气口时,在所述引导板和所述干燥风路之间形成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部,使所述引导板转动;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的驱动,
所述控制部以在洗涤物的烘干工序中交替进行所述吸气口的开关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重量检测部,检测向所述滚筒投入的洗涤物的重量,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重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洗涤物的重量,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并且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温检测部,检测气温,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气温检测部检测出的气温,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温检测部,检测洗涤水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水温检测部检测出的水温,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布质检测部,检测洗涤物的布质,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布质检测部检测出的布质,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收部,接收洗涤顺序,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洗涤顺序,确定打开所述吸气口的时间或所述引导板相对于所述周面的角度,在确定的时间使所述吸气口打开或使所述引导板转动到确定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衣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风路中的比所述引导板靠向上游侧设置有除去尘埃的过滤器。
CN201280055930.6A 2011-11-18 2012-10-22 洗衣烘干机 Active CN103946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3129A JP5430638B2 (ja) 2011-11-18 2011-11-18 洗濯乾燥機
JP2011-253129 2011-11-18
PCT/JP2012/077220 WO2013073340A2 (ja) 2011-11-18 2012-10-22 洗濯乾燥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6436A true CN103946436A (zh) 2014-07-23
CN103946436B CN103946436B (zh) 2016-03-23

Family

ID=4843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5930.6A Active CN103946436B (zh) 2011-11-18 2012-10-22 洗衣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30638B2 (zh)
CN (1) CN103946436B (zh)
WO (1) WO201307334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640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5760B1 (ko) 2013-12-23 2015-10-06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벽걸이 세탁기의 건조장치
JP6889521B2 (ja) * 2015-10-26 2021-06-18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CN110106681A (zh) * 2018-02-01 2019-08-09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转换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6089U (ja) * 1982-01-13 1983-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JP2004215943A (ja) * 2003-01-16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及び洗濯機能付乾燥機
CN101168897A (zh) * 2006-10-26 2008-04-30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JP2008110134A (ja) * 2006-10-31 2008-05-15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JP2008200276A (ja) * 2007-02-20 2008-09-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衣類乾燥機
JP2008253656A (ja) * 2007-04-09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装置
JP201112074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衣類乾燥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279Y2 (zh) * 1975-06-09 1981-02-17
JP2002233693A (ja) * 2001-02-13 2002-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
JP2008183335A (ja) * 2007-01-31 2008-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洗濯乾燥システム
JP2011092329A (ja) * 2009-10-28 2011-05-12 Toshiba Corp 衣類乾燥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6089U (ja) * 1982-01-13 1983-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衣類乾燥機
JP2004215943A (ja) * 2003-01-16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及び洗濯機能付乾燥機
CN101168897A (zh) * 2006-10-26 2008-04-30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JP2008110134A (ja) * 2006-10-31 2008-05-15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JP2008200276A (ja) * 2007-02-20 2008-09-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衣類乾燥機
JP2008253656A (ja) * 2007-04-09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装置
JP201112074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衣類乾燥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640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30638B2 (ja) 2014-03-05
WO2013073340A3 (ja) 2013-07-11
CN103946436B (zh) 2016-03-23
JP2013106716A (ja) 2013-06-06
WO2013073340A2 (ja) 201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75790A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lint removing apparatus thereof
EP2386674A2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drying function and water filter thereof
CN103946436B (zh) 洗衣烘干机
CN106661806B (zh) 洗衣机
CN115928365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0506863U (zh) 洗衣机
KR100762332B1 (ko) 필터세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건조기
CN103547725B (zh) 洗衣机
CN202450317U (zh) 除去装置及烘干装置
CN22048608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281395A (zh) 洗衣机
CN102031682B (zh) 烘干机
CN210506867U (zh) 洗衣机
CN210506865U (zh) 洗衣机
CN112281407B (zh) 洗衣机的筒体清洗方法
JP2013126493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5192760A (ja) 衣類乾燥機
CN210506864U (zh) 洗衣机
CN210561283U (zh) 洗衣机
JP368900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210506866U (zh) 洗衣机
WO2021047220A1 (zh) 烘干风道、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风道的清洁方法
CN112281398A (zh) 洗衣机
WO2014016996A1 (ja) 乾燥機能を有する洗濯機
CN218738783U (zh) 桩体、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