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3987A -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3987A
CN103943987A CN201310022604.1A CN201310022604A CN103943987A CN 103943987 A CN103943987 A CN 103943987A CN 201310022604 A CN201310022604 A CN 201310022604A CN 103943987 A CN103943987 A CN 103943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terminal
holding parts
insulating body
assembled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2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平
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22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3987A/zh
Priority to KR1020130167076A priority patent/KR20140094439A/ko
Priority to JP2014001459A priority patent/JP2014143198A/ja
Publication of CN103943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3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界定有一插拔方向。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设有镂空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镂空部而部分突伸入收容空间。如此设计,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利于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组装于电子设备内部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PDA或其它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发展,功能也趋于丰富、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能产生声音效果的语音插座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考公告于2012年06月21日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32169号,该专利揭示出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该若干导电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二信号端子呈门形结构,均设有主体部,沿主体部两侧设有固定部及一焊接部,并沿该主体部上延伸设有弹臂,该弹臂端部形成接触部,该接触部沿绝缘本体对应所设的通孔深入插接孔内。该第一信号端子主体部设有与该第二信号端子弹臂形状对应的缺口,为该第二信号端子弹臂预留位置,便于该第一、第二信号端子紧凑的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以节省空间。该若干信号端子还包括第三信号端子、第四信号端子及第五信号端子。所述第三信号端子及第四信号端子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后端。所述第五导电端子自绝缘本体底面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然而,该若干导电端子组装较为麻烦,不利于生产制造。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生产的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音频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设备内,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绝缘本体自对接部前端面朝向主体部尾端凹陷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部设有一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收容空间连接而界定有一插拔方向。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一端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第二固持部及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设有第三固持部及连接于第三固持部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三固持部设有镂空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镂空部而部分突伸入收容空间。
与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三固持部设有镂空部,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穿过镂空部而突伸入收容空间,以与音频插头电性连接。如此设计,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皆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利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与音频插头配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所示音频连接器与音频插头配合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音频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音频连接器的完全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音频连接器的另一视角完全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及音频插头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音频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收容空间 10 主体部 11
卡固槽 111 限位块 112
定位块 113 对接部 12
插接口 120 斜倒角 121
固定部 13 定位孔 131
导电端子 2 第一导电端子 21
第一固持部 211 第一接触部 212
第一焊接部 213 第二导电端子 22
第二固持部 221 第二接触部 222
平板部 2221 接触端部 2222
第二焊接部 223 弯折部 224
第三导电端子 23 第三固持部 231
镂空部 2310 开口 2311
连接部 2312 第三接触部 232
第三焊接部 233 第四导电端子 24
第四固持部 241 第四接触部 242
第四焊接部 243 限位部 244
第五导电端子 25 第五固持部 251
第五接触部 252 第五焊接部 253
防水圈 3 塞片 4
固定孔 41 防水胶 5
音频插头 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所涉及方位的描述皆以图6为参考。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组装于电子设备(未图示)内且用于收容音频插头6,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卡持于绝缘本体1前端部的防水圈3、封堵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塞片4及涂设于塞片4后端的防水胶5。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11、自主体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及位于主体部11一侧的固定部13。所述绝缘本体1自对接部12前端面朝向主体部11尾端凹陷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0,所述收容空间10用以收容音频插头6。所述主体部11于临近对接部12处设有卡固槽111,所述卡固槽111卡固防水圈3以形成稳定配合。所述主体部11远离对接部12一端的两侧设有限位块112及位于底面且临近对接部12的一端设有定位块113。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对应于限位块112的限位部(未图示)及对应于定位块113的定位部(未图示)。当该音频连接器100组装于电子设备后,所述限位块112及定位块113分别与电子设备上的限位部及定位部相互配合限位,实现初步定位配合。在后续生产操作时,该音频连接器100与电子设备配合定位稳定,以避免音频连接器100与电子设备发生偏移而造成组装误差(组装误差会影响设备外观、使用体验、防水效果等)。所述主体部11内部设有若干导电端子收容槽(未图示),所述导电端子收容槽用以收容导电端子2。所述对接部12设有一插接口120,所述插接口120与收容空间10连接而界定有一插拔方向。所述对接部12上下侧设有斜倒角121,以满足组装于电子设备弧形侧缘的需求,其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所述固定部13连接于主体部11中前部且设有一定位孔131。所述定位孔131可以通过螺钉(未图示)与螺母(未图示)配合而与电子设备稳定定位。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3可以设有多个,且每个固定部13可以设有多个定位孔131,以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请详参阅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由金属板冲压形成且设有五个,其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及第三导电端子23固持于绝缘本体1一侧;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固持于绝缘本体1另一侧。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设有一平板状第一固持部211、连接于第一固持部211一端的第一接触部212及自第一固持部211另一端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13。所述第一固持部211上下侧缘设有若干倒刺(未标号)。当第一导电端子21组装入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收容槽后,倒刺与绝缘本体1干涉配合,从而保证第一导电端子21稳定固持于导电端子收容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呈弹臂状且朝向收容空间10倾斜延伸,因此,第一接触部212可以弹性接触对接的音频插头6。所述第一焊接部213连接于第一固持部211的尾端的上侧。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与第一焊接部213朝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设有一平板状第二固持部221、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2、自第二固持部221一端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23及连接第二固持部221和第二接触部222的弯折部224。所述第二固持部221亦设有若干倒刺。所述第二接触部222呈弹臂状且部分突伸入收容空间10,而与对接的音频插头6弹性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222包括连接于弯折部224的平板部2221及与平板部2221相连且经若干弯折形成的接触端部2222。所述平板部2221与第二固持部221平行。所述接触端部2222与第二固持部22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大间距大于平板部2221与第二固持部22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距。所述接触端部2222与第二固持部22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小于平板部2221与第二固持部22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接触端部2222的末端呈一圆弧弯钩状,以避免末端抵压第二固持部221时刮伤第二固持部221。所述第二焊接部223连接于第二固持部221的尾端下侧。所述弯折部224呈U形而使第二固持部221与平板部2221平行。
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设有一呈U形的第三固持部231、连接于第三固持部231前端的第三接触部232及自第三固持部231尾端弯折且向后延伸的第三焊接部233。所述第三固持部231设有开口2311、镂空部2310及连接部2312,所述连接部2312朝前且开口2311朝后设置,即第三固持部231于插拔方向延伸。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固持部231亦可设置为V形,甚至设置为口字形。所述第三固持部231亦设有若干倒刺。所述第三接触部232呈弹臂状且朝向收容空间10倾斜延伸,而与对接的音频插头6弹性接触。所述第三焊接部233连接于第三固持部231的尾端上侧。所述第三接触部232与第三焊接部233朝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与第二导电端子22大致呈镜像对称,亦包括第四固持部241、第四接触部242及第四焊接部243。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四固持部241的一侧面设有限位部244。当音频插头6从收容空间10拔出时,第四接触部242的末端抵接限位部244,从而提高拔出力,可以防止音频插头6被意外拔出。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亦可设置限位部,以进一步提高插出力。
所述第五导电端子25与第一导电端子21相似,亦包括第五固持部251、第五接触部252及第五焊接部253。所述第五接触部252与第五焊接部253朝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的长度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长度相同且小于第三导电端子23的长度;第三导电端子23的长度小于第五导电端子25的长度;第五导电端子25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电端子21的长度。因此,不同长度的导电端子2可以弹性接触音频插头6的不同信号端子,而实现不同的信号传输,例如音频信号、控制信号等。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第一焊接部213、第二焊接部223、第三焊接部233、第四焊接部243及第五焊接部253呈间隔上下设置,即第一焊接部213、第三焊接部233及第五焊接部253位于上下侧之一侧,第二焊接部223、第四焊接部243位于上下侧之另一侧。因此,每个焊接部具有较大的焊接空间,便于焊接。
所述防水圈3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呈环状。所述防水圈3卡扣于绝缘本体1的卡固槽111内。所述防水圈3的周长小于卡固槽111的外周周长。因此,防水圈3紧密卡扣住卡固槽111。当音频连接器100组装入电子设备后,防水圈3与电子设备的外壳紧密抵压。因此,水及其他液体无法通过防水圈3周边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即实现防水功能,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所述塞片4封堵住绝缘本体1的后端,其对应于导电端子2设有固定孔41。所述固定孔41部分固持导电端子2,以保证导电端子2定位的稳定性。所述防水胶5涂设于塞片4后端,以封堵住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及塞片4之间的缝隙,而达成良好的防水功效,避免水及其他液体通过音频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10进入电子设备内部,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一种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具有导电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1具有卡固槽111及一收容空间10;
(b).提供若干导电端子2,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第二导电端子22设有第二固持部221、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2及连接第二固持部221和第二接触部222的弯折部224,第二接触部222包括平板部2221及自平板部2221弯折延伸的接触端部2222,第三导电端子23设有第三固持部231及连接于第三固持部231的第三接触部232,第三固持部231设有开口2311、镂空部2310及连接部2312,连接部2312朝前而开口2311朝后设置,第一导电端子21设有第一焊接部213,第二导电端子22设有第二焊接部223,第三导电端子23设有第三焊接部233,第四导电端子24设有第四焊接部243,第五导电端子25设有第五焊接部253;
(c).先将第三导电端子23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再将第二导电端子22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将第二导电端子2与第三导电端子23组装,再将两者一起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第二导电端子22可以部分穿过开口2311而组装入导电端子收容槽中,即弯折部224穿过开口2311而位于镂空部2310内,弯折部224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231一侧,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231的另一侧,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穿过开口2311组装入第三固持部231的镂空部2310而突伸入收容空间10,以与音频插头6电性连接,第二固持部221与第三固持部231平行且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相距一定距离,第二固持部221与第三固持部23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第二固持部221与平板部2221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第二接触部222穿过镂空部2310而突伸入收容空间10,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三固持部231的连接部2312于前后方向上相距一定的距离(避免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三导电端子23误接,而造成信号误传的发生,如此设计亦可以吸收组装公差,利于生产制造),第一导电端子21、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亦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端子21、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亦可先于第二导电端子22和第三导电端子23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和第三导电端子23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同一侧,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另一侧,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和第五导电端子25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绝缘本体1内,第一焊接部213、第二焊接部223、第三焊接部233、第四焊接部243及第五焊接部253呈间隔上下设置;
(d).提供塞片4;
(f).将塞片4组装于绝缘本体1后端,塞片4封堵住绝缘本体1的后端;
(g).于塞片4后端面涂设防水胶5,防水胶5封堵住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及塞片4之间的缝隙;
(h).提供防水圈3;
(i).将防水圈3卡扣于绝缘本体1的卡固槽111内。
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中,第三固持部231设置为口字形。在步骤(c)中,首先将第三导电端子23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收容槽中,再将第二导电端子22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导电端子收容槽中。在第二导电端子22组装的过程中,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及弯折部224与第三固持部231的后侧边(后侧边设计成具有较佳弹性)抵压而互相发生形变,而达成第二导电端子22进一步完全组装于导电端子收容槽内。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接触部222穿过第三固持部231的镂空部2310而突伸入收容空间10,以与音频插头6电性连接。
如此设计,全部导电端子2皆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此组装方式较为方便,利于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设备内,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绝缘本体自对接部前端面朝向主体部尾端凹陷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部设有一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收容空间连接而界定有一插拔方向;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一端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第二固持部及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设有第三固持部及连接于第三固持部的第三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固持部设有镂空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镂空部而部分突伸入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持部还设有开口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前而开口朝后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还设有连接第二固持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穿过开口而位于镂空部内;所述弯折部在与插拔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一侧,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的另一侧。
3.一种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具有导电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一收容空间;
(b).提供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第二固持部及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第三导电端子设有第三固持部及连接于第三固持部的第三接触部,第三固持部设有镂空部;
(c).将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将第二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同一侧,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镂空部而部分突伸入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第三固持部设有开口及连接部,连接部朝前而开口朝后设置;在步骤(c)中,先将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再将第二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第二导电端子部分穿过开口而位于镂空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第二导电端子还设有连接第二固持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弯折部;在步骤(c)中,弯折部穿过开口而位于镂空部内;在步骤(c)完成之后,弯折部于左右方向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一侧,部分位于第三固持部的另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第二接触部包括平板部及自平板部弯折延伸的接触端部;在步骤(c)完成之后,第二固持部与第三固持部平行且第二固持部与第三固持部于左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第二固持部与平板部于左右方向上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完成之后,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三固持部的连接部于前后方向上相距一定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设有第一焊接部,第二导电端子设有第二焊接部,第三导电端子设有第三焊接部,第四导电端子设有第四焊接部,第五导电端子设有第五焊接部;在步骤(c)中,第一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亦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在步骤(c)完成之后,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绝缘本体内,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第四焊接部及第五焊接部呈间隔上下设置。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完成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d).提供塞片;
(f).将塞片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
(g).于塞片后端面涂设防水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第三固持部设置为口字形,第三固持部的后侧边设计成具有较佳的弹性;在步骤(c)中,先将第三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再将第二导电端子沿插拔方向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三固持部的后侧边抵压而互相发生形变,而第二导电端子进一步的组装入导电端子收容槽内。
CN201310022604.1A 2013-01-22 2013-01-22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943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2604.1A CN103943987A (zh) 2013-01-22 2013-01-22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130167076A KR20140094439A (ko) 2013-01-22 2013-12-30 방수 오디오 잭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001459A JP2014143198A (ja) 2013-01-22 2014-01-08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2604.1A CN103943987A (zh) 2013-01-22 2013-01-22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3987A true CN103943987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1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2604.1A Pending CN103943987A (zh) 2013-01-22 2013-01-22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43198A (zh)
KR (1) KR20140094439A (zh)
CN (1) CN1039439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738A (zh) * 2016-04-28 2016-08-03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06711660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34238A (zh) * 2015-04-23 2018-01-0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接收信号插头的装置
CN111952793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插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82547Y1 (ko) * 2015-10-20 2017-02-08 주식회사 제이앤티씨 방수 이어 커넥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6526U (en) * 2006-01-20 2006-08-21 Speed Tech Corp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916982Y (zh) * 2006-04-25 2007-06-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23139U (en) * 2007-03-29 2007-12-01 Suyin Corp Improved structure of receptacle connector
CN201113048Y (zh) * 2007-06-19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270792A (zh) * 2010-06-04 2011-12-07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3851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02623825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176U (ja) * 1992-02-26 1994-03-25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防水ジャック
JP2012094340A (ja) * 2010-10-26 2012-05-17 Yazaki Corp 端子付き電線の端末止水、防水及び防食方法
JP5689000B2 (ja) * 2011-03-16 2015-03-2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電子 電子機器のコネクタ、電子機器のプラグ及び電子機器の防水構造
JP2013225386A (ja) * 2012-04-20 2013-10-31 Smk Corp 防水ジャック
JP5934065B2 (ja) * 2012-09-07 2016-06-1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6526U (en) * 2006-01-20 2006-08-21 Speed Tech Corp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916982Y (zh) * 2006-04-25 2007-06-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23139U (en) * 2007-03-29 2007-12-01 Suyin Corp Improved structure of receptacle connector
CN201113048Y (zh) * 2007-06-19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270792A (zh) * 2010-06-04 2011-12-07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3851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02623825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238A (zh) * 2015-04-23 2018-01-0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接收信号插头的装置
CN106711660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11660B (zh) * 2015-11-13 2019-12-31 富顶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26738A (zh) * 2016-04-28 2016-08-03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11952793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43198A (ja) 2014-08-07
KR20140094439A (ko)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2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667463U (zh) 插座及与其相配合的插头
CN204333399U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1797081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103943987A (zh) 音频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CN203967306U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CN202004242U (zh) 音频连接器
CN203193000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674484U (zh) 电连接器
CN202308627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207663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124550A (zh) 电连接器
CN202917721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2662865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3584431U (zh) 一种网络双绞线用数据接口
CN210007050U (zh) 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连接器组件
CN201656018U (zh) 一种usb接口结构
CN201638960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8579U (zh) 电连接器
CN203967438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4243319U (zh) 迷你型公头外壳及其可以正反插的迷你型公头
CN202855993U (zh) 电连接器
CN203787640U (zh) Lvds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