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5486A -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5486A CN103935486A CN201410196556.2A CN201410196556A CN103935486A CN 103935486 A CN103935486 A CN 103935486A CN 201410196556 A CN201410196556 A CN 201410196556A CN 103935486 A CN103935486 A CN 1039354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ck
- ships
- tai
- ship
- w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坞内同时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坞包括船坞主体、坞台及坞门,船坞主体内均匀竖直设置有多个长方体坞墩,两艘整船首首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左侧,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首端搭载于坞台上,坞台上设置有搁墩,搁墩与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坞墩等高。本发明通过在坞台上进行搭载,同时实现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坞内同时施工的船舶数量,艉半船成型后能够起浮,确保完工船舶顺利出坞,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整个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船坞作为船厂的核心资源,船坞利用率的高低和船坞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公司造船速度的快慢。所以要提高造船速度,除去不可控的缩短船坞周期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可控的船坞利用率。
受到船坞空间、船舶间和船舶与坞壁间最小间距、船舶搭载等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船坞得不到最大利用,空间浪费较大。例如目前船坞内常采用的“3+2建造法”,三条整船加两条艉半船,坞门前相当大的空间被浪费。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船坞资源,提高船坞利用率,缩短坞内造船周期,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坞内同时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坞包括船坞主体、坞台及坞门,船坞主体内均匀竖直设置有多个长方体坞墩,两艘整船首首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左侧,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首端搭载于坞台上,坞台上设置有搁墩,所述搁墩与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坞墩等高。
进一步地,三艘整船合拢完毕后,船坞内注水,先将三艘艉半船牵引出邬,再将三艘整船牵引出邬,之后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内原整船位置进入整船的建造阶段,同时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进一步地,所述坞墩前后面上设有供叉车的前叉穿设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搁墩包括平放于坞台上的坞墩,坞墩上设置钢质垫块,所述垫块上表面距离邬底的距离与船坞主体内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坞墩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三艘艉半船之间设有防碰靠垫。
进一步地,船坞内左侧近坞门的整船距离坞门距离为15米,船坞内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距离坞门距离为2.5米。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坞台上进行搭载,同时实现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坞内同时施工的船舶数量,艉半船成型后能够起浮,确保完工船舶顺利出坞,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整个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船坞坞位布置图;
图2为船体搭载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船坞主体
2 坞门
3 坞台
4 整船
5 艉半船
6 竖直长方体坞墩
7 平置长方体坞墩
8 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船坞包括船坞主体1、坞台3及坞门2,坞台3长8.1m,高1m,目前坞台3仅仅用于作为向坞内放水时的缓冲区域。如图1所示,为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船坞资源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坞内可以同时建造三艘整船4及三艘艉半船5,船坞主体1内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长方体坞墩6,两艘整船4首首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1的左侧,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5首尾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1的右侧,三艘艉半船5之间设有防碰靠垫,近坞门2的艉半船首端搭载于坞台3上,坞台上设置有搁墩,搁墩与船坞主体1内的竖直长方体坞墩6等高。
建造时,船坞内左侧近坞门的整船距离坞门距离为15米,船坞内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距离坞门距离为2.5米,同时实现三艘整船4及三艘艉半船5的建造。当三艘整船合拢完毕,艉半船成型能够起浮后,向船坞内注水,先将三艘艉半船5牵引出邬,再将三艘整船4牵引出邬进行水下作业。之后再重新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内的原整船位置,并由半船进入整船的建造阶段,而且同时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长方体坞墩的前后面上设有贯通的通孔,叉车的前叉插入抬起进行运输。本实施例中,艉半船部分需占用坞台的分段重量为889.6t,长度为5.6m,因而坞台需承重226.8t。根据坞台额定受力50t/m2,为确保坞台安全,将多余的长方体坞墩以卧态放置于坞台上构成平置长方体坞墩7,平置长方体坞墩7上设置300mm高钢质垫块8(图2所示),垫块8上表面距离邬底的距离为1.8m,与船坞主体内的竖直长方体坞墩6高度相等,可保证分段底部水平。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坞台上进行搭载,同时实现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坞内同时施工的船舶数量,艉半船成型后能够起浮,确保完工船舶顺利出坞。坞台的利用为今后船坞坞位的布置上有了更大的挖掘空间,对坞位的布置有更大的灵活性,船坞有了更高的利用空间,对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整个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义。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船坞内同时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坞包括船坞主体、坞台及坞门,船坞主体内均匀竖直设置有多个长方体坞墩,两艘整船首首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左侧,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对设置于船坞主体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首端搭载于坞台上,坞台上设置有搁墩,所述搁墩与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坞墩等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艘整船合拢完毕后,船坞内注水,先将三艘艉半船牵引出邬,再将三艘整船牵引出邬,之后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内原整船位置进入整船的建造阶段,同时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墩前后面上设有供叉车的前叉穿设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搁墩包括平放于坞台上的坞墩,坞墩上设置钢质垫块,所述垫块上表面距离邬底的距离与船坞主体内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坞墩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艘艉半船之间设有防碰靠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船坞内左侧近坞门的整船距离坞门距离为15米,船坞内右侧近坞门的艉半船距离坞门距离为2.5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6556.2A CN103935486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6556.2A CN103935486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5486A true CN103935486A (zh) | 2014-07-23 |
CN103935486B CN103935486B (zh) | 2016-03-09 |
Family
ID=5118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96556.2A Active CN103935486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3548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47144A (zh) * | 2016-04-27 | 2016-09-21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内实施钻井平台与多型船舶同时建造的方法 |
CN113401315A (zh) * | 2021-06-28 | 2021-09-17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建造系统及钢壳沉管与船舶并行建造方法 |
CN113942620A (zh) * | 2021-10-27 | 2022-01-18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船坞利用率的船位布置方法 |
CN113955047A (zh) * | 2021-12-01 | 2022-01-21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53643A1 (en) * | 1998-05-22 | 2006-07-13 | Basta Samuel T | Modular floating dock with inflatable pontoons |
CN101357673A (zh) * | 2008-04-30 | 2009-02-04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
CN101410291A (zh) * | 2006-01-10 | 2009-04-15 | 简马留斯·范德斯托尔 | 浮桥,船坞及用于船坞的方法 |
CN101920766A (zh) * | 2010-05-14 | 2010-12-22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
CN101356091B (zh) * | 2006-12-29 | 2012-08-22 |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一种用于串联造船工艺的下沉方法 |
CN102826200A (zh) * | 2012-09-10 | 2012-12-19 | 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多船同时出坞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759725A1 (ru) * | 1990-07-23 | 1992-09-07 | Нижегород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женеров вод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 Кессон-док |
-
2014
- 2014-05-09 CN CN201410196556.2A patent/CN1039354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53643A1 (en) * | 1998-05-22 | 2006-07-13 | Basta Samuel T | Modular floating dock with inflatable pontoons |
CN101410291A (zh) * | 2006-01-10 | 2009-04-15 | 简马留斯·范德斯托尔 | 浮桥,船坞及用于船坞的方法 |
CN101356091B (zh) * | 2006-12-29 | 2012-08-22 |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一种用于串联造船工艺的下沉方法 |
CN101357673A (zh) * | 2008-04-30 | 2009-02-04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
CN101920766A (zh) * | 2010-05-14 | 2010-12-22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
CN102826200A (zh) * | 2012-09-10 | 2012-12-19 | 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多船同时出坞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47144A (zh) * | 2016-04-27 | 2016-09-21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内实施钻井平台与多型船舶同时建造的方法 |
CN105947144B (zh) * | 2016-04-27 | 2018-09-25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内实施钻井平台与多型船舶同时建造的方法 |
CN113401315A (zh) * | 2021-06-28 | 2021-09-17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坞建造系统及钢壳沉管与船舶并行建造方法 |
CN113942620A (zh) * | 2021-10-27 | 2022-01-18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船坞利用率的船位布置方法 |
CN113955047A (zh) * | 2021-12-01 | 2022-01-21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955047B (zh) * | 2021-12-01 | 2024-06-11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力自动倾倒搁墩及其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5486B (zh) | 2016-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35486B (zh) | 利用坞台实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 |
CN105022882B (zh) | 一种船舶静水剪力及弯矩计算方法 | |
CN105947144A (zh) | 一种船坞内实施钻井平台与多型船舶同时建造的方法 | |
CN103661801B (zh) | 海洋工程水下推进器的安装辅助系统及安装方法 | |
CN103921892A (zh) | 一种新型船艏 | |
CN108001630A (zh) | 大型模块的装船工艺 | |
CN104555493A (zh) | 细长型结构物的码头运输、装卸工艺 | |
CN202703839U (zh) | 集装箱船的首部结构 | |
CN103452089A (zh) | 高水位船闸通航方法 | |
CN203864916U (zh) | 一种深v穿浪双体船船型 | |
CN205256582U (zh) | 内贸运输集装箱船 | |
Lin | Lading of the late Bronze Age ship at Uluburun | |
KR20130100455A (ko) | 선박의 무어링 시스템 모델링 및 최적 배치 방법 | |
CN202164576U (zh) | 改善船闸多区段分散输水系统闸室水沙条件的工程结构 | |
CN109850059A (zh) | 一种g4型集滚船的分段划分设计方法 | |
CN203939485U (zh) | 用于水下结构物分块安装的导向结构 | |
CN203727615U (zh) | 舟船用浮动式引导装置 | |
CN105523153A (zh) | 三体船附加侧体装置及三体船 | |
Guan et al. | Study 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the force of floating dock during off-loading based on ANSYS | |
CN103086098A (zh) | 水下恒温仓储舱系统 | |
CN100354179C (zh) | 横向半岛式造船方法 | |
CN101770210B (zh) | 用于控制在船舶上滚装大型货物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827579B (zh) | 优化军港舰艇驻泊的控制方法 | |
CN203452081U (zh) | 一种浮动桩基定位筏 | |
CN104890807B (zh) | 船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201913 No. 988 Changxing Jiangnan Avenue, Chongming County,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Jiannan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913 1888 Jiangnan Avenue, Changxing Township, Chongming County,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ngnan Changxing Heavy Industr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