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7965B - 发动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7965B
CN103917965B CN201180073695.0A CN201180073695A CN103917965B CN 103917965 B CN103917965 B CN 103917965B CN 201180073695 A CN201180073695 A CN 201180073695A CN 103917965 B CN103917965 B CN 103917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ontrolling value
grid point
point
suitabl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7965A (zh
Inventor
渡边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17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7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7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79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40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essentially read only memories
    • F02D41/2409Addressing techniqu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02D41/2416Interpolation techniq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B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OR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e.g. STEAM ENGINES
    • F01B25/00Regulating, controlling, or safety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40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essentially read only memories
    • F02D41/2409Addressing techniqu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02D41/2422Selective use of one or more t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computer, e.g. microprocessor
    • F02D41/26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computer, e.g. microprocessor the computer being backed-up or assisted by another circuit, e.g. analogu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21Engine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14Ai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5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said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vehicle or its components
    • F02D2200/501Vehic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6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 F02D41/068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warming-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多核处理器能够以高速度运算发动机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为了实现该课题,排列在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呈格子状配置于多核处理器的多个核的至少一部以与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并且,向所述多个核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用于运算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程序。并且,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将自身运算出的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插补计算核发送。插补计算核被编程为,使用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并且,多核处理器输出通过插补计算而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Description

发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个运转条件来决定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汽车用发动机的控制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使用多个核的多核处理器来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日本特开2011-081539号公报公开那样,在各个领域提出了在1个半导体芯片上搭载有多个CPU核的运算装置,即,多核处理器的使用。多核处理器例如日本特开2008-269487号公报公开那样,在汽车用发动机的控制的领域中也研究了其使用。日本特开2008-269487号公报公开的技术是以发动机控制装置使用多核处理器时的消耗电力的减少为目的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在发动机控制的停止中执行特定的控制处理时,微型计算机的动作模式设定为与发动机动作时的动作模式不同的低消耗电力模式。在低消耗电力模式中,微型计算机使用的核的个数比发动机动作时减少。在发动机控制的停止中,没有发动机动作中那样来自交流发电机等的发电电力,也不进行车载蓄电池的充电。这是因为,因此,在特定的控制处理的执行时进行动作的核的个数越多,蓄电池的充电电力接连不断地被消耗。
使用多核处理器的优点之一是其处理能力的高度。在与CPU核为1个的单核处理器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多核处理器能够得到更高的处理能力。处理能力的高度成为在发动机控制装置中使用多核处理器的1个动机。近年来,搭载于发动机的促动器的个数和种类日益增加。为了适当地控制发动机的运转,需要将这些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设定为与发动机的运转条件对应的适当的值。为此,在以往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进行了最适化运算,但是此时的运算负荷随着促动器的个数或种类的增多而增大。因此,在以往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所使用的单核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中,对于日益增大的运算负荷而言,存在不久会不足的可能性。使用多核处理器的情况对于预想到今后运算负荷日益增大的情况的发动机控制的领域而言为较大的优点。
但是,多核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是单纯地仅由核的个数决定的。为了提高处理能力,需要使多个核高效率地动作,为此,要求对使核动作的软件想办法。例如,在多核处理器中,能够向多个核分配任务而并行地进行处理,但是根据该并行化的方法如何而作为整体的处理能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94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815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多核处理器能够以高速度运算发动机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并且,为了实现这样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具有将多个核呈格子状配置的多核处理器。在此所谓格子是指平面格子,但其图案没有限定。作为核的配置图案,除了一般的正方格子或矩形格子之外,也可以是斜方格子等其他的图案。
本发明具有特别优选的2个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排列在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多个核以原封不动的排列一对一地建立关联。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是在将促动器的操作量与发动机的控制量建立关联的基础上特别重要的运转条件,其1个代表例是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负荷的组。
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与多核处理器上的核的配置图案为相同图案。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建立关联的核也可以不是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的全部。例如,在核配置于N×M的矩形格子上时,也可以仅将其一部分的n×m的划分的核与格子点建立关联。向与格子点建立关联的各核预先分配用于运算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各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程序。分配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在各核具有局部存储器时,可以存储在该局部存储器中。这种情况下,在各核的局部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后述的插补计算用的插补计算程序。以下,将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中的被分配了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的核称为最适控制值运算核。
在前述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通过排列于此的多个格子点定义多个运转区域。例如,在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为矩形格子的情况下,通过在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定义1个运转区域。通过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的各当前值而确定的当前的动作点属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任一个运转区域。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将自身运算出的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插补计算核发送。插补计算核被编程为,使用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对当前的动作点处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多核处理器将通过插补计算核的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输出。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发动机控制装置通过与二维性地包围当前的动作点的多个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多个核,来运算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基于该运算结果,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由此,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通过不同的核并行地进行,因此与以往的使用单核处理器的情况相比,大幅地缩短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所需的时间。此外,在将由各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插补计算核交付时,产生与其物理性的距离对应的通信延迟,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能够减小核间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这是因为,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对应于多核处理器上的核的排列,因此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由物理性地最接近的核构成的组来运算。由于通信延迟时间之差小,因此作为处理器整体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运算。
然而,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的核能够固定于任一个核。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中的任一个确定作为插补计算核,也可以从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之中选定插补计算核。然而,更优选的是使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的核在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之间动态地变化。这种情况下,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执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判定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是否对应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多个格子点中的代表格子点。例如,在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为矩形格子的情况下,在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中的在规定的位置上配置的1个格子点为代表格子点。以下,将与代表格子点对应的核称为代表核。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在自身不是代表核时,将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作为代表核的其他的核发送。另一方面,在自身为代表核时,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收通过上述的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并且,基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如进行这样的处理那样将各核编程,不仅能够减小核间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而且能够减小通信延迟时间其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优选通过如下的步骤进行。根据1个优选的步骤,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通过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各控制周期)来确认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是否为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并且,在确认到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通过前述的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另一方面,在确认到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通过将这样的步骤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编程于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由此能够高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并抑制消耗电力。
另外,根据与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相关的另一优选的步骤,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首先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各控制周期)来确认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区域是否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重叠。并且,在确认到重叠的情况时,通过前述的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另一方面,在确认到未重叠的情况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将这样的步骤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向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编程,由此,即使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也能够抑制消耗电力且不使发动机的控制周期延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排列在以第一运转条件、第二运转条件及第三运转条件为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多个核以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建立关联,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以所述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是在将促动器的操作量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建立关联的基础上特别重要的运转条件,其1个代表例是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负荷的组。第三运转条件虽然任意,但可以设为在当前的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下应优先的运转条件。例如,可以是,在发动机的预热中将发动机水温设为第三运转条件,在预热完毕后将第三运转条件变更为车速或吸入空气温度。
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与多核处理器上的核的配置图案为相同图案。并且,该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配置图案沿着第三运转条件的轴的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反复。由此,第一及第二运转条件的各值相同且第三运转条件的值不同的多个格子点与各核建立关联。但是,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建立关联的核也可以不是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的全部。向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预先分配用于运算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各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程序。分配到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在各核具有局部存储器时,可以存储在该局部存储器中。这种情况下,在各核的局部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后述的插补计算用的插补计算程序。以下,将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中的被分配了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的核称为最适控制值运算核。
在前述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通过排列于此的多个格子点定义多个运转空间。例如,在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为矩形格子的情况下,通过在下层的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和在上层的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的总计8个格子点定义1个运转空间。通过各运转条件的各当前值确定的当前的动作点属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任一个运转空间。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将定义自身运算出的该运转空间的格子点处的最适控制值向插补计算核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对于第一及第二运转条件的各值相同且第三运转条件的值不同的2个格子点进行。插补计算核被编程为,使用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多核处理器将通过基于插补计算核的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输出。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发动机控制装置通过与三维性地包围当前的动作点的多个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多个核来运算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并基于其运算结果,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由此,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向并行动作的多个核分散进行,因此与以往的使用单核处理器的情况相比,大幅缩短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所需的时间。而且,在将通过各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插补计算核交付时,产生与其物理性的距离对应的通信延迟,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能够减小核间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这是因为,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对应于多核处理器上的核的排列,因此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由物理性地最接近的核构成的组来运算。由于通信延迟时间之差小,作为处理器整体能够以高效率进行运算。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通过向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反映第三运转条件,能够实现更微细的发动机控制。尤其是在从预先定义的多个运转条件之中,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而选择应为第三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时,能够实现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对应的更适当的发动机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的核能够固定于任一个核。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中的任一个确定作为插补计算核,也可以从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之中选择插补计算核。然而,更优选的是,使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的核在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之间动态地变化。这种情况下,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执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判定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是否对应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多个格子点中的代表格子点。例如,在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图案为矩形格子的情况下,将在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中的在规定的位置上配置的1个格子点设为代表格子点。以下,将与代表格子点对应的核称为代表核。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在自身不是代表核时,将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作为代表核的其他的核发送。另一方面,在自身是代表核时,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收通过这些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并且,基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以进行这样的处理的方式将各核编程,不仅能够尽量减小核间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而且能够减小通信延迟时间其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优选通过如下的步骤进行。根据1个优选的步骤,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各控制周期)确认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是否为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并且,在确认到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通过前述的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该运转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另一方面,在确认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通过将基于这样的步骤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向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编程,能够高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并抑制消耗电力。
另外,根据与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相关的另一优选的步骤,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首先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各控制周期)确认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空间是否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重叠。并且,在确认到重叠的情况时,通过前述的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与该运转空间重叠的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另一方面,在确认到不重叠的情况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通过将基于这样的步骤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向各个最适控制值运算核编程,即使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也能够抑制消耗电力并且不使发动机的控制周期延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的核的排列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的硬件结构的概略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的软件结构的概略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的图。
图5是将排列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多核处理器上的多个核建立关联而表示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由各核执行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由各核执行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将排列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多核处理器上的多个核建立关联而表示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由各核执行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由各核执行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将排列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多核处理器上的多个核建立关联而表示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适用本发明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是使用多核处理器而运算发动机控制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装置。在本发明中,通过发动机控制装置控制的汽车用发动机的种类、结构没有限定,而且,促动器的种类、数量也没有限定。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也可以是汽油发动机的控制装置。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控制装置运算节气门、点火装置、喷射器、EGR阀、可变动阀机构、及废气旁通阀等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也可以是柴油发动机的控制装置。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控制装置运算喷射器、EGR阀、柴油节气门、及可变喷嘴涡轮等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具有的多核处理器的核的排列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100具有将多个核102呈格子状配置这样的结构上的特征。图1所示的多核处理器100的格子图案是矩形格子,总计49个核102排列成7行7列。
图2是表示多核处理器100的硬件结构的概略情况的图。各核102具备带闪存的CPU104和局部存储器106,核102彼此由总线108连接。在局部存储器106中存储有由CPU104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在该程序的执行时使用的各种数据。而且,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在总线108上也连接有在核间共享的共享存储器。
图3是表示多核处理器100的软件结构的概略情况的图。在多核处理器100中,在各个核102上不同的OS110动作。而且,在各个OS110上不同的应用程序112动作。后述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插补计算程序是这样的应用程序112之一。与各核102关联的OS110和应用程序112按核102安装于局部存储器106。在具有这样的软件结构的多核处理器100中,各核102能够独自地执行应用程序112。为了执行应用程序112而需要其他的核102的运算结果或其他的核102具有的数据时,利用通过总线108的核间通信(OS间通信)来进行数据的交接。
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取得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当前值,基于此来决定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若决定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则能够特定可使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最适的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在该特定中,可以使用发动机实际试验而得到的适合数据。但是,关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全部的组合若要得到适合数据,则适合作业花费巨大的时间和工时。因此提出的方案是仅对于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负荷的某特定的组合而取得适合数据,而对于其他的组合基于取得的适合数据而进行插补计算。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由多核处理器100来并行地实施利用了插补计算的促动器控制目标值的运算。
在多核处理器100中使用的适合数据对于图4的格子点所示的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负荷的组合来准备。图4是表示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的图。在该二维正交坐标系上,25个格子点排列成5行5列。需要说明的是,对各格子点附加的数字是该格子点编号。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叙述特定的格子点时,通过格子点编号进行特定。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格子点取得的格子图案是与多核处理器100的格子图案相同的矩形格子。在矩形格子中,通过在矩形的四角配置的4个格子点来定义1个运转区域。由此,在图4所示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中,定义总计16的运转区域。对于各个格子点,与适合于该位置处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适合数据建立关联。各格子点处的适合数据装入后述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而分配给与该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
图5是将图4所示的排列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建立关联而表示的图。向搭载于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中的一部分的核附加的数字是该核编号。在以下的说明中叙述特定的核时,通过核编号进行特定。通过将图4与图5进行对比可知,排列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1号至25号的格子点以与二维正交坐标系相同的排列与1号至25号的核102a一对一地建立关联。以下,搭载于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中的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通过标号102a而与其他的核进行区别。向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a分配使用适合于该格子点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适合数据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与插补计算程序一起安装于局部存储器106。最适值运算程序是使用发动机特性模型而运算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的程序。前述的适合数据用于发动机特性模型的参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100中,49个的核102中的1号至25号的25个核102a作为促动器控制目标值的运算用的最适值运算核发挥作用,除此以外的核102担任发动机控制所需的其他的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6及图7,说明使用了多核处理器100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在图6所示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中,点A表示通过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当前值而确定的动作点,即,表示当前的动作点。在此所说的当前是指本次的时间步骤的开始时刻当前。为了适当地控制发动机,需要运算当前的动作点的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并将其设定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但是,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中,准备用于运算最适控制值的适合数据的仅是1号至25号的格子点,在除此以外的区域未准备适合数据。由此,无法通过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直接算出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运算将当前的动作点包围的4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并使用它们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当前的动作点A属于通过由双重圆包围的7号、8号、12号及13号的格子点而定义的区域。由此,若可知这些格子点处的最适控制值,则通过使用了它们的插补计算能够得到当前的动作点A的最适控制值。
当前的动作点A的最适控制值具体通过如下的步骤来运算。首先,在图7所示的核的配置中,多核处理器100将与7号、8号、12号及13号的格子点对应的7号、8号、12号及13号的核102a使用于运算中。这些核102a分别通过向自身的局部存储器106安装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来运算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此时,7号、8号、12号及13号的各核102a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并行地进行。在各核102a中若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则其运算结果的数据向4个核中的代表核汇集。各核102a被编程为,将包围当前的动作点的4个格子点中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中的最接近原点的格子点识别作为代表格子点,与该代表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识别作为代表核。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7号核102a成为代表核。作为代表核的7号核102a使用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和从8号、12号及13号核102a接收到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通过安装于自身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A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根据以上叙述的方法,为了插补计算所需的4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分别通过各个核102a并行地运算。由此,与以往的使用单核处理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缩短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所需的时间。此外,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a的排列对应,因此通过物理性地最接近的4个核102a能够运算4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而且,这4个核102a中的1个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由此,不仅能够尽量减小将通过各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插补计算核交付时产生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而且能够减小通信延迟时间其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叙述的方法通过在各核102a中执行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来实施。该例行程序通过安装在各核102a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应用程序,按核102a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控制周期)来执行。
在图8的流程图的最初的步骤S102中,核102a取得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当前值。它们通过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102,基于传感器的输出值来计算。接着,核102a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当前值来特定当前的动作点,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处于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来划分的区域内。例如,在该核102a为7号核的情况下,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进入以7号的格子点为顶点的4个矩形区域中的任一个。
在步骤S102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使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这是为了抑制多余的电力消耗。
在步骤S102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104的处理。在步骤S104中,核102a执行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运算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6中,核102a判定自身是否相当于代表核。是否为代表核根据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和当前的动作点的位置关系能够判断。
在步骤S106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112的处理。在步骤S112中,核102a将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代表核发送。哪个核相当于代表核根据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的坐标能够判断。通过最适控制值的数据的发送,基于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在步骤S106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108的处理。在步骤S108中,核102a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收通过这些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例如,当前的动作点位于图6中的点A,在该核102a为7号核的情况下,从8号、12号及13号的各核102a接收它们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110中,作为代表核的核102a基于包含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4个格子点中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输出。由此,基于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以上的例行程序在各个核102a中执行,由此能够高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并抑制消耗电力。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区别点是使用了多核处理器100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的排列、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与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而且,通过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法在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排列格子点,这些格子点通过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法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建立关联。
在实施方式1中,运算将当前的动作点包围的4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基于它们来运算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然而,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在由各核102a来运算最适控制值期间,存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动作点的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施方式1的方法的插补计算而得到的最适控制值与真正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之间可能产生偏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高精度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方法。
在图9所示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中,点A表示通过本次的时间步骤的开始时刻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值来确定的动作点。带有斜线的区域B表示以点A为基准而各核102a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能到达的运转区域。在设点A中的发动机转速为NEa(rpm)、设发动机负荷为KLa(%)时,该区域B作为发动机转速为NEa±ΔNE(rpm)、发动机负荷为KLa±ΔKL(%)的范围而算出。在此,ΔNE是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预想到的发动机转速的最大变化量,ΔKL是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预想到的发动机负荷的最大变化量。ΔNE和ΔKL的各值在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自变量的映射中预先确定。
区域B表示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的时刻而动作点可存在的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对于包围点A的格子点,而且对于包围区域B的格子点的全部预先运算最适控制值。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区域B与由6号、7号、11号及12号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由7号、8号、12号及13号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由8号、9号、13号及14号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重叠。由此,若预先运算6号、7号、8号、9号、11号、12号、13号及14号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则无论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的时刻当前的动作点处于哪个运转区域,通过插补计算都能够得到该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插补计算的开始时刻当前的动作点位于点C。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已经运算的8号、9号、13号及14号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因此能够不使发动机的控制周期延迟地对当前的动作点C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本实施方式的运算具体通过如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在图10所示的核的配置中,多核处理器100将与6号、7号、8号、9号、11号、12号、13号及14号的格子点对应的6号、7号、8号、9号、11号、12号、13号及14号核102a使用于运算。基于这些核102a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并行进行。在各核102a中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时,取得该时刻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特定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的位置。并且,在当前的动作点处于由8号、9号、13号及14号的格子点包围的运转区域时,仅仅是通过8号、9号、13号及14号核102a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汇集于代表核。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8号核102a成为代表核。作为代表核的8号核102a使用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和从9号、13号及14号核102a接收到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通过安装在自身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C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以上叙述的方法通过在各核102a中执行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来实施。该例行程序通过安装在各核102a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应用程序,按核102a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控制周期)来执行。
在图11的流程图的最初的步骤S202中,核102a取得从当前时刻起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区域的数据。可能到达的运转区域利用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102来计算。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4中,核102a判定在步骤S202中取得的运转区域是否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而定义的区域重叠。例如,在该核102a为8号核时,判定以8号的格子点为顶点的4个矩形区域中的哪一个是否与在步骤S202中取得的运转区域重叠。
在步骤S204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使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这是为了抑制多余的电力消耗。
在步骤S204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206的处理。在步骤S206中,核102a执行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运算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8中,核102a取得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当前值。然后,根据它们特定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处于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来划分的区域内。例如,在该核102a为8号核的情况下,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进入以8号的格子点为顶点的4个矩形区域中的任一个。
在步骤S208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废弃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结果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
在步骤S208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210的处理。在步骤S210中,核102a判定自身是否相当于代表核。是否为代表核根据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和当前的动作点的位置关系能够判断。
在步骤S210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216的处理。在步骤S216中,核102a将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代表核发送。哪个核相当于代表核根据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的坐标能够判断。通过最适控制值的数据的发送,基于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在步骤S210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212的处理。在步骤S212中,核102a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区域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受由这些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例如,当前的动作点位于图10的点C,在该核102a为8号核的情况下,从9号、13号及14号的各核102a接受它们运算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4中,作为代表核的核102a基于包含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在内的4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输出。由此,基于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以上的例行程序在各个核102a中执行,由此,即使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也能够抑制消耗电力且不使发动机的控制周期延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2在决定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时基于的运转条件的个数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作为第一及第二运转条件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之外,也基于作为第三运转条件的发动机水温来决定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2中,使用了多核处理器100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也存在不同。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的排列、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与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取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及发动机水温的各当前值,基于它们来决定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发动机水温尤其是在发动机的预热过程中,是对促动器的操作量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关系造成大影响的因子。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仅对于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某特定的组合准备了适合数据,并通过基于对于其他的组合准备的适合数据的插补计算来弥补。
在多核处理器100中使用的适合数据对于图12的格子点所示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组合来准备。在图12中示出以发动机转速为X轴、以发动机负荷为Y轴、以发动机水温为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在该三维正交坐标系上,125个格子点排列成5行5列5段。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上,格子点取得的三维的格子图案为单纯立方格子,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图案是与多核处理器100的格子图案相同的矩形格子。根据该格子图案,通过在作为单位格子的立方体的顶点配置的8个格子点定义1个运转空间。对于此位置处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及发动机水温适合的适合数据与各个格子点建立关联。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装入到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中而向与该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分配。
图12也将排列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建立关联而表示。排列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125个格子点以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与25个核102a建立关联,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由此,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值相同且发动机水温的值不同的5个格子点与1个核102a建立关联。向各核102a分配使用对于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及发动机水温适合的适合数据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与插补计算程序一起安装于局部存储器106。前述的各适合数据用于最适值运算程序使用的发动机特性模型的参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100中,25个核102a作为促动器控制目标值的运算用的最适值运算核发挥作用,除此以外的核102担负发动机控制所需的其他的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13,说明使用了多核处理器100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在图13所示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点D表示通过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各当前值确定的动作点,即,当前的动作点。在此所谓当前是指本次的时间步骤的开始时刻当前。为了适当控制发动机,需要运算当前的动作点的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并将其设定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运算将当前的动作点包围的8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并使用其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当前的动作点D属于通过7X号、8X号、12X号、13X号、7Y号、8Y号、12Y号及13Y号的格子点定义的空间。由此,若可知这些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则通过使用了它们的插补计算,能够得到当前的动作点D的最适控制值。
当前的动作点D的最适控制值具体通过如下的步骤来运算。首先,在图13所示的核的配置中,多核处理器100将与上述的格子点对应的7号、8号、12号及13号核102a使用于运算。这些核102a分别通过安装在自身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依次运算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例如,7号核102a运算7X号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接着,运算7Y号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基于4个核102a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并行进行。在各核102a中,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后,该运算结果的数据向4个核中的代表核汇集。各核102a被编程为,在包围当前的动作点的8个格子点中将在三维正交坐标系中最接近原点的格子点识别作为代表格子点,与该代表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识别作为代表核。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7号核102a成为代表核。作为代表核的7号核102a使用自身运算出的2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和从8号、12号及13号核102a接收到的6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通过安装在自身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D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根据以上叙述的方法,通过在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中反映作为第三运转条件的发动机水温,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实现更细微的发动机控制。而且,为了插补计算所需的8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向并行动作的4个核102a分散进行,因此与以往的使用单核处理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缩短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所需的时间。此外,根据以上叙述的方法,通过物理性地最接近的4个核102a来运算8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这4个核102a中的1个作为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由此,不仅能够尽量减小将由各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插补计算核交付时产生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而且能够减小通信延迟时间其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叙述的方法在各核102a中通过执行图14的流程图所示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来实施。该例行程序通过安装在各核102a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应用程序,按核102a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控制周期)来执行。
在图14的流程图的最初的步骤S302中,核102a取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各当前值。它们通过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102,基于传感器的输出值来计算。接下来,核102a根据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各当前值来特定当前的动作点,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处于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来划分的空间内。例如,在该核102a为7号核的情况下,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进入以7X号的格子点或者7Y号的格子点为顶点的多个立方体空间中的任一个中。
在步骤S302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使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中的运算。这是为了抑制多余的电力消耗。
在步骤S302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核102a执行步骤S304的处理。在步骤S304中,核102a执行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运算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中的与当前的动作点关联的2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306中,核102a判定自身是否相当于代表核。是否为代表核根据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和当前的动作点的位置关系能够判断。
在步骤S306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312的处理。在步骤S312中,核102a将自身运算出的2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代表核发送。哪个核相当于代表核根据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的坐标能够判断。通过最适控制值的数据的发送,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在步骤S306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308的处理。在步骤S308中,核102a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受通过这些核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例如,当前的动作点位于图13的点D,在该核102a为7号核的情况下,从8号、12号及13号的各核102a接受它们运算出的6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310中,作为代表核的核102a基于包含自身运算的最适控制值在内的8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而输出。由此,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以上的例行程序在各个核102a中执行,由此能够高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并抑制消耗电力。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的排列、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与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而且,通过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方法在以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为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排列格子点,这些格子点通过与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方法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建立关联。本实施方式提出了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高精度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方法,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的关系对应于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通过在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102a中执行图15的流程图所示的最适控制值算出例行程序来实施。该例行程序通过安装在各核102a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应用程序,按核102a以一定的时间步骤(例如发动机的控制周期)执行。
在图15的流程图的最初的步骤S402中,核102a取得从当前时刻起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空间的数据。该运转空间在设本次时间步骤的开始时刻的发动机转速为NEa(rpm)、设发动机负荷为KLa(%)、设发动机水温为TWa(℃)时,作为发动机转速为NEa±ΔNE(rpm)、发动机负荷为KLa±ΔKL(%)、发动机水温为TWa+ΔTW(℃)的范围被算出。在此,ΔNE是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预想到的发动机转速的最大变化量,ΔKL是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预想到的发动机负荷的最大变化量,ΔTW是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预想到的发动机水温的最大上升量。可能到达的运转空间通过最适控制值运算核以外的核102来计算。
在接下来的步骤S404中,核102a判定通过步骤S402取得的运转空间是否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重叠。
在步骤S404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使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中的运算。这是为了抑制多余的电力消耗。
在步骤S404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406的处理。在步骤S406中,核102a执行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运算定义通过步骤S402取得的运转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408中,核102a取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的各当前值。在此所谓当前是指最适控制值的运算完成后的时刻当前。然后,根据这3个运转条件的各当前值来特定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判定当前的动作点是否处于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划分的空间内。
在步骤S408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废弃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结果而结束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
在步骤S408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410的处理。在步骤S410中,核102a判定自身是否相当于代表核。是否为代表核根据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和当前的动作点的位置关系能够判断。
在步骤S410的判定的结果为否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416的处理。在步骤S416中,核102a将在步骤S404中预先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中的与当前的动作点关联的2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代表核发送。哪个核相当于代表核根据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当前的动作点的坐标能够判断。通过最适控制值的数据的发送,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在步骤S410的判定的结果为肯定时,核102a执行步骤S412的处理。在步骤S412中,核102a从与定义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运转空间的其他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接收通过这些核运算出的6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414中,作为代表核的核102a基于包含自身运算出的最适控制值的8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对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通过插补计算得到的当前的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被输出作为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由此,该核102a的本次时间步骤的运算结束。
以上的例行程序在各个核102a中执行,由此,即使在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过渡地变化的状况下,也能够抑制消耗电力且不使发动机的控制周期延迟地运算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多核处理器100的核102的排列、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与图1、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的运算方法以实施方式3的情况为前提。因此,通过与实施方式3同一方法在以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水温为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排列格子点,这些格子点通过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方法与多核处理器100上的核102建立关联。
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决定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时基于的3个运转条件中,根据发动机的状态而变更第三运转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的预热完毕为止期间,也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使用发动机水温作为第三运转条件。然而,由于预热完毕之后的发动机水温的变化小,因此以发动机水温为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动作点的移动限定为发动机水温一定的特定的XY平面上。即,在发动机的预热完毕后,向Z轴方向排列的多个格子点不再使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的预热完毕的时刻,将第三运转条件从发动机水温变更为吸入空气温度。
图16示出以发动机转速为X轴、发动机负荷为Y轴、吸入空气温度为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点的排列。在该三维正交坐标系上,格子点取得的三维的格子图案与图12所示的以发动机水温为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格子图案相同。排列在以吸入空气温度为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以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与25个核102a建立关联,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适合于该位置的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及吸入空气温度的适合数据与各个格子点建立关联。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向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装入而向与该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a分配。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值相同且发动机水温的值不同的多个格子点(第一组的格子点)之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的各值相同且吸入空气温度的值不同的多个格子点(第二组的格子点)也与各核102a建立关联。安装在各核102a的局部存储器106中的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制成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用适合于第一组的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和适合于第二组的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中的任一方。
在发动机的起动到发动机的预热完毕为止的期间,各核102a将图17的左图所示适合于第一组的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使用在最适控制值运算程序的运算中。例如当前的动作点在图17的左图所示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中处于点E的位置时,7号核102a运算7X号及7Y号的各格子点处的最适控制值。点E处的最适控制值使用7X号、7Y号、8X号、8Y号、12X号、12Y号、13X号及13Y号的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然后,当发动机的预热完毕时,各核102a如图17的右图所示将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所使用的适合数据变更为适合于第二组的各格子点的适合数据。例如变更后的当前的动作点在图17的右图所示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中处于点F的位置时,7号核102a运算7x号及7y号的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点F处的最适控制值使用7x号、7y号、8x号、8y号、12x号、12y号、13x号及13y号的各格子点处的最适控制值进行插补计算。
即使在发动机的预热完毕的情况下,吸入空气温度也存在变化。因此,吸入空气温度在预热完毕的状况下对发动机的状态造成的影响比发动机水温大。由此,在发动机的预热完毕之后,将第三运转条件从发动机水温变更为吸入空气温度,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格子点的三维排列而更可靠地控制发动机的状态。
其他.
本发明并未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例如也可以如下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利用从运算最适控制值的核中选定的代表核进行插补计算。然而,在其他的核中也可以进行插补计算。例如,图18及图19分别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列。如图18的变形例所示,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a以外的任1个核102b可以作为插补计算核。或者如图19的变形例所示,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102a中的任1个也可以固定作为插补计算核。这种情况下,如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均最大的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25号核102a那样,优选将平均性的运算的负荷低的核作为插补计算核。在上述的变形例中,在将通过各核运算的最适控制值的数据向插补计算核发送时,对应于该物理性的距离而通信延迟时间增大。然而,在插补计算中使用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例如通过由7号、8号、12号及13号核102a构成的组那样由物理性地最接近的核构成的组进行,因此核间的通信延迟时间之差小。由于通信延迟时间之差小,由此作为多核处理器整体能够以高效率进行运算。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的一部分与格子点建立关联。然而,也可以将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全部的核与格子点建立关联。例如,在图1所示的多核处理器10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以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排列49个格子点,并将49个核102全部与格子点建立关联。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控制所需的其他的处理只要担负于与格子点建立关联的核之中的平均负荷比较小的核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的个数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9个以上,其个数没有具体的限定。而且,在二维正交坐标系上排列的格子点的个数只要是搭载于多核处理器的核的个数以下即可,其个数没有具体的限定。
在实施方式4中,发动机的预热完毕后的第三运转条件也可以取代吸入空气温度而使用车速。这是因为,根据车速而行车风的强度不同,排气系统的温度产生差异。此外,只要是连续变化的运转条件,就优选作为第三运转条件。例如优选气压或EGR率作为第三运转条件。
标号说明
100 多核处理器
102 核
102a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核
104 CPU
106 局部存储器
108 总线
110 OS
112 应用程序

Claims (20)

1.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具有将多个核(102)呈格子状配置而成的多核处理器(100),使用所述多核处理器来运算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排列在以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的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所述多个核的至少一部分以与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并且,向所述多个核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用于运算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程序,
在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通过排列于此的多个所述格子点定义多个运转区域,通过所述第一运转条件和所述第二运转条件的各当前值而确定的当前的动作点属于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任一个所述运转区域,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将自身运算出的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插补计算核发送,所述插补计算核被编程为,使用定义所述运转区域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插补计算所述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
所述多核处理器输出通过所述插补计算而得到的所述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所述控制目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且自身与定义所述运转区域的多个格子点中的代表格子点建立了关联时,作为所述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所述运转区域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所述运转区域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当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区域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重叠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不重叠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当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区域和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重叠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不重叠时,使该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是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核中的每个核具备CPU(104)和存储了由该CPU执行的程序的局部存储器(106),
在所述局部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运算程序和在该核成为所述插补计算核时所执行的插补计算程序。
9.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具有将多个核(102)呈格子状配置而成的多核处理器(100),使用所述多核处理器来运算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控制目标值,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排列在以第一运转条件、第二运转条件及第三运转条件为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多个格子点与所述多个核的至少一部分以与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相同的排列建立关联,并且,向所述多个核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用于运算建立了关联的各格子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促动器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程序,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以所述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为轴,
在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上,通过排列于此的多个所述格子点定义多个运转空间,通过所述第一运转条件、所述第二运转条件及所述第三运转条件的各当前值确定的当前的动作点属于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任一个所述运转空间,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所述第一及第二运转条件的各值相同且所述第三运转条件的值不同的多个格子点中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将自身运算出的定义所述运转空间的两个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向插补计算核发送,
所述插补计算核被编程为,使用定义所述运转空间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插补计算所述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
所述多核处理器输出通过所述插补计算而得到的所述动作点的最适控制值作为所述控制目标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二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区域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区域,且自身与定义所述运转区域的多个格子点中的代表格子点建立了关联时,作为所述插补计算核发挥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所述运转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所述运转空间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在当前的动作点所属的所述三维正交坐标系上的运转空间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所述运转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所述运转空间不是由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定义的空间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当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空间与由向自身分配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重叠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与所述运转空间重叠的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不重叠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格子点建立了关联的各核被编程为,当在最适控制值的运算时间内可能到达的运转空间与由向自身分配的任一个格子点定义的空间重叠时,利用所述运算程序来运算定义与所述运转空间重叠的空间的格子点中的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在不重叠时,使与自身建立了关联的全部的格子点的最适控制值的运算休止。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转条件和第二运转条件是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运转条件是发动机水温。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运转条件是车速或吸入空气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核中的每个核被编程为,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从预先定义的多个运转条件中选择应作为所述第三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核中的每个核被编程为,在发动机的预热中以发动机水温为所述第三运转条件来运算最适控制值,在预热完毕后将所述第三运转条件变更为车速或吸入空气温度来运算最适控制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核中的每个核具备CPU(104)和存储有由该CPU执行的程序的局部存储器(106),
在所述局部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运算程序和在该核成为所述插补计算核时所执行的插补计算程序。
CN201180073695.0A 2011-09-28 2011-09-28 发动机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7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2216 WO2013046363A1 (ja) 2011-09-28 2011-09-28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7965A CN103917965A (zh) 2014-07-09
CN103917965B true CN103917965B (zh) 2017-09-29

Family

ID=4799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6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7965B (zh) 2011-09-28 2011-09-28 发动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24774B2 (zh)
EP (1) EP2763049B1 (zh)
JP (1) JP5668864B2 (zh)
CN (1) CN103917965B (zh)
RU (1) RU2566977C1 (zh)
WO (1) WO2013046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8864B2 (ja) * 2011-09-28 2015-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5962573B2 (ja) * 2013-04-17 2016-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US9874160B2 (en) * 2013-09-27 2018-01-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8900446B (zh) * 2018-05-28 2021-03-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坐标变换常模盲均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198A (en) * 1993-02-19 1997-07-15 Fujitsu Limited Mapping calculation units by dividing a calculation model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in parallel on an application program
EP2341448A1 (en) * 2009-12-29 2011-07-06 Robert Bosch GmbH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a method of performing interpolation in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0441A (ja) 1986-04-09 1987-10-21 Hitachi Ltd 燃料制御装置
JPH0652124A (ja) * 1992-05-22 1994-02-25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H05342184A (ja) * 1992-06-05 1993-12-24 Toshiba Corp 格子トーラス結合型並列計算機及び並列プロセッサ
JPH065212A (ja) * 1992-06-22 1994-01-14 Hitachi Ltd マグネトロン
US5414642A (en) * 1992-08-26 1995-05-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data sets in a multiprocessor
JP3653841B2 (ja) 1996-01-23 2005-06-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問題領域分割・割り当て方法
GB2327248B (en) * 1997-04-09 2001-05-16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Motor vehicle with a power train having an automated clutch
US6304671B1 (en) 1997-10-08 2001-10-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an offset correction table enabling interpolation to be performed without conditional jumps
JP3341688B2 (ja) 1997-10-08 2002-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より制御される画像処理装置
JPH11280519A (ja) 1998-03-30 1999-10-12 Suzuki Motor Corp 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
JP2000120489A (ja) * 1998-10-13 2000-04-25 Nissan Motor Co Ltd 3次元データの処理装置
JP3879343B2 (ja) * 1999-08-19 2007-02-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DE19963213A1 (de) * 1999-12-28 2001-07-12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Regelung eines Prozess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2003232241A (ja) * 2002-02-08 2003-08-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JP3835312B2 (ja) * 2002-03-07 2006-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JP2005259023A (ja) * 2004-03-15 2005-09-22 Denso Corp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7743087B1 (en) * 2006-03-22 2010-06-22 The Math Works, Inc. Partitioning distributed arrays according to criterion and functions applied to the distributed arrays
JP2008059312A (ja) * 2006-08-31 2008-03-13 Hitachi Ltd 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開発システム
DE602006014415D1 (de) * 2006-10-11 2010-07-01 Rhf Gbr Robelly Synchronisierung und paralleles Ausführen von Kontrollfluss und Datenfluss auf Task-Ebene
JP4845761B2 (ja) 2007-02-09 2011-1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3次元モデルの形状簡略化装置及び3次元モデルの形状簡略化プログラム
JP4687685B2 (ja) * 2007-04-24 2011-05-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ンジン制御用電子制御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JP2009215944A (ja) * 2008-03-10 2009-09-24 Hitachi Ltd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RU2384684C1 (ru) * 2008-10-23 2010-03-20 Алексей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Буравков Замок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8854379B2 (en) * 2009-02-25 2014-10-0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Routing across multicore networks using real world or modeled data
JP5540609B2 (ja) 2009-09-01 2014-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並列計算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31978B2 (ja) 2009-10-06 2012-05-1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並列化処理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58657A1 (ja) 2009-11-16 2011-05-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並列計算装置、並列計算方法、および並列計算プログラム
JP5328743B2 (ja) * 2010-10-13 2013-10-30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多数コアプロセッサの信頼性強化
US8738860B1 (en) 2010-10-25 2014-05-27 Tilera Corporation Computing in parallel processing environments
US8566002B2 (en) 2011-04-18 2013-10-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gin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5668864B2 (ja) * 2011-09-28 2015-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WO2013088494A1 (ja) * 2011-12-12 2013-06-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9198A (en) * 1993-02-19 1997-07-15 Fujitsu Limited Mapping calculation units by dividing a calculation model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in parallel on an application program
EP2341448A1 (en) * 2009-12-29 2011-07-06 Robert Bosch GmbH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a method of performing interpolation in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6363A1 (ja) 2013-04-04
JP5668864B2 (ja) 2015-02-12
US20150081101A1 (en) 2015-03-19
CN103917965A (zh) 2014-07-09
EP2763049B1 (en) 2018-06-20
EP2763049A4 (en) 2015-12-23
JPWO2013046363A1 (ja) 2015-03-26
RU2566977C1 (ru) 2015-10-27
US9624774B2 (en) 2017-04-18
EP2763049A1 (en)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7965B (zh) 发动机控制装置
CN105229287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Michel et al. Optimiz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of gasoline-HEV with catalytic converter
CN104204447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Shen et al. Operating point optimization of auxiliary power unit using adaptive multi-objec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N102200069B (zh) 四气门柴油机气缸盖正向排气道模型设计方法
CN107848524A (zh) 优化燃料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控制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93671A (zh) 一种基于etpu四缸柴油机冗余燃油喷射方法
Jiang et al. Parameter analysis of diesel helical intake port numerical design
CN106414979A (zh) 控制装置
CN104405481A (zh) 一种尿素喷射剂量标定方法
CN109063409A (zh) 一种车辆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设备
CN103999073B (zh) 发动机控制装置
CN103838897A (zh) 一种集成电路版图验证的层次化天线检查方法
CN103225551B (zh) 用于对发动机中的排气再循环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8804791B (zh) 一种适用于埋入式进气道布局的飞行器参数化方法
CN106295080A (zh) 一种内燃机直气道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CN108170966A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egr发动机冷却器优化方法
EP2341448A1 (en)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a method of performing interpolation in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CN108291477A (zh)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El-Kilany Wafer lot release policies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and periodic review of WIP levels
CN106991234A (zh) 农用运输车车身壳体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
CN101430762A (zh) 一种机械电子产品的产品结构模块化方法及评估方法
Eo et al.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control unit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14454178A (zh) 面向异质整体制造的双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