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3247A -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3247A
CN103913247A CN201410155809.1A CN201410155809A CN103913247A CN 103913247 A CN103913247 A CN 103913247A CN 201410155809 A CN201410155809 A CN 201410155809A CN 103913247 A CN103913247 A CN 10391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ment
metal temperature
noble metal
protective cov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58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HEMWAY CONTROLLING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HEMWAY CONTROLL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HEMWAY CONTROLLING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HEMWAY CONTROLL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58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3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3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包括外保护套、内保护套和气体分流部件,所述气体分流部件为圆柱形,沿其轴向有一中心横向通孔,贵金属感温元件放置于气体分流部件内的中心横向通孔中,且中心横向通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中心横向通孔一端开有一个与其垂直相通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端部相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中心横向通孔另一端的气体分流部件的台阶端面上装有内保护套,内保护套为中空圆柱形并与贵金属感温元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保护套和气体分流部件的外径相同且外侧套有外保护套。本发明能抵御高温条件下还原气体的渗入或微量钽元素的介入对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感温元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高温条件下抵御还原气体的渗入或微量钽元素的介入对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影响的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第一种为采用陶瓷结构件对贵金属感温元件进行保护。第二种为在金属保护管内注入气体予以保护,两者虽能起到保护贵金属感温元件的目的,但延长贵金属使用寿命的效果不甚理想。第一种方法仅能起到增强高温下传感器强度的目的;第二种方法虽然对贵金属感温元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对贵金属感温元件的保护不完全,从而不能真正达到延长贵金属传感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使贵金属感温元件始终处于惰性气体氛围中,抵御高温条件下还原气体的渗入或微量钽元素的介入对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的影响,达到延长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外保护套、内保护套和气体分流部件,所述气体分流部件为圆柱形,沿其轴向有一中心横向通孔,贵金属感温元件放置于气体分流部件内的中心横向通孔中,且中心横向通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中心横向通孔一端开有一个与其垂直相通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端部相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中心横向通孔另一端的气体分流部件的台阶端面上装有内保护套,内保护套为中空圆柱形并与贵金属感温元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保护套和气体分流部件的外径相同且外侧套有外保护套,外保护套与内保护套和气体分流部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保护套的基座位于内保护套外,所述基座上下两侧分别装有吹气端口和出气端口,其中吹气端口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内保护套与贵金属感温元件和内保护套之间的空隙相通,出气端口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与外保护套和内保护套之间的空隙相通。
所述空隙内充满惰性气体。
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或氮气。
一种使用如上述的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吹气端口向内保护套中充入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
b)惰性气体灌入内保护套后,将内保护套中贵金属感温元件外部包覆,并沿贵金属感温元件外侧穿入贵金属感温元件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
c)惰性气体穿过贵金属感温元件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通过竖直通孔两端的分流,送入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之间的空隙;
d)惰性气体经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之间的空隙后,抵达外保护套的基座和内保护套之间的空隙,并且通过出气端口排出。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使贵金属感温元件始终处于惰性气体氛围中,抵御高温条件下还原气体的渗入或微量钽元素的介入对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的影响,达到了延长贵金属感温元件使用寿命的效果,具有方便实用、效果显著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吹气前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吹气后气体循环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外保护套、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所述气体分流部件5为圆柱形,沿其轴向有一中心横向通孔,贵金属感温元件4放置于气体分流部件5内的中心横向通孔中,且中心横向通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中心横向通孔一端开有一个与其垂直相通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端部相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中心横向通孔另一端的气体分流部件5的台阶端面上装有内保护套2,内保护套2为中空圆柱形并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的外径相同且外侧套有外保护套,外保护套与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保护套的基座位于内保护套2外,所述基座上下两侧分别装有吹气端口1和出气端口3,其中吹气端口1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内保护套2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相通,出气端口3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与外保护套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相通。
所述空隙内充满惰性气体。
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或氮气。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吹气端口1向内保护套2中充入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b)惰性气体灌入内保护套2后,将内保护套2中贵金属感温元件4外部包覆,并沿贵金属感温元件4外侧穿入贵金属感温元件4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c)惰性气体穿过贵金属感温元件4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通过竖直通孔两端的分流,送入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的空隙;d)惰性气体经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的空隙后,抵达外保护套的基座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并且通过出气端口3排出。
实施例1
在吹气端口加入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吹气端口窜入内保护套中,内保护套中布置有贵金属感温元件,惰性气体包裹住贵金属感温元件,并且沿着贵金属感温元件的外侧穿入贵金属感温元件与气体分流部件之间的空隙;穿过贵金属感温元件与气体分流部件之间的空隙后,惰性气体经过竖直通孔两端的分流,进入气体分流部件与外保护套之间的空隙;随着惰性气体在气体分流部件与外保护套之间空隙的量加大,惰性气体送入到外保护套基座与内保护套之间的空隙内,基座上装有出气端口,惰性气体通过出气端口排入到外界,从而抵御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气体的渗入或微量钽元素的介入,达到延长贵金属感温元件寿命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外保护套、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其特征是:所述气体分流部件(5)为圆柱形,沿其轴向有一中心横向通孔,贵金属感温元件(4)放置于气体分流部件(5)内的中心横向通孔中,且中心横向通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中心横向通孔一端开有一个与其垂直相通且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端部相对应的竖直通孔,所述中心横向通孔另一端的气体分流部件(5)的台阶端面上装有内保护套(2),内保护套(2)为中空圆柱形并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的外径相同且外侧套有外保护套,外保护套与内保护套(2)和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保护套的基座位于内保护套(2)外,所述基座上下两侧分别装有吹气端口(1)和出气端口(3),其中吹气端口(1)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内保护套(2)与贵金属感温元件(4)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相通,出气端口(3)依次穿过外保护套的基座与外保护套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空隙内充满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或氮气。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吹气端口(1)向内保护套(2)中充入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
b)惰性气体灌入内保护套(2)后,将内保护套(2)中贵金属感温元件(4)外部包覆,并沿贵金属感温元件(4)外侧穿入贵金属感温元件(4)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
c)惰性气体穿过贵金属感温元件(4)与中心横向通孔之间的空隙,通过竖直通孔两端的分流,送入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的空隙;
d)惰性气体经外保护套与气体分流部件(5)之间的空隙后,抵达外保护套的基座和内保护套(2)之间的空隙,并且通过出气端口(3)排出。
CN201410155809.1A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Pending CN103913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5809.1A CN103913247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5809.1A CN103913247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3247A true CN103913247A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3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5809.1A Pending CN103913247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32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7830A1 (de) * 1984-12-29 1986-07-10 László Dipl.-Phys. 4190 Kleve Körtvélyessy Hochtemperatur-schutzrohr
CN1041449A (zh) * 1988-09-25 1990-04-18 德克萨科开发公司 用在不利环境中的热电偶
CN1238449A (zh) * 1999-04-23 1999-12-15 清华大学 氮化硼基复合陶瓷材料热电偶保护管
CN1309763A (zh) * 1998-06-26 2001-08-22 德士古发展公司 用于气化工艺中的热电偶
CN101655393A (zh) * 2008-08-20 2010-02-24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的气体保护方法
CN102889941A (zh) * 2011-07-17 2013-01-23 赵宽 石英管套隔离密封长寿命热电偶
CN203502131U (zh) * 2013-10-25 2014-03-26 天津市中环温度仪表有限公司 吹气式硫回收专用热电偶
CN203869785U (zh) * 2014-04-17 2014-10-08 上海岗崎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7830A1 (de) * 1984-12-29 1986-07-10 László Dipl.-Phys. 4190 Kleve Körtvélyessy Hochtemperatur-schutzrohr
CN1041449A (zh) * 1988-09-25 1990-04-18 德克萨科开发公司 用在不利环境中的热电偶
CN1309763A (zh) * 1998-06-26 2001-08-22 德士古发展公司 用于气化工艺中的热电偶
CN1238449A (zh) * 1999-04-23 1999-12-15 清华大学 氮化硼基复合陶瓷材料热电偶保护管
CN101655393A (zh) * 2008-08-20 2010-02-24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的气体保护方法
CN102889941A (zh) * 2011-07-17 2013-01-23 赵宽 石英管套隔离密封长寿命热电偶
CN203502131U (zh) * 2013-10-25 2014-03-26 天津市中环温度仪表有限公司 吹气式硫回收专用热电偶
CN203869785U (zh) * 2014-04-17 2014-10-08 上海岗崎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7413U (zh) 核电站用稳压器
CN205362551U (zh) 一种芯盒排气结构
CN203869785U (zh)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
CN103913247A (zh) 一种贵金属感温元件延长使用寿命的结构和方法
CN204603290U (zh) 钢锭浇注氩气保护装置
CN203908697U (zh) 一种固定式耐腐蚀热电偶
CN202562649U (zh) 一种新型热电偶
CN101237115B (zh) 一种螺旋水管结构激光管
CN203443680U (zh) 一种热电偶结构
CN204571949U (zh) 一种冲绕筛管
CN203530119U (zh) 一种玻璃电熔窑用的熔化玻璃的电极水套
CN204193915U (zh) 塔器设备裙座筒体
CN206670724U (zh) 一种电接点水位计用紧固密封电极
CN205353044U (zh) 一种pH或ORP传感器前端敏感玻璃球泡保护帽
CN206029049U (zh) 组合式中棒结构
CN204853530U (zh) 一种烟气急冷器
CN205298664U (zh) 三通球阀
CN104879767A (zh) 一种烟气急冷器
CN205120261U (zh) 防腐铠装热电偶
CN204027301U (zh) 一种回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电炉
CN204788689U (zh) 一种耐磨防爆热电阻
CN203965054U (zh) 适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传感器
CN210637588U (zh) 外包覆冷却的高温阀温度控制机构
CN202658179U (zh) 一种aod副枪防粘渣保护套管
CN105403272A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压力补偿型流量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