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1847B -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1847B
CN103911847B CN201310741263.3A CN201310741263A CN103911847B CN 103911847 B CN103911847 B CN 103911847B CN 201310741263 A CN201310741263 A CN 201310741263A CN 103911847 B CN103911847 B CN 103911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heeting
pin
punch position
lea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1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1847A (zh
Inventor
有北礼治
生驹宪司
上山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1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1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8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能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而实现线的脱落防止。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以如下的方式动作,即,线(9a)相对于薄片材料(7),至少在穿孔位置(7a)贯通,连续地留在包含穿孔位置(7a)在内的多个位置(7a、7b、7c)。通过控制组件(17)进行的控制,伴随着裁断头(3)的移动,在反复进行数次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而拔出的刺入拔出的动作后,由壳体(15)内的切断机构(14)切断线(9)。切断后的薄片材料侧的线(9a),从壳体(15)内脱落,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上作为在后工序中的记号用留下。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侧,在多个位置连续地留下的部分产生阻力,即使在从下方吸引地保持的期间,也能够使其不向下方脱落。

Description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记号用的线贯通地留在裁断工序中被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上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线的供给关联的部分,将供给最前部记载为前端部、前端侧,将供给源记载为基端部、基端侧。
背景技术
以往,在裁断工序中,作为用于缝制衣料品的零件等,将布帛等薄片材料在一片一片或者层叠了多片的状态下裁断。在零件上,为了在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进行缝制时的对位等,有时设定穿孔位置,由凹口的切入、穿孔钻头进行穿孔等。在裁断工序中,对穿孔位置进行着色的标记装置也已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标记装置中,预先准备使染料附着了的线,可以使针刺入地穿插,通过线将薄片材料由染料进行着色。另外,为了使线贯通地留在薄片材料中进行以线本身为记号的标记或用于做成使用粉笔等由手动进行着色的记号的缝制用附加记号器也已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6-020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1-1845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标记装置由染料进行着色,在直到缝制时之前,也存在若染料等从着色部分脱落则变得不鲜明的危险。在专利文献1的第5页,从左侧的栏(第9栏)第3行到第4行,被记载成“通过在相同的点使针多次往复运动能增加标记的浓度”,这被推定为暗示了由于条件的原因,存在在染料着色线上的着色不充分的危险。
在裁断工序中,如专利文献2所示,如果留下记号用的线,则能在后工序中以记号用的线为基准由粉笔进行标记。另外,例如在使柄等对位的状态下,也能通过线的贯通进行维持。但是,如果使用将薄片材料载置在裁断台上而从下方吸引地保持的裁断机,则存在线从薄片材料脱落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而实现线的脱落防止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在预先设定在用于在裁断工序中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包含:
能供给线的线供给机构;
能将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从前端部抽出,通过以在将前端部暂时刺入薄片材料后拔出的方式进行刺入拔出,能使从前端部抽出的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的线贯通针;
使线贯通针和薄片材料在沿着薄片材料的表面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
能切断从薄片材料向线贯通针的前端部延伸的线的切断机构;
能保持从线贯通针的前端部抽出的线的保持机构;和
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
控制线贯通针、移动机构、切断机构及保持机构;
至少在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同时在包含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使线贯通针连续地进行刺入拔出,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中使线以在多个位置之间连续的方式留下;
在多个位置中的最后使线贯通针进行了刺入拔出的位置,将从薄片材料的表面向线贯通针的前端部延伸的线由切断机构切断,使从线贯通针的前端部抽出的线由保持机构保持。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组件以将包含上述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设置在上述零件内部的方式进行控制。
进而,本发明是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方法,在预先设定在用于在裁断工序中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预先设定在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反复进行在将从前端部抽出线的线贯通针从前端部侧暂时刺入薄片材料后从薄片材料拔出的刺入拔出,
至少在穿孔位置,在使线贯通薄片材料的状态下,以在多个位置成为连续的状态的方式使线留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使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并以连续的方式也留在其它的位置。由于线遍及多个位置,所以即使在裁断工序中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也能在线贯通的穿孔位置通过吸引而使其不脱落。如果在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将其它的位置的线拔出,则能在从穿孔位置延伸得长的状态下留下记号用的线。
另外,根据本发明,控制组件,由于在零件内部在多个位置留下连续的线,所以在裁断工序中裁断零件的外形时,能使得留下的线难以被切断。
进而,根据本发明,能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的穿孔位置中,并以在其它的位置也连续的方式留下。由于即使在裁断工序中吸引地保持薄片材料,线也遍及多个位置,所以即使线贯通在穿孔位置中,也能通过吸引而使其不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简化表示在图1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中,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简化表示在图1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中,使线9a连续地留在薄片材料7的多个位置7a、7b、7c的动作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的形状的主视图、侧视图及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中,使线9a连续地留在一个零件20内的多个位置7a、7d、7e的动作的模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图1~图5中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结构及动作。在各图的说明中,对与先说明的图对应的部分,存在仅赋予相同的符号表示,而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另外,对在说明对象的图中未记载的部分或即使记载也省略符号的部分,存在赋予在其它的图中记载的符号而言及的情况。
[实施例]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裁断机1具备裁断台2及裁断头3。裁断头3能沿着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架设的Y横梁4在成为纸面的深度方向的Y方向移动。Y横梁4在纸面的跟前侧和里侧的两侧方,由省略了图示的行走机构支承,能在成为纸面的左右方向的X方向行走地移动。在裁断头3上具备裁断刀5及布料压板6。布帛、皮革、纸等薄片材料7在裁断头2上从下方吸引地保持。在薄片材料7的上方的表面上覆盖由非通气性的合成树脂薄膜形成的密封薄片8。在裁断工序中,从密封薄片8上向由布料压板6压紧的薄片材料7,在将裁断刀5从上方刺入的状态下进行裁断。裁断台2的表面2a,由排列合成树脂性的刚毛块2b而成的刚毛块2b的前端的刚毛形成,以便即使裁断刀5侵入也难以被切断。排列了刚毛块2b的裁断台2,作为输送皮带,也具有输送功能。
在裁断工序的后工序中,成为记号用的线9从线供给机构11供给。在线供给机构11中,能设定线筒11a,通过线导向件11b供给线9。在裁断头3上,附加了收容保持机构12、线贯通针13、切断机构14的壳体15。在裁断台2的下方等设置进行裁断头3、裁断台2的控制的控制组件17。保持机构12可以保持从线供给机构11向线贯通针13的基端侧供给并从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抽出的线9。线贯通针13是空心,如果使前端部13a从薄片材料7的上方刺入,则至少能使前端部13a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进而,如果将前端部13a向上方拔出,则能使线9以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的状态留下。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的穿孔位置7a预先由数据设定,裁断头3根据数据进行移动。这样的作为移动组件发挥作用的裁断头3,与线供给机构11、保持机构12、线贯通针13、切断机构14及控制组件17一起构成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动作,即,线9a相对于薄片材料7,至少在穿孔位置7a贯通,连续地留在包含穿孔位置7a在内的多个位置7a、7b、7c。通过控制组件17进行的控制,伴随着裁断头3的移动,反复进行数次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而拔出的刺入拔出的动作,然后,由壳体15内的切断机构14切断线9。切断后的薄片材料7侧的线9a从壳体15内脱落,在薄片材料7的表面上作为在后工序中的记号用而留下。
留在薄片材料7的表面上的线9a,由于即使在穿孔位置7a贯通薄片材料7,也遍及其它的位置7b、7c,所以即使在将薄片材料7从下方吸引地保持的期间,也能使其不向下方脱落。另外,在输出侧的台2d上等移动时,即使出现在薄片材料7的底面侧的线9a因摩擦而被拉伸,在薄片材料7的表面侧,在多个位置7a、7b、7c连续地留下的部分也产生阻力,能使得线9a的整体不从薄片材料7的表面侧向背面侧脱落。
另外,在后工序中,如果拔出在穿孔位置7a的其它的位置7b、7c连续的线9a,则能使线9a成为从穿孔位置7a延伸得长的状态。例如,层叠薄片材料7,能够以为了将记号用的线9a切割分开到一片一片的薄片材料7上所需要的充分的长度,留下线9a。
图2表示在线穿孔装置10中将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的穿孔位置7a而使线9贯通的动作。图2(a)表示在裁断头3沿着裁断头2移动时,使收容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的壳体15的底面15a从薄片材料7的表面浮起的状态。在底面15a上,设置向下方穿插的下方孔15b。在壳体15的上部,也设置向上方穿插的上方孔15c,能使线贯通针13从上部孔15c的上方穿插到下方孔15b的下方。从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引出的线9的前端由保持机构12保持。
图2(b)表示裁断头3进行移动直到线贯通针13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的穿孔位置7a为止,壳体15及线贯通针13双方都下降的状态。壳体15的底面15a压紧薄片材料7的表面。线贯通针13进一步继续下降,刺入薄片材料7中。保持机构12,以将保持的线9在线贯通针13的下降开始前、下降中或者下降后的时机放开的方式解除保持。在线贯通针13的下降中,如果线9是被拉伸的状态,则即使不解除保持而仅使保持力变弱,也能放开线9。如果放开线9的时机早,则如图2(b)所示,线9的端部与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一起出现在薄片材料7的下方。
图3表示在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中,使线9a连续地留在薄片材料7的多个位置7a、7b、7c的动作。图3(a)表示与图2(b)所示的在穿孔位置7a的动作接着在多个位置7b、7c使线9a连续的状态。在穿孔位置7a使线贯通针13从薄片材料7拔出而上升并使壳体15也上升后,反复进行裁断头3的向与穿孔位置7a不同的位置7b、7c的移动和在移动的位置7b、7c将线贯通针13刺入拔出。另外,壳体15也可以在下降的状态不变地移动。另外,也可以在每次移动时都使壳体15升降。
图3(b)表示在图3(a)中上拉到壳体15内的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将从薄片材料7的表面延伸的线9由切断机构14切断,将前端部13a侧由保持机构12保持的状态。被切断了的薄片材料7侧的线9a,在壳体15的下方孔15b中脱落,向薄片材料7的表面落下而留下。
图4表示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的形状的一例。图4(a)表示局部地正视的形状,图4(b)表示右侧面观看图4(a)的形状。图4(c)及图4(d)分别表示从斜上方及斜下方的前方侧斜视图4(a)的形状。线贯通针13在轴部13b的前端具有前端部13a。轴部13b是在轴线13c方向上延伸的管状,能使从线供给机构11供给的线9穿插在中空部分中。前端部13a具有相对于轴线13c切开成锐角的形状的正倾斜面13d,和将正倾斜面13d的背面侧从两侧方相对于轴线13c切削成锐角的形状的背倾斜面13e、13f。
通过设置背倾斜面13e、13f,能使最尖端13g与轴部13b的外周线相比进入径向的内侧。通过最尖端13g进入内侧,使线贯通针13刺入薄片材料7变得容易,刺入性能提高。另外,在刺入之后贯入薄片材料7时,容易直线前进,直线前进性也提高。进而,即使刺入也难以损伤薄片材料7,也能实现防止损伤。
线9从正倾斜面13d的内侧的开口部13h抽出。在线贯通针13的前端部13a刺入薄片材料7时,从开口部13h露出的线9的前端部分向上方折返,容易通过开口部13h的基端侧部分13i。因此,在线贯通针13的成为刀尖的正倾斜面13d的基端侧部分13i的边缘,最好具有圆角。如果预先具有圆角,则即使线9由基端侧部分13i折返,也能使得线不断。
图5表示在一个零件20内的多个穿孔位置7a、7d、7e连续地留下线9a的动作。如图5(a)所示,在零件20内,首先使线贯通针13向穿孔位置7a移动,使线9贯通在薄片材料7中。接着如图5(b)所示,使线贯通针13向其它的穿孔位置7d移动。在与穿孔位置7a之间留下线9a。接着,如图5(c)所示,使线贯通针13进一步向其它的穿孔位置7e移动,在穿孔位置7d、7e之间也留下线9a。由于在零件20的内部,在多个穿孔位置7a、7d、7e留下连续的线9a,所以在裁断工序中,通过裁断零件20的外形时的吸引保持,变得难以脱落,留下的线9a难以被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将层叠状态的薄片材料7载置在裁断机1的裁断台2上,由沿着裁断台2的表面移动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使线9a贯通地留在薄片材料7中。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做成与裁断机1的裁断头3一起在X-Y的二维方向移动,但是也可以做成与裁断头3独立地移动。如果预先做成能与裁断头3独立地移动,则也能将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例如设置在薄片材料7的向裁断台2的输入路径、展开薄片材料7地层叠的叠布台等上。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10,如果将薄片材料7的输送组合,则通过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维的移动,也能进行相对于薄片材料7的表面的二维的移动。
如图1所示,在包含穿孔位置7a在内的多个位置7a、7b、7c连续地留下线9a的情况下,例如,由于线9a最初在穿孔位置7a贯通,成为线9a的一端从最后的位置7c留在薄片材料7的表面上的状态,所以能在后工序中识别穿孔位置7a。在将线9a的一端留在薄片材料7的表面上的位置作为穿孔位置7a的情况下,只要从其它的位置7b、7c开始进行将线9a留下的动作即可。也可以将中间位置作为穿孔位置7a。
符号的说明
1:裁断机
2:裁断台
3:裁断头
7:薄片材料
7a、7d、7e:穿孔位置
7b、7c:位置
9、9a:线
10: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11:供给机构
12:保持机构
13:线贯通针
13a:前端部
13d:正倾斜面
13e、13f:背倾斜面
14:切断机构
15:壳体
17:控制组件
20:零件。

Claims (3)

1.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在预先设定在用于在裁断工序中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包含:
能供给线的线供给机构;
能将从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线从前端部抽出,通过以在将前端部暂时刺入薄片材料后拔出的方式进行刺入拔出,能使从前端部抽出的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的线贯通针;
使线贯通针和薄片材料在沿着薄片材料的表面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的移动机构;
能切断从薄片材料向线贯通针的前端部延伸的线的切断机构;
能保持从线贯通针的前端部抽出的线的保持机构;和
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
控制线贯通针、移动机构、切断机构及保持机构;
至少在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在薄片材料中,同时在包含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使线贯通针连续地进行刺入拔出,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中使线以在多个位置之间连续的方式留下;
在多个位置中的最后使线贯通针进行了刺入拔出的位置,将从薄片材料的表面向线贯通针的前端部延伸的线由切断机构切断,使从线贯通针的前端部抽出的线由保持机构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组件以将包含上述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设置在上述零件内部的方式进行控制。
3.一种薄片材料的线穿孔方法,在预先设定在用于在裁断工序中裁断成零件的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使线贯通地留下,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预先设定在薄片材料上的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使从前端部抽出线的线贯通针沿着薄片材料的表面移动,并且在包含穿孔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反复进行将线贯通针在从前端部侧暂时刺入薄片材料后从薄片材料拔出的刺入拔出,
至少在穿孔位置,在使线贯通薄片材料的状态下,以在多个位置成为连续的状态的方式使线留在薄片材料的表面上。
CN201310741263.3A 2012-12-28 2013-12-27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1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9170 2012-12-28
JP2012289170A JP6084461B2 (ja) 2012-12-28 2012-12-28 シート材の糸目打ち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847A CN103911847A (zh) 2014-07-09
CN103911847B true CN103911847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03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12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1847B (zh) 2012-12-28 2013-12-27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4461B2 (zh)
CN (1) CN103911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6853A (zh) * 2014-11-18 2015-02-25 嘉善奥南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服饰打孔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1285A (en) * 1979-09-12 1981-04-14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applying substance to sheet material
GB2297682A (en) * 1995-02-08 1996-08-14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utomated defining & cutting of pattern pieces
CN201195810Y (zh) * 2008-05-19 2009-02-18 上海信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服装裁剪机的机头
CN202090215U (zh) * 2011-05-09 2011-12-28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打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36450U (zh) * 1972-10-20 1974-11-25
JPS5072447U (zh) * 1973-11-15 1975-06-25
US3991706A (en) * 1976-01-20 1976-11-16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Mark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dye thread
JPS61184584U (zh) * 1985-05-09 1986-11-18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1285A (en) * 1979-09-12 1981-04-14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applying substance to sheet material
GB2297682A (en) * 1995-02-08 1996-08-14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utomated defining & cutting of pattern pieces
CN201195810Y (zh) * 2008-05-19 2009-02-18 上海信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层服装裁剪机的机头
CN202090215U (zh) * 2011-05-09 2011-12-28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裁床的打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84461B2 (ja) 2017-02-22
JP2014129629A (ja) 2014-07-10
CN103911847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1844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
DE102006023680B3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roßflächigem Nähgut
DE112007003344T5 (de) Perforiervorrichtung für ein Reifen-Bauelement
US20200024782A1 (en) Perforating apparatus and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 with the perforating apparatus
CA2557606A1 (en) Quilted fabric panel cutter
CN103182856B (zh) 一种具有传送带的打标机
CN103911847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CN101135111A (zh) 形成剪裁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39610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自动打孔机
CN103911843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
CN209276778U (zh) 切线装置
CN103668931B (zh) 薄片材料的线穿孔装置及方法,以及裁断机中的记号线附加方法
JP2016148125A (ja) マーキング装置及びマーキング方法
JP6004937B2 (ja) シート材の糸目打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裁断機での目印糸付加方法
KR101377030B1 (ko) 스팽글모재 텐션장치
JP6103936B2 (ja) シート材の糸目打ち装置
JP3594665B2 (ja) 延反方法および延反装置ならびに下敷シートへのマーク付与装置
JP5995742B2 (ja) 目印付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8244772B (zh) 标记机构、拉链链条的处理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3981688A (zh) 片材的打线眼装置
KR101303174B1 (ko) 스팽글 자동 부착장치
EP2823097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textilen emblemen
US1880197A (en) Pin strip
JP2006241657A (ja) シークインを用いた刺繍体及びその刺繍方法
EP2055452B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punched portion on fabric, leather or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