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1696A -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1696A
CN103911696A CN201410111994.4A CN201410111994A CN103911696A CN 103911696 A CN103911696 A CN 103911696A CN 201410111994 A CN201410111994 A CN 201410111994A CN 103911696 A CN103911696 A CN 103911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mbing roller
feeding
carding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9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军
闫进祥
虞叔良
张玉泽
龚以炜
傅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119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1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1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杯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喂给装置和两个相互独立的分梳装置组成。其中左、右喂给装置呈对称排列方式,主要作用是集束并引导纤维条分别喂入左、右分梳装置内;左、右分梳装置呈对称排列,其最主要的组成部件是分别设在左、右分梳腔体内的左、右分梳辊,其作用是将左、右喂给装置喂入的纤维条进行梳理。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转杯纺纱器喂给分梳装置的特点,使转杯纺纱由原来的单根纤维条喂入梳理变为双根纤维条喂入梳理,从而克服了转杯纺纺混纺纱及生产新型纱线方面的弱点,有效扩大了转杯纺的使用领域,丰富了转杯纱的品种。

Description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杯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两套喂给分梳装置并列的转杯纺纱器的喂给分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纺纱方式。其中,转杯纺纱机由于其具有纺纱速度高、卷装容量大、适纺性较好和能够兼纺优低原料和低级原料的特点,已成为新型纺纱技术中技术最成熟、应用面最广、经济性较高的纺纱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投入大规模工业应用至今,经过40多年的发展,转杯纺产品从初期的粗布、鞋面布、台布等,发展到如今的牛仔布、竹节布、府绸以及针织品等,各种非棉产品也在积极地开发中。
转杯纺纱属于自由端纺纱工艺领域。自由端纺纱早在1872年在美国就有人申请过专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以后的四五十年间,一直都处在研制和试验阶段,因而没有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随着原捷克斯洛伐克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KS-200型转杯纺纱机样机,在以后的几年中又不断完善和改进,1967年生产制造出第一台性能较先进,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BD-200型转杯纺纱机。随后日本、德国进行研究和改进,转杯纺纱的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出现了自排风和抽气式转杯纺纱机。且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转杯纺纱也实现了自动化接头,尽管结果多次改进,转杯纺的关键部件——纺纱器的整体结构却始终无较大变化。现有纺纱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壳体、罩壳、一个安装在纺纱机主机纺纱机主梁上的含吸气腔的转杯座、一个位于转杯座中的转杯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分梳辊、喂给罗拉、引纱管和分梳辊与转杯之间的输纤通道。由于传统纺纱器单套分梳的特点,使转杯纺在棉纺纯纺产品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但同时也采用转杯纺生产混纺纱、短粗竹节纱、花式纱等新型纱线时有较大的限制和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型号分梳辊对原料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同一分梳装置很难对不同性能纤维同时有良好的梳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杯纺纱品种的多样性。因此扩大转杯纺的应用范围,丰富转杯纱的种类,必须要对转杯纺的关键部件——纺纱器进行改进,特别是设计双喂给分梳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转杯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两套喂给分梳装置并列的转杯纺纱器的喂给分梳装置。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转杯纺纱器的喂给分梳装置在结构和性能上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高经济价值的转杯纺纱器的喂给分梳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包括一带有左分梳腔体和右分梳腔体的壳体,在壳体上设有一将纤维条送入左分梳腔体的左喂给装置和一将纤维条送入右分梳腔体的右喂给装置;所述左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左侧,由左喂给罗拉和左喂给板组成;所述右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右侧,由右喂给罗拉和右喂给板组成;所述左喂给罗拉的作用是将左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左分梳腔体内,所述左喂给板的作用是将所述左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左喂给罗拉;所述右喂给罗拉的作用是将右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右分梳腔体,所述右喂给板的作用是将所述右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右喂给罗拉;
所述左分梳腔体内设有一将左喂给装置送入左分梳腔体的左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左分梳辊,所述右分梳腔体内设有一将右喂给装置送入右分梳腔体的右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右分梳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左喂给板和所述左喂给罗拉之间隔距的左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所述壳体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右喂给板和所述右喂给罗拉之间隔距的右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左分梳腔体和所述右分梳腔体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针布的齿形分别为直齿、直齿平底齿、弧背齿和短工作面齿、凸背齿或山型齿;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针布的工作角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针布的齿高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针布的齿顶面积的比例为1:1~1.2;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针布的齿密度的比例为1:1~1.5。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齿条的齿形方向相反,所述左分梳辊和所述右分梳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具有两个独立的分梳装置,可根据原料的性质选用合理型号的分梳辊,对原料的梳理效果好,损伤小,因此有效解决了转杯纺纺混纺纱的技术难题,且所纺纱线质量高,且可生产具有独特风格的转杯纱。
2本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具有两个独立的喂给装置,因此相当多加一道并条工序,可有效提高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减少有害毛羽的数量,提高纱线的质量。并可提高喂给速度,进而提高引纱速度,提高转杯纺的效率。
3本纺纱器的双喂给分梳装置可生产一定比例的混纺纱和各式花式纱线,所纺纱线条干均匀,毛羽少。由于是两根条子喂入,尤其适合粗支纱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双喂给分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左分梳辊顺时针转动和右分梳辊逆时针转动图
图4是本发明中左分梳辊逆时针转动和右分梳辊顺时针转动图
图中1壳体 2左分梳腔体 3右分梳腔体 4左分梳辊 5右分梳辊 6左喂给罗拉7右喂给罗拉 8左喂给板 9右喂给板 10左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11右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一带有左分梳腔体(2)、右分梳腔体体(3)的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一将纤维条送入左分梳腔体(2)的左喂给装置和一将纤维条送入右分梳腔体(3)的右喂给装置;所述左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左侧,由左喂给罗拉(6)和左喂给板(8)组成;所述右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右侧,由右喂给罗拉(7)和右喂给板(9)组成;所述左喂给罗拉(6)的作用是将左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左分梳腔体(2)内,所述左喂给板(8)的作用是将所述左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左喂给罗拉(6);所述右喂给罗拉(7)的作用是将右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右分梳腔体(3),所述右喂给板(9)的作用是将所述右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右喂给罗拉(7);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左分梳腔体(2)内设有一将左喂给装置送入左分梳腔体(2)的左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左分梳辊(4),所述右分梳腔体(3)内设有一将右喂给装置送入右分梳腔体(3)的右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右分梳辊(5)。
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左喂给板(8)和所述左喂给罗拉(6)之间隔距的左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10),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右喂给板(9)和所述右喂给罗拉(7)之间隔距的右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左分梳腔体(2)和所述右分梳腔体(3)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形分别为直齿、直齿平底齿、弧背齿和短工作面齿、凸背齿或山型齿;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工作角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高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顶面积的比例为1:1~1.2;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密度的比例为1:1~1.5。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齿条的齿形方向相反,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转动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左分梳辊(4)可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右分梳辊(5)可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4所示,左分梳辊(4)可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右分梳辊(5)可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Claims (5)

1.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带有左分梳腔体(2)和右分梳腔体(3)的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一将纤维条送入左分梳腔体(2)的左喂给装置和一将纤维条送入右分梳腔体(3)的右喂给装置;所述左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左侧,由左喂给罗拉(6)和左喂给板(8)组成;所述右喂给装置位于所述双喂给分梳装置的右侧,由右喂给罗拉(7)和右喂给板(9)组成;所述左喂给罗拉(6)的作用是将左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左分梳腔体(2)内,所述左喂给板(8)的作用是将所述左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左喂给罗拉(6);所述右喂给罗拉(7)的作用是将右纤维条牵引进入所述右分梳腔体(3),所述右喂给板(9)的作用是将所述右纤维条引导进入所述右喂给罗拉(7);
所述左分梳腔体(2)内设有一将左喂给装置送入左分梳腔体(2)的左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左分梳辊(4),所述右分梳腔体(3)内设有一将右喂给装置送入右分梳腔体(3)的右纤维条进行梳理并能将纤维条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右分梳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左喂给板(8)和所述左喂给罗拉(6)之间隔距的左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10),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控制所述右喂给板(9)和所述右喂给罗拉(7)之间隔距的右喂给板压力控制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梳腔体(2)和所述右分梳腔体(3)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是在同一平面对称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工作角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高的比例为1:1~1.3;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顶面积的比例为1:1~1.2;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针布的齿密度的比例为1: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齿条的齿形方向相反,所述左分梳辊(4)和所述右分梳辊(5)的转动方向相反。
CN201410111994.4A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Pending CN103911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994.4A CN103911696A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994.4A CN103911696A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1696A true CN103911696A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3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994.4A Pending CN103911696A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16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2520A (zh) * 2019-04-30 2019-07-23 江南大学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1748887A (zh) * 2020-04-13 2020-10-09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花式纱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040A (en) * 1974-04-03 1976-12-21 Vyzkumny Ustav Bavlnarsk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yarns from staple fibers by an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
CN103572420A (zh) * 2013-11-14 2014-02-1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
CN203890552U (zh) * 2014-03-24 2014-10-22 东华大学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040A (en) * 1974-04-03 1976-12-21 Vyzkumny Ustav Bavlnarsk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yarns from staple fibers by an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
CN103572420A (zh) * 2013-11-14 2014-02-1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转杯复合纱纺纱装置
CN203890552U (zh) * 2014-03-24 2014-10-22 东华大学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2520A (zh) * 2019-04-30 2019-07-23 江南大学 涤/粘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1748887A (zh) * 2020-04-13 2020-10-09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花式纱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6048801B (zh) 一种汉麻与长绒棉混纺80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98069B (zh) 一种新型粗纱赛络纺制方法
CN105755622B (zh) 一种粗纱法ab纱生产工艺
CN101886305B (zh) 一种嵌入式高支高品质麻棉复合纱加工工艺
CN103572447B (zh) 一种复合包芯缝纫线的制造方法
CN102358972A (zh) 一种丝光毛与锦纶、抗起球腈纶的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5228A (zh) 多组份天然纤维混纺高支纱及其生产工艺
CN104264301B (zh) 一种利用超细旦莫代尔纺超细支纱的纺纱工艺
CN106811850A (zh) 一种用棉纤维、粘胶纤维与涤纶纤维生产的a/b赛络纺竹节纱线及其混纺工艺
CN101377031A (zh) 一种精梳棉、绢丝、羊绒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3981612B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52808A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器
CN107419390A (zh) 一种阳离子涤纶与棉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
CN104131384A (zh) 一种包缠多彩多组分段彩竹节纱的纺制方法
CN203890552U (zh)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CN107460582B (zh) 一种段彩段弹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03890551U (zh) 一种双喂给分梳机构
CN103911706B (zh) 一种涤棉混纺短纤纱的制造方法
CN204530086U (zh) 一种分梳装置
CN103911697A (zh) 一种双喂给分梳机构
CN103911696A (zh) 一种双喂给分梳装置
CN104674400A (zh) 一种纯山羊绒纤维精纺高支纱纺纱方法
CN104562341A (zh) 纺织原料纺纱工艺
CN205024456U (zh) 起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