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8539A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8539A
CN103908539A CN201410180355.3A CN201410180355A CN103908539A CN 103908539 A CN103908539 A CN 103908539A CN 201410180355 A CN201410180355 A CN 201410180355A CN 103908539 A CN103908539 A CN 103908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hizoma alismatis
semen cassiae
spica prunell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03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8539B (zh
Inventor
王恒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Guilian
Original Assignee
王恒信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恒信 filed Critical 王恒信
Priority to CN2014101803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8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8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8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8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85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10、泽泻1~10、夏枯草1~10、小蓟1~10、决明子1~10。该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由为菊花、泽泻、夏枯草、小蓟、决明子为原料制成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发病机制:
1、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对季节变化忽略添加应季服装。
2、环境因素: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释放出电荷,尽管微乎其微,但对于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它会直接影响血液中带电粒子(蛋白质、血细胞)的组成与分布情况,使异常的血液形态与理化特征正常化;并通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过程,激活多种酶系统,对机体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及电解质代谢起到调整与优化作用。因此,空气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2)避孕药。(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高血压形成原理简述:
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雅祥中医中药百科全书中提出,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
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
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
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易患人群: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该病症状: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冠心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10、泽泻1~10、夏枯草1~10、小蓟1~10、决明子1~10。
该中药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0、泽泻8、夏枯草6、小蓟4、决明子2。
该中药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2、泽泻4、夏枯草6、小蓟8、决明子10。
该中药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0、泽泻10、夏枯草5、小蓟5、决明子1。
该中药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8.33、泽泻6.25、夏枯草6.25、小蓟8.33、决明子8.3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处方中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装入硬胶囊,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即得。
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2次,第1次3小时,第2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用于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通过如下实验研究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实验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共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
治疗组14例中,男7例,女7例;年龄40~69岁,平均(52.5±8.5)岁;病程1.3~14年,平均(7.5±1.5)年;高血压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例。
对照组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40~68岁,平均(51.9±7.8)岁;病程1.2~13年,平均(7.4±1.4)年;高血压分期:Ⅰ期4例,Ⅱ期9例,Ⅲ期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期等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国际统一标准,收缩压(SBP)>18.7 kPa,舒张压(DBP)>12 kPa,两者至少有一项符合者。高血压分期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订的统一标准:分为Ⅰ期、Ⅱ期、Ⅲ期。
1.3 辨证依据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修正。主症:头痛、眩晕、震颤、急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微腻、脉弦数。次症:耳目失聪、肢麻、面红、便秘、溲赤、健忘、筋惕肉。凡具备主症前6项,次症中任意3项,再加上典型的舌、脉象者,即可辨证为肝火旺盛,兼夹痰浊证型之原发性高血压。
1.4 排除标准
(1)急性或慢性肝肾功能损害者;
(2)并发严重心脑疾病患者,如心力衰竭(心衰)、中风等;
(3)暂时性血压升高者;④非肝火旺盛、兼夹痰浊证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规格:每片重0.3g,口服,一次5片,一日2次。
对照组:口服山菊降压片(河北恒利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片重0.3g,口服,一次5片,一日2次。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服用1~2疗程,3个月后统计疗效。
2.2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一律停用对高血压及免疫功能有影响之中药;忌食酒酪、辛辣、肥甘等剌激性食物;心恬神悦,情绪稳定。
2.3 疗效观察
2.3.1 观察指标及方法 
(1)临床症状、体征:头痛、眩晕、震颤、急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微腻,脉弦数等方面的变化;
(2)观察方法:治疗期间第2周末和结束时测血压(坐位安静休息10 min),每次随访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同时测定心率,并记录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
(3)服药前1d摄片查眼底、心电图。
每一阶段服药当天检查血、尿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血脂,血糖,尿酸,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及电解质。4周治疗结束后复查所有指标。
2.3.2 疗效评定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根据主要症状如头痛、眩晕、震颤、急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等症状的轻重程度不同分轻(+)、中(++)、重(+++)、严重(++++)4级计分。对次要症状如耳目失聪、肢麻、面红、便秘、溲赤、健忘等显隐记分,分明显(++)、隐约(+)、无(-)记分。1个+号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见表1-1,统计积分等于4级计分,加有无计分,显隐记分。
表1-1 主症轻重程度计分表
2.3.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3 kPa(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7 kPa(20mmHg)以上,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0%。
有效:舒张压下降<1.3 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3~2.5 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下降较治疗前>4.0 kPa,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6%~69%。
无效:未达以上有效标准,积分较治疗前仅减少35%以下者。
2.3.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及前后对照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
见表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3.2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3。表1-3示6种主要症状(头痛、眩晕、震颤、急躁易怒、失眠、口干口苦等)均有明显改善,其症状缓解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3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4。两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4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5。治疗后两组血脂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s)mmol·L-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见表1-6。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性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6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情况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6 两组治疗前后BUA(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
见表1-7。两组治疗后BUA水平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7 两组治疗前后BU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pmol·L-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7 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服药4周后,对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仅治疗组1例头晕痛,1例恶心;对照组3例头晕痛,2例恶心,2例心悸(毋须停药,逐渐可消失),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4 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优于对照药物山菊降压片。研究还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内皮质激素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扩张外周血管、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调整心肌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以维持血压正常。
实验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成年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0 只,体重 225±30g。Wistar 大鼠 5 只,雌雄兼用,鼠龄12周,体重245g~310g。 
1.2  实验药品 
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将浓度调至每 ml 相当于生药材 1g。按体表面积比例折算,大鼠的折算系数为 0.018,上述药液按 1ml/100g 的体积灌胃给药。 
阳性中药:山菊降压片,河北恒利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将中药配成浓度为 0.0288g/ml。按1ml/100g 的体积灌胃给药。 
1.3  实验仪器 
清醒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HX-III 型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将实验动物分成5组,每组 5 只,分组情况如下:
(1)空白对照组,Wistar大鼠;
(2)模型对照组,SHR模型对照;
(3)阳性对照组,服用山菊降压片;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
(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服用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的中药组合物,参照说明书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 
2.2  给药 
正式实验前每天测压训练1次,连续7天,待大鼠适应环境、血压稳定后将 SHR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即空白对照组、SHR模型对照组、山菊降压片阳性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分别灌胃给药,山菊降压片阳性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给药2.5ml/d,相当于中剂量组剂量,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时间为每天上午。连续给药 28 天,于第 29 天测定给药后的血压。 
2.3  实验步骤 
测压前将SHR 放入37±1℃电热恒温箱内,加温使鼠尾动脉充分扩张,用清醒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间接测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取连续3次血压值不超过 5mmHg 差异的平均值作为应测血压值,采用自身前后及组间F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比较给药前后及组间血压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3  实验结果
见表2-1和表2-2。
 
表 2-1  疗程给药后测 SBP(mmHg) 
组别 给药前 药后28天 降幅
空白对照组 156.4±10.11 157.8±9.70* 1.20±0.21
模型对照组 241.34±12.64 232.1±19.68 11.31±3.83
阳性对照组 224.66±10.23 163±16.43△ 58.66±16.4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235.66±19.32 165±16.11△ 66.10±15.6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 243±9.04 198.3±12.72△ 56.52±19.05△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P<0.05 
表2-2   疗程给药后测 DBP(mmHg) 
组别 给药前 药后28天 降幅
空白对照组 71.51±9.44 70.47±5.75  1.04±0.31
模型对照组 140.76±11.73 137.23±4.47 3.53±0.58
阳性对照组 137.34±14.07 92.21±7.79△  45.13±15.8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137.56±10.37 83.34±5.27△ 54.22±14.2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 136.66±17.97 91.35±4.77△  45.31±16.56△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P<0.05,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去除菊花组比较# P<0.05。 
由表2-1、2-2可知,模型组大鼠在实验期间血压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连续灌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血压缓慢下降,28天后SBP、DBP分别平均下降值为66.10±15.66mmHg、54.22±14.26mmHg,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山菊降压片;给予山菊降压片血压也明显下降,28天后SBP、DBP分别平均下降值为58.66±16.49mmHg、45.13±15.85mmHg,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其降压作用较持久,且明显优于山菊降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片剂
处方:菊花83. 3g、泽泻62. 5g、夏枯草62. 5g、小蓟83. 3g、决明子83. 3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2次,第1次3小时,第2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实施例2:片剂
处方:菊花83. 3g、泽泻62. 5g、夏枯草62. 5g、小蓟83. 3g、决明子83. 3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实施例3:丸剂
处方:菊花20 g、泽泻40 g、夏枯草60 g、小蓟80 g、决明子100 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泛丸,制成5000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40丸,每日2~3次。
实施例4:胶囊剂
处方:菊花100 g、泽泻100 g、夏枯草50 g、小蓟50 g、决明子10 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2~3次。
实施例5:片剂
处方:菊花83. 3g、泽泻62. 5g、夏枯草62. 5g、小蓟83. 3g、决明子83. 3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实施例6:颗粒剂
处方:菊花100 g、泽泻80 g、夏枯草60 g、小蓟40 g、决明子20 g。
制法:取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1次,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适量乳糖,混匀,干燥,粉碎,加入适量糖浆,制粒,整粒制成颗粒剂10000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40g,每日2~3次。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10、泽泻1~10、夏枯草1~10、小蓟1~10、决明子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0、泽泻8、夏枯草6、小蓟4、决明子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2、泽泻4、夏枯草6、小蓟8、决明子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10、泽泻10、夏枯草5、小蓟5、决明子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菊花8.33、泽泻6.25、夏枯草6.25、小蓟8.33、决明子8.33。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处方中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装入硬胶囊,即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中药组合物处方中的原料药,泽泻粉碎成细粉,其余菊花、夏枯草、小蓟、决明子加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的稠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即得。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药物中的应用。
CN201410180355.3A 2014-05-03 2014-05-0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8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355.3A CN103908539B (zh) 2014-05-03 2014-05-0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0355.3A CN103908539B (zh) 2014-05-03 2014-05-0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8539A true CN103908539A (zh) 2014-07-09
CN103908539B CN103908539B (zh) 2017-02-01

Family

ID=5103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03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8539B (zh) 2014-05-03 2014-05-0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853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2389A (zh) * 2015-08-12 2016-03-02 彭婷婷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CN105616767A (zh) * 2014-10-29 2016-06-01 梁振权 一种降血压的中药配方
CN116808119A (zh) * 2023-03-29 2023-09-29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菊降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697B2 (ja) * 2005-06-27 2012-12-26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固形製剤
CN1775253A (zh) * 2005-11-18 2006-05-24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山楂降压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1433610A (zh) * 2007-11-12 2009-05-20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山菊降压包衣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368B (zh) * 2010-10-28 2012-11-07 赤峰天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山菊降压颗粒制备工艺
CN103655969B (zh) * 2012-09-14 2018-11-0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血压、血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0850A (zh) * 2013-11-20 2014-03-05 黄立新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6767A (zh) * 2014-10-29 2016-06-01 梁振权 一种降血压的中药配方
CN105362389A (zh) * 2015-08-12 2016-03-02 彭婷婷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CN116808119A (zh) * 2023-03-29 2023-09-29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菊降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8539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8900B (zh)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5831C (zh)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826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138A (zh) 一种醒脾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14964A (zh) 安神的中药制剂
CN10852467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08539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85588A (zh)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75056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及改善胃肠功能的灵芝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4383420A (zh) 制备治疗失眠多梦药物制剂的方法
CN104383421A (zh) 用于失眠多梦的药物制剂
CN104324134B (zh) 一种改善微循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115A (zh) 一种干檀香、苦荬菜制成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2010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中药药物
CN103550335B (zh) 一种改善肝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93938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70705A (zh) 一种治疗儿童功能消化不良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194355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CN105535587A (zh)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型心悸失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8087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4022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846792A (zh) 一种用于痰湿体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43757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75693A (zh)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59658B (zh) 一种预防、减缓或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uanhao

Inventor after: Wang Moru

Inventor after: Fu Guil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Hengx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01

Address after: 261500 Gaomi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77 Town Street, Weifang, Shandong, Gaomi City

Applicant after: Li Quanhao

Applicant after: Wang Moru

Applicant after: Fu Guilian

Address before: 222001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city Sinpo District Road Gui Juyuan Yingzhou District 16 Building 1 floor A5 No. 06 Lianyungang Zhiyuan pharmaceutical facade Technology Services Ltd.

Applicant before: Wang Hengx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