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6818A - 聚烯烃系膜 - Google Patents

聚烯烃系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6818A
CN103906818A CN201280052752.1A CN201280052752A CN103906818A CN 103906818 A CN103906818 A CN 103906818A CN 201280052752 A CN201280052752 A CN 201280052752A CN 103906818 A CN103906818 A CN 103906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layer
resin
weight
alpha
bonding 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27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6818B (zh
Inventor
山本茂知
大木祐和
多贺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19192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90681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06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6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6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68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5/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9J1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5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f the release l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10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9J2423/106Presence of homo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一种膜加工适应性优异的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膜,其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使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粘合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苯乙烯系弹性体(其中,以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烯烃系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苯乙烯和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或它们的氢化物作为主成分)和聚烯烃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在构成粘合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聚丙烯系树脂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25重量%。

Description

聚烯烃系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用于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棱镜片等部件、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产品、精密机械等。此外,上述聚烯烃系膜可适宜用于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用来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就在建筑材料、电气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的加工、保管、运输时使用以保护被覆体的表面为目的的粘合膜,这样的粘合膜必须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并且在使用后能够容易地剥离而不会使粘合剂污染各表面。
近年来,对于上述的被覆体而言,随着其种类的多样化,不仅能看到被覆面平滑的被覆体,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作为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可列举出例如在光学部件中使用的棱镜片的棱镜型透镜部等。为了在对棱镜片那样的具有表面凹凸的被覆体使用时体现充分的粘合力,而考虑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等,以使即便接触面积小也能够得到粘合力。
为了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虽然可以使用作为树脂显示高粘合力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等作为主成分,但若提高粘合层的粘合力,则当以辊卷状态保管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出现产生粘连、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正在尝试通过在脱模层中使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来改善抽出膜时的粘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但是,若想要在挤出聚丙烯系树脂的一般温度下使用T模等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通过共挤出制膜而层叠含有50重量%以上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脱模层,则存在脱模层的制膜性变差的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2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膜加工适应性优异的自粘合性表面保护膜,其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膜,其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及制膜性而不会产生表面粗糙的转印、且不会抑制粘合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能够通过将粘合层中使用的树脂的配合比设为规定的范围并且将脱模层中使用的树脂的配合比、表面粗糙度设为规定的范围来解决上述的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粘合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苯乙烯系弹性体(其中,以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烯烃系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苯乙烯和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或它们的氢化物作为主成分)和聚烯烃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在构成粘合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聚丙烯系树脂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25重量%。
这种情况下,优选使上述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为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
此外,这种情况下,优选使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
此外,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在上述基材层及脱模层中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的MFR(230℃、2.16Kgf)为1.0~15g/10分钟。
进而,这种情况下,优选使在上述粘合层中使用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的MFR(230℃、2.16Kgf)为0.5~20g/10分钟。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具有以下优点:对被覆体显示强的粘合力而能够使用于各种被覆体,并且即使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使膜的加工适应性优异。即,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聚烯烃系膜,其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及制膜性而不会产生表面粗糙的转印、且不会抑制粘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测定试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粘合膜)的实施方式。
(基材层)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需要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层,作为在此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结晶性聚丙烯、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更详细而言,作为结晶性聚丙烯树脂,可列举出在通常的挤出成形等中使用的正庚烷不溶性的全同立构丙烯均聚物、或含有60重量%以上丙烯的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该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优选使基材层中包含50重量%以上的丙烯单元,进一步优选包含60重量%以上的丙烯单元。若丙烯低于50重量%,则有时会使膜变得没有韧性,使处理变得困难。
这里,所谓正庚烷不溶性是指以聚丙烯的结晶性为指标并同时显示安全性的性质,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使用符合昭和57年2月厚生省告示第20号规定的正庚烷不溶性(在25℃提取60分钟时的溶出量为150ppm以下〔使用温度超过100℃时为30ppm以下〕)的全同立构丙烯均聚物。
作为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的α-烯烃共聚成分,优选碳原子数为2~8的α-烯烃,例如为乙烯或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等C4以上的α-烯烃。这里,所谓共聚物优选为使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所例示的α-烯烃与丙烯聚合而得到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1.0~15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10.0g/10分钟的范围。此外,也可以将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混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也可以将对本发明中得到的膜进行产品加工时产生的废屑膜作为回收原料进行再造粒,并添加到基材层中。通过使用回收原料,可以抑制生产成本。
(粘合层)
本发明中的粘合层需要苯乙烯系弹性体及聚烯烃系树脂,为了体现高的粘合力而需要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此外,考虑到粘合力和膜从辊卷状态放出的抽出性,而包含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的聚烯烃系树脂。通过添加聚烯烃系树脂,从而从粘合面侧也可以降低对脱模面的剥离力。此外,为了控制粘合力,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增粘树脂、软化剂。
苯乙烯系弹性体可列举: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等A-B-A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A-B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苯乙烯系无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
所使用的苯乙烯系弹性体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0.5~2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10.0g/10分钟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10g/10分钟的范围,特别优选为4~7g/10分钟的范围。
在粘合层中,苯乙烯系弹性体的量优选为4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0重量%以上;优选为99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7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6重量%以下,最优选为95重量%以下。
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若苯乙烯成分低于5重量%,则制作树脂时的造粒变得困难,若苯乙烯成分超过25重量%,则粘合力降低,变得难以得到所需的粘合力。另外,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此外,苯乙烯系弹性体中的苯乙烯成分以外的成分优选由乙烯、丁烯等成分构成,苯乙烯成分以外的成分量在苯乙烯系弹性体中优选为70~95重量%,更优选为75~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0~90重量%,进一步更优选为85~90重量%。
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结晶性聚丙烯、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等。其中,由于基材层由聚丙烯系树脂构成,所以从熔融粘度等的关系出发,也可适宜使用聚丙烯系树脂。所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f)优选为1.0~100.0g/10分钟的范围,更优选为2.0~30.0g/10分钟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10g/10分钟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7g/10分钟的范围。
粘合层(构成粘合层的树脂成分)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为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的范围。若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超过25重量%,则根据所使用的树脂会使粘合力降低而得不到充分的粘合力。若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则无助于粘合层的粘合力变化。此外,也无助于膜粘合层对脱模层的剥离力。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8重量%以下,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
粘合层中的苯乙烯系弹性体与聚烯烃系树脂的重量比(苯乙烯系弹性体/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为75/25~95/5,更优选为82/18~94/6,进一步优选为85/15~94/6。
增粘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脂肪族烃树脂、芳香族烃树脂、脂环族烃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coumarone-indene resin)、苯乙烯系树脂、松香树脂等,其中优选脂环族烃树脂(例如石油树脂)。增粘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但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粘合层向被粘体的物质迁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若分子量变大,则存在使粘接力的提高效果变得欠缺的倾向,所以增粘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万左右。粘合层中的增粘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的范围。若增粘树脂的配合量超过30重量%,则有时会由于增粘树脂的分子量低而使熔融粘度变得极低,在进行使用T模等的共挤出制膜时会使与以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基材层的层叠变得困难。此外,若粘合层中的增粘树脂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则可能无助于粘合层的粘合力变化。增粘树脂的配合量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6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
作为软化剂,例如可列举出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聚丁烯等。软化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但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粘合层向被粘体的物质迁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若分子量变大,则存在使粘接力的提高效果变得欠缺的倾向,所以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万左右。
此外,粘合层中使用的增粘树脂、软化剂根据其种类有液体或粉体,还有在挤出时污染挤出机的物质。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将增粘树脂、软化剂与聚烯烃系树脂制成母炼胶后使用来改善,所以优选将增粘树脂、软化剂与聚烯烃系树脂制成母炼胶后使用。
粘合层中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增粘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的重量比(苯乙烯系弹性体/增粘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为45/25/30~90/5/5,更优选为60/20/20~90/5/5,进一步优选为70/15/15~90/5/5。
在考虑到用于各种被覆体时,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在23℃下对亚克力板的粘合力优选为200~900cN/25mm的范围。若粘合力低于200cN/25mm,则根据被覆体的不同会在对其进行保护时产生卷缩等,无法担负作为保护膜的功能。另一方面,若粘合力超过900cN/25mm,则可能在从被覆体剥离膜时无法顺利地剥离。粘合力可以通过变更粘合层的树脂组成、厚度等而适当设定。粘合力更优选为300cN/25mm以上且900cN/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cN/25mm以上且800cN/25mm以下。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例如也可以含有润滑剂、防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耐冲击改良剂等。但是,优选使粘合层表面的低分子量物质低于1mg/m2
这里,粘合层表面的低分子量物质的测定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实施。将粘合层表面用乙醇等不侵蚀构成粘合层的树脂的有机溶剂洗涤后,用蒸发仪等从该洗涤液除去有机溶剂,然后将称量该残渣所求出的数值除以洗涤过的粘合层表面的表面积而求得。这里,若存在1mg/m2以上的残渣,则使得在粘合层表面与被粘体表面之间存在异物,导致接触面积减小、范德华力降低,所以使粘合力降低,故不优选。在添加添加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选择高分子型等的添加剂、或者研究添加量及添加方法等而使其不会向粘合层迁移或转印到粘合层上。
(脱模层)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在与层叠于基材层的单面的粘合层相反的面上形成脱模层,由此即使将粘合膜彼此重叠,粘合膜彼此的粘连也少,特别是当以辊卷状态保管粘合膜并在之后抽出膜时也难以引起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使膜的加工适应性优异。为了即使将粘合膜彼此重叠也不会发生粘合膜彼此的粘连,有效的是使脱模层上形成表面凹凸而减小与粘合层的接触面积。
为了形成如上述那样的表面凹凸,有效的是混合与聚丙烯系树脂不相容的树脂。由此,可以形成无光泽状(日文原文:マツト状)的表面变粗糙的层。另外,通过使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聚丙烯系树脂,可以不使用不相容的树脂而期待同样的效果。另外,当然也可以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进一步添加不相容的树脂。
作为与聚丙烯系树脂不相容的树脂,可以适宜使用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此外,还可列举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特别是4-甲基-1-戊烯系(共)聚合物不仅以无光泽状使表面变粗糙,而且还预计能够通过降低膜表面的表面自由能而使剥离性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中,作为脱模层,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与聚丙烯系树脂(例如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均聚聚丙烯)、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与聚丙烯系树脂(例如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均聚聚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等的组合。
脱模层(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为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的范围。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超过25重量%时,若想要在挤出聚丙烯系树脂的一般温度下使用T模等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通过共挤出制膜而层叠脱模层,则会使脱模层的制膜性变差。在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低于5重量%时,无助于改善脱模层的剥离力。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7重量%以上且24重量%以下。此外,关于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分子量,若分子量变小,则可能会导致从脱模层向粘合层的物质迁移等,所以增粘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万~100万左右。
脱模层中的聚丙烯系树脂与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的重量比(聚丙烯系树脂/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合物)优选为95/5~75/25,更优选为93/7~76/24。
在脱模层中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时,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中,低密度聚乙烯的配合量优选为10~40重量%,更优选为15~35重量%。
若鉴于本发明中的粘合层的树脂组成,则优选使脱模层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耐粘连性和被粘体的保护性能。若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低于0.20μm,则使将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性变差。若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高于0.50μm,则有时脱模层的表面凹凸会转印到粘合层的表面而使粘合力显著降低。
此时,脱模层的表面凹凸更优选形成为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SRa达到0.25μm以上且0.45μm以下的表面。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粘合面对脱模面的剥离力在23℃下为200cN/25mm以下的范围,这从将粘合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若剥离力超过200cN/25mm,则在将粘合膜制成辊卷形态时的膜的抽出中会产生膜部分性地伸长或变形等问题。剥离力可以通过变更脱模层中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共聚物的添加量、表面粗糙度而适当设定。
另外,粘合膜的粘合面对脱模面的剥离力的下限以实际值计为1cN/25mm左右,进一步为5cN/25mm左右。
本发明中的聚烯烃系膜的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低于30μm。若粘合层的厚度低于1μm,则难以利用共挤出进行稳定制膜,若粘合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
此时,在增大粘合力的情况下,考虑到其粘性,而优选增大厚度。通过增大粘合层的厚度,从而容易增大与被粘体的接触面积。
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μm以上且8μm以下。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低于100μm,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低于75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且低于40μm。若基材层的厚度低于5μm,则存在韧性变弱、在作为保护膜贴附于被覆体时容易产生皱褶等、无法充分地得到粘合力的问题,若基材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的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低于30μm。若脱模层的厚度低于1μm,则难以利用共挤出进行稳定制膜,若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会成为在成本方面不利的膜。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μm以上且8μm以下。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由包含上述树脂成分的基材层、粘合层、脱模层的各层构成,各层只要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是1层或2层以上。可以使用例如单螺杆、双螺杆的挤出机等将构成各层的树脂以熔融状态直接输送到供料块型的T模中,并进行层叠挤出,从而制成至少3层的聚烯烃系膜。为了使各层处于熔融状态,各层的挤出机的温度可以考虑适宜各层所使用的成分的成形温度而进行适当调节,例如可以在200℃~260℃的范围内调节。T模的温度也可以与上述温度相同。从T模向浇铸辊的引取速度只要是使各层达到适宜的厚度的速度即可,例如为10m/分钟~50m/分钟,优选为10m/分钟~30m/分钟。
从处理上考虑,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适宜制成辊卷的形态。膜卷的宽度及卷长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处理的容易性出发,优选:通常宽度为1.5m以下,卷长在膜厚度为30μm的情况下为6000m以下。此外,作为卷取芯,通常可以使用3英寸、6英寸、8英寸等的塑料芯或金属制芯。此外,从加工的适应性出发,优选为按照长度200m以上、宽度450mm以上的尺寸卷取成的膜卷。
本发明的粘合膜可以使用于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棱镜片等部件、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产品、精密机械等。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用于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用来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38935号的优先权的利益。2011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38935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被引用到本申请中。
实施例
下面,列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另外,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物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粘合性的评价
根据JIS-Z-0237(2000)粘合带·粘合片试验方法,以下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作为被粘体,准备50mm×150mm的亚克力板(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注册商标)3mm厚),作为试验片,切割出在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为150mm且在与该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为25mm的试验片,使用质量为2000g的橡胶辊(辊表面被弹性硬度(spring hardness)为80Hs、厚度为6mm的橡胶层被覆且宽度为45mm、直径(包括橡胶层)为95mm的橡胶辊),并以5mm/秒的速度往复1次而对被粘体和试验片进行压接。压接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株)岛沣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注册商标)”(AGS-J),以300mm/分钟的速度对其进行180度剥离,并将此时的阻力值作为粘合力[cN/25mm]。所谓180度剥离是指在测定剥离时的阻力值时使亚克力板与膜的剥离角度保持在180度。
在测定时,作为测定试样的抓持部,准备厚度为190μm、尺寸为25mm×170mm的聚酯片,使用黏胶部为15mm宽的赛璐玢带(注册商标)将其贴附到粘合膜与亚克力板压接而成的测定试样的粘合膜侧的端部上,作为测定时的抓持部。将测定试样的示意图示于图1中。测定对于一个样品实施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粘合力。
(2)耐粘连性的评价
在50mm×150mm的亚克力板(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ACRYLITE(注册商标)3mm厚)的整面上贴附双面粘接带(日东电工(株)制:No.535A),在双面粘接带的另一面上按照试验片的粘合面靠过来的方式贴附150mm(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50mm(与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试验片。
作为新的试验片,切割出在膜制造时的卷取方向为150mm且在与该卷取方向正交的方向为25mm的试验片,将其粘合面与亚克力板上借助双面粘接带贴附的试验片的脱模面叠合后,使用质量为2000g的橡胶辊(辊表面被弹性硬度为80Hs、厚度为6mm的橡胶层被覆且宽度为45mm、直径(包括橡胶层)为95mm的橡胶辊),并以5mm/秒的速度往复1次而对脱模面和试验片进行压接。压接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使用(株)岛沣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注册商标)”(AGS-J),以300mm/分钟的速度对其进行180度剥离,并将此时的阻力值作为剥离力[cN/25mm]。
在测定时,作为测定试样的抓持部,准备厚度为190μm、尺寸为25mm×170mm的聚酯片,使用黏胶部为15mm宽的赛璐玢带将其贴附到150mm×25mm的试验片的端部上,作为测定时的抓持部。测定对一个样品实施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剥离力。
(3)平均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使用(株)小坂研究所制造的接触式三维中心面表面粗糙度计(型号ET-30HK),在以下的条件下利用触针法测定脱模层的表面的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条件如下所述,将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表面粗糙度值。
触针尖端半径:0.5μm
触针压:20mgf
去除量:80μm
测定长:1000μm
测定速度:100μm/秒
测定间隔:2μm
(4)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向粘合层的转印
使用KEYENCE制造的数字显微镜(VHX-200F),以100倍的倍率拍摄膜粘合面的数字图像。将基本没有发生来自脱模层的转印的情况设为“○”,将来自脱模层的转印严重的情况设为“×”。
(5)制膜性
将在制膜时能够以均匀的厚度进行制膜的情况设为“○”,将不能以均匀的厚度进行制膜的情况设为“×”。
[实施例1]
(基材层的制作)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分钟)100wt%,用12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熔融挤出,制成基材层。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85wt%、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分钟)7.5wt%和石油树脂(荒川化学工业制:Arkon(注册商标)P125)7.5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2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分钟)62wt%、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3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膜的制作)
利用各挤出机使基材层、粘合层、脱模层分别处于熔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245℃的3层T模(供料块型、模唇宽度为850mm、模唇缝隙为1mm)内进行层叠挤出。将挤出的膜以20m/分钟的速度引取到温度为30℃的浇铸辊上,进行冷却固化,得到基材层厚度为28μm、粘合层厚度为6μm、脱模层厚度为6μm的3种3层未拉伸膜。
[实施例2]
粘合层、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56wt%、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2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24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实施例3]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石油树脂(荒川化学工业制:Arkon(注册商标)P125)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分钟)以80/7.5/12.5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2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72wt%、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2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实施例4]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分钟)以90/10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72wt%、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2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实施例5]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分钟)以90/10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92wt%、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8wt%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2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实施例6]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和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S2011DG3、MFR:2.5g/10分钟)以90/10wt%的比率混合后,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4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分钟)88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12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比较例1]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4FC)10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山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山,制成脱模层。
[比较例2]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脱模层的制作)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分钟)66wt%、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宇部兴产制:R300)3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4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比较例3]
基材层、粘合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想要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但是厚度精度差而无法得到能够耐受评价的膜。
(脱模层的制作)
将均聚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制:FLX80E4、MFR:7.5g/10分钟)50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5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比较例4]
基材层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将粘合层、脱模层变更为下述的内容,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法得到3种3层未拉伸膜。
(粘合层的制作)
将苯乙烯系弹性体(Asahi Kasei Chemicals制:TAFTEC(注册商标)H1221、苯乙烯共聚比12wt%、MFR:4.5g/10分钟)100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制成粘合层。
(脱模层的制作)
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制:BC3HF)84wt%和聚甲基戊烯(三井化学制:RT31)16wt%,用90mmφ单螺杆挤出机在250℃下进行熔融挤出,制成脱模层。
将上述结果示于表1、2和3中。
Figure BDA0000496667200000171
Figure BDA0000496667200000181
Figure BDA0000496667200000191
如表1~3所表明的那样,实施例1~6中得到的膜在作为保护膜使用时具有实用上充分的粘合力,也没有表面粗糙的转印,将膜制成辊卷后抽出时的剥离性也良好,制膜性也良好。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2及4中得到的膜而言,将膜制成辊卷后抽出时的剥离性未必称得上良好。在比较例3的制法中,制膜性差而无法得到能够耐受评价的膜。由此使得比较例中得到的膜均为品质差、实用性低的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可以用于合成树脂板(例如建筑材料用)、不锈钢板(例如建筑材料用)、铝板、装饰胶合板、钢板、玻璃板、家电产品、精密机械等中。此外,本发明的聚烯烃系膜也可适宜用于用来保护制造时的汽车车身的表面、用来保护物品在堆积、保管、运输或制造工序中进行搬运时免受伤害、以及用来保护物品在二次加工(例如弯曲加工或压制加工)时免受伤害,对产业界的贡献较大。
符号说明
1:上部夹头
2:聚酯片
3:亚克力板
4:赛璐玢带
5:粘合膜
6:下部夹头
7:拉伸方向

Claims (5)

1.一种聚烯烃系膜,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出在由聚丙烯系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单面层叠粘合层、并且在相反面层叠脱模层而成,构成粘合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苯乙烯系弹性体和聚烯烃系树脂,其中,所述苯乙烯系弹性体以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烯烃系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系聚合物嵌段与苯乙烯和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或它们的氢化物作为主成分,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在构成粘合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构成脱模层的树脂至少包含聚丙烯系树脂、和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的配合量在构成脱模层的树脂成分中为5重量%以上且低于2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或α-烯烃共聚物为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或4-甲基-1-戊烯系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所述脱模层的表面粗糙度SRa为0.20μm以上且0.5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在所述基材层及脱模层中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在230℃、2.16Kgf的条件下的MFR为1.0~15g/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膜,其中,在所述粘合层中使用的苯乙烯系弹性体在230℃、2.16Kgf的条件下的MFR为0.5~10g/20分钟。
CN201280052752.1A 2011-10-31 2012-10-25 聚烯烃系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6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8935 2011-10-31
JP2011238935 2011-10-31
PCT/JP2012/077619 WO2013065578A1 (ja) 2011-10-31 2012-10-25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6818A true CN103906818A (zh) 2014-07-02
CN103906818B CN103906818B (zh) 2016-01-13

Family

ID=4819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27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06818B (zh) 2011-10-31 2012-10-25 聚烯烃系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15352B2 (zh)
KR (1) KR101978535B1 (zh)
CN (1) CN103906818B (zh)
TW (1) TWI555808B (zh)
WO (1) WO201306557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032A (zh) * 2017-05-03 2017-09-0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自粘保护膜
CN110872474A (zh) * 2018-08-31 2020-03-10 翊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割片胶膜用基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26364A (zh) * 2020-09-21 2020-12-25 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结层组合物、自粘膜及其应用
CN113727852A (zh) * 2019-04-17 2021-11-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多层共挤出膜和包括该多层共挤出膜的制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1803B1 (ko) * 2013-07-26 2017-10-30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표면 보호 필름
JP7287863B2 (ja) * 2018-08-09 2023-06-06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WO2020203214A1 (ja) 2019-03-29 2020-10-08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JP7306228B2 (ja) 2019-11-08 2023-07-1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工程用積層フィル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2048A (ja) * 2002-10-25 2004-06-1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シート
CN101189317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
JP2010214853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ekisui Chem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シート
CN102015942A (zh) * 2008-04-30 2011-04-13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粘合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3519B2 (ja) * 1991-01-31 1998-02-1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4693599B2 (ja) * 2005-11-04 2011-06-0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573854B2 (ja) * 2006-05-31 2010-11-04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二軸延伸自己粘着性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
JP5047575B2 (ja) * 2006-09-29 2012-10-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288733B2 (ja) * 2007-05-31 2013-09-11 出光ユニ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503129B2 (ja) * 2008-09-29 2014-05-2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マスキング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00905B2 (ja) * 2009-08-24 2014-10-08 東洋紡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
JP2011042757A (ja) 2009-08-24 2011-03-03 Mitsui Chemicals Inc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489729B2 (ja) * 2010-01-08 2014-05-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フィルム
JPWO2011096351A1 (ja) * 2010-02-02 2013-06-10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2048A (ja) * 2002-10-25 2004-06-1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シート
CN101189317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膜
CN102015942A (zh) * 2008-04-30 2011-04-13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粘合膜
JP2010214853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ekisui Chem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表面保護シー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032A (zh) * 2017-05-03 2017-09-0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自粘保护膜
CN110872474A (zh) * 2018-08-31 2020-03-10 翊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切割片胶膜用基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27852A (zh) * 2019-04-17 2021-11-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多层共挤出膜和包括该多层共挤出膜的制品
US11707917B2 (en) 2019-04-17 2023-07-2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o-extruded films and article containing same
CN112126364A (zh) * 2020-09-21 2020-12-25 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结层组合物、自粘膜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5808B (zh) 2016-11-01
JP2013117019A (ja) 2013-06-13
TW201321458A (zh) 2013-06-01
KR20140095054A (ko) 2014-07-31
CN103906818B (zh) 2016-01-13
WO2013065578A1 (ja) 2013-05-10
KR101978535B1 (ko) 2019-09-03
JP6015352B2 (ja)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6818B (zh) 聚烯烃系膜
CN103889715B (zh) 聚烯烃系膜
JP6569723B2 (ja)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3261352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及粘合膜
CN102597145B (zh) 粘合膜
KR20100134630A (ko) 점착 필름
JP6506556B2 (ja)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323690B2 (ja)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508383B2 (ja)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515917B2 (ja) 自己粘着性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