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7282A -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7282A
CN103897282A CN201210580400.5A CN201210580400A CN103897282A CN 103897282 A CN103897282 A CN 103897282A CN 201210580400 A CN201210580400 A CN 201210580400A CN 103897282 A CN103897282 A CN 103897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onomer
density
abs
s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04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7282B (zh
Inventor
宋振彪
王硕
宁云鹏
赵金德
胡慧林
吴丽明
郝刚
曲凤华
闫柏郁
刘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04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7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7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7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7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7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将苯乙烯、丙烯腈、第三单体及分子量调节剂,搅拌混合;将升温至65℃,加入过硫酸钾引发剂,反应出现峰温后将水浴温度升到70-80℃,延长1-2小时反应时间;反应结束后利用硫酸凝聚胶乳,清洗干燥得到SAN树脂;将ABS接枝聚合物与SAN树脂共混挤出得低密度ABS树脂;SAN树脂按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65-80%,丙烯腈34-19%,第三单体0.2-3%;ABS接枝聚合物为22-32%,其余为SAN树脂;第三单体是丙烯酸脂类单体;本方法具有密度调节准确,调节范围小,产品性能变化小,避免二次共混改性造成成本增加,产品性能损失的缺点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涉及ABS接枝聚合和SAN聚合过程。
背景技术:
专利CN101670655A介绍一种通过发泡方法制备ABS板材的方法,该专利解决ABS板材发泡过高而影响二次加工使用的问题,很好的降低材料的密度。将ABS树脂、发泡剂等材料混合后,通过第一挤出机挤出到第一倍增器中形成发泡层,再利用第二挤出机挤出非发泡层,二者再同时挤出到多层倍增器,形成64-100层的ABS板材。该专利在ABS加工过程中引入发泡材料,需要增加复杂的设备,并且只适用于板材ABS成型过程。
专利CN101747543A及专利CN1544523A介绍SBS材料通过发泡方法降低密度的方法,将SBS、助剂、发泡剂等材料共混密炼形成发泡制品,密度控制在0.2-1.0g/cm3,同时控制产品的融流指数在10.3-23.6g/10min,硬度在28-68范围内。发泡后材料密度大范围下降,同时产品的性能也发生较大改变。
专利CN1500830A、CN1500833A公开一种木塑板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一定粒径的木粉与PS或ABS树脂共混,制备替代木材的树脂材料。该专利通过添加发泡剂、阻燃剂、增韧剂等成分控制板材的性能,由于原料组成复杂致使生产工艺复杂,且产品仅局限于板材材料。阻燃剂等成分还使材料的密度增加。
专利CN102229736A公开一种轻质降噪ABS材料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向ABS树脂中加入5-45%的轻质无机填料(5-20微米空心玻璃微珠或空心陶瓷微珠),并加入偶联剂等助剂,降低了ABS树脂的密度,同时空心无机填料还具有降低噪音、吸收震动的作用。空心微球是一种中空密闭的正球形、粉沫状的超轻质填充材料,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导热系数低、分散性、流动性、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还具有绝缘、自润滑、隔音隔热、不吸水、耐腐蚀、防辐射、无毒等优异性能。该发明得到的ABS产品密度0.99-1.04g/cm3,对材料的轻质化起到很大作用,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8-24KJ/m2,拉伸强度20-46MPa。密度大幅度变化必然引起材料性能的明显变化,通过该方法很难进行密度微小调整,同时共混过程还要加入偶联剂、增韧剂等助剂,挤出过程还需要防止过度剪切破坏空心粒子,工艺过程复杂,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产品应用范围限制在汽车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通过改变ABS产品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平衡性能与密度,降低ABS树脂密度,同时保留ABS树脂良好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外观性能的基础上,优化SAN树脂结构,通过优化丙烯腈、苯乙烯比例并引入第三单体,合成出具有性能良好并且密度较低的SAN树脂,再将该树脂与ABS接枝聚合物共混挤出,形成低密度ABS树脂产品。
ABS树脂是由SAN树脂和ABS接枝聚合物组成的,其中SAN树脂占主要成分,对产品的密度起到决定性作用。ABS接枝聚合物主要由橡胶组成,密度相对较低,增加橡胶含量可以降低ABS树脂的密度,但这种方法对ABS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同时增加生产成本,降低装置生产能力。ABS树脂由三种单体结构,产品的性能是一种平衡关系,橡胶单体的增加虽然降低材料密度,但损失刚性和流动性能。对于目前已经被用户接受的ABS树脂牌号,产品性能的变化势必引起用户不适。本发明能够在保留原有牌号性能不变的基础上,降低ABS树脂密度,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常降低材料的密度可以从三方面实现,一是进行填充密度较低的填料;二是与轻质聚合物共混;三是进行发泡改性。以上三种方法适合在较大范围内降低材料的密度,对密度的调节作用很大,但同时对材料的其他性能影响也很大,可以说改变了材料的结构。而且降低密度过程需要进行共混挤出,增加了ABS材料的加工过程。本发明通过合成新型SAN树脂,在ABS树脂生产过程中一次实现降低密度的目的。同时传统共混工艺不适合密度微小调整的改性需要,很难将密度变化范围控制在0.01g/cm3范围内,产品性能不稳定。
从分子角度说,改变材料的密度可以由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如聚乙烯分子结构简单,密度低,聚碳酸酯分子结构复杂,密度高。另一方面是改变分子聚集态结构,如聚乙烯分子结晶使材料密度增加,调整结晶度可以控制聚乙烯产品的密度。SAN树脂由丙烯腈和苯乙烯组成,改变二者的比例可以调整SAN树脂的密度,但对材料的综合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发明设计新型SAN树脂分子结构,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保持SAN树脂中丙烯腈苯乙烯单体的比例基本不变,少量的引入第三单体。少量引入的第三单体从分子结构上与原有SAN分子产生微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通过少量第三单体的引入,改变SAN分子链聚集形态,减少局部取向等分子聚集态结构,第三单体的分子结构与丙烯腈、苯乙烯单体有较大差异,增加了相邻分子链之间的空隙,从而降低材料的密度。由于采用第三单体的量很少,对材料的密度降低范围很小,从而保证材料的密度降低后,流动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新型SAN树脂引入第三单体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或本体聚合的方法实现,由于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丙烯腈、苯乙烯单体具有良好的共聚性能,因此很容易实现新型SAN产品的合成。新型SAN树脂的组成为(质量百分比):苯乙烯65-80%,丙烯腈34-19%,第三单体0.2-3%。第三单体用量优选1%以下,第三单体的用量根据产品综合性能定位而调节。本发明目的是保持ABS树脂原有性能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材料的密度,因此通过引入第三单体可以将几乎所有SAN树脂密度降低,并且随着第三单体用量的增加,SAN树脂的密度越低,但为保证材料原有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尽量减少第三单体的用量。第三单体的用量根据产品综合性能定位而调节。第三单体是指丙烯酸脂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优选丙烯酸丁酯。
乳液法制备新型SAN树脂的过程与传统乳液聚合过程基本一样。利用松香钾皂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为分子量调节剂。将单体按比例计量后加入计量好的乳化剂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一定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将聚合瓶放入水浴中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5℃,加入一定量过硫酸钾引发剂。引发剂加入过程需缓慢倒入,也可分批倒入,控制引发剂加料时间在1分钟左右,防止聚合过程出现飞温现象。引发剂加入结束后,观察聚合体系温度,当温度开始下降时,调节水浴温度为70-80℃,通常为75℃,反应1-2小时后停止反应。聚合过程通过调整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来控制合成的新型SAN树脂分子量,使其与原SAN树脂分子量相近,一般控制在数均分子量6万-8万左右。聚合结束后利用硫酸进行凝聚。聚合物进行脱水、清洗、干燥后形成新型SAN树脂粉末。
本方法连续生产SAN树脂过程,通过增加第三单体连续加料设备,控制各单体加料比例实现新型SAN树脂生产。聚合过程以甲苯为溶剂,聚合配方为(质量百分比):苯乙烯46-60%,丙烯腈25-14%,第三单体0.1-2.25%,(控制产品中各组分含量:苯乙烯65-80%,丙烯腈34-19%,第三单体0.2-3%。)甲苯:23-30%,TDDM:0.5-1.5%。聚合过程为:各种原料通过连续计量后加入聚合釜,于140-155℃下热引发开始聚合,两釜串联聚合,转化率达到60-80%后物料进入脱挥釜,脱除未反应单体及溶剂,SAN树脂熔体通过齿轮泵加压挤出,水下切粒,干燥后得到新型SAN树脂。脱挥釜脱除的物质经过回收精制单元去除低聚物后,用泵打回原料计量单元重复使用。
聚合好的新型SAN树脂与ABS接枝聚合物进行共混挤出,形成低密度ABS树脂。共混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条件与普通ABS共混工艺相同,其共混配方和工艺根据产品不同而改变。该方法适合大多数ABS树脂的生产。ABS接枝聚合物质量为22-32%,其余为SAN树脂。
由于各种ABS树脂的流动性能不一样,即使相同注塑条件下,试样所受到的注塑压力也不相同,由此造成试样密度不同,为避免制样过程产生的偏差,密度测量不使用注塑成型的样条,而是将各种ABS树脂粒子通过加热压制成片状,然后进行裁样、测试。
制样过程:
在不锈钢板上放置模板,模板下方是大于模板的铝箔,将50克ABS树脂放入模板中,模板上方盖上同样大小的铝箔,上面再盖上不锈钢压板,将模板放入热压机中,压制温度200℃,将上下热压板与不锈钢盖板接触,预热5分钟,预热过程注意保持热压板与模板始终接触,随着塑料融化需要不断缩小压板间距。预热结束后施加15MPa压力对模板进行加压,保持3分钟。取出模板后冷却,取出试件,锯成测试样条,用砂纸打磨样条边缘,使其光滑。将样条放入恒温恒湿箱(23℃,50%湿度)中放置48小时。在23℃条件下,利用脱盐水为浸渍液进行密度测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适用于通用型ABS产品降低密度的改性。目前常用降低密度的手段对ABS产品原有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加工性能、耐热性能和外观性能等。本发明能够在±0.01g/cm3较小范围内调节材料密度,从而保证原有性能损失很小,既保证通用型ABS树脂的应用范围不受影响,又能有效降低材料密度,提高ABS树脂的利用效率,在不增加原料用量情况下,增加制品数量,从而增加加工厂家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改进SAN树脂合成配方,增加第三单体,并通过调节第三单体用量来控制产品的密度,与传统共混方式降低材料密度方法相比,具有密度调节准确,调节范围小,产品性能变化小,避免二次共混改性造成成本增加,产品性能损失的缺点等特点。该技术更适合大规模装置产品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乳液聚合方式合成新型SAN树脂,再将该树脂与ABS接枝粉料共混,对比产品密度、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
实施例1
1、     乳化剂配制
取1.0L脱盐水放入烧杯中,加入570克25%的松香皂、3克15%
的氢氧化钾溶剂,搅拌,加热至40℃左右,使各组分溶解成均一稳定
溶液。
2、     引发剂配制
取10克过硫酸钾,加入1L烧杯中,取190克脱盐水加入烧杯中,加热至30℃左右,搅拌使其溶解。
3、     聚合过程
取上述乳化剂404克,加入10L三口聚合瓶中,加入3070克脱盐水,取14.6克TDDM(叔十二烷基硫醇),507.6克丙烯腈,1575克苯乙烯,10.5克丙烯酸丁酯,加入聚合瓶中,搅拌均匀。
将聚合瓶放入水浴中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5℃,加入418克配制好的过硫酸钾引发剂溶液。加入过程缓慢倒入,也可分批倒入,控制引发剂加料时间在1分钟左右。
三口聚合瓶出口冷凝器将气化的气体冷凝,回流到聚合瓶。聚合温度随着引发剂加入而升高,控制体系温度低于85℃,当聚合温度开始下降时将水浴温度提高到75℃。反应2小时后停止反应。
4、     凝聚干燥过程
在30L不锈钢容器内加入10公斤水,加入50ml98%的硫酸,搅拌均匀,将聚合好的胶乳倒入容器内,加热至85℃,搅拌10分钟。
凝聚好的聚合物通过离心机脱水、清洗,粉料放在烘箱内80℃下干燥8小时得到SAN树脂。
5、     共混过程
取1950克乳液合成的新型SAN树脂,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550克,称取12.5克硬脂酸镁、2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
6、     密度测量
密度的测量采用GB/T 1033.1-2008非泡沫塑料密度测定标准浸渍法。在不锈钢板上放置模板,模板下方是大于模板的铝箔,将50克ABS树脂放入模板中,模板上方盖上同样大小的铝箔,上面再盖上不锈钢压板,将模板放入热压机中,压制温度200℃,将上下热压板与不锈钢盖板接触,预热5分钟,预热过程注意保持热压板与模板始终接触,随着塑料融化需要不断缩小压板间距。预热结束后施加15MPa压力对模板进行加压,保持3分钟。取出模板后冷却,取出试件,锯成测试样条,用砂纸打磨样条边缘,使其光滑。将样条放入恒温恒湿箱(23℃,50%湿度)中放置48小时。在23℃条件下,利用脱盐水为浸渍液进行密度测量。
实施例2
取实施例1合成SAN树脂1700克,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800克,称取15克硬脂酸镁、27.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按照实例1方法测试材料的密度。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过程合成SAN树脂,将聚合过程单体加入量改为:502.5克丙烯腈,1569.5克苯乙烯,20.9克丙烯酸丁酯。聚合后将胶乳凝聚、脱水、清洗、干燥,得到另一种新型SAN树脂。
取该新型SAN树脂1950克,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550克,称取12.5克硬脂酸镁、2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按照实例1方法测试材料的密度。
实施例4
取实施例3合成SAN树脂1700克,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800克,称取15克硬脂酸镁、27.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按照实例1方法测试材料的密度。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过程合成SAN树脂,将聚合过程单体加入量改为:523克丙烯腈,1569克苯乙烯。聚合后将胶乳凝聚、脱水、清洗、干燥,得到对比SAN树脂。
取对比SAN树脂1950克,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550克,称取12.5克硬脂酸镁、2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按照实例1方法测试材料的密度。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过程合成SAN树脂,将聚合过程单体加入量改为:523克丙烯腈,1569克苯乙烯。聚合后将胶乳凝聚、脱水、清洗、干燥,得到对比SAN树脂。
取对比SAN树脂1700克,称取橡胶含量60%的ABS接枝聚合物800克,称取15克硬脂酸镁、27.5克乙撑基硬脂酸酰胺。将上述物质放入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分钟,取出后加入Φ30mm挤出机,于200℃、150rpm条件下共混挤出。
将共混得到的ABS树脂于80℃通风干燥箱内干燥后,测试融流指数,并通过注塑加工成性能测试样条,测试力学性能,按照实例1方法测试材料的密度。
表1性能对比表
项目 单位 对比例1 实施例1 实施例3 对比例2 实施例2 实施例4
密度 g/cm3 1.0467 1.0450 1.0406 1.0378 1.0361 1.0318
融流指数 g/10min 19.80 20.12 18.78 12.01 12.11 10.54
冲击强度 J/m 178 185 188 312 323 331
拉伸强度 MPa 51.47 50.57 50.20 41.44 40.20 39.98
弯曲强度 MPa 88.20 87.50 88.45 72.02 71.01 69.88
热变形温度 90.5 90.1 90.3 85.4 85.6 84.8

Claims (2)

1.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松香酸钾皂配制成乳化液,放入10L三口聚合瓶中,通过搅拌混合均匀;将苯乙烯、丙烯腈、第三单体及分子量调节剂,加入三口聚合瓶中,搅拌混合均匀;将聚合瓶放入水浴箱中升温至65℃,加入过硫酸钾引发剂,反应出现峰温后将水浴温度升到70-80℃,延长12小时反应时间;反应结束后利用硫酸凝聚胶乳,清洗干燥得到SAN树脂;
将ABS接枝聚合物与SAN树脂共混挤出生产低密度ABS树脂;
SAN树脂按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65-80%,丙烯腈34-19%,第三单体0.2-3%;
低密度ABS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ABS接枝聚合物为22-32%,其余为SAN树脂;
第三单体是指丙烯酸脂类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脂类单体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优选丙烯酸丁酯。
CN201210580400.5A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Active CN103897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400.5A CN103897282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400.5A CN103897282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7282A true CN103897282A (zh) 2014-07-02
CN103897282B CN103897282B (zh) 2016-08-10

Family

ID=5098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0400.5A Active CN103897282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728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16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优良流动性能的abs树脂组合物
CN102329462A (zh) * 2010-07-13 2012-01-25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164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优良流动性能的abs树脂组合物
CN102329462A (zh) * 2010-07-13 2012-01-25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7282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6708B1 (en) A continuou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aleimide-alpha-alkylstyrene-based tetrapolymer with low molten viscosity
CN101889028B (zh) 热塑性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N105418836B (zh) 聚碳酸酯增韧用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463156A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320A (zh) 一种适于电镀的耐热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0303889A (en) Woody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s
WO2008153243A1 (en) Maleimide-alpha-alkylstyrene-based terpolymer with low molten viscosity and continuous bulk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CN102492101B (zh) 一种abs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7829B (zh) 利用废旧abs塑料制作的复合纤维板及制备方法
CN100572443C (zh) 一种橡胶状共聚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9723B (zh) 用于abs和pvc树脂改性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CN102633950B (zh) 多峰分布a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CN103897282A (zh) 一种低密度abs树脂生产方法
CN108192328A (zh) 一种可直接注塑的聚乳酸/聚丙烯化学微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86A (zh) 一种双峰分布改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153631B (zh) 一种涂层改性碳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36A (zh) 用于薄壁结构的酚醛模塑料
CN114749126B (zh) 一种本体法生产可发泡聚苯乙烯装置
CN100572410C (zh) 一种用于pvc软质片材的abs树脂的制备方法
SU463266A3 (ru) Термопластична композици
CN105462149A (zh) 用于abs-hips合金的大分子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193B (zh) 一种接枝lldpe基金属粘接膜
CN114984892B (zh) 一种本体法生产石墨可发泡聚苯乙烯装置
CN108456371A (zh) 一种改性as树脂复合材料
JPS59217715A (ja) カ−ボン含有ポリスチレン系樹脂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