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6455B -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6455B
CN103896455B CN201410122974.7A CN201410122974A CN103896455B CN 103896455 B CN103896455 B CN 103896455B CN 201410122974 A CN201410122974 A CN 201410122974A CN 103896455 B CN103896455 B CN 103896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biofloculation
pond
link
treatment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29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6455A (zh
Inventor
林甲
张铁夫
景晓东
王小水
蔡宇
叶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KONG H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KONG H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KONG H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KONG HA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29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6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6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6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絮凝环节与多介质过滤环节,将经格栅处理后的海水送入生物絮凝池,生物絮凝池采用下流式设计,内充填料烁石,滤料层高度3m,设计水力负荷为10m3/(m2·h),停留时间8~12min,利用海水中原有微生物,通过填料富集后,在去除海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生物絮凝作用;经过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海水送入多介质过滤系统,进而去除海水中的SS,满足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本发明以生物絮凝技术为基础,通过投加填料,富集海水中有益微生物,降低了进料海水的SS值和总有机物含量,减少了设备和药剂成本,避免了残留药剂对反渗透膜的腐蚀,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反渗透膜进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原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胶体、大颗粒有机物、藻类、微生物和大量的金属盐等。原海水直接进入反渗透系统会污染反渗透膜,影响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对海水进行预处理是减缓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降低清洗次数,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常规预处理工艺的方案包括杀菌灭藻、混凝沉淀、过滤除浊、脱气、软化等工艺步骤,过程繁琐、工艺复杂,成了束缚膜法海水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前端进水预处理工艺,多采用投加化学药剂结合超滤技术降低海水的SS值和总有机物含量,该技术存在设备投资和药剂成本较高,残留的药剂对反渗透膜有一定的腐蚀性等问题。
现有预处理工艺分为一级预处理工艺和二级预处理工艺,一级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气浮、吸附等,二级预处理工艺包括多介质过滤、微滤、超滤、纳滤等。国外海水水质好的地区,常采用多介质过滤作为主要预处理工艺;我国的海水SS值高,有机物含量高,若处理效果达不到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会污染反渗透膜系统,缩减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国内外流行的预处理工艺只能去除SS,无法去除海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这对我国海水淡化工艺的预处理技术带来了挑战。为保证反渗透系统海水进水的水质,我国的海淡预处理技术基本以加药杀菌+混凝沉淀+DAF+UF为主,不仅工艺复杂,工程投资较高,运行费用(超滤膜更换、化学药剂投加量大)也较高。同时,为避免水藻等水生生物在进水口富集生长问题,需要投加氧化剂,防止生物生长。投加的氧化剂一般要求过量投加,但氧化剂又会对反渗透膜产生不可逆损伤,造成膜损坏。因此,在反渗透膜前又需要投加还原剂,额外增加了运行成本。生物死亡后被氧化成有机物残留在进料海水中,这部分有机物在反渗透膜系统积累,在还原条件下,成为微生物的生长碳源,导致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降低反渗透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以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絮凝技术为基础,根据反渗透膜进水水质的要求和我国海水的实际情况,通过投加填料,富集海水中有益微生物,实现降低进料海水的SS值和总有机物含量,与现有主流技术相比,减少了设备和药剂成本,避免了残留药剂对反渗透膜的腐蚀,同时,能有效降低进料海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反渗透膜进水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絮凝环节与多介质过滤环节,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将经格栅处理后的海水送入生物絮凝池,生物絮凝池采用下流式设计,内充填料烁石,滤料层高度3m,设计水力负荷为10m3/(m2·h),停留时间8~12min,利用海水中原有微生物,通过填料富集后,在去除海水中有机物(COD)的同时产生生物絮凝作用;所述多介质过滤环节中,将经过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海水送入多介质过滤系统,进而去除海水中的SS,保证海水经过预处理系统后,满足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SDI<5,浊度<0.5NTU)。
所述格栅处理中,在取水口设置间距10mm的格栅,海水通过所述格栅,然后通过提升泵提升送入生物絮凝池,利用重力下流,穿过填料层,通过控制水中溶解氧DO>7mg/L,pH=7.5~8.5,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并通过烁石填料实现微生物的富集。
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生物絮凝池设置有反冲洗装置,利用反冲洗过程去除絮凝装置中产生的污泥,控制池中污泥沉积不大于4~9kg/m2
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控制池中C/N>10。
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控制池中温度在20℃~25℃之间。
所述多介质过滤环节中,控制进水中总悬浮固体量不高于5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简单:通过生物絮凝+多介质过滤预处理技术可以同时去除SS和有机物。
(2)高效性:在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微生物絮凝的速度大于常规絮凝剂,并且其絮凝物采取过滤等比较简单的操作即可除去。
(3)无需加药,降低运行成本:通过微生物自身分泌的胞外多聚物等形成生物絮凝作用,同时,微生物生长过程可有效去除原海水中的有机物,不仅减少了药剂费支出,还可避免残留药剂对反渗透膜的腐蚀,有效提高了反渗透系统进水水质。
(4)安全无毒性,无环境污染:由于没有加药,所有生物均来自于原海水生态环境,预处理系统反冲洗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无需长时间曝气:相比于污水,海水往往处于富氧状态,溶解氧浓度高,不需要长时间曝气即可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氧气,降低了工程运行费用和设备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物絮凝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絮凝环节与多介质过滤环节,生物絮凝环节中,将经格栅处理后的海水送入生物絮凝池,利用海水中原有微生物,通过填料富集后,产生生物絮凝作用;多介质过滤环节中,将经过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海水送入多介质过滤系统,进而去除海水中的SS,保证海水经过预处理系统后,满足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SDI<5,浊度<0.5NTU)。
本发明生物絮凝环节中,在取水口设置间距10mm的格栅,防止藻类、鱼类等生物进入系统,通过提升泵提升送入生物絮凝池,生物絮凝池结构如图1,采用下流式设计,池顶部设置溢流槽1,原海水加药后经过溢流槽1流入池中,池中填充砾石填料,曝气头6位于池底,并在池底设置反冲洗装置。原海水通过提升泵提升进入生物絮凝池,对原海水pH、ORP和DO进行在线监测,确保pH与DO值在控制范围内,图中加药装置用来调节pH值。在重力作用下,海水从上往下穿过填料层,填料层厚度3m,填料材质烁石,在底部通过集水管收集,进入二级预处理系统(多介质过滤)。
海水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微生物,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最佳环境有所差异,进入生物絮凝池的海水利用重力下流,穿过砾石填料层,通过控制水中溶解氧(DO>7mg/L)、pH(7.5~8.5)、水力负荷(10m3/(m2·h))和水力停留时间(8~12min)等,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并通过烁石填料实现微生物的富集。微生物在好氧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可去除海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其胞壁分泌出多糖类产物,微生物死亡后分解出蛋白质、多肽和纤维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水体中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网捕等作用,在相互作用中逐渐长大,形成粒径分布在0.5~1mm区间、具有较大表面积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具有较高的表面电势,可有效捕获水体中其他的不溶性悬浮颗粒如泥沙、固体颗粒物等,实现生物絮凝作用。
生物絮凝池有效水深为1m,并增设反冲洗系统,反冲洗进水管5接在池底的处理水排管4上,反冲洗进气管7与曝气头6共用气源,在反冲洗进气管7和反冲洗进水管5的作用下进行气水混合反冲洗,气冲强度15L/(s·m2),冲洗时间4min;气水同时反冲时,水冲强度4L/(s·m2),冲洗时间4min;最后水冲强度仍为4L/(s·m2),冲洗时间2min,总的反冲时间约10min。通过调节反冲洗空气管道的进气量来控制不同的反冲洗强度,以保证最佳的絮凝条件,反冲洗后的用水从池上部的反冲洗水排放管2以及中间排水管3排出。
根据有益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环境,通过对海水的以下调节,实现有益微生物的优势生长,并使之按照目标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1.足够的混合度。需要提供足够的水体混合强度,才能创造颗粒物、细菌、溶解有机物的接触机会,形成絮凝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水力负荷、停留时间,来实现混合的效果。
2.氧气含量。有益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活动属于好氧代谢,由于海水中存在浮游植物,海水中氧气含量较为充足(DO>7mg/L),基本无需曝气或放置增氧机,仅需控制海水在絮凝装置中停留的时间,以保证好氧代谢占主导地位。为防止溶解氧过低,在絮凝池下部设有曝气装置。
3.污泥。通过反冲洗过程可以去除絮凝装置中产生的污泥,在装置中,控制污泥沉积不大于4~9kg/m2
4.碳源和C/N。作为细菌的能量来源,碳源的种类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絮体的形成。根据研究表明,形成良好生物絮体的C/N>10。
5.温度。温度是微生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水温不是容易调节的因素,特别是外部气候条件决定了温度,限制了絮体的形成。研究发现絮体的强度和形态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20℃~25℃是絮体形成的最佳温度条件,也是该工艺最佳运行条件。
6.pH。pH可以改变水体中絮体颗粒的正负电荷,导致颗粒间形成絮体的能力改变。反渗透进水要求也限制了pH的范围。本方法中,进行生物絮凝的pH范围保持在7.5~8.5比较合适。
7.总悬浮固体量。水环境中总的悬浮固体量(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是影响絮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体中TSS浓度会影响絮体的形成,一般来说,总悬浮固体量高,易形成絮体,但过高会影响处理效果。本装置进水TSS浓度不高于50mg/L。
经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海水进入多介质过滤池,可去除水中的SS值,多介质过滤池的出水可进入反渗透系统,污泥水可回流至生物絮凝池。
本发明工艺原理是以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絮凝技术为基础,对海水中的有益微生物的选择性培养,通过其生长代谢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原海水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同时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控制微生物保持在对数生长期后期,让细胞不断增殖,同时也产生各种胞外多聚物等大分子,借助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吸引多个胶体颗粒,在颗粒中起“中间桥梁”的作用,形成一种网状三维结构而沉淀下来而产生絮凝沉淀作用,从而通过后端的多介质过滤系统,有效降低进水的SS值。

Claims (6)

1.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絮凝环节与多介质过滤环节,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将经格栅处理后的海水送入生物絮凝池,生物絮凝池采用下流式设计,内充填料砾石,滤料层高度3m,设计水力负荷为10m3/(m2·h),停留时间8~12min,利用海水中原有微生物,通过填料富集后,在去除海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生物絮凝作用;所述多介质过滤环节中,将经过生物絮凝处理后的海水送入多介质过滤系统,进而去除海水中的SS,保证海水经过预处理系统后,满足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即SDI<5,浊度<0.5NT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处理中,在取水口设置间距10mm的格栅,海水通过所述格栅,然后通过提升泵提升送入生物絮凝池,利用重力下流,穿过填料层,通过控制水中溶解氧DO>7mg/L,pH=7.5~8.5,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并通过砾石填料实现微生物的富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生物絮凝池设置有反冲洗装置,利用反冲洗过程去除絮凝装置中产生的污泥,控制池中污泥沉积不大于4~9k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控制池中C/N>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絮凝环节中,控制池中温度在20℃~2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环节中,控制进水中总悬浮固体量不高于50mg/L。
CN201410122974.7A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Active CN103896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2974.7A CN103896455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2974.7A CN103896455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6455A CN103896455A (zh) 2014-07-02
CN103896455B true CN103896455B (zh) 2015-10-14

Family

ID=5098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2974.7A Active CN103896455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6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6199A (zh) * 2018-02-12 2019-08-2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废水回收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8960A (zh) * 2006-12-07 2007-09-05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海水的方法
CN101058470A (zh) * 2007-05-31 2007-10-24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膜集成海水淡化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8960A (zh) * 2006-12-07 2007-09-05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海水的方法
CN101058470A (zh) * 2007-05-31 2007-10-24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膜集成海水淡化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6455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3252B (zh) 一种处理光伏有机废水的装置和工艺
CN103819049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435235A (zh)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544448B (zh) 一种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和电厂锅炉给水的方法
CN101269903B (zh) 炼油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3626352A (zh) 一种达标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及装置
CN212246585U (zh) 反冲洗废水回流絮凝过滤装置
CN102249491A (zh)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及工艺
CN101781058A (zh) Ao-mbr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
CN104129887A (zh) 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中水回用系统
CN203700070U (zh) 一种钢铁废水和市政污水混合再生回用的装置
CN205442869U (zh) 一种提高苦咸水产水回收率的苦咸水淡化系统
CN104326627A (zh) 一种动态膜沼液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492214B (zh) 铅锌冶炼废水的膜分离工艺
CN204588956U (zh) 一种低浊度微污染地表水深度处理装置
JPWO2011136043A1 (ja) 廃水処理装置および廃水処理方法
CN211111522U (zh) 一种养殖业水处理装置
KR101003460B1 (ko) 하·오수의 영양염류 제거를 위한 에스비알 고도처리장치
CN116655172A (zh)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7459235A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1547898A (zh) 反冲洗废水回流絮凝过滤装置
CN103896455B (zh) 一种用于海水反渗透法的生物预处理工艺
CN202829788U (zh) 一种含苯废水的处理装置
JP2016078021A (ja) 水質浄化方法および水質浄化システム
CN20525824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