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5172A -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5172A
CN116655172A CN202310759073.8A CN202310759073A CN116655172A CN 116655172 A CN116655172 A CN 116655172A CN 202310759073 A CN202310759073 A CN 202310759073A CN 116655172 A CN116655172 A CN 116655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reverse osmosis
sludg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90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飞
王立攀
张普寨
郭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i Beijie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i Beijie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i Beijie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i Beijie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90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5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5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5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调节池的进水口与电力企业循环水排水管相连;超滤装置包括膜池及浸没在膜池中的超滤组件,超滤组件包括框架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膜组、产水管及曝气管;经超滤装置滤出的清液被输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具有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浓水排出口与浓水池相连,回用水排出口与企业回用水水管连通。因此,本申请通过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提升电力轻污废水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处理得到的中水可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实现处理后中水的资源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就保护环境而言,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
轻污染废水包括园区电力企业纯水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RO浓水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项,电厂、化工企业的冷却水占总用水量的90%~95%。循环冷却水在系统不断地循环使用中,由于水温、流速的变化,水分不断蒸发,无机离子和有机物逐渐浓缩,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溶解固体和悬浮物相应增加,加之空气中污染物如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以及换热器物料泄露等,引起循环冷却水水质变坏,致使水冷换热等设备产生水垢沉积和腐蚀,造成使用效率和寿命降低,甚至妨碍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防止钙、镁离子水垢的析出,减少泥团杂质等污垢对传热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的孳生,常规方法是向循环水中加入大量的缓蚀剂、阻垢剂、分散剂、杀生剂等化学药剂,但这种处理方法向循环冷却水中投加了各种水处理剂,后续水处理要求随之提升,现今以二级生化处理为主体的传统工艺已经难以满足处理需求,导致出水仍残余一定浓度的“惰性”有机物。
因此,如何提升园区轻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用以解决现有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不够,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调节池的进水口与电力企业循环水排水管相连;高密度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排泥口与污泥调理罐连通;超滤装置包括膜池及浸没在膜池中的超滤组件,超滤组件包括框架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膜组、产水管及曝气管,自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与膜池连通;经超滤装置滤出的清液被输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具有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浓水排出口与浓水池相连,回用水排出口与中间水池相连,中间水池上开设有与企业回用水水管适配连接的出水端口。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反渗透装置包括膜壳、设置在膜壳内的集中管,以及设置在集中管外围的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由内自外依次叠压在集中管上的若干层反渗透膜。
进一步的,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分别设置在膜壳上,膜壳上还形成进水口;进水口与连接在超滤组件的产水管出口的超滤产水池通过进水管道相连;进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和高压泵,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与加药泵连通的开口,加药泵用以加入还原剂、阻垢剂和非氧化杀菌剂。
进一步的,集中管上设置有透水孔,穿过反渗透膜的水汇聚在集中管内,集中管的出水端口形成回用水排出口,回用水排出口与反渗透水箱相连;无法渗透反渗透膜的水经浓水排出口排入浓水箱中。
进一步的,反渗透装置还包括清洗水泵和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用以将清洗水箱中的水抽送至精密过滤器,经精密过滤器滤出的水用以清洗反渗透装置中的反渗透膜组件。
进一步的,膜池外设置有抽吸泵、清洗泵和反洗风机,所述清洗泵用以对所述膜组的表面进行冲洗,所述反洗风机用以对所述膜组的表面进行空气擦洗;所述抽吸泵用以抽吸超滤组件产水,所述抽吸泵与所述产水管相连,滤出的清液自所述产水管排入超滤产水池中,所述超滤产水池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混凝反应池相连,混凝反应池上设置有絮凝剂投放口,混凝反应池中设置有混凝搅拌机,混凝搅拌机用以在混凝反应池中搅拌引起紊流。
进一步的,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消能池、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和后混凝池,其中: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及后混凝池中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外配置有高密污泥回流泵,高密污泥回流泵用以将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抽送至絮凝池中,且将所述沉淀池中的另一部分污泥抽送至污泥浓缩池,高密污泥回流泵为螺杆泵。
进一步的,沉淀池上方设置斜管澄清区,自斜管澄清区排出的水自流入V型滤池中。
进一步的,高密度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浓缩格栅,浓缩格栅上形成若干个小栅格。
进一步的,刮泥机的排泥口与污泥暂存池的进口相连,污泥暂存池的出口与污泥调理罐的进口相连,污泥调理罐的出口与污泥脱水机相连。
进一步的,V型滤池的进水口与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V型滤池的出水口与原水池的进水口相连,原水池的出水口与自清洗过滤器相连,经自清洗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被排入膜池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上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电力企业循环水自调节池中排至混凝反应池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被混凝反应池初步去除;
S2:自混凝反应池排出的水流至高密度沉淀池中,水中的硬度、悬浮物和胶体被高密度沉淀池进一步去除;
S3:自高密度沉淀池排出的水流至V型滤池中,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被V型滤池进一步去除;
S4:自V型滤池排出的水经自清洗过滤器过滤后排至膜池中经超滤组件进行过滤;
S5:经超滤组件过滤得到的清液排至反渗透装置中进行脱盐,经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的清水被企业回用,经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的浓水被排入浓水池中待再次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刮泥机将沉淀在高密度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刮出,并排至污泥暂存池中,再将污泥暂存池中的污泥排入污泥调理罐中,污泥调理罐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脱水机相连,经污泥脱水机脱除水分的污泥被排至集中点。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电力企业循环水排水管与调节池连通;高密度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排泥口与污泥调理罐连通;超滤装置包括膜池及浸没在膜池中的超滤组件,超滤组件包括框架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膜组、产水管及曝气管;经超滤装置滤出的清液被输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具有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浓水排出口与浓水池相连,回用水排出口与中间水池相连,中间水池上开设有与企业回用水水管适配连接的出水端口。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通过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提升对电力轻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提升出水水质,处理得到的中水可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实现处理后中水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可用于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中的反渗透装置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池;2、混凝反应池;3、高密度沉淀池;4、V型滤池;5、原水池;6、自清洗过滤器;7、浸没式超滤装置;8、超滤产水池;9、反渗透装置;10、浓水池;11、重污染水处理系统;12、污泥暂存池;13、污泥调理罐;14、污泥脱水机;15、中间水池;16、企业回用水水管;17、膜壳;18、集中管;19、反渗透膜组件;20、进水口;21、浓水排出口;22、回用水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对电力轻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提升出水水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主要采用双膜处理(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再生水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作为用于生产用水,实现了处理后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浓水可回流至重污染废水系统再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调节池1、混凝反应池2、高密度沉淀池3、V型滤池4、自清洗过滤器6、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9。调节池1用以对流入其内的污水进行混合、均质、均量;混凝反应池2、高密度沉淀池3、V型滤池4主要对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进行去除,提高出水水质;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构成膜处理单元,主要对水进行过滤、脱盐、降低电导率,以达到回用水标准。其中,超滤装置优选浸没式超滤装置。
下面表1给出电力企业循环水系统进水水质指标标准:
表1电力企业循环水系统进水水质指标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水质
1 COD mg/L ≤60
2 氨氮 mg/L ≤10
3 总氮 mg/L
4 总磷 mg/L
5 PH 6-9
6 SS mg/L ≤100
7 硬度 mg/L ≤800
8 碱度 mg/L ≤600
9 电导率 mg/L ≤5000
10 全铁 mg/L ≤3
下面表2给出中水回用水质指标标准:
表2中水回用水质指标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水质
1 COD mg/L ≤30
2 NH3-N mg/L ≤5
3 TN mg/L ≤15
4 TP mg/L ≤1
5 pH -- 7.0~8.5
6 浊度 NTU ≤5
7 硬度 mg/L ≤250
8 碱度 mg/L ≤200
9 电导率 μs/cm ≤500
10 全铁 mg/L ≤0.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工艺路线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混凝反应池2、高密度沉淀池3、V型滤池4、原水池5、自清洗过滤器6、浸没式超滤装置7、超滤产水池8、反渗透装置9、中间水池15、浓水池10。其中,浸没式超滤装置7和反渗透装置9构成膜处理单元。
本申请中的调节池1可用于对电力企业循环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1作为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在具体的设置场景下,还可对污水pH值、水温等具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调节池1内的混合液中存在胶体离子和悬浮物,由于布朗运动、水合作用,尤其是微粒间的静电斥力等原因,胶体离子和悬浮物能在水中长期保持悬浮状态,静置而不沉,因此,胶体离子和悬浮物不能直接用重力沉降法分离,而必须先投加混凝剂来破坏它们的稳定性,使其相互凝聚为絮凝体,才能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去除。
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中,调节池1的出水口与混凝反应池2相连,混凝反应池2上设置有絮凝剂投放口,混凝反应池2中设置有混凝搅拌机,投加的絮凝剂与水均匀混合,产生的矾花会在混凝反应池2中迅速增大,混凝搅拌机搅拌引起紊流,以增大矾花接触、碰撞、吸附凝聚的机会,其反应机理就是絮凝剂的离解和水解产物作用下,使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聚集为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的过程。
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中,混凝反应池2的出水口与高密度沉淀池3相连。高密度沉淀池3包括依次连通的消能池、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和后混凝池;其中: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及后混凝池中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中,高密度沉淀池3中设置了多级混合和絮凝反应,可以根据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不同的速度梯度。具体应用实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调整机械搅拌强度,以提供适宜的絮凝水力条件,达到优良的絮凝效果。
高密度沉淀池3中,沉淀池底部设置刮泥机,沉淀池外配置高密污泥回流泵,高密污泥回流泵将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抽送至絮凝池中,且将沉淀池中的另一部分污泥抽送至污泥浓缩池。因此,本申请中,高密度沉淀池3通过污泥回流至絮凝反应池入口,为絮凝反应提供大量凝结核,加大絮凝反应碰撞效果,生成的矾花非常密实,能够快速与清水进行分离。污泥回流泵采用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且出流是稳定的连续流,污泥矾花在泵送过程中可以最小程度地被破坏。螺杆泵的选用较低转速,以达到最长的橡胶定子使用寿命。轴封采用机械密封,带外源清水冲洗方案,可以有效避免污泥中的颗粒物进入轴封,避免漏水的发生。
常规机械加速沉淀池出水浊度一般为5~10NTU,本申请中,高密度沉淀池3出水浊度一般在1~5NTU左右,大大减轻了后续膜处理单元的运行负荷。
高密度沉淀池3中,沉淀池上方设置斜管澄清区,进一步有效去除微量的细小矾花,提升出水效果。自斜管澄清区排出的水自流入V型滤池4中。
具体应用中,可通过投加少量的聚合物(PAM)强化絮凝反应,一般的絮凝反应投加量0.5mg/L左右,在后续有膜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应控制PAM投加量<0.3mg/L,可以保证出水中最低的PAM残留量,不致对膜处理单元产生不良影响。
普通加速沉淀池由于矾花细小,而且较轻,为了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必须控制一定的上升流速。本申请中使用的高密度沉淀池3能够提供良好的絮凝效果,而且通过污泥回流使得生成的矾花密实、质重,非常容易与清水进行分离。斜管澄清区又能够将预沉浓缩池剩余的少量矾花有效分离,所以高密度沉淀池3上升流速远远大于常规机械加速沉淀池。在同等处理水量条件下,由于高密度沉淀池3上升流速非常高,可以大量节约系统占地面积,高密度沉淀池3一般占地面积为同等机械加速澄清池占地面积的50%。
本申请中的高密度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浓缩格栅。由于高密度沉淀池3底部污泥浓度高,刮泥机的设计不同于常规的澄清池,刮板上加装浓缩格栅,并进行结构加固,可以在高效排泥的前提下,提高污泥浓缩效果。
具体应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调整高密度沉淀池3中污泥回流量和排放间隔,可以有效的降低来水水质及处理水量波动的影响,保证出水浊度变化很小。而且由于絮凝效果良好,在水温很低和进水悬浮物很低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良好。
本申请中的高密度沉淀池3中设置有污泥液位计、pH计和浊度仪等相关检测仪表,配合PLC、控制器等可实现全过程程序控制,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关键参数集中监视和记录保存;可以根据来水水质和来水水量,自动调整高密度沉淀池3中刮泥机的输入功率,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管理工作量小。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高密度沉淀池3分为多个独立单元,比如混合、絮凝、沉淀分离等单元,可根据处理要求,便于针对性优化调整处理状态。
高密度沉淀池3和V型滤池4之间存在高程差,经高密度沉淀池3排出的水因高程差自流入V型滤池4中进一步处理,相比通过泵等机械设备实现送水,这种借助高程差实现的自流方式,更节约成本及电力能源。本申请中的V型滤池4作为水处理构筑物,是一种以恒定水位过滤的快滤池,可称均粒滤料滤池。待滤水在V型滤池4中被过滤处理的过程可概述为: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没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悬浮物被拦截在滤料上层或缝隙中得以去除,滤后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滤料被悬浮物堵塞或污染后进行气水反洗。
在具体的应用实例中,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采用滤床在不膨胀的状态下进行低反冲洗强度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并兼有原水的表面扫洗,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经V型滤池4过滤处理后的水流入原水池5,再自原水池5流入自清洗过滤器6。本申请中的自清洗过滤器6可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自清洗过滤器6机体,首先经过粗滤芯组件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到达细滤网,通过细滤网滤除细小颗粒的杂质后,清水由出水口排出。
经自清洗过滤器6处理后的水进入膜处理单元进行脱盐。具体的,先由浸没式超滤装置7处理,浸没式超滤装置7可进一步降低水中悬浮物含量,保证后续反渗透装置9的进水水质。
本申请中的浸没式超滤装置7包括膜池、设置在膜池外的抽吸泵、清洗泵和反洗风机,以及浸没在膜池中的超滤组件。超滤组件包括框架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膜组、产水管及曝气管。抽吸泵与产水管相连,清洗泵对膜组表面进行冲洗,反洗风机对膜组表面进行空气擦洗。经自清洗过滤器6过滤后的水被排入膜池中。上述的膜组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高强度膜丝。产水管设在框架顶部,曝气管设置在框架底部。膜组件通过产水管相连接形成一个膜箱。周期性的反冲洗和平缓温和的空气擦洗可减少膜面的浓差极化,降低膜污染速率,浸没式超滤装置7空气擦洗采用工厂风。
本申请中的浸没式超滤装置7可采用抗污染高强度膜。外压式、抗污染、抗强氧化剂,能抵抗高浓度的清洗。
本申请中的浸没式超滤装置7采用抽吸泵实现负压将水及溶解性小分子从膜中抽吸出来,以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及大分子有机物。
相比压力式超滤,本申请中采用的浸没式超滤装置7可以耐受高悬浮物含量,进水不需要过滤就可以直接进入高强度膜,得到高品质的产水,而传统的压力式超滤通常必须经过砂滤才能进入超滤。因此,使用浸没式超滤装置7不再需要砂滤池或多介质过滤器,大大简化了流程。除此之外,浸没式超滤装置7采用负压抽吸,运行压力低,节省能耗,并且无超压运行风险;采用敞开式膜池,可以直接观察膜丝情况,运行管理方便。
在一种具体的安装应用实例中,浸没式超滤装置7的工作压力为-0.02MPa~-0.08MPa,过滤周期为30~50min,反洗总历时为90秒,设计通量不大于20L/m2.h,水反洗强度:25~50L/m2.h,自用水率≤5%,产水浊度<1NTU。
经浸没式超滤装置7滤出的清液自产水管排入超滤产水池8中,超滤产水池8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装置9相连。
本申请中的反渗透装置9具有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浓水排出口与浓水池10相连,回用水排出口与中间水池15相连,中间水池15上开设有与企业回用水水管适配连接的出水端口。具体的,可参见图2,图中箭头示意了水流方向,本申请中的反渗透装置9包括膜壳17、设置在膜壳17内的集中管18、设置在集中管18外围的反渗透膜组件19;膜壳17上形成进水口20、浓水排出口21及回用水排出口22;进水口20与连接在超滤装置的产水管出口的超滤产水池8通过进水管道相连,进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和高压泵,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与加药泵连通的开口,加药泵用以加入还原剂、阻垢剂和非氧化杀菌剂。
进一步的,集中管18上设置有透水孔,穿过反渗透膜组件19的水汇聚在集中管18内,集中管18的出水端口形成回用水排出口22,回用水排出口22与反渗透水箱相连;无法渗透反渗透膜组件的水经浓水排出口排入浓水箱中。
本申请中的反渗透装置9的主要作用是把经预处理的水进行膜分离脱盐,利用反渗透膜的特性来除去水中绝大部分可溶性盐分、胶体、有机物及微生物。经预处理后合格的原水进入置于膜壳内的膜组件,水分子和极少量的小分子量有机物通过膜层,经集中管集中后,通往产水管再注入反渗透水箱。反之不能通过的就经由另一组管道集中后通往浓水排放管,排入浓水箱。
反渗透装置9的进水、产水和浓水管道上都装有一系列的控制阀门,监控仪表及程控操作系统,它们将保证设备能长期保质、保量的系统化运行。具体的,反渗透装置9还包括清洗水泵和清洗水箱,清洗水泵将自清洗水箱中抽出的水送入精密过滤器过滤后清洗反渗透装置9中的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括若干层反渗透膜。上述的精密过滤器可选用规格为5μm的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装置9的给水加药种类及加药点,化学清洗装置的选择根据给水水质和所选用反渗透装置9膜组件的特性确定。
本申请中反渗透装置9的反渗透膜在长期运行中,膜表面会逐渐积累无机物颗粒、垢类和微生物等污堵成份。这些污染物会造成系统性能(脱盐率和产水量)的下降,组件进出口压差的升高。因此,膜的定期清洗是防止膜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此,本申请中的反渗透装置9和浸没式超滤装置7中都设置了清洗装置。
本申请中的反渗透装置9在具体安装应用时,可在反渗透装置9各段给水及浓水进出水总管上分别设接口,并与清洗装置的清洗液的进出管相连;可在反渗透浓水排水管上装流量控制阀,以控制水的回收率;还可在清水产水管和浓水管上分别设取样点,取样点的数量及位置能有效地诊断并确定系统的缺陷,取样点集中设置,便于取样;还可在控制反渗透装置9的控制系统中设置程序启停装置,设备停用后能自动冲洗。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路线可整体概述如下:首先,电力企业循环水进入调节池1中,调节水质水量;然后,调节池1中的混合液进入混凝反应池2,对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进行初步去除,为去除水中硬度以便于后续膜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并提高膜使用寿命,混凝反应池2中的混合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3,进一步去除胶体、悬浮物和硬度等;再然后,高密度沉淀池3中的混合液通过V型滤池4,在V型滤池4的过滤作用下去除生物处理和化学澄清未能去除的微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提高出水水质;最后,V型滤池4出水进入膜处理单元(浸没式超滤装置7+反渗透装置9)进行脱盐,去除盐分,降低电导率,达到回用水标准。反渗透浓水返回重污染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上述工艺路线中,高密度沉淀池3池底会通过刮泥机刮泥,因此,还包括一路污泥处理路线,即:通过刮泥机将沉淀在高密度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刮出,并排至污泥暂存池12中,再将污泥暂存池12中的污泥排入污泥调理罐13中,污泥调理罐13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脱水机14相连,经污泥脱水机14脱除水分的污泥被排至集中点。上述处理路线中在混凝反应池2中投加了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碳酸钠软化除硬,因此,产生的化学污泥在通过脱水压榨后,泥饼外运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后处理。
经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处理后得到的中水可回用于园区企业生产和矿区降尘及洗煤等。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提升对电力轻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提升出水水质,处理得到的中水可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实现处理后中水的资源化利用。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还可用于处理由电力企业循环水、重污染处理系统回用水及城区回用水组成的混合污水,如图3。其中:重污染处理系统回用水为经重污染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出水;城区回用水为城区污水厂出水,以及用于绿化的排水或者水厂排水。
相较于工业废水而言,城区污水(包括日常居民生活废水、企业外排水、雨水等这些进入城市污水厂的水)处理过程较为简单,一般是通过过滤、初级沉淀、曝气、二次沉淀和杀灭消毒。目前,城区污水经过处理后,一般用于绿地浇灌或者厕所冲洗等中水适用场所。现有的处理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大、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存在耗能高以及污泥处理难的问题。可将城区回用水作为轻污染废水,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减轻城区污水厂的负担。
城区回用水和重污染处理系统回用水经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系统处理后,可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实现了对市政中水的资源化利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了稀释了工业废水,减小了工业废水的处理难度。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具体的,该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可参见图1:
S1:将电力企业循环水排入调节池1中进行均质、均量;
S2:自调节池1排出的水流至混凝反应池2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被混凝反应池2初步去除;
S3:自混凝反应池2排出的水流至高密度沉淀池3中,水中的硬度、悬浮物和胶体被高密度沉淀池3进一步去除;
S4:自高密度沉淀池3排出的水流至V型滤池4中,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被V型滤池4进一步去除;
S5:自V型滤池4排出的水流至原水池5再经自清洗过滤器6过滤处理;
S6:经自清洗过滤器6滤出的水流至膜池中经超滤组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液排至反渗透装置9中进行脱盐,经反渗透装置9处理得到的清水被企业回用,经反渗透装置9处理得到的浓水被排入浓水池10中待再次处理。
上述步骤S3中,高密度沉淀池3池底会沉淀污泥,可通过刮泥机将沉淀在高密度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刮出,并排至污泥暂存池12中,再将污泥暂存池12中的污泥排入污泥调理罐13中,污泥调理罐13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脱水机14相连,经污泥脱水机14脱除水分的污泥被排至集中点。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工艺,通过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提升对电力轻污废水的处理效果,提升出水水质,处理得到的中水可回用于园区电力等企业,实现处理后中水的资源化利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电力企业循环水排水管相连;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的排泥口与污泥调理罐连通;所述超滤装置包括膜池及浸没在膜池中的超滤组件,所述超滤组件包括框架及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膜组、产水管及曝气管,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膜池连通;经所述超滤装置滤出的清液被输入所述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具有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所述浓水排出口与浓水池相连,所述回用水排出口与中间水池相连,所述中间水池上开设有与企业回用水水管适配连接的出水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膜壳、设置在膜壳内的集中管,以及设置在集中管外围的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由内自外依次叠压在集中管上的若干层反渗透膜;
所述浓水排出口和回用水排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膜壳上,所述膜壳上形成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连接在所述超滤组件的产水管出口的超滤产水池通过进水管道相连;所述进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和高压泵,所述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与加药泵连通的开口,所述加药泵用以加入还原剂、阻垢剂和非氧化杀菌剂;
所述集中管上设置有透水孔,穿过所述反渗透膜的水汇聚在所述集中管内,所述集中管的出水端口形成所述回用水排出口,所述回用水排出口与反渗透水箱相连;无法渗透所述反渗透膜的水经所述浓水排出口排入浓水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还包括清洗水泵和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泵用以将清洗水箱中的水抽送至精密过滤器,经所述精密过滤器滤出的水用以清洗所述反渗透装置中的反渗透膜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外设置有抽吸泵、清洗泵和反洗风机,所述清洗泵用以对所述膜组的表面进行冲洗,所述反洗风机用以对所述膜组的表面进行空气擦洗;所述抽吸泵用以抽吸超滤组件产水,所述抽吸泵与所述产水管相连,滤出的清液自所述产水管排入超滤产水池中,所述超滤产水池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混凝反应池相连,所述混凝反应池上设置有絮凝剂投放口,所述混凝反应池中设置有混凝搅拌机,所述混凝搅拌机用以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搅拌引起紊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消能池、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和后混凝池,其中:所述混凝池、反应池、絮凝池及后混凝池中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
所述沉淀池外配置有高密污泥回流泵,所述高密污泥回流泵用以将所述沉淀池中的部分污泥抽送至所述絮凝池中,且将所述沉淀池中的另一部分污泥抽送至污泥浓缩池,所述高密污泥回流泵为螺杆泵;
所述沉淀池上方设置斜管澄清区,自所述斜管澄清区排出的水自流入所述V型滤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的刮板上固定连接有浓缩格栅,所述浓缩格栅上形成若干个小栅格;
所述刮泥机的排泥口与污泥暂存池的进口相连,所述污泥暂存池的出口与所述污泥调理罐的进口相连,所述污泥调理罐的出口与污泥脱水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滤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V型滤池的出水口与原水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原水池的出水口与自清洗过滤器相连,经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被排入所述膜池中。
9.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电力企业循环水自调节池中排至混凝反应池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被所述混凝反应池初步去除;
S2:自所述混凝反应池排出的水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中,水中的硬度、悬浮物和胶体被所述高密度沉淀池进一步去除;
S3:自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排出的水流至V型滤池中,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被所述V型滤池进一步去除;
S4:自所述V型滤池排出的水经自清洗过滤器过滤后排至所述膜池中经所述超滤组件进行过滤;
S5:经所述超滤组件过滤得到的清液排至所述反渗透装置中进行脱盐,经所述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的清水被企业回用,经所述反渗透装置处理得到的浓水被排入浓水池中待再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刮泥机将沉淀在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刮出,并排至污泥暂存池中,再将所述污泥暂存池中的污泥排入污泥调理罐中,所述污泥调理罐的污泥排出口与污泥脱水机相连,经所述污泥脱水机脱除水分的污泥被排至集中点。
CN202310759073.8A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Pending CN116655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9073.8A CN116655172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9073.8A CN116655172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5172A true CN116655172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9073.8A Pending CN116655172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51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0701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污超滤膜及其在循环水浓排水再回收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0701A (zh) * 2023-09-08 2023-10-13 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污超滤膜及其在循环水浓排水再回收中的应用
CN116870701B (zh) * 2023-09-08 2023-11-21 杭州尚善若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污超滤膜及其在循环水浓排水再回收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7645C (zh) 造纸、印染工业污水再生处理零排放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2452751B (zh) 工业废水深度除盐回用方法
CN100336746C (zh) 利用冶金污水制取纯水的方法
CN103613252B (zh) 一种处理光伏有机废水的装置和工艺
CN101074141B (zh)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CN102838227A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269903B (zh) 炼油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544448A (zh) 一种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和电厂锅炉给水的方法
CN116655172A (zh)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电力轻污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2208665U (zh) 一种线路板清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CN105293787B (zh) 一种冷轧碱性排放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系统和方法
CN105198106A (zh) 一种自来水水厂工艺排水回收的集成设备
CN202729926U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
CN210855500U (zh)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12028273A (zh) 一种高回收率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8249700B (zh)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漂染废水处理工艺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11871651U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CN209906563U (zh) 一种处理抗氧化剂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12759116A (zh) 一种含fep废水回收处理系统
CN116535061A (zh) 一种轻污染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8532528U (zh) 一种印染厂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12520903A (zh) 一种海水淡化前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26886A (zh) 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的低耗高效型平板陶瓷膜微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