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5300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5300A
CN103875300A CN201280048763.2A CN201280048763A CN103875300A CN 103875300 A CN103875300 A CN 103875300A CN 201280048763 A CN201280048763 A CN 201280048763A CN 103875300 A CN103875300 A CN 103875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community
uplink sig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87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5300B (zh
Inventor
永田聪
阿部哲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异构网络中,降低对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干扰。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比宏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LPN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用户终端中,基于从宏基站或LPN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并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宏基站或LPN。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为目的,采用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和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W-CDMA(宽带码分多址)的系统的特征。关于该UMTS网络,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正研究LTE(长期演进)(非专利文献1)。
第三代系统使用大致5MHz的固定频带,能够实现下行线路中最大2Mbps左右的传输率。另一方面,在LTE方式的系统中,使用1.4MHz~20MHz的可变频带,能够实现下行线路中最大300Mbps以及上行线路中75Mbps左右的传输率。此外,在UMTS网络中,以进一步的宽带化及高速化为目的,也在讨论LTE的后继的系统(例如,LTE-Advanced(LTE-A)系统)。
在LTE-A系统中,正研究异构网络(HetNet)中的性能改善技术。该异构网络是指除了利用以往的宏基站(宏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还利用微微基站(微微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毫微微基站、RRH(远程无线头)基站等发送功率小的各种方式的基站(低发送功率基站)的重叠型网络。鉴于局域网的重要性,该异构网络被期待作为实现系统容量的进一步增大的手段。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912(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 EvolvedUTRA and UTRAN",Sept.20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异构环境中,宏基站的发送功率与低发送功率基站的发送功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宏基站重叠的小区区域和低发送功率基站重叠的小区区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尤其关于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UE)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控制信道以及参照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照信号),存在对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以及参照信号带来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该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在异构网络中,能够降低对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的干扰。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基站装置,其具有通知部,所述通知部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装置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户终端,其具有配置部,所述配置部基于所述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通知部,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装置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配置部,基于从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或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通知的所述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以及发送部,将所述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和所述第2小区的所述低发送功率基站装置。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有: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的步骤;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基于从所述基站或低发送功率基站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的步骤;以及将所述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所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异构网络中,能够减少对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网络环境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干扰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之间的正交化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CoMP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之间的正交化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SRS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SRS之间的正交化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CoMP终端的SRS与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SRS之间的正交化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无线基站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9是与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处理部对应的功能模块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1是与用户终端的基带处理部对应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网络环境的图。作为网络环境,有如图1A所示的作为以往的蜂窝环境的同质网络环境、以及如图1B所示的作为利用了发送功率不同的各种方式的发送接收节点的重叠型网络的异构网络环境。
在同质网络中,如图1A所示,有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的结构、或者包含从无线基站装置(eNB)通过光纤架设的远程无线装置(RRE:Remote Radio Equipment)的结构。在同质网络中,小区的大小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在异构网络环境中,如图1B所示,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小区(宏小区)、和具有比宏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小区(LPN(低功率节点)小区)重叠。这里,LPN小区是指以与对宏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宏基站)进行发送接收的功率相差几十dB的功率进行发送接收的节点的小区,具体来说是指毫微微基站的小区、微微基站的小区、中继装置的小区、RRE的小区等。
鉴于局域网的重要性,异构网络被期待作为实现系统容量的进一步增大的手段。但是,如上述那样,在异构网络中,如图2所示,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宏UE)以相对大的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控制信道以及参照信号(SRS),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或协调多点发送应用时的基站的用户终端(LPN-UE、CoMP-UE)以相对小的(比宏UE小几十dB)发送功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控制信道以及参照信号(SRS)。因此,宏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有时对LPN-UE的上行链路信号带来干扰。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发现在异构网络环境中通过使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和LPN-UE的上行链路信号互相正交能够防止宏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对LPN-UE的上行链路信号带来干扰,从而完成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使连接到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的基站(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具有比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互相正交。例如,作为上行链路信号可举出上行控制信道信号或探测参照信号等。
本发明中将上行链路信号正交时,有在频域正交的方法、在时域正交的方法、以及在频域以及时域正交的方法。图3表示将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LPN)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正交的状态。图3A所示的在频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频域。图3B所示的在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时域(例如,不同的子帧)。图3C所示的在频域以及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频域以及不同的时域。
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作为用于实现小区间正交化的技术,正研究协调多点发送(CoMP:协作多点传输)。在CoMP发送中,由多个小区协调对一个或多个UE进行发送的信号处理。具体来说,正在研究在下行链路传输中,应用预编码的多个小区同时发送、协调调度/波束成形等。3GPP中,正在研究在异构网络中也应用上述的作为小区间正交化技术的CoMP发送。此时,也预想宏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对LPN-UE的上行链路信号带来干扰。另外,在CoMP应用时,从基站对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通知CoMP应用。
从而,此时也考虑应用本发明。图4表示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正交化的状态。图4A所示的在频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频域。图4B所示的在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时域(例如,不同的子帧)。在图4C所示的在频域以及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和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配置于不同的频域以及时域。
此外,针对SRS也与上行控制信道信号一样,能够应用本发明。图5表示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正交化的状态。在图5A所示的在频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频域。在图5B所示的在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时域(例如,不同的子帧)。在图5C所示的在频域以及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频域以及不同的时域。
图6表示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正交的状态。在图6A所示的在频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频域。在图6B所示的在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时域(例如,不同的子帧)。在图6C所示的在频域以及时域正交的方法中,在配置SRS的无线资源中,将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用的SRS以及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用的SRS配置于不同的频域以及不同的时域。
在本发明中,为了以图3~图6所示的配置从用户终端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从无线基站装置(宏基站、LPN)对用户终端通知无线资源信息。该无线资源信息是指连接到第1小区的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从而,作为无线资源信息,可以是用于表示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用于表示本终端不能使用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也可以是连接到其他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配置于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用于表示本终端可使用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这些无线资源的信息进行组合而通知。
另外,也可以不通知无线资源信息,而是固定使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或者SRS、以及LPN-UE或者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或者SRS互相正交的配置。
例如,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情况下,(1)在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LPN-UE)或者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CoMP-UE)中,从LPN或者应用CoMP时的基站(CoMP基站)被通知在本终端中能够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宏UE)中,从宏基站被通知在宏UE中能够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或者,(2)在连接到LPN的用户终端(LPN-UE)或者CoMP应用时的用户终端(CoMP-UE)中,从LPN或者CoMP基站被通知在本终端中不能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宏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连接到宏基站的用户终端(宏UE)中,从宏基站被通知在宏UE中不能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LPN-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另外,在(2)的情况下,也可以从LPN或者CoMP基站对LPN-UE或者CoMP-UE通知在本终端中不能配置上行控制信道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宏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对宏UE不通知无线资源信息。
例如,在图5以及图6所示的情况下,(1)在LPN-UE或者CoMP-UE中,从LPN或者CoMP基站被通知在本终端中能够配置SRS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宏UE中,从宏基站被通知在宏UE中能够配置SRS的无线资源的信息。或者,(2)在LPN-UE或者CoMP-UE中,从LPN或者CoMP基站被通知在本终端中不能配置SRS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宏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宏UE中,从宏基站被通知在宏UE中不能配置SRS的无线资源的信息(LPN-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另外,在(2)的情况下,也可以从LPN或者CoMP基站对LPN-UE或者CoMP-UE通知在本终端中不能配置SRS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宏UE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对宏UE不通知无线资源信息。
从宏基站至宏UE的无线资源信息的通知、从CoMP基站至CoMP-UE的无线资源信息的通知、从LPN至LPN-UE的无线资源信息的通知是通过高层信令来进行的。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宏基站-LPN或者CoMP基站之间通过光纤、无线回程链路、X2接口发送接收上述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宏基站和低发送功率基站(LPN)或者CoMP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链路连接,也可以通过X2接口等有线链路连接。此外,宏基站和LPN或者CoMP基站的关系可以是主从关系,也可以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宏基站和LPN或者CoMP基站处于主从的关系的情况例如是由LPN或者CoMP基站形成的小区是Phantom cell的情况等。
如此,在本发明中,从宏基站、LPN、或者CoMP基站向用户终端通知使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和LPN-UE、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信息,在该用户终端中,基于该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宏基站、LPN、或者CoMP基站。由此,在异构网络中,能够降低对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或CoMP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干扰。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7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LTE系统或者包括超3G的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以将LTE系统的系统频带为一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称为IMT-Advanced,也可以被称为4G。
如图7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被构成为,包含无线基站装置20A、20B、以及与该无线基站装置20A、20B通信的多个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无线基站装置20A、20B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该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此外,无线基站装置20A、20B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而相互连接。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在小区C1、C2中能够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进行通信。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各个小区C1、C2分别如图1B所示的宏小区那样,采用异构网络结构,在宏小区重叠LPN的小区。此外,在宏小区内,根据需要,由多个基站进行CoMP发送的控制。
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包括LTE终端以及LTE-A终端,但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作为第1、第2用户终端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设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进行无线通信的是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而进行说明,但更一般地,可以是既包括用户终端又包括固定终端装置的用户装置(UE)。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针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针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但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并不限定于此。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对各副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频带按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频带,多个终端互相利用不同的频带,从而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下行链路的通信信道具有作为在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共享的下行数据信道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下行L1/L2控制信道(PDCCH、PCFICH、PHICH)。通过PDSCH,传输发送数据以及上位控制信息。通过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等。通过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传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ACK/NACK。
上行链路的通信信道有作为在各用户终端共享的上行数据信道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作为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该PUSCH,传输发送数据和上位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信息(CQI)、ACK/NACK等。
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整体结构。另外,由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作为无线基站装置20进行说明。此外,由于后述的第1、第2用户终端10A、10B也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作为用户终端10进行说明。无线基站装置20包括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部202、发送接收部(通知部)203、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呼叫处理部205、传输路径接口206。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装置20对用户终端发送的发送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中,下行数据信道的信号被进行PDCP层的处理、发送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处理、预编码处理。此外,针对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通过广播信道,对连接到相同小区的用户终端10通知用于各用户终端10与无线基站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在用于该小区中的通信的信息,例如包含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用于生成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号的根序列的识别信息(根序列索引)等。
发送接收部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放大器部202放大被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而输出到发送接收天线201。另外,发送接收部203构成用于接收包含多个小区间的相位差的信息以及PMI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部件、以及将发送信号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发送部件。
另一方面,关于通过上行链路从用户终端10对无线基站装置20发送的信号,被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部202放大,且被发送接收部203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包含的发送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被解码的信号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转发到上位站装置30。
呼叫处理部2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和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装置2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模块图。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主要由层1处理部2041、MAC处理部2042、RLC处理部2043、无线资源通知部2044构成。
层1处理部2041主要进行有关物理层的处理。层1处理部2041例如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频率解映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数据解码等处理。此外,层1处理部2041对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数据调制、频率映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等处理。
MAC处理部2042进行对于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的MAC层中的重发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调度、PUSCH/PDSCH的传输格式的选择、PUSCH/PDSCH的资源块的选择等处理。
RLC处理部2043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分组/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分组,进行分组的分割、分组的结合、RLC层中的重发控制等。
无线资源通知部2044向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第1小区的基站(例如,宏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和连接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LPN、CoMP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被互相正交化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作为无线资源的信息,可举出用于表示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本装置能够使用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用于表示连接到其他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本装置不能使用何处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无论是LTE终端还是LTE-A终端,其硬件的主要部分结构都相同,因此不进行区分说明。用户终端10具有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部102、发送接收部(接收部)103、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应用部105。
关于下行链路的数据,被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部102放大,被发送接收部103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被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内,下行链路的发送数据被转发到应用部105。应用部105进行有关比物理层、MAC层上位的层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内,广播信息也被转发到应用部105。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发送数据从应用部1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进行映射处理、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发送接收部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此后,放大器部102放大被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而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另外,发送接收部103构成用于将相位差的信息、连接小区的信息、被选择的PMI等发送给多个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发送部件、以及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部件。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用户终端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模块图。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主要由层1处理部1041、MAC处理部1042、RLC处理部1043、信号复用部1044构成。
层1处理部1041主要进行与物理层有关的处理。层1处理部1041例如对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频率解映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数据解调等处理。此外,层1处理部1041对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数据调制、频率映射、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等处理。
MAC处理部1042进行对于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的MAC层中的重发控制(HARQ)、下行调度信息的分析(PDSCH的传输格式的确定、PDSCH的资源块的确定)等。此外,MAC处理部1042进行对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信号的MAC重发控制、上行调度信息的分析(PUSCH的传输格式的确定、PUSCH的资源块的确定)等处理。
RLC处理部1043对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分组/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分组,进行分组的分割、分组的结合、RLC层中的重发控制等。
信号复用部1044基于从基站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例如,宏UE基于从宏基站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LPN-UE基于从LPN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CoMP-UE基于从CoMP应用时的基站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宏基站对宏UE通知连接到宏基站的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和连接到LPN或CoMP基站的LPN-UE或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图3~图6所示的配置位置的无线资源信息)。同样地,LPN对LPN-UE通知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和LPN-UE或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同样地,CoMP基站对CoMP-UE通知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和LPN-UE或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在宏UE中,基于从宏基站通知到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并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宏基站。同样地,在LPN-UE中,基于从LPN通知到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并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LPN。同样地,在CoMP-UE中,基于从CoMP基站通知到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道信号、SRS)配置于无线资源,并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CoMP基站。
如此,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将宏UE的上行链路信号和LPN-UE或CoMP-UE的上行链路信号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信息从宏基站、LPN或CoMP基站向分别连接的用户终端通知,在该用户终端中,基于该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将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宏基站、LPN、或者CoMP基站。由此,在异构网络中,能够减少对于连接到低发送功率基站或CoMP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的干扰。
以上,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改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仅仅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意思。
本申请基于2011年10月3日申请的特愿2011-219464。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无线基站装置,其具有通知部,所述通知部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
用户终端,其具有配置部,所述配置部基于所述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在时域和/或频域中被正交。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过高层信令对用户终端通知所述无线资源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是上行控制信道信号或者探测参照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信号是协调多点发送应用时的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信号。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是第1小区的基站和/或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
7.一种无线基站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
通知部,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8.一种用户终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
配置部,基于从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或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通知的所述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以及
发送部,将所述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或所述第2小区的所述低发送功率基站。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具有规定的小区半径的第1小区和具有比所述第1小区的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半径的第2小区重叠了的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对用户终端通知连接到所述第1小区的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和连接到所述第2小区的低发送功率基站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被互相正交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基于从所述基站或所述低发送功率基站通知的无线资源信息,将上行链路信号配置于无线资源的步骤;以及将所述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或者所述低发送功率基站的步骤。
CN201280048763.2A 2011-10-03 2012-10-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5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9464 2011-10-03
JP2011-219464 2011-10-03
PCT/JP2012/075396 WO2013051511A1 (ja) 2011-10-03 2012-10-0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300A true CN103875300A (zh) 2014-06-18
CN103875300B CN103875300B (zh) 2018-04-06

Family

ID=4804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76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5300B (zh) 2011-10-03 2012-10-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47809A1 (zh)
EP (1) EP2765820A4 (zh)
JP (1) JP5828002B2 (zh)
CN (1) CN103875300B (zh)
WO (1) WO2013051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6499B2 (ja) * 2013-08-15 2017-10-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490788B (zh) * 2014-09-18 2018-12-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探测参考信号复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39454B2 (en) 2014-12-11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colliding transmissions in LTE and ultra-low latency LTE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0299A1 (ja) * 2009-03-25 2010-09-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20110111779A1 (en) * 2009-11-06 2011-05-12 Motorola-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terminals operat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067647A (zh) * 2008-06-16 2011-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图及其在网络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WO2011068367A2 (ko) * 2009-12-03 2011-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저감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60411A (zh) * 2008-09-22 201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1865B2 (ja) * 2008-04-04 2013-1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移動局装置およびプレコーディング行列使用方法
US8442069B2 (en) * 2008-04-14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uplink control for restricted association networks
WO2010103728A1 (ja) * 2009-03-12 2010-09-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1472750B1 (ko) * 2009-04-01 2014-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에서 간섭 완화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8437298B2 (en) * 2009-07-29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interference decrease/cancellation techniques
KR20110049623A (ko) * 2009-11-04 2011-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코디네이션 방법 및 그 단말
US9392609B2 (en) * 2009-12-15 2016-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nter-heterogeneous cell interference
US20120270535A1 (en) * 2009-12-17 2012-10-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mplicit CSI Feedback for DL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US8588833B2 (en) * 2010-04-30 2013-11-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ssigning and coordina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KR101931711B1 (ko) * 2010-06-14 2018-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8837301B2 (en) * 2010-11-08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KR101833829B1 (ko) * 2010-12-23 2018-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협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693420B2 (en) * 2011-08-10 2014-04-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647A (zh) * 2008-06-16 2011-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图及其在网络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CN102160411A (zh) * 2008-09-22 201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
WO2010110299A1 (ja) * 2009-03-25 2010-09-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20110111779A1 (en) * 2009-11-06 2011-05-12 Motorola-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terminals operat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1068367A2 (ko) * 2009-12-03 2011-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저감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On the PUCCH Modifications for CoMP", 《R1-11238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47809A1 (en) 2014-09-04
JPWO2013051511A1 (ja) 2015-03-30
CN103875300B (zh) 2018-04-06
EP2765820A1 (en) 2014-08-13
JP5828002B2 (ja) 2015-12-02
WO2013051511A1 (ja) 2013-04-11
EP2765820A4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4480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224358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92555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38563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170427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7489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221455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155671A (zh) 信令通知方法、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7432014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64741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250455A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JP2016219889A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370977A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488343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31233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67574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4205926A (zh) 无线通信系统、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2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CN1039183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63460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7211396A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03088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US20190014588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580450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87530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