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1233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1233A
CN103931233A CN201280054429.8A CN201280054429A CN103931233A CN 103931233 A CN103931233 A CN 103931233A CN 201280054429 A CN201280054429 A CN 201280054429A CN 103931233 A CN103931233 A CN 103931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base
content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44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田聪
云翔
佘小明
陈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应用CoMP发送时不使吞吐量降低而削减CSI反馈的开销。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将反馈到进行CoMP发送的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决定为不同,将CSI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在用户终端中,基于从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CSI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将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CoMP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蜂窝系统等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为目的,通过采用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或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以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为基础的系统的特征。关于该UMTS网络,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延迟等为目的,研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非专利文献1)。
第三代系统使用大致5MHz的固定频带,在下行线路中能够实现最大2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在LTE的系统中,使用1.4MHz~20MHz的可变频带,在下行线路中能够实现最大300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且在上行线路中能够实现75Mbps左右的传输速率。此外,在UMTS网络中,以进一步的宽频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的系统(例如,LTE-Advanced(LTE-A))。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912(V7.1.0),"Feasibility study forEvolved UTRA and UTRAN",Sept.20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作为有望对LTE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的一个技术,有小区间正交化。例如,在LTE-A系统中,上行下行链路都通过正交多址而实现小区内的正交化。即,在下行链路中,在频域中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间进行正交化。另一方面,与W-CDMA相同,小区间基于一小区频率重复的干扰随机化是基本的。
因此,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作为用于实现小区间正交化的技术,研究协调多点发送接收(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技术。在该CoMP发送接收中,对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UE,多个小区协调而进行发送接收的信号处理。例如,研究在下行链路中应用预编码的多小区同时发送、协调调度/波束成型等。通过这些CoMP发送接收技术的应用,尤其期待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UE的吞吐量特性的改善。
为了应用CoMP发送接收技术,需要从用户终端向无线基站装置反馈对于多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因此,CSI反馈的开销变大。若简单地使CSI反馈的开销减小,则不能有效地应用CoMP发送接收技术,且吞吐量不能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应用CoMP发送时不使吞吐量降低而削减CSI反馈的开销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决定部,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以及通知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具有: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是在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决定部,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以及通知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是在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中,具有: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的步骤;以及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步骤,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具有: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的步骤;以及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应用CoMP发送时不使吞吐量降低而削减CSI反馈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协调多点发送的图。
图2是表示协调多点发送接收中应用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服务小区和协调小区的CSI内容的组合的图。
图4是表示无线基站装置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步骤的时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无线基站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7是对应于无线基站装置的基带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9是对应于用户终端的基带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说明下行链路的CoMP发送。作为下行链路的CoMP发送,有协调调度/协调波束成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CoordinatedBeamforming)、以及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协调调度/协调波束成形是仅从一个小区对一个用户终端UE发送共享数据信道的方法,如图1A所示那样考虑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或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而进行频率/空间区域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另一方面,联合处理是应用预编码而从多个小区同时发送共享数据信道的方法,有如图1B所示那样从多个小区对一个用户终端UE发送共享数据信道的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和如图1C所示那样瞬时选择一个小区而发送共享数据信道的动态点选择(DPS:Dynamic PointSelection)。
作为实现CoMP发送接收的结构,例如有如图2A所示那样包含对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eNB)通过光纤等连接的多个远程无线装置(RRE:Remote Radio Equipment)的结构(基于RRE结构的集中控制)、和如图2B所示那样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eNB)的结构(基于独立基站结构的自主分散控制)。另外,在图2A中,表示包含多个远程无线装置RRE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那样仅包含单一的远程无线装置RRE的结构。
在图2A所示的结构(RRE结构)中,通过无线基站装置eNB集中控制远程无线装置RRE1、RRE2。由于在RRE结构中,进行多个远程无线装置RRE的基带信号处理以及控制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集中基站)和各小区(即,各远程无线装置RRE)之间通过使用了光纤的基带信号而连接,所以能够在集中基站中统一进行小区间的无线资源控制。即,独立基站结构中成为问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信令的延迟或开销的问题变小,小区间的高速的无线资源控制变得比较容易。从而,在RRE结构中,在下行链路中,能够应用使用多个小区同时发送那样的高速的小区间的信号处理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图2B所示的结构(独立基站结构)中,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eNB(或RRE)中分别进行调度等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此时,通过小区1的无线基站装置eNB和小区2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的X2接口,根据需要将定时信息或调度等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任一个无线基站装置eNB,从而进行小区间的协调。
CoMP发送用于改善存在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的吞吐量。因此,在用户终端存在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以应用CoMP发送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在无线基站装置中,求得来自用户终端的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例如,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在其差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即小区间的质量差小的情况下,判断为用户终端存在于小区边缘而应用CoMP发送。另一方面,在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的差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即小区间的质量差大的情况下,判断为由于临近其中一个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所以用户终端存在于小区的中央附近而不应用CoMP发送。
在应用CoMP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将多个小区的各个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到无线基站装置(服务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另一方面,在不应用CoMP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将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到无线基站装置。像这样,若应用CoMP发送,则由于反馈多个小区的各个的信道状态信息,所以反馈信息的开销变大。
在此,作为信道状态信息,有每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小区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在联合传输型的CoMP中,从多个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对用户终端以相同的相位、相同的定时发送相同的数据。此时,与各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一起,需要反馈小区间的信息,使得在用户终端中能够以相同的相位、相同的定时接收相同的数据。作为每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可列举PMI(Precode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CDI(Channel DistributionInformation,信道分布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等,作为小区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可列举相位差信息、振幅差信息等。
本发明人们着眼于反馈上述信道状态信息时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内容。在应用CoMP发送的情况下,在服务小区(与用户终端连接的小区)、和协调小区(CoMP时与服务小区协调的小区)中,从用户终端通知的信息量不同。由于服务小区与用户终端连接,所以从用户终端通知的信息量多。因此,需要从用户终端反馈到服务小区的精度高。另一方面,关于协调小区,由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信息量少,所以认为不需要使反馈精度与服务小区等同。因此,本发明人们看出通过使对服务小区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对协调小区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不同,从而能够削减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开销,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人们改变小区间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并实际测定根据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的差(质量差)相对性能变化了多少。此时,对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设定为反馈精度变高,对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定为反馈精度变低。其结果,得知相对性能维持较高。此外,得知如下的结果:在质量差相对大的情况下,得到与对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都设定为反馈精度高的情况大致相同的相对性能。即,得知在质量差相对大的情况下,即使对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定为反馈精度变低,也能够维持相对性能。
因此,本发明人们看出通过使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不同,从而能够削减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开销,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通过使反馈到CoMP发送的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决定为不同而进行反馈,从而在应用CoMP发送时不使吞吐量降低而削减CSI反馈的开销。特别是,通过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从而能够不使吞吐量降低而削减CSI反馈的开销。
在本发明中,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由此,能够削减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的开销。此外,在本发明中,CSI的内容由(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2)细量化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预编码矩阵指标(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而定义。在此,(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是子帧等级,子带等级的协方差矩阵。(2)细量化信道矩阵是比PMI中规定的粒度更细的量化(例如,比已有的PMI多的比特数)的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是数十msec左右、全频带的协方差矩阵。(5)粗量化信道矩阵是比PMI中规定的粒度更粗的量化(例如,比已有的PMI少的比特数)的信道矩阵。
在如上述那样定义反馈精度不同的CSI的情况下,关于反馈精度,从高起成为(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2)细量化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5)粗量化信道矩阵。从而,在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组合如图3所示(○标记为组合OK)。
在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组合中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优选通过选择反馈精度最高的组合的方法(第一方法)、或基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接收质量而决定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方法(第二方法)等而决定CSI内容。
使用图3说明第一方法,例如,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选项成为(2)细量化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此时,通过第一方法,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选项之中反馈精度最高的(2)细量化信道矩阵。此外,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2)细量化信道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成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此时,通过第一方法,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选项之中反馈精度最高的(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此外,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成为(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此时,通过第一方法,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选项之中反馈精度最高的(4)PMI。
另外,关于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能够根据用户终端的接收质量信息而适当决定(例如,通过如上述那样的阈值判定而决定CSI内容)。此外,作为小区的质量信息,可列举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等。
关于第二方法,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与用户终端中的接收质量相关联,根据接收质量决定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例如,在服务小区用的CSI的内容和协调小区用的CSI的内容的组合中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对接收质量预先设置多个阈值,根据协调小区的接收质量而决定协调小区用的CSI的内容。例如,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选项成为(2)细量化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此时,对接收质量预先设置三个不同的阈值(从接收质量高的阈值起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在接收质量超过第一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2)细量化信道矩阵,在接收质量为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二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在接收质量为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三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4)PMI,在接收质量为第三阈值以下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5)粗量化信道矩阵。同样,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2)细量化信道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选项成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在接收质量为第一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二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在接收质量为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三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4)PMI,在接收质量为第三阈值以下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5)粗量化信道矩阵。同样,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为(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选项成为(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在接收质量为第二阈值以下且超过第三阈值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4)PMI,在接收质量为第三阈值以下时,将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设为(5)粗量化信道矩阵。像这样,通过第二方法,关于协调小区,以接收质量越低则反馈精度越低的方式决定CSI的内容。
另外,关于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能够根据用户终端的接收质量信息而适当决定(例如,通过上述那样的阈值判定而决定CSI内容)。此外,作为小区的质量信息,可列举RSRP、RSRQ、SINR等。
在此,参照图4说明上述第二方法的控制的步骤。图4是表示无线基站装置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步骤的时序图。
首先,在用户终端中,测定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例如,RSRP)(ST11)。用户终端将该质量信息通过例如上层信令通知给无线基站装置。
接下来,在无线基站装置中,使用来自用户终端的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对接收质量如上述那样进行阈值判定(ST12)。接下来,在无线基站装置中,基于阈值判定的结果如上述那样决定服务小区以及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ST13)。之后,无线基站装置将CSI内容信息通过例如上层信令(RRC信令、广播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
接下来,在用户终端中,根据从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CSI内容信息而生成CSI(ST14)。并且,将这样生成的CSI对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按每个小区进行反馈(ST15)。若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控制,则能够以维持着应用CoMP时的吞吐量的状态,实现最多30%的反馈信息的开销削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LTE系统或包含SUPER3G的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频带为一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IMT-Advanced,也可以被称为4G。
如图5所示那样,无线通信系统1包含无线基站装置20A、20B、以及与该无线基站装置20A、20B进行通信的多个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而构成。无线基站装置20A、20B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该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此外,无线基站装置20A、20B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而相互连接。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能够在小区C1、C2中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进行通信。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在小区间,根据需要而通过多个基站进行CoMP发送的控制。
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包含LTE终端以及LTE-A终端,但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作为第一、第二用户终端而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作为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进行无线通信的是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而说明,但更一般地也可以是包含用户终端和固定终端装置的用户装置(UE)。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关于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关于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但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定于此。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将数据映射到各子载波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频带对各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频带,通过多个终端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下行链路的通信信道具有作为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中共享的下行数据信道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下行L1/L2控制信道(PDCCH、PCFICH、PHICH)。通过PDSCH,发送数据以及上位控制信息被传输。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等被传输。通过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被传输。通过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对于PUSCH的HARQ的ACK/NACK被传输。
上行链路的通信信道具有作为各用户终端中共享的上行数据信道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即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该PUSCH,发送数据和上位控制信息被传输。此外,通过PUCCH,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信息(CQI)、ACK/NACK等被传输。
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整体结构。另外,由于无线基站装置20A、20B是同样的结构,所以作为无线基站装置20而说明。此外,由于后述的第一、第二用户终端10A、10B也是同样的结构,所以作为用户终端10而说明。无线基站装置20具备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部202、发送接收部(通知部)203、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呼叫处理部205、以及传输路径接口206。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装置20被发送至用户终端的发送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被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中,对下行数据信道的信号进行PDCP层的处理、发送数据的分割/结合、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处理、预编码处理。此外,关于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204通过广播信道,对与相同小区连接的用户终端10通知各用户终端10用于进行与无线基站装置20的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在用于进行该小区中的通信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用于生成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信号的根序列的识别信息(Root SequenceIndex,根序列索引)等。
发送接收部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放大器部202对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至发送接收天线201。另外,发送接收部203构成用于接收包含多个小区间的相位差的信息以及PMI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部件、以及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发送部件。
另一方面,关于通过上行链路从用户终端10被发送至无线基站装置20的信号,由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部202被放大,通过发送接收部203被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204。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基带信号所包含的发送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解码后的信号经由传输路径接口206被转发至上位站装置30。
呼叫处理部2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装置2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主要由层1处理部2041、MAC处理部2042、RLC处理部2043、以及CSI内容决定部2044构成。
层1处理部2041主要进行与物理层相关的处理。层1处理部2041例如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频率解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数据解调等处理。此外,层1处理部2041对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数据调制、频率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等处理。
MAC处理部2042进行对于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的MAC层中的重发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调度、PUSCH/PDSCH的传输格式的选择、PUSCH/PDSCH的资源块的选择等处理。
RLC处理部2043对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到的分组/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分组,进行分组的分割、分组的结合、RLC层中的重发控制等。
CSI内容决定部2044决定要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内容和要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内容。CSI内容决定部2044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内容不同的方式,具体而言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由此,能够削减CSI反馈的开销。此外,CSI内容决定部2044在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组合中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反馈精度最高的组合的方法(第一方法)、或基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接收质量而决定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方法(第二方法)而决定CSI内容。该CSI内容信息例如通过上层信令被通知给用户终端。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由于LTE终端和LTE-A终端的硬件的主要部分结构相同,所以不区分而进行说明。用户终端10具备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部102、发送接收部(接收部)103、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以及应用部105。
关于下行链路的数据,由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部102被放大,通过发送接收部103被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通过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内,下行链路的发送数据被转发至应用部105。应用部1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上位的层相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内,广播信息也被转发至应用部105。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发送数据从应用部105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进行映射处理、重发控制(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发送接收部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之后,放大器部102对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另外,发送接收部103构成用于将相位差的信息、连接小区的信息、所选择的PMI等发送至多个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发送部件、以及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部件。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用户终端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主要由层1处理部1041、MAC处理部1042、RLC处理部1043、反馈信息生成部1044、以及质量测定部1045构成。
层1处理部1041主要进行与物理层相关的处理。层1处理部1041例如对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解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频率解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数据解调等处理。此外,层1处理部1041对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数据调制、频率映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等处理。
MAC处理部1042进行对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的MAC层中的重发控制(HARQ)、下行调度信息的分析(PDSCH的传输格式的确定、PDSCH的资源块的确定)等。此外,MAC处理部1042进行对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信号的MAC重发控制、上行调度信息的分析(PUSCH的传输格式的确定、PUSCH的资源块的确定)等处理。
RLC处理部1043对通过下行链路接收到的分组/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分组,进行分组的分割、分组的结合、RLC层中的重发控制等。
反馈信息生成部1044生成CSI(反馈信息)。作为CSI,可列举每个小区CSI(PMI、CDI、CQI)、小区间CSI(相位差信息、振幅差信息)、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符)等。关于CSI(尤其是CDI),若是(1)短区间协方差矩阵,则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选项由(2)细量化信道矩阵、(3)长区间协方差矩阵、(4)PMI或(5)粗量化信道矩阵而定义。反馈信息生成部1044根据从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CSI内容信息而生成CSI。即,反馈信息生成部1044生成定义为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CSI(CDI)。这些CSI通过PUCCH或PUSCH被反馈到无线基站装置。
质量测定部1045测量进行CoMP发送的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作为该质量信息,可列举RSRP、RSRQ、SINR等。该质量信息通过上层信令被通知给无线基站装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首先,在用户终端的质量测定部1045中,测定进行CoMP发送的每个小区的质量信息(例如,RSRP)。用户终端将该质量信息例如通过上层信令通知给无线基站装置。
接下来,在无线基站装置的CSI内容决定部2044中,基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接收质量而决定CSI内容。此时,CSI内容决定部2044以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内容不同的方式,具体而言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之后,无线基站装置将CSI内容信息例如通过上层信令通知给用户终端。
另外,在CSI内容决定部2044中,在反馈到服务小区的CSI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的组合中有多个选项的情况下,选择反馈精度最高的组合,或基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接收质量而决定反馈到协调小区的CSI的内容。
接下来,在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生成部1044中,根据从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CSI内容而生成CSI(CDI)。并且,将这样生成的CSI(CDI)与其他CSI一起,按每个小区反馈到进行CoMP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由此,能够以维持着应用CoMP时的吞吐量的状态实现反馈信息的开销削减。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意旨和范围而作为修正和变更方式而实施。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不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2011年11月7日申请的特愿2011-243023。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决定部,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以及通知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具有: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更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关于所述协调小区,以接收质量越低则反馈精度越低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由短区间协方差矩阵、细量化信道矩阵、长区间协方差矩阵、预编码矩阵指标、或粗量化信道矩阵而定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oMP发送为联合传输型CoMP发送。
6.一种无线基站装置,是在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决定部,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以及通知部,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更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
8.一种用户终端,是在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终端具有:生成部,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具备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进行协调多点发送接收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中,具有:将反馈到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和反馈到协调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决定为不同的步骤;以及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终端中,具有:基于从所述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而生成反馈信息的步骤;以及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进行协调多点发送的小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以对服务小区的反馈精度比对协调小区的反馈精度更高的方式决定信道状态信息的内容。
CN201280054429.8A 2011-11-07 2012-11-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39312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3023 2011-11-07
JP2011243023A JP5911265B2 (ja) 2011-11-07 2011-11-07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2/078340 WO2013069537A1 (ja) 2011-11-07 2012-11-0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1233A true CN103931233A (zh) 2014-07-16

Family

ID=4828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4429.8A Pending CN103931233A (zh) 2011-11-07 2012-11-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2984B2 (zh)
EP (1) EP2779741B1 (zh)
JP (1) JP5911265B2 (zh)
CN (1) CN103931233A (zh)
WO (1) WO20130695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426A (zh) * 2016-02-03 2018-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14223151A (zh) * 2019-08-29 2022-03-2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8505B2 (ja) * 2011-11-07 2016-05-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30250876A1 (en) * 2012-03-14 2013-09-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Inter-Transmission Point Phase Relationship Feedback For Joint Transmission CoMP
JP2014027626A (ja) * 2012-07-30 2014-02-06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US10090897B2 (en) * 2016-04-15 2018-10-02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estimating method thereof
US10470242B2 (en) * 2016-11-18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compens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NR-SS CoMP
JP7414402B2 (ja) 2019-04-10 2024-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7646A (zh) * 2007-01-19 2010-0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JP2011004161A (ja) * 2009-06-18 2011-01-06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1006451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WO2011041759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channel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043328A1 (ja) * 2009-10-05 2011-04-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4942B2 (en) * 2001-07-26 2007-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non-polluting pilot codes
KR101632211B1 (ko) * 2009-01-06 2016-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환경에서 CoMP 수행 셀 결정방법 및 장치
US8401480B2 (en) * 2009-03-04 2013-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P operation and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18385B2 (en) * 2009-05-14 2014-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of precoding weigh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on the downlink
US9071961B2 (en) * 2009-06-03 2015-06-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and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2118825B (zh) * 2009-12-31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点联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KR101754970B1 (ko) * 2010-01-12 201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 상태 측정 기준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77527B (zh) * 2010-08-09 2014-12-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多小区反馈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05793A2 (en) * 2011-01-31 2012-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on multi-cell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WO2013100516A1 (en) * 2011-12-26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scheme
CN104025644B (zh) * 2012-09-21 2018-07-03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系统中的自适应信道方向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131201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7646A (zh) * 2007-01-19 2010-0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JP2011004161A (ja) * 2009-06-18 2011-01-06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1006451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WO2011041759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channel feedbac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043328A1 (ja) * 2009-10-05 2011-04-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426A (zh) * 2016-02-03 2018-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14223151A (zh) * 2019-08-29 2022-03-2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79741A4 (en) 2015-08-05
WO2013069537A1 (ja) 2013-05-16
US9312984B2 (en) 2016-04-12
EP2779741A1 (en) 2014-09-17
JP2013098956A (ja) 2013-05-20
JP5911265B2 (ja) 2016-04-27
US20140286290A1 (en) 2014-09-25
EP2779741B1 (en)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112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743965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3931233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34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284949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155671A (zh) 信令通知方法、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250367A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918297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7489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3141338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875280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370977A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JP591132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7840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563460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183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28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用户终端
JP5948099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101082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875300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186009A (zh) 无线通信系统、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