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3913A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3913A
CN103863913A CN201310659196.0A CN201310659196A CN103863913A CN 103863913 A CN103863913 A CN 103863913A CN 201310659196 A CN201310659196 A CN 201310659196A CN 103863913 A CN103863913 A CN 103863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car
passenger
earthquake
judged
rip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91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可奈子
野口真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63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3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降低使未搭乘有乘客的电梯轿厢行驶时可能发生的损伤。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地震的P波检测器(7)和S波检测器(10)、及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的负载检测装置(12)和负载判断部(13),且具备控制电梯轿厢(2)的运行的控制盘(8),当S波检测器(10)检测为发生了地震且负载检测装置(12)和负载判断部(13)判断为电梯轿厢(2)内没有乘客时,控制盘(8)对电梯轿厢(2)进行规定的运行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梯轿厢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已知有日本特开2007-254036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在发生了需要使电梯停止运行的地震的情况下,通过判断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规定的按钮是否被进行了操作来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此外,当电梯轿厢内的按钮被进行了操作时,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有乘客,此时,使电梯轿厢以低速运行到最近的楼层,并在使电梯门打开后进入停止状态。由此,在电梯轿厢内乘有乘客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防止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内的事故(参照摘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54036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作为电梯轿厢的运行控制,无论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在发生了地震时,都必须进行救出运行,将紧急停止在楼层之间的电梯轿厢以低速移动到最近的楼层,并打开电梯门。
对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发生了地震时,只在电梯轿厢内的按钮被进行了操作而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有乘客时,才使电梯轿厢以低速运行到最近的楼层,并在使电梯门打开后进入停止状态。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对因电梯内的按钮未被操作而被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时的运行控制作出任何考虑。
另一方面,在位于大楼最上层的电梯机械室内或设置在大楼内的电梯轿厢用升降通道最下方的电梯坑内等设置有地震监测器,当该地震监测器所在的地板面的加速度超过了设定值时,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各种管制运行控制。
通常,在发生了地震时,由监测初始微动(P波)的P波监测器和监测水平主要运动(S波)的S波检测器中的S波的检测值被设定为低检测值的低S波监测部分别监测振动,并且,如果电梯轿厢正在升降通道内的没有停靠层的部分行驶,且该电梯轿厢停靠到最近的楼层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以上的时间,则使电梯轿厢进行紧急停止。此后,在判断为电梯的安全电路正常,并且S波检测器中的S波的检测值被设定为高检测值的高S波监测部未检测到振动时,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后,自动进行地震管制运行,使电梯轿厢以低速行驶并停靠到最近的楼层,此后打开电梯门以救出电梯轿厢内的乘客。
然而,在该地震管制运行中,无论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均以救出乘客为目的进行救出运行,可是当使电梯轿厢以低速行驶时,可能会导致在地震中已发生了变形的导轨承受压力,使得导轨的变形进一步加剧,或损坏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各种设备。对此,在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以救出乘客为目的使电梯轿厢尽早停靠最近的楼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降低使未搭乘有乘客的电梯轿厢行驶时可能发生的损伤。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具备:地震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地震;及运行控制部,其具有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的判断部,且用于对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进行控制,在该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当所述地震检测部检测为发生了地震且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时,所述运行控制部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规定的运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降低使未搭乘有乘客的电梯轿厢行驶时可能发生的损伤。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轿厢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升降通道
2   电梯轿厢
3   平衡重
4   主吊索
5   驱动绳轮
5a  卷扬机
6   转向滑轮
7   P波检测器(地震检测部)
8   控制盘(运行控制部)
8a  安全电路
9   机械室
10  S波检测器(地震检测部)
11  传送线缆
12  负载检测装置(负载检测部)
13  负载判断部(判断部)
14  操作盘
15  目的地楼层按钮(操作按钮)
16  轿厢门
17  开门按钮
18  关门按钮
19  紧急按钮
20  目的地楼层登录部(按钮操作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结构)
本第一实施例是通过检测负载来判断电梯轿厢内有无乘客的示例。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轿厢的内部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具有电梯用的升降通道1。在升降通道1内安装有在该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2。此外,在升降通道1内安装有相对于电梯轿厢2在相反方向上进行升降的平衡重3,这些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3通过主吊索4悬吊成吊桶式。主吊索4的电梯轿厢2侧卷绕在由卷扬机5a驱动的驱动绳轮5上,平衡重3侧卷绕在转向滑轮6上。而且,通过驱动绳轮5的旋转使主吊索4移动,由此使电梯轿厢2在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此外,平衡重3被设定为在乘入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达到电梯轿厢2的规定的可乘入额定重量(额定人数)的一半以上时,作用在主吊索4上的电梯轿厢2的重量和平衡重3的重量大致相等。
另一方面,升降通道1内的最下部(底坑)内设置有检测地震的初始微动(P波)的P波检测器7。该P波检测器7是检测地震的地震检测部,其根据该P波检测器7所在的地板的加速度来检测P波。此外,P波检测器7还设置在位于升降通道1最上部的机械室9内。该机械室9内设置有控制电梯轿厢2运行的作为运行控制部的控制盘8,P波检测器7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P波时,向控制盘8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盘8将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地震管制运行。此外,在机械室9内还设置有检测水平主要运动(S波)的S波检测器10,该S波检测器10是检测地震的地震检测部,其根据该S波检测器10所在的地板的加速度来检测S波。具体来说是,该S波检测器10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S波时,向控制盘8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盘8将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地震管制运行。需要说明的是,该S波检测器10中设置有用于监测S波的设定值被设定得较低的低S波监测部及用于监测S波的设定值被设定得较高的高S波监测部。
此外,控制盘8是控制电梯轿厢2的运行的控制装置,通过用于控制卷扬机5a的驱动绳轮5的驱动的传送线缆11而与卷扬机5a连接。也就是说,控制盘8通过传送线缆11对卷扬机5a的驱动绳轮5进行驱动控制,同时对电梯轿厢2的整体运行进行控制。此外,在升降通道1内设置有用于确保在该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2的行驶安全的安全电路8a。该安全电路8a例如是设置在控制盘8内的在电梯轿厢2的运行发生了某种异常时接通的电路,其例如是在电梯轿厢2的停靠位置超过了规定的升降位置时等接通的开关、或是在电梯轿厢2超过了最上层或最下层时接通的开关、或是在电梯轿厢2的速度发生了超速时接通的开关等中的任一种开关,当这些开关接通时,安全电路8a接通。
此外,在电梯轿厢2的地板下设置有检测该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的负载检测装置12。该负载检测装置12例如分别设置在电梯轿厢2的地板面的位于对角线上的各个角部。而且,这些负载检测装置12在电梯轿厢2内乘有乘客时动作,在该电梯轿厢2内没有乘客时不动作。负载检测装置12通过用于传送该负载检测装置12的动作的传送线缆(未图示)而与控制盘8内的负载判断部13连接,在负载检测装置12进行了动作时,从负载检测装置12经由传送线缆向负载判断部13输出负载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在负载检测装置12没有动作时,该负载检测装置12不经由传送线缆向负载判断部13输出负载检测信号(不输出负载检测信号)。也就是说,由负载检测装置12和负载判断部13来构成用于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的判断部。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电梯轿厢2上安装有在乘客上下电梯轿厢2时开闭的轿厢门16。此外,在电梯轿厢2内设置有用于操作该电梯轿厢2的操作盘14,该操作盘14内设置有用于登录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用于开闭电梯轿厢2的轿厢门16的开门按钮17和关门按钮18、及用于在紧急时与外部取得联系的紧急按钮19。此外,在控制盘8内还设置有登录目的地楼层按钮15已接通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以便使电梯轿厢2朝着登录在该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内的目的地楼层行驶。该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作为检测目的地楼层按钮15是否被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按钮操作检测部而发挥功能。具体来说是,该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通过目的地楼层登录用的未图示的传送线缆而与操作盘14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连接,在该目的地楼层按钮15被操作并且目的地楼层被登录后,从操作盘14输出的目的地楼层登录信号经由传送线缆输入到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中。对此,在目的地楼层按钮15未被操作并且目的地楼层也未被登录时,操作盘14不输出目的地楼层登录信号。
(动作)
以下参照图3对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在发生了地震时也就是在地震管制运行时的电梯轿厢2的运行控制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发生了地震时(S1),由控制盘8判断P波检测器7是否进行了动作(S2),当该S2中判断为P波检测器7没有进行动作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将电梯轿厢2的运行维持在平常运行(S15)。
另一方面,当在S2中判断为P波检测器7进行了动作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控制盘8判断S波检测器10的低S波监测部是否进行了动作(S3),当S3中判断为低S波监测部没有进行动作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使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S16),并使电梯轿厢2停靠在该最近的楼层上(S17),此后恢复到平常运行(S18)。
另外,当在S3中判断为低S波监测部进行了动作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控制盘8判断电梯轿厢2是否正在行驶中(S4)。当在S4中判断为电梯轿厢2不在行驶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将该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与低设定值的S波的晃动等级相对应的低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S19)。在低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中,例如使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后停止,根据需要打开电梯门,在低S波监测部的动作结束后,使电梯轿厢2的运行恢复到平常运行等。
另一方面,当在S4中判断为电梯轿厢2正在行驶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控制盘8判断电梯轿厢2是否位于急行区域(乘客不能上下电梯的间隔大的区域)(S5)。当在S5中判断为不在急行区域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将该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低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
此外,当在S5中判断为处于急行区域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控制盘8判断使电梯轿厢2停靠到最近的楼层所需的时间是否在一定的规定时间以上(S6)。当在S6中判断为所需的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下(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将该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低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
另一方面,当在S6中判断为所需的时间在规定时间以上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使电梯轿厢2的运行紧急停止(S7),并在此后通过控制盘8判断安全电路8a是否正常(S8)。当在S8中判断为安全电路8a不正常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使电梯轿厢2在紧急停止的状态下停止运行(S20)。
并且,当在S8中判断为安全电路8a正常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判断S波检测器10的高S波监测部是否进行了动作(S9),当在S9中判断为高S波监测部进行了动作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将电梯轿厢2的运行设定为与高设定值的S波的晃动等级相对应的高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S21)。在该高S波监测地震管制运行中,例如使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后停止,根据需要打开电梯门,此后使电梯轿厢2停止运行等。
另一方面,当在S9中判断为高S波监测部没有进行动作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负载检测装置12动作,从该负载检测装置12向控制盘8的负载判断部13输出负载检测信号,并在负载判断部13中判断电梯轿厢2内是否乘有乘客(S10)。
当在S10中判断为电梯轿厢2内搭乘有乘客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后,自动使电梯轿厢2以第一低速(低速1)低速运行到最近的楼层(S11),并使电梯轿厢2停靠在该最近的楼层上(S12),此后打开电梯轿厢2的轿厢门16(S13)。此后,使电梯轿厢2停止运行(S14)。其中,S11中的低速运行时的第一低速是预先决定的规定值,是在低S波监测部监测到地震后的状态下,将救出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放在第一位时的速度。也就是说,该第一低速是将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以最适当的速度移动到最近的楼层时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低速,例如是15m/分钟左右的速度。
另一方面,当在S10中判断为电梯轿厢2内没有乘客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运行控制,也就是在经过了预先规定的一定时间后,自动使电梯轿厢2以第二低速(低速2)运行到最近的楼层(S22),使电梯轿厢2停靠在该最近的楼层上(S23),此后使电梯轿厢2停止运行(S14)。其中,S22中的低速运行时的第二低速是预先决定的规定值,是在低S波监测部进行了动作后的状态下,将减少电梯轿厢2的损伤放在第一位时的速度。也就是说,该第二低速是比第一低速低的速度,当电梯轿厢2以该第二低速行驶时,在地震中发生了变形的导轨不会承受压力,导轨的变形不会进一步加剧,也不会损坏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各种设备,该速度例如是5m/分钟左右的速度。
此外,如果在S23中打开处于停止状态的电梯轿厢2的轿厢门16,乘客可能会乘入电梯轿厢2内。所以,为了防止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2内,不在S23中打开电梯门。
(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使用安装在电梯轿厢2内的负载检测装置12,在控制盘8的负载判断部13中判断电梯轿厢2中有无乘客。此外,当由P波检测器7检测到P波且由S波检测器10的低S波监测部检测到了设定值设定得较低的S波时,如果电梯轿厢2正在升降通道1的没有出入口的部分行驶,并且该电梯轿厢2到达最近的楼层所需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以上,则使电梯轿厢2紧急停止。此后,当判断为安全电路8a正常、S波检测器10的高S波监测部未检测到设定值设定得较高的S波、并且电梯轿厢2中也没有乘客时,使电梯轿厢2以比电梯轿厢2中有乘客的情况下低的低速行驶。
也就是说,当电梯轿厢2中乘有乘客时,将救出乘客放在第一位,此时,将电梯轿厢2的速度设定为以最适当的速度将乘客运送到最近的楼层所需的低速(例如15m/分钟左右的速度)。另一方面,当电梯轿厢2中没有乘客时,不需要进行救出乘客的救出运行。此时,在使电梯轿厢2行驶时,将减少电梯轿厢的损伤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使电梯轿厢2以比第一低速低的速度行驶,使得在地震中发生了变形的导轨不会承受压力,导轨的变形不会进一步加剧,也不会损坏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各种设备,该速度例如是5m/分钟左右的速度。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电梯轿厢2中没有乘客且S波检测器10的高S波监测部未检测到设定值设定得较高的S波的情况下,当使该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后停止时,能够适当地减少导轨的变形及升降通道1内的各种设备的损伤。
第二实施例
(结构)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使用设置在电梯轿厢2内的负载检测装置12来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而在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则通过电梯轿厢2内的操作盘14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来判断是否有乘客。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省略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控制盘8中,当乘入电梯轿厢2内的乘客操作了目的地楼层按钮15并且在操作盘14中登录了目的地楼层时,从该操作盘14输出的目的地楼层登录信号经由传送线缆输入并登录在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中。另一方面,在目的地楼层按钮15未被操作的情况下、或因目的地楼层按钮被复位等而没有在操作盘14中登录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该操作盘14不输出目的地楼层登录信号。也就是说,通过操作盘14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和设置在控制盘8内的目的地楼层登录部20来构成用于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的判断部。
(动作)
具体来说是,在进行本第二实施例的地震管制运行时的电梯轿厢2的运行控制,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3所示的S1进入S9。并且,当在该S9中判断为S波检测器10的高S波监测部没有动作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也就是是否登录了目的地楼层)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是否乘有乘客(S20)。当在该S20中判断为目的地楼层按钮15被进行了操作并且已经登录了目的地楼层时(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电梯轿厢2内有乘客,所以进入S11,进行此后的S12~S14的动作。另一方面,当在该S20中判断为目的地楼层按钮15未被操作并且目的地楼层未被登录时(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电梯轿厢2内没有乘客,所以进入S22,进行此后的S23及S14的动作。
(作用和效果)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使用设置在电梯轿厢2的操作盘14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根据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即是否登录了目的地楼层)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是否乘有乘客。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在地震发生时电梯轿厢2中没有乘客且S波检测器10的高S波监测部未检测到设定值设定得较高的S波的情况下,当使该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后停止时,能够适当地减少导轨的变形及升降通道1内的各种设备的损伤。
尤其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梯轿厢2中本来就有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因此,与需要增设负载检测装置12和负载判断部13等结构的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结构。因此,在地震发生时电梯轿厢2中没有乘客的情况下,当使电梯轿厢2行驶到最近的楼层时,能够以更为简单的结构适当地减少导轨的变形及升降通道1内的各种设备等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上述各个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各个实施例用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意味本发明必须具有所有进行过说明的结构。此外,可以用某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来替换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并且也可以用其他结构对某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追加、删除和替换。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构造成通过负载检测装置12的负载检测或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设置在电梯轿厢2内的温度传感器、感人传感器和摄像机等其他能够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的判断部来实施本发明。
尤其是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不仅可以根据目的地楼层按钮15的操作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例如还可以构造成根据开门按钮17、关门按钮18和紧急按钮19等设置在电梯轿厢2内的各种按钮的操作来判断电梯轿厢2内有无乘客。

Claims (4)

1.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备:
地震检测部,其用于检测地震;及
运行控制部,其具有判断电梯轿厢内是否有乘客的判断部,且用于对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进行控制,
当所述地震检测部检测为发生了地震且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时,所述运行控制部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规定的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地板下的负载检测部及判断所述负载检测部是否检测到了负载的负载判断部,当该负载判断部判断为所述负载检测部未检测到负载时,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按钮及检测所述按钮是否被进行了操作的按钮操作检测部,当该按钮操作检测部检测为所述按钮未被进行操作时,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地震检测部检测为发生了地震且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有乘客时,所述运行控制部将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设定为第一低速,当所述地震检测部检测为发生了地震且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乘客时,所述运行控制部将所述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设定为低于第一低速的第二低速。
CN201310659196.0A 2012-12-12 2013-12-09 电梯的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3863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1617A JP2014114157A (ja) 2012-12-12 2012-12-12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12-271617 2012-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3913A true CN103863913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9196.0A Pending CN103863913A (zh) 2012-12-12 2013-12-09 电梯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14157A (zh)
CN (1) CN10386391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8394B1 (ja) * 2016-05-19 2017-07-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非常用エレベータの制御盤
JP6218909B1 (ja) * 2016-10-27 2017-10-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6769929B2 (ja) * 2017-06-07 2020-10-1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点検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
WO2024042624A1 (ja) * 2022-08-24 2024-02-29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8932A (ja) * 2005-12-19 2007-07-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1016130A (zh) * 2006-02-07 2007-08-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7254036A (ja) * 2006-03-20 2007-10-0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EP1867595A1 (en) * 2005-04-08 2007-12-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ntroller
JP2008114963A (ja) * 2006-11-02 2008-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運転装置
CN101391718A (zh) * 2007-09-19 2009-03-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67595A1 (en) * 2005-04-08 2007-12-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ntroller
JP2007168932A (ja) * 2005-12-19 2007-07-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1016130A (zh) * 2006-02-07 2007-08-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7254036A (ja) * 2006-03-20 2007-10-0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08114963A (ja) * 2006-11-02 2008-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運転装置
CN101391718A (zh) * 2007-09-19 2009-03-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14157A (ja)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0967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10267900A (zh) 提高电梯系统安全性的机制
JP200927480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異常検出装置
KR20110107862A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CN105460712B (zh) 电梯
US4998601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an elevator system at the occurrence of an earthquake
WO2020031284A1 (ja) エレベータ診断システム
CN103863913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699768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異常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異常監視方法
JP6646117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1955098A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6896797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167863B (zh) 用于控制电梯的方法及电梯
CN108529371B (zh) 电梯维护作业支援系统
JP678390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35645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8678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JP2007331902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0469678C (zh) 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JP677645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CN107207197A (zh) 电梯控制系统
KR100898205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2007254037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5044644A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点検装置
CN111479767A (zh) 防止遗漏可否诊断运转的重置的电梯的控制盘以及电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