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1745A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1745A
CN103851745A CN201310368563.1A CN201310368563A CN103851745A CN 103851745 A CN103851745 A CN 103851745A CN 201310368563 A CN201310368563 A CN 201310368563A CN 103851745 A CN103851745 A CN 103851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indoor
mentioned
running
heatstr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8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1745B (zh
Inventor
饭塚义典
粟野真和
能登谷义明
上田贵郎
松岛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51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1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1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1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来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在具备人体检测单元以及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的空气调节机中,具备以下功能,即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过程中,在检测出人体并且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范围的情况下,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告室内的温湿度环境的恶化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高温、高湿时容易出现中暑的症状,在低温时容易出现低体温病的症状。另外,老人对冷热的感觉迟钝,对冷热的应对迟缓,容易出现中暑、低体温病的症状。如果在这样的状态时有同居的家属,则同居的家属使空气调节机运转,将室内设为恰当的温湿度,能够防止发生中暑、低体温病。
但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居的老人增加,此外,关于中暑,由于城市化的影响,即使开着窗户也不进风,或是为了防盗而承受不能开窗户等住宅情况的人,在封闭的房间中得中暑的人正在增加。
除此以外,与能源情况的恶化对应地存在节电意识提高的倾向,忍受酷暑的人正在增加。由此,即使室内温度升高也不使空气调节机运转而出现中暑症状的人正在增加。
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而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11-099622、日本特开2002-024957、日本特开平04-151445、日本特开2007-280167。
在专利文献1中,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空气调节机与外部网络连接,从外部网络取得各种信息(例如天气预报、温度、湿度)。另外,能够实时地在遥控器上显示该取得的信息。并且,在空气调节机与遥控器的通信中应用了低耗电的通信单元/方法,因此还能够抑制与空气调节机的通信所需要的遥控器的消耗电力。由此,揭示了一种能够在抑制消耗电力的同时恰当地向用户提供信息的空气调节系统。除此以外,作为利用外部温度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有以下的记载,即如果在老人的身体上安装传感器,则能够预防中暑。
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体温监视装置,其根据用人体热模型推定的生物体信息,通过危险度判定单元客观地判定由于体温异常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危险度,在判定为有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危险度的情况下,从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促使躲避,由此提前且可靠地确保被验者的安全性。
在专利文献3中,在以大楼、工厂等的空气调节设备为监视对象的集中监视装置的终端装置中,根据室内温湿度目标值和室内温湿度的上下限偏差值作成监视的上下限值,由此不需要手动地再设定监视的上下限值。另外,揭示了在空气调节机开启的情况下产生警报,在关闭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警报。
在专利文献4中揭示了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其基于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而生成热像素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分析,由此判别火灾或异常是什么,在判断出火灾或异常时,使用通信单元从家电设备报告该信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老人的身体上安装传感器能够预防中暑,但身体表面的温度的变化根据个人差异或年龄而不同,并且传感器有可能由于汗而脱落,要考虑许多问题。
在专利文献2~4中没有与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有关的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99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249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4-151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280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在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警戒范围内的情况下,即使空气调节机正在停止运转,也预防出现中暑、低体温病的症状。
通过在具备人体检测单元以及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的空气调节机中,具备以下的功能来解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即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过程中,在检测出人体、并且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第2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中具备上述预定的范围的变更功能。
第3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基于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来进行人体检测。
第4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第3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进行了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重复多次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
第5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进行上述报告,和/或根据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发信的信息从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或个人计算机进行上述报告。
第6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5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上述空气调节运转开始后进行上述发信。
第7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上述报告的单元/方法是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文字显示、蜂鸣器的鸣响或振动、通过声音的通知或这些单元/方法的组合。
第8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3方式和第5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向上述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的信息中包含通过上述摄像单元得到的图像信息。
第9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能够选择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设定/取消。
第10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能够通过遥控器选择上述功能或以下功能,即在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在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与有室内者的情况相同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
第11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0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上述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的上述功能的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在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遥控器增减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
第12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0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设定了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情况下,在从某时刻起经过了预定天数时,将上述功能从设定切换为取消,所述某时刻是在对控制装置的最近的手动操作后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在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最近的开始/结束动作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或通过上述温度和/或湿度测定单元测量出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最近的时刻。
第13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出的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与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不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相比,延长测量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间隔。
第14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将位于空气调节机的外围的风向控制装置的位置设为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使室内送风机以比额定运转时低的速度运转。
第15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是在第1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使空气调节机进行送风、除湿、制冷或供暖运转。
根据第1方式所记载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而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2~10方式、第12~15方式,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而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5、第7方式,能够降低成本。
根据第6方式,能够迅速地改善室内的温湿度。
根据第9、12、13方式,能够抑制多余的能量消耗。
根据第11方式,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量消耗的同时,对宠物等也能够体贴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而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情况。
根据第14方式,能够避免无意义的指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外机、遥控器的正面图。
图2是室内机的侧截面图。
图3是空气调节机的包含控制单元的结构图。
图4是通过摄像单元拍摄的区域的说明图,(a)是上下方向的摄像区域的说明图(侧面图),(b)是左右方向的摄像区域的说明图(平面图)。
图5是表示由控制单元执行的空气调节控制处理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由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坐标变换处理的说明图,(a)是表示光轴和垂直面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b)是表示在图像面中摄像的图像和存在于实际空间中的室内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c)是表示从镜头的焦点到脸中心的距离和视场角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室内者的移动速度和活动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的(a)是表示使用了人体的检测结果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说明图,(b)是表示(a)的情况下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结果的说明图。
图10的(a)是表示使用了人体的检测结果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其他说明图,(b)是表示(a)的情况下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结果的说明图。
图11是与活动量的分布对应的风向控制的说明图,(a)是上下方向的风向控制的说明图,(b)是左右方向的风向控制的说明图。
图12是WBGT和气温、湿度之间的关系。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前段。
图14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中段。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后段。
图16是遥控器的显示说明部。
图17是遥控器的操作说明部。
图18是遥控器的功能选择顺序说明图。
图19是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中段。
图20是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后段。
符号说明
A:空气调节机;A1~A5:区域;a1~a5:假想平面;B1~B10:区域;b1~b10:假想平面;G1~G7:摄像区域;Q:遥控接收部;Re:遥控器;t1~ta:时刻;α1L:区域判定;α1M:区间判定;α1R:区间判定;β1~β4:最终判定;10:功能选择按键;15:顺进按键;16:反进按键;17:设定按键;18:取消按键;20:遥控器控制部;22a:功能A标记;22d:温湿度警报功能标记;22e:功能E标记;22h:功能H标记;100:室内机;101:框体基座;102:室内热交换器;102a:导热管;103:送风扇;103a:送风扇驱动部;104:左右风向板;104a:左右风向板驱动部;105:上下风向板;105a:上下风向板驱动部;106:前面板;107:空气吸入口;108:过滤器;109a:空气吹出风路;109b:空气吹出口;110:承露皿;111:固定部;120:摄像单元;120a:焦点;130:控制单元;131:人体检测部(人体检测单元);132:坐标变换部;133:移动距离计算部;134:活动量计算部;135:移动轨迹推定部(移动轨迹推定单元);136:体感温度推定部;137:驱动控制部(空气调节控制变更单元);140:存储单元;200: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
<空气调节机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外机、遥控器的正面图。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机A具备室内机100、室外机200、遥控器Re。经由制冷剂配管(未图示)将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连接起来,通过公知制冷剂循环对设置室内机100的室内(被空气调节空间)进行空气调节。另外,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经由通信电缆(未图示)相互收发信息。
遥控器Re被用户操作,与该操作对应地向室内机100的遥控接收部Q发送红外线信号。该信号的内容是运转请求、设定温度的变更、计时器、运转模式的变更、停止请求等指令。空气调节机A根据这些信号进行制冷模式、供暖模式、除湿模式等空气调节运转。
摄像单元120位于室内机10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露出到外部。此外,在后面说明摄像单元120的细节。
图2是室内机的侧截面图。框体基座101容纳有室内热交换器102、送风扇103、过滤器108等内部构造体。另外,前面板106被设置成覆盖室内机100的正面。
室内热交换器102具有多根导热管102a,通过与在导热管102a中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对通过送风扇103取入到室内机100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此外,导热管102a与上述的制冷剂配管(未图示)连通,构成公知的热泵循环(未图示)的一部分。
送风扇103通过由设置在一端侧的送风扇驱动部103a(参照图3)进行驱动而旋转,在将室内空气取入到室内机100的同时进行送风。
左右风向板104以设置在下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通过左右风向板驱动部104a(参照图3)而转动。
上下风向板105以设置在两端部的转动轴(未图示)为支点,通过上下风向板驱动部105a(参照图3)而转动。
此外,上述送风扇驱动部103a、左右风向板驱动部104a、上下风向板驱动部105a依照来自驱动控制部137(参照图3)的指令而驱动。
摄像单元120是对设置室内机100的室内进行摄像的装置,例如是CCD(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如图2所示,摄像单元120被设置在承露皿110下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部111上。
另外,摄像单元120被设置成镜头(未图示)的光轴P(参照图7(a))朝向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俯角ε(参照图7(a))的下方,能够适当地对设置室内机100的室内进行摄像。
通过图2所示的送风扇103进行旋转,经由空气吸入口107和过滤器108取入室内空气,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2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导入吹出风路109a。进而,被导入吹出风路109a的空气通过左右风向板104和上下风向板105被调整风向,从空气吹出口109b送出到外部,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图3是空气调节机的包含控制单元的结构图。控制单元130根据从摄像单元120输入的图像信息、从各种传感器(未图示)输入的传感器信号等,统一地控制空气调节机A的动作。
存储单元140例如包含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而构成。另外,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被控制单元130的CPU(中央处理单元)读出并在RAM中展开,执行各种处理。
送风扇驱动部103a是依照来自控制单元130的指令以预定转速使送风扇103旋转的电动机。左右风向板驱动部104a是依照来自控制单元130的指令使左右风向板104(参照图2)向左右方向转动的电动机。上下风向板驱动部105a是依照来自控制单元130的指令使上下风向板105(参照图2)向上下方向转动的电动机。
除此以外,作为被控制单元130控制的对象,有使摄像单元120向左右方向转动的摄像单元驱动部(未图示)、驱动压缩机(未图示)的电动机(未图示)、显示运转状态的显示灯(未图示)等。
<控制单元的结构>
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130具备人体检测部131、坐标变换部132、移动距离计算部133、活动量计算部134、移动轨迹推定部135、体感温度推定部136、驱动控制部137。
人体检测部131根据从摄像单元120在每预定时间输入的图像信息检测人体的位置,将其检测结果输出到坐标变换部132。附带地说,在上述检测结果中包含检测出的各个人体的脸中心的坐标(画面上的坐标)、脸的大小(画面上的纵方向的长度)。
坐标变换部132针对上述人体的检测结果,从以摄像画面的像素数确定的画面上的坐标系变换为实际空间的坐标系,输出到移动距离计算部133。附带地说,在从坐标变换部132输出到移动距离计算部133的信息中包含人体中心的X、Y、Z坐标的值。
移动距离计算部133针对从坐标变换部132输入的各人体的位置、过去(例如1秒之前)计算出的人体的位置的设想的全部组合计算移动速度,分别附加识别标记,输出到活动量计算部134。
活动量计算部134根据由移动距离计算部133计算出的各移动距离计算活动量。此外,“活动量”表示人体的每单位表面积的代谢量(W/m2),与人体的移动速度具有正相关性。活动量计算部134使计算出的活动量与上述的识别标记对应地输出到移动轨迹推定部135和体感温度推定部136。
移动轨迹推定部135针对由人体检测部131本次检测出的人体的位置、过去检测出的人体的位置的设想的组合,对与它们分别对应的活动量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推定人体的移动轨迹。
然后,移动轨迹推定部135将推定的移动轨迹反映到各人体的活动量中,将该活动量和各人体的当前位置对应起来,输出到驱动控制部137。
体感温度推定部136根据从活动量计算部134输入的信息、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传感器信号推定体感温度的平均值,输出到驱动控制部137。附带地说,体感温度的平均值是对空气调节室内的各室内者的体感温度进行平均所得的值。
另外,与上述各种传感器信号对应的信息例如是由室内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的室内温度、由湿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的室内的湿度。
驱动控制部137根据从移动轨迹推定部135输入的信息(即空气调节室内的活动量的分布)、从体感温度推定部136输入的体感温度的平均值、上述的传感器信号,变更空气调节控制的参数。
此外,“空气调节控制的参数”包含送风扇103的转速、左右风向板104的转动角度、上下风向板105的转动角度。如图3所示,与从驱动控制部137输入的指令信号对应地由送风扇驱动部103a、左右风向板驱动部104a、上下风向板驱动部105a分别进行驱动。
<关于摄像区域>
图4(a)是通过摄像单元拍摄的上下方向的摄像区域的说明图(侧面图)。如图4(a)所示,将通过摄像单元120所具有的镜头(未图示)的焦点120a并与设置室内机100的壁面W垂直的直线(室内侧为正)设为Z轴。将从室内机100的背面到镜头的焦点120a的距离设为Δd。
另外,将通过相对于镜头的焦点120a位于距离Δd的后方的原点O并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室内机100的下侧为正)设为Y轴。
摄像单元120被设置成镜头的光轴朝向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俯角ε(参照图7(a))的下方。此外,在侧视图中扇状地扩展的摄像单元120的视野的上端与上述Z轴大致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通过镜头(未图示)的焦点120a的水平面、通过焦点120a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预定的倾斜的4个假想平面a1、a2、a3、a4、a5在上下方向上将摄像区域分割成5部分。
即,将由水平面和假想平面a1夹住的区域设为A1,将由假想平面an和假想平面a(n+1)夹住的区域设为A(n+1)(其中,n=1、……、4)。
此外,在与人体的检测结果等对应地由驱动控制部137控制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时使用上述区域A1、……、A5。
图4(b)是由摄像单元拍摄的左右方向的摄像区域的说明图(平面图)。此外,在图4(b)中省略了室内机100。
将通过上述原点O并与Y轴和Z轴垂直的直线(朝向室内机100,左侧为正)设为X轴。
摄像单元120的视野角例如在平面视图中是60°。控制单元130通过驱动上述摄像单元驱动部(未图示),使摄像单元120围绕转动轴(未图示)向左右方向往返。即,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在每预定时间(例如30秒)如左→中央→右→中央→左→……那样往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与X轴垂直并相对于包含Z轴的平面具有预定的倾斜的10个假想平面b1、……、b10在左右方向上将摄像区域分割成10部分。即,将由假想平面b(n-1)和假想平面b(n)夹住的区域设为Bn(其中,n=1、……、10)。
此外,在与人体的检测结果对应地由驱动控制部137控制左右风向板104的角度时使用区域B1、……、B10。
关于在平面视图中扇形地扩展的区域B1、……、B10,各个扇形的中心角θ2例如是15°。
如图4(b)所示,左区域由区域B1、……、B4构成。该左区域是由摄像单元120拍摄的3个区域中的朝向室内机100在左侧的区域。此外,区域B1、……、B4的中心角θ2的合计(15°×4=60°)与摄像单元120视野角相等。
中央区域由区域B4、……、B7构成。该中央区域是由摄像单元120拍摄的3个区域中的位于中央的区域。附带地说,区域B4既属于左区域也属于中央区域。通过这样使位于左区域的右端的区域B4、位于中央区域的左端的区域B4通用,来防止人体的检测遗漏等。
右区域由区域B7、……、B10构成。由于与上述区域B4相同的理由,区域B7被设定成既属于中央区域也属于右区域。
通过由摄像单元120如左区域→中央区域→右区域(或其相反顺序)那样按顺序摄像,能够在空气调节室内拍摄在平面视图中角度θ1(例如150°)的区域。
附带地说,通过上述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区域A1、……、A5、在左右方向上相连的区域B1、……、B10,空气调节室内被假想地分割为50(=5×10)个区域。控制单元130根据这50个区域中的活动量的分布,调整左右风向板104和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
<空气调节控制处理的概要>
图5是表示控制单元所执行的空气调节控制处理的概要的说明图。图5所示的时刻t0是基于人体检测的空气调节控制的开始时刻。另外,图5以随着从左向右而时间经过的方式进行记载。
如上述那样,控制单元130通过使摄像单元120往返,如左区域→中央区域→右区域→中央区域→左区域→……那样按顺序拍摄空气调节室内(参照摄像区域G1)。
如果在时刻t0开始进行空气调节控制,则控制单元130例如在每1秒对左区域(区域B1、……、B4:参照图4(b))进行30次摄像。然后,使用该摄像结果计算左区域的室内者的人数、位置、活动量,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区域判定α1L:参照符号G2)。
接着,在时刻t1,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向右转动,例如在每1
秒对中央区域(区域B4、……、B7:参照图4(b))进行30次摄像。然后,使用该摄像结果计算中央区域的室内者的人数、位置、活动量,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区域判定α1M:参照符号G2)。
接着,在时刻t2,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进一步向右转动,例如在每1秒对右区域(区域B7、……、B10:参照图4(b))进行30次摄像,计算右区域的室内者的人数、位置、活动量,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区域判定α1R:参照符号G2)。
这样,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向右转动来按顺序拍摄左、中央、右区域,使用通过摄像取得的图像信息计算存在于各区域的人体的活动量等(第一次摄像:参照符号G3)。
另外,控制单元130从存储单元140读出针对左/中央/右区域分别计算出的室内者的人数、位置、活动量,计算出存在于空气调节室内的全部室内者的人数、位置、活动量(最终判定β1:参照符号G4)。此外,在后面说明人体检测处理等的细节。
进而,控制单元130直到第一次检测处理结束为止,使左右风向板104和上下风向板105全幅度地转动(参照符号G6、G7)。
如果第一次摄像(左/中央/右区域)结束,则控制单元130与检测出的室内者的人数对应地使显示灯(未图示)点亮(参照符号G5)。例如,控制单元130对于配置在室内机100的预定位置的3个显示灯(未图示),在室内者为1人的情况下使1个点亮,在2~3人的情况下使2个点亮,在4人以上的情况下使3个点亮。
由此,用户(即室内者)能够容易确认控制单元130恰当地检测出室内者。
进而,控制单元130与第一次的处理结果对应地更新控制左右风向板104(参照符号G6)、上下风向板105(参照符号G7)时的参数,控制各个风向。此外,在图5中省略,但控制单元130与第一次的处理结果对应地还控制送风扇103的转速。
然后,在进行与第一次的人体检测处理对应的风向控制的同时,控制单元130在时刻t3~t5执行第二次人体检测处理。在进行第二次人体检测处理时,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向左转动,按顺序拍摄右/中央/左区域(参照符号G3)。
在此,第二次最初拍摄的右区域的图像信息直接使用第一次拍摄的右区域的图像信息(30张图像)。由此,能够一边使摄像单元120往返运动,一边连续并且平滑地对空气调节室内进行摄像。
使用了第二次以后的摄像(右/中央/左区域)的结果的空气调节控制与进行上述第一次摄像的情况相同。这样,控制单元130按顺序取得右/中央/左区域的图像信息来执行人体检测处理,将其检测结果反映到空气调节控制中。
<使用了人体检测结果的空气调节控制处理>
图6是表示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此外,例如由用户选择进行人体检测的运转模式,从遥控器Re向室内机100的遥控接收部Q(参照图1)输入预定的指令信号,从而开始图6的处理。
另外,假设图6所示的“开始”时与上述的图5所示的时刻t0对应,摄像单元120为拍摄空气调节室内的左区域的方向。
在步骤S101中,控制单元130将n的值设定为1(n=1),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附带地说,n的值在每次从摄像单元120输入图像信息时被逐次加1(S111)。
在步骤S102中,控制单元130从摄像单元120接受图像信息的输入。从摄像单元120输入的图像信息例如是A/D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该图像信息包含确定像素的像素数(纵向/横向)、像素值。
在步骤S103中,控制单元130根据从摄像单元120输入的图像信息,检测存在于空气调节室内的室内者的人数和位置。
控制单元130首先使用从摄像单元120输入的图像信息检测人体的头部和肩部。例如可以通过边沿提取处理和模式匹配来执行该检测处理。
接着,控制单元130对每个检测出的人体计算脸中心的位置,并且计算头部的大小(纵向的长度)D0。然后,控制单元130将上述计算结果与检测时的时刻信息和预定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另外,控制单元130将检测出的人体的个数(即人数)和检测时的时刻信息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接着,在图6的步骤S104中,控制单元130执行坐标变换处理。
图7(a)是表示光轴P和垂直面S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如图7(a)所示,摄像单元120的光轴P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俯角ε。垂直面S是与光轴P垂直并且通过室内者的脸中心的假想平面。距离L是摄像单元120所具有的镜头(未图示)的焦点120a和室内者的脸中心之间的距离。
此外,如上述那样,设置室内机100的壁面W和镜头的焦点120a之间的距离是Δd。
图7(b)是表示在图像面中拍摄的图像和存在于实际空间中的室内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7(b)所示的图像面R是通过摄像单元120所具有的多个受光元件(未图示)的平面。用以下所示的(数学式1)来表示与计算出的头部的大小D0对应的纵向的视场角γy。附带地说,角度βy[deg/pixel]是每1像素的视场角(y方向)的平均值,是已知的值。
数学式1
γy=D0·βy……(数学式1)
这样,如果将脸的纵向的长度的平均值设为Dl[m](已知值),则用以下所示的(数学式2)表示从镜头(未图示)的焦点120a到脸中心的距离L[m]。
数学式2
L = D 1 &CenterDot; cos &epsiv; 2 tan ( &gamma; y / 2 ) ……(数学式2)
图7(c)是表示从镜头焦点到脸中心的距离L和视场角δx、δy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果将从图像面R的中心到图像上的脸中心的X方向、Y方向的视场角分别设为δx、δy,则用以下所示的(数学式3)、(数学式4)来表示它们。在此,xc、yc是图像内的人体中心的位置(图像内的X坐标、Y坐标)。另外,Tx[pixel](像素)是摄像画面的横尺寸,Ty[pixel](像素)是摄像画面的纵尺寸,分别是已知值。
数学式3
&delta; x = ( x c - T x 2 ) &times; &beta; x ……(数学式3)
数学式4
&delta; y = ( y c - T y 2 ) &times; &beta; y ……(数学式4)
因此,通过以下所示的(数学式5)~(数学式7)来表示实际空间中的人体中心的位置。
数学式5
X=L·cosδy×sinδx……(数学式5)
数学式6
Y=L·cosδx×sin(ε-δy)……(数学式6)
数学式7
Z=Δd+L·cosδx×cos(ε-δy)
……(数学式7)
再次返回图6继续说明。在步骤S105中,控制单元130执行噪声除去处理1。即,控制单元130在上述人体中心的位置(X,Y,Z)是在适当地检测出室内者时没有设想到的值时,判定为是误检测(即噪声),删除与之对应的图像信息。
例如,删除Y≤0的情况(通常人体中心不会位于水平面的上方)、Y≥2的情况(通常人体中心不会位于地面的下方)下的图像信息。作为上述噪声的例子,可以列举在电视画面、海报中显示的人物。
通过这样尽早地删除误检测的情况下的图像信息,能够降低进行移动轨迹推定处理(S109)等时的运算量。
接着,在步骤S106中,控制单元130针对根据通过步骤S105的处理而残余的人体的位置坐标、过去拍摄的人体的位置信息而设想的全部组合,计算移动距离。例如,作为图9(a)所示的检测结果,假设在预定时刻人体位于位置A和B,在下一次摄像中人体位于位置C,在再下一次摄像中人体位于位置D和E。
在通过本次的摄像检测出位置C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针对在过去检测出的位置A、B和本次检测出的位置C之间设想的全部组合,计算移动距离。即,控制单元130计算室内者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时的距离LAC、从位置B移动到位置C时的距离LB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1秒进行摄像,因此可以将距离LAC、LBC看作移动速度(对于其他移动距离也同样)。
这样,控制单元130针对本次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和过去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的设想的全部组合,计算移动速度。此外,在该时刻没有判明本次检测出的人体和过去检测出的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接着,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130执行噪声除去处理2。即,控制单元130从移动轨迹的推定对象中除去移动距离为预定值以上的组合。
图8是表示室内者的移动速度和活动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8所示的图表的横轴是室内者的移动速度[m/s],纵轴是室内者的活动量[W/m2]。如图8所示,即,在移动速度不满0.5m/s的区域中,活动量是1(室内者大致静止)。另外,在移动速度为0.5m/s以上的区域中,活动量与移动速度大致成正比地增加。
附带地说,图8所示的信息(移动速度和活动量的对应关系)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40(参照图3)中。
另外,室内者以1.5[m/s]以上的速度移动是少有的,因此将该区域设为无效区域(图8的斜线部分)。因此,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130从处理对象中排除移动距离为1.5[m/s]以上的组合(本次的检测结果和过去的检测结果的组合)。
通过这样预先除去满足预定条件的组合,能够防止误取得过去无法检测的其他的人体。另外,能够减轻进行后述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时的运算负荷。
接着,在步骤S108中,控制单元130计算活动量。即,控制单元130参照表示移动速度和活动量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参照图8),与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各移动距离(是在S107的处理中残余的)对应地计算活动量。
此外,在该时刻也没有判明本次检测出的人体和过去检测出的人体的对应关系。
接着,在步骤S109中,控制单元130执行移动轨迹推定处理(跟踪)。即,控制单元130从成为候选的多个移动轨迹中推定室内者的实际的移动轨迹。此外,在图9(a)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检测出的人体的移动轨迹而考虑以下2种。
1.室内者(第1人)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
2.室内者(第2人)从位置B移动到位置C。
控制单元130确定本次检测的人体的位置和过去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的位置的设想的组合中的对应的活动量最小的组合。
即,控制单元130通过对与距离LAC对应的活动量MAC、与距离LBC对应的活动量MAC的大小进行比较,来判定上述的1、2的哪一个是合理的。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1秒中进行摄像,因此能够将距离LAC、LBC看作移动速度。另外,根据图8,移动速度和活动量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活动量的大小直接与移动距离的长短对应。
例如,如果对图9(a)所示的距离LAC和距离LBC进行比较,则距离LAC更短(LAC<LBC)。因此,如果对活动量MAC和活动量MBC进行比较,则活动量MAC更小(MAC<MBC)。
控制单元130将产生相对小的活动量的移动轨迹推定为是室内者的实际的移动轨迹。即,控制单元130推定为第1人的人体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参照图9(b)),将该位置(A→C)和活动量MAC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通过这样将距离最短的移动轨迹推定为实际的移动轨迹,能够适当并且容易地确定移动轨迹。
附带地说,在本次的摄像中没有检测出与在上次的摄像中存在于位置B的第2人的人体对应的人体(参照图9(b))。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将位置B和摄像时刻对应起来,作为后面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候选而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这样,本次有可能检测遗漏的候选从下次到预定次数(例如5次)的摄像结束为止剩余。
如果在下一次摄像中在图9(a)所示的位置D、E检测出人体,则控制单元130对与距离LCD、距离LCE、距离LBD、距离LBE分别对应的活动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在此,作为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候选,从存储单元140中读出上述位置B。
如图9(a)所示,移动距离的长短为LCD<LCE<LBE<LBD。因此,对应的活动量的大小为MCD<MCE<MBE<MBD。然后,控制单元130将产生相对小的活动量的移动轨迹、即C→D和活动量MCD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这样,推定为第1人的人体如A→C→D那样进行了移动(参照图9(b))。因此,控制单元130从移动轨迹的推定对象中排除B→D的移动以及C→E的移动。其结果是控制单元130推定为第2人的人体如位置B→□→E那样进行了移动(参照图9(b))。
这样,控制单元130在每次从摄像单元120输入图像信息时检测室内者,推定其移动轨迹。
此外,在推定移动轨迹时,理想的是关于过去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从到上述过去的检测时为止的活动量小的人体开始按顺序推定移动轨迹。在此,“到上述过去的检测时为止的活动量”可以是伴随从上上次到上次的移动的活动量,也可以是还考虑到更前的移动而越是接近现在越进行加权的活动量的和。
一般,人无法突然改变动作速度。例如过去没有动作的人体现在也不动作、或即使有动作移动距离也比较短的可能性高。另外,过去进行了运动的人体现在也继续动作的可能性高。
通过从活动量小的人体开始按顺序推定移动轨迹,能够将过去的动作履历反映到活动量中,更有效并且适当地推定移动轨迹。
作为其他例子,如图10(a)所示,假设在预定时刻在位置A和B检测出人体,在下一次摄像中在位置C、D检测出人体,在再下一次摄像中在位置E和F检测出人体。
另外,假设图10所示的距离LAD、LBD、LDE、LDF分别是1.5m以上(即移动速度是1.5m/s以上)。
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步骤S107的噪声除去处理2(参照图6)中,移动速度为1.5m/s以上的A→D、B→D、D→E、D→F的组合从移动轨迹的候选中被排除。
因此,控制单元130使用与图9(a)的情况相同的方法推定为第1人如A→C→E那样进行了移动,第2人如B→□→E那样进行了移动(参照图10(b))。另外,关于在位置D检测出的人体,推定为是与上述二人不同的人体(第3人)(参照图10(b)),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此外,图6所示的步骤S102~S110相当于使用了在图5所示的时刻t0~t1(左区域的摄像:参照符号G3)执行的N次摄像中的一次的量的图像信息的处理。
接着,在图6的步骤S110中,控制单元130判定是否是n=N。此外,N是预先设定的值(例如N=30),是在左/中央/右区域的各个中对室内进行摄像的次数。
在n=N的情况下(S110→是),控制单元130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12。另一方面,在不是n=N、即n<N的情况下(S110→否),控制单元130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控制单元130将n的值加1,返回到步骤S102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112中,控制单元130如下这样执行区域判定处理α(与图5所示的区域判定α1L对应)。
即,控制单元130将室内者的人数设为中途丢失了的人体、以及直到最后跟踪到的人体中其检出率为20%以上的人体的个数。在图10(b)所示的例子中,第1人的检出次数是30次摄像中的27次,检出率是90%。同样,第2人的检出率是50%,第3人的检出率是10%(<20%)。
因此,控制单元130将第3人看作误检出(或在中途从空气调节室内退出了),从处理的对象中排除。
另外,对于在30次摄像中没有连续检测出5次的人体,控制单元130也看作误检出(或中途从空气调节室内退出了),从处理的对象中排除。
另外,控制单元130将各个室内者的位置设为在该区域(本次为左区域)中最后检测出的位置。
进而,控制单元130关于与在步骤S109中推定的移动轨迹对应的活动量,越是接近当前时刻越是进行加权来计算和,与室内者的位置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接着,在步骤S113中,控制单元130判定是否在预定次数N次的每次中拍摄了左/中央/右区域的全部。在预定次数N次的每次中拍摄了左/中央/右区域的全部的情况下(S113→是),控制单元130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15。另一方面,在没有拍摄左/中央/右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的处理前进到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转动预定角度,开始下一个区域的摄像,返回到步骤S101的处理。例如在左区域的摄像结束了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使摄像单元120向右转动,开始中央区域的摄像。
在步骤S115中,控制单元130如下这样执行最终判定β(与图5所示的第1次的最终判定β1对应)。
即,使在左/中央/右区域中取得的活动量与各个位置对应地重合。此外,在检测区域重叠的区域B4、B7(参照图4(b))的双方中检测出人体,并且人体的间隔为预定距离(例如2m)以内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判定为是同一人物。
在该情况下,采用从检测时起经过时间短的一方,减少重复的量的人数。
这样,控制单元130通过使空气调节室内的活动量(对从过去到现在的活动量进行了加权所得)与步骤S115的位置信息对应起来,能够准确地掌握活动量的分布。
进而,控制单元130将通过上述上下方向的5个区域(参照图4(a))和左右方向的10个区域(参照图4(b))划分的50(=5×10)个的各区域与上述的活动量的分布对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
接着,在图6的步骤S116中,控制单元130执行风向/风量的控制处理。即,控制单元130参照上述50个区域中的活动量的分布,根据该分布控制左右风向板104和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另外,根据与空气调节室内的活动量的分布、体感温度的平均值、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调整送风扇103的转速。
附带地说,在正在执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重点向活动量大的区域输送冷风。另一方面,在正在执行供暖运转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重点向活动量小的区域输送暖风。
图11(a)是与活动量的分布对应的上下方向的风向控制的说明图(侧面图)。在执行制冷运转时,在上下方向上图4(a)的区域A1中的活动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如下这样控制风向。即,控制单元130使上下风向板105转动,使得向图11(a)的符号c1所示的方向输送冷风。
同样,在上下方向上图4(a)的区域An(n=2、……、5)中的活动量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使上下风向板105转动,使得向符号cn所示的方向输送冷风。
另一方面,在执行供暖运转时,在上下方向上图4(a)的区域An(n=1、……、5)中的活动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使上下风向板105转动,使得向图11(a)的符号hn所示的方向输送暖风。
图11(b)是与活动量的分布对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控制的说明图(平面图)。在执行制冷运转时,在左右方向上图4(a)的区域B1中的活动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执行以下这样的控制。即,控制单元130使左右风向板104转动,使得重点向图11(a)的符号f1所示的方向输送冷风。
同样,在左右方向上图4(a)的区域An(n=2、……、10)中的活动量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使左右风向板104转动,使得重点向符号fn所示的方向输送冷风。
另一方面,在执行供暖运转时,在左右方向上图4(a)的区域An(n=1、……、10)中的活动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使左右风向板104转动,使得重点向图12(a)的符号fn所示的方向输送暖风。
这样,与空气调节室内的活动量的分布、空气调节模式对应地控制上下风向板105、左右风向板104的方向。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A,通过使用从摄像单元120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人体检测,能够提高室内者的检出概率。
例如,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那样,通过使用脸检测功能来检测室内者的情况下,即使为了进行脸检测而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像单元,室内者的检出概率也低。在该情况下,即使使用摄像单元在每预定时间(例如1秒)对室内进行摄像,也无法恰当地推定室内者的移动轨迹,无法有效地将脸检测的结果反映到空气调节控制中。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A,能够与室内者的脸的方向无关、另外与是否逆光无关地高概率地检测出人体(室内者的上半身)。这样,通过使用人体检测而提高检出概率,不确定个人就能够恰当地进行移动轨迹的推定(跟踪)。
另外,在进行人体检测的情况下,能够以比进行脸检测的情况低的分辨率进行应对。因此,能够降低摄像单元120的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30依次确定由本次检测出的人体的位置和过去检测出的多个人体的位置而设想的组合中的、对应的活动量最小的组合,来推定移动轨迹。
通过这样从活动量小的组合(即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短的组合)依次确定移动轨迹,能够恰当并且高效地推定移动轨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人体中心(X、Y、Z)位于预定范围的情况、人体的移动速度为1.5m/s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从处理对象中排除它们(S105、S107:参照图6)。
由此,能够防止误检测并且降低其后的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等所需要的计算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使摄像单元120向左右方向往返来拍摄房间全体,将使摄像单元120向右转动而拍摄的右区域的图像信息在接着使摄像单元120向左转动而拍摄时直接使用(左区域也同样)。因此,能够一边使摄像单元120往返运动,一边连续并且平滑地对空气调节室内进行摄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推定人体的移动轨迹(进行跟踪),能够在时间上连续地对检测出的人体各自的活动量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恰当地推定检测出的各个人体的活动量和体感温度,与人体的位置对应地恰当地反映到空气调节控制中。
例如,控制送风扇103的转速、左右风向板104的角度、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使得在供暖运转时重点向活动量小(体感温度低)的人体输送暖风。由此,能够在保持体感温度比体感温度的平均值低的室内者的舒适性的同时,通过与体感温度的平均值对应地降低设定温度来降低消耗电力而节电。
<变形例>
以上,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A,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并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活动量推定移动轨迹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通过直接使用人体的移动距离来推定移动轨迹。
如上述那样,每预定时间的人体的移动距离(即移动速度的快速程度)和活动量具有正相关性(参照图8)。因此,通过对本次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的每个依次确定本次检测出的人体的位置和过去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的位置的设想的组合中的对应的移动距离最小的组合,能够推定移动轨迹。
另外,在推定移动轨迹时,关于过去检测出的一个或多个人体,也可以从到该过去的检测时为止的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小的人开始按顺序推定移动轨迹。由此,能够反映过去的动作履历,高效并且恰当地推定移动轨迹。
另外,通过使用人体检测部131的检测结果,能够求出空气调节室内的室内者的密度(存在于每单位面积的人数)。室内者的体感温度除了活动量以外,还根据上述密度而变动(与密度具有正相关性)。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在每次对空气调节室内(左/中央/右区域)进行摄像时,计算存在于室内的人体的密度分布,将该密度反映到室内者的体感温度。
例如在进行供暖运转时,在根据上述密度推定为室内者的体感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降低设定温度以便抵消体感温度的上升,降低压缩机(未图示)的转速。由此,能够一边保持室内者的舒适性,一边降低电力消耗。
另外,控制单元130也可以调整上下风向板105和左右风向板104的转动角度,以避开人体密度高的区域的方式进行送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使摄像单元120(视野角60°)转动而依次拍摄左/中央/右区域,在平面视图中拍摄150°的区域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
在摄像单元120具有充分的视野角的情况下,不使摄像单元120转动就能够进行人体检测处理。可以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该情况下的移动轨迹的推定处理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摄像单元120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固定部111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即,只要能够拍摄空气调节室内,也可以将摄像单元120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其他地方。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结果,变更送风扇103的转速、左右风向板104的角度、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变更送风扇103的转速、左右风向板104的角度、上下风向板105的角度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也可以根据移动轨迹推定处理的结果适当地变更空气调节机A的设定温度,与此相伴,变更设置在压缩机(未图示)中的电动机(未图示)的转速。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
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图12~图20说明以下的空气调节机,其在室内为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大的温度、湿度时报告该情况,发出催促某种的处理的警报。图12是WBGT和气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图13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前段。图14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中段。图15是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后段。图16是遥控器的显示说明部。图17是遥控器的操作说明部。图18是遥控器的功能选择顺序说明图。
WBGT(湿球黑球温度)是采纳了对人体的热收支影响大的湿度、辐射热、气温这3者所得的指标,使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的值如下这样计算。
屋外的WBGT=0.7×湿球温度+0.2×黑球温度+0.1×干球温度
屋内的WBGT=0.7×湿球温度+0.3×黑球温度
此外,WBGT在劳动环境下,关于“基于WBGT(湿球黑球温度)指数的操作者的热压力”,在日本标准化为JIS Z8504,在世界标准化为ISO7243。
在温度基准为31度以上的情况下危险度高,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外出,而待在凉爽的室内。
(28~31度)严重警戒
外出时避免在烈日下,在室内注意室温的上升。
(25~28度)警戒在中度以上的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危险性
在进行运动或剧烈的操作时定期地充分获得休息。
(不满25度)注意在强烈的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危险性
一般危险性少,但在剧烈的运动或重劳动时有产生的危险性。
作为出现中暑症状的容易度的基准,提倡使用WBGT:湿球黑球温度(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还如图12那样简单地用气温和湿度来对其进行表示。由此,在气温30℃的情况下,如果湿度超过45%则必须警戒中暑,如果湿度超过65%则必须严重警戒。进而,如果湿度超过85%则成为危险的状态,因此必须采取纳凉等行动。
同样,在湿度65%的情况下,如果室温超过27℃则必须进行警戒,如果室温超过30℃则必须进行严重警戒。进而,如果室温超过33℃则成为危险状态,因此必须采取纳凉等行动。
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Re,在室内为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大的温度、湿度时,报告该情况,使得能够通过按键操作来设定催促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温湿度警报功能。另一方面,在空气调节机中准备了控制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执行的控制软件。
如图17所示,按下设置在遥控器Re的功能选择按键10,按照图18的箭头的顺序通过顺进按键15或反进按键16依次选择遥控器显示部20的功能标记22a~22h,显示并选择温湿度警报功能标记22d,并按下设定按键17,由此设定温湿度警报功能。在取消该功能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显示并选择温湿度警报功能标记22d,按下取消按键18,由此取消功能。
在空气调节机A被使用者进行运转操作的情况下,空气调节机A当然依照该设定进行运转。如果空气调节机A被使用者停止,则空气调节机在图13的步骤S10中检查空气调节机自身是否通过手动操作或计时器动作而成为停止状态,如果为否,则前进到步骤S35,结束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控制,如果是停止状态,则前进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检查是否通过遥控器Re设定了温湿度警报功能,如果为否则前进到步骤S35,结束温湿度警报功能,如果设定了温湿度警报功能则前进到步骤S20。在步骤S20中,在进行了遥控器的手动操作、能够由使用者变更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的开始/结束动作后,或室内的温湿度从严重警戒范围脱离后,检查是否在预定天数(例如2周)以内。
在进行温湿度警报功能的设定后、或进行了空气调节机的其他操作后超过预定天数时,设为超过了空气调节机A的使用时期、中暑的可能性高的时期,前进到步骤S35,结束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控制。在步骤S20中,在进行温湿度警报功能的设定后、或进行空气调节机的其他操作后预定天数以内时,前进到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进入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体制,进入周期地进行室内温湿度的测量中间的待机。待机时间例如设为17分钟,使得成为室内的温湿度处于图12的警戒范围时的室内温度/湿度的适当的测量间隔。如果这样设定,则在后述的室内温湿度的测量时,与必要的温湿度测量部与室内空气的适应时间3分钟合并,测量间隔为20分钟。
如果测量间隔过长,则无法适当地对应室内的温湿度的变化,如果测量间隔过短,则在测量之前的与室内空气的适应运转中使送风机旋转的能源的消耗增加,因此最好也避免过短的测量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WBGT比28度(严重警戒水平的下限)低的区域中,认为1小时执行3次测量是充分的,将测量间隔设为20分钟。
在该情况下,在WBGT比28度(严重警戒水平的下限)高的中暑的可能性大时,也可以缩短测量间隔,使得能够适当地对应室内的温湿度的变化。
在步骤S21中经过了17分钟后前进到步骤S22,向送风扇103指示超微风运转,使送风扇103运转,使室内空气在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部中流通,前进到步骤S25。在步骤S25中,检查是否为从超微风运转开始3分钟以内。
在步骤S25中为从超微风运转开始3分钟以内时,设为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部的温度/湿度没有充分接近室内温度/湿度,继续进行超微风运转,等待3分钟的经过,使得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部的温度/湿度充分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在步骤S25中从超微风运转开始经过了3分钟时,设为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部的温度/湿度充分接近室内温度/湿度,前进到步骤S26,测量室内温度/湿度,前进到步骤S27,停止送风机的运转,接近使用者希望的空气调节机A的停止的状态。
接着,前进到图14的步骤S30,检查室内温度/湿度是否为中暑、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在否时,室内的温度/湿度不是中暑、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水平,为了继续进行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监视,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每20分钟重复进行步骤S10~S30。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使得能够以几度的幅度上下调节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这是因为,空气调节机检测出的温湿度与室内者周围的温湿度之间有差异,在空气调节机和室内者之间适当地流过气流的情况下,差异不怎么大,如果没有适当地流过气流则差异变大。空气调节机和室内者之间的空气的流动,根据空气调节机的安装位置、室内者在室内的所处位置、家具的配置而有很大不同,伴随于此,空气调节机检测出的温湿度和室内者周围的温湿度之间的差异也以无法忽视的程度变动,因此考虑到该差异来适当地控制空气调节机。
在步骤S30中,在室内温度/湿度是中暑、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时前进到步骤S40,检查是否有室内者。在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46、S47、S51,开始后述的30分钟、5分钟、3分钟的各计时器的计时,前进到S52,再次指示超微风运转,再次开始超微风运转。这是下次的室内温湿度的测量所具备的处理,如在步骤S25的说明中在前面说明的那样,是为了使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温度与室内的温湿度适应而进行的处理。接着,前进到步骤S53,报告、发信室内的温湿度成为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
在步骤S40中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45,检查是否设定了即使在没有室内者时也发出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这在判断为平时有室内者的情况、室内者大多处于摄像机的死角的情况等、希望不依赖于人体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等情况下使用,是完全地灵活运用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方法。
在步骤S45中,在没有设定没有室内者时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情况下,为了继续进行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监视而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在设定了没有室内者时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在步骤S46、S47、S51中开始各计时器的计时,在S52中再次开始超微风运转。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详细说明,在相当于步骤S52的部分中指示警报运转,使空气调节机在送风、制冷、除湿、供暖等适当的运转模式下运转,将室内的温湿度向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小的方向引导也是有效的。
上述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的单元/方法不限于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的单元/方法。另外,也可以通过传输线、无线向处于其他房间的同居者报告,进而还可以经由因特网向家庭护理人员等报告。另外,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的持续时间直到有上述报告/发信的停止指示为止,可以是间断或连续的,另外也可以是只有最初的数十秒的间断或连续,可以根据单元/方法分情况使用,另外也可以组合它们。
接着,前进到步骤S55,检查是否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能够由使用者变更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的开始/结束动作所产生的送风运转开始、制冷运转开始、供暖运转开始、温湿度警报停止等指示。在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的情况下,设为由室内者进行了对温湿度警报的处理,另外在有基于计时器的运转等的指示的情况下,设为改善室内的温湿度的环境,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在步骤S10、S15、S20中检查空气调节机的状态,结束或继续温湿度警报功能。
在步骤S55中,在没有基于遥控器的手动操作或计时器的送风运转开始、制冷运转开始、供暖运转开始、温湿度警报停止等指示的任意一个时,设为没有注意到温湿度警报,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而前进到步骤S60,检查从步骤S51的3分钟计时器的启动开始是否经过了3分钟。如果没有经过3分钟,则返回到步骤S55,重复检查有无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等。
其间,根据步骤S52的指示,继续进行超微风运转,使得适当地进行下一次的室内温湿度的测量。在步骤S60中经过了3分钟后前进到步骤S61,测量室内的温湿度,接着前进到步骤S62,指示超微风运转中的送风机的运转停止,停止超微风运转,在步骤S63中暂时停止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
接着,在步骤S65、S70、S75中通过与步骤S30、S40、S45相同的步骤,在步骤S65中检查室内温度/湿度是否是中暑、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在步骤S70中检查是否有室内者,在步骤S75中检查是否设定了在没有室内者时也发出温湿度警报的功能。
在步骤S70中在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85,检查从步骤S47的5分钟计时器的启动开始是否经过了5分钟。这是因为室内的温湿度是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因此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而设置暂时中断温湿度警报的时间,在实施例中将该中断时间设为2分钟,使用5分钟计时器使得从3分钟计时器的到时开始计时2分钟。
在步骤S75中,在设定了没有室内者时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80,进而检查是否设定为只有初次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在此,假设在设定为只有初次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自动地设定了没有室内者时的温湿度警报功能。
这虽然没有室内者但在室内的温湿度进入严重警戒范围时,为了慎重起见,只有初次的一次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因此,停止其后的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重复,节约了用于每次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能源。
在步骤S80中设定为只有初次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已经在步骤S53中报告/发信了温湿度警报,因此不进行本次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为了继续进行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
在步骤S80中没有设定为只有初次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即使在没有室内者时,在室内成为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时,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也前进到步骤S85,如上述那样进入用于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中断时间。
在步骤S85中,在5分钟计时器没有到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5,与步骤S55同样地检查是否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等。在有手动操作等的情况下,与步骤S55同样地经由E返回到步骤S10,继续进行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在没有手动操作等的情况下,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而返回到步骤S65,重复进行步骤S65、S70、S75、S80、S85、S95,等待经过温湿度警报的中断时间。
在步骤S85中,在5分钟计时器到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检查30分钟计时器是否到时。在步骤S90中,在30分钟计时器没有到时的期间,经由B返回到步骤S47,交替地重复进行温湿度警报的3分钟的报告/发信和2分钟的中断,向室内者和/或外部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
由此,即使虽然收到温湿度警报但被其他事耽误而忘记处理,也会再三地收到温湿度警报,由此会想起进行处理,因此能够使空气调节机进行运转等,使室内的温湿度从严重警戒范围变化到安全侧。
在步骤S90中,在30分钟计时器到时时,从步骤S46的30分钟计时器的启动开始经过了30分钟,即使在此期间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也没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等应答,设为是没有室内者的情况,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继续进行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监视。
这样,即使暂时判断为没有室内者,在室内的温湿度持续处于中暑的警戒范围的期间,也重复进行隔着20分钟的运转监视地每5分钟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和其中断持续30分钟的循环,即使万一看漏了温湿度的报告/发信,也坚持发出温湿度警报直到脱离中暑的警戒范围为止,防止看漏,因此能够采取预防中暑的适当的处理。
这样,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具有人体检测单元以及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具有以下功能,即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过程中,检测出人体且测量所得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由此,即使在空气调节机处于使用者希望的停止、或控制上的停止的情况下,例如在制冷时期室温为30℃、湿度超过了65%时,也向使用者报告劝告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消息(温湿度警报)。报告的单元/方法不限于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其单元/方法。另外,也可以通过传输线、无线向处于其他房间的同居者发信,进而还可以经由因特网等无线通信网向外出的家属的便携电话终端、外部福利相关人员等发信。
另外,报告时的室温、湿度的水平并不限于上述的一点,例如也可以预先还存储25℃100%、35℃35%等的图12所示的需要严重警戒的范围的下侧边界的点,在室温湿度相对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线处于高温高湿侧的情况下,开始报告动作。
由此,向使用者或同居者、家庭护理人员等通知室内成为需要严重警戒的温湿度状态,由使用者、同居者或赶来的家庭护理工作人员等福利相关人员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预防中暑。
在供暖季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穿衣量来调节体温,因此控制相对于预防中暑时变得复杂,例如可以根据外部气温推定穿衣量,与室内者的活动量组合来自动设定供暖建议温度,将室温比它低预定值以上的范围设为严重警戒范围,在室温降低到该范围时,进行建议运转的报告。
另外,替换报告或在报告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在该情况下,室内的温湿度向更安全的方向变化,减少室内者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中具备上述预定的范围的变更功能。
由此,例如在通常的制冷供暖运转中感到由空气调节机检测出的温湿度和室内者周围的温湿度之间的差异大的情况下,将预定的范围变更到高温高湿侧,在感到差异小的情况下,将预定的范围变更到低温低湿侧。
由此,更适当地判断室内者的周围的温度,在达到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迅速地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预防室内者罹患中暑、低体温病。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根据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进行人体检测。
一般,作为检测室内者的有无的人体检测单元,暂且不管精度,根据成本和故障少而大多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作为其主要类型,有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热电堆,空气调节机能够进一步在监视设备、安全装置等多方面使用,对其有用性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在背景温度接近体温时难以发现人体和背景的区别,另外在热电堆中,在环境大气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同样人体融入环境大气,难以检测出。因此,考虑到这些问题,必须限定使用方法,补足这些问题的软件、硬件的对应是不可避免的。
在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根据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进行人体检测,因此即使在室温、墙壁、地板的温度接近体温,室内者容易罹患中暑的状况下,也可靠地检测人体,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即使在中暑多发的夏天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体,使室内者不罹患中暑。
另外,冬天也不会由于来自供暖机的暖风、热辐射而妨碍人体的检测,因此人体检测的精度不会降低,在一整年中通过可靠的人体检测来报告危险状态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事先预防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重复多次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
由此,在尽管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在温湿度警报的发信后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室内者没有注意到温湿度警报的可能性高,因此好像闹钟的休眠功能那样重复发信温湿度警报(在实施例中,在使压缩机运转的情况下以6分钟间隔发信,在不使压缩机运转的情况下以5分钟间隔发信),因此室内者为了停止温湿度警报必须对空气调节机进行某种操作,无法拒绝地进行避免中暑或低体温病的行动,这能够预防中暑或低体温病。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可靠地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和/或根据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发信的信息从设置在其他房间内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或个人计算机进行上述报告。
由此,使用空气调节机通常具备的发信功能(包括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蜂鸣器的鸣响、基于声音(包含合成声音)的报告、基于传输线向其他房间的传达、经由因特网向其他地方的发信功能等)的任意一个,只通过变更控制软件,不追加新的部件就能够低成本地发信预防中暑、低体温病的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低成本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上述报告的单元/方法基于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文字显示、蜂鸣器的鸣响或振动、通过声音的通知、或这些单元/方法的组合。
由此,使用空气调节机通常具备的发信功能的任意一个,只通过变更控制软件,不追加新的部件就能够低成本地发信预防中暑、低体温病的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低成本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向上述设置在其他房间内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的信息中,包含通过上述摄像单元得到的图像信息。
由此,除了定型的文字信息、声音信息或机械的显示灯、蜂鸣器以外,还能够在外部接收室内的图像信息,能够直观地瞬时识别室内的危险度,有助于尽早地进行适当的处理,因此即使在由于在其他房间内做事而离开房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安心地离开房间。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能够选择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设定/取消。
由此,在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季节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提前防止中暑、低体温病,在没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的季节、由于旅行等长期不在家时,不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停止空气调节机停止过程中的室内温度、湿度的测量,能够节约在测量之前进行超微风的送风机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能够通过遥控器选择上述功能和以下的功能,即在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在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与有室内者的情况同样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由此,能够防止室内者进入人体检测单元的死角等、虽然实际有人但空气调节机误判断为不在而进行不适当的运转的情况。另外,在判断为平常有室内者的情况下,能够不等待人体检测单元的人体检测而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因此能够尽早地使室内恢复安全的状态。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的上述功能的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遥控器增减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
由此,虽然室内没人,但有宠物等的情况下,能够向其他房间、外部发信宠物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因此即使饲养宠物等也能够安心地留下宠物,在其他房间进行工作、或外出离开。另外,通过减少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能够节约报告和/或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对宠物也能够体贴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情况。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设定了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情况下,在从某时刻起经过了预定天数时,将上述功能从设定切换为取消,所述某时刻是对控制装置的最近的手动操作后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在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最近的开始/结束动作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或通过上述温度和/或湿度测定单元测量出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最近的时刻。
由此,在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季节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提前防止中暑、低体温病,在过些日子成为没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的季节、或由于旅行等长期不在家时,在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能够节约在测量之前进行超微风的送风机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在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计时器的开始/结束的情况下,是使用者希望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情况,是没有超过空气调节机的使用期间的时期,因此在从该时经过了预定天数(在实施例中是能够实际感到季节的变换的2周)的时刻,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
在有上述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不限于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也包含能够从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操作空气调节机的情况下的通过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的手动操作进行了空气调节机的操作的情况。
这在使用者不需要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时,此后例如2周监视室内是否成为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在室内进入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的情况下,在该2周的期间,没有对空气调节机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设为使用者忘记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自动地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节约用于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制冷供暖运转时等的能源。
另外,在室内进入严重温湿度警戒范围的情况下,发信温湿度警报,设为季节还没有变换,将上述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的自动取消从该时刻延迟到2周后,在此期间继续进行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等待室内的温湿度完全从严重警戒范围脱离,自动地取消上述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节约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测量出的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与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不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相比,延长测量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间隔。
由此,在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以短的间隔测量室内的温湿度,尽早地发现室内环境的急速恶化,例如能够发信更强力的消息、或采取强制地使空气调节机运转等的处置,在室内的温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外的情况下,以更长的间隔测量室内的温湿度,能够减少发信温湿度警报的能源的消耗。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将位于空气调节机的外围的风向控制装置的位置设为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使室内送风机以比额定运转时低的速度运转。
由此,能够继续保持运转停止中的空气调节机的外观,以几乎感觉不到噪声的程度的极低速使室内送风机旋转,使室内空气在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的周围流通,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能够确切地检测室内的温湿度。
这时,空气调节机的外观保持为运转停止中的外观,送风噪声能够极小,因此室内者不会注意到温湿度的测量,不可能受到“停止中的空气调节机私自运转”这样的无意义的指责。在实施例中,作为预定时间设为3分钟,使得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的温度与在周围流通的室内空气适应,能够确切地检测室内的温湿度。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避免无意义的指责,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
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图19、图20说明使用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空气调节机所具有的空气调节机功能谋求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调节机。图19是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中段。图20是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概要控制流程图后段。
在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中,在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时,将位于空气调节机的外围的风向控制装置的位置设为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使得空气调节机看起来好像停止运转,以比额定运转时低的低速运转,送风噪音也降低。与此相对,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在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时,进行与通常的送风、制冷、除湿或供暖同样的运转,在改善恶化的室内的温湿度的同时,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
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控制流程的前段与实施方式2的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控制流程的前段(图1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中段的控制流程(图19)也只是将实施方式2的控制流程的中段(图14)和步骤S47的5分钟计时器改变为步骤S47*的6分钟计时器,将步骤S52的超微风运转改变为步骤S52*的警报运转,在步骤S53*和步骤S60*之间追加了记号C,其他部分相同,因此只说明改变的部分。
此外,实施方式3的步骤记号在相同内容的实施方式2的步骤记号后附加*,容易进行对照。在图19的步骤S47*中,启动6分钟计时器,将在实施方式2中设为2分钟的温湿度警报的中断时间变更为3分钟。这是因为在实施方式3中实际使空气调节机运转而将室内的温湿度向安全方向变更,是因为伴随着温湿度警报的间断,冷冻循环也间断,因此确保为了确保冷冻循环的可靠性所需要的停止时间。
在图19的步骤S52*中,发出警报运转的指示,使空气调节机进行与通常运转时相同的强度的送风、制冷、除湿或供暖运转。由此,通过送风的室内气流的控制向室内者赋予凉爽感,和/或通过制冷供暖(包含除湿)运转而将室内的温湿度向从警戒范围脱离的方向改善。
这样,使室内的温湿度向安全方向变化,并且使应该停止的空气调节机突然运转,由此引起室内者的注意,还进行显示灯的闪烁、蜂鸣器的鸣响等,强调地报告室内的温湿度是严重警戒范围,无论室内者乐意与否都能够报告室内的温湿度是严重警戒范围。
在该情况下,交替地进行警报运转和警报运转的中断,因此室内的温湿度交替地重复改善和恶化,由此使室内者感到不舒适、烦躁,但通过感到不舒适、烦躁,能够痛感室内的温湿度环境的改善的必要性,能够使得在尽早的阶段采取预防中暑/低体温病的行动。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停止在实施方式2中每次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时进行的室内的温湿度的测量,而只进行图13的步骤S26中的室内温湿度的测量。一般热向室内的出入通过墙壁、地板等构造物而进行,因此在空气调节机停止时室内的温湿度进入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墙壁、地板等的温度也成为严重警戒范围或与之接近的温度。
如果在该状态下使空气调节机运转,则室内的温湿度急剧改善,但墙壁、地板等构造物的热容量大,因此其温度不会急剧地变化,即使以短的间隔测量室内的温湿度而得出脱离了严重警戒范围这样的结果,如果停止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则由于来自墙壁、地板等的热移动,室内的温湿度马上会恶化。
因此,在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中,停止每次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的温湿度测量,只进行图13的步骤S26中的室内温湿度的测量,使温湿度警报功能的控制流程的后段如图20那样,从而简单地交替重复警报运转和警报运转的中断。
在图19的步骤S60*中3分钟计时器到时的情况下,前进到图20的步骤S62*,指示到此为止进行的警报运转的停止,停止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在步骤S63*中也停止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动作。接着,在步骤S70*中检查是否有室内者,在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85*,检查从步骤S47*的6分钟计时器的启动开始是否经过了6分钟。
这是因为室内的温湿度是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因此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而设置暂时中断温湿度警报的时间,在实施例中将该中断时间设为3分钟,使用5分钟计时器使得从3分钟计时器的到时开始计时3分钟。
在步骤S70*中,在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80*,检查是否设定为在没有室内者时也只有初次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在步骤S80*中设定为只有初次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由于已经在图19的步骤S53*中报告/发信了温湿度警报,因此不进行本次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为了继续进行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而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
在步骤S80*中没有设定为只有初次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在没有室内者时,在室内成为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时,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也前进到步骤S85*,如上述那样,进入用于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的中断时间。
在步骤S85*中6分钟计时器没有到时的情况下,为了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而经由C返回到步骤S55*,重复进行步骤S55*、S60*、S62*、S63*、S70*、S80*、S85*,等待经过温湿度警报的中断时间。
在步骤S85*中6分钟计时器到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90*,检查30分钟计时器是否到时。在步骤S90*中,在30分钟计时器没有到时的期间,经由B返回到图19的步骤S47*,交替地重复进行温湿度警报的3分钟的报告/发信和3分钟的中断,向室内者和/或外部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
由此,即使虽然收到温湿度警报但被其他事耽误而忘记处理,也会再三地收到温湿度警报,由此会想起进行处理,因此能够使空气调节机进行运转等,使室内的温湿度从严重警戒范围变化到安全侧。
在步骤S90*中,在30分钟计时器到时时,从图19的步骤S46*的30分钟计时器的启动开始经过30分钟,即使在其间重复报告/发信温湿度警报,也没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等应答,设为是没有室内者的情况,经由E返回到图13的步骤S10,继续进行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监视。
这样,即使暂时判断为没有室内者,在室内的温湿度持续处于中暑的警戒范围的期间,也重复进行隔着20分钟的运转监视每6分钟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和其中断持续30分钟的循环,即使万一看漏了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也直到脱离中暑的警戒范围为止坚持发出温湿度警报,防止看漏,因此能够采取预防中暑的适当的处理。
另外,在室内者没有注意到或无视温湿度警报,或处于无法进行运转操作的状态,也能够将室内的温湿度从警戒范围向安全方向改善。特别在要向其他房间、外部传达温湿度警报的情况下,在注意到温湿度警报的人赶来的期间,虽然不能说是充分的,但也能够将室内的温湿度从警戒范围向安全方向改善,因此能够减小中暑、低体温病的弊端。
这样,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后进行上述发信。
由此,在有室内者,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使室内的温湿度的变化朝向安全的方向。然后,向室内报告和/或向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尽早地改善室内的温湿度,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中使空气调节机进行送风、除湿、制冷或供暖运转。
由此,除了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以外,还实际使空气调节机运转,在改善恶化的室内的温湿度环境的同时,还通过风、制冷空气、供暖空气向室内者通知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对于眼、耳不自由的人也能够告知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此时,如果是制冷季节,则当然自动地选择制冷,如果是供暖季节,则当然自动地选择供暖。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可靠地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1方式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具备人体检测单元、以及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具备以下功能,即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过程中,在检测出人体并且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由此,在空气调节机是使用者希望的停止、或控制上的停止的情况下,例如在制冷时期室温为30℃、湿度超过了65%时,也向使用者报告劝告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消息(温湿度警报)。报告的单元/方法不限于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其单元/方法。另外,也可以通过传输线、无线向处于其他房间的同居者发信,进而还可以经由因特网等无线通信网向外出的家属的便携电话终端、外部福利相关人员等发信。
另外,报告时的室温、湿度的水平并不限于上述的一点,例如也可以预先还存储25℃100%、35℃35%等图12所示的需要严重警戒的范围的下侧边界的点,在室温湿度相对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线处于高温高湿侧的情况下,开始报告动作。
由此,向使用者、同居者、家庭护理人员等通知室内成为需要严重警戒的温湿度状态,由使用者、同居者、或赶来的家庭护理工作人员等福利相关人员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预防中暑。
在供暖季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穿衣量来调节体温,因此控制相对于预防中暑时变得复杂,但例如可以根据外部气温推定穿衣量,与室内者的活动量组合来自动设定供暖推荐温度,将室温比它低预定值以上的范围设为严重警戒范围,在室温降低到该范围时,进行推荐运转的报告。
另外,替换报告或在报告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在该情况下,室内的温湿度向更安全的方向变化,减少室内者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2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中具备上述预定的范围的变更功能。
由此,例如在通常的制冷供暖运转中感到由空气调节机检测出的温湿度和室内者周围的温湿度之间的差异大的情况下,将预定的范围变更到高温高湿侧,在感到差异小的情况下,将预定的范围变更到低温低湿侧。
由此,在更适当地判断室内者的周围的温度,达到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迅速地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预防室内者罹患中暑、低体温病。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3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基于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来进行人体检测。
由此,根据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进行人体检测,因此即使在室温、墙壁、地板的温度接近体温而室内者容易罹患中暑的状况下,也可靠地检测人体,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即使在中暑多发的夏天,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体,使室内者不罹患中暑。
另外,冬天也不会由于来自供暖机的暖风、热辐射而妨碍人体的检测,因此人体检测的精度不会降低,在一整年中根据确实的人体检测来报告危险状态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由此能够事先预防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可能性。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4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重复多次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
由此,尽管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在温湿度警报的发信后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室内者没有注意到温湿度警报的可能性高,因此好像闹钟的休眠功能那样重复发信温湿度警报(在实施例中,在使压缩机运转的情况下,以6分钟间隔发信,在不使压缩机运转的情况下以5分钟间隔发信),因此室内者为了停止温湿度警报而必须对空气调节机进行某种操作,无法拒绝地引起避免中暑或低体温病的行动,由此能够预防中暑或低体温病。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可靠地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5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和/或根据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发信的信息从设置在其他房间内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或个人计算机,进行上述报告。
由此,使用空气调节机通常具备的发信功能(包括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蜂鸣器的鸣响、基于声音(包含合成声音)的报告、基于传输线向其他房间的传达、经由因特网向其他地方的分发功能等)的任意一个,只通过变更控制软件,不追加新的部件,就能够低成本地发信预防中暑、低体温病的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低成本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6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后进行上述发信。
由此,在有室内者,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使室内的温湿度的变化朝向安全的方向。然后,向室内报告和/或向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尽早地改善室内的温湿度,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7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上述报告的单元/方法基于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文字显示、蜂鸣器的鸣响或振动、声音的通知、或这些单元/方法的组合。
由此,使用空气调节机通常具备的发信功能的任意一个,只通过变更控制软件,不追加新的部件,就能够低成本地发信预防中暑、低体温病的信息。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低成本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8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向上述设置在其他房间内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的信息中,包含通过上述摄像单元得到的图像信息。
由此,除了定型的文字信息、声音信息、或机械的显示灯、蜂鸣器以外,还能够在外部接收室内的图像信息,能够直观地瞬时识别室内的危险度,有助于尽早地进行适当的处理,因此即使在由于在其他房间内有事而没有在房间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安心地离开房间。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9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能够选择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设定/取消。
由此,在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季节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提前防止中暑、低体温病,在没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的季节、由于旅行等长期不在家时,不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停止空气调节机停止过程中的室内温度、湿度的测量,能够节约在测量之前进行超微风的送风机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10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能够通过遥控器选择上述功能和以下的功能,即在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在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与有室内者的情况同样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由此,能够防止室内者进入人体检测单元的死角等、虽然实际有人但空气调节机误判断为不在而进行不适当的运转的情况。另外,在判断为平常有室内者的情况下,能够不等待人体检测单元的人体检测而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因此能够尽早地使室内恢复安全的状态。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11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的上述功能的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遥控器增减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
由此,虽然室内没人,但有宠物等的情况下,能够向其他房间、外部发信宠物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因此即使饲养宠物等也能够安心地留下宠物,在其他房间进行工作、或外出离开。另外,通过减少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能够节约报告和/或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对宠物也能够体贴地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情况。
另外,根据第12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设定了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情况下,在从某时刻起经过了预定天数时将上述功能从设定切换为取消,所述某时刻是在对控制装置的最近的手动操作后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在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最近的开始/结束动作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或通过上述温度和/或湿度测定单元测量出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最近的时刻。
由此,在有可能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季节使用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将中暑、低体温病防患于未然,在过些日子成为没有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的季节、或由于旅行等长期不在家时,在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能够节约在测量之前进行超微风的送风机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有遥控器的手动操作、计时器的开始/结束的情况,是使用者希望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情况,是没有超过空气调节机的使用期间的时期,因此在从该时经过了预定天数(在实施例中是能够实际感到季节的变换的2周)的时刻,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
在有上述遥控器的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不限于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也包含能够从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操作空气调节机的情况下的通过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的手动操作进行了空气调节机的操作的情况。
这在使用者不需要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时,此后例如2周,监视室内是否成为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在室内未进入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的情况下,在该2周的期间,没有对空气调节机进行任何操作,设为使用者忘记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自动地取消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节约用于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制冷供暖运转时等的能源。
另外,在室内进入严重温湿度警戒范围的情况下,发信温湿度警报,设为季节还没有变换,将上述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的自动取消从该时刻延迟到2周后,在其间继续进行室内的温湿度的监视,等待室内的温湿度完全从严重警戒范围脱离,自动地取消上述发信温湿度警报的功能,节约能源。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13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上述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与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不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相比,延长测量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间隔。
由此,在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以短的间隔测量室内的温湿度,尽早地发现室内环境的急速恶化,例如能够发信更强力的消息、或采取强制地使空气调节机运转等处置,在室内的温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外的情况下,以更长的间隔测量室内的温湿度,能够减少发信温湿度警报的能源的消耗。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在抑制多余的能源消耗的同时,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另外,根据第14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将位于空气调节机的外围的风向控制装置的位置设为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使室内送风机以比额定运转时低的速度运转。
由此,能够在继续保持运转停止中的空气调节机的外观的状态下,以几乎感觉不到噪声的程度的极低速使室内送风机旋转,使室内空气在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的周围流通,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能够准确地检测室内的温湿度。
这时,空气调节机的外观能够保持为运转停止中的状态,送风噪声也极小,因此室内者不会注意到温湿度的测量,不可能受到“停止中的空气调节机私自运转”这样的无意义的指责。在实施例中,作为预定时间,设为3分钟,使得室内温湿度的检测器的温度与在周围流通的室内空气适应,能够准确地检测室内的温湿度。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避免无意义的指责,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根据第15方式所记载的空气调节机,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使空气调节机进行送风、除湿、制冷或供暖运转。
由此,除了显示、蜂鸣器、声音、影像等的温湿度警报的报告、发信以外,还实际使空气调节机运转,在改善恶化的室内的温湿度环境的同时,还通过风、制冷空气、供暖空气向室内者通知严重警戒温湿度范围,对于眼、耳不自由的人也能够告知中暑、低体温病的可能性。此时,如果是制冷季节,则当然自动地选择制冷,如果是供暖季节,则当然自动地选择供暖。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报告中暑、低体温病的预防,可靠地减少罹患中暑、低体温病的人。

Claims (15)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具备人体检测单元以及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该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下功能: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过程中,在检测出人体并且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室内者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报告该情况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空气调节机的遥控器中具备上述预定的范围的变更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基于来自摄像单元的图像信息来进行人体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了上述报告和/或开始了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针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重复多次上述报告和/或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进行上述报告,和/或根据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和/或遥控器发信的信息从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或个人计算机进行上述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调节运转开始后进行上述发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报告的单元/方法是显示灯的点亮或闪烁、文字显示、蜂鸣器的鸣响或振动、通过声音的通知或这些单元/方法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向上述设置在其他房间的报告终端、外部的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发信的信息中包含通过上述摄像单元得到的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选择进行上述报告的功能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设定/取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遥控器选择上述功能、即使在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在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与有室内者的情况同样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没有室内者的情况下的上述功能的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后,也没有施加针对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或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开始/结束动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遥控器增减隔着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中断地进行上述报告和/或运转的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了进行上述报告和/或开始空气调节机的运转的功能的情况下,在从某时刻起经过了预定天数时将上述功能从设定切换为取消,所述某时刻是从针对控制装置的最近的手动操作起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从通过能够由使用者变更计时器的开始/结束时间的计时器进行的最近的开始/结束动作起经过了预定天数的时刻、或通过上述温度和/或湿度测量单元测量出有可能罹患中暑或低体温病的预定的范围的温度和/或湿度的最近的时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下,与测量出的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不处于中暑或低体温病的严重警戒范围的情况相比,延长测量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将位于空气调节机的外围的风向控制装置的位置设为空气调节机停止时的位置,使室内送风机以比额定运转时低的速度运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上述室内的温度和/或湿度之前,在预定时间的期间使空气调节机进行送风、除湿、制冷或供暖运转。
CN201310368563.1A 2012-12-05 2013-08-22 空气调节机 Active CN103851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5915 2012-12-05
JP2012265915A JP6001432B2 (ja) 2012-12-05 2012-12-05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1745A true CN103851745A (zh) 2014-06-11
CN103851745B CN103851745B (zh) 2019-02-05

Family

ID=5085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8563.1A Active CN103851745B (zh) 2012-12-05 2013-08-22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01432B2 (zh)
KR (1) KR20140072787A (zh)
CN (1) CN10385174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663A (zh) * 2014-07-17 2014-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551828B (zh) * 2014-12-15 2016-10-0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空氣調節機之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109073254A (zh) * 2016-04-22 2018-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11426029A (zh) * 2020-03-02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525351A (zh) * 2020-11-06 2021-03-19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1466B2 (ja) * 2015-09-16 2019-09-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914007B2 (ja) * 2016-05-13 2021-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9790993B (zh) * 2016-10-11 2021-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JP6566401B2 (ja) * 2017-01-16 2019-08-28 晟雄 釜形 「自動エアコン電源投入装置」
JP2018189329A (ja) * 2017-05-10 2018-11-29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建物の空調システム
JP6972773B2 (ja) * 2017-08-24 2021-11-24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浴室システム
CN109654696B (zh) * 2018-12-29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直吹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013520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设备
CN110715407A (zh) * 2019-06-21 2020-01-21 北海飞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未通风下基于周围湿度值和温度值与人体位置自动调节加湿器运行湿度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98890B (zh) * 2020-09-17 2023-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6711B (zh) * 2022-01-11 2023-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待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1445A (ja) * 1990-10-12 1992-05-25 Nec Corp 端末装置
JP2002024957A (ja) * 2000-07-07 2002-01-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体温監視装置
JP2007280167A (ja) * 2006-04-10 2007-10-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099622A (ja) * 2009-11-06 2011-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システム
CN102734905A (zh) * 2011-04-11 2012-10-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0777B2 (en) * 2007-01-29 2011-09-20 Lawrence Kat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dgeted zone heating and cooling
KR20100040302A (ko) * 2007-07-26 2010-04-19 페이즈 지샨 응답 유니트들에 대한 개선 방법 및 장치
JP5216519B2 (ja) * 2008-10-06 2013-06-1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1569414B1 (ko) * 2008-12-26 2015-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5478075B2 (ja) * 2009-01-06 2014-04-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2007779A (ja) * 2010-06-23 2012-01-12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2207867A (ja) * 2011-03-30 2012-10-2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JP5950610B2 (ja) * 2012-02-16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1445A (ja) * 1990-10-12 1992-05-25 Nec Corp 端末装置
JP2002024957A (ja) * 2000-07-07 2002-01-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体温監視装置
JP2007280167A (ja) * 2006-04-10 2007-10-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099622A (ja) * 2009-11-06 2011-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システム
CN102734905A (zh) * 2011-04-11 2012-10-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663A (zh) * 2014-07-17 2014-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6008431A1 (zh) * 2014-07-17 2016-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551828B (zh) * 2014-12-15 2016-10-01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空氣調節機之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109073254A (zh) * 2016-04-22 2018-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11426029A (zh) * 2020-03-02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426029B (zh) * 2020-03-02 2022-11-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525351A (zh) * 2020-11-06 2021-03-19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1432B2 (ja) 2016-10-05
KR20140072787A (ko) 2014-06-13
JP2014112004A (ja) 2014-06-19
CN103851745B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1745A (zh) 空气调节机
KR100979185B1 (ko) 공조 설비 통제 제어 시스템
CN103912960B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54774A (zh) 一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CN103576661B (zh) 节能控制系统及节能方法
JP629662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3673089A (zh) 空气调节机
JP2011226694A (ja) 空気調和機、機器システム、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8614461A (zh) 一种基于室内环境感测的智能机器人
KR101866861B1 (ko) 실내외 환경 연계형 실내 환경 자동제어시스템
CN107045366B (zh) 楼宇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204227534U (zh) 空调器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3776099A (zh) 空调机
CN109164857A (zh) 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及配电室远程监控系统
JP201507880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1713584A (zh) 空调机
US20200342700A1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Unattended Services
KR20160137767A (ko) 실내외 공기질 측정 기반의 환기 시스템
CN102734903A (zh) 空调机
JP6085345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5897458U (zh)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JP6069463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727426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8592346A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503633B (zh) 一种楼宇中央空调智能管理方法、控制器及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7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ko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