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905A -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4905A CN102734905A CN2012101049783A CN201210104978A CN102734905A CN 102734905 A CN102734905 A CN 102734905A CN 2012101049783 A CN2012101049783 A CN 2012101049783A CN 201210104978 A CN201210104978 A CN 201210104978A CN 102734905 A CN102734905 A CN 1027349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temperature
- human body
- fluid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RBIIKVXVYVANCQ-CUWPLCDZSA-N (2s,4s,5s)-5-amino-n-(3-amino-2,2-dimethyl-3-oxopropyl)-6-[4-(2-chlorophenyl)-2,2-dimethyl-5-oxopiperazin-1-yl]-4-hydroxy-2-propan-2-ylhexanamide Chemical group C1C(C)(C)N(C[C@H](N)[C@@H](O)C[C@@H](C(C)C)C(=O)NCC(C)(C)C(N)=O)CC(=O)N1C1=CC=CC=C1Cl RBIIKVXVYVANCQ-CUWPLCDZSA-N 0.000 claims 1
- FXRLMCRCYDHQFW-UHFFFAOYSA-N 2,3,3,3-tetrafluoropropene Chemical compound FC(=C)C(F)(F)F FXRLMCRCYDHQF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89—Systems using radiation from walls or pa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维持空气调节的舒适性并谋求节能。控制装置(31)的存储部(37)用于存储针对各空间(2)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和针对各空间(2)设定的低于第1温度的第2温度。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31)的演算装置(34)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演算装置(34)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以辐射空气调节为主体的全馆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控制。
背景技术
与吹出暖风的对流式空气调节相比,辐射空气调节没有气流感,舒适性高。因此,在寒冷地区等,制热设备主要多采用散热器(radiator)等的辐射空气调节。以往,利用通过锅炉烧沸的热水的制热设备被普遍使用。
近年来,指出了产生CO2(二氧化碳)等地球变暖物质所带来的变暖的影响,热泵技术受到关注。在热泵技术中,热源机利用大气的热量,从而能够有效地产生热量。在以散热器、地板采暖设备等的辐射空气调节为主体的制热系统中,环境负荷低的热泵的需求高涨。
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与节能相关的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78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84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90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5137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235218号公报
与对流式空气调节相比,辐射空气调节的舒适性高,不产生气流。因此,存在到整个房间变暖为止花费时间的课题。辐射空气调节通常以如下方法使用:以中央空气调节那样的形态始终进行空气调节运转,将室温保持为恒定。
在此,例如假设在一般家庭中使用空调机的情况。在平日的白天,家中几乎没有人,使用的房间被限定。因此,若整个房间进行空气调节,则会多余地使用制热能力。在通常的生活模式中,平日的白天所使用的房间为起居室、厨房等被限定的空间。卧室、小孩房间等为通常不使用的房间。另一方面,可以想到休息日与平日房间的使用模式发生改变。可以想到在室率比平日高。可以想到与平日相比多余的制热变少。
如上述那样,辐射空气调节没有气流感,能够进行舒适的制热运转,但进行全馆空气调节会产生能量损失,存在消耗多余的能量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例如维持空气调节的舒适性并谋求节能。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
热源机,其用于加热流体;
换热器,其为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在其内流动有经上述热源机加热的流体,用于进行上述流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室温传感器,其用于测量室内温度;
人体检测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室内的人体;
控制装置,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该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时,该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与上述第1温度不同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维持空气调节的舒适性并谋求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散热器的控制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温度的设定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的构成例的图。
在图1中,空气调节系统10设置于建筑物1。空气调节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室温传感器11、至少一个人体检测传感器12、至少一个散热器13、至少一个流量调整阀14。另外,空气调节系统10还包括热源机21、控制装置31。
在同一室内空间2内除安装有作为负荷侧设备的散热器13外,还安装有室温传感器11和人体检测传感器12。在建筑物1中具有多个同样的空间2(即,房间)。散热器13、室温传感器11、人体检测传感器12设置在各空间2内。
散热器13为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的例子。在散热器13内流动有经热源机21加热的流体(即,载热体)。散热器13通过进行该流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使室内变暖。室温传感器11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室内的人体。
如上述那样,热源机21加热流入散热器13的流体。作为热源机21可以利用锅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环境而使用热泵。热泵通过在内部循环的制冷剂与上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加热上述流体。
热源机21具有压缩机22、空气换热器23。虽然未图示,但热源机21还具有膨胀部、流体换热器。压缩机22、流体换热器、空气换热器23、膨胀部按顺序连接而构成热泵循环。
压缩机2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加热。若压缩机22的转速增大,则制冷剂的加热量增加。流体换热器利用经压缩机22加热的制冷剂对流入散热器13的流体进行加热。膨胀部通过膨胀冷却将制冷剂冷却。空气换热器23为与散热器13不同的换热器的例。在通过膨胀部冷却制冷剂之后,空气换热器23从外部空气向制冷剂回收热量。在空气换热器23安装有送风机24。若送风机24的转速增大,则利用送风机24向空气换热器23吹出的外部空气的量增加。因此,热量的回收量(即,制冷剂的加热量)增加。
作为在热泵内循环的制冷剂,考虑到环境而优选使用地球变暖系数低的制冷剂。具体而言,优选使用地球变暖系数为1000以下的制冷剂。例如,能够使用R32、HFO(Hydro-fluoro-olefin)-1234yf、碳氢化合物、CO2。
作为在热源机21与散热器13之间循环的流体,使用以水为主成分的液体(例如,仅为水)。在建筑物1位于寒冷地区等配管有可能冻结的地区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以乙二醇为主成分的防冻液。
控制装置31包括人体检测部32、室温检测部33、演算装置34、热源控制部35、流量控制部36、存储部37。
人体检测部32针对各空间2从人体检测传感器12接收用于表示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是否检测到人体的信号。
室温检测部33针对各空间2从室温传感器11接收用于表示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的信号。
热源控制部35用于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具体而言,热源控制部35通过使热源机21的压缩机22的转速、送风机24的转速加快而使热泵的制冷剂的加热量增加,结果,使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增加。或者,热源控制部35通过使热源机21的压缩机22的转速、送风机24的转速减慢而使热泵内的制冷剂的加热量减少,结果,使热源机21的流体的加热量减少。
流量控制部36控制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具体而言,流量控制部36通过使流量调整阀14的开度增大而使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增加。或者,流量控制部36通过使流量调整阀14的开度减小而使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减少。
存储部37例如为存储器,其存储针对各空间2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和针对各空间2设定的低于第1温度的第2温度。
演算装置34例如为处理器,其根据利用人体检测部32接收到的信号和利用室温检测部33接收到的信号并利用热源控制部35、流量控制部36来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由此,演算装置34调节各空间2内的室内温度。
具体而言,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时,演算装置34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若利用热源控制部35调节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则能够统一调整建筑物1整体的温度。若利用流量控制部36调节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则能够微调整个别空间2内的温度。
例如,全部或大部分的空间2内的温度都低于存储于存储部37的对应的第1温度。在该情况下,首先,演算装置34使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增加。接着,演算装置34针对各空间2判定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最新的温度是高于对应的第1温度还是低于对应的第1温度。演算装置34使流向温度还低于对应的第1温度的空间2内的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演算装置34使流向温度高于对应的第1温度的空间2的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减少。
例如,假定仅一个或一部分的空间2的温度低于存储于存储部37的对应的第1温度。在该情况下,演算装置34使流向温度低于对应的第1温度的空间2的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增加。此时,演算装置34不需要使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增加。
另外,上述那样的演算装置34的控制动作为例子,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调节各空间2内的温度。
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演算装置34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的演算装置34的控制动作与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时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演算装置34只将各空间2内的温度调节为低于第1温度的第2温度,所以,使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增加的量相对较低。因此,与空间2内有人的情况相比,在空间2内没有人的情况下能够将能量的消耗量抑制得较低。即,能够使建筑物1整体变暖,维持舒适性,并且能够避免没有人的空间2消耗多余的能量,从而实现节能。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配置在室内的人体检测传感器12确认出人在室内时,经由控制装置31内的人体检测部32向演算装置34输入信息。演算装置34比较利用室温传感器11检测到的室温和设定的温度,以室温接近设定温度的方式利用热源控制部35及流量控制部36进行控制。
在利用室温传感器11检测到的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演算装置34向使热源供给量增加的方向控制热源机21。作为热泵的主要的热源供给量的增加方法,具有使压缩机22的转速、安装于空气换热器23的送风机24的转速增大这样的方法。
在利用室温传感器11检测到的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演算装置34以使安装于散热器13之前的流量调整阀14关闭一部分的方式进行控制,抑制流入散热器13的载热体流量,抑制制热能力。另外,此时为了防止热源机21的热源供给能力过剩,还利用热源控制部35向热源机21发送指示节省热源供给量的信号。作为热泵的主要的热源供给量的节省方法,具有使压缩机22的转速、安装于空气换热器23的送风机24的转速减小这样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确认出人在室内时,演算装置34利用流量调整阀14抑制流入散热器13的载热体的流量。与此同时,为了确保热源供给能力与负荷侧要求能力之间的平衡,演算装置34利用热源控制部35发送指示节省热源供给量的信号。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抑制过剩的制热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之后,在确认出人在室内时,演算装置34以室温接近设定温度的方式控制流量调整阀14的流量和热源机21的供给热量。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在室内空间具有:多个辐射型换热器(例如,散热器13);调整流入该辐射型换热器的载热体的流量的调整阀(例如,流量调整阀14);室温传感器11;能够检测该辐射型换热器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2内的人体的人体检测传感器12。另外,空气调节系统10包括用于产生热源的热源机21、用于控制各装置的控制装置31。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31通过控制流入辐射型换热器的载热体的流量来控制室温。产生热量的热源机21使用热泵。使用于热泵的压缩机22为变频驱动方式。通过调整压缩机22的转速能够调整制冷剂的循环量。另外,在换热器(例如,空气换热器23)搭载有转速可变型送风机24。通过调整送风机24的转速能够调整制冷剂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辐射空气调节系统中,使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人在或不在。对于室内一直有人的空间2,进行通常的制热运转。对于室内没人的房间,控制室温使其低于进行空气调节的房间的目标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多余的能量消耗。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辐射式中央空气调节系统设置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人在或不在,能够以抑制无用的制热的方式控制室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室内的换热器(即,散热器13)为制热设备,但也可以将该换热器置换成制冷设备。在该情况下,将第2温度设定得高于第1温度。
实施方式2
对于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之间的差异。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的构成例的图。
在图2中,空气调节系统10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散热器13上设有强制对流发生部15。强制对流发生部15例如为转速可变的送风机,产生强制对流。
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31的演算装置34使散热器13的强制对流发生部15进行动作直至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第1温度。由此,能够使各空间2内的温度迅速上升至第1温度。
例如,某空间2内的温度低于存储于存储部37的对应的第1温度。在该情况下,演算装置34使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该空间2的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增加。此时,演算装置34使散热器13的强制对流发生部15开始动作。并且,演算装置34监视该空间2的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在该空间2的温度达到对应的第1温度时,演算装置34使散热器13的强制对流发生部15停止动作。即,在有人的空间2内的温度达到第1温度后、即通常的制热运转时,演算装置34仅进行利用辐射的制热运转。由此,能够抑制气流感。因此,能够维持舒适性。
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演算装置34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进行动作。
在实施方式1中,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确认出人在室内时,演算装置34以抑制制热供给能力的方式进行控制。但是,在重新确认出人在室内时,对于仅依靠辐射的制热设备,使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会花费时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演算装置34仅在需要时使强制对流产生,使室内温度尽快达到设定温度。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演算装置34再次切换成仅利用辐射的空气调节。
图3是表示散热器13的控制例的图。
在图3中,在没有强制对流发生部15的散热器13的情况和有强制对流发生部15的散热器13的情况下比较人在或不在与室温的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
即使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不在室内且控制装置31使载热体向散热器13的供给停止(或者削减供给量),也不产生气流,因此室温的变化稍微发生应答延迟。在没有强制对流发生部15的散热器13的情况下,相反地,即使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在室内且控制装置31使载热体向散热器13的供给开始(或者增加供给量),室温的上升也同样会发生延迟。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具有强制对流发生部15的散热器1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31使载热体向散热器13的供给开始(或者增加供给量)且利用强制对流发生部15产生强制对流,此时室温会快速上升。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在室内时,向散热器13供给载热体,且产生强制对流。由此,能够抑制仅利用辐射的空气调节中所发生的室温上升延迟,使室温尽快接近设定温度。在室温达到设定温度之后,停止强制对流的产生,继续进行利用辐射的没有气流感的制热。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时,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利用设于辐射型换热器(例如,散热器13)的强制对流发生部15产生强制对流。由此,能够抑制室温控制的延迟(即,室温调整时间的延迟)。
实施方式3
对于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之间的差异。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1的存储部37针对空间2与时间带之间的各组合将对应于过去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12所检测到人体的比例而预先设定的温度存储为第2温度。例如,对应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越低,第2温度被设定得阶段性地降低。另外,也可以为对应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越低,第2温度被设定得连续性地降低。例如,第2温度还可以以成为如下值的方式设定,即,对应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乘以规定的系数所得到的值。
在某空间2内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31的演算装置34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存储部37的、同该空间2与现在的时间带的组合相对应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现在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即,在该空间2内,过去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的比例)为100%,则演算装置34进行特别的控制。具体而言,即使在该空间2内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演算装置34也以利用室温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同该空间2与现在的时间带的组合相对应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热源机21内的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散热器13的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现在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即,在该空间2内,过去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的比例)为0%,则演算装置34进行特别的控制。具体而言,若在该空间2内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没有检测到人体,则演算装置34使流体向该空间2内的散热器13的流入停止。
图4是表示第2温度的设定例的图。
通常,人的行动模式大多根据星期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图4中,演算装置34学习建筑物1中的一星期的行动模式,并根据该行动模式进行制热运转控制。
演算装置34利用安装于各空间2的人体检测传感器12进行人在室内或不在的判定。人在室内或不在的判定在被决定的时刻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进行。在本例中,为了方便,每6个小时进行一次判定,判定结果(图4中的“在室内”)按空间2与时间带的各组合存储于存储部37。在人在6个小时的中途不在的情况下,若在室内时间为相当于6个小时的50%、即3个小时以上则判断为在室内,若不足3个小时则判断为不在。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细分至以分钟为单位进行判定。在该情况下,判定结果按各空间2以分钟为单位存储于存储部37。
对于全部的空间2,第1温度(人在室内时的设定温度)设定为20℃,并存储于存储部37。另外,对于各空间2,第1温度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温度。另外,第1温度也可以按各时间带设定为不同的温度。
演算装置34以将平日与周末分开的方式评价各时间带的在室率。按在室率低的顺序评价为:D判定(0%)、C判定(1%~30%)、B判定(31%~79%)、A判定(80%~100%)共4个阶段。评价结果(图4中的“判定”)按空间2与时间带之间的组合存储于存储部37。
演算装置34针对空间2与时间带的各组合根据在室率的评价结果设定第2温度(人不在时的设定温度)。具体而言,对于第2温度,若在室率的评价结果为A判定则设定为20℃(即,与第1温度相同的温度),若为B判定则设定为18℃,若为C判定则设定为16℃,并存储于存储部37。若在室率的评价结果为D判定则不设定第2温度。
例如,在X室内,在周一的0点~6点人在室内,6点~18点不在,并且18点~0点人在室内。该周期在平日、即从周一到周五重复。即,在室内及不在周期性地重复。在从周一到周五,从18点到次日6点的在室率为100%,因此评价为A判定。从6点到18点的在室率为0%,因此评价为D判定。在A判定的时间带,人在室内的可能性高,因此即使暂时不在也不从目标改变设定温度,而是将设定温度保持在20℃继续进行制热运转。另一方面,在D判定的时间带,人在室内的概率为0%,因此若人不在室内,则基本上不进行制热运转,室温顺其自然。
另外,在X室内,在周末、即周六和周日,始终有人在室内,因此全部时间带的在室率被评价为A判定。因此,始终以20℃为目标进行制热运转。
在Y室内,观察0点~6点的在室率,在周一、周三、周四,人在室内,但在周二、周五不在,因此平日5天的在室率为60%,评价为B判定。同样地,6点~12点的在室率评价为C判定,12点~18点的在室率评价为D判定,18点~0点的在室率评价为A判定。在B判定的时间带,若人不在室内,则以稍低于通常的设定温度的18℃进行制热运转。在C判定的时间带,若人不在室内,则以更低的16℃进行制热运转。
同样地,在Y室内,在人不在室内时,在周六、周日也以与在室率的评价结果相对应的设定温度进行制热运转。若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人在室内,则以通常的20℃进行制热运转。
另外,在本例中,以将平日(周一~周五)与休息日(周六及周日)分开的方式对在室率进行了评价,但也可以按星期几进行评价。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散热器13等追随负荷变动会花费时间的制热系统,在人不在时,如上述那样变更与在室率相对应的目标设定温度进行制热运转。因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由于换气而向外部漏出的热量、沿着墙壁向外部漏出的热量,进行高效的制热运转。此外,还能够尽量避免由于花费负荷追随时间所引起的舒适性恶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部分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或者,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以上的实施方式部分组合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物,2空间,10空气调节系统,11室温传感器,12人体检测传感器,13散热器,14流量调整阀,15强制对流发生部,21热源机,22压缩机,23空气换热器,24送风机,31控制装置,32人体检测部,33室温检测部,34演算装置,35热源控制部,36流量控制部,37存储部。
Claims (14)
1.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热源机,该热源机对流体进行加热;
换热器,该换热器为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被上述热源机加热了的流体流经该换热器,该换热器进行上述流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室温传感器,该室温传感器测量室内的温度;
人体检测传感器,该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室内的人体;
控制装置,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该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时,该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与上述第1温度不同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针对各时间带将对应于过去由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比例而预先设定的温度作为上述第2温度进行存储,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时,上述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与现在的时间带相对应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将低于上述第1温度且对应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越低则设定得越低的温度作为上述第2温度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将对应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越低则被设定得阶段性地降低的温度作为上述第2温度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若现在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为100%,则上述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若现在的时间带的上述比例为0%,则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流体向上述换热器的流入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热器设置在多个房间的每一个内,
上述控制装置的存储部针对房间与时间带的组合存储对应于过去由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比例预先设定的温度,
针对各房间,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上述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时,上述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与现在的时间带相对应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热器具有产生强制对流的强制对流发生部,
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换热器的强制对流发生部进行动作直至由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体以水和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为主成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源机为热泵,该热泵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通过上述制冷剂与上述流体的热交换来加热上述流体,
上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上述压缩机的转速来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源机为热泵,该热泵具有通过送风机送风并加热制冷剂的其他的换热器,通过上述制冷剂与上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加热上述流体,
上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上述送风机的转速来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冷剂为地球变暖系数在1000以下的制冷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冷剂为R32、HFO-1234yf、碳氢化合物、CO2中的任意一种。
14.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热源机加热流体,
设置在室内的换热器进行由上述热源机加热的流体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室温传感器测量室内温度,
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室内的人体,
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利用上述人体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时,控制装置以利用上述室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成为与上述第1温度不同的第2温度的方式控制上述热源机内的上述流体的加热量和流向上述换热器的上述流体的流量中的至少一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86959A JP5538289B2 (ja) | 2011-04-11 | 2011-04-11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方法 |
JP2011-086959 | 2011-04-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4905A true CN102734905A (zh) | 2012-10-17 |
CN102734905B CN102734905B (zh) | 2015-01-14 |
Family
ID=4600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0497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4905B (zh) | 2011-04-11 | 2012-04-11 |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11618B1 (zh) |
JP (1) | JP5538289B2 (zh) |
CN (1) | CN10273490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51745A (zh) * | 2012-12-05 | 2014-06-11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5042785A (zh) * | 2015-07-31 | 2015-11-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舒适节能控制方法 |
CN109416192A (zh) * | 2016-07-07 | 2019-03-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控制装置、空气调节控制方法、空气调节系统以及带空气调节的住宅 |
CN111140910A (zh) * | 2019-12-30 | 2020-05-12 | 广东美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频暖气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1217B2 (ja) * | 2014-02-07 | 2017-06-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圧縮機劣化診断装置及び圧縮機劣化診断方法 |
WO2016009488A1 (ja) * | 2014-07-14 | 2016-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16009487A1 (ja) | 2014-07-14 | 2016-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6675076B2 (ja) | 2015-06-24 | 2020-04-0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検知対象物の検知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
US20160327347A1 (en) * | 2016-07-21 | 2016-11-10 | Eric D. Stanley | Synergistic pairing convective and conductive cooling system and process |
CN108332368A (zh) * | 2017-12-28 | 2018-07-27 | 合肥长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办公室多重温控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02925A1 (en) * | 1997-07-10 | 1999-01-21 | Allan Shaw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evaporator temperature |
CN1260037A (zh) * | 1997-04-11 | 2000-07-12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JP2001235218A (ja) * | 2000-02-23 | 2001-08-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51372U (zh) | 1989-09-25 | 1991-05-20 | ||
JPH07158927A (ja) * | 1993-12-01 | 1995-06-20 | Toshiba Corp | 人体活動予測装置およびその機能を有する空気調和機 |
JPH07190457A (ja) | 1993-12-27 | 1995-07-28 | Misawa Homes Co Ltd | 室別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H09178216A (ja) | 1995-12-28 | 1997-07-11 | Tokyo Gas Co Ltd | 空調システム |
JPH09184649A (ja) | 1995-12-28 | 1997-07-15 | Daiwa House Ind Co Ltd | 省エネルギ空調設備 |
JP3598769B2 (ja) * | 1997-10-27 | 2004-12-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室別空調制御装置 |
JP2003106545A (ja) * | 2001-09-26 | 2003-04-09 | Hitachi Chem Co Ltd | 室内暖房装置 |
JP2004020047A (ja) * | 2002-06-17 | 2004-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6010267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Hanshin Electric Co Ltd | 浴室乾燥暖房方法および浴室乾燥暖房装置 |
JP2008045812A (ja) * | 2006-08-15 | 2008-02-28 | Nippon Suteiiberu Kk | 蓄熱暖房装置 |
US9182141B2 (en) * | 2007-08-03 | 2015-11-10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Fan coil thermostat with activity sensing |
JP2010078181A (ja) * | 2008-09-24 | 2010-04-08 | Toshiba Carrier Corp | 空気調和機 |
-
2011
- 2011-04-11 JP JP2011086959A patent/JP553828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3-28 EP EP12002239.7A patent/EP251161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4-11 CN CN201210104978.3A patent/CN1027349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0037A (zh) * | 1997-04-11 | 2000-07-12 |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 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WO1999002925A1 (en) * | 1997-07-10 | 1999-01-21 | Allan Shaw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evaporator temperature |
US6269650B1 (en) * | 1997-07-10 | 2001-08-07 | Allan Shaw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evaporator temperature |
JP2001235218A (ja) * | 2000-02-23 | 2001-08-3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51745A (zh) * | 2012-12-05 | 2014-06-11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5042785A (zh) * | 2015-07-31 | 2015-11-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舒适节能控制方法 |
CN105042785B (zh) * | 2015-07-31 | 2018-10-1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舒适节能控制方法 |
CN109416192A (zh) * | 2016-07-07 | 2019-03-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控制装置、空气调节控制方法、空气调节系统以及带空气调节的住宅 |
CN111140910A (zh) * | 2019-12-30 | 2020-05-12 | 广东美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频暖气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11618A3 (en) | 2018-04-11 |
JP5538289B2 (ja) | 2014-07-02 |
EP2511618B1 (en) | 2021-03-10 |
CN102734905B (zh) | 2015-01-14 |
JP2012220114A (ja) | 2012-11-12 |
EP2511618A2 (en) | 201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34905A (zh) | 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调节方法 | |
US11592201B2 (en) | Space conditioning control and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2042656B (zh) |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装置、冷冻装置的控制装置 | |
JP4435533B2 (ja) | 熱源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 |
CN101611278B (zh) | 控制具有冷却模式和自由冷却模式的空调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3185420B (zh) | 热泵系统及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203823880U (zh) | 流量控制装置及流体回路系统 | |
US20210207831A1 (en) |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 |
CN102401450B (zh)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162385A (zh) | 一种调整制冷设备电子膨胀阀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2422095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2770718A (zh)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2149990A (zh) | 泄漏诊断装置、泄漏诊断方法及制冷装置 | |
CN103597290A (zh) | 温度调节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
WO2011127553A1 (en) | Retro-fit energy exchange system for transparent incorporation into a plurality of existing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 |
CN102645001A (zh) | 空调器精确控制温度的方法 | |
CN203771631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627472A (zh) | 立体式冷暖浴冰柜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 | |
US969606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airflow for heat pumps | |
CN100476327C (zh) | 电冰箱 | |
JP5044251B2 (ja) | ビル空調最適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ビル空調最適制御装置 | |
US20230408129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EP2405208A1 (en) | Power consumption economizer for refrigerating machines of the chiller type | |
CN105841298A (zh)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2594949B (zh) | 节能型焓差试验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