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7470B -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7470B
CN103847470B CN201410029529.6A CN201410029529A CN103847470B CN 103847470 B CN103847470 B CN 103847470B CN 201410029529 A CN201410029529 A CN 201410029529A CN 103847470 B CN103847470 B CN 103847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sucker circle
circle
windshield
adhesi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95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7470A (zh
Inventor
刘升旗
刘星雨
刘檬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295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7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47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7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前挡或后挡玻璃的安装结构,特别是在发生危险情况下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盘圈、手动阀或电动阀、空气储能器和第一压力计,其中吸盘圈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的吸合面吸合在挡风玻璃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固定在车辆上,所述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空气储能器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可使空气储能器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的吸合面中从而实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释放。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一种在汽车紧急情况时,能够轻松快速打开车辆前后挡风玻璃的新型的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汽车的前挡或后挡玻璃的安装结构,特别是在发生危险情况下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工业越来越发达,市场拥有量也越来越多,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日追美。在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与享受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威胁着我们宝贵的生命。所以汽车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单无论是高档轿车还是低端轿车,以及高集中人员运输的中巴车和大巴车,紧急情况逃生出口安全措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小轿车因缺氧、二氧化碳中毒、涉水路段车门窗打不开等死亡事故时有发生。中巴车和大巴车这两年更是因火灾紧急逃生出口打不开而发生几十人的重大伤亡事故。一件件伤亡事故促使我们要早日打开一个安全的逃生出口,不再让类似的事故发生。
现用的逃生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使用安全锤逃生,根据以往逃生经验,安全锤有几点缺点,a.容易丢失,真正需用时找不到。b.场面混乱中持锤人很难发挥使力。c.现在汽车玻璃越做越结实,安全锤很难击穿。(2)使用现在出现的贴在玻璃上有个尖锐头的破玻器,破玻器的缺点是,a.打开的逃生面积小,人员疏散慢。b.破开的玻璃洞口边缘尖锐,切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尖锐边缘无法清除,容易给混乱中逃生的人造成伤害。C.由于只能靠近手动敲击,有人员疏散经验的乘务员和驾驶员无法第一时间打开逃生口,要靠惊慌失措的乘客去完成,必定要在混乱中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种在汽车紧急情况时,能够轻松快速打开车辆前后挡风玻璃的新型的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盘圈、手动阀或电动阀、空气储能器和第一压力计,其中吸盘圈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的吸合面吸合在挡风玻璃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手动或电动阀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手动或电动阀与空气储能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空气储能器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可使空气储能器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的吸合面中从而实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释放。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地利用真空吸附原理,把挡风玻璃通过吸盘圈设置在汽车上,然后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空气储能器中的压缩空气释放到吸盘圈的吸合面上,使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迅速脱离,玻璃在脱离过程中无爆破飞溅,整块玻璃脱离后逃生口顺畅打开,没有残留尖锐边缘,混乱中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吸盘圈包括有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所述第一吸盘圈设置在第二吸盘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是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连体设置,其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的吸合面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变形凹腔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手动或电动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一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二吸盘圈通过气管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两个独立的吸合盘吸住挡风玻璃,这样如有其中一个吸合盘意外失效,另一个吸合盘还能保证挡风玻璃吸附牢靠,不会发生突然玻璃脱离意外事故,为多重安全设计。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与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真空室与吸盘圈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设置电磁阀,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分别与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真空室与第一吸盘圈和真空室与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第一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真空泵系统对吸盘圈的吸合面进行抽气体使两者吸合挡风玻璃,另外可以通过第二压力计的读数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抽气,这样可以随时检查吸合力和抽气,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最后设置是:所述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电磁阀的作用是控制真空泵的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盘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包括有吸盘圈1、手动阀或电动阀2、空气储能器3和第一压力计4,其中吸盘圈1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1的吸合面13吸合在挡风玻璃6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6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吸盘圈1的吸合面13与手动或电动阀2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手动或电动阀2与空气储能器3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4设置在空气储能器3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2可使空气储能器3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1的吸合面13中从而实现吸盘圈1的吸合面13与挡风玻璃6之间的释放,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地利用真空吸附原理,把挡风玻璃通过吸盘圈1设置在汽车上,然后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空气储能器3中的压缩空气释放到吸盘圈1的吸合面13上,使吸合面13与挡风玻璃6之间迅速脱离,玻璃在脱离过程中无爆破飞溅,整块玻璃6脱离后逃生口顺畅打开,没有残留尖锐边缘,混乱中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圈1包括有第一吸盘圈11和第二吸盘圈12,所述第一吸盘圈11设置在第二吸盘圈12的外周,所述第一吸合盘11和第二吸合盘12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是所述第一吸合盘11和第二吸合盘12连体设置,其第一吸合盘11和第二吸合盘12的吸合面13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15,变形凹腔15上设置有排气孔151,所述手动或电动阀2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21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22,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21与第一吸盘圈11的吸合面13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22与第二吸盘圈12的吸合面13通过气管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两个独立的吸合盘11、12吸住挡风玻璃,这样如有其中一个吸合盘11或12意外失效,另一个吸合盘11或12还能保证挡风玻璃吸附牢靠,不会发生突然玻璃脱离意外事故,为多重安全设计,另外技术方案第一吸合盘11和第二吸合盘12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是其第一吸合盘11和第二吸合盘12的吸合面13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15,变形凹腔15上设置有排气孔151的目的使两个吸盘圈互不干扰,特别是吸合变形时互不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5,所述真空泵系统5包括有真空泵51、真空室52、第二压力计53和电磁阀54,其中真空泵51与真空室52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52与吸盘圈1的吸合面13之间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54设置在真空室52与吸盘圈吸合面13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53设置在真空室52,吸盘圈1的吸合面13通过真空泵系统5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6的吸合;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有两个吸盘圈11、12,则电磁阀54也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电磁阀54和第二电磁阀54,且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54分别设置在真空室52与第一吸盘圈11和真空室52与第二吸盘圈12的吸合面13之间的气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真空泵系统5对吸盘圈1的吸合面13进行抽气体使两者吸合挡风玻璃6,另外可以通过第二压力计53的读数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抽气,这样可以随时检查吸合力和抽气,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泵51与真空室52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55。第三电磁阀55的作用是控制真空泵51的工作。

Claims (3)

1.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盘圈、手动阀或电动阀、空气储能器和第一压力计,其中吸盘圈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的吸合面吸合在挡风玻璃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手动或电动阀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手动或电动阀与空气储能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空气储能器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可使空气储能器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的吸合面中从而实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释放,所述吸盘圈包括有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所述第一吸盘圈设置在第二吸盘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连体设置,其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变形凹腔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手动或电动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一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二吸盘圈通过气管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分别与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真空室与第一吸盘圈和真空室与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第一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CN201410029529.6A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3847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9529.6A CN103847470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9529.6A CN103847470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470A CN103847470A (zh) 2014-06-11
CN103847470B true CN103847470B (zh) 2016-04-13

Family

ID=5085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9529.6A Active CN103847470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47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449A (zh) * 2014-10-15 2015-01-28 吕栋 一种用于紧急逃生的车窗
CN105370151A (zh) * 2015-11-03 2016-03-02 苏州金业船用机械厂 一种逃生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6026A (en) * 1995-07-15 1998-05-05 Dynamit Nobel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unlocking a window pane of a railroad car with an inflatable pressure tube
CN101920644A (zh) * 2009-06-15 2010-12-22 邓栋 快速逃生车窗
CN202641319U (zh) * 2012-07-03 2013-01-02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装置
CN103010141A (zh) * 2012-12-13 2013-04-03 李元杰 一种车窗安全速降装置
CN202879413U (zh) * 2012-11-02 2013-04-17 无锡市宏宇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快开启逃生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6026A (en) * 1995-07-15 1998-05-05 Dynamit Nobel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unlocking a window pane of a railroad car with an inflatable pressure tube
CN101920644A (zh) * 2009-06-15 2010-12-22 邓栋 快速逃生车窗
CN202641319U (zh) * 2012-07-03 2013-01-02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固定装置
CN202879413U (zh) * 2012-11-02 2013-04-17 无锡市宏宇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快开启逃生窗
CN103010141A (zh) * 2012-12-13 2013-04-03 李元杰 一种车窗安全速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470A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6690U (zh) 汽车安全气压逃生窗
US9364693B2 (en) Glass breaking tool
CN103847470B (zh) 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CN204232419U (zh) 一种弹击式汽车破窗器应急伞柄
CN201427559Y (zh) 便携式汽车逃生自救器
CN202987043U (zh) 手击式车窗玻璃破解器
CN204998476U (zh) 车窗自动爆破装置
WO2022160553A1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双气仓汽车轮胎防爆垫
CN202847633U (zh) 一种快速击碎机动车门窗玻璃的逃生装置
CN205149773U (zh) 汽车车内人员逃生自救系统
CN203793274U (zh) 一种安全快速破窗紧急逃生器
CN206781495U (zh) 一种汽车开启式逃生窗户
CN101590836B (zh) 便携式汽车逃生自救器
CN104477124B (zh) 车载逃生装置、车载逃生方法及汽车
CN201511345U (zh) 一种新型救生锤
CN203145763U (zh) 一种安全逃生车窗
CN112537271A (zh) 一种双模式安全带割断刀
CN205836755U (zh) 一种逃生窗装置
CN203558031U (zh) 一种公交逃生扶手
CN205113236U (zh) 一种车辆落水紧急逃生装置
CN203557989U (zh) 新型公交逃生扶手
CN203889052U (zh) 一种飞机舱门的踏板结构
CN109630527A (zh) Rov友好式快速卸扣解锁装置
CN203267976U (zh) 一种安全锤
CN104314411A (zh) 一种车内紧急逃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