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8083B -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8083B
CN103838083B CN201310578752.1A CN201310578752A CN103838083B CN 103838083 B CN103838083 B CN 103838083B CN 201310578752 A CN201310578752 A CN 201310578752A CN 103838083 B CN103838083 B CN 103838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thyl
peroxide
buty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87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8083A (zh
Inventor
廖豪伟
谢依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38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8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0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感光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黑色矩阵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与液晶显示元件。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黑色颜料(F)。上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包含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其是由具有至少2个环氧基的环氧树脂(i)及具有至少1个乙烯性不饱和基及羧酸基的化合物(ii)反应而得。上述的光引发剂(C)包含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且该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本发明可基本上改善已知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加热后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以及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不良所致的种种缺点。

Description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 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黑色矩阵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影后密着性佳且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佳的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黑色矩阵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为提高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及显示质量,一般采用在彩色滤光片的条纹(stripe)及点(dot)间隙中,放置黑色矩阵,而该黑色矩阵的作用可防止因像素间的光泄漏,所引起的对比度下降及色纯度下降等缺失。然而,以往黑色矩阵所使用的材料皆以含有铬或氧化铬等的蒸镀膜为主,但是以上述蒸镀膜作为黑色矩阵的材料时,存在有制程复杂及材料昂贵等缺点。为解决此问题点,乃提出将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光刻(photolithography)的方式形成黑色矩阵的技术。
目前业界对黑色矩阵的遮光性要求愈来愈高,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增加黑色颜料的含量,藉此提高黑色矩阵的遮光性。举例而言,日本特开2006-259716揭示一种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此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高含量的黑色颜料、碱可溶性树脂、光聚合引发剂、具有二官能基的反应性单体以及有机溶剂。前述具有二官能基的反应性单体可改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以形成高精细的图案。因此,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当以提升黑色颜料含量的方式以增加遮光性的同时,并可保持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感度。
其次,日本特开2008-268854揭示一种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一具有羧酸基及供聚合的不饱和基的碱可溶树脂、一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光聚合单体、一光聚合引发剂及一高含量的黑色颜料。该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藉由使用特定的碱可溶树脂,来改善高含量黑色颜料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分辨率。
纵谓现有增加黑色颜料含量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能满足业界的需求,然而上述前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于曝光后欲显影形成图案时,该图案容易脱落,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的问题,且图案经后烤后,使表面阻抗稳定性降低,有耐热阻抗性不良的问题。
有鉴于此,亟需发展一种显影时密着佳与耐热阻抗性佳的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藉以改善已知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加热后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以及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不良所致的种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影时密着佳与耐热阻抗性佳的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基本上改善已知黑色矩阵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加热后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以及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不良所致的种种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包含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黑色颜料(F)。上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包含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其是由具有至少2个环氧基的环氧树脂(i)及具有至少1个乙烯性不饱和基及羧酸基的化合物(ii)反应而得。上述的光引发剂(C)包含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且该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使用前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可制得显影后密着性佳且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佳的黑色矩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黑色矩阵,其是利用上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所形成。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包含上述的黑色矩阵。
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包含上述的彩色滤光片,藉此改善已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加热后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以及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不良等缺点。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 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黑色颜料(F),以下析述之。
在此说明的是,以下是以(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并以(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同样地,以(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及/或甲基丙烯酰基。
碱可溶性树脂(A)
本发明的碱可溶性树脂(A)包含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此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是由一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所制得,且此混合物包含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与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除此之外,前述的混合物更可选择性包含羧酸酐化合物(iii)及/或含环氧基的化合物(iv)。
(1)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
(1.1)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
前述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在上式(I)中,R1、R2、R3与R4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至C5的烷基、C1至C5的烷氧基、C6至C12的芳香基或C6至C12的芳烷基。
前述式(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可包括但不限于由双酚芴型化合物(bisphenol fluorene)与卤化环氧丙烷(epihalohydrin)反应而得的含环氧基的双酚芴型化合物。
申言之,上述的双酚芴型化合物的具体例如:9,9-双(4-羟基苯基)芴[9,9-bis(4-hydroxy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bis(4-hydroxy-3-methyl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氯苯基)芴[9,9-bis(4-hydroxy-3-chloro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溴苯基)芴[9,9-bis(4-hydroxy-3-bromo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氟苯基)芴[9,9-bis(4-hydroxy-3-fluoro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芴[9,9-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bis(4-hydroxy-3,5-dimethyl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5-二氯苯基)芴[9,9-bis(4-hydroxy-3,5-dichlorophenyl)fluorene]、9,9-双(4-羟基-3,5-二溴苯基)芴[9,9-bis(4-hydroxy-3,5-dibromophenyl)fluorene]等化合物。
上述适合的卤化环氧丙烷(epihalohydrin)可包括但不限于3-氯-1,2-环氧丙烷(epichlorohydrin)或3-溴-1,2-环氧丙烷(epibromohydrin)等。
上述所得的含环氧基的双酚芴型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1)新日铁化学制造的商品:例如ESF-300等;(2)大阪瓦斯制造的商品:例如PG-100、EG-210等;(3)S.M.STechnology Co.制造的商品:例如SMS-F9PhPG、SMS-F9CrG、SMS-F914PG等。
其次,前述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更可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在上式(II)中,R5至R18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至C8的烷基或C6至C15的芳香基,且n表示0至10的整数。
前述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可例如在碱金属氢氧化物存在下,使具有下式(II-1)结构的化合物与卤化环氧丙烷进行反应而得:
在上式(II-1)中,R5至R18以及n的定义是分别与式(II)中的R5至R18以及n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再者,前述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是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用具有下式(II-2)结构的化合物与酚(phenol)类进行缩合反应后,形成具有式(II-1)结构的化合物。接着,加入过量的卤化环氧丙烷进行脱卤化氢反应(dehydrohalogenation),而得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
在上式(II-2)中,R19与R20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至C8的烷基或C6至C15的芳香基;X1及X2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C1至C6的烷基或C1至C6的烷氧基。较佳地,前述的卤素原子可例如氯或溴,前述的烷基可例如甲基、乙基或叔丁基,前述的烷氧基可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
上述适合的酚类的具体例如:酚(phenol)、甲酚(cresol)、乙酚(ethylphenol)、n-丙酚(n-propylphenol)、异丁酚(isobutylphenol)、t-丁酚(t-butylphenol)、辛酚(octylphenol)、壬基苯酚(nonylphenol)、茬酚(xylenol)、甲基丁基苯酚(methylbutylphenol)、二叔丁基酚(di-t-butylphenol)、乙烯苯酚(vinylphenol)、丙烯苯酚(propenylphenol)、乙炔苯酚(ethinylphenol)、环戊苯酚(cyclopentylphenol)、环己基酚(cyclohexylphenol)或环己基甲酚(cyclohexylcresol)等。前述的酚类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基于上述具有式(II-2)结构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为1摩尔,酚类的使用量为0.5摩尔至20摩尔,然以2摩尔至15摩尔为较佳。
前述的酸催化剂的具体例如: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acid)、草酸(oxalic acid)、三氟化硼(boron trifluoride)、无水氯化铝(aluminiumchloride anhydrous)、氯化锌(zinc chloride)等,然以对甲苯磺酸、硫酸或盐酸为较佳。前述的酸催化剂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另外,前述的酸催化剂的使用量虽无特别的限制,但,较佳地,基于上述具有式(II-2)结构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为100重量百分比(wt%),酸催化剂的使用量为0.1wt%至30wt%。
前述的缩合反应可在无溶剂或是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其次,上述的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如:甲苯(toluene)、二甲苯(xylene)或甲基异丁基酮(methyl isobutylketone)等。上述的有机溶剂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基于具有式(II-2)结构的化合物及酚类的总重量为100wt%,上述的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50wt%至300wt%,然以100wt%至250wt%为较佳。另外,前述的缩合反应的操作温度为40℃至180℃,且缩合反应的操作时间为1小时至8小时。
在完成前述的缩合反应后,可进行中和处理或水洗处理。前述的中和处理是将反应后的溶液的pH值调整为pH3至pH7,然以pH5至pH7为较佳。前述的水洗处理可使用中和剂来进行,其中此中和剂为碱性物质,且其具体例如: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氢氧化镁(magnesium hydroxide)等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二乙撑基三胺(diethylene triamine)、三乙撑基四胺(triethylenetetramine)、苯胺(aniline)、苯二胺(phenylene diamine)等有机胺;以及氨(ammonia)、磷酸二氢钠(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等。前述的水洗处理可采用已知方法进行,例如,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中和剂的水溶液,反复进行萃取即可。经中和处理或水洗处理后,经减压加热处理,将未反应的酚类及溶剂予以馏除,并进行浓缩,即可获得具有式(II-1)结构的化合物。
上述适合的卤化环氧丙烷的具体例如:3-氯-1,2-环氧丙烷、3-溴-1,2-环氧丙烷或上述的任意组合。在进行前述的脱卤化氢反应之前,可预先添加或于反应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前述的脱卤化氢反应的操作温度为20℃至120℃,其操作时间范围为1小时至10小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脱卤化氢反应中所添加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亦可使用其水溶液。在此实施例中,将上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连续添加至脱卤化氢反应系统内的同时,可于减压或常压下,连续蒸馏出水及卤化环氧丙烷,藉此分离并除去水,同时可将卤化环氧丙烷连续地回流至反应系统内。
上述的脱卤化氢反应进行前,亦可添加氯化四甲铵(tetramethyl ammoniumchloride)、溴化四甲铵(tetramethyl ammonium bromide)、三甲基苄基氯化铵(trimethylbenzyl ammonium chloride)等的四级铵盐作为催化剂,并在 50℃至150℃下,反应1小时至5小时,再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或其水溶液,于20℃至120℃的温度下,其使反应1小时至10小时,以进行脱卤化氢反应。
基于上述的具有式(II-1)结构的化合物中的羟基总当量为1当量,上述的卤化环氧丙烷的使用量为1当量至20当量,然以2当量至10当量为较佳。基于上述的具有式(II-1)结构的化合物中的羟基总当量为1当量,上述的脱卤化氢反应中添加的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使用量为0.8当量至15当量,然以0.9当量至11当量为较佳。
此外,为了使上述的脱卤化氢反应顺利进行,除可添加甲醇、乙醇等醇类之外,亦可添加二甲砜(dimethyl sulfone)、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等非质子性(aprotic)的极性溶剂等来进行反应。在使用醇类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的卤化环氧丙烷的总量为100wt%,醇类的使用量为2wt%至20wt%。然以4wt%至15wt%为较佳。在使用非质子性的极性溶剂的例子中,基于卤化环氧丙烷的总量为100wt%,非质子性的极性溶剂的使用量为5wt%至100wt%然以10wt%至90wt%为较佳。
在完成脱卤化氢反应后,可选择性地进行水洗处理。之后,利用加热减压的方式,例如于温度为110℃至250℃且压力为1.3kPa(10mmHg)以下,除去卤化环氧丙烷、醇类及非质子性的极性溶剂等。
为了避免形成的环氧树脂含有加水分解性卤素,可将脱卤化氢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甲苯、甲基异丁基酮(methyl isobutyl ketone)等溶剂,并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再次进行脱卤化氢反应。在脱卤化氢反应中,基于上述的具有式(II-1)结构的化合物中的羟基总当量为1当量,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使用量为0.01摩尔至0.3摩尔,然以0.05摩尔至0.2摩尔为较佳。另外,上述的脱卤化氢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50℃至120℃,且其操作时间范围为0.5小时至2小时。
在完成脱卤化氢反应后,藉由过滤及水洗等步骤去除盐类。此外,可利用加热减压的方式,将甲苯、甲基异丁基酮等溶剂予以馏除,则可得到如式(II)所示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上述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可包含但不限于例如商品名为NC-3000、NC-3000H、NC-3000S及NC-3000P等日本化药制的商品。
(1.2)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与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
前述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是选自于由以下(1)至(3)所组成的一族群:(1)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丁二酸(2-methacryloyloxyethylbutanedioic acid)、2-甲基丙烯酰氧丁基丁二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己二酸、2-甲基丙烯酰氧丁基己二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丙基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丁基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丁二酸、2-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己二酸、2-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四氢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丙基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丁基邻苯二甲酸,或2-甲基丙烯酰氧丁基氢邻苯二甲酸;(2)由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二元羧酸化合物反应而得的化合物,其中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己二酸、丁二酸、马来酸、邻苯二甲酸;(3)由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羧酸酐化合物(iii)反应而得的半酯化合物,其中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包含但不限于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2-hydroxyethyl)acrylate]、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2-hydroxypropyl)acrylate]、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hydroxypropyl)methacrylate],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4-hydroxybutyl)acrylate]、4-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hydroxybutyl)methacrylate],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此处所述的羧酸酐化合物可与前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混合物所含的羧酸酐化合物(iii)为相同,故不另赘述。
诚如前述,上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混合物更可选择性包含羧酸酐化合物(iii)及/或含环氧基的化合物(iv)。前述的羧酸酐化合物(iii)可选自于由以下(1)至(2)所组成的一族群:(1)丁二酸酐(butanedioic anhydride)、顺丁烯二酸酐(maleicanhydride)、衣康酸酐(Itaconic anhydride)、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六氢邻苯二甲酸酐(hexahydrophthalicanhydride)、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yl endo-methylene tetrahydro phthalic anhydride)、氯茵酸酐(chlorendicanhydride)、戊二酸酐或偏三苯甲酸酐(1,3-dioxoisobenzofuran-5-carboxylicanhydride)等二元羧酸酐化合 物;以及(2)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enzopheno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简称BTDA)、双苯四甲酸二酐或双苯醚四甲酸二酐等四元羧酸酐化合物。
前述的含环氧基的化合物(iv)是选自于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含不饱和基的缩水甘油醚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或上述的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前述含不饱和基的缩水甘油醚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商品名DenacolEX-111、EX-121Denacol、Denacol EX-141、Denacol EX-145、Denacol EX-146、Denacol EX-171、Denacol EX-192等(以上为长濑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的商品)。
前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可由式(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与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进行聚合反应,形成一含羟基的反应产物,接着,再添加羧酸酐化合物(iii)进行反应所制得。较佳地,基于前述的含羟基的反应产物的羟基总当量为1当量,羧酸酐化合物(iii)所含有的酸酐基的当量为0.4当量至1当量,然以0.75当量至1当量为较佳。当使用多个羧酸酐化合物(iii)时,可于反应中依序添加或同时添加。较佳地,羧酸酐化合物(iii)是使用二元羧酸酐化合物及四元羧酸酐化合物时,二元羧酸酐化合物及四元羧酸酐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99至90/10,然以5/95至80/20为较佳。另外,上述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50℃至130℃。
前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可由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与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进行反应,形成一含羟基的反应产物,接着,再添加羧酸酐化合物(iii)及/或含环氧基的化合物(iv)进行聚合反应所制得。较佳地,基于式(II)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上的环氧基总当量为1当量,前述的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的酸价当量为0.8当量至1.5当量,然以0.9当量至1.1当量为较佳。基于前述的含羟基的反应产物的羟基总量为100摩尔百分比(摩尔%),羧酸酐化合物(iii)的使用量为10摩尔%至100摩尔%,然以20摩尔%至100摩尔%为较佳,又以30摩尔%至100摩尔%为更佳。
在制备前述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时,为加速反应,通常会于反应溶液中添加碱性化合物作为反应催化剂。前述的反应催化剂可单独或混合使 用,且前述的反应催化剂包含但不限于三苯基膦(triphenyl phosphine)、三苯基锑(triphenyl stibine)、三乙胺(triethylamine)、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氯化四甲基铵(tetramethylammoniumchloride)、氯化苄基三乙基铵(benzyltriethylammonium chloride)等。较佳地,基于前述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与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反应催化剂的使用量为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然以0.3重量份至5重量份为较佳。
此外,为了控制聚合度,通常还会于反应溶液中添加阻聚剂。上述的阻聚剂可包含但不限于甲氧基酚(methoxyphenol)、甲基氢醌(methylhydroquinone)、氢醌(hydroquinone)、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butyl-p-cresol),或吩噻嗪(phenothiazine)等。上述的阻聚剂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基于前述的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与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及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阻聚剂的使用量为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然以0.1重量份至5重量份为较佳。
在制备该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时,必要时可使用聚合反应溶剂。前述的聚合反应溶剂的具体例如: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2-丁醇、己醇或乙二醇等醇类化合物;甲乙酮或环己酮等酮类化合物;甲苯或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化合物;赛珞素或丁基赛珞素(butyl cellosolve)等赛珞素(cellosolve)类化合物;卡必妥或丁基卡必妥等卡必妥类化合物;丙二醇单甲醚等丙二醇烷基醚类化合物;二丙二醇单甲醚[di(propylene glycol)methyl ether]等多丙二醇烷基醚[poly(propylene glycol)alkyl ether]类化合物;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cetate)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acetate)等醋酸酯类化合物;乳酸乙酯(ethyl lactate)或乳酸丁酯(butyl lactate)等乳酸烷酯(alkyl lactate)类化合物;或二烷基二醇醚类。前述的聚合反应溶剂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另外,前述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酸价为50mgKOH/g至200mgKOH/g,然以60mgKOH/g至150mgKOH/g为较佳。
基于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前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然以5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为较 佳,又以7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为更佳。倘若完全未使用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时,则所得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会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及图案经后烤后耐热阻抗性不良的缺点。
(2)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
此处所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更可选择性包括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包含但不限于含羧酸基或羟基的树脂,其具体例如: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以外的丙烯酸系树脂、尿烷(urethane)系树脂及酚醛清漆型(novolac)树脂等。
基于碱可溶性树脂(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的使用量为0重量份至70重量份,然以0重量份至50重量份为较佳,又以0重量份至30重量份为更佳。
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
此处所述的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可选自于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1)或具有2个以上(含2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2)。
前述的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1)可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酰胺((meth)acrylamide)、(甲基)丙烯酰吗啉、(甲基)丙烯酸-7-胺基-3,7-二甲基辛酯、异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氧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叔辛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氮,氮-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四氯苯酯、(甲基)丙烯酸-2-四氯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tetrahydrofurfur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四溴苯酯、(甲基)丙烯酸-2-四溴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三氯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溴苯酯、(甲基)丙烯酸-2-三溴苯氧基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丙酯、乙烯基己内酰胺、氮-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五氯苯酯、(甲基)丙烯酸五溴苯酯、聚单(甲基)丙烯酸乙二酯、聚单(甲基)丙烯酸丙二酯、(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等。前述的具有1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1)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前述的具有2个以上(含2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2)包含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酸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质的三(2-羟基乙基)异氰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环氧乙烷(简称EO)改质的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环氧丙烷改质(简称PO)的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质的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质的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羟甲基丙酯[di(trimethylolpropane)tetra(meth)acrylate]、经环氧乙烷改质的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丙烷改质的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乙烷改质的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丙烷改质的氢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丙烷改质的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乙烷改质的双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酚醛清漆聚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等。前述的具有2个以上(含2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2)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上述的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具体例如: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经环氧乙烷改质的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经环氧丙烷改质的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己内酯改质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四丙烯酸二三羟甲基丙酯、经环氧丙烷改质的甘油三丙烯酸酯或上述的任意组合。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100重量份。较佳地,该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含量范围为10重量份至90重量份。更佳地,该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份至80重量份,藉此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显影性。
光引发剂(C)
本发明的光引发剂(C)并无特别限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可包含但不限于O-酰基肟系化合物(C-1)、三氮杂苯系化合物、苯乙烷酮类化合物、二咪唑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α-二酮类化合物、酮醇类化合物、酮醇醚类化合物、酰膦氧化物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含卤素类化合物、过氧化物等,以下分述之。
上述的O-酰基肟系化合物(C-1)的具体例为:1-[4-(苯基硫代)苯基]-庚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例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的OXE 01)、1-[4-(苯基硫代)苯基]-辛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1-[4-(苯酰基)苯基]-庚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1-[9-乙基-6-(2-甲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例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的OXE02)、1-[9-乙基-6-(3-甲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1-[9-乙基-6-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吡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呋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吡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吡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呋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吡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2,2-二甲基-1,3-二氧杂戊环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2,2-二甲基-1,3-二氧杂戊环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等。
前述的O-酰基肟系化合物(C-1)以1-[4-(苯基硫代)苯基]-辛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OXE 01]、1-[9-乙基-6-(2-甲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OXE 02]、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 (2,2-二甲基-1,3-二氧杂戊环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等为较佳。上述的O-酰基肟系化合物(C-1)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倘若完全未使用O-酰基肟系化合物(C-1)时,则所得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会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的缺点。
上述的三氮杂苯系化合物可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2-(萘并-1-取代基)-4,6-双-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及4-(对-胺基苯基)-2,6-二-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等。
前述的乙烯基-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的具体例为:2,4-双(三氯甲基)-6-对-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氮杂苯、2,4-双(三氯甲基)-3-(1-对-二甲基胺基苯基-1,3-丁二烯基)-s-三氮杂苯、2-三氯甲基-3-胺基-6-对-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氮杂苯等。
前述的2-(萘并-1-取代基)-4,6-双-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的具体例为:2-(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甲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乙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丁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2-甲氧基乙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2-乙氧基乙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2-丁氧基乙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2-甲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6-甲氧基-5-甲基-萘并-2-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6-甲氧基-萘并-2-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5-甲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7-二甲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6-乙氧基-萘并-2-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5-二甲氧基-萘并-1-取代基)-4,6-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等。
前述的4-(对-胺基苯基)-2,6-二-卤代甲基-s-三氮杂苯化合物的具体例为:4-[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甲基-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甲基-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 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N-二(苯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氯乙基羰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对-N-(对-甲氧基苯基)羰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溴-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氯-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氟-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溴-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氯-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氟-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溴-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氯-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氟-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溴-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氯-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氟-对-N,N-二(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溴-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氯-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氟-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溴-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氯-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氟-对-N-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溴-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氯-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间-氟-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溴-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氯-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4-(邻-氟-对-N-氯乙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双(三氯甲基)-6-[3-溴-4-[N,N-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1,3,5-三氮杂苯等。
前述的三氮杂苯系化合物以4-[间-溴-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苯基]-2,6-二(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2,4-双(三氯甲基)-6-对-甲氧基苯乙烯基-s- 三氮杂苯等为较佳。上述的三氮杂苯系化合物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上述的苯乙烷酮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对二甲胺苯乙烷酮、α,α’-二甲氧基氧化偶氮苯乙烷酮、2,2’-二甲基-2-苯基苯乙烷酮、对-甲氧基苯乙烷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福啉代-1-丙酮、2-苄基-2-N,N-二甲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等。前述的苯乙烷酮类化合物以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福啉代-1-丙酮、2-苄基-2-N,N-二甲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等为较佳。上述的苯乙烷酮类化合物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上述的二咪唑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2,2’-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邻-氟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邻-甲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邻-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邻-乙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对-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2,2’,4,4’-四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等。前述的二咪唑类化合物以2,2’-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为较佳。上述的二咪唑类化合物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上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噻吨酮-4-砜、二苯甲酮、4,4’-双(二甲胺)二苯甲酮、4,4’-双(二乙胺)二苯甲酮等。前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以4,4’-双(二乙胺)二苯甲酮为较佳。上述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上述的α-二酮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苯偶酰、乙酰基等。上述的酮醇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二苯乙醇酮。上述的酮醇醚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二苯乙醇酮甲醚、二苯乙醇酮乙醚、二苯乙醇酮异丙醚等。上述的酰膦氧化物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2,4,6-三甲基苯酰二苯基膦氧化物、双-(2,6-二甲氧基苯酰)-2,4,4-三甲基苯基膦氧化物等。上述的醌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蒽醌、1,4-萘醌等。上述的含卤素类化合物的具体例为:苯酰甲基氯、三溴甲基苯砜、三(三氯甲基)-s-三氮杂苯等。上述的过氧化物的具体例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上述的α-二酮类化合物、酮醇类化合物、酮醇醚类化合物、酰膦氧化 物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含卤素类化合物、过氧化物等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本发明的光引发剂(C)的使用量可依需要调配,在本发明的一具体例中,基于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光引发剂(C)的使用量为2至50重量份,较佳为3至45重量份,更佳为5至40重量份。其次,基于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O-酰基肟类化合物(C-1)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50重量份,较佳为1至45重量份,更佳为1至40重量份。倘若完全未使用O-酰基肟系化合物(C-1)时,则所得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会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的缺点。
热引发剂(D)
本发明的热引发剂(D)并无特别限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可包含但不限于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及过氧化氢化合物等。
上述的偶氮化合物的具体例为:2,2′-偶氮二异丁腈[2,2′-azobis(isobutyronitrile)]、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azobis(2-methylbutyronitrile)]、1,1′-偶氮二(环己烷-2-甲腈)[1,1′-azobis(cyclohexane-1-carbonitrile)]、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1-[(1-氰基-1-甲基乙基)偶氮]甲酰胺{1-[(1-cyano-1-methylethyl)azo]formamide}、2,2-偶氮二{2-甲基-氮-[1,1-二(羟基甲基)-2-羟基乙基]丙酰胺{2,2-azobis{2-methyl-N-[1,1-bis(hydroxymethyl)-2-hydroxyethyl]propionamide}、2,2′-偶氮二[氮-(2-丙烯基)-2-甲基丙酰胺]{2,2′-azobis[N-(2-propenyl)-2-methylpropionamide]、2,2′-偶氮二[氮-(2-丙烯基)-2-乙基丙酰胺]{2,2′-azobis[N-(2-propenyl)-2-ethyl propionamide]、2,2′-偶氮二(氮-丁基-2-甲基丙酰胺){2,2′-azobis(N-butyl-2-methylpropionamide)}、2,2′-偶氮二(氮-环己基-2-甲基丙酰胺)[2,2′-azobis(N-cyclohexyl-2-methyl propionamide)]、2,2′-偶氮二(二甲基-2-甲基丙酰胺)[2,2′-azobis(dimethyl-2-methyl propionamide)]、2,2′-偶氮二(二甲基-2-甲基丙酸酯)[2,2′-azobis(dimethyl-2-methylpropionate)]或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烯)[2,2′-azobis(2,4,4-trimethyl pentene)]等。
上述的有机过氧化物的具体例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丁酰(diisobutyryl peroxide)、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cumyl peroxyneodecanoate)、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di-n-propyl peroxydicarbonate)、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 peroxydicarbonate)、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di-sec-butylperoxydicarbonate)、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新癸酸酯(1,1,3,3-tetramethylbutylperoxyneodecanoate)、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di(4-t-butyl cyclohexyl)peroxydicarbonate]、1-环己基-1-甲基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1-cyclohexyl-1-methylethyl peroxyneodecanoate)、双(2-乙氧基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di(2-ethoxy-ethyl)peroxydicarbonate]、双(2-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di(2-ethylhexyl)peroxydicarbonate]、过氧化新癸酸叔己酯(t-hexyl peroxyneodecanoate)、二甲氧基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dimethoxybutyl peroxydicarbonate)、叔丁基过氧化新癸酸酯(t-butyl peroxyneodecanoate)、叔己基过氧化新戊酸酯(t-hexyl peroxypivalate)、叔丁基过氧化新戊酸酯(t-butyl peroxypivalate)、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di(3,5,5-trimethyl hexanoyl)peroxide]、过氧化二辛酰(di-n-octanoyl peroxide)、过氧化二月桂酰(dilauroyl peroxide)、过氧化二硬脂酸(distearoyl peroxide)、2-乙基过氧化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1,1,3,3-tetramethylbutylperoxy-2-ethylhexanoate)、2,5-二甲基-2,5-二(2-乙基己酸过氧化)己烷[2,5-dimethyl-2,5-di(2-ethylhexanoylperoxy)hexane]、2-乙基过氧化己酸叔己酯(t-hexylperoxy-2-ethylhexanoate)、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di(4-methylbenzoyl)peroxide]、2-乙基过氧化己酸叔丁酯(t-butylperoxy-2-ethylhexanoate)、过氧化二苯甲酰(dibenzoyl peroxide)、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t-butyl peroxyisobutyrate)、1,1-二(叔丁基过氧化)-2-甲基环己烷(1,1-di(t-butylperoxy)-2-methylcyclohexane)、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1-di(t-hexyl peroxy)-3,3,5–trimethylcyclohexane]、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1-di(t-hexyl peroxy)cyclohexane]、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1,1-di(t-butylperoxy)cyclohexane]、2,2-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2,2-di[4,4-di(t-butylperoxy)cyclohexyl]propane}、叔己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t-hexyl peroxyisopropyl monocarbonate)、叔丁基过氧化马来酸酯(t-butylperoxy maleate)、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t-butyl peroxy-3,5,5-trimethyl hexanoate)、叔丁基过氧化月桂酸酯(t-butyl peroxy laurate)、2,5-二甲基-2,5-二(3-甲基苯甲酰过氧化)己烷[2,5-dimethyl-2,5-di-(3-methyl benzoyl peroxy)hexane]、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t-butyl peroxy isopropyl monocarbonate)、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t-butyl peroxy-2-ethylhexyl monocarbonate)、叔己基过氧化苯甲酸酯(t-hexyl peroxybenzoate)、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过氧化)己烷[2,5-dimethyl-2,5-di(benzoylperoxy)hexane]、叔丁基过氧化醋酸酯(t-butyl peroxy acetate)、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2,2-di(t-butylperoxy)butane]、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t-butyl peroxybenzoate)、丁基-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n-butyl-4,4-di(t-butylperoxy)valerate]、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di(2-t-butyl peroxy isopropyl)benzene]、过氧化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二叔己基过氧化物(di-t-hexyl peroxide)、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dimethyl-2,5-di(t-butyl peroxy)hexane]、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i-t-butyl peroxide)、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2,5-dimethyl-2,5-di(t-butylperoxy)hexyne-3]、叔丁基三甲基过氧化硅烷(t-butyltrimethylsilyl peroxide)、二(3-甲基苯甲酰基)过氧化物[di(3-methylbenzoyl)peroxide]与苯甲酰基(3-甲基丙甲酰基)过氧化物[benzoyl (3-methylbenzoyl)peroxide]与二苯甲酰基过氧化物(dibenzoyl peroxide)的混合物等。
上述的过氧化氢化合物的具体例为:萜烷过氧化氢(p-menthanehydroperoxide)、二异丙基苯过氧化氢[diisopropylbenzene hydroperoxide]、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1,1,3,3-tetramethyl butyl hydroperoxide)、异丙苯过氧化氢(cumene hydroperoxide)、叔丁基过氧化氢(t-butyl hydroperoxide)等。
前述的热引发剂(D)以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过氧化二异丁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等为较佳。上述的热引发剂(D)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端视实际需要而定。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例中,基于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热引发剂(D)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15重量份,较佳为1至12重量份,更佳为1至10重量份。倘若完全未使用热引发剂(D)时,则所得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会有显影后密着性不佳的缺点。倘若使用热引发剂(D)时,则所得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在后续进行预烤步骤时,可使热引发剂(D)与玻璃反应,进而提升感光树脂组合物在显影后的密着性。
其次,上述的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倘若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未于上述范围内时,会有显影后密着不佳或显影不良的问题。
溶剂(E)
本发明适合的溶剂(E)以可以溶解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及热引发剂(D),且不与上述成分相互反应,并具有适当挥发性者为佳。
前述的溶剂(E)的具体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正丙醚、二乙二醇单正丁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正丙醚、二丙二醇单正丁醚、三丙二醇单甲醚或三丙二醇单乙醚等烷基二醇单烷醚类化合物;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等烷基二醇单烷醚醋酸酯类化合物;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二乙醚或四氢呋喃等其它醚类化合物;甲乙酮、环己酮、2-庚酮、3-庚酮或二丙酮醇等酮类化合物;乳酸甲酯或乳酸乙酯等乳酸烷酯类化合物;2-羟基-2-甲基丙酸甲酯、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氧基醋酸乙酯、羟基醋酸乙酯、2-羟基-3-甲基丁酸甲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丙酸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醋酸正戊酯、醋酸异戊酯、丙酸正丁酯、丁酸乙酯、丁酸正丙酯、丁酸异丙酯、丁酸正丁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正丙酯、乙酰醋酸甲酯、乙酰醋酸乙酯或2-氧基丁酸乙酯等其它酯类化合物;甲苯或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化合物;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等羧酸胺类化合物;或上述的任意组合。前述的溶剂(E)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溶剂(E)的使用量为500重量份至5,000重量份,然以800重量份至4,700重量份为较佳,又以1,000重量份至4,500重量份为更佳。
黑色颜料(F)
适用于本发明的黑色颜料(F)以具有耐热性、耐光性以及耐溶剂性的黑色颜料为较佳。
前述的黑色颜料(F)的具体例如:二萘嵌苯黑(perylene black)、花青黑(cyanineblack)、苯胺黑(aniline black)等黑色有机颜料;由红、蓝、绿、紫、黄色、花青(cyanine)、洋红(magenta)等颜料中,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料进行混合,使其成近黑色化的混色有机颜料;碳黑(carbon black)、氧化铬、氧化铁、钛黑(titanium black)、石墨等遮光材,其中前述的碳黑可包含但不限于C.I.pigment black 7等,前述的碳黑的具体例如三菱化学所制造的市售品(商品名MA100、MA230、MA8、#970、#1000、#2350、#2650)。前述的黑色颜料(F)一般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黑色颜料(F)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500重量份,然以40重量份至450重量份为较佳,又以50重量份至400重量份为更佳。
添加剂(G)
在不影响本发明功效的前提下,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更可选择性进一步添加添加剂(G),其包含但不限于表面活性剂、填充剂、密着促进剂、架桥剂、抗氧化剂、防凝集剂,或碱可溶性树脂(A)以外的其它能增加各种性质(如机械性质)的聚合物等。
前述的表面活性剂可选自于由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两性、聚硅氧烷系、氟素系表面活性剂或上述的任意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进而言之,前述的表面活性剂可包含但不限于聚乙氧基十二烷基醚、聚乙氧基硬酯酰醚或聚乙氧基油醚等聚乙氧基烷基醚类;聚乙氧基辛基苯基醚或聚乙氧基壬基苯基醚等聚乙氧基烷基苯基醚类;聚乙二醇二月桂酸酯或聚乙二醇二硬酸酯等聚乙二醇二酯类;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类;脂肪酸改质的聚酯类;以及三级胺改质的聚胺基甲酸酯类。上述的表面活性剂可单独一种或混合多种使用。
适合的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如:KP(信越化学工业制)、SF-8427(Toray DowCorning Silicon制)、Polyflow(共荣社油脂化学工业制)、F-Top(Tochem Product Co.,Ltd.制)、Megafac(大日本INK化学工业制)、Fluorade(住友3M制)、Asahi Guard、Surflon(旭硝子制)或SINOPOL E8008(中日合成化学制)等。
适合的填充剂的具体例如:玻璃或铝等。
适合的密着促进剂的具体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醇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醇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适合的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如: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或2,6-二-叔丁基苯酚等。
适合的防凝集剂的具体例如:聚丙烯酸钠等。
适合的架桥剂的具体例如:日本环氧树脂公司制的1031S、157S-70等的环氧是化合物或树脂等。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添加剂(G)中的填充剂、密着促进剂、抗氧化剂、防凝集剂或碱可溶性树脂(A)以外的聚合物的含量范围为10重量份以下,然以6重量份以下为较佳。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添加剂(G)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范围为6重量份以下,然以4重量份以下为较佳。
基于前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添加剂中的架桥剂的含量范围为100重量份以下,然以80重量份以下为较佳。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一般是将上述的碱可溶性树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黑色颜料(F)放置于搅拌器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成溶液状态,必要时亦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填充剂、密着促进剂、架桥剂、抗氧化剂、防凝集剂等添加剂(G),予以均匀混合后,便可调制得呈溶液状态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基于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热引发剂(D)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15重量份,溶剂(E)的使用量为500重量份至5000重量份,黑色颜料(F)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500重量份。其次,基于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光引发剂(C)的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50重量份。再者,基于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O-酰基肟类化合物(C-1)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50重量份。
其次,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将黑色颜料(F)直接加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分散而成,或者是事先将一部分的黑色颜料(F)分散于一部分的含有碱可溶性树脂(A)及溶剂(E)的媒介中,形成颜料分散液后,再混合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碱可溶性树脂(A)及溶剂(E)的其余部份而制得。上述黑色颜料(F)的分散步骤则可藉由例如珠磨机(beads mill)或辊磨机(roll mill)等混合器混合上述成份而进行。
黑色矩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黑色矩阵是由对如上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依序施予预烤、曝光、显影及曝后烤处理而制得,其中,于膜厚为1μm时,此黑色矩阵的光学密度范围为3.0以上。较佳地,于膜厚为1μm时,此黑色矩阵的光学密度范围为3.2至5.5;更佳地,于膜厚为1μm时,此黑色矩阵的光学密度范围为3.5~5.5。
本发明的黑色矩阵可以藉由旋转涂布或流延涂布等涂布方法,将前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并以减压干燥及预烤处理将其中的溶剂去除,进而在基板上形成一预烤涂膜。其中,前述减压干燥及预烤的条件,依各成份的种类、配合比率而异,通常,减压干燥是在一小于200mmHg的压力下进行1秒至20秒,而预烤处理则是在70℃至110℃温度下进行1分钟至15分钟。预烤后,将前述涂膜于指定的掩模下曝光,然后于23±2℃的温度下浸渍于一显影剂中,历时15秒至5分钟,以将不要的部份除去而形成特定 的图案。曝光所使用的光线,以g线、h线或i线等的紫外线为佳,而紫外线照射装置可为(超)高压水银灯及金属卤素灯。
前述适用的显影剂的具体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硅酸钠、甲基硅酸钠、氨水、乙胺、二乙胺、二甲基乙醇胺、氢氧化四甲胺、氢氧化四乙胺、胆碱、吡咯、哌啶或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的碱性化合物等。显影液的浓度一般为0.001重量百分比(wt%)至10wt%,较佳为0.005wt%至5wt%,更佳为0.01wt%至1wt%。
使用此等显影剂时,一般是于显影后以水洗净,再以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将图案风干后,再以热板或烘箱等加热装置进行后烤处理。后烤温度通常为150至250℃,其中,使用热板的加热时间为5分钟至60分钟,使用烘箱的加热时间为15分钟至150分钟。经过以上的处理步骤后即可于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阵。
上述基材的具体例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无碱玻璃、钠钙玻璃、硬质玻璃(派勒斯玻璃)、石英玻璃及于此等玻璃上附着透明导电膜者;或用于固体摄影装置等的光电变换装置基板(如:硅基板)等。
像素层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方法可藉由回旋转涂布、流延涂布或辊式涂布等涂布方式,将上述混合成溶液状态的彩色滤光片用感光性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其中此基板已预先利用前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形成隔离各像素着色层的黑色矩阵。涂布后,先以减压干燥的方式,去除大部分的溶剂,再以预烤(pre-bake)方式将溶剂去除而形成一预烤涂膜。其中,减压干燥及预烤的条件,依各成份的种类,配合比率而异,通常,减压干燥乃在0mmHg至200mmHg的压力下进行1秒钟至60秒钟,而预烤乃在70℃至110℃温度下进行1分钟至15分钟。预烤后,该预烤涂膜介于所指定的掩模(mask)间曝光,于23±2℃温度下浸渍于前述的显影液15秒至5分钟进行显影,不要的部分除去而形成具有图案。曝光使用的光线,以g线、h线、i线等的紫外线为佳,而紫外线装置可为(超)高压水银灯及金属卤素灯。
经上述显像后以水洗净,并以压缩空气或压缩氮气将图案风干后,再以 热板或烘箱等加热装置进行后烤处理,后烤处理的条件悉如前述,此处不赘述。
各色(主要包括红、绿、蓝三色)重复上述步骤,便可制得彩色滤光片的像素层。其次,在像素层上以220℃至250℃温度的真空环境下,形成氧化铟锡(ITO)蒸镀膜,必要时,对ITO镀膜施行蚀刻暨布线之后,再涂布液晶配向膜用聚酰亚胺,进而烧成之,即可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用的彩色滤光片。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元件,是藉由上述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与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驱动基板,在上述二片基板间介入间隙(晶胞间隔,cell gap)作对向配置,上述二片基板的周围部位用封止剂贴合,在基板表面以及封止剂所区分出的间隙内充填注入液晶,封住注入孔而构成液晶晶胞(cell)。然后,在液晶晶胞的外表面,亦即构成液晶晶胞的各个基板的其它侧面上,贴合偏光板后,而制得液晶显示元件。
至于前述使用的液晶,亦即液晶化合物或液晶组合物,此处并未特别限定,惟可使用任何一种液晶化合物及液晶组合物。
再者,前述使用的液晶配向膜,是用于限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此处并未特别限定,举凡无机物或有机物任一者均可。至于形成液晶配向膜的技术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且非为本发明的重点,故不另赘述。
经实验证实,本发明藉由控制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与黑色颜料(F)的使用量,且控制光引发剂(C)的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时,所制得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会具有较佳的显影后密着性,而所形成的预烤涂膜形成的图案经后烤后亦具有较佳的耐热阻抗性。
以下利用数个实施方式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具体实施方式
合成例1: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1)的制造方法
将100重量份的芴环氧化合物(型号ESF-300,新日铁化学制;环氧当量231)、30重量份的丙烯酸、0.3重量份的氯化苄基三乙基铵、0.1重量份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13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连续式添加方式加入至500mL的四口烧瓶中,且入料速度控制在25重量份/分钟,该反应过程的温度维持在100℃~110℃,反应15小时,即可获得一固成分浓度为50wt%的淡黄色透明混合液。
接着,将100重量份的上述所得的淡黄色透明混合液溶于25重量份的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并同时添加6重量份的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及13重量份的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并加热至110℃~115℃,反应2小时,即可得一酸价为98.0mgKOH/g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以下简称为A-1-1)。
合成例2: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2)的制造方法
将100重量份的芴环氧化合物(型号ESF-300,新日铁化学制;环氧当量231)、30重量份的丙烯酸、0.3重量份的氯化苄基三乙基铵、0.1重量份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13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连续式添加方式加入置500mL的四口烧瓶中,且入料速度控制在25重量份/分钟,该反应过成的温度维持在100℃~110℃,反应15小时,即可获得一固成分浓度为50wt%的淡黄色透明混合液。
接着,将100重量份的上述所得的淡黄色透明混合液溶于25重量份的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并添加13重量份的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在90℃~95℃下反应2小时,接着,添加6重量份的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并于90℃~95℃下反应4小时,即可得一酸价为99.0mgKOH/g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以下简称为A-1-2)。
合成例3: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3)的制造方法
将400重量份的环氧化合物[型号NC-3000,日本化药(株)制;环氧当量288]、102重量份的丙烯酸、0.3重量份的甲氧基酚(methoxyphenol)、5重量份的三苯基膦,及264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置于反应瓶中,该反应过成的温度维持在95℃,反应9小时,即可获得一酸价为2.2mgKOH/g的中间产物。接着,加入151重量份的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在95℃下反应4小时,即可得一酸价为102mgKOH/g,且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200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以下简称为A-1-3)。
合成例4: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1)的制造方法
将1重量份的2,2’-偶氮双异丁腈、24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15重量份的苯乙烯、3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甲酯、10重量份的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及20重量份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置于一装有搅拌器及冷凝器的圆底烧瓶中,并使该烧瓶内部充满氮气,之后,缓慢搅拌并升温至80℃,使各反应物均匀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4小时。之后,再将其升温至100℃,并添加0.5重量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进行1小时聚合后,即可得一其它碱可溶性树脂(以下简称为A-2-1)。
合成例5:其它碱可溶性树脂(A-2-2)的制造方法
将2重量份的2,2’-偶氮双异丁腈、300重量份的二丙二醇单甲醚、1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15重量份的2-羟基丙烯酸乙酯及7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置于一装有搅拌器及冷凝器的圆底烧瓶中,并使该烧瓶内部充满氮气,之后,缓慢搅拌并升温至80℃,使各反应物均匀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3小时。之后,再将其升温至100℃,并添加0.5重量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进行1小时聚合后,即可得一其它碱可溶性树脂(以下简称为A-2-2)。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以下是根据表1制备实施例1至7以及比较例1至8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合成例1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1)、5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以下简称B-1)、4重量份的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商品名OXE-02;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以下简称C-1-1)、3重量份的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以下简称D-1)、150重量份的C.I.pigmentblack7(商品名MA100,三菱化学制)的黑色颜料(F-1),及2000重量份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下简称E-1),以摇动式搅拌器形成均匀溶液状态,即可制得一本发明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得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后述的各评价方式进行特性测定,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至7及比较例1至8
实施例2至7及比较例1至8是使用与实施例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作方法相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处在于实施例2至7及比较例1至8是改变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原料的种类及使用量,其详细数据及后续评价结果分别记载于表1(实施例1至7)及表2(比较例1至8)。
黑色矩阵的制造方法
应用例1
将实施例1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置入一涂布机(购自于新光贸易;型号为MS-A150),以旋转涂布的方式涂布在一100mm×100mm的玻璃基板上,再以100mmHg进行减压干燥,历时5秒钟,然后于烘箱中,以100℃下预烤2分钟,以形成一膜厚约为1.2μm的预烤涂膜。
接着,将上述预烤涂膜于指定的掩模下,以紫外光(曝光机型号为AG500-4N;M&RNano Technology制)100mJ/cm2照射上述预烤涂膜,之后浸渍于23℃的显影剂(0.04%氢氧化钾)2分钟,并以纯水洗净后,再于烘箱中,以230℃后烤60分钟,即可形成一膜厚为1.0μm的黑色矩阵(或称遮光膜)。所得的黑色矩阵以后述的各评价方式进行特性测定,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应用例2至7及应用比较例1至8
应用例2至7及应用比较例1至8是以与应用例1相同的步骤来制备黑色矩阵(或称遮光膜),不同之处在于应用例2至7及应用比较例1至8改变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种类及其使用量如表1及表2所示,其详细资料及后续评价结果分别载于表1(应用例2至7)及表2(应用比较例1至8)。
评价方式
前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得的黑色矩阵(或称遮光膜)可根据以下步骤,于低照度的曝光条件下,进行显影后密着性、耐热阻抗性等检测,以评估其效能。
1.显影后密着性:
将上述膜厚1.2μm的预烤涂膜,置于指定的掩模下,并以紫外线照射,其能量为100mJ/cm2(曝光机型号为AG500-4N;M&R Nano Technology制)。将曝光后的涂膜浸渍于23℃的显影剂(0.04%氢氧化钾)2分钟,除去未曝光的部分,显影出100个直径为20μm的圆柱,最后以清水清洗,用显微镜(显微镜:Eclipse50i,Nikon制)观察可显影的圆柱数量,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
◎:0≦圆柱出现破损数<5
○:5≦圆柱出现破损数<10
╳:10≦圆柱出现破损数
2.后烤后耐热阻抗性:
使用高阻抗率计(型号为MCP-HT450型Hiresta-UP;三菱化学制)分别测量上述膜厚1.2μm的预烤涂膜。于上述预烤涂膜上任取三测定点,测量表面阻抗值(surfaceresistance)的平均值(Ω1)。
接着,将这些预烤涂膜分别于指定的掩模下,以紫外光100mJ/cm2照射,之后浸渍于23℃的显影剂(0.04%氢氧化钾)2分钟,并以纯水洗净后,再于烘箱中以280℃后烤60分钟,可在玻璃基板上形成一膜厚为1.0μm的黑色矩阵。使用高阻抗率计于相同的三测定点上,测量表面阻抗值的平均值(Ω2),最后经下式(III)计算,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价:
表面阻抗稳定性(RH)=[(Ω2)/(Ω1)]×100% (III)
◎:RH>97%
○:97%≧RH>95%
△:95%≧RH>90%
╳:RH≦90%
由表1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7的结果可知,藉由控制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引发剂(C)、热引发剂(D)、溶剂(E)以及与黑色颜料(F)的使用量,且控制光引发剂(C)的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时,所制得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会具有较佳的显影后密着性,而所形成的预烤涂膜形成的图案经后烤后亦具有较佳的耐热阻抗性,故确实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相较之下,表2的比较例1至比较例8的树脂层的显影后密着性与后烤后耐热阻抗性较不理想。
需补充的是,本发明虽以特定的化合物、组成、反应条件、制程、分析方法或特定仪器作为例示,说明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惟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知,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暨液晶显示元件亦可使用其它的化合物、组成、反应条件、制程、分析方法或仪器进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表1
表2
B-1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B-2 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C-1-1 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商品名OXE-02;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
C-1-2 1-[4-(苯基硫代)苯基]-辛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商品名OXE-01;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
C-1-3 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
C-2-1 2-苄基-2-N,N-二甲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商品名IRGACURE369;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
C-2-2 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福啉代-1-丙酮(商品名IRGACURE907;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
D-1 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
D-2 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
D-3 萜烷过氧化氢
E-1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E-2 3-乙氧基丙酸乙酯
F-1 商品名MA100(三菱化学制)
F-2 商品名MA230(三菱化学制)。

Claims (14)

1.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碱可溶性树脂(A),其中所述碱可溶性树脂(A)包含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所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是由一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所制得,且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羧酸基与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ii);
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
光引发剂(C),其中所述光引发剂(C)包含O-酰基肟类化合物(C-1);
溶剂(E);以及
黑色颜料(F),
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还包含热引发剂(D),且其中所述O-酰基肟类化合物(C-1)与所述热引发剂(D)的重量比[(C-1)/(D)]为1至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R2、R3与R4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至C5的烷基、C1至C5的烷氧基、C6至C12的芳香基或C6至C12的芳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i)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R5至R18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卤素原子、C1至C8的烷基或C6至C15的芳香基,且n表示0至10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O-酰基肟类化合物(C-1)是选自于由1-[4-(苯基硫代)苯基]-庚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1-[4-(苯基硫代)苯基]-辛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1-[4-(苯酰基)苯基]-庚烷-1,2-二酮2-(O-苯酰基肟)、1-[9-乙基-6-(2-甲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1-[9-乙基-6-(3-甲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1-[9-乙基-6-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乙烷酮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吡喃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氢呋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氢呋喃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2,2-二甲基-1,3-二氧杂戊环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以及乙烷酮-1-[9-乙基-6-{2-甲基-4-(2,2-二甲基-1,3-二氧杂戊环基)甲氧基苯酰基}-9H-咔唑-3-取代基]-1-(O-乙酰基肟)所组成的族群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引发剂(D)是选自于由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以及过氧化氢化合物所组成的族群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偶氮化合物是选自于由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2-甲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1-[(1-氰基-1-甲基乙基)偶氮]甲酰胺、2,2-偶氮二{2-甲基-氮-[1,1-二(羟基甲基)-2-羟基乙基]丙酰胺、2,2'-偶氮二[氮-(2-丙烯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二[氮-(2-丙烯基)-2-乙基丙酰胺]、2,2'-偶氮二(氮-丁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二(氮-环己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二(二甲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二(二甲基-2-甲基丙酸酯)以及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烯)所组成的族群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5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过氧化物是选自于由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丁酰、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新癸酸酯、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1-环己基-1-甲基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双(2-乙氧基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双(2-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新癸酸叔己酯、二甲氧基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新癸酸酯、叔己基过氧化新戊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新戊酸酯、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二辛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硬脂酸、2-乙基过氧化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2,5-二甲基-2,5-二(2-乙基己酸过氧化)己烷、2-乙基过氧化己酸叔己酯、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2-乙基过氧化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1,1-二(叔丁基过氧化)-2-甲基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2,2-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叔己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马来酸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月桂酸酯、2,5-二甲基-2,5-二(3-甲基苯甲酰过氧化)己烷、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叔己基过氧化苯甲酸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过氧化)己烷、叔丁基过氧化醋酸酯、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丁基-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异丙苯、二叔己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i-t-butyl peroxide)、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叔丁基三甲基过氧化硅烷、二(3-甲基苯甲酰基)过氧化物与苯甲酰基(3-甲基丙甲酰基)过氧化物与二苯甲酰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组成的族群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5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过氧化氢化合物是选自于由萜烷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苯过氧化氢、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所组成的族群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碱可溶性树脂(A)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所述具有不饱和基的树脂(A-1)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所述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5重量份至100重量份,所述热引发剂(D)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15重量份,所述溶剂(E)的使用量为500重量份至5000重量份,且所述黑色颜料(F)的使用量为30重量份至500重量份。
10.如权利要求1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其中基于所述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所述光引发剂(C)的使用量为2重量份至50重量份。
11.如权利要求1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其中基于所述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份,所述O-酰基肟类化合物(C-1)的使用量为1重量份至50重量份。
12.一种黑色矩阵,其是由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形成。
13.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包含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黑色矩阵。
14.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
CN201310578752.1A 2012-11-20 2013-11-15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8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3297 2012-11-20
TW101143297A TWI472877B (zh) 2012-11-20 2012-11-20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液晶顯示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8083A CN103838083A (zh) 2014-06-04
CN103838083B true CN103838083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80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87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8083B (zh) 2012-11-20 2013-11-15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8083B (zh)
TW (1) TWI472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9078B (zh) * 2014-08-07 2016-11-2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TWI677756B (zh) * 2014-10-15 2019-11-2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液晶顯示元件
WO2016080334A1 (ja) * 2014-11-21 2016-05-26 日油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TWI557505B (zh) * 2014-12-19 2016-11-1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TWI557510B (zh) * 2014-12-19 2016-11-1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TWI557504B (zh) * 2014-12-19 2016-11-11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5867068A (zh) * 2015-02-06 2016-08-17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用蓝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78642A (zh) * 2015-03-23 2015-06-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与其制作方法及具有该黑色矩阵的液晶面板
CN104808441A (zh) * 2015-04-20 2015-07-29 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物、黑矩阵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1829998B1 (ko) * 2015-11-04 2018-02-19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광성 스페이서
JP6758070B2 (ja) * 2016-03-31 2020-09-23 日鉄ケミカル&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遮光膜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硬化させた遮光膜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用基板、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1827A2 (en) * 1990-10-19 1992-04-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olor filters
CN1497345A (zh) * 2002-09-30 2004-05-19 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感光性热固性糊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得到的烧成物图案
CN1564083A (zh) * 2004-03-26 2005-01-12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
CN101634807A (zh) * 2008-07-24 2010-01-27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20068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应用其制得的黑色矩阵及其使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8272B (en) * 2007-09-27 2012-12-01 Daxin Materials Corp Photo-sensitivity resin composition for overcoating layerof color filter
KR101368539B1 (ko) * 2009-06-26 2014-02-2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1827A2 (en) * 1990-10-19 1992-04-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olor filters
CN1497345A (zh) * 2002-09-30 2004-05-19 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感光性热固性糊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得到的烧成物图案
CN1564083A (zh) * 2004-03-26 2005-01-12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
CN101634807A (zh) * 2008-07-24 2010-01-27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220068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应用其制得的黑色矩阵及其使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2877B (zh) 2015-02-11
TW201421158A (zh) 2014-06-01
CN103838083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8083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CN103885289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CN103324031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3135344B (zh)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黑色矩阵、彩色滤光片及其液晶显示元件
JP6005774B2 (ja) アルカリ可溶性樹脂、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05607422B (zh) 碱可溶性树脂与包含其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
CN105425542B (zh) 彩色滤光片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524140B (zh) 黑色矩陣用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6066577A (zh)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像素层、保护膜、间隙体、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82686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489208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液晶顯示元件
US20160178813A1 (e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TWI468861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TWI557504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9388024B (zh)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黑色矩阵、像素层、保护膜、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38266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黑色矩阵、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器
CN104977807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法、液晶显示装置
TWI557505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6200269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557510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TWI539235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及其製備方法、液晶顯示裝置
CN107561859A (zh) 黑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202100569A (zh) 黑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04423162A (zh) 彩色滤光片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