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4725B -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4725B
CN103814725B CN201410062191.4A CN201410062191A CN103814725B CN 103814725 B CN103814725 B CN 103814725B CN 201410062191 A CN201410062191 A CN 201410062191A CN 103814725 B CN103814725 B CN 103814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ssue cultured
cultured seedling
root
cutting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21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4725A (zh
Inventor
韩振海
肖祖飞
张艳珍
吉娜
张新忠
王忆
吴婷
许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621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14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14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4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离体的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中长成植株,得到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初代组培苗,取所述初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第1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连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直到返童,得到返童组培苗;将所述返童组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得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将所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移栽到大田,得到采穗母株,取所述采穗母株上的嫩梢作为插穗,用生根剂处理所述插穗得到处理后插穗,将所述处理后插穗插入基质中培养得到扦插生根苗。

Description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茎段继代培养实现苹果矮化砧木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无性系矮化砧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嫁接、压条和组培。压条是苹果无性系矮化砧木的常用无性繁殖方式。虽然绿枝扦插的繁殖系数明显高于压条,且繁育周期短。但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生根难,需要特殊技术处理,因而未能在生产苗圃中广泛应用。
“一种SH系苹果矮化砧木无性繁殖的方法”(申请号:201310074272.1)发明了一种将SH系苹果矮化砧木埋干促发新枝,再将新枝在拱棚中扦插生根的无性繁殖方法,生根率达80%以上。“一种苹果矮化砧木自根苗繁育技术”(申请号:201310039320.3),发明了一种苹果矮化砧木温床培育苹果矮化砧木嫩枝、嫩枝扦插前处理技术、营养钵直接扦插技术、间歇性喷雾控制技术、炼苗移栽的自根苗繁育技术,可实现苹果矮化砧木和其它难生根木本植物的工厂化扦插育苗,并可实现当年扦插,当年达到嫁接粗度的育苗要求。“一种中砧1号的繁殖方法”(申请号:201210001119.1),发明了一种从中砧1号童期树的枝条上剪取插穗,基部浸蘸2000ppm-4000ppm的IBA溶液,扦插到穴盘中进行培养的繁殖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繁育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诱导茎发生不定根是木本植物扦插成功的关键。随着供体植株年龄的增长,插穗形成不定根的能力显著下降。3年生卡罗莱纳州鼠李(Carolina Buckthorm)插穗生根率为88%,远高于成年期树(36年生)插穗17%(Graves,2002)。童期北美红杉插穗生根率100%,成年期30%(Li et al,1992)。因此,通过诱导插穗返童可以提高插穗生根能力。将成年期芽连续嫁接到幼年期砧木可以诱导返童(Delargy and Wright,1979;Husen,2008b;Husen and Pal,2003;Huang et al.,1992)。外施用赤霉素(GA3)或在培养基里添加GA3能显著提高甜樱桃(Prunus avium)生根能力,GA3可能诱导甜樱桃返童(Ford et al.,2002)。
miR156基因介导开花植物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变,童期阶段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成年期阶段(Poethig2009;Wu et al.,2009;Wang et al.,2011;Huijser and Schmid20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诱导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返童来实现苹果矮化砧木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使离体的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中长成植株,得到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初代组培苗,取所述初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第1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连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直到返童,得到返童组培苗;将所述返童组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得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将所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移栽到大田,得到采穗母株,取所述采穗母株上的嫩梢作为插穗,用生根剂处理所述插穗得到处理后插穗,将所述处理后插穗插入基质中培养得到扦插生根苗。
上述方法中,所述基质可为河沙。
上述方法中,所述得到返童组培苗的方法为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连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直到第N代,得到第N代组培苗,所述第N代组培苗即为所述返童组培苗,所述N为大于等于18小于等于21的任一个自然数。
上述方法中,所述苹果矮化砧木可为中砧1号、M9或M2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苹果矮化砧木为中砧1号,N为大于等于18小于等于21的任一个自然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苹果矮化砧木为M9,N为2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苹果矮化砧木为M26,N为21。
上述方法中,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连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直到第N代,得到第N代组培苗的方法可为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2代组培苗,取所述第2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3代组培苗,取所述第3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4代组培苗,取所述第4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5代组培苗,取所述第5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6代组培苗,取所述第6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7代组培苗,取所述第7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8代组培苗,取所述第8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9代组培苗,取所述第9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0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0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1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2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2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3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3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4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4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5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5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6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6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7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7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8代组培苗。
上述方法中,得到第N代组培苗的方法可为取所述第18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19代组培苗。
上述方法中,得到第N代组培苗的方法可为取所述第19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20代组培苗。
上述方法中,得到第N代组培苗的方法可为取所述第20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第21代组培苗。
上述方法中,所述继代培养基可为在MS培养基中加入BA和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继代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所述继代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上述方法中,上述所有茎段均至少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
上述方法中,所述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
上述方法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可为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上述方法中,所述生根培养的条件可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
上述方法中,所述生根剂的溶剂为水,溶质可为IBA和H2O2;所述生根剂中,IBA的浓度为3000mg/L,H2O2的浓度为50mM。
上述方法中,所述用生根剂处理所述插穗可为将所述插穗浸蘸所述生根剂,浸蘸深度为2.0cm,浸蘸时间为1分钟。
本发明通过苹果矮化砧木的成年期枝条茎尖分生组织的继代培养使苹果矮化砧木成年期材料返童,恢复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生根能力,将在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砧1号成年期枝条叶片和连续继代过程中第0、3、6、9、12、15和18代的叶片形态变化。
图2为中砧1号连续继代过程中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
图3为苹果砧木返童(R)、童期(J)和成年期(A)插穗生根能力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河沙购自北京昌平区阳坊镇。实施例中的实验地点均为北京。
苹果矮化砧木中砧1号是中国农业大学历时25年从小金海棠(Malus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中选出的耐缺铁优良种质,具有耐盐碱、耐热、耐旱、耐涝、抗寒(-45℃)、抗白粉病、固地性好等特性(韩振海等,苹果砧木新品种中砧1号。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21(7):879-882)。该砧木新品种已经于2009年12月30日由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良种编号为京S-SV-MX-015-2009,此信息可从2010年1月16日发布的《2009年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公告》上查询,公众可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
M9和M26是英国东茂林试验站选育出的优良苹果矮化砧木,作为苹果砧木能使树体矮化,早结果,早丰产,提高果实品质,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宣景宏,2001;王贵平等,2012),M9和M26公众可以从果树苗圃购买。
实施例1、通过诱导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返童来实现苹果矮化砧木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1、2012年3月初,剪取苹果矮化砧木中砧1号成年期(树龄10年)树冠枝条、M9成年期树冠枝条、M26成年期树冠枝条催芽,选取饱满的芽体作为外植体。
2、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75%的医用酒精消毒30秒,无菌水清洗3遍,再用0.1%的升汞消毒6分钟,无菌水清洗3遍,之后用灭过菌滤纸将外植体表面水沥干,得到初代(记为0代)外植体。
3、外植体继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剥取初代外植体的茎尖分生组织接入继代培养基(MS+0.2mg/L BA+0.5mg/L IBA),进行继代培养四周,长成无根植株,该植株即为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初代(记为0代)无根组培苗;取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初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代无根组培苗,取第1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2代无根组培苗,取第2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3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3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4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4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5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5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6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6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7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7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8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8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9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9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0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0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1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1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2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2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3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3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4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4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5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5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6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6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7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7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8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8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19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19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20代无根组培苗,取所述第20代无根组培苗的茎段(带一个芽和一片营养叶)在上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相同的继代培养四周,得到第21代无根组培苗。
其中,每个继代周期为4周,上述继代培养的条件均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期间观察叶片形态变化,取生长正常的嫩叶测定miR15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检测方法如下:
(1)miR156基因的提取及检测
1)0.5g样品转移至液氮预冷的研钵中,用研杵研磨样品,期间不断加入液氮,直至研磨至粉末状;
2)向研钵中加入2ml RNAiso for Small RNA,将粉末状样品完全覆盖,室温静置,待样品完全融化继续研磨至裂解液呈透明状;
3)匀浆液转入离心管,室温静置5min。之后12000g4℃离心5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转入新离心管中;
4)上清液中加入400ul氯仿,盖紧离心管管盖,用手剧烈震荡15s,待溶液充分乳化后,室温静置5min。之后12000g4℃离心15min;
5)小心取出离心管,吸取上清至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0min。之后12000g4℃离心10min;
6)弃上清,75%乙醇1ml清洗沉淀2次,最后吸尽上清保留沉淀;
7)室温干燥5min,加入适量DEPC水溶解沉淀;
8)取2ulRNA提取样品,加入10×loading buffer混匀后,用含EB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小分子RNA的完整性;
9)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小分子RNA的浓度及纯度;
(2)利用茎环引物的RT-PCR
RT反应体积为20ul,在0.2ml PCR管中先加入RNA1.5ug,RT引物(茎环引物)1ul和dNTPs(10mmol/l)1ul,用DEPC水补足至14ul,混匀65℃变性5min,立即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冷却,然后加入反转录酶AMV(5U/ul)1ul,Buffer(5×)4ul和RNase抑制剂1ul,通过16℃30min;20℃30s,42℃30s,50℃1s,60个循环;85℃10min完成反转录反应。对于内参5.8s rRNA的反转录即将上述中RT引物换成5.8s rRNA本身的RT引物,其它体系及反转录条件不变。
反转录结束后取1ul cDNA进行PCR反应,反应体积为10ul,含1ul正义PCR引物,1ul反义PCR引物,5ul Premix Taq,用DEPC水补足至10ul。PCR反应程序为:94℃5min;94℃30s,55℃30s,72℃45s30个循环;72℃7min。用含EB的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RT-PCR的引物如表1。
表1.RT-PCR中的引物序列(5′→3′)
(3)实时荧光PCR检测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
从miRBase上找到mdm-miR156的基因序列,遵循microRNA引物设计原则设计引物,以5.8s rRNA为内参,具体引物序列表1。
1)标准曲线检测引物质量及扩增效率
将cDNA样品稀释成5个梯度,在八连排反应孔中加入表2的试剂:
表2.
2×miRcute miRNA Premix 10ul
Forward Primer 0.4ul
Reverse Primer 0.4ul
miRNA第一链cDNA 2ul
ddH2O 7.2ul
总计 20ul
反应条件为:94℃2min;94℃20s,60℃34s,40个循环。
2)△△Ct法检测基因表达量
将cDNA稀释3倍,取2ul进行荧光定量PCR试验,以5.8s rRNA为内参,用一步法进行扩增,反应体系为94℃2min;94℃20s,60℃34s40个循环。
中砧1号成年期枝条叶片和连续继代过程中第0、3、6、9、12、15和18代的叶片形态如图1所示。
中砧1号成年期枝条连续继代过程中第0、3、6、9、12、15和18代的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如图2所示。
4、生根培养。
将步骤3获得的第12代无根组培苗、第15代无根组培苗、第18代和第21代无根组培苗分别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0.5mg/LIBA,生根培养条件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生根培养40天。实验设三次重复,每次重复40株组培苗。
结果表明中砧1号的第12代无根组培苗、第15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均为零,中砧1号的第18代无根组培苗和第21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分别为42.48±3.43%和80.98±5.22%;M9的第12代无根组培苗、第15代无根组培苗和第18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均为零,M9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为22.92±3.61%;M26的第12代无根组培苗、第15代无根组培苗和第18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均为零,M26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的生根率为74.92±5.06%。中砧1号的第18代无根组培苗和第21代无根组培苗为返童组培苗,M9和M26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为返童组培苗。
上述生根培养中,由中砧1号的第18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和由中砧1号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由M26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由M9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为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试管苗。
5、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试管苗炼苗、外移,建立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采穗圃。
将步骤4获得的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试管苗即由中砧1号的第18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由M26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由M9的第21代无根组培苗得到的生根植株基部培养基用水洗净,移栽到营养钵(上口径:6cm;下口径:4.5cm;深度:6cm),在温室培养1个星期,培养基质为泥炭﹕蛭石(1:1,体积比)。温室培养1个星期后定植到大田建立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采穗圃,得到返童树。在下一个生长季节剪取返童树当年生新梢进行扦插。其中,建立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采穗圃的方法如下:
(1)种植畦制作前,将地深耕,施足基肥,整平。
(2)种植畦的制作:畦南北走向,每个畦长100m,宽1m,畦埂高15cm。
(3)定植:经过炼苗的植株定植到畦内,每畦两行,行距60cm,株距20cm。
6、已返童苹果矮化砧木全光弥雾绿枝扦插。
6.1、插床的制作
插床长6.5m、宽1.2m,床底铺10-15cm厚的河沙,四周用砖砌好,即为沙床。河沙上摆放50孔的穴盘(上口径:6cm;下口径:2.5cm;深度:10cm),每个沙床摆放2排,每排24个,共48个,穴盘内装满河沙。扦插前将沙床浇透,并用0.1g/100mL的多菌灵水溶液消毒。
6.2插穗采集:2013年5-6月份,从步骤5建立的采穗圃中的返童树(母株)上上剪取生长正常、芽体饱满的当年生新梢,枝条长度15cm,含有2个以上饱满芽,上部留3-5片成熟叶,去除基部叶片,下端剪口均剪成平切口的茎段作为插穗,即为返童插穗。将来自中砧1号返童树的返童插穗记为中砧1号(R),将来自M9返童树的返童插穗记为M9(R),将来自M26返童树的返童插穗记为M26(R)。
同时分别从生长良好的中砧1号4年生实生树(J)、中砧1号树龄为10年的成年期树(A)、M26和M9的成年期树(A)上剪取生长正常、芽体饱满的当年生新梢,枝条长度15cm,含有2个以上饱满芽,上部留3-5片成熟叶,去除基部叶片,下端剪口均剪成平切口的茎段作为插穗。将来自中砧1号4年生实生树的插穗记为中砧1号(J),将来自中砧1号成年期树的插穗记为中砧1号(A),将来自M9成年期树的插穗记为中M9(A),将来自M26成年期树的插穗记为中M26(A)。
将剪下的插穗的基部浸入清水中,放在阴凉湿润处备用。
6.3、扦插
将修剪好的插穗下剪口浸蘸生根剂(生根剂的溶剂为水,溶质为IBA和H2O2;生根剂中,IBA的浓度为3000mg/L,H2O2的浓度为50mM),浸蘸深度为2.0cm,浸蘸时间为1分钟,然后轻轻甩干下剪口的溶液,将插穗竖直扦插到穴盘中(每个插穗一个孔),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
生根剂的配制中,先用75%的乙醇水溶液溶解IBA,再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H2O2为水剂,直接用去离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采用间歇自动喷雾装置(射程:半径0.8米,流量:30L/H,生产商:浙江省余姚润绿灌溉园艺设备厂)保湿,5月份扦插时,8:00-18:00每5min喷雾一次,每次喷雾时间为1min,6月份扦插时,为降低温室内温度,适当增加迷雾次数和迷雾时间,保持温室内相对湿度为90-95%,扦插后第二天喷施0.1g/100mL的多菌灵水溶液对插穗消毒,以后每7d喷一次0.1g/100mL的多菌灵。
扦插5周后,将达到移栽要求的生根植株(不定根数≥3条的插穗)移栽到营养钵(上口径:6cm;下口径:4.5cm;深度:6cm),基质为园土,在温室大棚培养一个星期后带土球定植到大田。实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各个处理扦插50个插穗。根据不定根数≥3条的插穗占所扦插的插穗比例统计各个处理的扦插移栽率。
结果见图1、图2、图3和表3。表明:
中砧1号成年期枝条茎尖分生组织继代到15代叶片开始出现裂刻,并且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裂刻加深,继代到第18代时生根。中砧1号成年期枝条茎尖分生组织通过连续继代,在继代第15代叶形出现童期特征,开始返童,继代到第18代时生根,恢复生根能力。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miR156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继代到第12代时,miR15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第15代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叶片出现裂刻,出现童性特征。
5、6月份扦插的中砧1号(R)和M9(R)的扦插移栽率达到100%,5月份扦插的M26(R)的扦插移栽率达到100%,6月份扦插的M26(R)的扦插移栽率达到93.33%,中砧1号(R)与中砧1号(J)生根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中砧1号(A),M26(A)和M9(A)移栽率为0。返童材料生根能力显著高于成年期材料,中砧1号(R)与中砧1号(J)生根能力差异不显著,证明通过茎段连续继代培养能够使成年期材料返童,显著提高苹果矮化砧木绿枝扦插生根和繁殖能力。
表3.各个处理的插穗扦插移栽率(%)比较
注:表中字母依据邓肯新复极差p≤0.05检验标准,不同字母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
上述继代培养基MS+0.2mg/L BA+0.5mg/L IBA是在MS培养基中加入BA和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上述继代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所述继代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上述生根培养基1/2MS+0.5mg/L IBA是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上述MS培养基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4所示。
表4.MS基本培养基的溶质
上述方法中,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IBA和6-BA的配置,先用75%的乙醇水溶液分别溶解6-BA(细胞分裂素)和IBA(吲哚丁酸),再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0.1%升汞的配置,0.5g升汞粉末溶于500ml去离子水。
上述1/2MS培养基是将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浓度均减半,其它组分不变的基本培养基。
上述继代培养中每个继代周期为4周。

Claims (8)

1.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离体的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中长成植株,得到成年期苹果矮化砧木茎尖分生组织初代组培苗;
2)取所述初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第1代组培苗,取所述第1代组培苗的茎段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连续进行所述继代培养直到返童,得到返童组培苗;所述的连续进行继代培养的代数为18~21代;
3)将所述返童组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得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
4)将所述返童组培苗的生根植株移栽到大田,得到采穗母株,取所述采穗母株上的嫩梢作为插穗,用生根剂处理所述插穗得到处理后插穗,将所述处理后插穗插入基质中培养得到扦插生根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基为在MS培养基中加入BA和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继代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所述继代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IBA得到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中IBA的浓度为0.5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的条件为每天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2000Lx,光照时温度为24-25℃,黑暗时温度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剂的溶剂为水,溶质为IBA和H2O2;所述生根剂中,IBA的浓度为3000mg/L,H2O2的浓度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生根剂处理所述插穗为将所述插穗浸蘸所述生根剂,浸蘸深度为2.0cm,浸蘸时间为1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苹果矮化砧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苹果矮化砧木为中砧1号、M9或M26。
CN201410062191.4A 2014-02-24 2014-02-24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Active CN103814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191.4A CN103814725B (zh) 2014-02-24 2014-02-24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2191.4A CN103814725B (zh) 2014-02-24 2014-02-24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4725A CN103814725A (zh) 2014-05-28
CN103814725B true CN10381472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75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2191.4A Active CN103814725B (zh) 2014-02-24 2014-02-24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14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9326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难生根樱桃砧木考尔特无性繁殖方法
CN106069047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难生根果树无性繁殖方法
CN106069670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核果果树及砧木嫩稍扦插方法
CN109863932A (zh) * 2018-10-28 2019-06-11 陕西海棠生态农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钵栽培苹果组培苗的方法
CN110506633B (zh) * 2019-09-24 2021-05-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苹果矮化砧木快速返童的方法
CN112029776A (zh) * 2020-08-19 2020-12-04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MdBZR1基因及蛋白在提高苹果耐盐性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353A (zh) * 2012-01-04 2012-06-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中砧1号的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1353A (zh) * 2012-01-04 2012-06-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中砧1号的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苹果抗寒矮化砧木7-34快速繁殖;姜淑荣等;《烟台果树》;19990815(第3期);第44页 *
苹果砧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施校欣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001;第14卷(第3期);第21-25页 *
苹果砧木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赵亮明等;《西北农业学报》;20110725;第20卷(第7期);第118-122页 *
苹果砧木绿枝扦插快繁技术研究;肖祖飞等;《园艺学报》;20131020;第40卷(第S期);第257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4725A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4725B (zh) 苹果矮化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返童绿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5638477A (zh) 一种竹叶石斛种子快速繁殖方法
CN102696479A (zh) 一种高效的红花石蒜快速繁殖方法
CN104813939A (zh) 一种荷花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7926715A (zh) 一种茄子或/和辣椒或/和番茄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04186351A (zh) 一种草莓组织培养方法
CN107593438A (zh) 一种银杏快速繁殖方法
CN108739370A (zh) 一种利用成熟莲胚进行快繁的方法
CN102342246B (zh) 一种大白杜鹃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CN103609453B (zh) 一种茶树离体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3004595A (zh) 一种人参果的嫩枝扦插繁育方法
CN102884983B (zh) 一种促进地枫皮组培苗快速生根的方法
CN102696370A (zh) 一种蒙杞1号枸杞嫩枝扦插方法
CN104012406B (zh) 甜樱桃品种晚红珠的离体再生方法
CN102487801B (zh) 一种东方百合组培苗子球无土培育的方法
CN104381107A (zh) 一种台农16号菠萝组培苗炼苗及假植方法
CN106818476A (zh) 天然三倍体漆树高效快速扩繁方法
CN101743908A (zh) 红花银桦组培快繁及栽培方法
CN104350913B (zh) 一种裂叶地黄的育苗方法
CN106718891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三七无性繁殖方法
CN106717901A (zh) 一种甘薯绿色高效栽培方法
CN102640656B (zh) 树莓组培苗高效炼苗移栽方法
CN105409779A (zh) 牛樟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5145369A (zh) 一种硬叶兰组培快繁方法
CN104585040A (zh) 一种利用走马胎幼芽胚轴快速繁殖其种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