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7367A -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7367A
CN103807367A CN201310542900.4A CN201310542900A CN103807367A CN 103807367 A CN103807367 A CN 103807367A CN 201310542900 A CN201310542900 A CN 201310542900A CN 103807367 A CN103807367 A CN 10380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jack shaft
optionally
driven gear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29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7367B (zh
Inventor
E.W.梅勒
B.M.奥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80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3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means for synchronisation not incorporated in the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ev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33Plurality of counter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一种变速器包括外壳、可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输入构件和连接到输入构件的启动离合器组件。第一和第二中间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变速器外壳内。多个共平面齿轮组连接到输入构件以及第一和第二中间轴。多个扭矩传递机构提供用于将共平面齿轮组的各个部件联接到输入构件和中间轴。启动离合器组件和扭矩传递机构的选择性接合建立六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动车辆用变速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副轴且具有紧凑设计,提供六个、七个或八个前进速度或档位。
背景技术
此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构成或不构成现有技术。
双离合器变速器是此前包括手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辆变速器家族中的新成员。正如其现在所公知的那样,双离合器变速器或DCT将良好的燃料经济性与快速执行的换档相结合。因此,从性能角度来看,双离合器变速器准确地再现了常规机械变速器的感觉和操作。另外,双离合器变速器可被构造成像基本上自动的或手动的变速器一样工作,并且因此表现出超常的灵活性。
在结构上,双离合器变速器通常包括驱动一对相互排他地接合的输入离合器的输入轴。输入离合器驱动一对中间轴,每个中间轴都包括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中间轴上的多个齿轮和相关联的同步离合器。所述多个齿轮与紧固至输出轴的齿轮恒定地啮合。同步离合器的启用将所选齿轮同步并联接到其中间轴。然后,与该中间轴相关联的输入离合器接合,以将扭矩从输入轴传递至输出轴。因为离合器、齿轮和同步器沿中间轴设置或叠置,所以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向长度会产生封装问题,特别是在小型车辆中。
虽然存在各种方式来分类或归类双离合器变速器,但一种分类方法涉及在变速器中使用的离合器的类型:湿式或者干式。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不仅在齿轮和同步器部分中而且在输入离合器中包含润滑变速器流体。当然,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在齿轮和同步器部分中但不在离合器中包括变速器流体。虽然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由于通过变速器流体提供的冷却而提供了略微更好的耐久性和更长的离合器寿命,但其表现出更高的旋转损耗。此外,提供加压润滑和冷却流体的润滑泵的并入进一步影响了整体效率。因此,在所有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通常比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表现出略微较低的燃料经济性。
由上可知,用于解决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封装和效率问题的改进显然是所期望的和可能的。由此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提供了副轴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输入构件,其可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套筒构件,其与输入构件至少部分地同心且至少部分地围绕输入构件;启动离合器组件,其连接到输入构件且连接到套筒构件,其中启动离合器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扭矩从输入构件传递到套筒构件;第一驱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套筒构件共同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齿轮,其可旋转地固定以与输入构件共同旋转。第一中间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输入构件和套筒构件间隔开且平行。第二中间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输入构件和套筒构件间隔开且平行。第一从动齿轮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二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第三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第四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传动齿轮啮合,第一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第二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第三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第四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多个扭矩传递机构提供用于将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各种组合联接到输入构件、套筒构件和中间轴。启动离合器组件和扭矩传递机构的选择性接合建立六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扭矩传递机构包括两个离合器和三个同步器组件以及一个启动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扭矩传递机构包括两个离合器、两个同步器组件、一个爪形离合器和一个启动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扭矩传递机构包括三个同步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变速器包括用于提供至少七个前进速度比或齿轮比的第五从动齿轮。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变速器提供至少八个前进速度比或齿轮比。
本发明提供下列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 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外壳;
输入构件,其可连接到原动机输出构件;
第一驱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驱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启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输入构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扭矩从所述输入构件传递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
第一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二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一从动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二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传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第四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二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四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二和第三从动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一个;以及
三个同步器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启动装置、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和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的所述选择性接合建立六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
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轴。
技术方案5.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
技术方案6.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轴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
技术方案7.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个将所述第四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轴。
技术方案8.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启动装置为湿式摩擦离合器。
技术方案9.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形成第一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形成第二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形成第三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形成第四共平面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形成第五共平面齿轮组。
技术方案10.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共平面齿轮组中的至少一个为阶梯共平面齿轮组。
技术方案11.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形成阶梯齿轮。
技术方案12.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共平面齿轮组邻近所述外壳的后壁,所述第五共平面齿轮组邻近所述外壳的前壁,所述第二共平面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共平面齿轮组和所述第五共平面齿轮组之间,并且所述第三共平面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共平面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共平面齿轮组之间,并且所述第四共平面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共平面齿轮组和所述第五共平面齿轮组之间。
技术方案13.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两个为双侧同步器组件,并且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一个为单侧同步器组件。
技术方案14.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一档和四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二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一档和二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四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三档和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与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三输出齿轮与三档和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与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
技术方案15.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
技术方案16.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第四同步器组件以用于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
技术方案17. 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可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轴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五从动齿轮。
技术方案18.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三个为双侧同步器组件,并且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一个为单侧同步器组件。
技术方案19. 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外壳;
输入构件,其可连接到原动机输出构件;
第一驱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驱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启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输入构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扭矩从所述输入构件传递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
第一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二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一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二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传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第四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第五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二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四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二和第三从动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一个;以及
四个同步器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启动装置、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和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的所述选择性接合建立七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20.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一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二档和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一档和二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三从动齿轮与四档和七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与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五从动齿轮与三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所述第三输出齿轮与六档和七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与三档和四档及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
另外的优点、方面和适用范围将从本文提供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意图用于举例说明,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所述附图仅用于举例说明,而并非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六速副轴变速器的实施例的图解视图;以及
图2是七速或八速副轴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解视图。
应当理解,在所有附图中,某些部件例如输出齿轮、差速器组件和输出轴或轮轴已旋转离开径向位置,或者齿轮尺寸或轴间距已改变,以便更清楚地示出部件、其位置和相互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参照图1,六速变速器被示出并且大体由附图标记10标示。六速变速器10包括外壳12,其具有接纳、定位、支撑和保护变速器10的部件的各种内孔、开口、凸缘和特征。外壳12可旋转地支撑变速器输入轴14。输入轴14在一端联接到飞轮阻尼器组件15。飞轮阻尼器组件15从诸如内燃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或电动马达的原动机(未示出)接收输入扭矩。输入轴14在相对端联接到启动离合器17。启动离合器17包括联接到输入轴14以随其旋转的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19。与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19交错的是第二多个离合器片或盘21,其联接到套管轴、套筒轴或驱动管23并随其旋转。启动离合器17可接合成将扭矩从输入轴14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管23。
第一较小的输入驱动齿轮16可旋转地固定到驱动管23,并且第二较大的输入驱动齿轮18固定到输入轴14。应当理解,关于齿轮尺寸的术语“较小”和“较大”在这里仅使用其最相对性且通用的含义,并且主要用于在相应的附图中定位或识别齿轮。因此,应当理解,实际齿轮齿轮及其相对尺寸可以不同于这些描述,以便实现某些或具体的齿轮比和/或速度变化。
在外壳12中还可旋转地支撑有与一档、二档、四档和六档相关联的第一副轴或中间轴20以及与三档、五档和倒档相关联的第二副轴或中间轴60。然而,可存在得益于在副轴/中间轴上的偶数档和奇数档的进一步混合的布置,并且上述描述绝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第一中间轴20和第二中间轴60平行于输入轴14且与输入轴14间隔开。第一湿式输入离合器组件22在第一中间轴20的一端处且具有联接到第一中间轴20以随其旋转的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24。与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24交错的是第二多个离合器片或盘26,其联接到第一套管轴或驱动管28并随其旋转。第一湿式离合器组件22可接合成将扭矩从第一套管轴或驱动管28选择性地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
在第一中间轴20上设置有与第一较小的输入驱动齿轮16恒定啮合的第一较大的从动齿轮32。在第一驱动管28上设置有与第二较大的输入齿轮18恒定啮合的第二较小的从动齿轮34。在第一中间轴20上设置有邻近从动齿轮32的从动齿轮31。第一湿式输入离合器组件22设置在第一较大的从动齿轮32和第二较小的从动齿轮34之间。
在第一中间轴20上可自由旋转地设置有第三驱动齿轮46和与第三驱动齿轮46轴向间隔开的第四较小的驱动齿轮48。在第三较大的驱动齿轮46和第四较小的驱动齿轮48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由第一互相接合的同步器54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沿第一中间轴20自由地轴向平移。可以是机械的、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换档致动器组件(未示出)双向平移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当从空档中间位置平移到右侧或左侧时,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首先同步相邻齿轮的速度,或者将齿轮48同步到右侧或者将齿轮46同步到左侧,并且然后将同步的齿轮主动地联接到第一中间轴20。
第二湿式输入离合器组件62在第二中间轴60的一端处且具有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以随其旋转的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64。与第一多个离合器片或盘64交错的是第二多个离合器片或盘66,其联接到第二套管轴或驱动管68并随其旋转。第二湿式输入离合器组件62可接合成将扭矩从第二套管轴或驱动管68选择性地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
在第二套管轴或驱动管68上设置有与第二较大的输入驱动齿轮18恒定啮合的第五从动齿轮72。在第二中间轴60上可自由旋转地设置有与从动齿轮31恒定啮合的第六从动齿轮74。第二湿式输入离合器组件62设置在第五从动齿轮72和第六从动齿轮74之间。
邻近第六从动齿轮74设置有倒档爪形离合器或单侧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由同步器77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沿第二中间轴60自由轴向平移。可以是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换档致动器组件(未示出)接合并双向平移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当从空档中间位置平移到右侧时,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首先同步相邻齿轮74的速度,并且然后将同步的齿轮74主动地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
在第二中间轴60上可自由旋转地设置有第七较大的驱动齿轮84和与第七驱动齿轮84轴向间隔开的第八较小的驱动齿轮86。在第七较大的驱动齿轮84和第八较小的驱动齿轮86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第二同步器离合器88由同步器92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沿第二中间轴60自由轴向平移。可以是机械的、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第二换档致动器组件(未示出)接合并双向平移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当从空档中间位置平移到右侧或左侧时,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首先同步相邻齿轮的速度,或者将齿轮86同步到右侧或者将齿轮84同步到左侧,并且然后将同步的齿轮主动地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
第三较大的驱动齿轮46和第七较大的驱动齿轮84均恒定啮合到并驱动第一输出或环形齿轮98,第一输出或环形齿轮98与差速器组件100相关联并且是到差速器组件100的输入构件。相似地,第四较小的驱动齿轮48和第八较小的从动齿轮86均恒定啮合到并驱动第二输出或环形齿轮102,第二输出或环形齿轮102也与差速器组件100相关联并且是到差速器组件100的输入构件。差速器100联接到相应的一对轮轴或输出轴106和108。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32与一档和四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二从动齿轮34与二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三驱动齿轮46与一档和二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48与四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五从动齿轮72与三档和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六从动齿轮74和驱动齿轮31与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七驱动齿轮84与三档和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86与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
例如,为了接合一档,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46同步和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启动离合器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32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6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二档,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46同步和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第一输入离合器组件2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34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6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三档,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84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第二输入离合器组件6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7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4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四档,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48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启动离合器组件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32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8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五档,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右侧以接合齿轮86并将其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第二输入离合器组件6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7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6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六档,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48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第一输入离合器组件2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34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8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倒档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7平移到右侧以接合齿轮74并将其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将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左侧以接合齿轮84并将其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还可以使用爪形离合器或滑动倒档配置代替同步的倒档。启动离合器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32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31传递到齿轮74,并且从齿轮74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通过齿轮84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应当清楚的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可使用阶梯齿轮配置例如以在保持最佳封装的同时实现正确的倒档。如上所述,通过第一从动齿轮32和第六从动齿轮74的接合来实现倒档所需的方向反转。
转到图2,七速变速器的实施例被示出和大体标示为附图标记200。变速器200类似于图1所示变速器10,并且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然而,变速器200还包括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第二中间轴60上的从动齿轮202。从动齿轮202与齿轮16恒定啮合。从动齿轮202由代替单侧同步器75的双侧同步器75’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中间轴60。最后,邻近从动齿轮32设置有倒档爪形离合器或单侧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由同步器206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沿第一中间轴20自由轴向平移。可以是液压的、电动的或气动的换档致动器组件(未示出)接合并双向平移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当从空档中间位置平移到右侧时,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首先同步相邻齿轮32的速度,并且然后将同步的齿轮32主动地联接到第一中间轴20。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32与一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二从动齿轮34与二档和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三驱动齿轮46与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48与一档和二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五从动齿轮72与四档和七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六从动齿轮74和驱动齿轮31与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从动齿轮202与三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七驱动齿轮84与六档和七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86与三档和四档及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
例如,为了接合一档,单侧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32同步和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48同步和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启动离合器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32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8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二档,第一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48同步和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第一输入离合器组件2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34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8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三档,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86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202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启动离合器组件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20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6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四档,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右侧以将齿轮86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第二输入离合器组件6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7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6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五档,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平移到左侧以接合齿轮46并将其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第一输入离合器组件2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34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46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六档,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84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第三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202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启动离合器组件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20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4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为了接合七档,第二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左侧以将齿轮84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第二输入离合器组件62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8和7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从第二中间轴60通过齿轮84传递到输出齿轮98、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倒档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第三同步器离合器组件75’平移到右侧以接合齿轮74并将其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将单侧同步器离合器组件204平移到右侧以接合齿轮32并将其连接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将第二同步器离合器组件88平移到右侧以接合齿轮86并将其连接到第二中间轴60。启动离合器17接着接合以将驱动扭矩从输入轴14通过齿轮16和32传递到第一中间轴20,并且从第一中间轴20通过齿轮31传递到齿轮74,并且从齿轮74传递到第二中间轴60,并且通过齿轮86传递到输出齿轮102、差速器组件100以及轮轴或输出轴104和106。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变速器200也可被构造为八速变速器。例如,单侧离合器204、第一同步器离合器组件52和启动离合器17的接合可与附加的前向齿轮相关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32与一档和五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二从动齿轮34与二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三驱动齿轮46与五档和六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48与一档和二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五从动齿轮72与四档和八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六从动齿轮74和驱动齿轮31与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从动齿轮202与三档和七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第七驱动齿轮84与七档和八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并且驱动齿轮86与三档和四档及倒档相关联且随其启用。
根据本发明的副轴变速器10和200提供了许多特征和有益效果。例如,相比等同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存在更少的齿轮平面。另外,输入离合器设置在套管轴和中间轴的轮轴上。所有这些特征都使更加轴向紧凑的变速器成为可能。事实上,输入轴和差速器中心之间的标称轴向距离比在大多数双离合器变速器配置中更小。
实心输入轴改善了液压泵封装并为改善的混成提供了可能。相比常规双离合器变速器配置,输入轴和套管轴上的齿轮之间的齿轮组减小了套管轴、离合器和中间轴速度,并且因此减少了齿轮和输入离合器两者中的旋转损耗。
本发明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变型意图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样的变型不被认为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外壳;
输入构件,其可连接到原动机输出构件;
第一驱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驱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启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输入构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扭矩从所述输入构件传递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
第一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二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一从动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二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传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第四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二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四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二和第三从动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一个;以及
三个同步器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启动装置、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和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的所述选择性接合建立六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中间轴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个将所述第四从动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启动装置为湿式摩擦离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形成第一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形成第二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形成第三共平面齿轮组,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形成第四共平面齿轮组,并且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形成第五共平面齿轮组。
10.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外壳;
输入构件,其可连接到原动机输出构件;
第一驱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第二驱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输入构件共同旋转;
启动装置,其连接到所述输入构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其中所述启动装置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扭矩从所述输入构件传递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
第一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二中间轴,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并且与所述输入构件间隔开且平行;
第一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二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传动齿轮,其被可旋转地固定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第四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第五从动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二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三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第四输出齿轮,其可选择性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二和第三从动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一个;以及
四个同步器组件,其各自用于选择性地联接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三输出齿轮和所述第四输出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启动装置、所述两个扭矩传递组件和所述三个同步器组件的所述选择性接合建立七个前进速度比和一个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10542900.4A 2012-11-06 2013-11-06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7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69,936 US8967009B2 (en) 2012-11-06 2012-11-06 Six, seven, and eight speed laysha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13/669936 201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7367A true CN103807367A (zh) 2014-05-21
CN103807367B CN103807367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49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290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7367B (zh) 2012-11-06 2013-11-06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7009B2 (zh)
CN (1) CN103807367B (zh)
DE (1) DE102013222095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991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推进系统的扭矩阻尼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3914B4 (de) * 2014-11-25 2016-08-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getriebeeinrichtung mit kompaktem Aufbau
CN108895135A (zh) * 2018-06-25 2018-11-27 佛山市捷亚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的传动系统
CN113958667B (zh) * 2020-07-20 2023-05-05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多挡双离合变速机构
DE102020134114A1 (de) * 2020-12-18 2022-06-23 Deere & Company Getriebe und landwirtschaftliches oder industrielles Nutz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0171B1 (en) * 1998-12-24 2001-06-26 Daimlerchrysler Ag Variable-ratio gear transmission having two partial transmissions each having a powershift clutch
US20070199397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Maten John R Transmission with torque sensor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US20090272212A1 (en) * 2008-05-01 2009-11-05 Raszkowski James A Transmission with Hydraulically Actuated Splined Cluth
CN101802446A (zh) * 2007-10-15 2010-08-11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US20100251844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ual clutch five speed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0171B1 (en) * 1998-12-24 2001-06-26 Daimlerchrysler Ag Variable-ratio gear transmission having two partial transmissions each having a powershift clutch
US20070199397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Maten John R Transmission with torque sensor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CN101802446A (zh) * 2007-10-15 2010-08-11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双离合器变速器
US20090272212A1 (en) * 2008-05-01 2009-11-05 Raszkowski James A Transmission with Hydraulically Actuated Splined Cluth
US20100251844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ual clutch five speed transmiss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991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推进系统的扭矩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222095A1 (de) 2014-05-08
US8967009B2 (en) 2015-03-03
DE102013222095B4 (de) 2018-05-30
US20140123791A1 (en) 2014-05-08
CN103807367B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3191B2 (en) Hybrid powertrain an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2278429B (zh) 齿轮传递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US8070649B2 (en) Hybrid powertrain an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255906B (zh) 具有液力变矩器和轴向紧凑七档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动力系
CN101275626B (zh) 多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131198B (zh) 具有液力变矩器和轴向紧凑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动力系
US8365622B2 (en) Reverse chain drive for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KR101254510B1 (ko) 8단 듀얼 클러치 트랜스미션
US8733194B2 (en) Dual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2588521B (zh) 八级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734397B (zh)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260919A (zh) 具有副轴传动装置的多速变速器
JP2007321820A (ja) ダブルクラッチ変速機
US20220185095A1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Powertrain, Powertrai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3807367A (zh) 六速、七速和八速副轴自动变速器
CN101936388A (zh) 采用双轴线链条的dct变速器
CN103148174B (zh) 中间轴自动变速器
CN105317978A (zh) 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711877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US20220032760A1 (en) Transmission, single-clutch powertra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ingle-clutch powertrain system
US10337588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JP6200580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CN103671755A (zh) 一种车用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3671749A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装置
US10975935B2 (en) Dual clutch-type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