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6215B - 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6215B
CN103806215B CN201310027829.6A CN201310027829A CN103806215B CN 103806215 B CN103806215 B CN 103806215B CN 201310027829 A CN201310027829 A CN 201310027829A CN 103806215 B CN103806215 B CN 103806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knitting
knitting machine
sley bar
machine according
jacquard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8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6215A (zh
Inventor
H.万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80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6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6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62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26Shogg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1),其带有机架(2)、至少一个梳栉(5)和带有环绕的控制面(9)的提花装置(7),控制面(9)在移位方向上驱动梳栉(5)。希望能够以成本有利的方式将梳栉的节距偏差保持得较小或者避免它,节距偏差可归因于外界运动的改变。对此设置成,提花装置(7)通过修正驱动器(12,18)能够在移位方向上变化。

Description

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其带有机架、至少一个梳栉(Legebarre)和带有环绕的控制面的提花装置,控制面在移位方向(Versatzrichtung)上驱动梳栉。
背景技术
这样的经编机例如从文件DE19504467C2中已知。
在经编机中织针(Wirknadel)和导纱针(Legenadel)共同工作以制造针织物。织针在此通常布置在织针床处而导纱针布置在导纱针床处。导纱针床通过提花装置可在移位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到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此外,梳栉可横向于移位方向摆动。在该摆动运动中导纱针被引导通过织针之间的间隙(Gasse)。
在相邻的导纱针之间或在相邻的织针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其经常处于数量级1mm中而完全也可小于1mm。导纱针即必须能够相对于织针以较高的精度来移动,以避免在导纱针与织针之间的碰撞。
经编机经常经受温度变化。由此通过不同的影响在停机与生产阶段之间产生温差。该温差首先通过机器自身的不同的热能散发而产生,但是外部影响、例如机器环境中的温差或者直接的太阳辐射也可改变经编机的温度。
对于经编机的许多元件,温度变化通过热膨胀导致长度变化。这样的热膨胀可导致,导纱针相对于织针的运动轨迹(Bewegungsbahn)改变。由此会容易产生节距问题,即不允许在导纱针与织针之间的窄的间距,其可导致针织工具的碰撞。
由此多次进行尝试将经编机整体保持在预定温度上。由此例如从文件DE1896204U1中已知将带有温度调节器的加热装置设置在以油填充的主轴传动装置罩壳中,从而经由在主轴传动装置罩壳中的油的热辐射产生针织工具床(Wirkwerkzeugbarre)的温度影响。
在开头所提及的文件DE19504467C2中提出设置在主轴传动装置罩壳中的供油部和在提花装置的区域中油循环以及外部的调温装置。油循环经由调温装置来引导,其与主轴传动装置罩壳中的供油部这样联结,使得油循环中的油相对于在供油部中由油温调节器所确定的油温被保持在预定的水平上。
尝试由此解决节距偏差(Teilungsabweichung)的问题,即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形成栉、尤其梳栉,其具有非常小的热膨胀系数,使得在温度改变时梳栉的长度实际不改变。即使在这样的解决方案中机架被保持在提高的温度上,其相应于运行中的温度,因为经编机总是仍具有其长度随温度改变的部件。
当经编机被保持在提高的温度上时,虽然很大程度上可避免节距问题。然而产生在制造中和经编机运行中相对高的成本,因为必须设置和运行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的运行导致不可忽略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以成本有利的方式将梳栉的节距偏差保持得较小或者避免节距偏差,其可归因于环境条件的改变。
该目的对于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经编机由此来实现,即提花装置通过修正驱动器能够在移位方向上变化。
提花装置布置在机架的端部处。即当机架在温度提高的情况下变长时,使提花装置移动。即使该移动仅相对较小,其也可导致节距问题。现在由此来反作用于此,即通过修正驱动器使提花装置完全地或者部分地移动,以补偿机架的热膨胀。该补偿运动那么同样相对较小,因为其基本上仅须平衡机架的热膨胀。
优选地,修正驱动器经由减速传动装置作用到提花装置上。因此可能非常精确地控制提花装置的变化。即使修正驱动器(其例如可构造为电气的旋转马达或者步进马达)经过较大的路径或者旋转角度,作用到提花装置上的运动可被保持得较小。
在此优选的是,修正驱动器经由心轴传动装置(Spindeltrieb)作用于提花装置。在心轴传动装置中两个元件共同起作用,其经由配对螺纹(Gewindepaarung)相互连接。根据配对螺纹的螺距(Steigung)那么可产生带有非常大的减速的线性运动。
优选地,修正驱动器在移位方向上移动提花装置。修正驱动器即可将提花装置在移位方向上移动到机架上或者从机架移开。在此提花装置可作为整体被移动。
备选地或附加地可设置成,修正驱动器改变在控制面与梳栉之间的传递元件的长度。控制面经常通过旋转的盘来形成,其周缘具有控制梳栉的运动的轮廓。备选地也可设置有提花链(Musterkette),以便控制梳栉的移位运动。在梳栉与控制面之间设置有传递元件,经常也称为“移位滑块(Versatzschieber)”。当传递元件的长度被改变时,也可由此补偿机架的热膨胀。
在此优选的是,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通过配对螺纹相互连接的截段,其通过修正驱动器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如上面所提及,传递元件长度的改变(需要其来补偿机架的热膨胀)相对较小,使得其可通过旋转两个元件(其经由配对螺纹相互连接)来引起。
优选地,修正驱动器通过调节器来控制,其与传感器组件相连接,传感器组件检测至少一个环境条件对机架的影响。因此可自动修正、即补偿机架的热膨胀。调节器控制修正驱动器,使得机架的热膨胀被补偿。
在此优选的是,传感器组件具有间距传感器,其检测在梳栉与关联于提花装置的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且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到调节器处。提花装置布置在机架的端部处。如果机架的长度改变,则提花装置的位置改变。而对于由塑料构成的梳栉,其长度在温度改变时实际上不改变。现在可检测提花装置与梳栉之间的实际间距且将该实际间距与理论值比较。如果在此得出差别,使修正驱动器运行,以便将差别带到零。
在此优选的是,调节器评估在控制面的预定位置处的输出信号。如果控制面被移动,则该移动引起梳栉在移位方向上的运动。因此产生间距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其连续地变化。然而可确定“零点”,在其处梳栉例如处在中性位置中或者在预定的反转点(Umkehrpunkt)处。梳栉与固定点之间的间距在该零点或者反转点处应对应于理论值。否则需要修正运动。
在一备选方案中可设置成,调节器连续评估输出信号且与理论函数比较,其相应于控制面的控制曲线。在该情况中调节器具有关于梳栉在移位方向上的运动的信息。其可持续地或者以较小的时间间隔检测梳栉实际上是否跟随该控制曲线或者间距是否重叠。如果示出这样的间距,可使修正驱动器运行,以补偿机架的热膨胀。
备选地或附加地可设置成,传感器组件具有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机架的温度。温度完全可以在机架的不同部位处来检测。在提花装置处检测温度也是可能的。那么可从机架的温度中获得关于机架的长度变化的信息,基于其来使修正驱动器运行,以补偿热膨胀。
在此优选的是,调节器具有温度-位置偏差比例曲线并且从温度和温度-位置偏差比例曲线中算出修正值。利用所算出的值,调节器那么可操控修正驱动器,以补偿机架的热膨胀。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经编机的第一实施形式的极其示意性的图示,
图2显示经编机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极其示意性的图示;
图3显示修正驱动器的第一实施形式,
图4显示修正驱动器的第二实施形式以及
图5显示修正驱动器的第三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极其示意性的形式示出带有机架2的经编机1,机架2承载织针床3,在其处并排地布置有织针4。在机架2中布置有未详细示出的主轴,其使织针床3(简化地表示)向上和向下运动。
机架2此外承载梳栉5,在其处布置有导纱针6。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经由主轴来驱动梳栉5,从而使导纱针6垂直于绘图平面(涉及图1的图示)摆动。在此,梳栉6穿过织针4之间的间隙。
在机架2的端部处布置有提花装置7,其在当前情况中具有凸轮盘8。凸轮盘8在其周缘处具有控制面9。在控制面9处贴靠有移位滑块10作为传递元件,其经由推杆11作用到梳栉5上并且在所提及的移位方向上驱动梳栉5。移位方向在此相应于梳栉5的纵向延伸。通过未详细示出的复位件、例如弹簧在到提花装置7的方向上加载梳栉5,使得移位滑块10总是贴靠在控制面9处。
梳栉5和经常还有织针床3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即由具有相对小的热膨胀的材料形成。纤维强化的塑料的热膨胀在实践中可忽略。
机架2看起来不一样。机架2随着温度改变其长度。当温度提高时,机架2略微变长。机架2的该变长导致,提花装置7的位置改变并且相应地以其他方式来操控梳栉5。梳栉5的移位运动那么具有改变的起点和终点或者反转点。
这可导致节距问题,即导致导纱针6与织针4之间不允许地窄的间距或者甚至导致导纱针6与织针4之间的碰撞。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提花装置7设置有修正驱动器12,其可在移位方向上相对于机架2移动提花装置7。因此总体改变提花装置7的位置。即如果机架2变长,则通过修正驱动器12使提花装置7在到梳栉5的方向上移动延长的量,使得梳栉5的运动轨迹在移位方向上又相应于所希望的运动轨迹,其通过凸轮盘8的控制面9来预设。
修正驱动器12布置在机架2的头部13与提花装置7之间。在头部13与提花装置7之间设置有滑轨组件14,当修正驱动器12被操纵时,提花装置7可相对于头部13在滑轨组件14上滑动。修正驱动器12的操纵可手动地通过操作人员实现。
但是在许多情况中有利的是自动地引起提花装置7的位置的修正。对此设置有间距传感器15,其布置在立柱(Staender)处,其形成固定点16。固定点16与提花装置7之间的距离在此如此地小,使得机架2或者头部13可能的热膨胀对固定点16相对于提花装置7的位置的变化不具有实际相关的影响。对于实践即可由此出发,即固定点16与提花装置7相关联。
间距传感器15与调节器17相连接,其又操控修正驱动器7且根据间距传感器15的输出信号操纵修正驱动器12。
在运行中梳栉5在控制面9的影响下来回运动。为了引起提花装置7的位置的修正,存在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控制面9使梳栉5行驶通过“零点”,那么一方面可仅在确定的时间点测量在固定点16与梳栉5之间的间距。零点例如是在其处导纱针6应摇摆穿过织针4之间的间隙的位置。如果在这样的时间点利用间距传感器15所测量的实际间距与理论间距不一致,则操纵修正驱动器12,以便将实际间距带到与理论间距相一致。
又一可能性在于,间距传感器15持续地检测固定点16与梳栉15之间的间距并且报告到调节器17处。在调节器17中储存梳栉5的理论位置曲线。梳栉5的该理论位置曲线通过控制面9来预设。如果梳栉的实际位置曲线与梳栉5的理论位置曲线不一致,则操纵修正驱动器12,以便又建立一致。因为实际位置曲线与理论位置曲线之间的偏差仅在于由机架2的热膨胀所引起的偏移,可通过提花装置7的简单的移动来建立梳栉5的实际位置曲线与理论位置曲线之间的一致。
在刚才所描述的方法中整体改变提花装置7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修正驱动器12来整体改变提花装置7。
一备选方案在于,虽然总体上使提花装置7的位置保持不改变,但是移位滑块10的长度改变。移位滑块10的长度的变化在此相应于机架2的热膨胀。移位滑块10的长度的变化由另一修正驱动器18引起。
当然也可能不仅改变提花装置7的位置而且改变移位滑块10的长度。
示出提花装置7可以说能够作为块被移动。出于清晰性原因来选择该图示。当然可能整体上相对于机架2移动提花装置7,也就是说带有其整个罩壳。但是也可能在移位方向上仅移动提花装置7的部分、尤其凸轮盘8。
图2以极其示意性的图示显示经编机1的修改的实施形式,在其中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间距传感器5通过多个温度探测器19-21来代替,其在机架2的不同部位处检测温度。调节器17从所检测的温度和温度-位置偏差比例曲线不断计算修正值,利用其可操控修正驱动器12、18,以补偿机架2的热膨胀。
图3显示修正驱动器12的一可能的实施形式。修正驱动器12具有驱动马达22,其经由带有多个齿轮24、25的减速传动装置23作用到齿条26上,其与提花装置7相连接。而驱动马达22与头部13相连接。驱动马达22例如可构造为步进马达。当驱动马达22被操纵时,齿轮24、25旋转且因此移动齿条26。
图4显示修正驱动器12的第二实施形式。马达22(其又固定在头部13)处驱动心轴27,其与心轴螺母28(其固定在提花装置7处)相接合。如果驱动马达22使心轴27旋转,那么驱动马达22与心轴螺母28之间的间距改变。根据心轴27的螺纹的螺距,这里可进行非常灵敏的调节。
图5显示修正驱动器18的一实施例。移位滑块10具有抗扭地保持的心轴螺母29,与其相接合有心轴30。心轴30抗扭地与齿轮31相连接。与齿轮31相接合有另一齿轮32,其又可通过驱动马达33来驱动。心轴3又可旋转地支承在移位滑块10的部件34处,在其处布置有滚子35,其贴靠在控制面9处。如这通过箭头所示,驱动马达22、23与调节器17处于连接中。
当梳栉5的移位运动11要求这时,控制面9当然也可通过环绕的由凸轮节构成的链形成。
随着修正驱动器12、18的应用不再需要将机架2持久地保持在预定的提高的温度上。因为可因此取消加热,可节约大量能量。

Claims (11)

1.一种经编机(1),其带有:机架(2);至少一个梳栉(5);和带有环绕的控制面(9)的提花装置(7),所述控制面(9)在移位方向上驱动梳栉(5),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装置(7)通过修正驱动器(12,18)能够在移位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驱动器(12,18)经由减速传动装置(23;27,28;29,30)作用于所述提花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驱动器(12,18)经由心轴传动装置(27,28;29,30)作用于所述提花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驱动器改变在所述控制面(9)与所述梳栉(5)之间的传递元件(10)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10)具有通过配对螺纹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截段(29,30),其通过所述修正驱动器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驱动器(12,18)通过调节器(17)来控制,其与传感器组件(15;19-21)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检测至少一个环境条件对所述机架(2)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间距传感器(15),其检测在所述梳栉(5)与关联于所述提花装置(7)的固定点(16)之间的间距并且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到所述调节器(17)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7)评估在所述控制面(9)的预定位置处的所述输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7)连续评估所述输出信号并且与理论函数比较,其相应于所述控制面(9)的控制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温度传感器(19-21),其检测所述机架(2)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7)具有温度-位置偏差比例曲线并且从温度和所述温度-位置偏差比例曲线中算出修正值。
CN201310027829.6A 2012-11-06 2013-01-25 经编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6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20007543 EP2728045B1 (de) 2012-11-06 2012-11-06 Kettenwirkmaschine
EP12007543.7 201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6215A CN103806215A (zh) 2014-05-21
CN103806215B true CN10380621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19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82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6215B (zh) 2012-11-06 2013-01-25 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728045B1 (zh)
CN (1) CN103806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5904B1 (de) * 2015-05-21 2017-03-22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Legebarrenanordnung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CN109736007B (zh) * 2019-03-12 2020-04-07 江南大学 一种高速型双针床经编机花型加载的控制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89059C (de) * 1925-12-04 1930-01-11 Wilhelm Barfuss Mit Stufenkeil arbeitendes Mustergetriebe fuer flache Kettenwirkmaschinen
US2921452A (en) * 1953-09-08 1960-01-19 Textile Machine Works Knitting machine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therefor
US4086792A (en) * 1977-08-03 1978-05-02 Joa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Weft inlay racking control
GB2275932A (en) * 1993-02-10 1994-09-14 Liba Maschf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individual thread guide control
CN1112972A (zh) * 1994-04-02 1995-12-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经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96204U (de) 1960-02-08 1964-07-09 Mayer Fa Karl Kettenwirkmaschine mit heizbaren barren.
DE19504467C2 (de) 1995-02-10 1997-07-24 Liba 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mit einer Mustervorrichtung und einem Ölumlauf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89059C (de) * 1925-12-04 1930-01-11 Wilhelm Barfuss Mit Stufenkeil arbeitendes Mustergetriebe fuer flache Kettenwirkmaschinen
US2921452A (en) * 1953-09-08 1960-01-19 Textile Machine Works Knitting machine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therefor
US4086792A (en) * 1977-08-03 1978-05-02 Joa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Weft inlay racking control
GB2275932A (en) * 1993-02-10 1994-09-14 Liba Maschf Warp knitting machine with individual thread guide control
CN1112972A (zh) * 1994-04-02 1995-12-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经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6215A (zh) 2014-05-21
EP2728045B1 (de) 2014-10-01
EP2728045A1 (de)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215B (zh) 经编机
KR101825272B1 (ko) 서보프레스, 제어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을 격납한 기록매체
KR101797340B1 (ko) 서보프레스, 제어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을 격납한 기록매체
CN107649790A (zh) 激光切割设备
EP1840253B1 (en) 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
US7475570B2 (en) Textile machine with yarn feeding control
CN101880938B (zh) 经编机
US6959566B2 (en) Textile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676461B (zh) 针织机、尤其是经编机
CN108928678A (zh) 纺织机工作台处的纱线圈电磁主动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30432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横移机构
CN104452087A (zh) 一种多梳经编机的电子梳栉横移装置
CN205767566U (zh) 一种3d打印机及专用水平运动机构
CN102459734B (zh) 用于自动测量进给至直行机的纱线长度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1818417B (zh) 缝纫机
CN201206189Y (zh) 一种用于立体植被网双针床经编机网孔及花纹控制机构
CN101403166A (zh) 缝纫机的xy轴电动机控制装置
KR200244346Y1 (ko) 경편기용 경사 자동 공급장치
GB2269826A (en) Drive means for operating working elements of a knitting machine
CN204550963U (zh) 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调节机构
CN203256442U (zh) 经编机送纱器
KR102441036B1 (ko) 장갑편직기
CN210194113U (zh) 电子贾卡控制装置
EP1526202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in particular for crochet machines
CN104562420B (zh) 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