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1114B -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1114B
CN103801114B CN201410056422.0A CN201410056422A CN103801114B CN 103801114 B CN103801114 B CN 103801114B CN 201410056422 A CN201410056422 A CN 201410056422A CN 103801114 B CN103801114 B CN 103801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agent
purification auxiliary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64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1114A (zh
Inventor
张征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564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1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1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1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1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1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按重量份数计,该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包括90~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5份脂肪胺。该净化助剂具有如下效果:1)大大降低了氨水和酚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使得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煤渣分离效果好,减少了煤焦油的损失,增加了煤焦油产量;2)降低了煤焦油中的含水率;3)使得各个罐体和蒸槽换热系统中的油渣等沉积物得到大量清理,避免了堵塞现象,减少了系统清洗频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4)降低了气化废水中的COD和酚含量,同时清洁了荒煤气。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净化助剂是一种能够降低煤焦油粘度以及减少油品含水率的高效产品。

Description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煤化工生产行业中,悬浮于氨水、酚水中的煤焦油分离程度是煤化企业造气厂和焦化厂化产车间生产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氨水或酚水中的煤焦油分离效果不好,不仅影响液态产品分离系统中煤焦油的产量,同时又会影响氨水和酚水的回收系统,导致回收系统中塔盘结垢堵塞,增加了清理塔盘的检修费用,使得生产不能够连续进行,加大了生产费用投入。另外,由于塔盘堵塞,会大幅增加蒸馏系统的热耗,降低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导致设备腐蚀,甚至容易造成设备高压,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等问题。上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煤制气、煤制油、兰炭、焦化厂等生产企业的现实问题。
因此,如何将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和煤尘进行分离,防止煤化生产过程中塔盘产生堵塞等问题发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该净化助剂能够有效地去除氨水、酚水及荒煤气中所含的煤焦油,分离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0~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5份脂肪胺。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4~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3份脂肪胺。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份脂肪胺。
进一步地,脂肪胺选自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和脂肪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脂肪伯胺。
进一步地,油胺聚氧乙烯醚为油胺聚氧乙烯醚5EO~20EO。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吸入口处加入净化助剂。
进一步地,在循环水泵吸入口处采用高压计量泵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净化助剂。
进一步地,采用逐次递增的添加方式向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净化助剂。
进一步地,逐次递增的添加方式包括:S1、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1~3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0~15天;S2、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3~5ppm的净化助剂,保持25~30天;以及S3、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5~10ppm的净化助剂,直至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中的煤焦油含量下降至原来的20%~30%。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本发明所提供的由油胺聚氧乙烯醚和脂肪胺组成的净化助剂添加到煤化工生产过程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去净化循环水,由于该净化助剂能够将乳状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循环水中的油水两相分层析出,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因此,该净化助剂能够有效地去除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水、酚水及荒煤气中所含的煤焦油和煤尘,是一种能够降低煤焦油粘度,减少油品含水率的高效产品。具体效果如下:
1)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煤渣分离效果好,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剩余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如未采用净化助剂时剩余氨水中的煤焦油含量为600~1000毫克/升,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剩余氨水中的煤焦油含量为200~300毫克/升,减少了煤焦油的损失,提高了煤焦油回收率,增加了煤焦油产量;2)有效地降低了氨水和酚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使得煤焦油与煤尘的分离效果明显;3)未采用净化助剂时,煤焦油储槽原来需要48小时才能够把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降到4%以下,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仅需12小时就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4%以下,大大降低了煤焦油中的含水率及粘度;4)对于净化和回收车间的管路、换热器、塔盘及阀门闸阀堆积的油渣具有清洗剥离作用,使得各个罐体和蒸槽换热系统中的油渣等沉积物得到大量清理,避免了各个塔盘、分离器及换热器的堵塞现象,减少了清洗系统的频率,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果,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使得生产不会因维修和维护设备而减产,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保证了各个车间的安全生产;5)降低了气化废水中的COD和酚含量,并对维持COD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明显减少了气味,带来了巨大的环保效益;清洁了荒煤气,减轻了荒煤气净化系统的负荷,有利于终端产品质量的提高;6)避免了煤化生产系统中的各个塔盘发生结垢的问题,节省了蒸汽消耗,同时减少了煤焦油在生产系统上的沉积,改善了各个系统的换热效果,保证了生产在最佳设计值状态下工作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典型实施例的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氨水回收循环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煤化生产的回收循环系统中悬浮于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和煤尘分离不彻底,影响液态产品分离系统中煤焦油的产量且容易造成管路堵塞、需要经常检修且生产费用投入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0~98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5份脂肪胺。
将本发明所提供的由油胺聚氧乙烯醚和脂肪胺组成的净化助剂添加到煤化工生产过程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去净化循环水,由于该净化助剂能够将乳状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循环水中的油水两相分层析出,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因此,该净化助剂能够有效去除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水、酚水及荒煤气中所含的煤焦油和煤尘,是一种能够降低煤焦油粘度,减少油品含水率的高效产品。具体效果如下:
1)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煤渣分离效果好,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剩余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如未采用净化助剂时剩余氨水中的煤焦油含量为600~1000毫克/升,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剩余氨水中的煤焦油含量为200~300毫克/升,减少了煤焦油的损失,提高了煤焦油回收率,增加了煤焦油产量;2)有效地降低了氨水和酚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下降,使得煤焦油与煤尘的分离效果明显;3)未采用净化助剂时煤焦油储槽原来需要48小时才能够把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降到4%以下,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仅需12小时就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4%以下,大大降低了煤焦油中的含水率,降低煤焦油的粘度;4)对于净化和回收车间的管路、换热器、塔盘及阀门闸阀堆积的油渣有清洗剥离的作用,使得各个罐体和蒸槽换热系统中的油渣等沉积物得到大量清理,避免了各个塔盘、分离器及换热器的堵塞现象,减少了清洗系统的频率,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得生产不会因维修和维护设备而减产,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保证了各个车间的安全生产;5)降低了气化废水中的COD和酚含量,并对维持COD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气味也明显减少,带来巨大的环保效益;同时清洁了荒煤气,减轻了荒煤气净化系统的负荷有利于提高终端产品的质量;6)避免了煤化生产系统中的各个塔盘发生结垢的现象,节省了蒸汽消耗;同时减少了煤焦油在生产系统上的沉积,改善了各个系统的换热效果,保证了生产在最佳设计值状态下工作的连续性。
进一步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4~98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3份脂肪胺。最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净化助剂包括98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份脂肪胺。
油胺聚氧乙烯醚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增溶、抗静电、润滑及缓蚀能力,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本发明采用脂肪胺加入到油胺聚氧乙烯醚中,是因为脂肪胺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溶剂的作用。本发明所采用的脂肪胺是指碳链长度在C8~C12范围内的一大类有机胺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脂肪胺选自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和脂肪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脂肪伯胺。其中脂肪伯胺、脂肪仲胺与脂肪叔胺的类型取决于胺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数目,优选采用脂肪伯胺主要是考虑到脂肪伯胺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主要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油胺聚氧乙烯醚也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醚型-胺聚,采用脂肪伯胺与油胺聚氧乙烯醚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采用脂肪仲胺具有其它脂肪仲胺、脂肪叔胺和脂肪多胺所达不到的共性和优势。
本发明通过将油胺聚氧乙烯醚与脂肪胺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了一种具有较好的破乳、分散、减粘、脱水及絮凝等作用的净化助剂,将该净化助剂应用到煤化工生产的回收循环系统中,能够较好地将氨水或酚水中的煤焦油分离出来,并使得分离出的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最低。采用净化助剂对煤化工生产中的氨水或酚水进行破乳净化时,破乳温度一般为70℃以上。
其中,油胺聚氧乙烯醚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油胺和环氧乙烷作为原料通过常规的方法合成,考虑到破乳及分散效果,优选采用纯度为95%~99%的油胺作为合成油胺聚氧乙烯醚的原料。本发明优选采用油胺聚氧乙烯醚5EO~20EO,即含有5~20个环氧乙烷。如果所采用的油胺聚氧乙烯醚中所含的EO数低于5,则会出现过分的亲油性,导致轻质焦油回收到重质焦油中过多的问题,以至于减少了轻质焦油的产量;如果油胺聚氧乙烯醚的EO数高于20,则会出现过度的亲水性,导致焦油含水率过高,焦油品质下降。因此,经综合考虑,本发明采用油胺聚氧乙烯醚5EO~20EO与脂肪胺混合,将混合后得到的净化助剂应用到煤化工生产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去除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水、酚水及荒煤气中所含的煤焦油和煤尘。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净化助剂具有以下特征:深琥珀色至淡黄色液体,无气味,闪点≥90.5℃且倾点≤-12.3℃,在标准大气压和15.6℃下,净化助剂与水的比重之比为0.95~0.99,粘度为1045~1067Pa·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净化助剂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到煤化工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系统中,为了较好地除去氨水和酚水中的煤焦油和煤尘,优选地,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吸入口处加入净化助剂。通过在循环水泵吸入口处加入净化助剂,具有更广泛的聚合效果可使得药剂混合更加充分,。
具体地,在循环水泵吸入口处采用高压计量泵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净化助剂。本发明通过在循环水(氨水或酚水)泵吸入口用高压计量泵将净化助剂添加到循环水(氨水或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首先可以保证净化助剂添加的连续性,使得煤焦油清除更加彻底,其次,采用高压计量泵连续地泵入净化助剂,有利于企业对连续产出的煤焦油进行不间断地回收,具有更高的回收效率。
考虑到净化助剂对回收循环系统中沉积的结垢具有较好的清理作用,为了避免加入净化助剂后由于快速清洗所造成的各种堵塞现象,优选地,采用逐次递增的添加方式向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净化助剂。通过在开始阶段缓慢且递增地添加净化助剂,在分析试验数据并保证各个换热器和塔盘不发生堵塞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净化助剂的加药量。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净化助剂应用到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氨水或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提高了氨水或酚水中的煤焦油和煤尘分离程度,有效解决了氨、酚回收系统中塔盘堵塞的问题,延长了设备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具有生产费用低、能耗低及生产安全系数高的优势。
进一步优选地,逐次递增的添加方式包括:S1、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1~3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0~15天;S2、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3~5ppm的净化助剂,保持25~30天;以及S3、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5~10ppm的净化助剂,直至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中的煤焦油含量下降至原来的2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9
将油胺聚氧乙烯醚和脂肪伯胺混合,其中油胺聚氧乙烯醚均为油胺聚氧乙烯醚5~20EO,具体原料份数见表1。
表1
对实施例1至9中制备的净化助剂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比重和粘度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5.6℃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具体测试结果详见表2。
表2
下面结合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净化助剂具有较好的分离除杂效果。
实施例10
在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造气车间生产过程中,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净化助剂添加到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对酚水进行净化。具体过程如下:造气厂的粗荒煤气从出气口出来后经过循环水泵进入高温酚水喷淋的酚水回收循环系统,在高温酚水喷淋的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用高压计量泵将净化助剂按照添加量递增的方式加入到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具体添加方式如下:
首先,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3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5天;其次,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5ppm的净化助剂,保持30天;最后,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10ppm的净化助剂,直至回收循环系统中的酚水循环水量中的煤焦油含量下降至原来的20%。
加入净化助剂后的酚水依次经过换热器(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闪蒸槽-----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换热器-----轻油分离器-----缓冲槽------油水过滤网(又叫双介质过滤器)-----大储罐----轻油分离器------气浮装置---大缓冲罐-----脱酸塔-----换热器------脱氨塔-----换热器------萃取------换热器---蒸馏水塔-----生化处理。之后采用常规的油和脂的滴定法分别对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油水过滤网和蒸馏水塔处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进行检测,数据依次为0.2g/L、0.15g/L和0.1g/L,整套设备的检修周期为3~5年。
实施例11
操作步骤和方法与实施例10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1中采用实施例3中制备的净化助剂,并且所添加的净化助剂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
在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造气车间生产过程中,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净化助剂添加到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对酚水进行净化。具体过程如下:造气厂的粗荒煤气从出气口出来后经过循环水泵进入高温酚水喷淋的酚水回收循环系统,在高温酚水喷淋的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用高压计量泵将净化助剂按照添加量递增的方式加入到酚水回收循环系统中,具体添加方式如下:
S1、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1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0天;S2、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3ppm的净化助剂,保持25天;S3、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酚水循环量5ppm的净化助剂,直至回收循环系统中循环水量中的煤焦油含量下降至原来的30%,净化过程完成。
加入净化助剂后的酚水依次经过换热器(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闪蒸槽-----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换热器-----轻油分离器-----缓冲槽------油水过滤网(又叫双介质过滤器)-----大储罐----轻油分离器------气浮装置---大缓冲罐-----脱酸塔-----换热器------脱氨塔-----换热器------萃取------换热器---蒸馏水塔-----生化处理。之后采用常规的油和脂的滴定法分别对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油水过滤网和蒸馏水塔处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进行检测,数据依次为0.24g/L、0.18g/L和0.4g/L,整套设备的检修周期为1~3年。
对比例1
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0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并没有添加净化助剂。
在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造气车间生产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回收循环系统中的循环酚水经过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具体过程如下:造气厂的粗荒煤气从出气口出来后经过循环水泵进入高温酚水喷淋的酚水回收系统,依次经过换热器(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闪蒸槽-----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换热器-----轻油分离器-----缓冲槽------油水过滤网又叫双介质过滤器-----大储罐----轻油分离器------气浮装置---大缓冲罐-----脱酸塔-----换热器------脱氨塔-----换热器------萃取------换热器---蒸馏水塔-----生化处理。之后采用常规的油和脂的滴定法分别对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油水过滤网和蒸馏水塔处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进行检测,其中采用常规的油和脂的滴定法分别对初煤焦油酚水分离器、油水过滤网和蒸馏水塔处酚水中的煤焦油含量进行检测分别为2.0g/L、1.5g/L和3g/L,整套设备的检修周期为6个月。
实施例12
下面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对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氨水回收循环进行在线净化处理,具体如下:
在乌海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化产回收车间生产过程中,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净化助剂添加到氨水回收循环系统中,其中图1为氨水回收循环系统的设备流程图,1代表初冷器、2代表气液分离器、3代表荒煤气、4代表剩余氨水槽、5代表循环水泵、6代表氨水储槽、7代表煤焦油氨水分离大槽、8代表煤焦油中间槽、9代表净化助剂添加点。氨水在煤焦油氨水分离大槽7、氨水储槽6、循环水泵5、荒煤气3和气液分离器2之间进行循环,以回收并分离氨水及所含的煤焦油。其中分离出的煤焦油进入到煤焦油中间槽8中,分离出的氨水进入剩余氨水槽4中。
其中,净化助剂通过计量泵以逐次递增的方式在循环水泵吸入口处的净化助剂添加点9处添加,具体添加方式如下:S1、在净化助剂添加点9处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氨水循环量3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5天;S2、向氨水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氨水循环量5ppm的净化助剂,保持30天;S3、向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占回收循环系统中氨水循环量10ppm的净化助剂,保持15天。
未加药之前氨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煤焦油,氨水颜色浑浊,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净化60天后,氨水的颜色为透明的淡橙色(氨水原色),经检测几乎不含有任何煤焦油,氨水更加纯净。
对实施例12中最终分离出的煤焦油进行检测,发现分离出的煤焦油含水率由现有技术中不添加净化助剂时的4%~5%降低到0.6~1.0%,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仅需用60天就能够快速地将煤焦油从氨水中分离,且分离后的煤焦油含水率仅为1.6%,与现有技术中相比,下降率高达85%,说明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对氨水中的煤焦油具有较好的破乳和脱水效果,且脱水速度快、效率高。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分离后的荒煤气进行检测,发现荒煤气较以前变得纯净。
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当电捕煤焦油器停用半小时,电捕煤焦油器内会有大量煤焦油涌出,流至满硫槽,当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电捕停用半小时仅有少量的泡沫流出,基本没有煤焦油流出。这说明荒煤气中的煤焦油量减少,煤焦油在前段就已经被处理干净了,净化后荒煤气非常清洁干净,清洁干净的荒煤气保障了回炉荒煤气的燃烧效果和后续的荒煤气利用。
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每月需要大量的蒸汽清扫初冷器内部堆积的煤焦油,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净化60天后,不需要蒸汽清扫,而且冷却效果稳定。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煤化工生产中的各项监测指标能够较好地达到生产需求。
填料洗苯塔是用于回收荒煤气中粗苯的重要化工设备,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由于煤化工生产中的荒煤气不纯净,荒煤气中的煤焦油和萘严重堵塞填料,造成设备阻力增加,高达1800Pa,使得粗苯产量仅有15吨/天,严重影响了粗苯的回收,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净化助剂后,由于荒煤气中的煤焦油含量明显减少,荒煤气比较纯净,使得原来填料洗苯塔上所堆积堵塞的煤焦油和萘得到有效的清理,设备阻力降低到1000Pa,而且能够始终保持该阻力,粗苯产量增加至19~20吨/天。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大大减少了对填料洗苯塔的清理频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粗苯的回收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对管路的清洗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位于焦炉上方的集气管经常因煤焦油和煤焦油渣堵塞喷头阻止喷洒效果,每隔3~5天就需要人工清透喷头,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后,大大减少了仍清洗的频率,也未出现过喷头堵塞不能喷洒的现象,并且各个闸阀和阀门也未因煤焦油和煤焦油渣堵塞而进行过人工检修,分离出的煤焦油渣也变得比原来松散、没有光泽,说明含油量明显减少。
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蒸氨塔下方定期(例如每周)都要排除一定量的煤焦油,经加净化助剂处理蒸氨塔60天,不需要排除煤焦油。现有技术中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废水COD(化学吸氧量)为200mg/L,经过净化处理后,废水COD控制在100~150mg/L之间,降低了将近25%~50%。
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不仅降低了煤焦油中的水分含量,而且增加了煤焦油产量:未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前,煤焦油回收比为0.033,采用本发明的净化助剂60天后,煤焦油回收比为增加到0.0342。现按煤焦油产量每月2000吨计算,在煤焦油回收比0.0342不变的情况下,原来煤焦油含水率为4%,现在煤焦油平均含水率0.9%。(煤焦油月产量没有改变)平均煤焦油含水率降低3.1%,在煤焦油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煤焦油含水率降低意味着煤焦油产量增加。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每吨煤焦油的市场价2800元,2000吨/月×0.031=62吨/月,该厂平均每月增加煤焦油产量62吨,
62吨/月×2800元/吨=173600元/月;
173600元/月×12月=2083200元/年;
2083200元/年-98万元/年=1103200元/年;
可见,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净化助剂及净化方法,不仅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用人工和其他方法无法解决的生产问题,保障了焦化厂各道生产工序安全顺畅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煤化工生产中氨水和酚水的净化助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0~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5份脂肪胺,所述油胺聚氧乙烯醚为油胺聚氧乙烯醚5EO~20E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助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4~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3份脂肪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助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9份油胺聚氧乙烯醚和1份脂肪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胺选自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和脂肪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胺为脂肪伯胺。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煤化工生产中氨水和酚水的净化助剂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吸入口处加入所述净化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水泵吸入口处采用高压计量泵向所述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所述净化助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逐次递增的添加方式向煤化工生产中的回收循环系统中加入所述净化助剂。
CN201410056422.0A 2014-02-19 2014-02-19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801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422.0A CN103801114B (zh) 2014-02-19 2014-02-19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422.0A CN103801114B (zh) 2014-02-19 2014-02-19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1114A CN103801114A (zh) 2014-05-21
CN103801114B true CN103801114B (zh) 2016-05-04

Family

ID=5069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6422.0A Active CN103801114B (zh) 2014-02-19 2014-02-19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1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3825A1 (zh) * 2014-02-19 2015-08-27 张征北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CN103977588B (zh) * 2014-05-29 2015-08-19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烟气余热分离粗苯乳化物的系统
CN105236680B (zh) * 2015-10-13 2017-11-28 张征北 一种煤气水净化的工艺方法
CN106701144B (zh) * 2017-01-25 2018-11-06 张征北 一种用于费托合成的在线净化方法及其费托合成系统
CN106630090B (zh) * 2017-03-21 2019-11-22 张征北 一种用于煤化工废水的净化方法
CN108218034A (zh) * 2018-01-18 2018-06-29 苏州永峰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焦炉循环氨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354B (zh) * 2008-11-12 2011-04-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有粘土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
CN10283900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酸性乳化焦油的破乳、中和、脱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1114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1114B (zh) 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净化助剂及其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CN100484894C (zh) 单塔加压汽提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45426A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中酚油联合脱除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2295979A (zh)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CN111732254A (zh) 一种酚氨兰炭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5528100U (zh) 一种兰炭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
CN107574011B (zh) 一种废润滑油的络合-膜分离-加氢-分馏的再生处理方法
CN105036443A (zh) 回收蒸汽凝液热量的单塔汽提处理酚氨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01194B (zh) 一种催化裂化油浆高温连续无灰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63421B (zh) 一种焦炉煤气净化方法
CN114806649A (zh) 一种焦炉煤气络合铁脱硫资源化工艺方法和装置
CN203144236U (zh) 一种兰炭生产废水资源化多级回收装置
CN105236680B (zh) 一种煤气水净化的工艺方法
CN111876199B (zh) 一种废矿物油的重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3466873A (zh) 一种处理含高浓度酚、氨污水的方法
CN206359491U (zh) 一种利用废机油再生燃料油和基础油的系统
CN109248564B (zh) 一种石化炼厂酸性水处理装置产生的粗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和工艺
CN201855643U (zh)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和装置
CN208234640U (zh) 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
CN106566649A (zh) 一种利用废机油再生燃料油和基础油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732369A (zh) 废润滑油再生的工艺方法
CN102827680A (zh) 一种废液压油再生设备
CN111704112B (zh)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副产硫膏提纯制硫磺的工艺方法
CN205223126U (zh) 一种废矿物油催化降凝再生新能源装置
CN211546391U (zh) 一种松香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