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6914B -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 Google Patents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914B
CN103796914B CN201180072097.1A CN201180072097A CN103796914B CN 103796914 B CN103796914 B CN 103796914B CN 201180072097 A CN201180072097 A CN 201180072097A CN 103796914 B CN103796914 B CN 103796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haft
front propeller
wheel hub
bevel gear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6914A (zh
Inventor
李振奭
李泰九
白光俊
李东炫
朴炯吉
金正中
徐锺守
星野徹二
皇甫承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96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6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08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 B63H5/1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of coaxial type, e.g. of counter-rotative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02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3/32Other parts
    • B63H23/36Shaft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08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 B63H5/1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of coaxial type, e.g. of counter-rotative type
    • B63H2005/106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of coaxial type, e.g. of counter-rotative type with drive shafts of second or further propellers co-axially passing through hub of first propeller, e.g. counter-rotating tandem propellers with co-axial drive shaf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推进装置,其具备: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后螺旋桨前方的驱动轴;及逆转装置,具有多个伞齿轮,所述多个伞齿轮设置于船体的后尾侧,并将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前螺旋桨。

Description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船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个螺旋桨相互反向旋转来产生推进力的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具备有为了运行而产生推进力的推进装置。通常,推进装置中使用一个螺旋桨。但是具备一个螺旋桨的推进装置无法将水流的旋转能用作推进力,因此能量损失较大。
双重反转推进装置(Counter rotating propeller;CRP)是能够将这种损失的旋转能回收作为推进力的装置。双重反转推进装置中,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的两个螺旋桨相互反向旋转来产生推进力。双重反转推进装置的后螺旋桨相对于前螺旋桨的旋转方向向反方向旋转,从而将基于前螺旋桨的流体的旋转能回收作为推进力。因此,双重反转推进装置与具备一个螺旋桨的推进装置相比,能发挥更高的推进性能。
双重反转推进装置具备与船体内部的引擎连接的内轴,与内轴后端部连接的后螺旋桨,在内轴的外表面旋转地设置的中空外轴及连接在外轴后端部的前螺旋桨。并且,双重反转推进装置包括为了将内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外轴而设置于船体内部的逆转装置。作为逆转装置使用通常的行星齿轮装置。
但是,这种双重反转推进装置具备从逆转装置向船体后方较长延伸的中空外轴,因此在安装于船舶时,排列设置内轴和外轴的中心、的作业非常困难。并且,由于外轴较长,因此为了减少内轴与外轴之间的摩擦而需要润滑的区域增加。另外,由内轴和外轴为相互反向旋转,导致形成于内轴与外轴之间的润滑膜被剪裂,因此难以实现有效的润滑。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外轴就能够实现两个螺旋桨的相互反转的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提供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其具备: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后螺旋桨前方的驱动轴;及逆转装置,设置于船体的后尾侧,并具备将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前螺旋桨的多个伞齿轮。
所述逆转装置可包括:驱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从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及一个以上的逆转伞齿轮,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从动伞齿轮。
所述从动伞齿轮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的紧固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
所述从动伞齿轮可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一体设置。
所述逆转装置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之间的间距调节部件。
所述逆转装置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后尾并支承所述逆转伞齿轮的轴的外壳。
所述驱动轴可包括:凸缘部,为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安装而形成于其外表面,并具备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为了所述前螺旋桨的安装,以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外径形成于所述凸缘部后方;及锥部,为了所述后螺旋桨的安装而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后方。
所述推进装置可还包括:前推力轴承、后推力轴承,为了支承从所述前螺旋桨传递到所述驱动轴的推力荷载而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的前方及后方;及径向轴承,设置于该两个推力轴承之间的轮毂内表面。
所述推进装置可还包括支承环,其设置于所述后螺旋桨轮毂与所述后螺旋桨推力轴承之间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支承所述后推力轴承。
所述推进装置可还包括径向轴承,其为了所述驱动轴的支承而设置于所述逆转装置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与船体之间。
所述推进装置可还包括:圆筒形第一衬套,为了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与所述船体的后尾之间的密封而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的前面部;及圆筒形第一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船体后尾,以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外表面相接。
所述推进装置可还包括:圆筒形第二衬套,为了所述后螺旋桨轮毂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之间的密封而设置于所述后螺旋桨的前面部;及圆筒形第二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背面部,以与所述第二衬套的外表面相接。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形态,可提供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其包括: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后螺旋桨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及逆转装置,设置于船体的后尾,并具备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前螺旋桨的多个伞齿轮,所述逆转装置以从所述船体的后方进入形成于所述船体后尾的设置空间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形态,可提供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其包括: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后螺旋桨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及逆转装置,具备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前螺旋桨的多个伞齿轮,并且多个伞齿轮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由多个伞齿轮构成逆转装置,可缩小其体积,因此可将逆转装置设置于船体后尾。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能够直接连接逆转装置的伞齿轮与前螺旋桨,因此能够与以往不同地不使用外轴就能够实现向前螺旋桨传递动力,实现两个螺旋桨的相互反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不使用外轴,因此能够轻松进行设置驱动轴的作业及设置后排列轴中心的作业。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能够以从船体后方进入形成于船体后尾的设置空间的方式设置逆转装置,因此能够轻松进行推进装置的设置作业。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不使用外轴,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缩小需要润滑的区域,能够最小化润滑引起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适用于船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支承环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后螺旋桨的安装例子的剖面图。
图6示出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逆转伞齿轮和外壳组装件设置于船体后尾的设置空间的方法。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逆转伞齿轮和外壳组装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第一密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第二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逆转装置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进装置是如下双重反转推进装置:设置于船体1的后尾3,两个螺旋桨20、30相互反向旋转来产生推进力。其中,船体1的后尾3是指为了支承设置有两个螺旋桨20、30的驱动轴10而从船体1向后方以流线形突出的部分,即尾轴毂(sternboss)。
如图2及图3所示,推进装置具备:驱动轴10,从船体1内部通过船体后尾2向外侧延伸;后螺旋桨20,固定于驱动轴10的后端侧;前螺旋桨30,可旋转地支承于后螺旋桨20前方的驱动轴10的外表面;及逆转装置70,用于将驱动轴10的旋转逆转传递至前螺旋桨30。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轴10与设置于船体1内部的驱动源2(柴油发动机、马达、涡轮机等)连接,并贯穿船体1的后尾3向船体外部延伸。这种驱动轴10通过驱动源2旋转,使固定于其后端部的后螺旋桨20旋转。
如图2所示,驱动轴10的外表面形成为多台阶形,以便在其外侧依次设置逆转装置70、前螺旋桨30及后螺旋桨20。驱动轴10包括:凸缘部11,在设置逆转装置70的部分具有第一台阶部12;及第二台阶部13,为了凸缘部11和前螺旋桨30的安装,以小于第一台阶部12小的外径形成于凸缘部11后方。并且,驱动轴包括锥部14,其为了后螺旋桨20的安装,以越靠近后方外径越缩小的形态形成于第二台阶部13后方。凸缘部11可与驱动轴10一体设置,或单独制作之后以压入固定于驱动轴10外表面的方式设置。
后螺旋桨20包括固定于驱动轴10的后尾部分的轮毂21及形成于轮毂21外表面的多个叶片22。后螺旋桨20通过形成于轮毂21的中心部的轴连接孔23被压入驱动轴10的锥部14外表面,由此固定于驱动轴10。并且,在驱动轴10的后端部紧固有紧固螺母24,由此后螺旋桨2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驱动轴10。为了这种连接,轮毂21的轴连接孔23可形成为与驱动轴10的锥部14外表面对应的形状。图2中,符号25是安装于后螺旋桨轮毂21,以覆盖后螺旋桨轮毂21背面和驱动轴10后端的螺旋桨盖。
前螺旋桨30可旋转地设置于从后螺旋桨20向前方隔开规定间距的位置的驱动轴10的外表面。前螺旋桨30包括可旋转地支承于驱动轴10外表面的轮毂31及形成于轮毂31外表面的多个叶片32。这种前螺旋桨30与后螺旋桨20反向旋转,因此叶片角与后螺旋桨20的叶片角相反。
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的中心部由径向轴承51可旋转地支承,其两侧分别通过前推力轴承52和后推力轴承53可旋转地支承。
前推力轴承52的内轮卡在固定轴10的第二台阶部13的台阶而被支承,外轮支承于轮毂31的前轴承支承部33。后推力轴承53的内轮由安装于驱动轴10的外表面的支承环60支承,以免在轴向被推开,外轮由轮毂31的后轴承支承部34支承。径向轴承51承受向驱动轴10的半径方向作用的前螺旋桨30的径向荷载,前推力轴承52、后推力轴承53承受分别向前后轴向对驱动轴10作用的推力荷载。前推力轴承52承受船舶前进时从前螺旋桨30向船头侧作用的推力荷载,后推力轴承53承受船舶后退时从前螺旋桨30向船尾侧作用的推力荷载。
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可分别在形成前轴承支承部33、后轴承支承部34的位置设置加强件41、42。通过分别在设置前推力轴承52和后推力轴承53的部分设置加强件41、42,使轮毂31的刚性变大。这种加强件41、42可由刚性高于轮毂31的钢铁原材料形成。通过相同方式,也可在后螺旋桨20的轮毂21前面在与支承环60相接的部分形成加强件43。
如图4所示,支承环60可包含两侧分割来形成半圆的第一支承环61和第二支承环62,以及紧固这些支承环的多个紧固螺栓63。如图5所示,可将前螺旋桨30及后推力轴承53设置于驱动轴10之后,以压入方式将后螺旋桨20的轮毂21紧固在驱动轴10的状态下,在后螺旋桨的轮毂21与后推力轴承53之间设置支承环60。
这种支承环60的设置方式是考虑到如下问题而进行的,即以压入方式将后螺旋桨20设置于驱动轴10的情况下,因环境会产生后螺旋桨的紧固误差,很难准确维持后推力轴承53与前螺旋桨轮毂21之间的间距。因此,先组装后螺旋桨20之后,测量后推力轴承53与后螺旋桨轮毂21之间的间距,并以符合该间距的方式制作支承环60来安装于驱动轴10,由此能够实现准确的紧固。如图4所示,关于被分割的第一支承环61和第二支承环62,可通过紧固在驱动轴10的外表面之后,在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63来固定。
如图2所示,逆转装置70设置于与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邻接的船体1的后尾3。为此,在船体后尾3上形成用于容纳逆转装置70的设置空间4。设置空间4可形成为其中心与驱动轴10的中心一致的圆筒形态,是与前螺旋桨轮毂31对置的后方开放的形态。
如图2和图3所示,逆转装置70具备:驱动伞齿轮71,固定于驱动轴10的凸缘部11,以便与驱动轴10一同旋转;从动伞齿轮72,固定于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前面,以与驱动伞齿轮71对置;及多个逆转伞齿轮73,将驱动伞齿轮71的旋转逆转传递至从动伞齿轮72。并且包括圆筒形外壳75,其为了支承多个逆转伞齿轮轴74,设置成包围逆转伞齿轮73的外侧。
驱动伞齿轮71在支承于凸缘部11的第一台阶部12的状态下通过紧固多个固定螺栓71a来固定于凸缘部11。从动伞齿轮72在其背面与前螺旋桨轮毂31相接的状态下也通过紧固多个固定螺栓72a来固定于轮毂31。并且,从动伞齿轮72的内径部分与驱动轴10的外表面分离,以免在旋转时产生摩擦。图2中示出了通过固定螺栓72a的紧固来连接从动伞齿轮72的方式,但是从动伞齿轮72可焊接于前螺旋桨轮毂31或与前螺旋桨轮毂31一体设置。
多个逆转伞齿轮73分别以啮合状态位于驱动伞齿轮71与从动伞齿轮72之间。支承各逆转伞齿轮73的轴74可向与驱动轴10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以驱动轴10为中心以放射形配置。并且,如图2和图7所示,逆转伞齿轮轴74中,位于外侧的端部可通过螺栓的紧固或焊接固定于外壳75的内表面。为了逆转伞齿轮73的顺畅的旋转,可在各逆转伞齿轮73与支承它们的轴74之间设置轴承73a。
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逆转伞齿轮73由多个构成的情况,但是逆转伞齿轮73只要能够将驱动伞齿轮71的旋转逆转传递至从动伞齿轮72即可,因此无需一定是多个。驱动负荷不大的小型船舶的情况下,一个逆转伞齿轮就能够实现该功能。
如图6和图7所示,各逆转伞齿轮73可以设置成在由轴74安装于外壳75的内表面的状态下与外壳75一同进入设置空间4。为此,在外壳75的外表面,为了引导设置并在设置后限制外壳75的旋转而形成有多个连接导轨76,所述导轨向驱动轴10的轴线方向较长形成并且从其外表面突出。并且,在设置空间4内表面形成有能够与连接导轨76对应连接的多个连接槽77。这是为了使多个逆转伞齿轮73、轴74、外壳75形成一个组装件而能够紧固在一起,以便能够轻松设置。
这种逆转装置70中,多个逆转伞齿轮73将驱动伞齿轮71的旋转逆转传递至从动伞齿轮72,因此能够实现从动伞齿轮72与驱动伞齿轮71的反向旋转。由此,能够实现直接连接于从动伞齿轮72的前螺旋桨与直接连接于驱动轴10的后螺旋桨20的反向旋转。
并且,本实施例的逆转装置70为通过多个伞齿轮71、72、73实现逆转的形态,因此与以往的行星齿轮式逆转装置相比,能够缩小其体积。由此,不增加船体后尾体积的同时可安装于船体的后尾3。并且,能够将逆转装置70安装于船体的后尾3,由此实现从动伞齿轮72与前螺旋桨轮毂31的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逆转装置70时,可使从动伞齿轮72的背面与前螺旋桨轮毂31的前面对置,并且能够使从动伞齿轮72和轮毂31的旋转中心一致,因此能够直接连接从动伞齿轮72和前螺旋桨轮毂31。由此,与以往不同地不使用外轴就可向前螺旋桨30传递动力。并且,由于没有外轴,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驱动轴10的摩擦因素,因此能够比以往减少润滑区域。另外,由于没有外轴,还能够轻松进行设置驱动轴10的作业及在设置后排列轴中心的作业。
通常的行星齿轮式逆转装置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的太阳齿轮,设置于太阳齿轮外侧的行星齿轮,以及设置于行星齿轮外侧的圆筒形内接齿轮,因此其体积相对较大。并且,行星齿轮式逆转装置中,由于配置于最外围的内接齿轮需要旋转,因此将其外侧的外壳也考虑在内,体积只能非常大。由此,通常的行星齿轮式逆转装置不能如同本实施例的情况那样设置于船体的后尾。即使设置于船体后尾,也产生增大船体后尾的大小的问题,并且为了从圆筒形内接齿轮向前螺旋桨传递动力,需要使用相当于以往的外轴的中空轴。由此,以往技术很难如同本实施例那样简单结构的同时缩小体积。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推进装置具备为了支承驱动轴10而设置于与逆转装置70邻接的前方的驱动轴10的外表面与船体1之间的径向轴承55。该径向轴承55在逆转装置前方支承驱动轴10,由此有助于逆转装置70进行顺畅的动作。即,径向轴承55防止驱动轴10的半径方向的震动或摇晃,由此能够准确维持驱动伞齿轮71与逆转伞齿轮73之间的啮合,以及逆转伞齿轮73与从动伞齿轮71之间的啮合。
并且,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推进装置具备:第一密封装置90,其密封船体后尾3与前螺旋桨轮毂31之间来防止海水(或淡水)或异物的侵入;及第二密封装置110,以相同目的密封前螺旋桨轮毂31与后螺旋桨轮毂21之间。
如图8所示,第一密封装置90包含圆筒形第一衬套91和圆筒形第一密封部件92,所述第一衬套设置于前螺旋桨轮毂31前面,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覆盖第一衬套91的外表面且其一端固定于船体后尾3以与第一衬套91的外表面相接。
第一密封部件92具备:多个密封垫93a、93b、93c,在与第一衬套91对置的内表面相互分开设置且与第一衬套91的外表面相接;及流路95,向这些密封垫93a、93b、93c之间的槽供给用于密封的流体。第一密封部件92的流路95可连接在形成于船体1的润滑油供给流路96,以便供给具有规定压力的润滑油。具有压力的润滑油供给到各密封垫93a、93b、93c之间的槽,将各密封垫93a、93b、93c向第一衬套91侧加压来使其贴紧,由此防止海水或异物的侵入。
并且,如图9所示,第一衬套91可由两侧分割为半圆形的第一部件91a和第二部件91b构成,以便实现在驱动轴10设置前螺旋桨30之后进行安装。并且,在第一部件91a、第二部件91b的相互分割的部分91c可具有密封垫91d,以使它们相互连接时能够形成密封。并且,第一部件91a的被分割的部分91c的自由端上形成有从一侧向相反侧突出的第一紧固部91e,在其相反侧形成与第二部件91b对应地连接的第二紧固部91f,在第一紧固部91e和第二紧固部91f上拧紧固定螺栓91g,第一部件91a及第二部件91b形成相互牢固的连接。固定于前螺旋桨轮毂31的凸缘部91h上紧固多个固定螺栓91i,由此可牢固地固定于轮毂31。
第一密封部件92可以是在第一衬套91的外侧向驱动轴10的长度方向层压固定制作成半圆形的多个环92a、92b、92c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多个环92a、92b、92c可通过螺栓或焊接来相互紧固。
如图10所示,第二密封装置110包括圆筒形第二衬套111和圆筒形第二密封部件112,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于后螺旋桨轮毂21的前面,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覆盖第二衬套111的外表面且其一端固定于前螺旋桨轮毂31背面,以与第二衬套111的外表面相接。与第一密封部件92相同,第二密封部件112也具备设置于内表面的多个密封垫113a、113b、113c及向这些密封垫之间的槽供给流体的流路115。
第二密封部件112的流路115连接在形成于驱动轴10中心部的润滑油供给流路120。驱动轴10和支承环60上能够形成连接润滑油供给流路120与第二衬套111的内侧空间122的半径方向的第一连接流路121,在前螺旋桨轮毂31背面的加强件42上能够形成连接第二衬套111的内侧空间122与第二密封部件112的流路115的第二连接流路123。从驱动轴10中心部向第二密封部件112侧供给用于密封的润滑油,对各密封垫113a、113b、113c加压,来实现密封。
与第一密封装置90的第一衬套91和第一密封部件92相同,第二衬套111和第二密封部件112可以是分别制作成半圆形从而在设置后螺旋桨20和支承环60之后连接的方式。
图11是本实施例的逆转装置的变形例。图11的例子中,在从动伞齿轮72与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部件72c。这是为了通过间距调节部件72c实现从动伞齿轮72与前螺旋桨30的轮毂31之间的连接,并且考虑逆转装置70或前螺旋桨30的设置环境等,根据需要设置间距调节部件72c,使得能够调节轮毂31与从动伞齿轮72之间的间距。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推进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推进装置中,若驱动轴10通过船体1内部驱动源2的动作而旋转,则直接连接于驱动轴10的后端部的后螺旋桨20与驱动轴10一同向相同方向旋转。同时,逆转装置70的驱动伞齿轮71也是固定于驱动轴10的状态,因此与驱动轴10一同旋转。驱动伞齿轮71的旋转被多个逆转伞齿轮73逆转而传递至从动伞齿轮72,因此从动伞齿轮72与驱动轴10反向旋转。由此,直接连接于从动伞齿轮72的前螺旋桨30与后螺旋桨20反向旋转。
相互反向旋转的前螺旋桨30与后螺旋桨20的叶片角相反,因此向相同方向产生推进水流。即,船舶前进时向后方产生推进水流,船舶后退时分别逆向旋转来向前方产生推进水流。并且,关于前进时产生的推进水流,后螺旋桨20逆向旋转的同时回收经由前螺旋桨30的流体的旋转能来作为推进力,因此提高推进性能。后退时也一样。
另外,前螺旋桨30在前进时向后方产生推进水流,因此受到相应的反力。该力通过前推力轴承52传递至驱动轴10而作为推进力发挥作用。后螺旋桨20也在前进时向后方产生推进水流,因此会受到反力,该力也传递至直接连接的驱动轴10而作为推进力发挥作用。
船舶后退时,前螺旋桨30的推进力(反力)通过后推力轴承53传递至驱动轴10,后螺旋桨20的推进力也传递至直接连接的驱动轴10。其结果,本实施例的推进装置中,在船舶前进时或后退时将通过前螺旋桨30和后螺旋桨20的动作产生的推进力均通过驱动轴10传递至船体1。

Claims (16)

1.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
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后螺旋桨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及
逆转装置,具备多个伞齿轮,其设置于船体的后尾侧,并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前螺旋桨,其中,所述逆转装置包括:驱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从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及一个以上的逆转伞齿轮,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从动伞齿轮,
所述驱动轴包括:凸缘部,为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安装而形成于驱动轴的外表面,并具备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为了所述前螺旋桨的安装,以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外径形成于所述凸缘部后方;及锥部,为了所述后螺旋桨的安装而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从动伞齿轮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的紧固而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逆转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之间的间距调节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逆转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后尾并支承所述逆转伞齿轮的轴的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还包括:前推力轴承、后推力轴承,为了支承从所述前螺旋桨传递到所述驱动轴的推力荷载而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的前方及后方;及径向轴承,设置于所述两个推力轴承之间的轮毂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还包括支承环,其设置于所述后螺旋桨轮毂与所述后推力轴承之间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以支承所述后推力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还包括径向轴承,其为了所述驱动轴的支承而设置于所述逆转装置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与船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还包括:
圆筒形第一衬套,为了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与所述船体的后尾之间的密封而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的前面部;及
圆筒形第一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船体后尾,以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外表面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还包括:
圆筒形第二衬套,为了所述后螺旋桨轮毂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之间的密封而设置于所述后螺旋桨的前面部;及
圆筒形第二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前螺旋桨背面部,以与所述第二衬套的外表面相接。
11.一种船舶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螺旋桨,固定于驱动轴;
前螺旋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后螺旋桨前方的所述驱动轴;及
逆转装置,具备多个伞齿轮,其设置于船体的后尾,并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前螺旋桨,
其中,所述多个伞齿轮包括:驱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从动伞齿轮,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的轮毂;及一个以上的逆转伞齿轮,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旋转逆转传递至所述从动伞齿轮,
所述驱动轴包括:凸缘部,为了所述驱动伞齿轮的安装而形成于驱动轴的外表面,并具备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为了所述前螺旋桨的安装,以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外径形成于所述凸缘部后方;及锥部,为了所述后螺旋桨的安装而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部后方,
所述逆转装置以从所述船体的后方进入形成于所述船体后尾的设置空间的方式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从动伞齿轮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的紧固而直接固定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一体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逆转装置包括间距调节部件,所述间距调节部件设置于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前螺旋桨轮毂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其中,
所述逆转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成包围所述逆转伞齿轮外侧,并支承所述逆转伞齿轮的轴。
16.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4、6~7、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装置。
CN201180072097.1A 2011-06-02 2011-09-23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Active CN103796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53109A KR101380650B1 (ko) 2011-06-02 2011-06-02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2011-0053109 2011-06-02
PCT/KR2011/007024 WO2012165720A1 (ko) 2011-06-02 2011-09-23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914A CN103796914A (zh) 2014-05-14
CN103796914B true CN103796914B (zh) 2017-04-26

Family

ID=4725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097.1A Active CN103796914B (zh) 2011-06-02 2011-09-23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17119B2 (zh)
EP (1) EP2716540B1 (zh)
JP (1) JP5877896B2 (zh)
KR (1) KR101380650B1 (zh)
CN (1) CN103796914B (zh)
WO (1) WO2012165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11468C1 (ru) * 2015-11-10 2017-02-2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вфу) Соосные судовые гребные винты противоположного вращения
EP3590821B1 (en) * 2018-07-05 2021-02-24 OXE Marine AB Outboard motor
CN115180109A (zh) * 2022-07-07 2022-10-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用于船舶的推进系统及船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2059A (en) * 1983-07-18 1987-02-10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rin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apparatus
CN201082761Y (zh) * 2007-09-17 2008-07-09 陈兆红 一种船舶的螺旋桨驱动装置
CN101678885A (zh) * 2007-06-01 2010-03-24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支撑在船舶挂舵臂上的对转螺旋桨
CN101909987A (zh) * 2008-01-09 2010-12-08 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 双反转螺旋桨式船用推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0145A (en) * 1919-03-28 1920-02-10 Starr K Sherwood Duplex propeller
US2058361A (en) * 1935-06-04 1936-10-20 Starr K Sherwood Propeller
JPS634240Y2 (zh) * 1980-02-25 1988-02-02
US4540369A (en) * 1983-02-22 1985-09-10 Richard Caires Counterrotating dual-propeller boat drive
EP0132220B1 (en) * 1983-07-18 1988-01-07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rin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apparatus
JPS6144099A (ja) * 1984-08-08 1986-03-0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舶用二重反転プロペラ装置のシ−ル構造
JPS63217968A (ja) * 1987-03-05 1988-09-12 Sumitomo Heavy Ind Ltd 船舶推進用二重反転プロペラの超電導駆動装置
JPH0187996U (zh) * 1987-12-02 1989-06-09
JPH07251795A (ja) * 1994-03-15 1995-10-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船用船尾管シール装置のドレン排水方法およびドレン排水管構造
JPH0930496A (ja) 1995-07-17 1997-02-04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軸の軸受装置
US6053782A (en) * 1998-08-13 2000-04-25 Louis A. Bell Airboat transmission, lubr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6220906B1 (en) * 1999-10-04 2001-04-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arine propulsion assembly
SE523548C2 (sv) * 2002-06-25 2004-04-27 Volvo Penta Ab Dragande fartygspropeller
KR20040004863A (ko) 2002-07-05 2004-01-16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용 이중반전 프로펠러 동력전달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2059A (en) * 1983-07-18 1987-02-10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rin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apparatus
CN101678885A (zh) * 2007-06-01 2010-03-24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支撑在船舶挂舵臂上的对转螺旋桨
CN201082761Y (zh) * 2007-09-17 2008-07-09 陈兆红 一种船舶的螺旋桨驱动装置
CN101909987A (zh) * 2008-01-09 2010-12-08 Ihi海洋联合株式会社 双反转螺旋桨式船用推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6540A1 (en) 2014-04-09
CN103796914A (zh) 2014-05-14
US20140186181A1 (en) 2014-07-03
US9017119B2 (en) 2015-04-28
JP5877896B2 (ja) 2016-03-08
KR20120134301A (ko) 2012-12-12
EP2716540A4 (en) 2015-11-18
JP2014515337A (ja) 2014-06-30
WO2012165720A1 (ko) 2012-12-06
EP2716540B1 (en) 2018-07-18
KR101380650B1 (ko)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3616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CN103796914B (zh) 船舶推进装置及具备该推进装置的船舶
KR20130125164A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의 설치방법
KR101291145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KR101380651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KR101444330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259023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259025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236760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US20230278690A1 (en)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supported by a strut
KR101259017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454615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487666B1 (ko) 선박의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247776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그 설치방법과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487663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444329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444332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101422492B1 (ko) 선박 추진용 회전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의 추진장치
KR20130125996A (ko) 선박의 추진장치
KR20130125680A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KR20120138441A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