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280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2807A
CN103792807A CN201310455087.7A CN201310455087A CN103792807A CN 103792807 A CN103792807 A CN 103792807A CN 201310455087 A CN201310455087 A CN 201310455087A CN 103792807 A CN103792807 A CN 103792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tome
tray
framework
pall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5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2807B (zh
Inventor
吉宗秀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92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2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2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2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作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具有顶盖(7),该顶盖(7)即开闭部件可移动到将主体外壳(2)的墨盒开口部(5)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墨盒开口部(5)闭合的闭合位置,顶盖(7)具有作为不同部件的堆叠从主体外壳(2)排出的打印纸(S)的托盘部件(66)以及支承托盘部件(66)的托盘支承部件(65)。并且,托盘部件(66)及支承部件(65)分别由适合的材料形成,采用本发明,托盘部件及支承部件分别由适合的材料形成,能确保开闭部件的刚性,同时能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方式所采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知一种具有如下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开口部的装置主体;以及通过开口部装拆于装置主体的处理卡盒。
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提出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装置主体具有设置为相对于装置主体可转动的墨盒门,用于开闭开口部,墨盒门兼作用于堆叠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记录纸的排纸托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墨盒门上一体地设有排纸托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2072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用户转动墨盒门,故从用户操作性观点看,墨盒门需要确保一定程度的刚性。因此,墨盒门通常由可确保所需刚性的材料形成。另一方面,排纸托盘只要能叠放记录纸即可,不必确保转动所需的刚性。
但是,在上述的墨盒门中,由于将排纸托盘设为一体,故排纸托盘也由能确保刚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对降低墨盒门的制造成本有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托盘部及支承部分别能由适合的材料形成,在能确保开闭部件的刚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框体,该框体形成有开口部,构成为在内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构成为相对于框体移动到将开口部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开口部闭合的闭合位置。
开闭部件具有:托盘部,该托盘部在配置在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堆叠从框体内排出的记录介质;以及支承部,该支承部作为与托盘部不同的部件,构成为对托盘部进行支承,可移动到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地支承在框体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开闭部件具有作为不同部件的托盘部和支承部,故托盘部及支承部分别能由适合的材料形成。
即,能由确保开闭部件移动所需刚性的材料来形成支承部,同时由比支承部材料刚性小的材料来形成托盘部。
因此,托盘部及支承部分别能由适合的材料形成,从而能确保开闭部件需的刚性,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2)另外,在支承部上也可形成有与框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2开口部。在该情况下,托盘部的一部分通过第2开口部从第2开口部向内部空间突出。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希望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另一方面,若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则有时难以确保堆叠从框体内排出的记录介质的空间。
相反,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托盘部的一部分通过第2开口部而向第2开口部的框体内部空间突出,故能获得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上堆叠记录介质的空间。
对此,在托盘部和支承部作为一体构成的情况下,难以以托盘部的一部分从第2开口部向筐体的内部空间突出的方式将托盘及支承部作为一体地形成。
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能分别各自对托盘部及支承部进行成型,故能容易分别成型托盘部及支承部,进而能可靠地配置托盘部,使托盘部的一部分从第2开口部向框体内部空间突出。因此,能实现降低开闭部件的制造成本。
因此,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同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上堆叠记录介质的空间,且能实现降低开闭部件的制造成本。
(3)另外,开口部也可形成为使框体向铅垂方向的上侧开放。在该情况下,第2开口部形成为,在与铅垂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贯通支承部。
另外,托盘部的交叉方向的一端部也可通过第2开口部而从形成支承部第2开口部向边缘的交叉方向的一方侧突出。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托盘部的交叉方向的一端部通过第2开口部从形成支承部第2开口部的边缘向交叉方向的一方侧突出,故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交叉方向的小型化,同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上堆叠记录介质的空间。
(4)另外,支承部也可具有:构成支承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部分;构成支承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部分,该第2部分相比于第1部分配置在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且比第1部分低的位置;以及形成在第1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的阶梯部。在该情况下,第2开口部至少形成在阶梯部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第2开口部至少形成在阶梯部上,故能以支承部的阶梯部在交叉方向贯通的方式可靠地形成第2开口部。
因此,能更进一步可靠地配置托盘部,使托盘部的交叉方向的一端部从形成第2开口部的边缘向交叉方向的一方侧突出。
(5)另外,也可在第2部分上设有托盘收容部,该托盘收容部形成为在开闭部件配置在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向铅垂方向的下侧凹陷。
另外,托盘收容部也可具有构成托盘收容部的底部,该托盘收容部底部构成托盘收容部的底部,随着从排出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变高地倾斜收容。
在该情况下,托盘收容部底部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构成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边缘,阶梯部的一部分构成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上侧边缘。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配置在第1部分的排出方向下游侧的第2部分设有托盘收容部,故通过将托盘部收容于托盘收容部,从而能确保托盘部的高效配置。
另外,由于托盘收容部底部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构成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边缘,阶梯部的一部分构成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上侧边缘,故与仅阶梯部形成有第2开口部的情况相比,能实现第2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提高。
因此,能实现插通于第2开口部的托盘部的大型化,进而能提高托盘部所确保的堆叠记录介质的空间。
因此,能确保托盘部的高效配置,同时能实现提高托盘部所确保的堆叠记录介质的空间。
(6)开闭部件也可还具有将第2部分及阶梯部覆盖的盖部件。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罩盖部件将第2部分及阶梯部覆盖,故即使是简易的结构,也能保护第2部分及阶梯部。另外,通过盖部件,能实现开闭部件的外观的提升。
(7)另外,也可还具有构成为通过开口部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内进行装拆的墨盒。
另外支承部也可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设在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上,对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进行加强;以及按压部,该按压部设在加强部上,当开闭部件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时,该按压部将安装过程中的盒体向框体按压。。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支承部具有按压部,故当墨盒在框体上进行安装的中途时,即墨盒相对于框体的安装不充分时,若移动开闭部件,则按压部按压墨盒。这样,墨盒从安装中途的位置移动到规定的安装位置。
即,通过移动开闭部件,能够可靠地将墨盒安装在框体上。
另一方面,由于按压部设在加强部上,故当按压部按压墨盒时,与该按压对应的反作用力通过按压部而作用于加强部。
这一点,由于加强部设成对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进行加强,故即使反作用力作用,也能抑制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变形。
因此,通过移动开闭部件,从而能可靠地将墨盒安装在框体上,同时能抑制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变形。
(8)另外,也可在托盘部与支承部之间形成有排出口,该排出口构成为使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从框体内向所述框体外通过,。
另外,支承部也可具有第1排出辊,该第1排出辊构成为将记录介质从框体内通过排出口排出到托盘部。在该情况下,托盘部具有与第1排出辊相对配置的第2排出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支承部具有第1排出辊,托盘部具有第2排出辊,故与开闭部件及框体分别具有各自第1排出辊及第2排出辊的情况相比,能实现第1排出辊与第2排出辊的相对位置精度的提高。
因此,能抑制通过排出口排出到托盘部的记录介质被卡在第1排出辊及第2排出辊上。
(9)另外,在托盘部上也可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构成为使托盘部相对于支承部被定位。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托盘部上设有定位部,故能实现托盘部相对于支承部的定位精度的提高。
因此,能将从框体内排出的记录介质可靠地堆叠在托盘部上。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托盘部及支承部分别由适合的材料形成,能确保开闭部件的刚性,同时能实现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实施形态的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从右上侧看到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顶盖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图2(b)是表示顶盖处于开放位置的状态。
图3表示从右上侧看到图2所示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4表示从右下侧看到图3所示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5表示从右上侧看到图3所示的顶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6表示从右上侧看到图5所示的托盘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图7表示从右下侧看到图6所示的托盘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图8表示从右上侧看到图5所示的托盘部件的立体图。
图9表示从右下侧看到图8所示的托盘部件的立体图。
图10表示从右下侧看到图5所示的罩盖框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2(b)所示的打印机(顶盖配置在开放位置的状态)的侧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处理卡盒装拆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顶盖的按压部按压处理卡盒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打印机
2    主体外壳
5    墨盒开口部
7    顶盖
15   处理卡盒
40   第1排纸辊
45   第2排纸辊
50   排纸口
58   定位突部
65   托盘支承部件
66   托盘部件
67   罩盖框架
70   后侧框架
71   阶梯部
72   前侧框架
76   托盘开口部
78   托盘收容部
90   底壁
92   加强部
93   按压部
S    打印纸
X    排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1.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打印机1,具有作为框体一例的主体外壳2。
主体外壳2形成为大致箱形状,在其内部空间收容有:供纸部3,该供纸部3构成为供给作为记录介质一例的打印纸S;以及图像形成部4,该图像形成部4构成为在所供给的打印纸S上形成图像。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提到方向的情况下,以将打印机1放成水平的状态为基准,将图1中的纸面右侧设为后侧,将图1中的纸面左侧设为前侧。另外,以从前侧看到打印机1时设为左右的基准,图1的纸面跟前侧为右侧,纸面里侧为左侧。另外,图1的纸面上侧为上侧,纸面下侧为下侧。即,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分别是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是铅垂方向。另外,前后方向是交叉方向的一例,后侧是交叉方向的一方侧,前侧是交叉方向的另一方侧。
(1)主体外壳
在主体外壳2上,形成有:作为开口部一例的墨盒开口部5以及打印纸开口部6。
墨盒开口部5是为了对后述的处理卡盒15进行装拆而形成的,在主体外壳2的上端部,向上下方向贯通形成。即,墨盒开口部5形成为主体外壳2向上方开放。打印纸开口部6是为了导入打印纸S而形成的,在主体外壳2前端部的下端部中,向前后方向贯通形成。
另外,对于主体外壳2,在其上端部设有作为开闭部件一例的顶盖7,在其前端部设有供纸盖8。
顶盖7如图2(a)及图2(b)所示被设成,将其后端部作为支点,并可摆动到将墨盒开口部5闭合的闭合位置和将墨盒开口部5开放的开放位置。
供纸盖8如图1所示被设成,将其下端部作为支点,并可摆动到将打印纸开口部6闭合的闭合位置和将打印纸开口部6开放的开放位置。另外,在图1中,用实线表示配置在闭合位置的供纸盖8,用虚线表示配置在闭合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的供纸盖8。
(2)供纸部
供纸部3具有设在主体外壳2底部上的打印纸放置部9。打印纸放置部9通过打印纸开口部6与主体外壳2的外部连通。
并且,在供纸盖8配置在开放位置的状态下,打印纸S的前侧部分堆叠在供纸盖8的上表面上,同时其后侧部分通过打印纸开口部6而堆叠在打印纸放置部9内。
(3)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部4具有作为墨盒一例的处理卡盒15、扫描单元16和定影单元17。
处理卡盒15如图1及图11所示,构成为相对于主体外壳2可装拆,如图1所示,在供纸部3后侧部分的上侧安装在主体外壳2上。处理卡盒15具有硒鼓盒18和显影盒19,硒鼓盒18构成为相对于主体外壳2可装拆;显影盒19构成为可装拆于该硒鼓盒18。
硒鼓盒18具有感光鼓20、转印辊21和电晕式带电器22。
感光鼓20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可旋转地设在硒鼓盒18的后侧部分。
转印辊21以相对于感光鼓20从后侧压接的方式配置在感光鼓20的后侧,可旋转地设在硒鼓盒18上。
电晕带电器22与感光鼓20的前上侧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显影盒19配置在感光鼓20的前下侧,具有显影框架25。
在显影框架25内,沿前后方向并排划分有调色剂收容室26和显影室27。调色剂收容室26和显影室27通过连通口28连通。
调色剂收容室26收容有调色剂,在其前后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分设有搅拌器29。
另外,在显影室27设有显影辊34、供给辊33和层厚限制刮片35。
显影辊34以其上侧部分及后侧部分露出的方式可旋转地设在显影框架25的后端部上,相对于感光鼓20从前下侧接触于感光鼓20。
供给辊33以相对于显影辊34从前下侧接触于显影辊34的状态配置在显影辊34的前下侧,且可旋转地设在显影框架25上。
层厚限制刮片35以相对于显影辊34从前侧接触显影辊34的状态被显影框架25支承。
扫描单元16在主体外壳2内配置在处理卡盒15的前侧。扫描单元16向感光鼓20射出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L,将感光鼓20的周面曝光。
定影单元17在主体外壳2内配置在硒鼓盒18后侧部分的上侧。定影单元17具有加热辊38以及相对于加热辊38从后上侧压接的加压辊39。
(4)图像形成动作
显影盒19的调色剂收容室26内的调色剂,通过搅拌器29的旋转经由连通口28被供给到供给辊33,再被供给到显影辊34,在供给辊33与显影辊34之间被摩擦带电为正极性。
供给到显影辊34的调色剂,其厚度随着显影辊34的旋转而被层厚限制刮片35所限制,作为一定厚度的薄层而承载在显影辊34的表面上。
另一方面,感光鼓20的表面,在通过电晕式带电器22而被均匀带电后,被扫描单元16曝光。由此,在感光鼓20的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承载在显影辊34上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20周面上的静电潜像,从而调色剂像承载在感光鼓20的周面上。
堆叠在打印纸放置部9上的打印纸S,通过拾起辊11的旋转而被送到供纸辊12与供纸摩擦块13之间,通过供纸辊12的旋转而被逐张分开。然后,分开后的打印纸S通过供纸辊12的旋转而被输送到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供纸通道14,以规定时间逐张地被供给到感光鼓20与转印辊21之间。然后,当打印纸S通过感光鼓20与转印辊21之间时,调色剂像转印于打印纸S,形成图像。
接着,打印纸S通过加热辊38与加压辊39之间时,被加热和加压。此时,图像被热定影在打印纸S上。然后,打印纸S被输送到第1排纸辊40与第2排纸辊45之间,并通过第1排纸辊40及第2排纸辊45而从主体外壳2内向主体外壳2外,具体来说从后侧向前侧地通过作为排出口的一例的排纸口50。即,打印纸S的排纸方向X是从后侧向前侧的方向。
由此,打印纸S从主体外壳2内被排出,堆叠在顶盖7的托盘部件66上。
如此,打印纸S在下述侧视的大致C字状的输送通道被输送:由打印纸放置部9被供给,通过感光鼓20与转印辊21之间,接着通过加热辊38与加压辊39之间,之后被排出到托盘部件66。
2.顶盖的详细结构
如图5所示,顶盖7具有如下不同的部件:作为支承部的一例的托盘支承部件65;作为托盘部的一例的托盘部件66;以及作为盖部件的一例的盖框架67。
另外,在以下的顶盖7的说明中,顶盖7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是以顶盖7配置在图1及图2(a)所示的闭合位置的状态为基准的。
(2-1)托盘支承部件
托盘支承部件65如图6及图7所示,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等形成,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大致平板形状。
另外,托盘支承部件65形成为侧视的大致曲柄状。详细地说,托盘支承部件65一体地具有:作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部分的一例的后侧框架70;从后侧框架70的前端部压曲,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阶梯部71;以及从阶梯部71的下端部压曲,作为向前方延伸的第2部分的一例的前侧框架72。
即,后侧框架70构成托盘支承部件65后侧的上表面,前侧框架72构成托盘支承部件65前侧的上表面,相比于后侧框架70而配置在排纸方向X的下游侧,且配置在比后侧框架70还低的位置。另外,阶梯部71形成在后侧框架70与前侧框架72之间。
在后侧框架70上,如图7所示,一体地设有外壳连接部73和一对的辊支承部74。
外壳连接部73设在后侧框架70的下表面的后端部上。另外,外壳连接部73形成为从后侧框架70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侧视的大致矩形,并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另外,在外壳连接部73上设有摆动轴75。摆动轴75形成为从外壳连接部73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
一对的辊支承部74设在后侧框架70下表面的前端部上。一对的辊支承部74形成为从后侧框架70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侧视的大致矩形的大致平板形状,且在左右方向互相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阶梯部71如图6所示,一体地具有左右一对的侧部102以及上侧部103。
一对的侧部102形成为分别从后侧框架70的前端部的左右两端部连续,并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
上侧部103架设在一对侧部102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的上端部间,其上端部与后侧框架70的前端部连续。
另外,在上侧部103上形成有卡合部插通槽77。卡合部插通槽77在左右方向互相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形成有三个。卡合部插通槽77形成为从上侧部103下端边缘向上方凹陷的正视的大致コ字状。
前侧框架72一体地具有盖卡合部79和托盘收容部78。
盖卡合部79是形成前侧框架72的左右两端部以及前端部的俯视是大致コ字状的部分,并具有一对的侧板80与前板81。
一对的侧板80分别形成为从侧部102下端部连续并向前方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
另外,在侧板80的上表面一体地设有钩部82。钩部82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钩部82形成为从侧板80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后进行压曲并向前方延伸的侧视的大致L字状,并向左右方向延伸。
另外,在钩部82的上端部的下表面,如图7所示一体地设有突条83。突条83形成为从钩部82上端部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向下方突出的正视的大致矩形,并向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前板81形成为将一对的侧板80的前端部分别连结起来的大致平板形状。
另外,在前板81上形成有第1贯通口84和第2贯通口85。
第1贯通口84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形成有三个。第1贯通口84贯通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俯视的大致矩形。
第2贯通口85逐一地形成在多个第1贯通口84中互相相邻的第1贯通口84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与第1贯通口84隔开间隔而形成。第2贯通口85贯通形成为俯视的大致矩形。
另外,在前板81上一体地设有弹性钩部86和凸部87。
弹性钩部86与第1贯通口84对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三个。弹性钩部86一体地具有平板部88和爪部89。
平板部88形成为从第1贯通口84的前端缘向后方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由此,平板部88可向上下方向挠曲地弹性变形。另外,平板部88的后端部在前后方向与第1贯通口84的后端边缘隔开间隔而配置。
爪部89形成为截面钩状,并形成为从平板部88上表面的后端缘向上方突出。
凸部87形成为从第2贯通口85后端边缘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向前方突出的俯视的大致矩形。
托盘收容部78是由盖卡合部79所围起的前侧框架72的中央部分,托盘收容部78形成为向下方凹陷。
具体来说,托盘收容部78一体地具有作为托盘收容部底部的一例的底壁90以及左右一对的侧壁91。
底壁90是托盘收容部78的底部,配置成俯视时被夹在一对的侧板80之间。另外,底壁90形成为从前板81后端边缘连续,并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大致平板形状。即,底壁90随着从排纸方向X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变高地倾斜。
另外,在底壁90上形成有插通口94。插通口94在底壁90的前端部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形成有两个。插通口94贯通形成为俯视的大致矩形。
另外,如图7所示,在底壁90上一体地设有托盘卡合部95和加强部92。
托盘卡合部95,在底壁90的下表面分别与多个插通口94对应地设有多个,并形成为从插通口94的前侧周端部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平板形状。在托盘卡合部95的后表面设有从其大致中央部分向后方突出的侧视的大致三角形的突起96。
如图12所示,加强部92形成为通过其底壁90后端部被压曲而向上方开放的侧视的时大致コ字状。详细地说,加强部92形成为,从底壁90的后端部连续并向下方延伸,接着在向前方压曲后,再压曲并向上方延伸。
另外,如图7所示,在加强部92上一体地设有按压部93。按压部93,分别对应处理卡盒15前端部中的左右两端部而设有两个,并在左右方向互相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按压部93形成为其下端部闭合的大致方筒形状,并形成为分别从加强部92左右两端部连续并向下方突出。
如图6所示,一对侧壁91分别形成为将底壁90各个左右两端部和一对侧板80左右方向内侧端部连结。
并且,由底壁90的加强部92的上端部、一对的侧壁91的后端部、阶梯部71的侧部102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以及阶梯部71的上侧部103的下端部来划分作为第2开口部的一例的托盘开口部76。即,作为底壁90的排出方向X的上游侧端部的加强部92的上端部构成托盘开口部76的下端边缘,阶梯部71的上侧部103的下端部构成托盘开口部76的下端边缘,侧壁91的后端部及侧部102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构成托盘开口部76的左右方向端边缘。
由此,托盘开口部76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托盘支承部件65的阶梯部71及托盘收容部78的后端部。另外,加强部92设在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上,加强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
另外,一对的侧壁91上分别形成有凹部97。
凹部97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并排配置有两个。凹部97形成为从侧壁91的左右方向内侧面向左右方向外方凹陷的俯视的为コ字状。另外,凹部97形成为侧视时其上端边缘开放的大致コ字状。
另外,后侧的凹部97,其前后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前侧凹部97的前后方向长度长,其后端面被划分为定位面99。
另外,在各凹部97的左右方向内侧端部,在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分设有弹性部98。
弹性部98在左右方向与凹部97的左右方向内侧面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形成为从凹部97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平板形状。由此,弹性部98可向左右方向挠曲地弹性变形。
另外,在弹性部98上形成有凸柱孔100。凸柱孔100形成为侧视的大致圆形,在弹性部98的大致中央部分贯通左右方向而形成。
另外,如图7所示,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设有作为第1排出辊的一例的第1排纸辊40。
第1排纸辊40具有辊轴41、辊主体42和齿轮部43。
辊轴41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辊主体42设在辊轴41上,对应于后述的第2排纸辊45,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辊主体42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通过在其内部空间插通不能相对旋转的辊轴41而被辊轴41支承。
齿轮部43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辊轴41的左端部上。齿轮部43周面的全周形成有齿轮,齿轮部43咬合于未图示的驱动齿轮。
并且,第1排纸辊40通过其辊轴41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后侧框架70的一对辊支承部74上而被支承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
另外,在上述图像形成动作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齿轮,将来自设于主体外壳2内的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输送到第1排纸辊40的齿轮部43。由此,第1排纸辊40以右侧面看时的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
(2-2)托盘部件
如图8所示,托盘部件66具有托盘主体52和摆动框架53。
托盘主体52例如由聚苯乙烯树脂等形成。即,托盘主体52由刚性比形成托盘支承部件65的树脂小的树脂所形成。
另外,托盘主体52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大致箱形,其厚度一定。
托盘主体52一体地具有一对的托盘侧壁54、托盘后壁55、托盘底壁56和托盘倾斜壁57。
一对的托盘侧壁54在左右方向互相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并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另外,托盘侧壁54的下端缘的前侧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
另外,在托盘侧壁54的左右方向外侧面一体地设有:凸柱59、作为定位部的一例的定位突部58。
凸柱59设在托盘侧壁54的左右方向外侧面的上端部上,对应于托盘支承部件65的弹性部98,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详细地说,前侧的凸柱59设在托盘侧壁54左右方向外侧面的上端部的前端部上,后侧的凸柱59设在托盘侧壁54左右方向外侧面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
另外,凸柱59形成为从托盘侧壁54的左右方向外侧面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
定位突部58在托盘侧壁54的左右方向外侧面设在后侧的凸柱59的后侧。定位突部58形成为侧视的大致I字状,并形成为从托盘侧壁54的左右方向外侧面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
另外,如图6及图8所示,定位突部58的前后方向长度,形成为与后侧弹性部98的后端部和定位面99之间的前后方向的间隔大致相同的长度。
如图8所示,托盘后壁55设成连结一对的托盘侧壁54的后端部。
另外,如图9所示,托盘后壁55一体地设有辊单元收容部60。如图4所示,辊单元收容部65设在当托盘部件66装配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时在上下方向与第1排纸辊40的辊主体42相对的位置上,并在托盘后壁55的后表面的上侧部分,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如图9所示,辊单元收容部60形成为从托盘后壁55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侧视的大致矩形,并向左右方向延伸。
另外,在辊单元收容部60上形成有收容槽51。收容槽51形成为从辊单元收容部60的上端面向下方凹陷的背视的大致矩形。另外,收容槽51形成为贯通于前后方向,如图8所示,与托盘主体52的内部空间连通。
托盘底壁56形成为连结一对的托盘侧壁54的下端部的后侧部分,其后端部与托盘后壁55的下端部连结。另外,在托盘底壁56下表面的后侧部分一体地设有肋61。肋61形成为格子形状,设在托盘底壁56下表面的后侧部分的左右方向整个区域。另外,肋61设成从托盘底壁56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托盘倾斜壁57形成为连结一对的托盘侧壁54下端部的前侧部,并形成为从托盘底壁56的前端部连续,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
另外,在托盘倾斜壁57上一体地设有被卡合部62。被卡合部62与托盘支承部件65的插通口94对应设置,在托盘倾斜壁57的下表面的前端部,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
被卡合部62形成为从托盘倾斜壁57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平板形状,在其前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凹陷部。
另外,在托盘主体52上,设有排纸辊单元68。
排纸辊单元68被收容在各辊单元收容部60的收容槽51内,具有:辊支承部件48、作为第2排纸辊的一例的第2排纸辊45以及弹簧部件49。
辊支承部件48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背视的コ字状,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第2排纸辊45如图8所示,具有:大径辊46和小径辊47。
大径辊46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大径辊轴105;以及大径辊部107,所述大径辊部107以露出大径辊轴105的两端部的方式覆盖大径辊轴105。大径辊46,通过大径辊轴105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辊支承部件48两侧壁的前侧部分而被支承在辊支承部件48上。
小径辊47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小径辊轴106;以及小径辊部108,所述小径辊部108以露出小径辊轴106的两端部的方式覆盖小径辊轴106。另外,小径辊部108的外径形成为比大径辊部107的外径小。
另外,小径辊47,通过小径辊轴106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辊支承部件48两侧壁的后侧部分而被支承在辊支承部件48上。由此,小径辊47配置在大径辊46的后侧。
如图9所示,弹簧部件49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空心盘簧状,并配置在辊支承部件48的下表面与收容槽51的底面之间。
由此,辊支承部件48被设成可沿上下方向进退,始终受到弹簧部件49的向上方的施力。
如图8所示,摆动框架53具有:主板63和副板64。
主板63形成为大致平板形状,且以其后端部为转动支点进行摆动地设在托盘主体52的前端部上。详细地说,主板63设成,以其后端部为转动支点,可摆动到排纸位置以及收容位置,在所述排纸位置时,主板63从转动支点向前上方延伸,使其沿着托盘倾斜壁57的倾斜;在所述后那位置时,如图1所示,主板63从转动支点向后方延伸,使其沿着前后方向。副板64形成为其左右方向长度比主板63短的大致平板形状,且其后端部以转动支点进行摆动地设在主板63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上。
(2-3)罩盖框架
罩盖框架67如图5所示,形成为俯视的大致O字状的大致平板形状。
罩盖框架67一体地具有:左右一对的侧罩盖110;连结侧罩盖110的前端部的前罩盖111;以及连结侧罩盖110的阶梯罩盖112。
左右一对的侧罩盖110,对应于托盘支承部件65的侧板80,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两个。
侧罩盖110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俯视的大致矩形的大致平板形状,且其前后左右方向长度形成为与侧板80的前后左右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另外,如图10所示,侧罩盖110的下表面设有:钩放入部113和弹性限制部114。
钩放入部113,对应于钩部82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钩放入部113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背时的大致コ字状,其开放侧端部即上端部分别与侧罩盖110的下表面连接。
另外,在钩放入部113的底壁上,形成有从其后端缘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向前方凹陷的U形槽115。
弹性限制部114,隔开间隔地设在各钩放入部113的左右方向内侧。弹性限制部114形成为左右方向外侧开放的仰视的大致E字状,并从侧罩盖11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另外,弹性限制部114的上下方向长度形成为比钩放入部113的上下方向长度长。
前罩盖111如图5所示,与托盘支承部件65的前板81对应设置,并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俯视的大致矩形的大致平板形状。另外,前罩盖111的前后左右方向长度形成为与前板811的前后左右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另外,如图10所示,在前罩盖111的下表面设有:突起116和凸部放入部117。
突起116在前罩盖111下表面的后端部,对应于弹性钩部86,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三个。突起116形成为从前罩盖11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侧视的大致三角形。
凸部放入部117,对应于凸部87,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两个,并逐一地设在多个突起116中互相相邻的突起116之间。凸部放入部117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背视的大致コ字状,其开放侧端部即上端部分别与前罩盖111的下表面连接。
阶梯罩盖112形成为向前下方开放的背视的大致U字状的大致平板形状,且一体地具有:倾斜部118和架设部119。
倾斜部118形成为沿阶梯部71的侧部102倾斜,从侧罩盖110的后端部连续并随着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
架设部119设成架设在倾斜部118左右方向内侧端部的上端部间。另外,在架设部119的后表面设有卡合部120。
卡合部120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具体来说设有三个。卡合部120形成为从架设部119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俯视的大致矩形的大致平板形状,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俯视的大致圆形的凸柱孔。
(2-4)顶盖的装配
接着,说明顶盖7的装配。
要装配顶盖7,则首先如图5所示,将托盘部件66装配在托盘支承部件65的托盘收容部78上。
为了在托盘收容部78上装配托盘部件66,将托盘部件66从前上侧插入托盘收容部78,从而使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插通于托盘开口部76。
这样,如图6及图8所示,定位突部58从前上侧与后侧的弹性部98抵接,后侧的弹性部98仅以定位突部58的突出量向左右方向外方产生弹性变形。
接着,当向后下方移动托盘部件66时,后侧的弹性部98与定位突部58的抵接被解除,而后侧的凸柱59从前上侧与后侧的弹性部98抵接,同时前侧的凸柱59从前上侧与前侧的弹性部98抵接。由此,各弹性部98仅以凸柱59的突出量向左右方向外方产生弹性变形。
此外,当向后下方移动托盘部件66时,定位突部58从前侧与定位面99抵接,限制托盘部件66进一步的移动。由此,托盘部件66在前后方向相对于托盘支承部件65的托盘收容部78被定位。
此时,弹性部98的凸柱孔100和所对应的凸柱59在左右方向相对,弹性部98复原,则凸柱59插通于凸柱孔100。
另外,如图4及图7所示,托盘部件66的被卡合部62从上侧被插通于所对应的插通口94,托盘卡合部95的突起96从前侧嵌合在被卡合部62的未图示的凹陷部内。
由此,如图4所示,托盘部件66被托盘支承部件65支承,托盘部件66相对于托盘收容部78的装配结束。
此时,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具体地说一对的托盘侧壁54的后端部、托盘底壁56的后侧部分及托盘后壁55分别通过托盘开口部76而向形成托盘开口部76的边缘的后方突出。
然后,如图1所示,托盘后壁55的上端部与后侧框架70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托盘后壁55的上端部与后侧框架70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被划分为排纸口50。
另外,各排纸辊单元68如图4所示那样,相对地配置在辊主体42的下侧,所述辊主体42对应第1排纸辊40,大径辊46及小径辊47,由于弹簧部件49的施力,从下侧与所对应的辊主体42压接。由此,当第1排纸辊40被旋转驱动时,大径辊46及小径辊47分别通过与辊主体42的摩擦力从动旋转。
此时,托盘后壁55,由于弹簧部件49的施力经由辊单元收容部60而被推向下方。然而,对于排纸辊单元68,由于在配置于辊主体42相反侧的托盘底壁56的后侧部分设有肋61,故托盘底壁56的后侧部分的刚性获得提高,进而,与托盘底壁56连续的托盘后壁55的刚性获得提高。因此,可抑制托盘后壁55及托盘底壁56分别因弹簧部件49的施力而产生变形。
接着,如图5所示,将罩盖框架67装配于托盘支承部件65。
要将罩盖框架67装配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则如图6及图10所示,使各钩放入部113与所对应的钩部82前侧相对配置地将罩盖框架67配置在托盘支承部件65的罩盖卡合部79及阶梯部71的上侧。由此,罩盖框架67的前端边缘配置在托盘支承部件65前端边缘的前侧。
此时,罩盖框架67的弹性限制部114的下端部从上侧插入所对应的凹部97内,同时罩盖框架67的突起116在上下方向与所对应的弹性钩部86的平板部88相对配置。
另外,罩盖框架67的凸部放入部117插通于所对应的第2贯通口85,在前后方向与凸部87相对配置,同时,罩盖框架67的卡合部120在前后方向与所对应的卡合部插通槽77相对配置。
接着,相对于托盘支承部件65向后方移动罩盖框架67,使罩盖框架67的前端边缘在上下方向与托盘支承部件65的前端边缘一致。
这样,钩放入部113的U形槽115放入钩部82的突条83,钩放入部113放入钩部82的上端部。
此时,弹性限制部114的下端部到所对应的弹性部98的左右方向外侧,从而限制弹性部98向左右方向外方的弹性变形。
另外,通过将弹性钩部86的爪部89向下方按压,使平板部88向下方弹性变形,从而突起116越过爪部89到达平板部88的后端部与第1贯通口84的后端边缘之间的空间。另外,凸部放入部117,其内部空间插入凸部87,并与凸部87卡合。另外,卡合部120从前侧插通于所对应的卡合部插通槽77,设在后侧框架70上的未图示的凸柱嵌合在卡合部120的凸柱孔内。
由此,罩盖框架67被固定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罩盖框架67相对于罩盖卡合部79的装配结束。
此时,前侧框架72的侧板80及前板81分别从上侧被侧罩盖110及前罩盖111覆盖。另外,阶梯部71的侧部102及上侧部103分别从前上侧分别被倾斜部118及假设部119覆盖。
如上所述,顶盖7的装配结束。
并且,这种顶盖7,通过托盘支承部件65的摆动轴75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在主体外壳2后壁的上端部上而被支承在主体外壳2上。
另外,如图1所示,在顶盖7配置在闭合位置的状态下,托盘开口部76与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间连通,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通过托盘开口部76从托盘开口部76向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间突出。
3.处理卡盒相对于主体外壳的装拆动作
接着,对处理卡盒15相对于主体外壳2的装拆动作进行说明。
(3-1)处理卡盒从主体外壳上的脱离动作
要使处理卡盒15脱离主体外壳2,首先,如图11所示,将顶盖7配置在开放位置。然后,将处理卡盒15向前上方提起。
这样,处理卡盒15就从安装在图1所示的主体外壳2上的安装位置,通过墨盒开口部5而移动到从图11所示的主体外壳2上脱离的脱离位置。
如上所述,处理卡盒15从主体外壳2上的脱离结束。
(3-2)处理卡盒相对于主体外壳的安装动作
要将处理卡盒15安装在主体外壳2上,则按与上述脱离动作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
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在将顶盖7配置在开放位置的状态下,将处理卡盒15通过墨盒开口部5从前上侧向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间插入。这样,处理卡盒15从图11的脱离位置移动到图1所示的安装位置。
接着,使顶盖7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
此时,如图12所示,当处理卡盒15在主体外壳2上的安装不充分时,按压部93从上侧与处理卡盒15的前端部抵接。
然后,随着顶盖7的移动,处理卡盒15被按压部93向下方按压。由此,处理卡盒15如图1所示,被配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适当的安装位置。
如上所述,处理卡盒15相对于主体外壳2的安装结束。
4.作用效果
(1)在打印机1中,如图5所示,由于顶盖7具有作为不同部件的托盘部件66和托盘支承部件65,故能由适合的材料分别形成托盘部件66及托盘支承部件65。
具体来说,托盘支承部件65由能确保顶盖7移动所必须刚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等形成。另一方面,托盘部件66由刚性比形成托盘支承部件65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小的聚苯乙烯树脂形成。
因此,托盘部件66及托盘支承部件65能分别由适合的树脂形成,能确保顶盖7所必须的刚性,同时能降低制造成本。
(2)另外,如图4所示,在托盘支承部件65上形成有托盘开口部76。
并且,如图1所述,托盘部件66的交叉方向的一端部即后端部,通过托盘开口部76从托盘开口部76的主体外壳2向内部空间突出。
因此,能实现打印机1的小型化,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件66上堆叠打印纸S的空间。
另外,在托盘部件66及托盘支承部件65作为一体构成的情况下,难以以托盘部件66的一部分从托盘开口部76的主体外壳2向内部空间突出的方式将托盘部件66和托盘支承部件65作为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打印机1中,由于能分别成型托盘部件66及托盘支承部件65,故能容易分别成型托盘部件66及托盘支承部件65,此外,如图1所示,能将托盘部件66可靠地配置成使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从托盘开口部76的主体外壳2向内部空间突出。因此,能实现降低顶盖7的制造成本。
因此,能实现打印机1的小型化,同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件66上堆叠打印纸S的空间,并能实现降低顶盖7的制造成本。
(3)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通过托盘开口部76从形成托盘支承部件65托盘开口部76的边缘向后方突出,故能实现打印机1在前后方向的小型化,同时能充分确保在托盘部件66上堆叠打印纸S的空间。
(4)另外,如图6所示,托盘支承部件65一体地具有:后侧框架70;前侧框架72,所述前侧框架72配置在比后侧框架70还低的位置;以及配置在后侧框架70与前侧框架72之间的阶梯部71。并且,托盘开口部76的上侧部分形成在阶梯部71上。
因此,可靠地形成托盘开口部76,使阶梯部71在前后方向贯通。其结果,能更进一步可靠地以托盘部件66的后端部从形成托盘开口部76的边缘向后方突出的方式配置托盘部件66。
(5)另外,如图6所示,在配置于后侧框架70的排出方向X下游侧的前侧框架72上,设有托盘收容部78。
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将托盘部件66收容于托盘收容部78,从而能确保托盘部件66的高效配置。
另外,如图6所示,托盘收容部78底壁90的排出方向X上游侧端部,具体来说是加强部92的上端部构成托盘开口部76的下端边缘,阶梯部71的上侧部103的下端部构成托盘开口部76的上端边缘,因此,与仅在阶梯部71上形成托盘开口部76的情况相比,能实现提高托盘开口部76的开口面积。
因此,能实现插通于托盘开口部76的托盘部件66的大型化,进而能提高由托盘部件66所确保的堆叠打印纸S的空间。
因此,能确保托盘部件66的高效配置,同时能实现由托盘部件66所确保的堆叠打印纸S的空间的提高。
(6)另外,如图5所示,顶盖7具有罩盖框架67。并且,如图3所示,由于罩盖框架67覆盖前侧框架72及阶梯部71,故即使是简易的结构,也能保护前侧框架72及阶梯部71。另外,通过罩盖框架67,可实现顶盖7的外观的提升。
(7)另外,如图7所示,托盘支承部件65具有按压部93。
并且,如图12所示,在处理卡盒15相对于主体外壳2的安装不充分的情况下,若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顶盖7,则按压部93将处理卡盒15向下方按压。这样,如图1所示,处理卡盒15从安装中途的位置移动到规定的安装位置。
即,通过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顶盖7,能将处理卡盒15可靠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上。
另外,当按压部93按压处理卡盒15时,则与该按压对应的反作用力通过按压部93作用于加强部92。
这一点,由于加强部92设成对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进行加强,故即使反作用力所用,也能抑制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变形。
因此,通过移动顶盖7,从而能可靠地将墨盒安装在主体外壳上,同时能抑制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变形。
然而,托盘支承部件65及托盘部件66分别能由例如射出成型法进行成型。
因此,在托盘支承部件65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即,在有厚度厚的部分和薄的部分的情况下,在射出成型的冷却工序中,在厚度厚的部分与薄的部分之间产生冷却速度差,存在由该冷却速度差引起的托盘支承部件65的变形即产生缩痕。
另一方面,由于以托盘支承部件65的厚度一定的方式进行成型,故在射出成型的冷却工序中,能抑制托盘支承部件65的变形。
尤其,由于加强部92通过底壁90后端部被压曲而形成,故能将加强部92的厚度可靠地形成为与底壁90大致相同的厚度。因此,能加强托盘开口部76的下侧周端部,同时在射出成型的冷却工序中,能可靠地抑制加强部92变形。
(8)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托盘支承部件65具有第1排纸辊40,托盘部件66具有第2排纸辊45,故与第1排纸辊40及第2排纸辊45分别设于顶盖7及主体外壳2的情况相比,能实现提高第1排纸辊40与第2排纸辊45的相对位置精度。
因此,如图1所示,能抑制通过排纸口50排出到托盘部件66的打印纸S被第1排纸辊40及第2排纸辊45卡住。
(9)另外,如图8所示,在托盘部件66上,设有定位突部58。
并且,定位突部58如图6及图8所示,当托盘部件66装配在托盘支承部件65的托盘收容部78上时,从前侧与定位面99抵接。由此,托盘部件66相对于托盘支承部件65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因此,能实现提高托盘部件66相对于托盘支承部件65的定位精度。其结果,如图1所示,能将从主体外壳2内排出的打印纸S可靠地堆叠在托盘部件66上。
5.变形例
上述的打印机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的黑白打印机外,也可构成为彩色打印机。
在将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下,可构成为具有多个感光鼓和记录介质输送部件的直接式串联型彩色打印机,或构成为具有多个感光鼓和中间转印体以及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式串联型彩色打印机。
另外,处理卡盒15除了上述的将硒鼓盒18与显影盒19分离的分离型外,也可构成为一体地具有硒鼓盒18和显影盒19的一体型。
此外,显影盒19也可构成为,其收容有调色剂的调色剂盒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具有显影辊34的框架上。
此外,如图1的虚线所示,打印机1也可构成为作为一体地具有平板扫描器30的复合机。
在平板扫描器30中,可读取纸张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所读取的纸张的图像信息,可如上述那样,在图像形成部5中将图像形成在打印纸S上。
根据上述这些,可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可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框体,该框体形成有开口部,构成为在内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以及
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构成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到将所述开口部开放的开放位置和将所述开口部闭合的闭合位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件具有:
托盘部,该托盘部在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堆叠从所述框体内排出的记录介质;以及
支承部,该支承部作为与所述托盘部不同的部件,构成为对所述托盘部进行支承,可移动到所述开放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地支承在所述框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上形成有与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2开口部,
所述托盘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而从所述第2开口部向所述内部空间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形成为使所述框体向铅垂方向的上侧开放,
所述第2开口部形成为,在与所述铅垂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贯通所述支承部,
所述托盘部的所述交叉方向的一端部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而从所述支承部的形成所述第2开口部的边缘向所述交叉方向的一方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
构成所述支承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部分;
构成所述支承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部分,该第2部分相比于所述第1部分配置在记录介质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且比所述第1部分低的位置;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的阶梯部,
所述第2开口部至少形成在所述阶梯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部分上设有托盘收容部,该托盘收容部形成为在所述开闭部件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向铅垂方向的下侧凹陷,
所述托盘收容部具有托盘收容部底部,该托盘收容部底部构成所述托盘收容部的底部,随着从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变高地倾斜收容,
所述托盘收容部底部的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构成所述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下侧边缘,
所述阶梯部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2开口部的铅垂方向的上侧边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部件还具有将所述第2部分及所述阶梯部覆盖的盖部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构成为通过所述开口部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内进行装拆的盒体,
所述支承部具有:
加强部,该加强部设在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上,对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端部进行加强;以及
按压部,该按压部设在所述加强部上,当所述开闭部件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闭合位置移动时,该按压部将安装过程中的所述盒体向所述框体按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形成有排出口,该排出口构成为使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从所述框体内向所述框体外通过,
所述支承部具有第1排出辊,该第1排出辊构成为将记录介质从所述框体内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到所述托盘部,
所述托盘部具有与所述第1排出辊相对配置的第2排出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部上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构成为使所述托盘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被定位。
CN201310455087.7A 2012-10-31 2013-09-29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792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0666A JP2014089419A (ja) 2012-10-31 2012-10-31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40666 2012-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2807A true CN103792807A (zh) 2014-05-14
CN103792807B CN103792807B (zh) 2016-06-22

Family

ID=50668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5087.7A Active CN103792807B (zh) 2012-10-31 2013-09-2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89419A (zh)
CN (1) CN1037928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0728A (ja) * 2005-02-08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93828A (ja) * 2005-09-28 2007-04-1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32552A (zh) * 2007-01-25 2008-07-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22539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sup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180867A (ja) * 2008-01-30 2009-08-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99139A1 (en) * 2010-06-02 2011-12-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0728A (ja) * 2005-02-08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93828A (ja) * 2005-09-28 2007-04-1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32552A (zh) * 2007-01-25 2008-07-3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22539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sup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180867A (ja) * 2008-01-30 2009-08-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99139A1 (en) * 2010-06-02 2011-12-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89419A (ja) 2014-05-15
CN103792807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2387B (zh) 可动地安装有可拆卸地保持调色剂箱的保持器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0861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waste container
CN1013592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995311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33B (zh) 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单元
CN102253622B (zh)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盒和显影装置
JP4952490B2 (ja) 回転体支持部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22243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4693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9668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s
CN102253620A (zh) 调色剂盒和具有该调色剂盒的显影装置
CN102253621A (zh) 具有开闭器的调色剂盒和配备有该调色剂盒的显影装置
CN201289582Y (zh) 显影盒
JP20090586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16255A (zh)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P3088963B1 (en) Developer supplier,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03018B2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158232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eveloping device
CN1037928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3088964B1 (en) Developer supplier, develop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ontainer included in the developer supplier
JP6332455B2 (ja) 給紙カセ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03561832U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20772A (zh) 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74161C (zh) 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CN204241839U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