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9582Y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9582Y
CN201289582Y CNU2008201196103U CN200820119610U CN201289582Y CN 201289582 Y CN201289582 Y CN 201289582Y CN U2008201196103 U CNU2008201196103 U CN U2008201196103U CN 200820119610 U CN200820119610 U CN 200820119610U CN 201289582 Y CN201289582 Y CN 2012895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shed
splenium
delevoping cartridge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9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轮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95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95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易操作的显影盒。在显影盒(30)中,在和第1被推压部(32c)不同的位置上设置第2被推压部(32d),并且当第1鼓盒(20A)的收容部(25a)中收容显影盒(30)时,第1被推压部(32c)被第1推压部(40A)推压,使显影辊(35)推压感光鼓(21)。并且当第2鼓盒(20B)的收容部(25a)中收容显影盒(30)时,第2被推压部(32d)被第2推压部(40B)推压,使显影辊(35)推压感光鼓(21)。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使用调色剂等显影剂印刷到纸张上的部件。显影剂随着印刷重复而减少。因此,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显影剂的工艺盒可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使得补充显影剂等维护工作变得容易。因构成配件的消耗期间不同,工艺盒中可分离地设置具有感光鼓的鼓盒、及具有显影辊的显影盒。
显影盒在显影侧框体上可旋转地保持显影辊。显影盒将显影侧框体收容到鼓盒的收容部,以使显影辊与感光鼓相对。鼓盒的收容部中配置有推压部件。显影侧框体具有被推压部,其在被收容部收容时被推压部推压,使显影辊推压感光鼓。这种显影盒从显影辊提供到感光鼓的显影剂的量是稳定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5037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现有的显影盒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改善了的显影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具有如下构成。
(1)一种显影盒,显影辊自由旋转地保持在显影侧框体上,上述显影盒具有被推压部,在上述显影侧框体被收容在具有感光鼓的鼓盒的收容部中,以使上述显影辊与上述感光鼓相对时,上述被推压部被配置在上述收容部中的推压部推压,该显影盒的特征在于,上述被推压部包括:第1被推压部、设置在与上述第1被推压部不同的位置上的第2被推压部。
(2)在(1)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显影侧框体具有保持上述显影辊的一对侧壁,在上述一对侧壁上分别配置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
(3)在(1)或(2)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夹持上述显影辊的轴方向中心而配置在上述显影侧框体的左右两侧。
(4)在(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设置在上述显影侧框体的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5)在(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2被推压部是与上述显影辊的轴线垂直地配置的板状体,上述显影侧框体在与上述第2被推压部的连接部分上具有加强上述第2被推压部强度的加强部。
(6)在(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1被推压部相对上述显影侧框体向上述显影辊的轴方向突出,上述第2被推压部相对上述显影侧框体向与上述显影辊相反的方向突出。
(7)在(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1被推压部设置在与第1鼓盒的第1推压部对应的位置上,上述第2被推压部设置在与第2鼓盒的第2推压部对应的位置上。
(8)在(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用新型中,上述第2被推压部与上述显影侧框体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在与第1被推压部不同的位置上设置第2被推压部,因此可将购买的显影盒收容在不同种类的鼓盒中使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显影侧框体具有保持显影辊的一对侧壁,在该一对侧壁上分别配置第1被推压部及第2被推压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即使第1及第2被推压部中的任意一个被第1及第2推压部推压,也可通过一对侧壁将该推压力有效地传送到显影辊,可获得良好的打印性能。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第1被推压部和第2被推压部夹持显影辊的中心而设置在显影侧框体的左右两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在第1及第2被推压部被第1及第2推压部推压时,可将其推压力均匀地作用于显影辊,获得良好的打印性能。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第2被推压部是和显影辊的轴线垂直地配置的板状体,显影侧框体在与第2被推压部的连接部分上具有加强第2被推压部的强度的加强部。因此,可在已有产品的间隙配置第2被推压部。并且,这种情况下,加强部加强第2被推压部,因此可防止第2被推压部破损。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第1被推压部相对于显影侧框体向显影辊的轴线方向突出地设置,第2被推压部相对于显影侧框体向与显影辊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第1及第2被推压部配置在不同位置,第1及第2被推压部的任意一方被第1及第2推压部推压时,不使用的另一方第1或第2被推压部不会成为障碍。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第2被推压部与显影侧框体一体设置,因此可使结构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涉及到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概要构成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第1及第2鼓盒和显影盒的安装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1及第2被推压部周边的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第1及第2被推压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尤其表示第1被推压部被第1推压部推压的状态。
图5是图2所示的第1及第2被推压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尤其表示第2被推压部被第2推压部推压的状态。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2被推压部被第2推压部推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盒的第1及第2被推压部周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打印机的整体构成)
图1是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激光打印机1A的内部概要构成图。
激光打印机1A中,送纸盒3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主体箱2上。送纸盒3中以层叠状态收容纸张4。如图中的点划线所示,激光打印机1A通过送纸部5从送纸盒3向图像形成部6传送纸张4,将在图像形成部6中形成了图像的纸张4从排纸部7排出到排纸盘2a。
图像形成部6从曝光单元11向工艺盒12A的感光鼓21照射激光,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工艺盒12A向感光鼓21的表面提供作为显影剂的一例的调色剂31,形成调色剂图像,并将转印了该调色剂图像的纸张4传送到定影部13。定影部13使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纸张4。
主体箱2的前面设有开口部2b。开关部件2c通过铰链部8由主体箱2可转动地支撑,使开口部2b开关。为了使作为消耗品的感光鼓21、调色剂31的维护变得容易,工艺盒12A通过开口部21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主体箱2上。
(工艺盒的结构)
工艺盒12A因消耗期间的不同而分为:具有感光鼓21的第1鼓盒20A、收容调色剂31的显影盒30。工艺盒12A例如可将第1鼓盒20A安装到主体箱2后装卸到显影盒30,也可将预先安装了显影盒30的第1鼓盒20A安装到主体箱2。
(显影盒的结构)
显影盒30具有树脂制的显影侧框体32。框体在显影盒30安装到第1鼓盒20A时,显影侧框体32可旋转地支撑与感光鼓21接触的显影辊35。显影侧框体32上与显影辊35平行地配置供给辊34。供给辊34与显影辊35接触,并与显影辊35相对旋转。
显影侧框体32中形成收容调色剂31的调色剂室32a。在调色剂室32a的内部,自由旋转地配置搅拌器33,以搅拌调色剂31。显影侧框体32中,从调色剂室32a排出调色剂31的排出口32b与显影辊35及供给辊34平行地设置,使调色剂31通过供给辊34提供到显影辊35。显影侧框体32具有刮刀36,其刮取附着到显影辊35的多余的调色剂31,使调色剂31的厚度平均,并且使调色剂31带电。
(鼓盒的结构)
另一方面,第1鼓盒20A具有树脂制的鼓侧框体25A。鼓侧框体25A上可旋转地轴支撑感光鼓21。鼓侧框体25A沿感光鼓21的轴线较长地设置入射开口部14,使曝光单元11的激光照射感光鼓21的表面。
鼓侧框体25A将使感光鼓21表面带电的带电器22配置在入射开口部14的旁边。鼓侧框体25A在感光鼓21的图中下侧可旋转地配置转印辊23。转印辊23被施加转印偏压,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传送到转印辊23与感光鼓21之间的纸张4上。转印辊23的旁边设有异物去除刷24,从感光鼓21去除异物。
(鼓盒和显影盒的安装结构)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第1及第2鼓盒20A、20B和显影盒30的安装的图。此外,为了易于观察,图2所示的第1及第2鼓盒20A、20B和显影盒30附图进行了简化。
显影盒30的特征在于,在与第1被推压部32c不同的位置上设置第2被推压部32d,该显影盒30也可安装在第2鼓盒20B上,在上述第2鼓盒20B中,在与第1鼓盒20A的第1推压部40A不同的位置上设置第2推压部40B。
第1鼓盒20A中,除了鼓侧框体25A上壁25c之外的部分的上方开放,形成收容部25a,显影盒30可从上方装卸。收容部25a的左右侧壁25d、25d分别设置有引导槽25b。引导槽25b、25b被设置为:将显影盒30安装到收容部25a时,可滑动地支撑、引导从显影侧框体32的左右侧壁32f、32f突出的显影辊轴35a,从而使显影辊35相对感光鼓21平行地接近。
鼓侧框体25A在侧壁25g上配置一对第1推压部40A,该侧壁25g是与支撑感光鼓21的前侧相反一侧、中间夹着收容部25a的后侧的侧壁。第1推压部40A夹持通过感光鼓21的轴线方向中心且与感光鼓21的轴线L11垂直的垂线L12而对称配置。
第2鼓盒20B将显影盒30收容到收容部25a构成工艺盒12B。以下将可安装该工艺盒12B的图像形成装置称为激光打印机1B。
第2鼓盒20B具有和第1鼓盒20A的第1推压部40A相同结构的第2推压部40B。第2鼓盒20B的鼓侧框体25B的形状与第1鼓盒20A的鼓侧框体25A不同。因此,第2鼓盒20B的第2推压部40B和第1推压部40A相比离显影辊35远,在和第1推压部40A不同的位置上配置第2推压部40B。
如图4及图5的放大截面图所示,第1及第2推压部40A、40B中,摆动部件41通过未图示的支轴可摆动地由第1及第2鼓盒20A、20B的鼓侧框体25A、25B保持。摆动部件41是树脂成形品,在上表面设置有将显影盒30引导到收容部25a的倾斜面41a。摆动部件41中,推压面41b从倾斜面41a开始连续设置在感光鼓21一侧的端面。摆动部件41中,凹部41c与倾斜面41a向上开口地设置。
摆动部件41和鼓侧框体25A、25B之间紧缩设置有施力部件42,总是向摆动部件41施加使其向感光鼓21一侧旋转的力。在未将显影盒30安装到第1及第2鼓盒20A、20B时,摆动部件41如图4及图5中的虚线所示,在由立设在鼓侧框体25A、25B的止动突起25f止动的待机位置上,被限制旋转。另一方面,在将显影盒30安装到第1及第2鼓盒20A、20B时,摆动部件41如图4及图5所示,向与感光鼓21相反一侧转动,在压缩施力部件42的状态下,向与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抵接的推压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显影盒30在显影侧框体32的左右侧壁32f、32f上自由旋转地保持显影辊35的显影辊轴35a。在一边侧壁32f的外侧设有向显影辊轴35a等传送驱动力的齿轮串,并安装有覆盖该齿轮串的盖32g。
在显影侧框体32中,第1被推压部32c设置在和图4所示的第1鼓盒20A的第1推压部40A对应的位置上,第2被推压部32d设置在和图5所示的第2鼓盒20B的第2推压部40B对应的位置上。
显影侧框体32在一对侧壁32f、32f上分别配置第1被推压部32c和第2被推压部32d。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夹持显影辊35的轴方向L1的中心L2,配置在显影侧框体32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设置在显影侧框体32的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第1被推压部32c呈管状,从一对侧壁32f、32f向显影辊35的轴方向L1突出地设置。
如图3所示,第2被推压部32d相对于显影侧框体32向与显影辊35相反方向突出。第2被推压部32d是与显影辊35的轴线L1垂直的板状体。显影侧框体32与第2被推压部32d的连接部分上设有加强第2被推压部32d的强度的加强部32e。第2被推压部32d和加强部32e在射出成形显影侧框体32时与显影侧框体32一体设置。
(动作说明)
如图2所示,将显影盒30的显影辊轴35a插入到第1鼓盒20A的引导槽25b从而使显影盒30收容到收容部25a时,显影盒30中,第1被推压部32c与第1推压部40A抵接并被推压。
即,如图4所示,显影盒30收容到第1鼓盒20A的收容部25a时,使配置在待机位置的摆动部件41抵抗施力部件42的施力而向与感光鼓21相反的一侧转动,向推压位置移动。施力部件42产生的反作用力从第1推压部40A的推压面41b向第1被推压部32c传递。显影侧框体32使作用于第1被推压部32c的力通过侧壁32f传递到显影辊35,使显影辊35推压感光鼓21。
与之相对,如图5及图6所示,将显影盒30的显影辊轴35a插入到第2鼓盒20B的引导槽25b从而使显影盒30收容到收容部25a时,显影盒30中,第2被推压部32d与第2推压部40B抵接并被推压。
即,显影盒30收容到第2鼓盒20B的收容部25a时,第2被推压部32d插入到第2推压部40B的凹部41c后,与背板41e抵接,抵抗施力部件42的施力,使摆动部件41向与感光鼓21相反一侧转动,从而使摆动部件41从待机位置向推压位置移动。摆动部件41和鼓侧框体25B之间产生的施力部件42的反作用力从摆动部件41的背板41e传递到第2被推压部32d。并且,显影侧框体32将第2被推压部32d受到的力通过侧壁32f传递到显影辊35,使显影辊35推压感光鼓21。
(作用效果)
在此考虑具有第1推压部40A的第1鼓盒20A、及具有设置在与第1推压部40A不同位置的第2推压部40B的第2鼓盒20B流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具有和第1推压部40A对应的被推压部的显影盒(第1鼓盒20A的专用品)、及具有和第2推压部40B对应的被推压部的显影盒(第2鼓盒20B的专用品)认错而购买后,存在无法用于图像形成的情况。
针对这一点,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在和第1被推压部32c不同的位置上设有第2被推压部32d。因此,例如第2鼓盒20B的使用者误认为是第2鼓盒20B的专用品而购买了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时,也可将购买的显影盒30收容在第2鼓盒20B中使用。并且,相反当第1鼓盒20A的使用者误认为是第1鼓盒20A的专用品而购买了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时,也可将购买的显影盒30收容在第1鼓盒20A中使用。因此,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可收容于不同种类的鼓盒中使用,易于操作。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显影侧框体32具有保持显影辊35的一对侧壁32f、32f,在该一对侧壁32f、32f上分别配置第1被推压部32c和第2被推压部32d。因此,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即使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的任意一个被第1及第2推压部40A、40B推压,也可将其推压力通过一对侧壁32f、32f高效地传递到显影辊35,获得良好的打印性能。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中,第1被推压部32c和第2被推压部32d夹持显影辊35的中心L2并设置在显影侧框体32的左右两侧。因此,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在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被第1及第2推压部40A、40B推压时,能够使其推压力均匀地作用于显影辊35,从而获得良好的打印性能。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1被推压部32c和第2被推压部32d设置在显影侧框体32的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使显影侧框体32保持现有大小的状态下将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设置在显影侧框体。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2被推压部32d是与显影辊35的轴线L1垂直而配置的板状体,显影侧框体32在与第2被推压部32d的连接部分上具有加强第2被推压部32d的强度的加强部32e。因此,可在已有产品的间隙之间配置第2被推压部32d。并且,这种情况下,加强部32e加强第2被推压部32d,因此可防止第2被推压部32d破损。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1被推压部32c相对显影侧框体32向显影辊35的轴线L1方向突出设置,第2被推压部32d相对显影侧框体32向和显影辊35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因此,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当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的任意一方被第1及第2推压部40A、40B推压时,未使用的另一方第1或第2被推压部32c、32d不会成为障碍。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32d可与具有将显影盒30引导到收容部25a的倾斜面41a、及向该倾斜面41a开口的凹部41c的同一结构的第1及第2推压部40A、40B抵接。第1被推压部32c被第1推压部40A的倾斜面41a推压,第2被推压部32d在插入到第2推压部40B的凹部41c的状态下被推压。因此,可利用在将显影侧框体32收容到第2鼓盒20B时与第2推压部40B之间形成的空余空间配置第2被推压部32d。
并且,将板状的第2被推压部32d插入凹部41c,从而第2推压部40B推压第2被推压部32d时,第2被推压部32d被凹部41c的内壁支撑,可阻止变形,防止破损。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显影盒30中,第2被推压部32d与显影侧框体32一体设置,因此可简化结构。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第2实施方式。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盒50的第1及第2被推压部32c、51周边的放大图。
显影盒50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2被推压部51可装卸地安装到显影侧框体52上。第2被推压部51插入到加强部32e的插入槽32f后,通过凹凸扣合、固定部件等固定到显影侧框体52上。
在使用者注意到无法将显影盒50安装到第2鼓盒20B时,可购买第2被推压部51并安装到显影侧框体52上。因此,第2实施方式的显影盒50无法安装到第2鼓盒20B的问题可通过将第2被推压部51安装到显影侧框体52上而简单地解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被推压部32c设定为管状、将第2被推压部32d设定为板状,但形状不限于此。

Claims (8)

1.一种显影盒,显影辊自由旋转地保持在显影侧框体上,上述显影盒具有被推压部,在上述显影侧框体被收容在具有感光鼓的鼓盒的收容部中,以使上述显影辊与上述感光鼓相对时,上述被推压部被配置在上述收容部中的推压部推压,该显影盒的特征在于,
上述被推压部包括:第1被推压部、设置在与上述第1被推压部不同的位置上的第2被推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侧框体具有保持上述显影辊的一对侧壁,在上述一对侧壁上分别配置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夹持上述显影辊的轴方向中心而配置在上述显影侧框体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被推压部和上述第2被推压部设置在上述显影侧框体的高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被推压部是与上述显影辊的轴线垂直地配置的板状体,
上述显影侧框体在与上述第2被推压部的连接部分上具有加强上述第2被推压部强度的加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被推压部相对上述显影侧框体向上述显影辊的轴方向突出,
上述第2被推压部相对上述显影侧框体向与上述显影辊相反的方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被推压部设置在与第1鼓盒的第1推压部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第2被推压部设置在与第2鼓盒的第2推压部对应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被推压部与上述显影侧框体一体设置。
CNU2008201196103U 2008-03-31 2008-06-27 显影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9582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0397 2008-03-31
JP2008090397A JP2009244555A (ja) 2008-03-31 2008-03-31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9582Y true CN201289582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8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961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9582Y (zh) 2008-03-31 2008-06-27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44555A (zh)
CN (1) CN20128958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8722A (zh) * 2012-07-09 2015-03-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体盒、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3272B2 (ja) * 2010-03-18 2012-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58017B2 (en) 2013-01-24 201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CN203365928U (zh) 2013-01-24 2013-12-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EP3214503B1 (en) 2013-01-24 2020-04-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KR101474306B1 (ko) 2013-01-24 2014-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현상 카트리지
US9182739B2 (en) 2013-01-24 2015-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04169B2 (en) 2013-01-24 2015-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07615B2 (ja) * 2013-11-18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8722A (zh) * 2012-07-09 2015-03-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体盒、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8722B (zh) * 2012-07-09 2019-04-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体盒、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44555A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9582Y (zh) 显影盒
US7965962B2 (en)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gears with moveable positions
US90085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case, driving mechanism, and installed part and toner case therefor
JP46227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799133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gent cartridge
JP40962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4221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feeding path hav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feeding paths
CN10336514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8809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66437B (zh) 显影盒、成像装置及成像装置上安装/分离显影盒的方法
CN10355874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99588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device
CN1027364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JP20072719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895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ovable mounted developing cartridge
JPH093191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9242485A1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US8099020B2 (en)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device
CN204406038U (zh) 感光体盒
US11914322B2 (en) Drive coupler actuation via replaceable unit insertion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37928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1365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65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CN10371350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