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1019A - 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1019A
CN103791019A CN201310364951.2A CN201310364951A CN103791019A CN 103791019 A CN103791019 A CN 103791019A CN 201310364951 A CN201310364951 A CN 201310364951A CN 103791019 A CN103791019 A CN 103791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er
piston ring
lip part
seat pip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49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1019B (zh
Inventor
龟田裕克
高桥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91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1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0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震器,包括:座管;内管,座管同轴地插入该内管中;以及活塞环,该活塞环装接到座管并具有与内管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周面。活塞环由筒部和从筒部的各个相反端部朝向座管弯折的上弯折片和下弯折片所形成。通过使座管的一部分向外变形为该变形部分朝向弯折片之间的凹槽底部突出,而形成凸缘部。

Description

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shock absorber),特别涉及一种吸收从路面输入到车轮的振动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被常规地构造为滑动通过汽缸的活塞被固定到活塞杆的一端并沿着汽缸的轴线滑动。密封部件被设置在活塞与汽缸之间以便能够与汽缸的内壁滑动接触。密封部件就是所谓的活塞环,并且形状类似于具有U形截面的环形圈。该密封部件的内周表面侧与活塞的外周侧紧密接触以封闭该外周侧,并且该密封部件的外周面与汽缸的内周面紧密接触。因此,当活塞滑动通过汽缸时,密封部件防止压力泄漏(专利文献1(JP-A-63-270933))。
然而,根据上述构造,为了使具有U形截面的密封部件充分地装接到活塞,例如,活塞需要被准确地加工以与密封部件的内周面侧形状相一致。因此,加工操作非常繁琐。
此外,当减震器作为悬架工作时,固定活塞的活塞杆沿中心轴线在汽缸内上下移动。然而,密封部件一体地紧密固定到活塞的外周和相反端面侧,因此,与悬架负载或制动负荷关联的弯曲输入可能在活塞杆的上下运动过程中为活塞杆的中心轴线提供相对于汽缸的中心轴线的倾向分量。这时,装接到活塞的密封部件与汽缸的内表面之间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或者可能在密封部件与活塞之间产生应力,以使密封部件从活塞上滑落。这阻止了减震器的寿命被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用作活塞环的密封部件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并且安装形成为活塞的凸缘部分,使得该凸缘部面对密封部件的凹槽底部,从而便于成形和加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偏差的容许范围应用到活塞环与凸缘部分之间,以允许活塞平滑地移动。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减震器的构造包括:座管;内管,座管同轴地插入该内管中;以及活塞环,该活塞环装接到座管并具有与内管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周面。活塞环由筒部和从筒部的相反端向座管弯折的上弯折片和下弯折片所形成,并且通过使座管的一部分向外变形使得该变形部朝向弯折片之间的凹槽底部突出而形成凸缘部。因此,通过形成包括筒部和弯折片的活塞环并且将形成座管上的凸缘部朝向凹槽底部装配在弯折片之间,能够简单地进行活塞环和座管的组装。这消除了对特殊切割的需求,并且能够通过容易的弯曲加工简单地提供产品。
减震器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凸缘部的外周侧与凹槽底部分开一给定距离。这提供了内管与座管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余量,允许座管在其纵向方向上平滑地移动。
减震器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凸缘部的外周侧由面对凹槽底部的U形截面部件形成。因此,凸缘部通过U型部件形成为两层,从而增加了凸缘部本身的强度。
减震器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凸缘部由弯折板形成,该弯折板被弯折成使得凸缘部的外周侧面对凹槽底部。因此,凸缘部可由一个弯折板形成,具有更简单结构,从而便于加工。
减震器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筒部上侧和活塞环的上弯折片之间形成窗口。因此,油可通过该窗口。
减震器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在凸缘部与活塞环的上、下弯折片中的一个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油可在凸缘部与活塞环之间经由该间隙穿过,其可形成流道,通过该流道施加阻尼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减震器的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并且
图4A和4B为示出图3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减震器
2 座管
3 内管
4 活塞环
5 弹簧
6 弹簧座
15 凸缘部
δ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减震器1具有:座管2,该座管2形状类似于汽缸并具有预定长度;内管3,该内管3包括将座管2同轴地插入其中的下侧;活塞环4,该活塞环4装接到座管2并具有与内管3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周面;弹簧5,该弹簧5按压座管2,以及弹簧座6。
减震器1还具有:外管7,内管3的下侧同轴地插入该外管7中;上轴承8和下轴承9,该上轴承8和下轴承9装接到外管7的内周面以允许内管3与外管7滑动接触;油K,存储在由外管7和内管3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内,以润滑内管3和上下轴承8和9并允许阻尼力连同内管3相对于座管2的运动被施加;油封12,该油封12装接到外管7的一端侧以便被保持环11所保持,从而防止油K从间隙泄漏,内管3和外管7通过所述间隙相对于彼此滑动;以及防尘密封13,该防尘密封13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内部空间。此外,内管3包括:顶盖31,该顶盖31装接到内管3以阻挡内管3的一端;锁圈32,该锁圈32装接到内管3另一端的内周面并沿着座管2的外周面滑动;以及弹簧挡圈33,该弹簧挡圈33容纳在内管3内以支撑弹簧5的上端。
活塞环4包括:筒部4A,该筒部4A具有位于其中间的分隔部A以及设置在筒部4A的相反端并被弯折为面对座管2的弯折片4B和4C。活塞环4因此通常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换句话说,活塞环4包括筒部4A,用作从筒部4A的各相反端向筒部4A的轴线突出的突出片的弯折片4B和4C,以及用作从两个弯折片4B和4C连续通过筒部4A的切口的分隔部A。
例如,分隔部A形成为切口,其相对于筒部4A的中心轴线倾斜,且其延伸通过筒部4A,弯折片4B和4C。当下面描述且形成在座管2上的凸缘部15装配进入活塞环4的弯折片4B和4C之间的凹槽时,该分隔部A增加了筒部4A和弯折片4B和4C中的每个的直径以便于活塞环4装配在凸缘部15上。此外,分隔部A用来膨胀和收缩活塞环4的环形形状,以使活塞环4稳定地接触内管3的内周面。例如,活塞环4由金属或树脂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座管2包括形成在其上端侧的凸缘部15,使得座管2的壁的一部分向外变形,以便使凸缘部15朝向弯折片4B与4C之间的凹槽底部4D突出。凸缘部15被活塞环4的弯折片4B和4C和筒部4A所形成的凹部外周地包围,以形成沿着内管3的内周面在其轴向方向上滑动的活塞部。座管2为筒形管并且被以穿透外管7的封闭端的螺栓34同轴地固定到外管7,使得与座管2的形成凸缘部15的一端相反的座管2的另一端抵靠外管7的底部。座管2包括上通油孔36和下通油孔37,该上通油孔36和下通油孔37在延伸方向上以彼此间隔预定的距离形成在座管2的外周面内并且穿透座管2的壁。将油K通过通油孔36和37,在内管的内周面侧形成由锁圈32、座管2的外周面和活塞环4隔开的上油室R1,并且在外管7的内周面侧上,形成由锁圈32和座管2的外周面隔开的下油室R2。油室R1和R2的容积变化产生了阻尼力。
凸缘部15包括:通过面对凹槽底部4D的U形截面部件形成为两层以增加凸缘部15的强度的外周15A、以及分别紧靠上、下弯折片4B和4C的上端面15B和下端面15C。
凸缘部分15并不限于U形并且可由被弯折为使得外周15面对凹槽底部4D的弯折板形成。
凸缘部15的外周15A定位成距凹槽底部4D一给定距离。即使座管2略微向内管3偏斜,凹槽底部4D与外周15A之间的间隙δ也能吸收座管2的基于偏斜的横向位移。因此,座管2能够平滑地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
此外,弹簧5的下端放置其上的弹簧座6放置在凸缘部15的上端面15B上。从弹簧座6的水平座部6A的内侧朝向上端面15B弯折的弹簧座6的弯折部6B的下端放置在凸缘部15的上端面15B上。定位件6D形成在从放置弯折部6B的下端的位置向内弯折的水平件6C的前端处。定位件6D的外周抵靠凸缘部15的内周侧,以使弹簧座6能够相对于座管2定位。
当弹簧5因此经由弹簧座6而放置在座管2的凸缘部15上时,防止了弹簧5直接地接触活塞环4。因此,活塞环4能够相对于凸缘部15移动。
如上构造的减震器1用作车辆例如,摩托车的前叉。内管的封闭端侧被固定到车体。轴穿过形成在外管的封闭端侧的轴通孔39。车轮被装接到轴。然后,使减振器1做伸长和压缩运动以便追从路面上的凹陷和突起。
当车辆行进时,减振器1的操作如下。根据路面上的凹陷和突起,插入在座管2与内管3之间的弹簧5伸长和压缩,并且座管2的活塞环4沿着内管3的内周面连同凸缘部15一起上下移动以产生阻尼力。这种伸长和压缩运动导致内管3围绕作为支撑点的上部和下部轴承8和9稍微偏转(弯曲)。内管3的偏转意味着内管3的轴线倾斜于座管2的轴线倾斜或与座管2的轴线不对齐。然而,设置在座管2的凸缘部15与活塞环4之间的间隙δ吸收该倾斜和不对齐。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当座管2在被弹簧5按压的同时上下运动时,在上下方向上的力也经由凸缘部15传递到活塞环4,所以活塞环4的外周面沿内管3的内周面滑动以平滑地上下移动座管2。特别地,在凸缘部15内,由于外周15A定位成距凹槽底部4D一给定距离,所以即使座管2略微向内管3偏斜,凹槽底部4D与外周15A之间的间隙δ也可以吸收座管2的基于偏斜的横向位移。因此,座管2能够平滑地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
此外,可通过将座管2的壁的一部分向外膨胀以形成凸缘部15。这使得制造方便和准确。
其他实施例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减震器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4A和4B为示出减震器1的操作的示图。
如图3,4A和4B所示,活塞环4包括:筒形部4A;从筒形部4的与弹簧5相反的端部朝向座管2弯折的下弯折片4C;以及以预定的间隔布置以便以从凹槽底部4D的弹簧5侧外周缘突出的多个突出片20。本实施例包括四个突出片20,但突出片2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这个数值。突出片20可适当地沿活塞环4的周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
每个突出片20都包括形成于其前端侧并以直角向内弯折的爪部20A。凸缘部15的上端面15B抵靠爪部20A。注入减震器的油K能够流经各自由突出片20之间的空间所形成的窗口M。爪部20A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弯折片4B。
此外,在活塞环4的爪部20A与凸缘部15的上端面15B之间形成间隙R。
根据上述构造,如图4A所示,当减震器伸长时,内管3向弹簧5移动以使弯折片4C与凸缘部15的下端面15C接触。因此,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油K的流动被密封,以在伸长过程中产生阻尼力。
此外,如图4B所示,当减震器压缩时,内管3向座管2移动以使活塞环4的爪部20A与凸缘部15的上端面15B接触。因此,如图4B的箭头所示,油K通过突出片20之间的窗口M流出。这允许在压缩过程中产生不同于伸长过程中的阻尼力的阻尼力。
也就是说,即使在活塞环4相对于凸缘部15移动等于间隙R的距离后,爪部20A之间的窗口M提供了油K在压缩过程中流经的油通道。此外,活塞环4的移动提供了止回阀功能以控制在凸缘部15周围流动的油K的流动。
通过将上述减震器构造为用于摩托车的前叉且将该前叉装接到摩托车轴的右边和左边和车体,来提供摩托车的前悬架。
此外,如在实施例中所述,当本发明的减震器被应用到摩托车的前叉时,减震器包括弹簧5。然而,弹簧5可与减震器分开设置。也就是说,从本发明的减震器中移除弹簧5,以提供一种阻尼功能的减震器,其被应用到右前叉和左前叉中的一个上。这消除了对弹簧座6的需要。此外,可另一个前叉可以构造成提供基于弹簧的悬挂功能并用于构造摩托车的前悬架。

Claims (6)

1.一种减震器,包括:
座管;
内管,所述座管同轴地插入该内管中;以及
活塞环,该活塞环装接到所述座管并具有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周面;其中,
所述活塞环由筒部和从所述筒部的相反的各端部朝向所述座管弯折的上弯折片和下弯折片形成,并且
通过使所述座管的一部分向外变形使该变形部朝向所述弯折片之间的凹槽底部突出,而形成凸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凸缘部的外周侧与所述凹槽底部分开一给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周侧由面对所述凹槽底部的U形截面部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凸缘部由弯折板形成,该弯折板形成为使得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周侧面对所述凹槽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减震器,其中,在所述筒部的上侧和所述活塞环的所述上弯折片上形成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减震器,其中,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活塞环的所述上、下弯折片中的一个之间形成间隙。
CN201310364951.2A 2012-10-31 2013-08-20 减震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1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9945A JP5587961B2 (ja) 2012-10-31 2012-10-31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ー
JP2012-239945 2012-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019A true CN103791019A (zh) 2014-05-14
CN103791019B CN103791019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66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49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1019B (zh) 2012-10-31 2013-08-20 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87961B2 (zh)
CN (1) CN1037910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4386A (zh) * 2017-01-05 2019-09-13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压缩套环和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462Y2 (zh) * 1976-09-14 1982-05-01
JPS5557754A (en) * 1978-10-21 1980-04-28 Hideo Hama Piston ring
JPS59103941U (ja) * 1982-12-28 1984-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油圧式シヨツクアブソ−バ
JPS63270933A (ja) * 1987-04-24 1988-11-08 Taiho Kogyo Co Ltd シヨツクアブソ−バ
JP2003049887A (ja) * 2001-08-02 2003-02-21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の軸封部構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5226791A (ja) * 2004-02-16 2005-08-25 Kyowa Sangyo Kk パイプのフランジ固定構造
JP4777793B2 (ja) * 2006-02-10 2011-09-21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スプリング
JP2009168207A (ja) * 2008-01-18 2009-07-30 Kayaba Ind Co Ltd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JP2010001920A (ja) * 2008-06-18 2010-01-07 Nifco Inc ダンパ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4386A (zh) * 2017-01-05 2019-09-13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压缩套环和使用方法
US11821554B2 (en) 2017-01-05 2023-11-21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mpression collars for coupling a tube to a tube fitting
US11821553B2 (en) 2017-01-05 2023-11-21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of using compression collars for coupling a tube to a tube fit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019B (zh) 2017-03-01
JP5587961B2 (ja) 2014-09-10
JP2014088931A (ja) 201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5172A (zh) 缸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6374701B2 (ja) 緩衝器
EP2662580A1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a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a strut-type suspension using said thrust sliding bearing
JP6335019B2 (ja) 緩衝器
WO2015023845A1 (en) Low pressure high compression damping monotube shock absorber
EP3196504A1 (en) Shock absorber
JP2015218819A (ja) 緩衝器
EP3196502A1 (en) Damper
EP3009707B1 (en) Air spring piston with integrated sealing
JP7002376B2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103791019A (zh) 减震器
US20140027220A1 (en) Separating Piston
US11536346B2 (en) Shock absorber
US10253840B2 (en) Cylinder apparatus
JP6255249B2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2005291302A (ja) 油圧緩衝器
US20170254381A1 (en) Shock absorber
JPWO2018216762A1 (ja) 緩衝器
JP6343213B2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JP6214345B2 (ja) カバー部材
CN114667404A (zh) 缓冲器
WO2018092327A1 (ja) 緩衝器
WO2009063304A1 (en) Shock absorber component and shock absorber
JP6246425B1 (ja) 緩衝器
JP6916757B2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5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