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1422B - 传感器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1422B
CN103781422B CN201280043694.6A CN201280043694A CN103781422B CN 103781422 B CN103781422 B CN 103781422B CN 201280043694 A CN201280043694 A CN 201280043694A CN 103781422 B CN103781422 B CN 103781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entioned
state
signal process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36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1422A (zh
Inventor
大越隆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81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1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48Needles
    • A61B5/6849Needl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needle s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68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mplanting or removing devices, e.g. prostheses, implants, seeds,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31Implanted circui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03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or needle or using implanted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8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 A61B5/1486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or needle or using implanted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79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688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using adhes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6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6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livering implantable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22Arrangements of medical sensors with cables or leads; Connectors or coupling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sensors
    • A61B2562/225Connectors or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5Needle inser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18)、通过使传感器(12)与插入针(32)一起移动,将检测部(14)和插入针(32)插入至患者的体内的移动机构(20)、被配置在传感器(12)的移动路径上,随着利用移动机构(20)的传感器(12)的移动而被安装在该传感器(12)上的留置构件(24)。留置构件(24)在检测部(14)被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的插入位置,使传感器(12)和传送器(16)在连接的状态下留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Description

传感器插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测量被测量者的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的检测部插入该被测量者的体内的传感器插入装置和该装置的动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将传感器插入或埋入患者(被测量者)的体内,利用传感器检测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的被检物(例如葡萄糖和pH、胆固醇,蛋白质等)。在该情况下,为了贯穿患者的皮肤地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传感器而使用传感器插入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8-506468号公报)。
日本特表2008-506468号公报公开的贴敷器(传感器插入装置)具备与传感器一起被插入的针(插入针)、使传感器和插入针移动并穿刺的柱塞辅助装配体(移动机构)、和将传感器留置在患者的皮肤上的安装单元(留置构件)。并且,在传感器中安装有电极单元(信号处理器),该电极单元具有能够向外部的医疗器械发送所取得的血糖值的检测信息(生物体信息)的发送功能。
此外,为了用这种传感器插入装置将传感器插入以及留置在患者的体内,通常进行以下所列举的步骤(使用顺序)。
[1]在传感器插入装置上安装传感器。
[2]解除插入针的安全机构,使插入针移动自如。
[3]将传感器插入装置的留置构件定位于患者的体内的希望位置(插入位置),并将留置构件贴付在患者的皮肤上。
[4]操作传感器插入装置,将传感器的检测部和插入针插入患者的体内。
[5]随着使传感器插入装置从患者分离,从传感器拔去插入针,将传感器和留置构件留置在患者的体内(和皮肤上)。
[6]将信号处理器连接到露出在患者的皮肤上的传感器部分,并留置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机双方。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使用顺序中,在实施到上述步骤[5]之后,通过使用者(例如患者)的手工作业,进行上述步骤[6]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连接作业。可是,在实施该步骤[6]的情况下,由于传感器被留置在患者的皮肤上,传感器的静止状态无法充分地被确保,而且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是小型的情况下,因在连接作业中要求细小的作业等理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连接花费大的时间和精力,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特别是在使用者是患者的情况下,若患者自己欲将传感器插入腹部(例如侧腹)、一侧的臂部等,则由于连接部位难以视觉识别,或不得不用单手进行连接作业等主要原因,其作业性大大地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地操作装置,连接插入以及留置在被测量者的皮肤上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由此能够缩短作业时间,降低被测量者的负担和不快感的传感器插入装置和该装置的动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使一种传感器插入装置,使测量被测量者的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的检测部插入该被测量者的体内,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插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移动机构,设于上述装置主体,通过使上述传感器与穿刺于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的插入针一起移动,使上述检测部和上述插入针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在上述装置主体上,安装有处理包含上述传感器的生物体信息的信号的信号处理器,在上述检测部被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的插入位置,使该信号处理器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并留置在上述被测量者皮肤上。
根据上述,利用移动机构将传感器的检测部插入被测量者的体内,在其插入位置连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由此,能够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容易地留置在被测量者的皮肤上。由此,没有通过手工作业连接留置在被测量者的皮肤上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作业,能够缩短传感器的插入和留置所花费的作业时间,能降低被测量者的负担和不快感。
此外,还可以具备留置构件,该留置构件被配置在上述传感器的移动路线上,随着由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传感器移动,被安装于该传感器。
这样,传感器插入装置通过随着利用移动机构的传感器的移动,该传感器被安装在留置构件上,由此,不需要另外的作业就可将传感器保持于留置构件。因而,能够使传感器的插入和留置的作业更加效率化。
在该情况下,上述移动机构将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能够相对移动地保持,上述传感器插入装置从在距上述装置主体的顶端部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保持有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的第1状态,成为第2状态,该第2状态是在上述装置主体上安装有上述信号处理器的状态,通过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向顶端方向移动,上述检测部被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在上述插入位置上述留置构件保持有上述传感器,在上述第2状态后,成为通过上述插入针向基端方向移动,上述插入针从上述传感器脱离的第3状态,在上述第3状态后,成为上述信号处理器连接于位于上述插入位置的上述传感器的第4状态。
这样,通过利用传感器插入装置从第1状态变换到第4状态,能够简单地连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并留置在被测量者皮肤上。
此外,上述移动机构还可以具备:可动部,保持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进给弹簧,对上述可动部施力而使其向上述装置主体的顶端方向移动;以及复位弹簧,被配置在隔着上述可动部与上述进给弹簧相向的位置,使上述插入针向上述装置主体的基端方向移动。
这样,通过可动部保持传感器和插入针,从第1状态起,利用进给弹簧使该可动部向顶端方向移动,由此,能容易地变换为第2状态(检测部和插入针被插入被测量者的体内的状态)。另外,从第2状态起,利用复位弹簧使可动部向基端方向移动,由此,能容易地变换为第3状态(插入针从传感器脱离的状态)。
另外,上述移动机构优选具有将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维持在上述第1状态的安全机构。
这样,通过具有维持为上述第1状态的安全机构,传感器插入装置能可靠地防止传感器和插入针不经意地向顶端方向移动而穿刺插入针的问题。
在此,上述留置构件具备:卡定部,在上述插入位置保持上述传感器;基座部,在相对于该被保持的传感器连接上述信号处理器的状态下保持该信号处理器;以及粘着部,将上述基座部粘贴到上述被测量者的皮肤上。
这样,通过利用卡定部而保持传感器,利用基座部而将该传感器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的状态下保持,由此,能够在患者的皮肤上更加牢固地维持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连接,能够使传感器对生物体信息的检测稳定地继续。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装置主体的顶端部设有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该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配置有上述留置构件,在上述检测部被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之后,使上述信号处理器朝向上述基座部滑动并使其保持在上述留置构件上。
这样,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使信号处理器朝向基座部滑动并保持在留置构件上,由此,即使例如以成为与传感器的移动方向不同的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信号处理器,也能够在插入位置简单地连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
在该情况下,还可以是,该传感器插入装置具有朝向上述装置主体的顶端方向进行2级位移的推压件,上述推压件在第1级位移作用下,操作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检测部和上述插入针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在上述第1级位移后,在第2级位移作用下,操作上述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使上述信号处理器滑动。
这样,通过朝向装置主体的顶端方向进行2级位移的推压件的操作,进行检测部和插入针的插入以及信号处理器的滑动(即,留置构件对信号处理器的保持),由此,能够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简单地连接并留置。
此外,上述卡定部可以是朝向上述传感器立起,在上述传感器来到上述插入位置时卡定该传感器的卡定片,在上述传感器的卡定后,上述卡定片由于上述信号处理器的滑动而一边与该信号处理器抵接一边倾倒,由此上述传感器和上述信号处理器电连接。
由此,能够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更加牢固地连接并留置,能用信号处理器可靠地处理传感器检测的生物体信息。
而且,上述装置主体具备引导上述传感器的移动的引导构件,上述引导构件在上述传感器移动时支承上述卡定片的立起状态,在上述传感器的卡定后,解除上述卡定片的立起状态的支承。由此,能够在使卡定片立起的状态下可靠地卡定传感器和卡定片,能在留置构件上保持传感器。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本发明使一种传感器插入装置的动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插入装置的动作方法包含:第1步骤,将测量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和插入针保持在距传感器插入装置的装置主体的顶端部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将处理包含从上述传感器输出的生物体信息的信号的信号处理器安装在上述装置主体上;第2步骤,在上述第1步骤后,利用设于上述装置主体的移动机构,使上述传感器和上述插入针向顶端方向移动,使上述传感器的检测部和上述插入针的一部分从上述装置主体的顶端部突出;第3步骤,在上述第2步骤后,通过使上述插入针向基端方向移动,使上述插入针从上述传感器脱离;以及第4步骤,在上述第3步骤后,在上述装置主体的作用下,使上述传感器和上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简单地操作装置,能够连接插入以及留置在被测量者皮肤上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由此缩短作业时间,能降低被测量者的负担和不快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主视图,图2B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侧视图,图2C是传感器插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B的传感器插入装置的IV-IV剖视图。
图5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传感器单元和插入针的要部立体图。
图6A是表示图3的外壳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VIB-VIB剖视图。
图7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滑动机构的要部立体图。
图8A是图3的头部的立体图,图8B是图3的头部的侧视图。
图9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固定构件的立体图,图9B是图3的固定构件的俯视图,图9C是图9A的IXC-IXC剖视图。
图10A是图3的导向构件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XB-XB剖视图,图10C是图10A的XC-XC剖视图。
图11A是图3的推压件的后视图,图11B是图11A的XIB-XIB的剖视图,图11C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推压件的操作件的要部立体图。
图12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留置构件的要部分解立体图,图12B是放大地表示组装状态的留置构件的要部立体图。
图13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传送器的要部立体图,图13B是图13A的XIIIB-XIIIB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时的传送器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传感器单元和插入针的插入动作前的第1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传感器单元和插入针插入到患者的皮肤的第2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插入针自传感器脱离了的第3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19A是具体地表示传送器的滑动动作前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B是表示传送器的滑动动作后的第4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C是表示将传感器插入装置从患者的皮肤分离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关于本发明的传感器插入装置和该装置的动作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A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俯视图,图2B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侧视图,图2C是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B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IV-IV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如图1所示,是在患者(被测量者)的皮肤S上的适当的位置(例如,腹部等身体活动少且不引人注目的部位),通过进行规定的操作,将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参照图3)插入至患者的体内,且将传送器(信号处理器)16连接于从皮肤S露出的传感器的连接部分,将这些传感器12和传送器16留置在皮肤S上的装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图1中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图示,将装置的前后方向称为X方向,将装置的左右的宽度方向称为Y方向,将装置的高度方向称为Z方向(上下方向)。此外,还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下方称为顶端方向或Z1方向,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上方称为基端方向或Z2方向。另外,还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前方称为X1方向,将后方称为X2方向,还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右方称为Y1方向,将左方称为Y2方向。另外,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当然也可以在任意的方向上使用传感器插入装置10。
如图1~图4所示,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具备:装置主体18;将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插入至患者的体内的移动机构20;操作该移动机构20的推压件22;以及与传感器12一起被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留置构件24(另外,在图2A~图2C和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图,省略了传送器16和留置构件24的图示)。
装置主体18具备沿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的外壳26;以及被安装于该外壳26的顶端部(下部)的滑动机构(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28。
如图3所示,移动机构20具备:被收容于外壳26的内部,且沿Z方向移动自如的头部(可动部)30;被安装于头部30的顶端部的插入针32;向顶端方向(Z1方向)按压头部30的进给弹簧34;以及向基端方向(Z2方向)按压头部30的复位弹簧36。另外,在装置主体18上设有:在传感器12和插入针32插入动作(头部30的移动)前,将头部30保持在装置主体18的规定高度的固定构件38;以及在插入动作中,对传感器12和插入针32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引导构件)40。
另一方面,推压件22以覆盖外壳26的上部侧的方式被安装,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向顶端方向移动。此外,留置构件24具有:被配置于滑动机构28的基座(基座部)42;能够旋转地卡定于该基座42的卡定臂(卡定片)44;以及被贴附于基座42的下表面(顶端面)的粘着纸46(粘着部)。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通过使上述的各构件相互地联动,将传感器12(检测部14)从患者的皮肤S迅速且可靠地插入体内,在插入后,容易连接传感器12和传送器16,并将它们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由传感器插入装置10被插入患者的体内的传感器12,检测患者的体液成分所含有的葡萄糖浓度的信息(生物体信息)。被检测出的葡萄糖浓度的信息,经由传送器16,自动地(或通过操作)被无线发送到未图示的外部的医疗器械(例如显示机、电子病历),用于患者的血糖值的管理。
另外,传感器插入装置10进行插入的对象物,当然不限定于检测上述的血糖值的传感器12。例如,作为血糖值以外的生物体信息,能够将本装置应用于插入以及留置检测pH、胆固醇、蛋白质等的传感器等各种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患者的血糖值的传感器12被构成为单元。该传感器单元50由传感器12、卡定构件52和连接构件54这3个构件构成。
图5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要部立体图。如图5所示,传感器12具有:被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检测患者的体液成分的检测部14;以及在检测部14被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时,被露出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传感器基部56。
作为传感器12对体液成分中的葡萄糖浓度的测量,能够应用周知的测量方法,例如,一般考虑有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GOD)的酶法。在该情况下,检测部14由含有与血糖反应的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等)的氧化还原电极构成。
血液与检测部14接触时,与酶反应,葡萄糖(血糖)被分解为葡糖酸和过氧化氢,该过氧化氢被分解为水和电子。通过检测这样地产生的电子,基于其电流值,能够算出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即血糖值。另外,传感器12(检测部14)的结构当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采用通过与葡萄糖结合产生萤光或减少萤光之类的利用了萤光色素的方式。传感器12能够根据被检物成分从各种结构中适宜选择。
优选检测部14具有容易被插入到患者的体内,降低生物体组织的损伤的挠性。此外,检测部14的长度还取决于插入对象(血管和生物体组织)或插入位置,例如在插入患者的体内的情况下,设定为0.2~10mm为佳。
传感器基部56是相对于被插入到患者的皮下的检测部14,被露出在皮肤S上的部位,检测部14具有连结于顶端(Z1方向)侧的连结部分56a、和与连结部分56a相连且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的基端部分56b。连结部分56a被柔软地构成,相对于检测部14,能够将传感器基部56(基端部分56b)沿前后方向折弯。基端部分56b被构成为卡定构件52和连接构件54的连接面,在右侧面穿设形成为2种矩形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被卡定孔58。
卡定构件52是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状的构件,其一面形成为与传感器基部56局部重合的形状。具体而言,卡定构件52具有配置传感器基部56的一部分的传感器配置部60、传感器侧引导边62、和传感器侧钩部64。
传感器配置部60位于卡定构件52的Y方向大致中央部,在其表面上突出形成有嵌合于传感器基部56的2种被卡定孔58的2种传感器保持突部66。即,在传感器配置部60的表面配置传感器基部56,此时,通过传感器保持突部66插通以及嵌合于被卡定孔58,传感器12相对于卡定构件52安装固定。
传感器侧引导边62位于传感器配置部60的右(Y1方向)侧,与该传感器配置部60相比,板厚较薄地沿Z方向延伸设置。该传感器侧引导边62相对于导向构件40(参照图3)能够引导地被配置。
传感器侧钩部64配设于传感器配置部60的左(Y2方向)侧,通过其上部(基端部)连结于传感器配置部60的侧面,传感器侧钩部64整体被支承。传感器侧钩部64相对于基端部的连结部分,顶端部弹性地摆动自如。在传感器侧钩部64的顶端部,设有向前方突出的爪64a,该爪64a卡合于留置构件24的卡定臂44(参照图3)。
连接构件54是层叠在传感器12的传感器基部56的表面上的构件,俯视具有沿Y1方向形成的传感器连结部68、和沿Y2方向形成的传感器侧连接端子70。
传感器连结部68具有与传感器基部56的被卡定孔58相同形状的被卡定孔68a。即,传感器单元50以卡定构件52、传感器12、连接构件54的顺序排列层叠,卡定构件52的传感器保持突部66插通并嵌合于传感器12和连接构件54的各被卡定孔58、68a,被一体化为1个单元。
传感器侧连接端子70形成为基端侧厚且从大致中间部朝向顶端侧呈锥状变薄的梯形形状。在该锥面70a,设有能够电连接于传送器16的导电性端子部(未图示)。传感器单元50在如上所述传感器12、卡定构件52和连接构件54被一体化时(即传感器12和连接构件54被层叠时),连接构件54和传感器基部56的接触面电导通,能够将检测部14所检测出的血糖值(电流值)输送到连接构件54。
传感器插入装置10将上述的传感器单元50安装于插入针32并收容保持在装置主体18的内部。该插入针32为了能够容易穿刺患者的皮肤S,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构成。插入针32具有向顶端(Z1方向)侧延伸的针部72和形成于该针部72的基端(Z2方向)侧的翼状部7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插入针32通过1张薄板状的金属板采用任意的成形方法(例如冲压成形)被折曲,一体形成针部72和翼状部74。由此,插入针32即使由薄板状的金属材料成形也可确保充分的强度,且可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针部72的顶端部的一部分被切掉,形成为具有容易穿刺于皮肤S的锐角(锋利性)。该针部72随着金属材料的折曲,形成为Y1方向侧开口的截面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内表面作为插入针侧槽部76,以沿着轴向的方式延伸设置。该插入针侧槽部76从顶端延伸到包含翼状部74的插入针32的基端,临时卡定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
翼状部74是薄板状的金属材料向插入针侧槽部76的相反方向折叠的长方形状的部位,形成为2张(一对)翼状部74重叠。一对翼状部74以与头部30的头部侧保持板144(参照图3)的板厚大致一致的间隔沿Y2方向延伸。此外,在一对翼状部74的平面部分,分别穿设矩形状的插入针侧安装孔78。
插入针32如图4和图5所示,在将传感器单元50临时卡定于插入针侧槽部76的状态下,被保持在装置主体18内。传感器插入装置10通过利用移动机构20向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顶端方向(Z1方向)的移动,进行向患者的体内插入(穿刺)检测部14和插入针32。接着,具体地说明进行该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各构件。
图6A是表示图3的外壳26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VIB-VIB剖视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外壳26沿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构成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框架。该外壳26优选由刚性比较高的树脂材料成形,以使移动机构20、固定构件38、导向构件40(参照图3)能够保持在框架内部。外壳26从上部侧朝向下部侧依次形成有基端圆筒部80、延伸部82和顶端安装部84。
外壳26的基端圆筒部80形成为有底筒状,该有底筒状具有构成外壳26的上端部且俯视形成为椭圆形状的上底部80a、和从该上底部80a的缘部朝向顶端侧延伸的侧周部80b。基端圆筒部80由上底部80a和侧周部80b包围内部空间86,该内部空间86俯视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上下贯穿基端圆筒部80。在内部空间86,从上底部80a的上表面开口部,收容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此外,基端圆筒部80的、围绕内部空间86的宽度方向(Y方向)侧的一对内壁86a的内表面形成为齿条状(参照图3等)。具体而言,一对内壁86a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呈锥状地分别具有3段厚的齿88(以下,将各齿从基端侧依次称为第1齿88a、第2齿88b、第3齿88c)。
外壳26的一对延伸部82与基端圆筒部80的侧周部80b中的、椭圆形状的长轴(Y方向)侧的侧周部80b连续设置。一对延伸部82以规定长度向顶端方向延伸,在其顶端部形成顶端安装部84。该延伸部82以沿着基端圆筒部80的侧周部80b的方式,形成为截面圆弧状,确保足够的刚性。此外,延伸部82在从基端圆筒部80的顶端面离开规定间隔的位置,具有向内侧突出的一对基端侧突出片90。因而,在基端圆筒部80的顶端面和一对基端侧突出片90的上表面之间,夹设规定间隔的间隙90a。在该间隙90a中配置固定构件38(参照图3)。
外壳26的顶端安装部84是安装保持滑动机构28(参照图3)的部位,与一对延伸部82的顶端部相连,由沿前后方向(X方向)延伸的一对安装臂92构成。各安装臂92形成从延伸部82沿前后和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92a、从该上边92a的外侧缘朝向顶端侧的侧边92b、从该侧边92b进一步朝向外侧方向去的卡合边92c、和在侧边92b的后侧与卡合边92c正交的纵边92d,通过相邻的边彼此互相增强,提高安装臂92的刚性。另外,一对安装臂92在侧边92b内表面的规定位置(靠近后方且侧边92b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部),设有外壳侧凹部94(参照图6B)。
图7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滑动机构28的要部立体图。
如图3和图7所示,装置主体18的滑动机构28是以下的机构,即,在传感器12(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在外壳26正下方(顶端部)保持留置构件24,并且在该留置构件24的前方(X1方向)位置保持传送器16,插入动作后,使传送器16朝向留置构件24滑动。
滑动机构28具备安装于外壳26的滑动机构主体96、能够与该滑动机构主体96相对地移动的滑动件98、和向X2方向对该滑动件98施力(按压)的滑动件弹簧100。
滑动机构主体96在顶端(Z1方向)侧具备形成为平板状的主体基部102。该主体基部102由俯视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的后台部102a、和与该椭圆形状的短轴方向的一边(前方侧的边)相连的矩形状的前台部102b构成。后台部102a和前台部102b相连的主体基部102的上表面成为传送器配置部120。此外,在后台部102a的大致中央部分,穿设矩形状的留置构件用窗104,该留置构件用窗104形成为与留置构件24的平面形状大致一致的大小。在留置构件用窗104上预先配置留置构件24。另外,在主体基部102的上表面,配设一对侧方壁部106、后方壁部108、一对滑动件引导件110。
一对侧方壁部106立设于后台部102a的长轴方向(Y方向)的两端部,在前后方向(X方向)互相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各侧方壁部106的上端部,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106a,在该凸缘部106a和主体基部102之间形成间隙106b。该间隙106b在将外壳26安装在滑动机构主体96上的情况下,供安装臂92的卡合边92c(参照图6A)插入。
后方壁部108位于一对侧方壁部106的后方且之间,以与该侧方壁部10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延伸设置。该后方壁部108在宽度方向(Y方向)两侧,设有沿前后贯穿该后方壁部108的滑动件插通孔112。此外,在后方壁部10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后面侧,形成配置滑动件弹簧100的弹簧配置孔114。
另外,在后方壁部10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上表面(弹簧配置孔114的上方),形成滑动件卡定部116。滑动件卡定部116由具有规定粗细的角状棒构成,从后方壁部108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在规定高度位置形成为平面コ字形状,并向后方延伸。该滑动件卡定部116作为限制滑动件98的滑动的卡定机构而发挥作用。
此外,在后方壁部108的宽度方向侧面,突出形成滑动机构侧凸部118。该滑动机构侧凸部118在外壳26和滑动机构主体96的安装状态下,被卡合于外壳侧凹部94(参照图6B),进一步巩固其安装状态。
一对滑动件引导件110在一对侧方壁部106之间且留置构件用窗104的前方,互相平行地延伸设置。在该一对滑动件引导件110的内侧,形成传送器配置部120。
另一方面,滑动机构28的滑动件98相对于滑动机构主体96沿前后(X方向)能够滑动地被安装。滑动件98的滑动动作用于相对于预先配置在留置构件用窗104的留置构件24,使配置在传送器配置部120的传送器16移动并连接(一体化)(也参照图19A~图19C)。
滑动件98俯视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状,以围绕上述的滑动机构28后方壁部108和滑动件引导件110的方式,被安装在滑动机构主体96上。该滑动件98具有:沿左右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滑动件侧连结部122;从该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左右两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一对保持臂124;保持滑动件弹簧100的滑动件弹簧用突起126;以及操作滑动件98的移动时机的滑动件操作片128。
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长度方向(Y方向)的宽度形成为与滑动机构主体96的一对滑动件插通孔112间相对应的长度,架设两端部的一对保持臂124。在该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有滑动件弹簧用突起126和滑动件操作片128。
一对保持臂124是从滑动件侧连结部122向前方(X1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的板状的构件,在其前方端部设有滑动件侧钩部130。滑动件侧钩部130从保持臂124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后部侧的端面形成为与保持臂124正交。此外,滑动件侧钩部130仅上部侧连结于保持臂124的内表面,其下部侧成为供滑动件引导件110能够插通的空洞(槽)131。
另外,在靠近一对保持臂124的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内表面,在传感器12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在将留置构件24配置在留置构件用窗104的状态下,延伸设置保持留置构件24的肋132。通过该肋132连结于滑动件侧连结部122,可抑制保持臂124的摆动,也作为确保平行性的加强构件而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滑动件弹簧用突起126是从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圆柱形状的部位,在滑动机构主体96上组装了滑动件98的状态下,与弹簧配置孔114相向。
此外,滑动件操作片128从滑动件侧连结部122的上表面在规定高度的位置向前方延伸,并沿上下方向能够弹性变形。滑动件操作片128的前方部分形成与后方部分相比板厚变厚的台阶部128a,该台阶部128a能够卡定于滑动机构主体96的滑动件卡定部116(角状棒)。
滑动机构28在滑动机构主体96上组装了滑动件98和滑动件弹簧100的状态下,滑动件侧连结部122被配置在后方壁部108的后方。此外,一对保持臂124插通滑动件插通孔112地朝向前方,而且通过一对滑动件引导件110的外侧,延伸到主体基部102的前台部102b的前端部。
此外,滑动件弹簧100的一端部插入滑动机构主体96的弹簧配置孔114中,滑动件弹簧100的另一端部嵌入滑动件98的滑动件弹簧用突起126。
另一方面,滑动件98的滑动件操作片128卡定于滑动机构主体96的滑动件卡定部116。即,通过台阶部128a钩挂于滑动件卡定部116的角状棒,滑动件98的移动(滑动)被限制。在该滑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滑动件弹簧100收缩地配设。因而,滑动件弹簧100成为对滑动件98的滑动件侧连结部122向远离后方壁部108的方向(后方)施力的状态。
滑动机构28如上所述通过组装滑动机构主体96、滑动件98、滑动件弹簧100,使滑动件98在规定的时机向后方滑动。此外,滑动机构主体96在组装滑动件98时,被组装成留置构件24与留置构件用窗104重叠。
装置主体18如上所述,组装有各构件的滑动机构28被安装在外壳26的顶端安装部84(也参照图6A和图6B)。在该情况下,从一对安装臂92的前方插入滑动机构主体96。具体而言,使安装臂92的卡合边92c卡合于侧方壁部106的凸缘部106a与主体基部102的间隙106b并朝向后方插入。由此,安装臂92被夹入后方壁部108的侧面和侧方壁部106的侧面,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滑动机构28插入(滑动),该滑动机构28被安装在外壳26上。此时,滑动机构28的侧方壁部106的后端面插入直到与安装臂92的纵边92d抵接时,滑动机构主体96的滑动机构侧凸部118与外壳侧凹部94卡合。由此,能够防止滑动机构28从外壳26脱落。
返回图3,设于装置主体18的移动机构20,由头部30、进给弹簧34和复位弹簧36构成。头部30被配设成,在装置主体18(外壳26)内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
图8A是图3的头部30的立体图,图8B是图3的头部30的侧视图。头部30在一对延伸部82(参照图4)之间沿上下方向能够滑动地配设,具备:俯视椭圆形状的椭圆板(头部基部)134;形成于椭圆板134的长轴方向(Y方向)的两端部的头部侧引导部136;从椭圆板134的上表面向上方(Z2方向)延伸的一对头部侧臂部138;从椭圆板134的下表面向下方(Z1方向)突出的下侧突出部140;贯穿椭圆板134的多个头部侧插通孔142;以及从下侧突出部140的下部进一步向下方突出的头部侧保持板144。
椭圆板134是在表面具有头部侧引导部136、头部侧臂部138、下侧突出部140的基台,被构成为接受作为移动机构20的动力源的进给弹簧34和复位弹簧36的作用力(按压力)的部位。椭圆板134能由与外壳26相同的材料形成,被形成为长轴方向的尺寸与一对延伸部82的内径大致一致,且具有规定的板厚。由此,椭圆板134具有足够的刚性,即使从进给弹簧34和复位弹簧36被赋予作用力,形状也被维持。
被形成在椭圆板134的两端部的一对头部侧引导部136从椭圆板134的上表面向上方向(Z2方向)延伸,其外表面形成为与延伸部82的内表面大致一致的圆弧形状。即,一对头部侧引导部136的外表面由延伸部82的内表面滑接,由此头部3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和旋转被限制,仅上下方向的移动被导向。
一对头部侧臂部138设于椭圆板134的大致中央位置(轴心部),从与椭圆板134相连的下侧连结部138a,经由构成中间部分的平板状延伸部138b,向上方延伸,在其上端部形成头部侧钩部146。头部30通过该头部侧钩部146卡定于固定构件38(参照图4),被保持在外壳26的大致中间部。
此外,一对头部侧臂部138被配设成,侧视(参照图8B)在前后方向(X方向)互相相邻,正面看平板状延伸部138b正好重合。另外,下侧连结部138a的与椭圆板134的连结部分形成为宽度大且趋向上方而宽度变窄的锥形状,增强下侧连结部138a,抑制头部侧钩部146的锥面侧的摆动。此外,一对头部侧钩部146的钩挂部分向与下侧连结部138a的锥形状同方向地突出,正面看该钩挂部分成为交错突出的状态。即,头部侧臂部138卡定于固定构件38时,形成头部30的中心轴被牢固地保持的状态,能防止因规定的操作以外的影响(例如,因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振动、外力造成的冲击等)造成的头部侧钩部146的卡定解除。
另一方面,下侧突出部140被形成在从椭圆板134的下表面中央部突出规定长度的圆柱状的部位。
此外,设于椭圆板134的头部侧插通孔142被穿设在围绕头部侧臂部138的四周(前后左右)的4个部位。4个头部侧插通孔142的、隔着头部侧臂部138相向的一对形成为相同形状。具体而言,椭圆板134的长轴方向上的一对第1头部侧插通孔142a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短轴方向上的一对第2头部侧插通孔142b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导向构件40(参照图3)的第1和第2引导臂166、168被插通在各一对头部侧插通孔142a、142b中。
头部侧保持板144具有安装保持插入针32的功能,在下侧突出部140的下部,正面看设于左(Y2方向)侧。该头部侧保持板144形成为平板状,向下方(顶端方向)突出。此外,在头部侧保持板144的平板面的两面,设有形成为趋向下方向而变薄的锥形状的卡合突起148。该卡合突起148正面看形成为与插入针32的插入针侧安装孔78(参照图5)大致一致的矩形状,嵌入插入针侧安装孔78。即,在将插入针32安装在头部30的情况下,以由插入针32的2个翼状部74夹持头部侧保持板144的方式,将卡合突起148插入插入针侧安装孔78。由此,插入针32被可靠地保持于头部30。
返回图4,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20相对于上述的头部30,在椭圆板134的上部侧配设进给弹簧34,并且在下部侧配设复位弹簧36。在该情况下,进给弹簧34的弹性力被设定为比复位弹簧36的弹性力大。
进给弹簧34在头部30的椭圆板134和固定构件38之间,围绕一对头部侧臂部138地配设。该进给弹簧34比头部侧臂部138形成得短,但是在头部30卡定于固定构件38的状态下(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沿轴向收缩,向下方向对椭圆板134(即,头部30)施力。因而,进给弹簧34在进行插入动作时,作为使头部30向顶端方向移动的动力源而发挥作用,由装置主体18的顶端部赋予将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插入(穿刺)至患者的体内的穿刺力。
此外,复位弹簧36在外壳26的顶端安装部84上表面,以包围导向构件40的周围的方式配设。在该情况下,复位弹簧36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成为不与头部30接触的状态。并且,随着插入动作,在头部30向顶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收缩,赋予向基端方向推回头部30的作用力。
这样,移动机构20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头部30被固定构件38保持在外壳26的大致中间位置(待命位置)。该保持状态通过规定的操作解除时,沿着导向构件40的引导件向顶端方向移动。
图9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固定构件38的立体图,图9B是图3的固定构件38的俯视图,图9C是图9A的IXC-IXC剖视图。图10A是图3的导向构件40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XB-XB剖视图,图10C是图10A的XC-XC剖视图。
固定构件38配设于外壳26的基端圆筒部80和基端侧突出片90的间隙90a(参照图6A)中,如上所述,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具有保持头部30的功能。如图9A~图9C所示,固定构件38具备:设于上下方向大致中间部的中间圆板(固定基部)150;从该中间圆板150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固定构件侧臂部152;以及从该中间圆板15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引导腿部154。
中间圆板150被构成为接受进给弹簧34的作用力(按压力)的部位,形成为外径和板厚与外壳26的间隙90a大致一致的圆板形状。因而,固定构件38通过被插入间隙90a中而牢固地被固定保持于外壳26。此外,在中间圆板150的大致中央部,穿设矩形状的固定构件侧插通孔156,一对头部侧臂部138(参照图8A)被插通在该固定构件侧插通孔156中。
一对固定构件侧臂部152在固定构件侧插通孔156的左右宽度方向(Y方向)的侧部,形成为在前后方向板厚薄的板状,向上方延伸规定长度。在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上部,在内侧形成供头部侧臂部138的头部侧钩部146卡定的保持用突出部158。该一对固定构件侧臂部152与头部侧臂部138的配置位置相匹配地,被配设于侧视在前后方向互相偏离的位置。此外,保持用突出部158通过形成为从靠近上部的规定位置向内侧宽度变宽的锥形状,向内侧方向的倾斜被控制,能够使头部侧钩部146的卡定更加可靠。
一对引导腿部154连结于中间圆板15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规定长度。该一对引导腿部154相对于固定构件侧臂部152,在中间圆板150的周向形成在偏离了90度的位置。此外,如图9C所示,引导腿部154在宽度方向外侧沿着延伸方向形成固定构件侧槽部160,在该固定构件侧槽部160的下部侧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固定构件侧钩部162。固定构件侧钩部162卡定导向构件40的第2引导臂168。
如图10A~图10C所示,导向构件40具有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时,对头部30的顶端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功能,且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插入后,与头部30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动。作为实现这样的动作的结构,导向构件40具备:形成在下部侧的圆环部164;从该圆环部164的左右宽度方向(Y方向)的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第1引导臂166;以及从该圆环部164的前后方向(X方向)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第2引导臂168。
圆环部164形成为具有规定的粗细的环状,立设支承第1和第2引导臂166、168。该圆环部164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被配置在外壳26的顶端部(一对安装臂92)的内侧(参照图4)。此外,在圆环部164的内周面的第1引导臂166接近位置,如图10C所示,形成有立起用槽部170,该立起用槽部170与卡定臂44卡定地支承立起状态。
一对第1引导臂166形成为能够插通于头部30的第1头部侧插通孔142a(参照图8A)的截面形状,向上方延伸规定长度。此外,第1引导臂166的上端部的宽度方向外侧被切削成锥形状。另外,第1引导臂166沿着该切削面,具有在宽度方向摆动自如的摆动卡合片172。
摆动卡合片172的一端部连结于第1引导臂166的上端,另一端部以该连结部分为基点能够摆动。即,摆动卡合片172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在宽度方向上扩展,另一端部与延伸部82的内表面接触。并且,通过插入动作(向头部30的顶端方向的移动),随着头部侧插通孔142的抵接,向闭合方向(第1引导臂166侧)摆动地使头部30通过。另外,在头部30向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摆动卡合片172的另一端部与头部侧引导部136抵接,从头部30向基端方向的移动力被传递到导向构件40,该导向构件40与头部30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动。
此外,在一对第1引导臂166的内侧,分别刻设臂槽174,该臂槽174从第1引导臂166的上部延伸到与该第1引导臂166相连的圆环部164的下端部。在一对臂槽174的一侧,插入传感器单元50(参照图5)的传感器侧引导边62,在相反侧的另一侧,插入头部30的头部侧保持板144。即,导向构件40在头部30移动时,能够由臂槽174朝向顶端方向引导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在该臂槽174的大致中间部,设有朝向内侧略微突出的一次卡定突起174a。该一次卡定突起174a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与传感器单元50的传感器侧引导边62的顶端部抵接,能够阻止传感器单元50从临时停留的插入针32脱落。
一对第2引导臂168形成为能够插通于头部30的第2头部侧插通孔142b的截面形状,以与一对第1引导臂166大致一致的长度延伸,且在其上端部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导向构件侧钩部176。该第2引导臂168进入形成在固定构件38的引导腿部154的固定构件侧槽部160,导向构件侧钩部176与固定构件侧钩部162卡合。由此,导向构件40在顶端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被固定构件38保持。此外,在导向构件40向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2引导臂168(导向构件侧钩部176)由固定构件侧槽部160导向。
返回图2和图4,在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装置主体18(外壳26)的基端(Z2方向)侧,安装推压件22。该推压件22具有在进行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的情况下,解除被固定构件38保持(卡定)的头部30的卡定的功能。推压件22被安装成,与装置主体18相对地能够向顶端方向(Z1方向)位移,随着该位移,解除头部30的卡定。即,移动机构20通过推压件22的操作,实施向头部30的顶端方向的移动(插入动作)。
图11A是图3的推压件22的后视图,图11B是图11A的XIB-XIB的剖视图,图11C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的要部立体图。
如图3和图11A~图11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推压件22形成为有底筒状,具有覆盖装置主体18(外壳26)的上部的外筒178、和设于该外筒178的内部的一对操作件180。
外筒178被安装成覆盖装置主体18的上部(基端侧)。外筒178的上底部178a俯视形成为面积比外壳26的基端圆筒部80稍大的椭圆形状。与上底部178a的周缘部相连的侧周部178b围绕基端圆筒部80和延伸部82的一部分地朝向顶端(Z1方向)延伸。此外,在外筒178的侧周部178b的后面(X2方向)侧,在靠近顶端部处形成有缺口部182。另外,在该缺口部182的上边,设有朝向顶端方向延伸的推压件侧按压片184。该推压件侧按压片184形成为顶端部能够插入滑动机构28的滑动件卡定部116内的形状,比侧周部178b的顶端稍长地延伸。在将推压件22安装在装置主体18上的状态下,该顶端部和滑动机构28的滑动件操作片128相向。
此外,一对操作件180从上底部178a的下表面朝向顶端侧地垂下。该操作件180具有:在上部侧与外筒178连结的操作件侧连结部180a;从该操作件侧连结部180a向顶端部延伸的中间摆动部180b;以及形成在顶端部的操作件侧钩部186。操作件侧连结部180a形成为基端侧宽度大且朝向顶端侧去而成为宽度窄的锥形状,牢固地支承中间摆动部180b和操作件侧钩部186。中间摆动部180b形成为薄板状,与操作件侧连结部180a相连,由此,使顶端部的操作件侧钩部186在板厚方向上摆动自如。
一对操作件侧钩部186具有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钩挂部186a、和在该钩挂部186a的相反侧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186b。一对钩挂部186a形成为能够卡合于围绕外壳26的内部空间86的多个齿88之间的形状(具有倾斜面和卡定面的直角三角形形状)。此外,一对抵接部186b形成为比钩挂部186a的前后的厚度薄的矩形状的突出片187,关于前后方向(X方向)的位置,设于彼此不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正面看左侧的操作件180在钩挂部186a的后方附近形成突出片187,右侧的操作件180在钩挂部186a的前方附近形成突出片187。
如图4所示,推压件22被安装成从外壳26的上方覆盖,由此从外壳26的上表面开口部朝向内部空间86地插入操作件180。此时,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沿着上表面开口部地对操作件侧钩部186导向,钩挂部186a卡合于外壳26的上底部80a(壁面)。在该状态下,操作件侧钩部186的钩挂部186a的倾斜面与第1齿88a的倾斜面抵接,操作件180(即,推压件22)的晃动被抑制。推压件22通过该操作件180的卡合,防止从外壳26的脱落。
此外,在进行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的情况下,通过使推压件22向装置主体18的顶端方向变位(即,向顶端方向压入推压件22),操作件180也同时位移。该位移时,操作件侧钩部186向内侧弯曲,越过第1齿88a,随着向该内侧的弯曲,操作件180的抵接部186b与头部侧臂部138(头部侧钩部146)抵接。在这里,抵接部186b如上所述,一对突出片187分别设于靠近前后的位置,固定构件38的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配设位置在前后产生偏离(参照图11C)。因此,突出片187即使向内侧弯曲,也不会与固定构件38的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碰撞。即,突出片187只与头部侧钩部146抵接,解除该头部侧钩部146从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卡定。由此,头部30从固定构件38脱离。
接着,具体地说明使传感器单元50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留置构件24、和连接于传感器单元50的传送器16。图12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留置构件24的要部分解立体图,图12B是放大地表示组装状态的留置构件24的要部立体图。此外,图13A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传送器16的要部立体图,图13B是图13A的XIIIB-XIIIB剖视图。
留置构件24如上所述,是保持并使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构件。该留置构件24具有被配置于滑动机构28的基座42、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该基座42的卡定臂44、和贴附于患者的皮肤S且使基座42留置在该皮肤S上的粘着纸46(参照图3)。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基座42形成为供传送器16从前部能够滑动插入的形状。即,通过基于滑动机构28的传送器16的滑动动作,传送器16被插入基座42。该基座42具有:俯视形成为长方形状的下表面侧的台部190;立设于该台部190的长度方向(Y方向)两端部的一对侧壁部192;连结该一对侧壁部192间的后壁部194;形成在台部190的大致中央部的基座侧轴支承部196;以及与该基座侧轴支承部196相邻地穿设于台部190的收纳孔198。
台部190的、由侧壁部192和后壁部194围绕的面,为传送器16的配置面。
一对侧壁部192在台部190的宽度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在其内侧部分形成一对保持槽200,而且在一对保持槽200的相反侧(台部190的长度方向外侧)形成一对引导槽202。此外,在侧壁部192的靠近后部侧的内表面,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基座侧凸部204。
保持槽200形成为供后述的传送器16(参照图3)的侧方突出部218能够插入的宽度。即,在传送器16相对于基座42滑动插入时,通过保持槽200和侧方突出部218的卡合,传送器16被基座42(留置构件24)保持。另一方面,引导槽202形成为供滑动件98的肋132(参照图7)能够插入的宽度。在将基座42配置在滑动机构28上的状态下,由形成留置构件用窗104的内壁面限制基座42的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由肋132限制基座42的上下的移动,由此留置构件24被滑动机构28保持(参照图3)。此外,在滑动件98的滑动动作时,该滑动件98由引导槽202引导。
如图12A所示,连结侧壁部192间的后壁部194规定传送器16的滑动界限。
基座侧轴支承部196是能够旋转地轴支承卡定臂44的部位,包括:形成于台部190,与收纳孔198相连的缺口槽206;以及在比台部190的上表面稍高的位置,隔着该缺口槽206形成的一对轴支承用突起208。轴支承用突起208被插入卡定臂44的轴孔214a并轴支承卡定臂44。此外,缺口槽206作为卡定臂44的旋转时的退避部而发挥作用。
收纳孔198形成为矩形状,设于距台部190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靠近左(Y2方向)侧的位置。收纳孔198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比正面看卡定臂44时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即,收纳孔198能够收纳旋转并倾倒的状态的卡定臂44。
另一方面,卡定臂44具有在Y1方向形成的延伸卡定部210、从和该延伸卡定部210的侧部向Y2方向延伸的L字部212。
延伸卡定部210在下部(Z1方向)侧设有轴承214,在从该轴承214延伸的上部形成卡定臂侧钩部216。轴承214具有在宽度方向贯穿的轴孔214a,在将卡定臂44安装在基座42上的情况下,轴支承用突起208被插入该轴孔214a。另一方面,卡定臂侧钩部216是在传感器单元50向顶端方向移动时,与传感器侧钩部64的爪64a(参照图5)钩挂的部位。
L字部212以能够插入导向构件40的圆环部164内表面的立起用槽部170(参照图10C)的长度沿Y2方向延伸,形成为在其延伸端部朝向上部方向去的形状(L字形状)。该L字部212在第1引导臂166的内侧被支承于立起用槽部170。由此,卡定臂44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被保持为从基座42立起的状态。
返回图3,粘着纸46的即使贴附于患者的皮肤S也不容易剥落的具有足够的粘贴力的粘着剂被涂敷在下表面(面临顶端的面)侧。此外,在粘着纸46的上表面(面临基端的面)中的、与基座42相向的部分,也涂敷粘着剂。因而,在基座42上贴附有粘着纸46的状态的留置构件24能够配置在滑动机构28上(参照图1)。
如13A图所示,传送器16具备滑动插入于基座42并被保持的大致长方形状的壳体。在该传送器16的壳体内部,设有处理图5所示的传感器单元50(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检测出的血糖值(电流值)的电气(电子)回路构造(未图示)。在该情况下,作为电气回路的构成构件,列举有将传感器的检测部14检测出的电流值变换为电压值的电流电压变换器、放大电压值的放大器、向外部无线(或有线)发送电压值(信号值)的发送器、向各设备供给电力的电池、和电连接各设备的电路基板等。另外,当然电气回路的构造可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电路基板上安装对信号值进行规定的处理的个人计算机等。
在传送器16的长度方向(Y方向)两端部,延伸设置板厚比主体部分薄的一对侧方突出部218。该侧方突出部218卡合于基座42的保持槽200(参照图12A),使基座42保持传送器16。此外,在传送器16的侧面的靠近后部规定位置,形成传送器侧凹部220。该传送器侧凹部220在传送器16被滑动插入的情况下,通过与基座42的基座侧凸部204卡合,能够抑制从基座42脱落。
另外,传送器16从下表面到后部形成连接端子凹部222,传感器单元50(参照图5)被插入该连接端子凹部222。连接端子凹部222俯视位于距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靠近右(Y1方向)侧的位置,具有在传送器16的下表面开口且形成为矩形状的第1空间222a、和与该第1空间222a的上侧相连且平面面积小的第2空间222b。第1空间222a能够收容传感器单元50的传感器12和卡定构件52,第2空间222b能够收容连接构件54。另外,传送器16的第2空间222b的前部侧形成为锥面224,该锥面224成为能够电连接于连接构件54(导电性端子部)的导电性连接面。此外,第2空间222b形成为趋向后部侧而变大的锥形状,以使连接构件54容易被滑动插入。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基本上像以上那样地形成,接着说明使用该传感器插入装置10插入以及留置传感器12的动作。
图14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时的传送器16的安装的立体图。
在使用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情况下,相对于传感器插入装置10进行传送器16的配置,该传感器插入装置10处于在位于装置主体18的内部的移动机构20上预先安装有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且在装置主体18的顶端部安装有滑动机构28和留置构件24的状态(产品提供状态)。
在这里,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上述的产品提供状态下,设有安全机构226,以限制推压件22的顶端方向的位移(移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机构226由介于滑动机构28的传送器配置部120与推压件22的顶端部之间的固定支承棒226a构成。安全机构226的固定支承棒226a在传送器配置部120支承推压件22,由此限制推压件22的位移,而且传送器16变得无法配置。即,在安装传送器16的情况下,需要卸下固定支承棒226a。由此,在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使用时,能够避免忘记解除安全机构226等的问题。
在将传送器16安装到传感器插入装置10上后,如图1所示,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定位于患者的皮肤S上的适当位置(传感器12的插入位置)。
图15是表示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前的第1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
在将传感器插入装置10定位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位于外壳26的内部空间86的最上部。此外,传感器插入装置10利用头部30,在距装置主体18的顶端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外壳26的大致中间位置),成为保持有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第1状态。
在该情况下,头部30成为一对头部侧臂部138被卡定于固定构件38的一对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状态。此外,进给弹簧34在被夹持于头部30的椭圆板134与固定构件38的中间圆板150之间的状态下收缩。另外,导向构件40的导向构件侧钩部176(参照图10A)卡定于固定构件38的固定构件侧钩部162(参照图9C),成为向顶端侧垂下的状态。
另一方面,被安装在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顶端部的滑动机构28在第1状态下,滑动件98的滑动件侧连结部122位于接近滑动机构主体96的后方壁部108的位置,滑动件98的滑动件操作片128卡定于滑动件卡定部116,滑动件弹簧100在收缩的状态下被配置(参照图19A)。此外,留置构件24被保持于滑动件98的肋132地被配置在留置构件用窗104的上方。传送器16在与该留置构件24相邻的位置(传送器配置部120),成为侧面和前面的一部分被滑动件98的保持臂124围绕的状态。
另外,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位于留置构件24的上方且安装在头部30的顶端部的位置,传感器12的传感器侧钩部64(也参照图5)和留置构件24的卡定臂侧钩部216正对着。此外,传感器单元50通过传感器侧引导边62一次卡定于导向构件40的一次卡定突起174a,防止向顶端侧的不经意的落下。传感器插入装置10从该第1状态起进行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
图16是表示将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插入到患者的皮肤S上的第2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视图。
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使用者在进行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的插入动作的情况下,用单手把持推压件22,进行向顶端方向(Z1方向)压入的操作。由此,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进行越过外壳26的第1齿88a的第一级的位移。该推压件22的第一级的位移时,操作件180被第1齿88a导向而向内侧弯曲,由此,抵接部186b向内侧移动,向内侧推出头部侧臂部138的头部侧钩部146,其结果,头部侧臂部138和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卡定状态被解除。
由于该卡定状态的解除,收缩的进给弹簧34伸长,将头部30向顶端方向迅猛地地推出。由此,使安装在该头部30的顶端部的传感器12(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与头部30一起向顶端方向移动,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被插入与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顶端部相向的患者的皮肤S。在该头部30的移动时,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沿着第1引导臂166的臂槽174被引导。此外,头部30通过头部侧引导部136被延伸部82引导,并且第1和第2头部侧插通孔142a、142b被第1和第2引导臂166、168引导,由此,不会使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倾斜地向顶端方向移动。另外,在头部30的移动时,第1引导臂166的摆动卡合片172随着第1头部侧插通孔142a的抵接,向闭合方向(第1引导臂166侧)摆动,使头部30通过。
传感器插入装置10通过这样地进行插入动作,在装置顶端的插入位置,成为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被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的第2状态。在该第2状态下,从侧面方向观察传感器单元50和卡定臂44时(参照图17),成为传感器侧钩部64卡定于卡定臂侧钩部216的状态。即,成为立起状态的卡定臂44利用向顶端方向移动来的传感器单元50的移动力,卡定臂侧钩部216进入传感器侧钩部64。其结果,在插入位置,成为卡定臂44保持传感器单元50的状态。
此外,在第2状态下,由于头部30的顶端方向的移动,被配置在头部30的顶端侧的复位弹簧36收缩。由于该复位弹簧36的收缩,头部30向顶端方向的移动力被吸收,因此,能够使插入针32相对于患者的皮肤S的穿刺力为适当的大小。
图18是表示插入针32从传感器12脱离了的第3状态的局部主剖视图。
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成为第2状态后,立刻变换为图18所示的第3状态。即,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第2状态下,由于收缩的复位弹簧36产生反作用力而伸长,使向顶端方向移动的头部30向基端方向移动。此时,插入针32随着头部30的移动向基端方向被拉回,然而临时停留于插入针32的传感器单元50被维持被留置构件24保持的状态(传感器侧钩部64卡定于卡定臂侧钩部216的状态)。
因而,在该第3状态下,传感器单元50被留置在插入位置,插入针32从该传感器单元50脱离。在该情况下,传感器单元50利用卡定臂44以立起状态被留置构件24保持。
此外,在头部30的基端方向的移动时,导向构件40的摆动卡合片172与头部侧引导部136抵接,从头部30向基端方向的移动力被传递到导向构件40,该导向构件40与头部30一起向基端方向移动。因此,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第3状态下,成为导向构件40从滑动机构28分离了的状态。
图19A是具体地表示传送器16的滑动动作前的情况的侧剖视图,图19B表示传送器16的滑动动作后的第4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9C是表示使传感器插入装置10从患者的皮肤分离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第3状态后,通过使传送器16滑动移动,变换为进行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的连接的第4状态。另外,传感器插入装置10由于装置主体18和留置构件24经由肋132连接,从而无法使传感器插入装置10从皮肤S分离,直到肋132对留置构件24的保持被解除。因而,防止在传送器16未被连接的状态下,传感器插入装置10被卸下。肋132对留置构件24的保持的解除随着传送器16的滑动移动而实现。
在该情况下,使用者进行将把持着的推压件22进一步向顶端方向(Z1方向)压入的操作。由此,推压件22的操作件180进行越过外壳26的第2齿88b的第两级的位移。在该推压件22的第两级的位移时,操作件180被第2齿88b导向而向内侧弯曲,然而抵接部186b从固定构件38的固定构件侧臂部152的配设位置偏离地形成,由此,能够使操作件180和固定构件侧臂部152不接触地弯曲,能容易地进行推压件22的位移。
如图19A所示,传感器插入装置10在第1~第3状态下,推压件22的推压件侧按压片184位于滑动机构28的滑动件操作片128的上方。若从该状态起进行推压件22的第两级的位移,则如图19B所示,形成于推压件22的下部的推压件侧按压片184能够压入滑动件操作片128。所述的、滑动件98的滑动件操作片128和滑动机构主体96的滑动件卡定部116的卡定状态被解除,滑动件98在滑动件弹簧100的按压作用下向后方向进行滑动移动。
随着该滑动件98的滑动移动,被保持臂124(滑动件侧钩部130)保持的传送器16也向后方向移动。由此,传送器16从前方滑动插入基座42,一边被保持槽200导向一边移动到与后方壁部108抵接。
随着该传送器16的移动,在基座42的大致中央位置处于立起状态的传感器单元50和卡定臂44与传送器16抵接地被压倒。即,卡定臂44随着与传送器16的抵接,以轴承214为中心旋转地向后方倾倒,由于传感器单元50也与该传送器16抵接,传感器基部56的连结部分56a被折弯地向后方倾倒。此时,卡定臂44通过倒入收纳孔198中而被该收纳孔198收纳。
另一方面,由于传送器16而倾倒的传感器单元50随着传送器16的滑动移动,进入连接端子凹部222内。即,传感器12和卡定构件52被收容在第1空间222a中,连接构件54被收容在第2空间222b中。此时,通过第2空间222b形成为锥形状,能够将连接构件54容易地引导至第2空间222b内。然后,在将传送器16插入了基座42的状态下,连接构件54的锥面(导电性端子部)连接于第2空间222b内的锥面224(导电性连接面),由此,能够将传感器12检测出的血糖值(电流值)可靠地送往传送器16。
此外,字传送器16被插入基座42的状态下,保持着留置构件24的肋132从引导槽202脱离,保持状态被解除。因而,如图19C所示,能够将留置构件24(包含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从滑动机构主体96的留置构件用窗104拔出。由此,传感器插入装置10能够将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利用移动机构20将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插入患者的体内,能够在其插入位置使传感器12和传送器16连接并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由此,无需通过手工作业连接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的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能够在短时间进行传感器12的插入和留置作业,能降低患者的负担。
此外,因为传感器插入装置10随着利用了移动机构20的传感器单元50的移动,传感器12被安装在留置构件24上,所以能够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地安装传感器12和留置构件24,能够更高效率地进行传感器12的插入和留置作业。
另外,留置构件24利用卡定臂44保持(卡定)传感器单元50,由基座42将传感器单元50在与传送器16连接的状态下保持,由此,在患者的皮肤S上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的连接,能够稳定地继续传感器12对生物体信息的检测。
在该情况下,滑动机构28朝向基座42使传送器16滑动并插入保持于留置构件24,由此能够简单地使传感器单元50和传送器16连接。
此外,传感器插入装置10通过使推压件22向装置主体18的顶端方向2级位移这样的简单的操作,能够将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插入至患者的体内,进一步使传感器12的传感器基部56和传送器16连接,留置在患者的皮肤S上。
另外,在传感器插入装置10的动作的说明中,阶段性地说明了推压件22的两级的位移,但是使用者当然可以使推压件22在第一级和第两级之间没有间隔地连续位移。即,使用者通过一次压入推压件22的操作,能使传感器插入装置10变换为第1~第4状态。
此外,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具有安全机构226,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使传感器单元50和插入针32不经意地向顶端方向移动而穿刺插入针32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地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9)

1.一种传感器插入装置(10),使测量被测量者的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12)的检测部(14)插入该被测量者的体内,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插入装置(10)包括:
装置主体(18);以及
移动机构(20),设于上述装置主体(18),通过使上述传感器(12)与穿刺于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的插入针(32)一起移动,由此将上述检测部(14)和上述插入针(32)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
在上述装置主体(18)上,安装有对包含上述传感器(12)的生物体信息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器(16),
在上述检测部(14)被插入于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的插入位置,使该信号处理器(16)与上述传感器(12)连接并留置在上述被测量者的皮肤上,
该传感器插入装置(10)还具备留置构件(24),该留置构件(24)配置在上述传感器(12)的移动路线上,随着由上述移动机构(20)使上述传感器(12)移动而被安装于该传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20)以使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能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18)相对移动的方式保持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
上述传感器插入装置(10)从第1状态成为第2状态,在上述第2状态后成为第3状态,在上述第3状态后成为第4状态,
上述第1状态是在距离上述装置主体(18)的前端部规定距离的位置保持着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的状态,
上述第2状态是如下状态:在上述装置主体(18)上安装有上述信号处理器(16)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向前端方向移动,由此上述检测部(14)被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在上述插入位置上述留置构件(24)保持着上述传感器(12),
上述第3状态是通过上述插入针(32)向基端方向移动,由此上述插入针(32)从上述传感器(12)脱离的状态,
上述第4状态是上述信号处理器(16)与位于上述插入位置的上述传感器(12)连接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20)具备:
可动部(30),其保持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
进给弹簧(34),其对上述可动部(30)施力而使其向上述装置主体(18)的前端方向移动;以及
复位弹簧(36),其被配置在隔着上述可动部(30)与上述进给弹簧(34)相对的位置,使上述插入针(32)向上述装置主体(18)的基端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20)具有将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插入针(32)维持在上述第1状态的安全机构(2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留置构件(24)具备:卡定部(44),其在上述插入位置保持上述传感器(12);基座部(42),其在该被保持的传感器(12)连接着上述信号处理器(16)的状态下保持该信号处理器(16);以及粘接部(46),将上述基座部(42)粘贴到上述被测量者的皮肤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置主体(18)的前端部设有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28),该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28)配置有上述留置构件(24),在上述检测部(14)被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之后,使上述信号处理器(16)朝向上述基座部(42)滑动并使其保持在上述留置构件(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具有朝向上述装置主体(18)的前端方向进行2级位移的推压件(22),
上述推压件(22)在第1级位移作用下,操作上述移动机构(20),使上述检测部(14)和上述插入针(32)插入上述被测量者的体内,在上述第1级位移后,在第2级位移作用下,操作上述信号处理器位移机构(28),使上述信号处理器(16)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44)是朝向上述传感器(12)立起、并在上述传感器(12)来到上述插入位置时卡定该传感器(12)的卡定片(44),
在上述传感器(12)卡定后,上述卡定片(44)由于上述信号处理器(16)的滑动而一边与该信号处理器(16)抵接一边倾倒,由此上述传感器(12)和上述信号处理器(16)被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插入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置主体(18)具备引导上述传感器(12)移动的引导构件(40),
上述引导构件(40)在上述传感器(12)移动时支承上述卡定片(44)的立起状态,在上述传感器(12)卡定后,解除上述卡定片(44)的立起状态的支承。
CN201280043694.6A 2011-09-09 2012-07-26 传感器插入装置 Active CN103781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7190 2011-09-09
JP2011197190 2011-09-09
PCT/JP2012/068952 WO2013035455A1 (ja) 2011-09-09 2012-07-26 センサ挿入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の動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422A CN103781422A (zh) 2014-05-07
CN103781422B true CN103781422B (zh) 2016-03-16

Family

ID=4783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3694.6A Active CN103781422B (zh) 2011-09-09 2012-07-26 传感器插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662071B2 (zh)
EP (1) EP2754392B1 (zh)
JP (1) JP6090795B2 (zh)
CN (1) CN103781422B (zh)
HK (1) HK1195469A1 (zh)
WO (1) WO2013035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5448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センサ挿入装置及びセンサ挿入方法
CN107811643B (zh) * 2013-05-15 2021-06-04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样本采集组件
CN103750818B (zh) * 2013-12-25 2016-03-30 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植入器
RU2017101849A (ru) * 2014-07-22 2018-08-22 Ф.Хоффманн-Ля Рош Аг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сенсора с защитой от повтор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US10456064B2 (en) 2014-09-03 2019-10-29 Nova Biomedical Corporation Subcutaneous sensor inserter and method
JP6698305B2 (ja) * 2014-10-31 2020-05-27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センサ挿入装置
CN105559796B (zh) * 2014-10-31 2021-06-25 爱科来株式会社 传感器插入装置
EP3026523B1 (en) * 2014-11-28 2019-08-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skin with sensor equipment
EP3251596B1 (en) * 2015-01-27 2020-01-01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Sensor insertion device and sensor insertion device set
WO2016143234A1 (ja) * 2015-03-11 2016-09-15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センサ挿入装置及び交換具
EP3097933B1 (en) * 2015-05-26 2019-09-04 Roche Diabetes Care GmbH Cartridge and inserter for a medical system
DE202016009211U1 (de) 2015-12-30 2024-04-08 Dexcom, Inc. Systeme für transkutane Analytsensoren
EP3409204B1 (en) * 2016-01-29 2023-08-30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vice
EP3698716B1 (en) * 2016-04-27 2022-03-30 PHC Holdings Corporation Biosensor
US10827955B2 (en) 2016-10-31 2020-11-10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056778A (zh) * 2016-11-09 2018-05-22 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传感器电极弹力式植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618900A1 (en) * 2017-05-05 2020-03-11 Sanofi Integrating electronics into the stopper of a cartridge
CN110612061A (zh) 2017-05-09 2019-12-24 安晟信医疗科技控股公司 用于连续葡萄糖监测器的传感器组件装置和方法
AU2018295116B2 (en) 2017-06-23 2021-07-15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s, applicators theref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WO2019054113A1 (ja) * 2017-09-14 2019-03-21 テルモ株式会社 挿入装置及び検出装置
US11331022B2 (en) 2017-10-24 2022-05-17 Dexcom, Inc. Pre-connected analyte sensors
AU2018354120B2 (en) 2017-10-24 2024-05-30 Dexcom, Inc. Pre-connected analyte sensors
DE102018101313B3 (de) * 2018-01-22 2019-05-02 Eyesense Gmbh Vorrichtung zur Analyse eines Patienten mittels eines transkutanen Sensors
WO2019176324A1 (ja) * 2018-03-13 2019-09-19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挿入装置
WO2019176331A1 (ja) * 2018-03-16 2019-09-19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挿入装置
JP7273848B2 (ja) 2018-04-13 2023-05-15 アセンシア・ディアベティ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アーゲー センサアセンブリ装置および連続グルコースモニタのための方法
EP3564637A1 (en) * 2018-05-03 2019-11-06 Movotec A/S A force transducer, a measuring device and a system for measuring muscle stiffness
CN110279422A (zh) * 2019-04-30 2019-09-27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工具送针与退针机构和植入工具
CN109938785B (zh) * 2019-04-30 2024-04-09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传感器的植入工具
KR20210156834A (ko) * 2019-05-14 2021-12-27 산비타 메디컬 코포레이션 피하 분석물 센서 어플리케이터 및 연속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2294300A (zh) * 2019-08-02 2021-02-02 华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传感器的植入装置及其植入方法
WO2021031057A1 (en) * 2019-08-19 2021-02-25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Sensing device
US11707297B2 (en) 2019-08-20 2023-07-25 Ascensia Diabetes Care Holdings Ag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 inser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602373B2 (en) 2019-08-20 2023-03-14 Ascensia Diabetes Care Holdings Ag Biosensor inser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4286699A (zh) * 2019-08-26 2022-04-05 赛诺菲 传感器组件
JP2023540735A (ja) * 2020-09-07 2023-09-26 アセンシア・ダイアベティ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アーゲー 電子ユニットを連続分析物監視デバイスのベースユニットに結合することを可能に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6867431A (zh) 2021-01-21 2023-10-10 安晟信医疗科技控股公司 具有减少的医疗废物的生物传感器插入器和方法
CN113499126B (zh) * 2021-06-28 2022-07-19 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器及植入方法
KR102565316B1 (ko) * 2021-08-05 2023-08-10 주식회사 아이센스 경피성 센서용 어플리케이터 및 어플리케이터 조립체
JPWO2023032047A1 (zh) 2021-08-31 2023-03-09
US11672965B2 (en) 2021-09-28 2023-06-13 Biolinq Incorporated Microneedle enclosure and applicator device for microneedle array based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
CN115399757B (zh) * 2022-10-31 2023-01-24 深圳刷新生物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高可靠性植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3176A (zh) * 2006-10-23 2009-10-07 雅培糖尿病护理公司 可变速度的传感器插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86811A (zh) * 2007-04-04 2010-03-31 艾森斯公司 具有一个或多个感测电极的分析物感测设备
CN101808679A (zh) * 2007-08-01 2010-08-18 梅丁格有限公司 便于输注治疗用流体和检测体内分析物的装置
EP2335583A2 (en) * 2004-07-13 2011-06-22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8806A (en) * 1995-02-16 1996-10-29 Minimed Inc. Transcutaneous sensor insertion set
US7905833B2 (en) 2004-07-13 2011-03-15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
US20060020192A1 (en) * 2004-07-13 2006-01-26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
US20070027381A1 (en) * 2005-07-29 2007-02-01 Therasense, Inc. Inserter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00198034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Compact On-Body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35583A2 (en) * 2004-07-13 2011-06-22 DexCom, Inc. Transcutaneous analyte sensor
CN101553176A (zh) * 2006-10-23 2009-10-07 雅培糖尿病护理公司 可变速度的传感器插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86811A (zh) * 2007-04-04 2010-03-31 艾森斯公司 具有一个或多个感测电极的分析物感测设备
CN101808679A (zh) * 2007-08-01 2010-08-18 梅丁格有限公司 便于输注治疗用流体和检测体内分析物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9853B2 (en) 2019-12-10
US20140187876A1 (en) 2014-07-03
EP2754392B1 (en) 2021-01-06
CN103781422A (zh) 2014-05-07
US20170245798A1 (en) 2017-08-31
WO2013035455A1 (ja) 2013-03-14
EP2754392A4 (en) 2015-04-29
JP6090795B2 (ja) 2017-03-08
JPWO2013035455A1 (ja) 2015-03-23
EP2754392A1 (en) 2014-07-16
HK1195469A1 (zh) 2014-11-14
US9662071B2 (en) 201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1422B (zh) 传感器插入装置
US20210137422A1 (en) Introducer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US10945649B2 (en) Medical device inserters and processes of inserting and using medical devices
US118500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an analyte sensor system having a battery located within a disposable base
US11179071B2 (en) Analyte sensor transmitter unit configuration for a dat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20220110559A1 (en) Needle alignment for wearable biosensors
WO2007041069A2 (en) Analyte sensor reten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921271B (zh) 用于imd的头部芯部固定设计
TW201236287A (en) Electrical module having extra electrical terminals
CN114845633A (zh) 具有解耦及低效发射与接收天线的非侵入性分析物传感及系统
US20220047304A1 (en) Insertion device and needle member
CN201365918Y (zh) 血压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54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54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