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7194A - 液晶电视 - Google Patents
液晶电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47194A CN103747194A CN201310711268.1A CN201310711268A CN103747194A CN 103747194 A CN103747194 A CN 103747194A CN 201310711268 A CN201310711268 A CN 201310711268A CN 103747194 A CN103747194 A CN 1037471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conductor
- display screen
- base plate
- paragraph
- illumina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该液晶电视包括显示屏、壳体及灯饰组件,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中框包括侧板和与侧板垂直且中部有通孔的底板,侧板包裹在显示屏的周边,底板与显示屏的背板固定连接,后壳覆盖在底板的通孔上;灯饰组件包括发光件及导光体,导光体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垂直连接的第二段,且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为一体结构,第一段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二段延伸至所述显示屏的前侧,发光件位于导光体第一段的顶端,且与底板或导光体固定连接。本液晶电视实现了在ART结构的中框上安装灯饰组件,保证了灯光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视机包括前壳100、显示屏及后壳200,显示屏110装配在前壳100框体内,前壳100前边框部分包裹显示屏110的正面的边缘,侧边框部分包裹住显示屏110的四周侧边,且在前壳100前边框的内侧与显示屏110周边之间有空隙内设置螺钉柱,后壳上与螺钉柱对应位置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固定在螺钉柱上,将显示屏110固定在前壳100与后壳200之间。
在显示屏110与前壳100框体之间的空隙内设置灯光组件,在前壳100前边框上与灯光组件对应位置做透明光效处理,形成灯光效果。
由于上述电视壳体结构的前壳100前边框包裹在显示屏110正面边缘,且由于灯光组件及螺钉柱等造成前边框宽度通常为25mm左右,基本无法变窄。
因此,为了提高电视外观美感,电视机出现无边的电视壳体艺术(ART)结构。图1B为采用ART结构的电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电视机壳体包括中框300和后壳200组成,中框300包括一体结构侧框和底板,侧框包裹在显示屏的四周侧边,底板包裹在显示屏110背板的周边,将底板与显示屏110背板固定连接一起,后壳200覆盖住底板的缺口部分,且后壳与显示屏背板或底板固定连接,将显示屏110与后壳200固定在一起。
然而,中框300的侧框包裹住显示屏110周边,侧框与显示屏110之间无装配灯光组件的空间,通常在ART结构上无法设置灯光组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实现在采用ART结构的液晶电视上设置灯饰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显示屏、壳体及灯饰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包括侧板和与所述侧板一体连接、且中部有通孔的底板,所述侧板包裹在显示屏的周边,所述底板包裹在所述显示屏的背板边缘,所述底板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后壳覆盖在所述底板的通孔上,且与所述底板或所述显示屏的背板固定连接;
所述灯饰组件包括发光件及导光体,所述导光体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垂直连接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后壳之间,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沿所述侧板外缘延伸至所述显示屏的前侧,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导光体第一段的顶端,且与所述底板或所述导光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电视,在中框上安装有灯饰组件,该灯饰组件包括设置固定连接在中框底板背面的导光体和设置在导光体顶端的发光件,导光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并形成的“L”形结构,通过将第一段安装在底板和后壳之间、并使第二段由中框的侧板外缘延伸至显示屏前侧,可以使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第一段和第二段围成的导光通道传播至液晶屏前侧投出,实现了灯光效果,能够适应窄边框小空间的安装需求,实现了在采用RAT结构的液晶电视上安装灯饰组件,保证了可靠显示液晶电视中电源、状态信号等信息。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B为采用RAT结构的电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液晶电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K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灯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电视中另一实施例中导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灯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液晶电视又一实施例中灯饰组件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或图9中弹性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1的中间位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液晶电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K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灯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显示屏110、壳体及灯饰组件3,该壳体包括中框10和后壳(图未示),中框10包括侧板和与侧板一体连接、且中部有通孔的底板102,侧板包裹在显示屏110的周边,底板102包裹在显示屏110背面边缘,底板102与显示屏110的背板固定连接,后壳覆盖在底板102的通孔上,且与底板102或显示屏110的背板固定连接;灯饰组件3包括发光件2及导光体3,导光体3包括第一段301和与第一段301垂直连接的第二段302,且第一段301与第二段302为一体结构,第一段301与位于底板102和后壳之间,且与底板102固定连接,第二段302沿侧板外缘延伸至显示屏110的前侧,发光件2位于导光体3第一段301的顶端,且与底板102或导光体3固定连接。
其中,“前侧”是指液晶屏用于显示图像、供用户观赏的一侧,液晶屏与该侧背离的一面设置有背板。中框10包括一体连接的侧板和底板102,中框10的侧板包围在液晶屏110侧边周围,侧板朝向后的一侧形成有垂直于侧板的底板102,底板102覆盖并固定连接在液晶屏110背板的周边、中心形成一通孔;后壳102则覆盖住该通孔,并与液晶屏110的背板固定连接。其中,侧板和底板102可以互相垂直,也可以形成一个略大于90°的夹角;当侧板与底板102垂直时,后壳可以覆盖住底板102中心的通孔同时还覆盖在底板102背面;当侧板和底板102呈90°的夹角时,后壳可以仅覆盖中底板102中央的通孔,而底板102则可以呈由后壳边缘朝外围的侧板过渡的弧形面;当然,不管后壳和中框10的底板102之间采用何种具体结构形式,都需要使后壳延伸至固定连接有导光件3的第一段301的底板102上,以通过后壳覆盖住导光体3的第一段301。
灯饰组件3可以安装在中框10的底板102上。灯饰组件3可以包括发光件2和导光体3,发光件2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冷阴极管等可以提供需要光线的光源;导光体3的第二段302可以固定在第一段301底端、并朝垂直与第一段301的一侧伸出,即从导光体3的一个断面上看,第一段301和第二段302形成一个“L”形,且对应该“L”形的竖直部分的第一段301可以固定连接在中框10的底板102上,并使“L”形的水平伸出部分刚好由中框10的侧板外缘延伸至显示屏110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导光体3可以安装在中框10的底板102的不同位置,例如可以位于显示屏110的顶部边缘,此时,第一段与底板102固定连接、第二段则沿侧板上方延伸至前侧;当然,导光体3也可以位于显示屏的一侧。优选地,可以在底板10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13,导光体3的第一段301容置于第一安装凹槽13中、并通过螺钉螺接在底板102上,第二段302则可以由中框10的侧板下方延伸至显示屏110前侧;优选地,中框10侧板对应导光体3处还可形成开口,以使第二段302嵌设在该开口中、并经由该开口延伸至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件2可以设置在导光体3的顶端处,可以与导光体3固定连接或不固定连接,仅需保证发光件2发出的光可以照射到导光件3的顶端即可;例如,发光件2和导光体3可以分别固定设置在中框10的底板102上,且使发光件2位于导光体3的顶端上方,此时发光件2和导光体3不固定连接,两者之间仅存在光路传播关系;或者,发光件2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导光体3的顶端、而无需与底板102固定连接。
导光体3的第二段302的末端端面可以为透明的出光面、并朝向显示屏110的前侧;导光件3内部可以围成供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传出的出光通道,出光通道包括由第一段301围成的第一通道341和由第二段302围成的第二通道342;发光件2发出的光可以有第一段301的顶端照射到第一段301中,沿第一通道341和第二通道342传播、并最终经第二段302末端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实现将设置于液晶屏110背面的光源发出的光传递到液晶屏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体3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造,例如PET等;此时,导光体3内部整体即形成上述导光通道,第一段301顶端的发光件2发出的光便可一次经第一段301和第二段302传播至末端的出光面。当然,导光件也可以采用不透明材质,此时,导光件3可以采用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状,使该内部空腔作为光线传播的导光通道;并且,第一段301的顶端可以为开口或采用透明端面,以使发光件2发出的光可以射入到第一段301内部,而导光件3末端的出光面也可采用透明材质,以使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可以由此投出。另外,该灯饰组件相对于中框10的位置可以具体产品设计需要而定,例如可以设置在显示屏110的底部、顶部或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电视,通过设置固定连接在中框底板背面的导光体和设置在导光体顶端的发光件,且导光体包括互相垂直第一段和第二段形成的“L”形结构,可以使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第一段和第二段围成的导光通道传播至液晶屏前侧投出,实现了灯光效果,能够适应窄边框小空间的安装需求,实现了在采用RAT结构的液晶电视上安装灯饰组件,保证了可靠显示液晶电视中电源、状态信号等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段301向第二段302过渡处的外侧还可形成用于使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发生漫反射的过渡斜面343,即对应“L”形拐角处的外侧可以通过过渡斜面343连接,以使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照射经第一通道341照射到该过渡斜面343上时改变传播方向,从而刚好沿第二通道342射出。并且还对该过渡斜面343进行磨砂或钝化处理,以使光线在该过渡斜面343上发生漫反射,从而减小光线损失,提高光效。
需要说明的是,该过渡斜面343的与第一段301或第二段302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实现的灯光效果确定;另外,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要选用不同的透明度的透明材质制造导光体以获得不同的明暗效果,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颜色的透明材质以获得不同颜色的灯光,满足液晶电视的多重设计需求。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灯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对发光件和导光体的安装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电视中,导光体3的第一段301顶端可设置有凹槽30,发光件2设置在凹槽30内。其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凹槽30和发光件2的形状、尺寸而使发光件2刚好卡合固定在凹槽30内;例如,当发光件2为矩形板状时,凹槽30为与发光件2外形相同的矩形,当发光件2为圆形或球形时,凹槽30也同样呈圆形或球形,这样发光件2在凹槽30内便不可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当然也可以发光件2也可粘接在凹槽30内以实现更可靠的固定);而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直接在导光体3内传播,更有利于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效;与此同时,在液晶电视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发光件2装入到导光体3的凹槽中,形成一个独立的灯饰组件,后续便可直接通过将导光体3固定安装到中框的底板上完成灯饰组件的组装,大大方便装配操作。
实施例三
图8为本发明液晶电视又一实施例中灯饰组件的立体图;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或图9中弹性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12为图11的中间位置的断面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如图8-1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光件与导光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导光件3的凹槽30上还跨设有弹性卡固件4,弹性卡固件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片41和形成于两个挡片41之间的顶板42,弹性卡固件4通过挡片41与导光体3的卡合固定在导光体3上,且跨设于凹槽30开口的顶板12止挡住发光件2。
具体地,可将发光二极管等光源设置在一长形板状的基体中,形成发光件2。导光体3可以呈长方体状、或其它形式的块状,具体可以根据液晶电视中框底板上的灯饰安装槽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弹性卡固件4可以整体呈倒“U”形,即两个挡片41相对设置、顶板42呈平板状并连接在两个挡片41顶端之间,顶板42和挡片41可以呈平板状或弧形板状。
弹性卡固件4跨设在凹槽30上是指,顶板42覆盖在凹槽30的开口上,且顶板两侧分别朝凹槽两背离的方向延伸、使得两个挡片41分别相对压紧在导光体3上。而挡片41与导光体3外表面卡合以固定弹性卡固件4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结构实现:例如,两个挡片41可以分别覆盖在导光体3外侧两相对的表面上,挡片41朝向导光体3表面上形成凸起、导光体3的表面上则对应形成定位孔或定位槽,以使挡片41上的凸起卡合在该定位孔或定位槽中,从而实现对弹性卡固件4的固定。
又例如,导光体3对应凹槽30两侧的外表面分别朝外侧凸出形成凸台31,挡片41底端形成相对凸出的卡爪43,两个挡片41分别延伸至凸台31下方以使卡爪43抵顶在凸台31的底面上。具体地,凸台31可以具有与导光体3顶面平行的底面、以及垂直于该底面的立面;挡片41顶端与顶板42固定、底端则形成相对凸出的卡爪43,两个挡片41分别延伸至凸台31下方以使卡爪43抵顶在凸台31的底面上。即,弹性卡固件4可以呈倒“U”形,并横跨在凹槽30上,使得两个挡片41分别位于凹槽30延伸方向的两旁,并且两个挡片41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凸台31的两立面之间的距离,而挡片41的长度则可以根据凸台31的高度、凹槽30的深度及发光件2的厚度确定,以使弹性卡固件4跨设到凹槽30上后,两个挡片41底端可以一直延伸至凸台31底面,且卡爪43抵顶在凸台31底面上的同时、顶板42也压紧在发光件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卡固件4需具备一定弹性,即在两个挡片41朝反方向张开后、可以恢复到原状态,以使弹性卡固件4能够由凹槽30的开口处扣合到导光体3上,并满足弹性卡固件4的安装和拆卸需要;其中,可以通过采用弹性材质制造挡片41来获得所需的弹性;或者,也可以将一金属薄板进行弯折而加工出的金属的弹性卡固件4,并通过将该金属薄板的厚度控制在0.2~0.4mm内,即获得良好的弹性和必要的强度。
在装配灯饰组件时,可先将发光件2放入到导光体3的凹槽30中,再将弹性卡固件4由凹槽30顶部朝底部扣设到导光体3上,此过程中弹性卡固件4的两个挡片41朝反向张开,直至挡片41上的凸起卡入到导光体3两相对表面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槽中,或者挡片41底部的卡爪抵顶在导光体3的底面时,两个挡片41恢复至原位置,且通过挡片41与导光体3的卡合也实现了弹性卡固件4与导光体3之间的固定,使得导光体4的顶板42跨过凹槽30并压紧发光件2,从而在凹槽30开口出完全止挡住发光件2,有效防止发光件2脱离凹槽30;至此完成了发光件2与导光体3的安装。后续,仅需将安装有发光件的导光体3安装到电子产品(例如液晶电视)上相应的安装槽中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电视,通过在灯饰组件中设置卡接在导光体上的弹性卡固件,可实现发光件与导光体之间稳定、可靠的固定连接;在将发光件安装到导光体上后,可在后续装配过程中有效避免发光件由导光体上脱落,进一步方便了灯饰组件的装配操作;另外,在液晶电视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可避免粘接固定等易于受热失效的问题,提高了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也更有利于维护。
优选地,弹性卡固件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钣金件,此时卡爪43则可为弯折形成的、朝顶板42弯曲的钩状,从而可通过钩状的卡爪末端止挡在凸台31底面处,配合顶板42实现在厚度方向上对发光件2的可靠限位。另外,该金属钣金件的基材可以为弹簧钢制成的条状钢板,该条状钢板的厚度可以为1.3mm,即可保证足够的弹性和必要的强度。
弹性卡固件采用一体成型的金属钣金件,不但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与塑料件相比,还可以减小弹性卡固件的体积,从而减小灯饰组件所需的安装空间,满足了超薄厚度的液晶电视安装需求。
本实施例中,卡爪可以设置成朝顶板42弯曲的钩状,还可以进一步方便装配。如图9和图11所示,在安装弹性卡固件4时,可以将其由顶向下(沿安装方向F1)扣设到导光体3上,在两个挡片41底部的卡爪43接触到凸台31两侧的立面时,由于两个卡爪43之间的距离小于图31两立面之间的距离,则使两个挡片41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展开;当弹性卡固件4逐渐沿安装方向F1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卡爪43刚好处于凸台31底面处,则在挡片41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两个卡爪43相对合拢、回复原位,并分别抵顶在凸台31的底面上;此时,由于挡片41的长度为根据凸台31高度、发光件2厚度、凹槽30深度合理计算获得的,因此,覆盖在凹槽30开口上的顶板42也刚好压紧发光件2的顶面。当需要拆卸弹性卡固件4时,仅需将两个卡爪43朝相反方向扳开、并推动弹性卡固件4沿安装方向F1的反向移动即可。
更进一步地,如图10和11所示,顶板42上可以设有通孔,通孔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发光件的压簧片44。其中压簧片44可朝发光件2凸出且一侧与顶板42固定连接。
并且,可以使压簧片44处于非压缩状态时,其到卡爪43的距离小于发光件2顶端到凸台31底面的距离,这样,在安装弹性卡固件4时,可以在卡爪43接近凸台31底面时继续下压顶板42,使压簧片44受压朝顶板变形,使得弹性卡固件4还可继续下移一定距离,直至卡爪43下移至凸台31底面下方时,可撤去压力,压簧片4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压簧片44紧紧地压紧在发光件2顶面。反之,在拆卸弹性卡固件4时,也可以先下压顶板42,使卡爪43离开凸台31底面后向外扳开两个挡片41,即可将弹性卡固件4轻松卸下。由此可见,压簧片44的设置可以辅助压紧定位发光件、并方便弹性卡固件的安装和拆卸,另外还可以适应加工误差,避免装配出现不匹配固定不牢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晶电视,包括显示屏、壳体及灯饰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包括侧板和与所述侧板一体连接、且中部有通孔的底板,所述侧板包裹在显示屏的周边,所述底板包裹在所述显示屏的背板边缘,所述底板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后壳覆盖在所述底板的通孔上,且与所述底板或所述显示屏的背板固定连接;
所述灯饰组件包括发光件及导光体,所述导光体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垂直连接的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后壳之间,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段沿所述侧板的外缘延伸至所述显示屏的前侧,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导光体第一段的顶端,且与所述底板或所述导光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第二段过渡处的外侧形成用于使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转换方向、并发生漫反射的过渡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导光体的第一段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中,所述第二段由所述侧板下方延伸至所述显示屏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的第一段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发光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上还跨设有弹性卡固件;所述弹性卡固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片和形成于两个所述挡片之间的顶板,所述弹性卡固件通过所述挡片与所述导光体的卡合固定在所述导光体上,且跨设于所述凹槽开口的所述顶板止挡住所述发光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对应所述凹槽两侧的外表面分别凸出形成凸台;所述挡片底端形成相对凸出的卡爪,两个所述挡片分别延伸至所述凸台下方以使所述卡爪抵顶在所述凸台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固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钣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发光件的压簧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1268.1A CN103747194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液晶电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1268.1A CN103747194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液晶电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47194A true CN103747194A (zh) | 2014-04-23 |
Family
ID=5050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11268.1A Pending CN103747194A (zh) | 2013-12-20 | 2013-12-20 | 液晶电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4719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2544A (zh) * | 2014-08-21 | 2014-12-10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灯光装饰件结构 |
CN104967800A (zh) * | 2015-07-16 | 2015-10-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视机补强组件和电视机 |
CN105042425A (zh) * | 2015-08-11 | 2015-11-1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12-20 CN CN201310711268.1A patent/CN10374719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2544A (zh) * | 2014-08-21 | 2014-12-10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灯光装饰件结构 |
CN104202544B (zh) * | 2014-08-21 | 2017-09-12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灯光装饰件结构 |
CN104967800A (zh) * | 2015-07-16 | 2015-10-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视机补强组件和电视机 |
CN105042425A (zh) * | 2015-08-11 | 2015-11-1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5042425B (zh) * | 2015-08-11 | 2018-01-09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57763B2 (ja) |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 |
US9323087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US20150219940A1 (en) | Curve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01937136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15180212A1 (zh) |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 |
US9857615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65847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ssembly | |
KR20110113981A (ko) | Led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 |
JP2008147185A (ja) | 光源ユニットと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CN103747194A (zh) | 液晶电视 | |
US10739886B2 (en) |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20160074771A (ko) | 연결 홀더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US20160358555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185080B2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03442723U (zh) | 背板、应用其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8391072A (zh) | 一种无中框模组及其电视机 | |
WO2013094525A1 (ja) | 照明装置、バックライ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装置 | |
WO2013065534A1 (ja) | 照明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593418B1 (ko) | 표시 장치 | |
JP3179072U (ja) | 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または該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 |
US912209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216388586U (zh) |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压块及显示模组 | |
CN105301821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9435941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fixture thereof | |
CN202886790U (zh) | Lcm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