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5651B -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5651B
CN103735651B CN201410050537.9A CN201410050537A CN103735651B CN 103735651 B CN103735651 B CN 103735651B CN 201410050537 A CN201410050537 A CN 201410050537A CN 103735651 B CN103735651 B CN 103735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pes zoster
preparation
radix
moxibustion
medicated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05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5651A (zh
Inventor
刘兴文
詹小井
龙雪
朱静
郭洪明
梅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EIBEI DISTRICT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EIBEI DISTR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EIBEI DISTRICT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EIBEI DISTRICT
Priority to CN2014100505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5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5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6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为:制备活络酊:将一定量的雄黄研成80-120目的细粉;将一定量的川芎、防风、威灵仙、徐长卿、野菊花、猫爪草、海风藤、络石藤、乳香、没药粉碎成混合颗粒;将上述细粉和混合颗粒均置于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制备药线:将桑白皮、构树皮分别制成干燥的纤维条,并将二者绞合在一起,晾干;将晾干的药线浸于浸提液中密闭放置。用本产品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既能起到强灸猛刺激的作用,又具有处方药物祛风寒、除湿痹、疏筋脉、缓拘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临床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西医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有用激素加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是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止痛药物,如镇痛剂和卡马西平,但是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以及肝功能变化,有的后遗神经痛达数月之久。
中药治疗中,通常会采用牛黄、血竭、青黛、甘草、大黄、黄柏、麝香、冰片之类的药物配合治疗,但是疗程较长,见效慢。
也有通过针灸等进行治疗的,但是,效果均没有预期的理想或者不容易施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活络酊:
将雄黄10-15g研成80-120目的细粉;将川芎10-20g、防风10-20g、威灵仙10-15g、徐长卿10-15g、野菊花10-15g、猫爪草10-15g、海风藤10-15g、络石藤10-15g、乳香10-15g、没药10-15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600-10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制备药线:
将桑白皮、构树皮分别制成干燥的纤维条,并将二者绞合在一起,晾干;
将晾干的所述药线浸于所述浸提液中密闭放置。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中,使用雄黄、川芎、防风、威灵仙、徐长卿、野菊花、猫爪草、海风藤、络石藤、乳香、没药制成的混合粉末浸泡在75%的乙醇中,并超声提取出浸提液。使用桑白皮和构树皮制成纤维长条,并浸泡在浸提液中最终制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而且该病毒会在体内潜伏,并会再次生长繁殖。本发明中提供的火灸药线中,使用的浸提液中的
雄黄、川芎均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防风、威灵仙、猫爪草能够舒筋活络;徐长卿能够镇痛抑菌抗炎;乳香、没药能够定痛、消肿生肌。
药线中的桑白皮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
构树皮具有较强的抗炎性和吸湿性,能够更好地将浸提液吸收。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是以一种复方中药酊剂浸渍后的药线,供医师对患者病灶及有关穴位进行火灸,达到治疗的目的,用本产品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既能起到强灸猛刺激的作用,又具有处方药物祛风寒、除湿痹、疏筋脉、缓拘挛的效果。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使用方法,包括:
使用无菌镊子将浸泡在所述浸提液中3天以上的所述药线取出,晾置1-3分钟后,将其一端点火,并立即触灸于病患处周围皮肤及对应穴位,当发出“嗤”声火熄灭后即为一柱,然后重复操作。
临床试验证明,通过以上方法供治疗50例病患,火灸后疼痛感立即减轻甚至消失,结痂时间平均3天,4-7天即可痊愈。
而且通过该方法火灸之后,使用药线燃烧后的炙灰覆盖在患处,促进结痂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活络酊:
将雄黄10-15g研成80-120目的细粉;将川芎10-20g、防风10-20g、威灵仙10-15g、徐长卿10-15g、野菊花10-15g、猫爪草10-15g、海风藤10-15g、络石藤10-15g、乳香10-15g、没药10-15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600-10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制备药线:
将桑白皮、构树皮分别制成干燥的纤维条,并将二者绞合在一起,晾干;
将晾干的所述药线浸于所述浸提液中密闭放置。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中,使用雄黄、川芎、防风、威灵仙、徐长卿、野菊花、猫爪草、海风藤、络石藤、乳香、没药制成的混合粉末浸泡在75%的乙醇中,并超声提取出浸提液。使用桑白皮和构树皮制成纤维长条,并浸泡在浸提液中最终制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
其中,雄黄: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痉、止痛作用;体内外均有杀虫作用,对常见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人型、牛型结核杆菌,耻垢杆菌及堇色毛菌等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地镇静作用,并且还具有良好地抗菌作用。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作用。《珍珠囊》记载:能够治上焦风邪,经络中留湿。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徐长卿:具有镇静镇痛和抑菌抗炎的作用,辛,温。归肝、胃经。祛风化湿,止痛,止痒。野菊花:能清热解毒,消肿,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猫爪草:甘、辛,温。归肝、肺二经。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海风藤:辛、苦,微温。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本草纲目》记载:此为药中之君,主筋骨关节风热肿痛。《要药分剂》记载: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用之无不获效。
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珍珠囊》记载:具有定诸经之痛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具有活血定痛伸筋的功效。
没药:辛、苦,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本草纲目》记载:具有散血消肿,定痛生肌的功效。
桑白皮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
构树皮具有较强的抗炎性和吸湿性,能够更好地将浸提液吸收。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是以一种复方中药酊剂浸渍后的药线,供医师对患者病灶及有关穴位进行火灸,达到治疗的目的,用本产品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既能起到强灸猛刺激的作用,又具有处方药物祛风寒、除湿痹、疏筋脉、缓拘挛的效果。
其中,制备活络酊的步骤中,优选地,将雄黄11-14g研成90-110目的细粉;将川芎12-18g、防风12-18g、威灵仙12-14g、徐长卿11-13g、野菊花11-14g、猫爪草11-14g、海风藤12-14g、络石藤12-14g、乳香11-14g、没药11-13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700-9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进一步,为了能够达到最优疗效,优选地,制备活络酊的步骤中,
将雄黄12g研成100目的细粉;将川芎15g、防风16g、威灵仙13g、徐长卿12g、野菊花13g、猫爪草12g、海风藤13g、络石藤13g、乳香12g、没药12g粉碎混合;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8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3天,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而且为了达到更好地效果,火灸时间,可以设置药线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2-3mm。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使用方法,包括:
使用无菌镊子将浸泡在所述浸提液中3天以上的所述药线取出,晾置1-3分钟后,将其一端点火,并立即触灸于病患处周围皮肤及对应穴位,当发出“嗤”声、火熄灭即为一柱,然后重复操作。
使用的药线,需要将其在浸提液中浸泡3天以上才可使用。因为浸泡3天之后,药线中基本已经吸收浸提液至饱和状态。之后,可以将药线一直浸泡在浸提液中,需要使用时直接取出即可。也可以将浸泡好的药线取出放置于密封的陶瓷容器中保存。
同时,使用之前,需要将从浸提液中取出的药线悬在陶瓷容器的上方静置1-3分钟之后再使用,目的是为了让过多的浸提液落回到陶瓷容器中,避免由于浸提液过多使得药线瞬间一次性燃烧完毕,甚至引起火灾。
为了达到更好地疗效,火灸时,每穴需要使用药线火灸3-5柱,每天一次即可。
而且通过该方法火灸之后,使用药线燃烧后的炙灰覆盖在患处,能够结痂速度。
临床试验证明,通过以上方法共治疗50例病患,火灸后疼痛感立即减轻甚至消失,结痂时间平均3天,4-7天即可痊愈。并且在施行过程中不用刺破肌肤,患者不用承受治疗中带来的痛苦。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火灸药线,对50例带状疱疹病患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数据统计如下:
序号 患者 年龄/岁 症状 火灸穴数 结痂天数 痊愈天数 有效率
1 王先生 50 带状疱疹 3 3 3 100%
2 刘先生 55 带状疱疹 7 4 7 100%
3 马女士 65 带状疱疹 4 2 4 100%
4 刘女士 56 带状疱疹 5 3 5 100%
5 冯先生 93 带状疱疹 4 2 4 100%
6 刘先生 32 带状疱疹 4 3 4 100%
7 苏女士 55 带状疱疹 5 3 5 100%
8 李女士 70 带状疱疹 6 4 6 80%
9 谭晓明 56 带状疱疹 5 3 5 100%
10 郭先生 20 带状疱疹 4 3 4 100%
11 夏女士 38 带状疱疹 5 3 5 100%
12 赵先生 45 带状疱疹 6 3 6 100%
13 王先生 85 带状疱疹 3 4 3 100%
14 张拓 58 带状疱疹 4 2 4 100%
15 陈女士 53 带状疱疹 4 2 4 100%
16 田先生 60 带状疱疹 3 3 3 100%
17 黄小姐 54 带状疱疹 3 3 3 100%
18 吴先生 75 带状疱疹 3 2 3 100%
19 周先生 56 带状疱疹 4 2 4 100%
20 高女士 58 带状疱疹 5 3 5 100%
21 彭先生 57 带状疱疹 4 2 4 100%
22 唐女士 23 带状疱疹 3 3 3 100%
23 徐先生 56 带状疱疹 7 3 7 100%
24 胡先生 68 带状疱疹 6 4 6 100%
25 何女士 34 带状疱疹 5 3 5 100%
26 罗先生 50 带状疱疹 6 3 6 100%
27 曹小姐 50 带状疱疹 3 2 3 100%
28 蒋女士 56 带状疱疹 4 2 4 100%
29 蔡先生 72 带状疱疹 4 2 4 100%
30 潘先生 58 带状疱疹 3 3 3 100%
31 董女士 43 带状疱疹 3 3 3 100%
32 肖先生 52 带状疱疹 5 3 5 100%
33 孙先生 60 带状疱疹 6 3 6 100%
34 蔡先生 56 带状疱疹 3 2 3 100%
35 郑女士 55 带状疱疹 3 3 3 100%
36 邓女士 85 带状疱疹 3 4 3 100%
37 谢女士 58 带状疱疹 3 2 3 85%
38 马先生 58 带状疱疹 4 2 4 100%
39 陈女士 52 带状疱疹 5 3 5 100%
40 田先生 46 带状疱疹 4 2 4 100%
41 黄小姐 56 带状疱疹 3 3 3 100%
42 吴先生 50 带状疱疹 7 3 7 100%
43 周先生 60 带状疱疹 6 4 6 100%
44 高女士 62 带状疱疹 3 2 3 100%
45 彭先生 52 带状疱疹 4 2 4 100%
46 唐女士 56 带状疱疹 4 2 4 100%
47 徐先生 58 带状疱疹 3 3 3 100%
48 胡先生 58 带状疱疹 3 4 3 100%
49 陈女士 55 带状疱疹 3 2 3 100%
50 田先生 56 带状疱疹 4 2 4 100%
由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其有效率为100%,且结痂效果好,结痂之后3-5天之内能够完全治愈。
以下为几个具体临床试验病例:
实施例1患者刘先生,68岁,2013年3月11日初诊,主诉右脚内侧拘挛性跳痛,连及右侧腰部。在针灸科拔火罐治疗未见缓解,次日复诊见右侧腰部一大片浅红色斑疹,散布几个水泡,痛点集中在腰部,右侧小腹部,有紧束感。诊断:带状疱疹,肝经瘀毒内阻。患者拒绝使用激素和抗病毒疗法。
于当日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线在疱疹近水泡处分别火灸5柱,在阴包穴处火灸3柱,保留灸灰复盖灸点,待自然结痂。7日后水泡及灸点结痂,痛症消失。
实施例2患者张先生,48岁2013年1月初诊,右侧额部及上脸颊微红色丘斑疹,疼痛、热烁感。诊断:带状疱疹,肝经湿热。用所制火灸药线在疱疹边缘分别火灸5柱,在合谷处火灸2柱,保留灸灰复盖灸点,待自然结痂。5日后水泡及灸点结痂,斑疹消失,痛症消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活络酊:
将雄黄10-15g研成80-120目的细粉;将川芎10-20g、防风10-20g、威灵仙10-15g、徐长卿10-15g、野菊花10-15g、猫爪草10-15g、海风藤10-15g、络石藤10-15g、乳香10-15g、没药10-15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600-10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制备药线:
将桑白皮、构树皮分别制成干燥的纤维条,并将二者绞合在一起,晾干;
将晾干的所述药线浸于所述浸提液中密闭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活络酊的步骤中,
将所述雄黄11-14g研成90-110目的细粉;将川芎12-18g、防风12-18g、威灵仙12-14g、徐长卿11-13g、野菊花11-14g、猫爪草11-14g、海风藤12-14g、络石藤12-14g、乳香11-14g、没药11-13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700-9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活络酊的步骤中,
将所述雄黄12g研成100目的细粉;将川芎15g、防风16g、威灵仙13g、徐长卿12g、野菊花13g、猫爪草12g、海风藤13g、络石藤13g、乳香12g、没药12g粉碎成混合颗粒;
将所述细粉和所述混合颗粒均置于800mL的75%的乙醇中浸渍三天后,超声提取出浸提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药线的步骤中,所述药线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2-3mm。
5.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
CN201410050537.9A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5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0537.9A CN103735651B (zh)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0537.9A CN103735651B (zh)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651A CN103735651A (zh) 2014-04-23
CN103735651B true CN103735651B (zh) 2015-05-20

Family

ID=5049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05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5651B (zh)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565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564A (zh) * 2007-02-14 2007-08-08 张坚 治疗汗疱疹、带状疱疹及神经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564A (zh) * 2007-02-14 2007-08-08 张坚 治疗汗疱疹、带状疱疹及神经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皮肤病辨证论治4则;张少聪等;《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0430;第20卷(第02期);第181-182页 *
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吴世贵等;《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21231;第16卷(第05期);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651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8869B (zh) 一种用于筋骨疼痛的中药外用搽剂
CN100571770C (zh) 一种中药透皮液
CN103585299B (zh) 治疗腰椎、颈椎椎间盘突出膨出的药物
CN103212045A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熏蒸药物
CN10636108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枕
CN101168023B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膏药
CN100366278C (zh) 治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
CN109303906A (zh) 一种用于温经通络、除湿止痛的长效艾灸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282B (zh)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寒湿痹停丸
CN102335246B (zh) 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362A (zh) 一种治疗末梢神经炎的中药制剂
CN103735651B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火灸药线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3301411A (zh)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18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
CN101310762A (zh) 面瘫复原散
CN103191247A (zh) 用于砭石熨烫灸的中药药袋
CN102327497B (zh) 一种治疗惊厥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6236899A (zh) 一种风寒湿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8845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
CN105902903A (zh) 治疗脊柱骨质增生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0653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CN105213667A (zh) 一种治疗偏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247A (zh) 一种具有止痛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221A (zh) 一种治疗中医痹症的活络清痹酊剂
CN104147159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