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3284A - 三维机场 - Google Patents

三维机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3284A
CN103723284A CN201310247483.0A CN201310247483A CN103723284A CN 103723284 A CN103723284 A CN 103723284A CN 201310247483 A CN201310247483 A CN 201310247483A CN 103723284 A CN103723284 A CN 103723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shutdown
overhead
elevator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74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icun IP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icun IP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icun IP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icun IP Technology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723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32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4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for storing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2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handling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个三维机场。在三维机场内,飞机交错停在至少两个停机表面上,相邻飞机的机翼部分重合。

Description

三维机场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61/713,475、申请日为2012年10月12日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机场停机坪的设计。
背景技术
一个机场至少包括一个可以停靠多架飞机的航站楼。图1A是一个常规航站楼10的鸟瞰图,该航站楼10停靠着三架飞机30A-30C。航站楼由一个安全门12和三个登机口16A-16C组成。三架飞机30A-30C停在各自指定的机位A1-C1,并且停靠在各自的登机桥14A-14C边上。这些登机桥14A-14C分别与航站楼10的登机口16A-16C耦合。航站楼10的长度L大致相当于其单边停机容量(即在航站楼的一边可以停靠的飞机数量)剩以机位宽度W。图1B是三架停靠着的飞机30A-30C的前视图。这些飞机30A-30C停在一个常规机场的停机坪上。注意到,常规机场是二维机场,即三架飞机30A-30C都停在同一停机表面(例如地面16)上。为保证安全,机位宽度W应比飞机翼展宽些。由于飞机翼展较宽,机位宽度W一般较大。相应的,一个乘客需要从安全门走较长的距离L到达飞机(如30C)。此外,由于单个航站楼10的停机容量有限,一个大机场需要修建许多航站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减少乘客在机场航站楼登机时的步行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增加机场航站楼的停机容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少机场内航站楼的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少机场的建筑费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增加机库中的飞机容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增加航空母舰中的飞机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机场。在三维机场内,飞机交错停在至少两个停机表面上—第一停机表面和第二停机表面:第一停机表面通常为地面,而第二停机表面为一高架停机结构的上表面。通过使相邻停靠飞机的机翼部分重合,飞机的停靠距离可以变近。在一实施例中,高架停机结构是固定的,其上表面通过一斜坡与地面相连。在另一实施例中,高架停机结构是可移动的。当该机位没有用来停机时,可以将该可移动的高架停机结构从该机位移开,从而使该机位有平坦的表面,以便用于飞机滑行或其他用途。该可移动的高架停机结构可以在垂直或水平方向移开。
相应地,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维机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停机表面(16或86),至少第一架飞机(80C)停在该第一停机表面上;一高于该第一停机表面的第二停机表面(18或88),至少第二架飞机(80B)停在该第二停机表面上;该第二架飞机的机翼(42B)与该第一架飞机的机翼(42C) 至少部份重合。
附图说明
图1A是在常规(二维)机场中停靠了三架飞机航站楼的鸟瞰图;图1B是其前视图(以往技术)。
图2A是在一三维机场中停靠了三架飞机航站楼的鸟瞰图;图2B是其前视图。
图3是在一三维机场中停靠了五架飞机航站楼的鸟瞰图。
图4A-图4C是第一类高架停机结构的截面图;图4A-图4C还展示了将一架飞机移入/移出该高架停机结构的三种方法。
图5A是在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的前视图;图5B是其截面图。
图6A-图6C展示了第一种在该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停机的方法,这些图是飞机的前视图。
图7A-图7C展示了第二种在该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停机的方法,这些图是飞机的截面图。
图8A和8B是分别对应图7A和7C中停机步骤时飞机的鸟瞰图。
图9A-图9C展示了第三种在该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停机的方法,这些图是飞机的截面图。
图10A-图10C展示了第四种在该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停机的方法,这些图是飞机的截面图。
图11A-图11C展示了第五种在该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停机的方法,这些图是飞机的截面图。
注意到,这些附图仅是概要图,它们不按比例绘图。为了显眼和方便起见,图中的部分尺寸和结构可能做了放大或缩小。在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的符号一般表示对应或类似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图2B为一个三维机场的航站楼20。它由安全门22和三个登机口26A-26C组成。三架飞机40A-40C停在各自指定的机位A2-C2,并停靠在各自的登机桥24A-24C边上。 这些登机桥24A-24C分别与航站楼20的登机口26A-26C结合(图2A)。与常规机场不同,飞机40A-40C并非停在同一停机表面上,而是停在至少两个停机表面上:第一停机表面16和第二停机表面18(图2B)。第一停机表面16通常为地面,第二停机表面18为一高架停机结构19的上表面。停在第一停机表面16的飞机(如40A和40C)称之为第一层飞机,停在第二停机表面18的飞机(如40B)称之为第二层飞机。这些飞机40A-40C交错停靠,即飞机40B的机翼42B与飞机40C的机翼42C至少部分重合。此重合可以将机位B2的宽度Wx降低到小于飞机40B的翼展。在相同的停机容量时(如图1A-图1B和图2A-图2B均为三架飞机),三维机场中航站楼20的长度Lx会比常规航站楼10的长度显著缩短。因此,乘客登机可以步行较短的距离。
在图2A中,所有的登机口24A-24C都位于同一楼层。其实,登机口24A-24C也可以位于两个楼层:第一登机楼层和第二登机楼层:其中第二登机楼层位于第一登机楼层的上方。第二层飞机(如40B)的登机口(如26B)位于第二登机楼层,第一层飞机(如40A和40C)的登机口(如26A和26C)位于第一登机楼层。因此,所有飞机(如40A-40C)的登机桥都比较平坦,易于登机和离机。
图3为另一个三维机场的航站楼20x。该航站楼的长度L与图1A中航站楼的长度相等,但它可以停靠5架飞机40A-40E。这些飞机分别停在指定的机位A3-E3,且停靠在各自的登机桥24A-24E边上。通过交错地停靠这些飞机(如图2B),该航站楼20x的停机容量几乎是常规航站楼10的两倍(5比3)。对于相同的停机容量,三维机场需要较少的航站楼,故建筑成本较低。而且,由常规机场改建为三维机场相对容易,仅需要增加部分高架停机结构,故改建成本也较低。
图4A-图4C展示了第一类高架停机结构19。该高架停机结构19是固定的,且最好固定在地面16上。该高架停机结构19含有一斜坡17,该斜坡17将第一停机表面16和第二停机表面18连接。该斜坡17的斜度(相对于地面16)最好小于45度,这样便于飞机40移入/移出高架停机结构19。
图4A-图4C还展示了将飞机40移入/移出高架停机结构19的三种方法。在图4A中,飞机40通过自身动力移入/移出高架停机结构19。在图4B-图4C中,飞机40通过外力协助移动。图4B中的外力来自一台牵引车或拖拉机50。牵引车或拖拉机50还可以将飞机40移出高架停机结构19。图4C中的外力来自一缆车系统,它包含至少一缆车60,一滑轮62和一电动机64。缆车系统更容易控制飞机,尤其是当将飞机40移出高架停机结构19时。在图4C的实施例中,缆车60位于高架停机结构19外部,它还可以位于高架停机结构19内部。缆车的具体实现可以借鉴旧金山市的缆车系统(cable car)。
图5A-图5B展示了第二类高架停机结构89。该高架停机结构89是可移动的。与图2A-图2B相似,三架飞机80A-80C停在各自指定的机位A4-C4,这些机位包括至少两个停机表面:第一停机表面86和第二停机表面88。第一停机表面86通常为地面,而第二停机表面88位于高架停机结构89的上表面。飞机80A-80C交错地停靠,即飞机80B的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至少部分重合。
可移动停机结构89具有两种模式:停机模式和非停机模式。在停机模式时(即飞机80B停在机位B4),高架停机结构89的第二停机表面88支撑着飞机80B。在非停机模式时(即在机位B4上没有停靠飞机),可以将高架停机结构89从机位B4中移开,使其具有平坦的表面,以便用于飞机滑行或其他用途。图5A-图5B用虚线来表示可移动停机结构89的侧墙85、87,以说明它在必要时能被移开。由于可移动停机结构89不使用倾斜表面来连接停机表面86和88, 因此更节约停机坪。以下的图6A-图11C展示了多种将飞机停到该可移动停机结构89上的方法。其中,图6A-图9C中的高架停机结构89可以垂直移动;图10A-图11C中的高架停机结构89可以水平移动。
图6A-图6C展示了第一种飞机停靠方法。可移动停机结构89含有一个固定升降机84x(如油压千斤顶),它可以调整飞机80B的位置(高度)。在非停机模式时(图6A),升降机84x的上表面88与第一停机表面86处在同一平面,以便用于飞机滑行或其他用途。在停机模式时,即当飞机80B停在升降机84x上时(图6B),升降机84x伸展并冒出第一停机表面86,直到将飞机80B上升到指定高度。这时,伸展的升降机84x就是高架停机结构89,其上表面88就是第二停机表面。之后,另一架飞机80C停靠在相邻的机位C4,其表面是第一停机表面86(图6C)。由于飞机80B高于飞机80C,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至少部分重合。采用这种停靠方法,飞机(如80B)先进后出。
图7A-图7C和图8A-图8B展示了第二种飞机停靠方法。其可移动停机结构89含有另一个固定升降机84y(如油压千斤顶),该升降机84y比图6A-图6C中的升降机84x长,它由停靠的位置x2延伸到稍后的位置x1(参见图8A)。图7A(截面图)和图8A(鸟瞰图)为第一个步骤,飞机80C(虚线)停在机位C4,飞机80B将要停到机位B4。此时,升降机84y缩回,其上表面88与第一停机表面86在同一平面。飞机80B此时停在比位置x2稍后的位置x1,使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不致相撞。由于位置x1是升降机84y的开始位置,升降机84y要比图6A-图6C中的升降机84x长。图7B为第二个步骤(截面图,飞机80C在图7B-图7C中没有显示),升降机84y将飞机80B上升到指定高度。这时,伸展的升降机84y就是高架停机结构89。图7C(截面图)和图8B(鸟瞰图)为第三个步骤,飞机80B在升降机84y的上表面88上滑行到位置x2。由于飞机80B高于飞机80C,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图8B)至少部分重合。采用这种停靠方法,飞机(如80B)先进先出。
图9A-图9C展示了第三种飞机停靠方法。其可移动高架停机结构89含有第一固定升降机84a(如第一油压千斤顶)和第二固定升降机84b(如第二油压千斤顶)。第一升降机84a位于位置x1,第二升降机84b位于位置x2。与图7A-7C相似,首先,即将停靠的飞机80B位于位置x1,两个升降机84a和84b都缩回,它们的上表面88x和88与第一停机表面86在同一平面(图9A)。然后,第一升降机84a伸展并将飞机80B上升到指定高度,第二升降机84b也伸展到同样的高度,其上表面88与第一升降机84a的上表面88x处于同一高度(图9B,此图未显示飞机80C)。最后,飞机80B滑行到位置x2上(图9C),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至少部分重合。此时,第一个升降机84a可以缩回,其表面可以用于飞机滑行或其他用途。采用这种停靠方法,飞机(如80B)先进先出。
图10A-图10C展示了第四种飞机停靠方法。其可移动停机结构98在非停机模式下可以在水平方向从机位B4移出,在停机模式下可以在水平方向移入机位B4。图10A为第一个步骤,将要停靠的飞机80B位于位置x1。位于x1的固定升降机84z(如油压千斤顶)此时缩回,其上表面88z与第一停机表面86在同一平面。图10B为第二个步骤,升降机84z伸展并将飞机80B上升到指定高度。可移动停机结构98被移至位置x2,其上表面88与升降机84z的上表面88z处于同一平面。图10C为第三个步骤,飞机80B滑行到可移动停机结构98的上表面88,自此由其支撑。此时,升降机84z缩回。由于飞机80B高于飞机80C,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至少部分重合。采用这种停靠方法,飞机(如80B)先进先出。
图11A-图11C展示了第五种飞机停靠方法。该实施例使用移动升降机90。该移动升降机90包括升降机92(如油压千斤顶),行驶装置94(如驱动车轮)和导引装置96(如方向盘)。首先,移动升降机90用升降机92将飞机80B上升到指定高度(图11A),然后再将飞机80B移动到位置x2。由于飞机80B比飞机80C高,其机翼82B与飞机80C的机翼82C可以至少部分重合(图11B)。最后,与图10B相似,可移动停机结构98移动到飞机80B下方。在移动升降机90与飞机80B脱离后,飞机80B由可移动停机结构98支撑。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图11C中的步骤可以跳过,飞机80B在机位B4上可以始终由移动升降机90支撑。采用这种停靠方法,飞机(如80B)先进先出。
应该了解,在不远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形式和细节进行改动,这并不妨碍它们应用本发明的精神。例如,高架停机结构可以不仅仅用在机场,也可以用在机库中。除此之外,高架停机结构还以用在航空母舰上。此时,第一停机表面是飞行甲板。因此,除了根据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本发明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机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停机表面(16或86),至少第一架飞机(80C)停在该第一停机表面上;
一高于该第一停机表面的第二停机表面(18或88),至少第二架飞机(80B)停在该第二停机表面上;
该第二架飞机的机翼(42B)与该第一架飞机的机翼(42C) 至少部份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包括:一包含第一和第二登机桥(24B、24C)的航站楼(20);该第一停机表面位于该航站楼附近,且该第一架飞机(80C)停靠在该第一登机桥(24B)边上;该第二停机表面位于该航站楼附近,且该第二架飞机(80B)停靠在该第二登机桥(24C)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含有:一含有该第二停机表面的高架停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该高架停机结构是固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含有:一连接该第一和第二停机表面的斜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含有:一能协助该第二架飞机移动的外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该高架停机结构是可移动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该高架停机结构可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该高架停机结构含有升降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机场,其特征还在于:该机场是机库或航空母舰的一部分。
CN201310247483.0A 2012-10-12 2013-06-21 三维机场 Pending CN1037232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3475P 2012-10-12 2012-10-12
US61/713,475 2012-10-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3284A true CN103723284A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4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7483.0A Pending CN103723284A (zh) 2012-10-12 2013-06-21 三维机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3284A (zh)
WO (1) WO201405634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7319A (zh) * 2017-01-17 2017-05-24 张其予 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
CN106939708A (zh) * 2017-04-10 2017-07-11 刘阳 一种具有多停机坪及停机登机方式的复合机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1721A (en) * 1927-09-01 1930-03-25 Bellmann Carl Hangar equipment
US1843640A (en) * 1929-01-15 1932-02-02 Walter H Jackson Elevated airport
US3136267A (en) * 1959-12-01 1964-06-09 Francis J Kness Air terminal control and traffic
US3571990A (en) * 1968-10-18 1971-03-23 Wendell E Rossman Air terminal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2233953A (zh) * 2011-04-11 2011-11-09 董兰田 停机坪可移动式飞机起落架垫脚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47914A6 (en) * 1973-10-11 1975-05-09 Union Transports Aeriens Hangar door rails extend across all bays - allowing all except one to open simultaneously
US6672221B2 (en) * 2002-02-05 2004-01-06 Carousel Hangars, Inc. Aircraft storage turntable, hangar assembly and method
WO2010141327A2 (en) * 2009-06-04 2010-12-09 Hydroswing, Inc. Hangar door and roof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KR20110087776A (ko) * 2010-01-27 2011-08-03 최호웅 항공기 격납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1721A (en) * 1927-09-01 1930-03-25 Bellmann Carl Hangar equipment
US1843640A (en) * 1929-01-15 1932-02-02 Walter H Jackson Elevated airport
US3136267A (en) * 1959-12-01 1964-06-09 Francis J Kness Air terminal control and traffic
US3571990A (en) * 1968-10-18 1971-03-23 Wendell E Rossman Air terminal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2233953A (zh) * 2011-04-11 2011-11-09 董兰田 停机坪可移动式飞机起落架垫脚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7319A (zh) * 2017-01-17 2017-05-24 张其予 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
CN106697319B (zh) * 2017-01-17 2023-04-11 张其予 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
CN106939708A (zh) * 2017-04-10 2017-07-11 刘阳 一种具有多停机坪及停机登机方式的复合机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6340A1 (zh) 201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58096A1 (en) Aeri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11021268B2 (en) Microbridges for regional aircraft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05283386B (zh) 高度可调圆形建筑式登机桥
CN110043094A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停机库
CN104175941B (zh) 一种直升飞机运输车
US9545998B2 (en) Bun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3723284A (zh) 三维机场
CN103085989A (zh) 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客梯车及其升降装置
CN202657253U (zh) 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客梯车
KR102485588B1 (ko) Uam 또는 드론 자율 이착륙을 위한 버티포트 시스템
CN103085990A (zh) 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客梯车及其车梯装置
CN214566232U (zh) 一种多功能飞机抢修移动装置
CN201953095U (zh) 移动扩展房屋
JP2015090005A (ja) 小型車両駐車設備
CN104389448B (zh)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
CN209521882U (zh) 一种登机桥伸缩通道
CN207157569U (zh) 扑翼机起飞发射架及扑翼机起飞发射系统
CN107697076B (zh) 救援疏散装置
CN209700974U (zh) 车厢对接平台用活动雨棚
EP3395691A1 (en) Apron gate at an airport
CN202657254U (zh) 一种用于运送旅客的客梯车及其车梯装置
US20140103161A1 (en) Three-Dimensional Airport
CN210063397U (zh) 一种旅客登机摆渡车
JP2023101073A (ja) 垂直離着陸機の駐機場及び駐機方法
CN116374188A (zh) 货运无人机货物快速装卸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