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747A -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6747A
CN103716747A CN201310445754.3A CN201310445754A CN103716747A CN 103716747 A CN103716747 A CN 103716747A CN 201310445754 A CN201310445754 A CN 201310445754A CN 103716747 A CN103716747 A CN 103716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tively
sound
little
sound field
li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57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辺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16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2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to listener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8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3/8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80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transducers spaced apart and measuring phase or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from,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 G01S3/8083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transducers spaced apart and measuring phase or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from,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determining direction of sour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5/26Position of receiver fix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1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e.g. with test microph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一种声音处理设备,所述声音处理设备包括偏移检测单元,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校正单元,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所述校正单元根据用于校正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而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所述校正单元根据用于校正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Description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尤其涉及能够在声场空间的任意位置,实现简单的场校正的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多声道音频系统中,从布置在不同位置的周围扬声器中,发出与各个位置对应的不同声道的声音,从而,倾听者能够欣赏富有仿佛倾听者在剧场或者在音乐厅一样的现场感的音乐。
通常,理想的倾听位置是各个扬声器的配置位置的中心位置,如果倾听位置偏离所述中心位置,那么倾听者不能欣赏高音质的音乐。
从而,提出了按照倾听者的位置,校正声场(例如,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87606)。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87606中公开的技术中,在麦克风中安装红外线发光单元,并在各个扬声器中安装红外线感光单元。利用安装在扬声器中的红外线感光单元,感测从布置在倾听者的位置的麦克风的红外线发光单元发出的红外线光束。根据感测红外光的水平,计算每个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所述距离,计算麦克风的位置,即,倾听者的位置。此外,根据所述位置,校正声场。
发明内容
然而,就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87606中公开的技术来说,当倾听位置被改变时,必须再次全面地相应测量声场的特性,从而声场的校正费时,对用户来说并不方便。
理想的是能够在声场空间中的任意位置,实现声场的简单校正。
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声音处理设备,所述声音处理设备包括偏移检测单元,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按照实施例,第二声场校正数据可以是在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数据。
按照实施例,当倾听点的位置不同于周边基准倾听点的位置时,在最近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可以是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按照实施例,可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按照实施例,根据倾听点相对于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和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按照实施例,根据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检测倾听点相对于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
按照实施例,根据发声单元相对于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发声单元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信息,可以检测就标准基准倾听点而论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所述发声单元发出用户在声场空间中的倾听点倾听的声音。
按照实施例,还可包括通过测量声场空间的声场,获得第一声场校正数据的测量单元。
按照实施例,还可包括预先保存第二声场校正数据的存储单元。
按照实施例,存储单元还可保存利用测量单元测量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
按照实施例,可在校正单元中设定根据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计算的参数。
按照实施例,可在不同的校正单元中,作为单独的参数设定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按照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声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按照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按照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如上所述,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在声场空间中的任意位置,简单地校正声场。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声音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图解说明进行声场校正处理的CPU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图解说明进行声场校正处理的DSP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描述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示图;
图5是描述创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图解说明均衡器装置的频率特性的例子的示图;
图7A-7C是描述平均化处理的例子的示图;
图8是描述声场校正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描述声场空间中的位置的示图;
图10是图解说明进行位置检测处理的CPU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描述位置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图解说明声源方向估计的结果的例子的示图;
图13是图解说明麦克风的配置的例子的示图;
图14是图解说明经过声源和麦克风间的中点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
图15是图解说明经过声源和麦克风间的中点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
图16是图解说明经过声源和麦克风间的中点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
图17是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位置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图解说明校正单元的另一结构例子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称为实施例)。注意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声音处理系统1的结构
2.CPU21的功能结构
3.DSP22的功能结构
4.声场校正数据地图
5.声场校正处理
6.位置检测处理
7.变形例
8.本技术对程序的应用
9.其它结构
[声音处理系统1的结构]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声音处理系统1的结构的方框图。声音处理系统1包括再现设备11、声音处理设备12和声场空间13,如图1中所示。
再现设备11从记录介质,例如诸如蓝光光盘(BD)(注册商标)、高清数字通用光盘(HD-DVD)之类的光盘、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再现记录的信息。另外,再现设备11利用内置调谐器,再现接收的信息。声场空间13是用户倾听诸如作为再现声音的音乐之类的声音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存在配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3个麦克风31a、31b和31c,和8个扬声器321~328。注意,下面当不必分别区分麦克风或扬声器时,它们被简单地称为麦克风31或扬声器32。
声音处理设备12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1、DSP(数字信号处理器)22、DIR(数字接口接收器)23、放大器24、A/D(模数)转换器25、操作单元26、放大器27、非易失性存储器28和可拆卸介质29。
扬声器32被布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预定位置。例如,就7.1声道扬声器系统来说,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前方,在左侧布置左前置扬声器322,在右侧布置右前置扬声器323,在中央布置中置扬声器321。另外,在倾听位置的后方,在左侧布置左环绕扬声器324,在右侧布置右环绕扬声器325,在左环绕扬声器324和右环绕扬声器325之间,在左侧布置左后环绕扬声器326,在右侧布置右后环绕扬声器327。此外,在任意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前方中央的左侧),布置专用于再现低频声音的超低音(sub-woofer)扬声器328
在声音处理系统1中,当用户在声场空间13中倾听音乐等时,用户预先测量声场空间13的声场特性。所述测量基本上只进行一次,不过当由于扬声器32的配置的变化而使倾听环境改变时,要按照所述改变进行该测量。
当测量声场空间13的声场特性时,向布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预定位置的多个扬声器32供给用于测量声场特性的测量信号。所述测量信号可被设定成例如脉冲信号。然后,从扬声器32输出的声音由多个麦克风31采集。随后,根据从如上所述采集的声音采集信号计算的测量数据,校正多个扬声器32的声学特性和频率特性,并进行虚拟声像定位处理。换句话说,进行声场校正处理。
当测量声场空间13的声场特性时,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地布置麦克风31。标准基准倾听点P0是用户实际倾听诸如音乐之类声音的任意倾听点之中的标准点。更具体地,例如,3个麦克风31被布置成L形。换句话说,麦克风被布置成以致连接麦克风31a和麦克风31b的直线与连接麦克风31a和麦克风31c的直线实质上形成直角,换句话说,3个麦克风31a~31c被布置在直角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另外,3个麦克风31a~31c被布置成以致标准基准倾听点P0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的中央位置。当然,麦克风31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配置都是可能的,只要能够根据布置麦克风31的位置,指定标准基准倾听点P0
操作单元26是用户操作CPU21的用户接口(UI),可输入例如声场特性测量模式、位置检测模式、再现模式等指令。
CPU21按照预先保存在未示出的只读存储器(ROM)或可拆卸介质29中的程序,把未示出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作为工作存储器地控制各个单元。例如,当从操作单元26指令位置检测模式时,CPU21控制DSP22输出用于检测位置的测量信号,并从放大器27输出测量信号。另外,CPU21使非易失性存储器28保存根据利用麦克风31采集的测量声音,从DSP22计算的测量数据,并在再现听取声音的声音信号期间,基于上述测量数据控制DSP22。放大器27放大从DSP22供给的测量信号,和在DSP22中处理的听取声音的声音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提供给扬声器32。
麦克风31采集从被供给测量信号的扬声器32输出的测量声音,把采集的测量声音转换成声音采集信号,并把该信号提供给放大器24。放大器24放大来自各个麦克风31的声音采集信号,并把结果提供给A/D转换器25。A/D转换器25把已在放大器24中放大的来自各个麦克风31的声音采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把该信号提供给DSP22。
当来自再现设备11的声音信号被再现时,CPU21进行声场校正处理。换句话说,非易失性存储器28保存声场校正数据,CPU21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8读取声场校正数据,并在DSP22中设定该数据。因而,对经DIR23从再现设备11供给的声音信号进行声场校正处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由放大器27放大,然后从扬声器32输出。
注意,非易失性存储器28保存两种声场校正数据。第一声场校正数据是通过按声场特性测量模式,测量声场空间13而获得的声场校正数据。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用于位置调整的数据。当用户的实际倾听点从标准基准倾听点P0变成另一点时,用于位置调整的声场校正数据是使得能够实现与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相同的声场特性的数据。用于位置调整的声场校正数据由声音处理设备12的制造商预先准备,并作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后面参考图4说明),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
[CPU21的功能结构]
图2是图解说明进行声场校正处理的CPU2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中图解所示,CPU21具有设定单元41、判定单元42、检测单元43、指定单元44、获取单元45和测量单元46这些功能块。
设定单元41设定声场校正数据。判定单元42进行判定处理。检测单元43检测位置。指定单元44进行指定位置的处理。获取单元45获取数据。测量单元46进行声场空间13的声场特性测量处理。
[DSP22的功能结构]
图3是图解说明进行声场校正处理的DSP22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DSP22具有校正单元71。校正单元71包括声场处理装置61、均衡器装置621~628和延迟装置631~638。当不必区分各个均衡器装置621~628和延迟装置631~638时,它们被简单地称为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
声场处理装置61对从DIR23供给的各个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诸如混响附加之类的声场处理,并把结果提供给对应声道的均衡器装置62。声场处理是生成无形的虚拟扬声器121(后面参考图9说明),并再现预定播音室或剧场等的空间混响特性的处理。均衡器装置62是所谓的参数均衡器,根据作为从CPU21提供的参数的中心频率f0、增益G和锐度Q,校正从声场处理装置61供给的各个声道的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校正后的声音信号被提供给对应声道的延迟装置63。
注意,与像后面说明的图18的实施例中那样,设置两个校正单元71相比,像图3中实施例中那样,设置一个校正单元71能够简化结构。
[声场校正数据地图]
制造商提供的声场校正数据地图可被预先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
图4是描述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示图。注意,通过向声场空间13中的各个单元的对应附图标记添加撇号('),指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中的各个单元的附图标记。
如图4中图解所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是在其中布置多个扬声器32'的理想环境下的倾听空间中的基准倾听点P'j的声场校正数据的地图。基准倾听点P'j(j=0、1、2、…、n)由标准基准倾听点P'0和周边基准倾听点P'i(i=1、2、…、n)构成。标准基准倾听点P'0是在理想环境下的倾听空间中的用于倾听音乐等的标准位置的地点。
根据充当中心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想像每隔预定距离布置的成同心圆状的多条线111和成放射状的多条线112。另外,布置在所述多条线111和112的交点的基准倾听点P'j是周边基准倾听点P'i。换句话说,在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圆周上,存在多个周边基准倾听点P'i
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的声场校正数据(换句话说,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P'0时,为形成和标准基准倾听点P'0相同的声场所必需的数据。例如,假定为生成能够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实现设计时预期的足够现场感的声场(下面称为目标声场)所必需的参数为PR'0。换句话说,如果在校正单元71中设定参数PR'0,那么在预定位置生成虚拟扬声器121(后面参图9说明),从该扬声器输出声音,从而实现目标声场。按照相同的方式,假定为在周边基准倾听点P'i生成目标声场所必需的参数是PR'i。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下式,计算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上的周边基准倾听点P'i的声场校正数据(换句话说,第二声场校正数据)D'i
D'i=PR'i-PR'0  …(1)
换句话说,声场校正数据D'i是参数PR'i和参数PR'0之间的差的参数。如果在包括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情况时,表述式(1)的声场校正数据D'i,那么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的声场校正数据D'i变成0,如式(2)中一样。
D'j=PR'j-PR'0  …(2)
下面参考图5,通过举例说明对相位的声场校正,说明由制造商进行的创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处理。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将说明其中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右前置声道和左前置声道的声音信号的声场校正数据的情况。注意,尽管图中未示出,不过制造商具有和图1中图解所示的声音处理系统1相同的声音处理系统1',以便创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下面,通过向图1的声音处理系统1的各个单元的附图标记附加撇号(')而获得的附图标记用作声音处理系统1'的各个单元的对应附图标记。
图5是描述创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31,进行测量声场的处理。换句话说,利用布置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麦克风31',采集从布置在预定位置的一对左右扬声器32'发出的声音。利用声音采集信号,对于左右声道获得所述一对左右扬声器32'的诸如频率特性和位置信息之类的测量数据。
在步骤S32,进行平均化处理。换句话说,对于左右声道,按照从较低的中心频率起的顺序,重排包含在测量数据中的左右声道的频率特性校正用参数。随后,按照从较低的中心频率起的顺序,计算各对左右声道的参数的平均值。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进行声场校正的均衡器装置62'的频率特性,描述平均化处理。
图6图解说明均衡器装置62'的频率特性的例子。注意在图6中,作为频率轴的水平轴是对数轴。利用中心频率f0、增益G和锐度G等参数,设定频率特性。对应于各个声道的均衡器装置62'被配置成校正对应声道内的每个频带的频率特性。例如,当每个声道的音频频带被分成6个频带时,对于这6个频带,在各个均衡器装置62'中设定参数,从而校正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
延迟装置63'使从均衡器装置62'供给的每个声道的声音信号的延迟时间发生变化,从而校正例如扬声器32'和标准基准倾听点P'0之间的距离。
图7A-7C是描述平均化处理的例子的示图。注意,在图7A-7C中,作为频率轴的水平轴用对数轴表示。
如图7A和7B中图解所示,为右前置声道和左前置声道计算各个参数。换句话说,计算中心频率fL1,fL2,fL3,…,中心频率fR1,fR2,fR3,…,增益GL1,GL2,GL3,…,增益GR1,GR2,GR3,…,锐度QL1,QL2,QL3,…和锐度QR1,QR2,QR3,…。
对于右前置声道和左前置声道,分别按照从较低的中心频率起的顺序,重排计算的参数。随后,如图7C中图解所示,按照从较低的中心频率起的顺序,对于各个左右声道,计算参数的平均值。
中心频率的平均值
fave1=10(logfL1+logfR1)/2
fave2=10(logfL2+logfR2)/2
fave3=10(logfL3+logfR3)/2
     ·
     ·
     ·
增益的平均值
Gave1=(GL1+GR1)/2
Gave2=(GL2+GR2)/2
Gave3=(GL3+GR3)/2
     ·
     ·
     ·
锐度
Qave1=(QL1+QR1)/2
Qave2=(QL2+QR2)/2
Qave3=(QL3+QR3)/2
     ·
     ·
     ·
在如上所述进行平均化处理之后,在步骤S33,进行把参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步骤S32,已经历平均化处理的左前置声道的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的参数,和右前置声道的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的参数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所述参数把右前置声道和左前置声道的声音信号的频率特性校正成相同。
对其它所有扬声器32’进行相同的处理。因而,获得作为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实现目标声场所必需的参数PR0的声场校正数据,并且与位置信息关联。
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进行声场特性测量处理之后,把麦克风31’移动到另一个周边基准倾听点P’i,并在那里进行声场特性测量处理。随后,计算在周边基准倾听点P’i实现目标声场所必需的参数PRi。此外,根据上面的式(2),计算声场校正数据D’j,作为参数PR'j和参数PR'0之间的差分的参数。
按照这种方式,获得在所有基准倾听点P'j的声场校正数据,并且和位置信息一起,作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注意,扬声器32'的位置信息作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的一部分,也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扬声器32'的坐标是以标准基准倾听点P'0为基准的坐标。
上面,说明了关于扬声器32'的相位的声场校正的例子,不过,还需要除相位以外的诸如均衡器、增益或延迟之类的声场校正数据。换句话说,按照和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相同的方式,在每个周边基准倾听点P'i获得为实现目标声场所必需的整个声场校正数据,并作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的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28'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28。
[声场校正处理]
下面参考图8的流程图,说明利用声音处理系统1的声场校正处理。图8是说明声场校正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41,设定声场特性测量模式,测量单元46执行声场空间13中的声场特性测量处理。只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进行声场特性测量处理,标准基准倾听点P0是声场空间13中,用户倾听音乐等的标准点。换句话说,麦克风31被布置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用于声场特性测量的测量信号被提供给扬声器32,然后获得为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实现理想声场所必需的声场校正数据。声场校正数据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在声场空间13中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声场特性测量处理与创建声场校正数据地图的处理中的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声场特性测量处理相同,从而将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把多个扬声器32布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预定位置之后,只在最初进行一次声场空间13中的声场特性测量处理,不过,当环境被改变,比如扬声器32的位置被改变时,再次进行该处理。
在步骤S42,判定单元42判定麦克风31是否位于声场空间13中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换句话说,用户把麦克风31布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任意位置。麦克风31可被布置在不干扰用户倾听音乐等的位置。随后,用户借助操作单元26的操作,输入麦克风31被布置在的位置是标准基准倾听点P0。根据来自用户的输入,判定单元42进行步骤S42的判定处理。
当在步骤S42,判定麦克风31未被布置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时,换句话说,当麦克风31被布置在除标准基准倾听点P0外的位置时,在步骤S43中设定位置检测模式,然后执行位置检测处理。根据该处理,检测此时布置的麦克风31的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不过该位置检测处理的细节将在后面参考图11说明。
图9是描述声场空间13中的位置的示图。声场空间13中的空间101A可被视为对应于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图9中的麦克风31被布置在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在图9的最外侧的线条111A的附近)。根据步骤S43的位置检测处理,获得图9中,表示从标准基准倾听点P0朝向麦克风31的矢量的位置差分数据V1。位置差分数据V1是指示麦克风31的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2,判定麦克风31被布置在标准基准倾听点P0时,在步骤S44,设定单元41把位置差分数据V1设定为0。
在步骤S43和步骤S44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45,获取单元45获得来自倾听点Pk的测量声音的信号。换句话说,用户移动到倾听点Pk,倾听点Pk是用户想要倾听音乐等的位置。随后,例如通过拍手或者发声,用户产生测量声音。产生的测量声音由麦克风31采集。采集的测量声音的声音信号由放大器24放大,由A/D转换器24进行A/D转换,并经DSP22,由CPU21的获取单元45获得。
在步骤S46,检测单元43检测倾听点Pk相对于麦克风31的位置。换句话说,借助在步骤S45的处理中采集的声音信号,能够检测倾听点Pk距采集测量声音的麦克风31的位置。该处理和步骤S43的位置检测处理(后面说明的图11的处理)相同。换句话说,检测单元43对应于后面说明的图10的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相差计算单元82、模板滤波处理单元83、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和位置检测单元85。这样,获得图9的作为从麦克风31朝向倾听位置Pk的向量的位置数据V2。位置数据V2是指示倾听位置Pk相对于麦克风31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S47,指定单元44指定倾听位置Pk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换句话说,如图9中所示,结合在步骤S43或步骤S44中获得的位置差分数据V1和在步骤S46中获得的位置数据V2。因此,获得位置数据V3,位置数据V3是作为指示倾听位置Pk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向量。
在步骤S48,获取单元45获得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上的倾听位置Pk的声场校正数据。如上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28保存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在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上,标准基准倾听点P0和周边基准倾听点Pi的声场校正数据与位置数据相关。获取单元45从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获得与在步骤S47的处理中指定的倾听位置Pk对应的基准倾听点Pj的声场校正数据。当在步骤S47的处理中指定的倾听位置Pk的位置不同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或者基准倾听点Pj的位置时,获得最近的基准倾听点Pj的声场校正数据,作为倾听位置Pk的声场校正数据。
因而,不仅在声场空间13中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而且在任意倾听位置Pk,都能够简单并且快速地获得用于进行声场校正的数据。另外,不必把麦克风31布置在倾听位置Pk,麦克风31可被布置在声场空间13中的任意位置,声场校正工作变得简单,而不需要麦克风31的重排。
在步骤S49,设定单元41设定在步骤S48中获得的声场校正数据。换句话说,声场校正数据被设定为处理每个声道的声音信号的DSP22的校正单元71(具体地,声场处理装置61、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设定单元41根据下式(3),计算作为待设定的声场校正数据的参数。式(3)是当把式(2)应用于理想环境下的声场空间13时导出的公式。
PRj=PR0+D'j…(3)
换句话说,根据理想环境下,标准基准倾听点P'0和基准倾听点P'j之间的偏移获得的声场的条件被认为与根据声场空间13中,标准基准倾听点P0和基准倾听点Pj之间偏移获得的声场的条件相同(或者相似)。从而,代替式(2)的理想环境下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参数PR'0,应用声场空间13中的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参数PR0。从而,通过修改式(2),得到用于获得与理想环境下的基准倾听点P'j的参数PR'j对应的声场空间13中的基准倾听点Pj的参数PRj的公式。从而,读取在步骤S41的处理中,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48中的参数PR0(换句话说,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在步骤S48的处理中,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8读取作为第二声场校正数据的声场校正数据D'j。随后,通过将该数据应用于式(3),能够获得在倾听点Pk的参数PRj
在步骤S50,DSP22校正声场。换句话说,作为参数,在校正单元71(声场处理装置61、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中,设定根据如上所述的式(3)计算的声场校正数据PRj。因而,在声场空间13中的倾听点Pk,形成与制造商提供的理想声场空间实质相同(换句话说,相似)的目标声场。结果,在所述形成之后,设定再现模式,向再现设备11指令再现,从再现设备11再现,并经DIR23输入的声音信号被DSP22的校正单元71适当地校正,随后经放大器27从扬声器32输出。从而,在声场空间13中的基准倾听点Pj以及在附近的任意倾听点Pk,用户都能够听到高质量的声音信息。
[位置检测处理]
下面说明图8的步骤S43的位置检测处理的细节。为了进行该处理,CPU21还包括图10的结构。
图10是图解说明进行位置检测处理的CPU2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CPU21从布置在预定的声场空间13中的麦克风31获得声音采集信号,并指定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了3个麦克风31,不过,可以设置任意数目n(n是等于或大于3的自然数)的麦克风31。
本实施例中的CPU21包括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相差计算单元82、模板滤波处理单元83、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和位置检测单元85。
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具有获得多对声音采集信号的功能,其中使来自3个麦克风31中的2个麦克风31的声音采集信号为一对。例如,获得一对的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二麦克风31b,一对的第二麦克风31b和第三麦克风31c,和一对的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三麦克风31c的声音采集信号。
注意,如后所述,麦克风31的精度随着麦克风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可取的是按比待测空间的维数高的数目,构成麦克风。3个麦克风适合于指定二维空间中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4个麦克风适合于指定三维空间中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
另外,在二维空间中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的指定中,可取的是把3个麦克风31配置成以致位于直角三角形的顶点。此外,在三维空间中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的指定中,可取的是把4个麦克风31配置成以致位于指示三维方向的立方体的顶点。借助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平衡地检测每维空间中,任意方向的声源或虚拟声源,各个方向的计算方法可被配置成相同,从而,能够减小计算负担,并且能够稳定地提高计算精度。
注意,当指定二维空间中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时,如果用户选择了从计算获得的两个位置之一,那么麦克风31的数目可以为2。
相差计算单元82计算多对获得的声音采集信号的每个频率的相差。
模板滤波处理单元83具有累积多对声音采集信号的相差的对于每个频率定期出现的相差的功能。
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具有根据经历模板滤波处理的声音采集信号的每个频率的相差信息,估计多对声源方向的功能,所述多对声源方向用经过每对麦克风31中的麦克风31之间的中点的直线的线性方程表示。如后所述,根据每对声音采集信号的相差估计和表示的线性方程是经过根据每对声音采集信号的相差估计的声源位置的直线的线性方程。
位置检测单元85具有指定包括多个线性方程的联立方程的最小二乘解,作为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的功能。如果需要,那么指定的声源和虚拟声源的位置可以作为二维或三维空间坐标,显示在显示装置(未示出)上。
下面参考图11,说明在图8的步骤S43中进行的位置检测处理的细节。图11是说明位置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61,CPU21的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获得声音采集信号。换句话说,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控制DSP22从一个选择的虚拟扬声器121输出基准声音。声音采集信号获取单元81获得利用3个麦克风31采集的声音采集信号。多对获取的声音采集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被保存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
在步骤S62,相差计算单元82检测多对声音采集信号的相差。换句话说,相差计算单元82读取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多对声音采集信号,并计算每个频率的相差。
在步骤S63,模板滤波处理单元83进行模板滤波处理。换句话说,进行累积声音采集信号的在每个频率下定期出现相差模式的模板滤波处理。
在步骤S64,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估计声音来自的方向。换句话说,在通过对所有相差进行模板滤波处理而获得的相位-频率模式中,在频率方向累积与期望在其中估计声源的位置的频带对应的模式,随后估计声音来自的方向。累积值在声音来自的方向上变得最大。从而,根据最大的累积值,能够估计声音来自的方向。
图12是图解说明声源方向估计的结果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2中,水平轴代表表示声源的方向的角度,垂直轴代表累积值。在图12的例子中,由于在20°的方向上,累积值最大,因此估计作为声源的虚拟扬声器121位于相对于麦克风31成20°的方向上。
在步骤S65,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执行产生方程式的处理。换句话说,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根据指示声源的方向的角度,求解表述经过声源以及麦克风31间的中点Pm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方程。
图13是图解说明麦克风31的配置的例子的示图。图13图解说明当在二维平面上估计声源位置时的例子。在图13中,在第一麦克风31a作为中心轴O的情况下,第二麦克风31b被配置在x轴上,第三麦克风31c被配置在y轴上。另外,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二麦克风31b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三麦克风31c之间的距离都被设定为d。换句话说,麦克风31被配置成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
下面参考图14-16,图中表示了经过估计的声源201以及各个麦克风31间的中点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
图14是图解说明经过估计的声源201以及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二麦克风31b间的中点Pm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4中,φxo是由连接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二麦克风31b的直线在该二维平面上的垂线与线性方程的直线L1形成的角度,并由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指定。这种情况下的直线L1用式(4)表示。
y = ( x - d 2 ) 1 tan φ xo - - - ( 4 )
图15是图解说明经过估计的声源201以及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三麦克风31c间的中点Pm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5中,φyo是由连接第一麦克风31a和第三麦克风31c的直线在该二维平面上的垂线与线性方程的直线L2形成的角度,并由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指定。这种情况下的直线L2用式(5)表示。
y = ( x - d 2 ) 1 x tan φ yo - - - ( 5 )
图16是图解说明经过估计的声源201以及第二麦克风31b和第三麦克风31c间的中点Pm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函数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6中,φxy是由连接第二麦克风31b和第三麦克风31c的直线在该二维平面上的垂线与线性方程的直线L3形成的角度,并由声源方向估计单元84指定。这种情况下的直线L3用式(6)表示。
( y - d 2 ) = ( x - d 2 ) tan ( π 4 - φ xy ) - - - ( 6 )
当使用更多数目的麦克风31时,最好对所有各对麦克风进行步骤S61-S65的处理。按照相同的方式,在三维空间中,通过定义包括在特定各对麦克风中的麦克风31之间的中点,和由连接包括在特定各对麦克风中的麦克风31的直线在二维平面上的垂线与线性方程的直线形成的角度,计算相应的要素。
之后,在步骤S66,位置检测单元85执行求解联立方程的处理。当联立方程无解时,获得最小平方差解。然后,在步骤S67,位置检测单元85检测麦克风31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换句话说,通过求解联立方程,获得向量V12(参见图9),向量V12是指示作为声源201的虚拟扬声器121相对于麦克风31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虚拟扬声器121的位置也被包含在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的声场校正数据地图上。如图9中图解所示,保存在声场校正数据地图上的虚拟扬声器121的位置是作为指示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向量V11。从而,根据向量V11和向量V12,获得位置差分数据V1,位置差分数据V1是指示麦克风31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的向量。如上所述,向量V11是指示虚拟扬声器121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的位置的向量,向量V12是通过求解联立方程获得的向量,指示虚拟扬声器121相对于麦克风31的位置。
下面参考图17,进一步说明二维平面上的位置检测处理的具体例子。图17是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位置检测处理的流程图。首先,获得在图14-16中所示的n个(就该图来说,n=3)麦克风31a、31b和31c的信号Sx(n)、Sy(n)和So(n)(步骤S61b、S61c和S61a)。利用模板滤波,根据各对信号,估计声源方向φxo、φyo和φxy(步骤S64a、S64b和S64c)。具体地,利用信号Sx(n)和So(n)估计声源方向φxo,利用信号Sy(n)和So(n)估计声源方向φyo,利用信号Sx(n)和Sy(n)估计声源方向φxy
生成包括指示声源方向的直线的线性方程的下述联立方程(步骤S65)。
( tan φ xo ) - 1 - 1 tan φ yo - 1 tan ( π 4 - φ xy ) - 1 x y = d 2 ( tan φ xo ) - 1 - d 2 d 2 ( tan φ xy - 1 ) - - - ( 7 )
获得生成的联立方程的最小平方差解(步骤S66)。
A = ( tan φ xo ) - 1 - 1 tan φ yo - 1 tan ( π 4 - φ xy ) - 1 - - - ( 8 )
B = d 2 ( tan φ xo ) - 1 - d 2 d 2 ( tan φ xy - 1 ) - - - ( 9 )
x y = ( A T A ) - 1 A T B - - - ( 10 )
根据所述解答,估计作为虚拟扬声器121的坐标的声源坐标(x,y),另外,根据声源坐标(x,y),检测麦克风31的位置(步骤S67)。
在上面的说明中,位置检测处理由CPU21执行,不过也可由DSP22执行。
[变形例]
在图5的步骤S32中,设定计算用于左声道和右声道的频率特性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不过,仍然可以执行以下处理。换句话说,根据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量的大小,可以选择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特性校正的各个参数中的任意之一。
具体地,计算左声道的增益G的绝对值的相加值GLS=|GL1|+|GL2|+|GL3|+…,和右声道的增益G的绝对值的相加值GRS=|GR1|+|GR2|+|GR3|+…。然后,比较相加值GLS和GRS,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相加值之中,值比另一个相加值更小或更大的频率校正用参数,换句话说,右声道和左声道任意之一。
另外,代替计算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根据预定频带中的频率校正量的大小,也可以选择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各个参数中的任意之一。
具体地,确定预定频带Δf中的左声道的增益GL和右声道的增益GR的大小。然后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各个增益之中,增益比另一个增益更小或更大的频率校正用参数,换句话说,右声道和左声道任意之一。
此外,代替计算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对于预定频带,确定频率校正量的大小,也可选择频带中,校正量比另一个校正量更大或更小的频率校正用参数。
具体地,确定每个频带Δf中的左声道的增益GL和右声道的增益GR的大小,然后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各个增益之中,增益比另一个增益更小或更大的频率校正用参数。
此外,代替计算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用的参数的平均值,也可执行以下处理。换句话说,计算右声道的频率校正量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量之间的差分。随后,当校正量的差分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对右声道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当校正量的差分小于预定值时,不对右声道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
具体地,计算左声道的增益G的绝对值的相加值GLS=|GL1|+|GL2|+|GL3|+…和右声道的增益G的绝对值的相加值GRS=|GR1|+|GR2|+|GR3|+…。随后,计算相加值GLS和相加值GRS之间的差分|GLS-GRS|,然后判定差分|GLS-GRS|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ΔG。当差分|GLS-GRS|等于或大于ΔG时,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或所述参数任意之一。当差分|GLS-GRS|小于ΔG时,不对右声道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
另外,也可进行下述操作。换句话说,计算预定频带Δf中的左声道的增益GL和右声道的增益GR之间的差分|GL-GR|。判定所述差分|GL-GR|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ΔG。当差分|GL-GR|等于或大于ΔG时,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或所述参数任意之一。另一方面,当差分|GL-GR|小于ΔG时,不对右声道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
此外,也可进行以下操作。换句话说,计算每个定频带Δf中的左声道的增益GL和右声道的增益GR之间的差分|GL-GR|,随后判定差分|GL-GR|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ΔG。当差分|GL-GR|等于或大于ΔG时,在均衡器装置621和622中,设定用于右声道和左声道的频率校正的参数的平均值或所述参数任意之一。当差分|GL-GR|小于ΔG时,不对右声道和左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
上面说明的数值只是例子,如果需要,也可使用其它的数值。另外,上面说明的每种结构可以相互结合,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要旨。
此外,在上面说明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其中对左前置声道和右前置声道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的情况,不过也可采用下述结构。换句话说,也可对左环绕声道、右环绕声道、左后环绕声道、右后环绕声道等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
注意,对其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处理的声音信号是任意的。可取的是把所述信号设定成从用户的侧面或后方输出的声道,比如左环绕声道、右环绕声道、左后环绕声道、右后环绕声道等的声音信号。这是因为为了获得适当的环绕效果,可取的是左环绕声道、右环绕声道、左后环绕声道、右后环绕声道等的声音信号的相移较小。
另外,在图3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校正单元71,不过如图18中所示,也可设置两个校正单元。图18是表示校正单元71的另一结构例子的方框图。在图18的实施例中,校正单元71包括第一校正单元301和从属地连接到第一校正单元的第二校正单元302,以致每个校正单元能够单独地设定参数。
第一校正单元301和第二校正单元302具有相同的结构。换句话说,和图3的校正单元71一样,第一校正单元301包括声场处理装置61、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和图3的校正单元71一样,第二校正单元302也包括声场处理装置61、均衡器装置62和延迟装置63。
在第一校正单元301中,式(3)的参数PR0被设定成在图8的步骤S41中,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在第二校正单元302中,设定声场校正数据D'j,它是预先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8中的声场校正数据地图101上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结果,第一校正单元301进行利用参数PR0的声场校正处理,而第二校正单元302进行利用声场校正数据D'j的声场校正处理,因而,共同进行利用式(3)的参数PRj的声场校正处理。当倾听点Pk位于标准基准倾听点P0时,声场校正数据D'0变为0。从而,第二校正单元302实质上不进行特殊处理,只把从第一校正单元301输入的声音信号原样输出给下一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与图3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本技术对程序的应用]
上面说明的一系列处理可以利用硬件,或者利用软件执行。
当利用软件执行所述系列处理时,构成所述软件的程序可从网络或者记录介质被安装在其中包含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中,或者被安装在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中。
其中保存所述程序的这种记录介质被配置成其中记录程序,并且是独立于设备的主体分发的,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29,比如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DVD)、磁光盘(包括小型光盘(MD))或者半导体存储器,以及被配置成其中记录程序,以便在预先结合在设备的主体中的状态下向用户提供所述程序的闪速ROM或者包含在存储单元中的硬盘。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的各个步骤不仅包括可按照顺序,时序地进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者单独地执行的,而不一定时序地执行的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意味一组多个构成元件(设备、模块(组件)等等),无论所有构成元件是否被容纳在相同外壳内都无关紧要。从而,容纳在分离的外壳中,并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多个设备,和其一个外壳容纳多个模块的一个设备都是系统。
注意,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修改。
其它结构
本技术也可采用以下结构。
(1)一种声音处理设备,所述声音处理设备包括偏移检测单元,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校正单元,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2)按照(1)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在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数据。
(3)按照(2)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当倾听点的位置不同于周边基准倾听点的位置时,在最近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4)按照(1)-(3)任意之一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5)按照(4)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就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而论的倾听点的位置,和就标准基准倾听点而论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6)按照(5)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检测就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而论的倾听点的位置。
(7)按照(5)或(6)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发声单元相对于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发声单元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信息,检测就标准基准倾听点而论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所述发声单元发出用户在声场空间中的倾听点倾听的声音。
(8)按照(1)-(7)任意之一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还包括通过测量声场空间的声场,获得第一声场校正数据的测量单元。
(9)按照(1)-(8)任意之一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还包括预先保存第二声场校正数据的存储单元。
(10)按照(9)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存储单元还保存利用测量单元测量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
(11)按照(1)-(10)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在校正单元中设定根据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计算的参数。
(12)按照(1)-(10)任意之一中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在不同的校正单元中,作为单独的参数设定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13)一种声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14)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15)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本公开包含与在2012年10月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2-219978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在此引为参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声音处理设备,包括:
偏移检测单元,所述偏移检测单元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
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在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数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当倾听点的位置不同于周边基准倾听点的位置时,在最近的周边基准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是倾听点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倾听点相对于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和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检测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通过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而获得的声音信号,检测倾听点相对于采集从倾听点生成的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根据发声单元相对于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发声单元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位置信息,检测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采集测量声音的位置,所述发声单元发出用户在声场空间中的倾听点倾听的声音。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还包括:
通过测量声场空间的声场获得第一声场校正数据的测量单元。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还包括:
预先保存第二声场校正数据的存储单元。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存储单元还保存利用测量单元测量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在校正单元中设定根据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计算出的参数。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声音处理设备,其中在不同的校正单元中,作为单独的参数设定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第二声场校正数据。
13.一种声音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
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14.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
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15.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检测用户在声场空间中倾听声音的倾听点相对于标准基准倾听点的偏移;和
基于用于校正当倾听点是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声场的第一声场校正数据,和用于校正当倾听点偏离标准基准倾听点时的倾听点的声场的第二声场校正数据,校正声音信号。
CN201310445754.3A 2012-10-02 2013-09-25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3716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9978A JP6031930B2 (ja) 2012-10-02 2012-10-02 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12-219978 2012-10-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6747A true CN103716747A (zh) 2014-04-09

Family

ID=5038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5754.3A Pending CN103716747A (zh) 2012-10-02 2013-09-25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4455B2 (zh)
JP (1) JP6031930B2 (zh)
CN (1) CN10371674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350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597536A (zh) * 2018-03-20 2018-09-28 成都星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音信息定位的交互系统
CN109854996A (zh) * 2019-01-25 2019-06-07 太仓秦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追光式舞台及其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7478B2 (ja) * 2010-03-29 2014-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音声再生装置及び音声再生方法
US9020623B2 (en) 2012-06-19 2015-04-28 Sono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n infrared signal
US9678707B2 (en) 2015-04-10 2017-06-13 Sonos, Inc. Identification of audio content facilitated by playback device
WO2021018378A1 (en) * 2019-07-29 2021-02-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method or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a sound field representation in a spatial transform domain
CN113115157B (zh) * 2021-04-13 2024-05-03 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700U (zh) * 1986-07-16 1988-02-02
JPH0946800A (ja) * 1995-07-28 1997-0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音像制御装置
JP2001057699A (ja) * 1999-06-11 2001-02-2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オーディオ装置
IL134979A (en) * 2000-03-09 2004-02-19 Be4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ree-dimensional hearing
US6856688B2 (en) * 2001-04-27 2005-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 sound system
US20040202332A1 (en) * 2003-03-20 2004-10-14 Yoshihisa Murohashi Sound-field setting system
EP1542503B1 (en) * 2003-12-11 2011-08-24 Sony Deutschland GmbH Dynamic sweet spot tracking
JP4507951B2 (ja) * 2005-03-31 2010-07-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装置
JP2008072541A (ja) * 2006-09-15 2008-03-27 D & M Holdings Inc オーディオ装置
GB2457508B (en) * 2008-02-18 2010-06-09 Ltd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udio adaptaton
EP2346028A1 (en) * 2009-12-17 2011-07-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first parametric spatial audio signal into a second parametric spatial audio signal
JP2011188248A (ja) * 2010-03-09 2011-09-22 Yamaha Corp オーディオアンプ
US20130022204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Sony Corporation Location detection using surround sound setup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350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643509B (zh) * 2016-07-22 2019-01-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597536A (zh) * 2018-03-20 2018-09-28 成都星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音信息定位的交互系统
CN109854996A (zh) * 2019-01-25 2019-06-07 太仓秦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追光式舞台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93108A1 (en) 2014-04-03
JP6031930B2 (ja) 2016-11-24
JP2014072871A (ja) 2014-04-21
US9894455B2 (en)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6747A (zh) 声音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US10536793B2 (en) Method for reproducing spatially distributed sounds
US8306236B2 (en) Sound field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sound field measuring method
US2006006241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o reproduce a 2-channel virtual sound based on a listener position
EP3141002B1 (en) Virtual sou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30147543A1 (en) Audio amplifier unit
CN1713784B (zh) 再现7.1声道声音的装置和方法
US9883316B2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me
US20110299706A1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JP598331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音像定位強調方法、及び音像定位強調プログラム
CN106664497A (zh) 音频再现系统和方法
JP2007336184A (ja) 音像制御装置及び音像制御方法
CN101263743A (zh) 多声道音频信号的校正装置
TW201611626A (zh) 判定音訊預補償控制器的濾波器係數以用於補償相關聯音響系統的方法、裝置、系統與電腦程式
EP330492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n elevated sound impression
JP2009077379A (ja) 立体音響再生装置、立体音響再生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980225A (zh) 使用驱动信号驱动扬声器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US20190141465A1 (en) System for correcting sound space inside vehicle
CN104937955A (zh) 自动的扬声器极性检测
JP2008154130A (ja) 音場測定装置
JPH10155200A (ja) 多チャンネル音声伝送のための方法
CN104335605A (zh)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2011199707A (ja) 音声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音声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003153398A (ja) ヘッドホンによる前後方向への音像定位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Song et al. Psychoacoustic evaluation of multichannel reproduced sounds using binaural synthesis and spherical beamfor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