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225B -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225B
CN103703225B CN201280036532.XA CN201280036532A CN103703225B CN 103703225 B CN103703225 B CN 103703225B CN 201280036532 A CN201280036532 A CN 201280036532A CN 103703225 B CN103703225 B CN 103703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nozzle
aperture
turbocharge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65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225A (zh
Inventor
田代直人
阵内靖明
有水大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03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6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nozzle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24Control of the pumps by using pumps or turbines with adjustable guide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6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nozzle vanes
    • F01D17/165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nozzle vanes for radial flow, i.e. the vanes turning around axes which are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or centre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90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 F05D2240/91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ation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止动构件(30)由设置在安装于促动器托架(43)的隔热板(44)上的螺母座部(44a)和在相对于隔热板(44)移动的促动器连杆(26)上设置的可动侧止动部(33)构成,促动器(27)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41)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41)的驱动力的促动器连杆(26)构成,可动侧止动部(33)设置在从促动器本体(41)向喷嘴叶片侧延伸的促动器连杆(26)上。

Description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制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的涡轮增压器用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发动机等所使用的涡轮增压器中,采用了将发动机的废气向形成于涡轮壳的蜗壳内填充,且使该废气通过设置在该蜗壳内周侧的多个喷嘴叶片而作用在设置于这些喷嘴叶片内周侧的涡轮工作轮上的结构。
多个喷嘴叶片包含在可变喷嘴机构中,可变喷嘴机构以能够利用促动器改变开度(叶片角度)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两块环状的板之间的废气通路。
在利用该可变喷嘴机构,根据发动机转速来改变多个喷嘴叶片的叶片角度时,在两块板之间的废气通路内流过的废气的流速发生变化,涡轮工作轮的转速发生变化。
例如,在发动机转速从低速区域的状态提高发动机转速而进行加速的情况下,需要将喷嘴叶片的开度设为接近全闭的状态来使废气流路变窄,由此提高废气的流速,使涡轮工作轮的转速上升。
这种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限制和全闭侧的开度调整需要止动结构。
作为上述现有的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如图8所示,已知的是在将构成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工作轮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承座上,设置限制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开度的止动结构。
在图8中,涡轮增压器100包括涡轮壳102、轴承座103和可变喷嘴机构105,涡轮壳102旋转自如地收纳涡轮工作轮,轴承座103安装于该涡轮壳102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涡轮工作轮的旋转轴,可变喷嘴机构105利用多个喷嘴叶片调整流入涡轮工作轮的废气的流速。
可变喷嘴机构105包括为了一并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而安装于支轴111的杆112、经由销113与该杆112的前端部连结的连结机构114、包括与该连结机构114连结的连杆116的促动器117、为了限制所述杆112的摆动角度而一体地形成于轴承座102的延伸部121、拧入到该延伸部121的止动螺栓122和将该止动螺栓122固定在延伸部121的锁止螺母123。
作为止动螺栓122的作用,在促动器117动作而将连杆116拉向图的右斜下方时,连结机构114向图的右斜下方移动,与连结机构114连结的杆112以支轴111为中心顺时针摆动,杆112抵靠在止动螺栓122的前端来限制杆112的更进一步的摆动。即,限制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
在调整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时,拧松锁止螺母123,转动止动螺栓122,使止动螺栓122的前端122a相对于延伸部121前进或后退。其结果是,杆112抵靠在止动螺栓122的前端122a上的摆动角发生变化,改变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
另外,已知设置有用于同步地改变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的同步机构的涡轮增压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1,在涡轮增压器1中设置有用于使多个喷嘴叶片53同步地旋转的同步机构6。同步机构6包括作为其驱动源的促动器7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0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图8所示的止动结构中,在轴承座103的纸面正面侧安装有压缩机壳,在利用止动螺栓122调整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不得不在由轴承座103、促动器117及压缩机壳等大部件包围的位于里面的狭窄空间内转动止动螺栓122、锁止螺母123,难以进行调整作业。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用于限制或调整喷嘴叶片53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止动结构,因此很难将喷嘴叶片53维持在全闭侧稍微打开的状态,很难提高发动机从低速旋转区域开始的加速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调整作业的涡轮增压器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所述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抵接,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连杆构成,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所述促动器本体向所述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连杆上。
在例如像以往那样在轴承座上设置突出部,利用设置于该突出部的止动螺栓限制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止动螺栓被设置在靠近轴承座的狭窄的位置,因此,在转动止动螺栓来进行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调整作业时,止动螺栓的锁止螺母、止动螺栓本身难以转动。
与之相对,通过像本发明那样将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促动器的连杆上,能够易于在远离轴承座、涡轮壳的宽广的空间内,利用止动构件调整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
因此,能够缩短调整作业时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调整。而且,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轴承座上形成安装止动螺栓的突出部,轴承座变轻,另外,轴承座的形状变得更加简单,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可动侧止动部可以是设置于所述连杆的螺母,所述固定侧止动部可以是以不向所述促动器传递热量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促动器托架的隔热板。
如此,与在轴承座等铸件上设置止动构件相比,通过在促动器托架或隔热板等钢板上设置止动构件,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能够削减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可以利用将所述促动器向所述促动器托架固定的螺栓将所述隔热板一起紧固安装在促动器托架上,并且利用以贯穿该隔热板的方式设置的所述连杆的贯穿孔的周缘部形成所述螺母的螺母座部。
通过如此地构成,使用形成于隔热板的贯穿孔形成固定侧止动部,因此不需要设置新的部件,能够结构简单且轻量紧凑地进行制造。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喷嘴叶片侧可以由长度可调的连结机构连结,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调整螺栓构成,该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构成所述连结机构的主体上,所述固定侧止动部由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促动器托架上的止动片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止动构件配置在促动器与喷嘴叶片侧二者之间的中间部,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空间内进行止动构件对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调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喷嘴叶片侧可以由长度可调的连结机构连结,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调整螺栓构成,该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所述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固定侧止动部由形成在构成所述连结机构的主体上的抵靠板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止动构件配置在促动器与喷嘴叶片侧二者之间的中间部,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空间内进行止动构件对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调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
另外,由于止动构件所用的螺栓等没有安装在设置于可动侧止动部的突出部上,因此,可动侧止动部变轻,能够提高促动器动作时喷嘴叶片的开度变化的响应性。
该止动构件也可以被配置为喷嘴叶片全开侧的开度调整用的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固定侧止动部抵接,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连杆构成,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促动器本体向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连杆上,因此,能够易于在远离轴承座、涡轮壳的宽广的空间内,利用止动构件调整喷嘴叶片的全闭侧或全开侧的开度。
因此,能够缩短调整作业时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调整。而且,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轴承座上形成安装止动螺栓的突出部,轴承座变轻。另外,能够使轴承座的形状变得更加简单,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2-2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的作用的示意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嘴叶片的开度变化的示意图,图5(a)表示促动器动作前的喷嘴叶片的开度大的状态,图5(b)表示促动器动作后的喷嘴叶片的开度在全闭侧受到限制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过,只要没有特别进行特定的记载,则记载在该实施方式中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就不是要将该发明的范围仅限于此的意思。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涡轮增压器10包括涡轮壳12、轴承座13、压缩机壳(未图示)和可变喷嘴机构15,涡轮壳12旋转自如地收纳涡轮工作轮,轴承座13安装于该涡轮壳12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涡轮工作轮的旋转轴,压缩机壳安装在该轴承座13的与涡轮壳12相反的一侧(纸面的正面侧),可变喷嘴机构15能够利用多个喷嘴叶片调整流入涡轮工作轮的废气的流速。
上述可变喷嘴机构15中的配置在外部的促动器侧组装体16由支轴21、外杆22、长度可调的连结机构24和促动器27构成,支轴21连结在喷嘴叶片侧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轴承座13上,外杆22的一端安装在该支轴21上,连结机构24经由连结销23连结在该外杆22的另一端,促动器27包括与该连结机构24连结的促动器连杆26。
促动器连杆26安装有构成止动构件30的一部分的带凸缘螺母31及将该带凸缘螺母31固定在促动器连杆26上的锁止螺母32,止动构件30在全闭侧限制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在全闭侧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
带凸缘螺母31在一侧面一体地成形了凸缘31a。
这些带凸缘螺母31及锁止螺母32构成可动侧止动部33。
连结机构24由主体35、调节螺母36和锁止螺母37构成,主体35的一端经由连结销23与外杆22连结,调节螺母36被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形成于该主体35的窗部35a内,锁止螺母37用于将主体35固定在形成有外螺纹26a的促动器连杆26上。
主体35形成有供外螺纹26a插入的外螺纹插入孔35b。
调节螺母36与插入到主体35的外螺纹插入孔35b的外螺纹26a螺纹结合。
因此,通过拧松锁止螺母37并使调节螺母36旋转,外螺纹26a相对于主体35的外螺纹插入孔35b的插入量将发生变化,能够使主体35的前端部即连结销23的位置沿促动器连杆26的轴向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改变外杆22的初始位置即喷嘴叶片的初始叶片角度。
促动器27由促动器本体41和从该促动器本体41内向外部延伸的促动器连杆26构成。
促动器本体41由壳体42(参照图3)和将该壳体42内划分为两个腔室的橡胶制的隔板(未图示)构成,促动器连杆26安装在该隔板上。
另外,促动器本体41安装在固定于涡轮壳12的钢板制的促动器托架43上,在该促动器托架43上安装有隔热板44,该隔热板44进行遮挡,以使从涡轮壳12放射的热量不传到促动器本体41。
隔热板44突出地形成有构成止动构件30的一部分的作为固定侧止动部的螺母座部44a,该螺母座部44a与上述的可动侧止动部33(带凸缘螺母31及锁止螺母32)构成止动构件30。
在此,将带凸缘螺母31的凸缘31a与隔热板44的螺母座部44a之间的距离设为L。通过拧松锁止螺母32并使带凸缘螺母31转动来改变距离L,能够调整将要在后文中详述的喷嘴叶片的最小开度。
如图2所示,涡轮增压器10包括旋转自如地收纳涡轮工作轮11的涡轮壳12、旋转自如地支承涡轮工作轮11的旋转轴(未图示。附图标记11a是涡轮工作轮11的旋转轴的轴线)并且与涡轮壳12邻接地安装的轴承座13和为了调整向涡轮工作轮11流入的废气的流速而设置在涡轮壳12与轴承座13彼此之间且彼此的内侧的喷嘴组装体17。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标记46是密封涡轮壳12与喷嘴组装体17彼此之间的密封环,附图标记47是密封涡轮壳12与轴承座13之间的密封环,附图标记48是密封轴承座13与喷嘴组装体17(具体而言是喷嘴安装座51)之间的盘簧状的扩压板。
上述密封环46、47的截面不画剖面线,而是涂成黑色(以下相同)。
涡轮工作轮11由设置在旋转轴的一端部的轮毂11b和设置在该轮毂11b的外周面的多个涡轮叶片11c构成。
涡轮壳12由形成废气排出口12a的筒状的内周壁12b、以包围该内周壁12b的方式形成在内周壁12b的半径方向外侧的筒状的外周壁12c和从内周壁12b的中间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且与外周壁12c的一端部相连的环状壁12d构成,废气排出口12a设置在涡轮工作轮11的废气下游侧。
轴承座13包括支承涡轮工作轮11的旋转轴的筒状的内周壁13a、从该内周壁13a向半径方向外侧立起的环状壁13b和与该环状壁13b的外周缘相连的筒状的外周壁13c。
喷嘴组装体17由环状的喷嘴安装座51、多个喷嘴52、杆板53、驱动环54和环状的喷嘴板56构成,喷嘴安装座51被形成在涡轮壳12的外周壁12c上的内方突出凸缘部12f及轴承座13的外周壁13c彼此夹持固定,多个喷嘴52沿周向排列且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该喷嘴安装座51,杆板53分别使一端安装在这些喷嘴52的一端部,驱动环54在外周部具有多个与分别设置在这些杆板53的另一端的卡合凸部53a卡合的槽部54a,并且内周部旋转自如地嵌合于喷嘴安装座51的小径部51a,喷嘴板56以与喷嘴安装座51一起夹持构成喷嘴52的喷嘴叶片52a的方式安装于喷嘴安装座51。
上述驱动环54在外周部形成有一个缺口部,设置在支轴21(参照图1)的内侧端部的臂部卡合在该缺口部。
上述促动器侧组装体16(参照图1)与喷嘴组装体17构成可变喷嘴机构15。
通过使促动器27(参照图1)动作而使驱动环54转动,由此各杆板53相对于喷嘴安装座51向一定的方向摆动,喷嘴52转动,由此喷嘴叶片52a的叶片角度发生变化。
喷嘴52是上述喷嘴叶片52a、作为该喷嘴叶片52a的转动轴的喷嘴轴52b和限制喷嘴52的轴向位置的凸缘52c一体成形出来的部件,喷嘴轴52b转动自如地嵌合于在喷嘴安装座51上开设的轴承孔部51b,杆板53被铆接固定在喷嘴轴52b的端部。
喷嘴板56是由环状的板部56a和筒状部56b构成的一体成形品,筒状部56b从该板部56a的内周端沿着涡轮工作轮11的涡轮叶片11c的外表且保持规定间隙地向涡轮工作轮11的轴向延伸。
喷嘴安装座51和喷嘴板56形成供废气流过的废气通路61,该废气通路61被形成为废气从蜗壳62向涡轮工作轮11流动的途中的通路,蜗壳62呈涡旋状地形成于涡轮壳12。
因此,通过利用可变喷嘴机构15使设置于废气通路61的喷嘴叶片52a的叶片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作用在涡轮工作轮11上的废气的流速,能够控制涡轮增压器10所包括的压缩机的增压。
如图3所示,连结机构24的主体35是形成为薄板状且与连结销23(参照图1)连结的平板部35d和从该平板部35d呈圆柱状地鼓出的圆柱部35e一体成形出来的,在圆柱部35e内形成有外螺纹插入孔35b。
利用螺栓66、66及螺母67、67将促动器托架43及隔热板44一起紧固在促动器27的促动器本体41所包括的壳体42上。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标记41a是向促动器本体41内取入负压的负压导入口。
隔热板44包括与促动器托架43邻接的基部板部44b、从该基部板部44b立起的环状的锥部44c和形成在该锥部44c的前端部的平坦的螺母座部44a。
螺母座部44a是形成有供促动器连杆26贯穿的贯穿孔44e并且与促动器连杆26正交地形成的平坦部。
接着,对以上描述的止动构件30的作用进行说明。
若在图1的状态下向促动器本体41内导入负压,则促动器本体41内的隔板移动,伴随于此,如图4所示,安装于隔板的促动器连杆26被拉向箭头A的方向,带凸缘螺母31的凸缘31a抵靠在隔热板44的螺母座部44a上而使促动器连杆26的移动停止。
其结果是,连结机构24及连结销23也移动,如箭头B所示,外杆22以支轴21为中心,从假想线所示的位置摆动角度θ至实线所示的位置。由此,支轴21也转动角度θ,伴随于此,在图2中,构成配置在涡轮壳12及轴承座13内侧的喷嘴组装体17的驱动环54转动,各杆板53一齐摆动,各喷嘴52转动,喷嘴叶片52a的开度变小。
即,如图5(a)所示,在促动器动作前,各喷嘴叶片52a的开度(图中的附图标记α1是将喷嘴叶片52a完全关闭时的开度(叶片角度)设为零时的开度)处于大的状态,相邻的喷嘴叶片52a之间的流路面积(图中的附图标记C1是喷嘴叶片52a之间的间隙)大。
若使促动器动作,则如图5(b)所示,各喷嘴叶片52a从图5(a)的状态如箭头所示地逆时针转动,各喷嘴叶片52a的开度(图中的附图标记α2是将喷嘴叶片52a完全关闭时的开度(叶片角度)设为零时的开度,α2<α1)减小为接近全闭的状态,相邻的喷嘴叶片52a之间的流路面积(图中的附图标记C2是喷嘴叶片52a之间的间隙,C2<C1)变为最小。其结果是,在相邻的喷嘴叶片52a之间流动的废气的流速变大,涡轮工作轮的转速上升。
<第二实施方式>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将连结销23与促动器连杆26连结的连结机构70由一端经由连结销23与外杆22连结的主体71、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形成于该主体71的窗部35a内的调节螺母36、将主体71固定在促动器连杆26上的锁止螺母37、以与促动器连杆26平行配置的方式螺纹结合在主体71上的止动螺栓73和将该止动螺栓73固定于主体71的锁止螺母74构成。
上述止动螺栓73及锁止螺母74构成可动侧止动部77,该可动侧止动部77为止动构件75的一部分,该止动构件75在全闭侧限制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在全闭侧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
主体71是形成为薄板状且与连结销23连结的平板部71c和从该平板部71c一起呈圆柱状地鼓出并且平行配置的两个圆柱部35e、71e一体成形出来的,在圆柱部35e内形成有供外螺纹26a插入的外螺纹插入孔35b,在圆柱部71e内形成有供止动螺栓73的外螺纹73a拧入的内螺纹71h。
为了支承促动器本体41而安装在涡轮壳12上的促动器托架76在与止动螺栓73的头部73c相对的位置一体地成形了止动片76a。
止动片76a是作为在全闭侧限制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在全闭侧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的止动构件75的一部分的固定侧止动部,是在促动器27动作、促动器连杆26被拉入促动器本体41时,供连结机构70的止动螺栓73的头部73c抵靠的部分。
上述的可动侧止动部77和止动片76a构成止动构件75,止动螺栓73的头部73c抵靠在止动片76a上,由此能够限制喷嘴叶片52a(参照图5(b))的最小开度。
在此,将止动螺栓73的头部73c与止动片76a之间的距离设为L。通过拧松锁止螺母74并转动止动螺栓73来改变距离L,能够如图5(a)、图5(b)所示那样,调整喷嘴叶片的最小开度。
<第三实施方式>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将连结销23与促动器连杆26连结的连结机构80由一端经由连结销23与外杆22连结的主体81、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形成于该主体81的窗部35a内的调节螺母36和将主体81固定在促动器连杆26上的锁止螺母37构成。
主体81由形成为薄板状且与连结销23连结的平板部81c、在形成于该平板部81c的侧方突出部81d上设置的抵靠板82和从平板部81c一体地呈圆柱状地鼓出的圆柱部35e构成。
侧方突出部81d是作为在全闭侧限制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在全闭侧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的止动构件90的一部分的可动侧止动部。
为了支承促动器本体41而安装在涡轮壳12上的促动器托架84在与连结机构80的抵靠板82相对的位置一体地成形了突出片84a,在该突出片84a上设置有通过抵靠在抵靠板82上来限制连结机构80的移动的止动部86。
止动部86由止动螺栓87和锁止螺母88构成,是作为在全闭侧限制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在全闭侧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的止动构件90的一部分的固定侧止动部,止动螺栓87的外螺纹87a与形成在突出片84a上的内螺纹螺纹结合,并且止动螺栓87以使头部87b与抵靠板82相对的方式配置,锁止螺母88将该止动螺栓87固定在突出片84a上。
例如在主体81是通过铸造制成的情况下,抵靠在止动螺栓87的头部87b上的抵靠板82被设为比铸件的硬度高的钢板制,从而抑制因与头部87b抵接而导致的抵靠板82的磨损。
上述的侧方突出部81d和止动部86构成止动构件90。
在促动器27动作、促动器连杆26被拉入促动器本体41时,连结机构80的抵靠板82抵靠在止动螺栓87的头部87b上,由此能够限制喷嘴叶片52a(参照图5(b))的最小开度。
在此,将连结机构80的抵靠板82与止动螺栓87的头部87b之间的距离设为L。通过拧松锁止螺母88并转动止动螺栓87来改变距离L,能够如图5(a)、图5(b)所示那样,调整喷嘴叶片的最小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形成于隔热板44的螺母座部44a作为固定侧止动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促动器托架43上形成突出部,将该突出部作为固定侧止动部。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是在促动器的连杆移动而变短时限制叶片开度变为全闭的状态下的全闭侧的开度的结构,但也可以在促动器的连杆移动而变长时限制叶片开度变为全开的状态下的全开侧的开度。
即,也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可动侧止动部33的位置相对于隔热板44的固定侧止动部44a位于相反的一侧(在图3中是固定侧止动部44a的右侧),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颠倒可动侧止动部77与止动片76a之间的配置关系(参照图6),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颠倒止动部86与抵靠板82之间的配置关系(参照图7),从而限制全开侧的开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合应用到在可变喷嘴机构的作为驱动源的促动器中设置有连杆的涡轮增压器。

Claims (5)

1.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
所述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抵接,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促动器连杆构成,
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所述促动器本体向所述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促动器连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侧止动部是设置于所述促动器连杆的螺母,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是以不向所述促动器传递热量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促动器托架的隔热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将所述促动器向所述促动器托架固定的螺栓将所述隔热板一起紧固安装在促动器托架上,并且利用以贯穿该隔热板的方式设置的所述促动器连杆的贯穿孔的周缘部形成所述螺母的螺母座部。
4.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
所述止动构件由止动片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止动片一体地形成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止动片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止动片抵接,
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促动器连杆构成,
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调整螺栓构成,该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伴随所述促动器连杆的进退而移动的主体上。
5.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
所述止动构件由调整螺栓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调整螺栓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调整螺栓抵接,
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促动器连杆构成,
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抵靠板构成,该抵靠板形成在伴随所述促动器连杆的进退而移动的主体上。
CN201280036532.XA 2011-09-28 2012-09-07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Active CN103703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3555 2011-09-28
JP2011213555A JP5579145B2 (ja) 2011-09-28 2011-09-28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ノズルベーン開度規制ストッパ構造
PCT/JP2012/072889 WO2013047155A1 (ja) 2011-09-28 2012-09-07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ノズルベーン開度規制ストッ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225A CN103703225A (zh) 2014-04-02
CN103703225B true CN103703225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99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6532.XA Active CN103703225B (zh) 2011-09-28 2012-09-07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2660B2 (zh)
EP (2) EP3045679B1 (zh)
JP (1) JP5579145B2 (zh)
CN (1) CN103703225B (zh)
WO (1) WO2013047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2823B2 (ja) * 2009-12-07 2014-06-04 ボルボ ラストバグナー アーベー ベーンの動程の調整ねじ
KR101404278B1 (ko) 2013-06-25 2014-06-09 주식회사 만도 터보차저용 액추에이터
WO2015020846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Borgwarner Inc. Pneumatic actuator preload sleeve
US9429033B2 (en) * 2013-11-08 2016-08-3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unison ring of a variable-vane assembly
KR101534432B1 (ko) * 2014-01-24 2015-07-06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가스터빈 압축기의 가변 베인 구동장치
JP6368253B2 (ja) * 2015-01-27 2018-08-0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ノズルタービン
CN104819014B (zh) * 2015-05-06 2016-07-13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船用混流式涡轮增压器的可调喷嘴环结构
JP6459881B2 (ja) * 2015-10-02 2019-01-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ノズル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6614334B2 (ja) 2016-03-25 2019-12-04 株式会社Ihi 過給機
JP6642718B2 (ja) * 2016-08-08 2020-02-12 株式会社Ihi 可変容量型過給機
US11073076B2 (en) * 2018-03-30 2021-07-27 Deere & Company Exhaust manifold
US10662904B2 (en) 2018-03-30 2020-05-26 Deere & Company Exhaust manifold
JP7019810B2 (ja) * 2018-06-25 2022-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DE102019203370A1 (de) * 2019-03-12 2020-09-17 Borgwarner Inc. Verdichter mit verstellmechanismus
CN116220893B (zh) * 2023-03-31 2024-09-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0054A (en) * 1986-05-30 1988-10-2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nozzle structure for a turbine
CN1625646A (zh) * 2002-02-08 2005-06-08 霍尼韦尔加勒特公司 涡轮增压器驱动器
CN101302942A (zh) * 2006-11-01 2008-11-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控制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最小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1508C1 (de) * 1985-11-23 1987-02-05 Kuehnle Kopp Kausch Ag Abgasturbolader
JPH0759881B2 (ja) * 1988-04-15 1995-06-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タービン
JPH0418130A (ja) 1990-05-09 1992-01-22 Murata Mach Ltd クリーナ取付装置
DE19858293C1 (de) * 1998-12-17 2000-03-09 Daimler Chrysler A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Abgasturbolader mit variabler Turbinengeometrie
JP3771765B2 (ja) * 2000-01-24 2006-04-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3842998B2 (ja) * 2001-11-14 2006-11-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タービンのアクチュエータ調整装置
JP2004150400A (ja) * 2002-11-01 2004-05-27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用機器の無段階操作装置
DE102004058719A1 (de) * 2004-12-06 2006-06-08 Volkswagen Ag Abgasturbolader mit variabler Turbinengeometrie
JP4545068B2 (ja) 2005-08-25 2010-09-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及び可変ノズル機構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US8020381B2 (en) * 2007-12-18 2011-09-20 Detroit Dies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ecessity of multiple vane cleaning procedures
JP5256977B2 (ja) 2008-10-03 2013-08-07 株式会社Ihi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DE102010043501A1 (de) * 2010-11-05 2012-05-10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Lade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0054A (en) * 1986-05-30 1988-10-2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nozzle structure for a turbine
CN1625646A (zh) * 2002-02-08 2005-06-08 霍尼韦尔加勒特公司 涡轮增压器驱动器
CN101302942A (zh) * 2006-11-01 2008-11-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控制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最小流量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79145B2 (ja) 2014-08-27
EP3045679A1 (en) 2016-07-20
EP2762697A1 (en) 2014-08-06
JP2013072400A (ja) 2013-04-22
EP2762697A4 (en) 2015-06-10
US20140169949A1 (en) 2014-06-19
EP2762697B1 (en) 2020-11-25
WO2013047155A1 (ja) 2013-04-04
US9822660B2 (en) 2017-11-21
EP3045679B1 (en) 2021-03-31
CN103703225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225B (zh) 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CN101341313B (zh) 具有可变入口喷嘴几何形状的涡轮机
CN104632300B (zh) 可变叶片组件的同步环的驱动装置
CN107989826A (zh) 轴流式风机叶轮
CN106460645B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CN105683525A (zh) 具有u型密封件的致动枢转轴面密封
CN104018889B (zh) 可变喷嘴单元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KR20080021119A (ko) 가변구조 터빈
CN102071976A (zh) 涡轮机
JP2010530935A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エグゾースト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109563769A (zh) 可变喷嘴装置以及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CN101074609B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轴向进气涡轮机的导向器
JP2007517159A5 (zh)
WO2014109210A1 (ja) 過給機
CN102434230B (zh) 可变几何构造涡轮机
JP5946542B2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コンポーネント
JP2007192129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およびタービンホイール
CN106460871B (zh) 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
EP3112608A1 (en) 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 for turbocharger systems
CN101899998A (zh) 涡轮增压器
CN102482948B (zh) 涡轮增压器及其导向叶片和导向叶片装置
JP2008215259A (ja) 可変ノズル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2013002349A (ja) 内燃機関の過給装置
JP6459881B2 (ja) 可変ノズル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2016053353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排気タービ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s and supercharger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