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1580B -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1580B
CN103701580B CN201310724231.2A CN201310724231A CN103701580B CN 103701580 B CN103701580 B CN 103701580B CN 201310724231 A CN201310724231 A CN 201310724231A CN 103701580 B CN103701580 B CN 103701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code word
word number
terminal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4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1580A (zh
Inventor
小川佳彦
西尾昭彦
今村大地
中尾正悟
星野正幸
岩井敬
二木贞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56167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70158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01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1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1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1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分配单元,将一个集群或者在频域中不连续的多个集群分配给终端,所述一个集群以及所述多个集群分别由在频域中连续的资源块组成;以及发送单元,将包括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上行线路的调度使用的DCI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分配信息表示构成所分配的所述一个集群或者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所述DCI格式具有根据码字数、层数或者流数而不同的大小,所述DCI格式与分配给所述终端的集群数无关,按照每一个码字数、层数或者流数具有相同的大小。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080007514.X
申请日:2010年2月12日
发明名称: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的上行线路中,对各个终端分配连续频带。在各个频带内,将数据信号以及导频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后发送。
作为对各个终端的通知信息,有发送频带信息以及控制信息。这里,发送频带信息包含从系统带宽NRB决定的分配频带(将最小带宽设为1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开始以及结束RB号。另外,开始以及结束RB号的通知比特数由下式(1)表示。
另外,控制信息具有MCS(Modul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5比特、TPC指令(TPC command)2比特、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符)1比特、循环移位(cyclic shift)3比特等。也就是说,在该一例中,控制信息的通知比特数需要11比特。
在非专利文献1中研讨了如下技术,即:在作为3GPP LTE的扩充版的高级LTE(LTE-Advanced)的上行线路中,除了进行连续频带分配以外,还分配非连续频带(非连续分配)(参照图1)。通过分配非连续频带,能够进行灵活的频率调度。另外,在非连续分配中,将分配的连续的频带称为集群(cluster)。
另一方面,在非专利文献2中,研讨了数据信号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发送。在LTE的MIMO发送中,能够以码字(Codeword)为单位独立地进行发送控制(MCS控制等),从而能够进行灵活的空间调度。另外,码字是指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重发单位的块。
通过适用这样的非连续分配和MIMO发送,能够增加基于空间调度或频率调度的调度增益。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1-081752,“Proposals on PHY related aspects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1#53,Kansas City,MO,USA,5-9May,2008
非专利文献2:R1-090308,“Investigation on Uplink Radio Access Schemefor LTE-Advanced”,3GPP TSG RAN1#55bis,Ljubljana,Slovenia,12-16January,200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在非连续分配中,若将系统带宽设为NRB、将集群数设为Ncluster,则分配频带的比特数如下式(2)所示。
另外,在MIMO发送中,各个码字需要11比特的控制信息。
因此,码字数或集群数越多,以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通知的信令量越膨大(参照图2和图3)。另外,DCI格式是指,用于发送资源分配信息或控制信息的格式。
例如,如图3所示,在码字数增加时,控制信息增加,在集群数增加时,资源分配信息增加。另外,如图2(设想系统带宽为100RB)所示,在码字数为1、集群数为1时,需要24比特,而在码字数为2、集群数为2时,需要46比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降低信令量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
分配单元,将一个集群或者在频域中不连续的多个集群分配给终端,所述一个集群以及所述多个集群的每一个是由一个频率资源块或在频域中连续的两个以上的频率资源块组成的分配频带;以及发送单元,将包括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用DCI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分配信息表示构成所分配的所述一个集群或者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所述DCI格式的大小对于不同的码字数取不同的值,着眼于特定的码字数时,与分配给所述终端的集群数值是1还是多个无关,所述DCI格式的大小是相同的。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集群或者在频域中不连续的多个集群分配给终端的步骤,所述一个集群以及所述多个集群的每一个是由一个频率资源块或在频域中连续的两个以上的频率资源块组成的分配频带;以及将包括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用DCI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步骤,所述分配信息表示构成所分配的所述一个集群或者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所述DCI格式的大小对于不同的码字数取不同的值,着眼于特定的码字数时,与分配给所述终端的集群数值是1还是多个无关,所述DCI格式的大小是相同的。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决定单元,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以使分配给其他的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以及调度单元,基于决定了的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进行由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分配。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频带判定单元,分配给了本装置的码字数越多,判定为分配给了本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越小,基于所述码字数及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判定分配给了本装置的发送频带;以及发送单元,使用判定了的所述发送频带,发送数据信号。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为,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以使分配给其他的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基于决定了的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进行由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分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降低信令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连续频带分配以及非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形的图。
图2是表示适用了MIMO发送以及非连续分配时的信令量的图。
图3是表示码字数或集群数增加了时的以DCI格式通知的信令量的变化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的情形的图。
图6是表示生成分配控制信息的情形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的情形的图。
图9是表示可根据码字数选择的开始结束RB不同的情形的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开始结束RB的信令量的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开始结束RB的信令量的图。
图11A是表示可根据码字数选择为结束RB的RB的图。
图11B是表示可根据码字数选择为结束RB的RB的图。
图12是表示层数或流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的情形的图。
图13是表示可根据层数或流数选择的开始结束RB不同的情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编码单元101获取发送数据(下行线路数据)、从后述的差错检测单元116输入的响应信号(ACK信号或NACK信号)、从后述的调度单元118输入的各个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表示MCS等的控制信息。另外,由响应信号、资源分配信息及控制信息构成分配控制信息。编码单元101将发送数据和分配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102。
调制单元102对从编码单元101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信号输出到RF发送单元103。
RF发送单元103对从调制单元102输出的调制信号进行D/A变换、上变频以及放大等规定的发送处理,并将进行了发送处理的信号从一个以上的天线104无线发送到各个终端。
RF接收单元105对经由天线104接收到的来自各个终端的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规定的接收处理,并将进行了接收处理的信号输出到分离单元106。
分离单元106将从RF接收单元105输出的信号分离为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将导频信号输出到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单元107,并将数据信号输出到DFT单元110。
DFT单元107对从分离单元106输出的导频信号进行DFT处理,并将其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DFT单元107将变换为频域的导频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108。
解映射单元108从由DFT单元107输出的频域的导频信号中提取与各个终端的发送频带对应的部分的导频信号,并将提取出的各个导频信号输出到估计单元109。
估计单元109基于从解映射单元108输出的导频信号,对信道的频率变动(信道的频率响应)及接收质量进行估计。估计单元109将信道的频率变动的估计值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112,并将接收质量的估计值输出到调度单元118。
另一方面,DFT单元110对从分离单元106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DFT处理,并将其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DFT单元110将变换为频域的数据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111。
解映射单元111从由DFT单元110输出的频域的数据信号中提取与各个终端的发送频带对应的部分的数据信号,并将提取出的各个数据信号输出到信号分离单元112。
信号分离单元112使用从估计单元109输出的信道的频率变动的估计值,对从解映射单元111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加权并合成,从而分离为每层的数据信号,并将分离了的数据信号输出到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13。
IFFT单元113对从信号分离单元112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IFFT处理,并将进行了IFFT处理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114。
解调单元114对从IFFT单元113输出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将进行了解调处理的信号输出到解码单元115。
解码单元115将从解调单元114输出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并将进行了解码处理的信号(解码比特串)输出到差错检测单元116。
差错检测单元116对从解码单元115输出的解码比特串进行差错检测。例如,差错检测单元116使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进行差错检测。差错检测的结果,在解码比特中存在差错时,差错检测单元116生成NACK信号作为响应信号,而在解码比特中不存在差错时,差错检测单元116生成ACK信号作为响应信号。生成了的响应信号被输出到编码单元101。另外,在解码比特中不存在差错时,将数据信号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决定单元117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获取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并根据码字数,控制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也就是说,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具体而言,决定单元117预先存储了图5所示的码字数与集群数之间的关联,并从获取了的码字数,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决定了的集群数的最大值被输出到调度单元118。另外,在图5中,网线部分表示不使用。
调度单元118基于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获取了的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从估计单元109输出的接收质量的估计值、以及从决定单元117输出的集群数的最大值,对由各个终端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发送频带(频率资源)的分配进行调度,以不超过集群数的最大值。表示调度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编码单元101。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调度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与集群数的最大值及码字数关联对应地生成。例如,如图2那样,根据集群数的最大值及码字数而DCI格式的大小(size)不同,如图6所示,在集群数的最大值为2,而进行了资源分配的集群为1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2集群用的信令区域填入填充比特(Padding bits)。这里,填充比特是用于填入DCI格式的空隙的比特。另外,无论集群数的最大值及码字数如何,DCI格式的大小都被统一为最大的大小,也可以在用于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的信令区域以外的区域填入填充比特。此时,需要相当于DCI格式的大小与信令中使用了的大小之差的填充比特。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RF接收单元202对经由天线201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规定的接收处理,并将进行了接收处理的信号输出到解调单元203。
解调单元203对从RF接收单元202输出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和解调处理,并将进行了这些处理的信号输出到解码单元204。
解码单元204将从解调单元203输出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提取接收数据和分配控制信息。这里,在分配控制信息中,包含响应信号(ACK信号或NACK信号)、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及码字数信息。解码单元204将提取出的分配控制信息中的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码字数信息输出到频带判定单元205。
频带判定单元205根据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判定分配给了终端200的集群数的最大值。也就是说,码字数越多,判定为分配给了终端200的集群数的最大值越小。具体而言,频带判定单元205预先存储图5所示的码字数与集群数之间的关联,基于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信息,判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使用集群数的最大值和码字数,提取发往本站的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并判定分配给本站的发送频带。例如,DCI格式的大小根据集群数的最大值以及码字数而不同,基于输入的码字数,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从集群数的最大值以及码字数,掌握图6所示的DCI格式的大小及结构,提取发往本站的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另外,在分配了的集群数少于集群数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由于在资源分配信息的一部分的信令区域中填入了填充比特,所以能够掌握集群数。
由1以上的码字生成了的发送数据被分割后被输入到CRC单元206。CRC单元206对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CRC编码而生成CRC编码数据,并将生成了的CRC编码数据输出到编码单元207。
编码单元207将从CRC单元206输出的CRC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208。
调制单元208对从编码单元207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了的数据信号输出到分配单元209。
分配单元209基于从频带判定单元205输出的频带信息,将从调制单元208输出的数据信号分配给频率资源(RB)。分配给RB的数据信号被输出到复用单元210。
复用单元210将导频信号和从分配单元209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并将复用信号输出到发送功率权重控制单元211。
发送功率权重控制单元211将基于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输入的信道信息而决定了的发送功率权重(weight)乘以从复用单元210输出的各个复用信号,并将生成了的信号输出到RF发送单元212。
RF发送单元212对从复用单元210输出的复用信号进行D/A变换、上变频和放大等规定的发送处理,并将进行了发送处理的信号从天线201无线发送到基站。
接着,说明由上述基站中的决定单元117及终端中的频带判定单元205存储的、图5所示的码字数与集群数之间的关联。
码字数与集群数的对应关系为,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将集群数的最大值设为4,在码字数为2的情况下,将集群数的最大值设为3,在码字数为4的情况下,将集群数的最大值设为1。
此时,在码字数为1、集群数的最大值为4的情况下,由于集群数大,所以能够通过频率调度增益来确保调度增益。另一方面,在码字数为4、集群数的最大值为1的情况下,由于码字数大,所以能够通过空间调度增益来确保调度增益。而且,不发生码字数为4、集群数为4等的情况,所以能够减少信令量。另外,在码字数大且集群数大的情况下,调度增益接近于饱和,所以仅在空间调度增益的情况、频率调度增益的情况下的调度增益产生的改善效果不大。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通过根据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控制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最大值,能够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减少信令量。另外,通过限制集群数及码字数都增大的情况,能够减少信令量。
另外,各个码字数中的最大集群数也可以是成为不超过基准比特数的最接近的信令量的集群数。例如,图8表示将码字数1、集群数4的比特数即63比特设为基准比特数的情况。此时,在码字数2、3、4的情况下,也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以使通知比特数不超过63比特。例如,在设想码字数为2时,若集群数成为3,则通知比特数成为67比特,超过基准比特数即63比特,所以将集群数的最大值设为2。对于码字数3、4,也同样地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另外,在图8中,网线部分表示不使用。
由此,能够将填充比特的数抑制得低,并且无论码字数如何,都能够利用相同大小的DCI格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将码字数与集群数之积为一定以下的范围限制为可利用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码字数而变更集群数的情况,但也可以根据层数或流数而变更集群数。例如,有时码字数与层数或流数一对一地对应,也可以将码字数置换为层数或流数。另外,在码字数与层数一对多地对应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码字数置换为层数或流数。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有时也在各个层或各个流中变更控制信息(循环移位等),随着层数或流数增加,控制信息量增加,所以根据层数或流数,变更集群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码字数而变更集群数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它们的对应关系相反,根据集群数而变更码字数。由此,能够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降低信令量。另外,如上所述,各个集群数中的码字数也可以是成为不超过基准比特数的最接近的信令量的码字数。例如,将集群数4、码字数1的比特数即63比特设为基准比特数的情况与图8相同。此时,在集群数3、2、1的情况下,也决定码字数,以使通知比特数不超过63比特。在集群数为3的情况下,码字数为2有67比特,超过了基准比特数,所以将最大的码字数设为1。对于集群数3、4,也同样地设为不超过基准比特数的码字数3、4。由此,无论集群数如何,都能够将信令量保持为一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码字数为2以上时,将集群数固定为1。
(实施方式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将作为分配给终端的集群的开始位置可取的RB设为开始RB,将作为结束位置可取的RB设为结束RB。另外,包含开始RB及结束RB、或者开始RB或结束RB来设为开始结束RB。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基站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结构相同,只有一部分功能不同,所以引用图4而仅说明不同的功能。
决定单元117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输入分配给各个终端的码字数,并根据码字数,控制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也就是说,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决定单元117基于输入的码字数,决定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并将决定了的开始结束RB输出到调度单元118。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各个RB作为开始结束RB,与此相对,在码字数为2的情况下,仅能够选择第2、4、6、…个RB作为开始结束RB。
调度单元118基于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获取了的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从估计单元109输出的接收质量的估计值、以及从决定单元117输出的开始结束RB,分配由各个终端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发送频带(频率资源)。表示调度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编码单元101。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调度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与码字数及开始结束RB关联对应地生成。例如,如图9所示,可选择的开始结束RB根据码字数而不同,也可以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生成1RB单位的资源分配信息,在码字数为2的情况下,生成2RB单位的资源分配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7所示的结构相同,只有一部分功能不同,所以引用图7而仅说明不同的功能。
频带判定单元205根据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判定分配给了终端200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也就是说,码字数越多,将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判定为越少。具体而言,频带判定单元205预先存储码字数与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信息,判定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频带判定单元205利用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控制信息,从可取的开始结束RB中,决定分配给了本站的发送频带的开始结束RB。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判断为1RB单位的资源分配信息,在码字数为2的情况下,判断为2RB单位的资源分配信息,决定发送频带的开始结束RB。
使用图10说明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时的开始结束RB的信令量。在图10中,将系统带宽设为6RB,图10A表示以1RB为单位选择开始结束RB的情况,图10B表示以2RB为单位选择开始结束RB的情况。
如图10A所示,在以1RB为单位选择开始结束RB的情况下,从图中的0~6的7个中(3比特)选择,而如图10B所示,在以2RB为单位选择开始结束RB的情况下,从图中的0~3的4个中(2比特)选择。这样,通过减少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通知给终端的开始结束RB的信令量从3比特变为2比特,能够减少信令量。
另外,在空间调度增益高的码字数大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数的开始结束RB,能够确保调度增益,并且减少信令量。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通过根据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控制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能够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减少信令量。
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组合。例如,也可以根据集群数变更码字数,但也可以交换码字和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也就是说,也可以规定集群数1、2、3、4与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结束RB的单位1RB、2RB、3RB、4RB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各个集群数中的上述开始结束RB也可以是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成为不超过基准比特数的最接近的信令量的开始结束RB。例如,在开始结束RB为1RB单位的情况下,限定为集群数1,在开始结束RB为2RB单位的情况下,限定为集群数2,在开始结束RB为3RB、4RB单位的情况下,分别限定为集群数3、集群数4。或者,在集群数1的情况下,将开始结束RB限定为1RB单位,在集群数2的情况下,将开始结束RB限定为2RB单位,在集群数3、4的情况下,分别将开始结束RB限定为3RB、4RB单位。通过利用这些方法,能够调整集群数及开始结束RB,能够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限制为不超过基准比特数的比特数。
(实施方式3)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将作为分配给终端的集群的开始位置可取的RB设为开始RB,将作为结束位置可取的RB设为结束RB。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基站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结构相同,只有一部分功能不同,所以引用图4而仅说明不同的功能。
决定单元117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输入分配给各个终端的码字数,并根据码字数,控制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RB和结束RB。具体而言,码字数越多,在距离开始RB越远的范围内选择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结束RB。决定单元117基于输入的码字数,决定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RB和结束RB,并将决定了的开始RB和结束RB输出到调度单元118。例如,仅将与可取的开始RB相距了某个一定的RB数以上的RB作为结束RB的可取的RB。
调度单元118基于从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等获取了的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从估计单元109输出的接收质量的估计值、以及从决定单元117输出的开始RB和结束RB,分配由各个终端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发送频带(频率资源)。表示调度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被输出到编码单元1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终端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7所示的结构相同,只有一部分功能不同,所以引用图7而仅说明不同的功能。
频带判定单元205根据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控制分配给了终端200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RB和结束RB。具体而言,码字数越多,在距离开始RB越远的范围内选择分配给了终端200的集群的可取的结束RB。也就是说,频带判定单元205预先存储集群的可取的结束RB距离开始RB的范围与码字数的关联,并基于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码字数信息,判定集群的可取的开始RB及结束RB。频带判定单元205利用从解码单元204输出的控制信息,从可取的开始RB及结束RB中,决定分配给了本站的发送频带的开始RB及结束RB。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能够从与开始RB相距1RB以上的RB中选择结束RB(参照图11A),在码字数为2的情况下,仅能够从与开始RB相距2RB以上的RB中选择结束RB,在码字数为3的情况下,仅能够从与开始RB相距了3RB以上的RB中选择结束RB(参照图11B)。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3,通过根据分配给终端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在与开始RB分开了的范围内,选择分配给各个终端的集群的可取的结束RB,从而能够确保较高的调度增益,并且减少信令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码字数,限制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但也可以根据层数或流数,限制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例如,有时码字数与层数或流数一对一地对应,也可以将码字数置换为层数或流数。另外,在码字数与层数一对多地对应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码字数置换为层数或流数。例如,在码字数为1的情况下,有时在各个层或各个流中也变更控制信息(循环移位等),随着层数或流数增加,控制信息量增加,所以根据层数或流数,限制集群数(图12)。或者,由于控制信息量随着层数或流数增加而增加,所以根据层数或流数,限制集群的开始结束RB(图13)。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控制信息及分配的比特数并不限于表中记载的比特数。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上行线路为前提进行了记载,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下行线路。例如,在实施方式3中,记载为“根据上行线路的码字数,控制上行线路的集群数”、“根据上行线路的码字数,限制上行线路的集群的开始结束RB”,但也可以是“根据下行线路的码字数,控制下行线路的集群数”、“根据下行线路的码字数,限制下行线路的集群的开始结束RB”。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根据码字数,控制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但并不限于码字数,也可以置换为构成数据信号的一定的块。例如,既可以置换为分配数据信号的层数,也可以置换为分配数据信号的资源块(RB)数、分配数据信号的连续频带数(集群数)。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在基站中根据上行线路的码字数,控制上行线路的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随之终端进行上行线路的发送为前提进行了记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终端本身决定上行线路的码字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基于与本发明相同的控制方法,控制上行线路的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并在基站中随之进行上行线路的接收。另外,也可以由基站决定下行线路的码字数,基于与本发明相同的控制方法,控制下行线路的集群数或集群的开始结束RB,在终端中随之进行下行线路的接收。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软件来实现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个功能块典型地通过集成电路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这里,虽然称为LSI,但是根据集成程度的不同,有时也称为IC(集成电路)、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Processor)。
再者,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别的技术而出现了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同样能够适用于天线端口(antenna port)。
天线端口是指,由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限于一个物理天线,有时也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3GPP LTE中,未规定天线端口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的参照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单位。
另外,有时还将天线端口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 vector)的权重的最小单位。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包括:决定单元,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以使分配给其他的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以及调度单元,基于决定了的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进行由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分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所述决定单元将基准比特数以下且与所述基准比特数最接近的信令量的集群数,设为各个码字数中的集群数的最大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所述码字数越多,所述决定单元越减少分配给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集群的可取的开始RB或结束RB。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包括:频带判定单元,分配给了本装置的码字数越多,判定为分配给了本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越小,基于所述码字数及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判定分配给了本装置的发送频带;以及发送单元,使用判定了的所述发送频带,发送数据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决定集群数的最大值,以使分配给其他的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的码字数越多,越减少分配给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集群数的最大值,基于决定了的所述集群数的最大值,进行由所述其他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分配。
在2009年2月13日提交的特愿第2009-031652号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能够适用于高级LTE等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18)

1.通信装置,包括:
调度单元,将一个集群或者在频域中不连续的多个集群分配给终端,所述一个集群以及所述多个集群的每一个是由一个频率资源块或在频域中连续的两个以上的频率资源块组成的分配频带;以及
发送单元,将包括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用DCI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分配信息表示构成所分配的所述一个集群或者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所述DCI格式的大小对于不同的码字数取不同的值,着眼于特定的码字数时,与分配给所述终端的集群数值是1还是多个无关,所述DCI格式的大小是相同的,所述DCI格式对每一个码字数具有与集群数的最大值对应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对每一个码字数,集群数的最大值被限制为规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码字数越大,所述DCI格式的大小越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表示构成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与表示构成所述一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表示构成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比表示构成所述一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更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在分配所述多个集群的情况下与分配所述一个集群的情况下,分配单位即资源块数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在分配所述多个集群的情况下与分配了所述一个集群的情况下,所述分配信息使用由不同的资源块数组成的单位来表示资源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MCS、TPC指令、NDI以及循环移位。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表示码字数的信息。
10.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个集群或者在频域中不连续的多个集群分配给终端的步骤,所述一个集群以及所述多个集群的每一个是由一个频率资源块或在频域中连续的两个以上的频率资源块组成的分配频带;以及
将包括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用DCI格式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步骤,所述分配信息表示构成所分配的所述一个集群或者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所述DCI格式的大小对于不同的码字数取不同的值,着眼于特定的码字数时,与分配给所述终端的集群数值是1还是多个无关,所述DCI格式的大小是相同的,所述DCI格式对每一个码字数具有与集群数的最大值对应的大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对每一个码字数,集群数的最大值被限制为规定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码字数越大,所述DCI格式的大小越大。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表示构成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与表示构成所述一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表示构成所述多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比表示构成所述一个集群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大小更大。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分配所述多个集群的情况下与分配所述一个集群的情况下,分配单位即资源块数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分配所述多个集群的情况下与分配所述一个集群的情况下,所述分配信息使用由不同的资源块数组成的单位来表示资源块。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MCS、TPC指令、NDI以及循环移位。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表示码字数的信息。
CN201310724231.2A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3701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1652 2009-02-13
JP2009031652 2009-02-13
CN201080007514.XA CN102318423B (zh)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14.XA Division CN102318423B (zh)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1580A CN103701580A (zh) 2014-04-02
CN103701580B true CN103701580B (zh) 2017-07-14

Family

ID=4256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14.XA Active CN102318423B (zh)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201310724231.2A Active CN103701580B (zh)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514.XA Active CN102318423B (zh) 2009-02-13 2010-02-12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8) US8737329B2 (zh)
EP (2) EP3169125B1 (zh)
JP (2) JP5667453B2 (zh)
KR (1) KR101626184B1 (zh)
CN (2) CN102318423B (zh)
BR (1) BRPI1008791B8 (zh)
MX (1) MX2011008282A (zh)
RU (1) RU2504924C2 (zh)
WO (1) WO2010092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8179B2 (ja) * 2010-04-02 2014-06-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1152663A2 (ko) * 2010-06-01 2011-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A2822505C (en) 2010-12-22 2018-01-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P2503835A1 (en) 2011-03-23 2012-09-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souce assignment for single and multiple cluster transmission
US9130784B2 (en) * 2013-04-22 2015-09-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modulation in a wir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62183B1 (ko) * 2014-04-04 2021-06-07 뉴라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신 확인 방법 및 다중 사용자 전송 방법
US10033505B2 (en) * 2014-07-31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10493823B (zh) * 2016-08-15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87043B (zh) * 2016-08-24 202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EP3545716B1 (en) 2017-01-06 2020-10-07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JP6817910B2 (ja) * 2017-08-10 2021-01-20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CN111066267B (zh) * 2017-09-2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对通信网络中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EP3518454B1 (en) * 2017-12-01 2021-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715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multiple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53033A (zh) * 2005-09-13 2007-10-10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再现设备、和信息再现方法
CN102239733A (zh) * 2008-12-08 2011-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8659Y (zh) 1998-05-28 1999-11-17 李维兴 电子发夹
US7068683B1 (en) * 2000-10-25 2006-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nd low delay data transmissions
US7706350B2 (en) * 2004-03-19 2010-04-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spectrum allo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800795B1 (ko) 2004-05-31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응답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651509B1 (ko) 2004-06-01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고속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46959A (zh) 2005-10-27 2009-01-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可变保护带以实现灵活带宽的方法和设备
US20070147226A1 (en) 2005-10-27 2007-06-28 Aamod Khandek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lexible bandwidth using variable guard bands
US7565151B2 (en) 2006-01-23 2009-07-21 Kyocer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assignment of unique word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45259A1 (en) * 2006-08-15 2008-02-21 Zukang Shen Cellular Uplink Power Control with Inter-NodeB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Exchange
KR101265637B1 (ko) * 2007-03-14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 개의 harq 프로세스 채널을 순차적으로 사용하여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JP5100238B2 (ja) 2007-07-30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27719B (zh) 2007-09-2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te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
KR101549021B1 (ko) * 2008-08-20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papr을 줄이기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484345B2 (ja) * 2008-10-20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周波数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WO2010056204A2 (en) * 2008-11-12 2010-05-20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3033A (zh) * 2005-09-13 2007-10-10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再现设备、和信息再现方法
WO2007086715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ybrid multiple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39733A (zh) * 2008-12-08 2011-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aining issue on PDDCH for common control channel";Panasonic;《3GPP TSG-RAN WG1 Meeting #54bis》;20081003(第R1-08366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67994B2 (en) 2016-10-11
EP2398291A1 (en) 2011-12-21
JP5950238B2 (ja) 2016-07-13
US9125198B2 (en) 2015-09-01
KR101626184B1 (ko) 2016-05-31
US11330618B2 (en) 2022-05-10
BRPI1008791B8 (pt) 2021-12-21
BRPI1008791A2 (pt) 2016-06-28
US20220240298A1 (en) 2022-07-28
US20150334691A1 (en) 2015-11-19
US8737329B2 (en) 2014-05-27
EP3169125B1 (en) 2022-06-15
US20140211715A1 (en) 2014-07-31
RU2504924C2 (ru) 2014-01-20
US20180343668A1 (en) 2018-11-29
US10716132B2 (en) 2020-07-14
US9788343B2 (en) 2017-10-10
EP2398291A4 (en) 2015-11-11
CN102318423B (zh) 2014-02-19
MX2011008282A (es) 2011-08-24
JP2015080254A (ja) 2015-04-23
BRPI1008791B1 (pt) 2021-08-17
US10075974B2 (en) 2018-09-11
US11778635B2 (en) 2023-10-03
JP5667453B2 (ja) 2015-02-12
US20170374678A1 (en) 2017-12-28
US20170041945A1 (en) 2017-02-09
CN102318423A (zh) 2012-01-11
JPWO2010092826A1 (ja) 2012-08-16
EP2398291B1 (en) 2017-04-12
KR20110118666A (ko) 2011-10-31
WO2010092826A1 (ja) 2010-08-19
RU2011134055A (ru) 2013-03-20
CN103701580A (zh) 2014-04-02
US20120026953A1 (en) 2012-02-02
EP3169125A1 (en) 2017-05-17
US20200305185A1 (en)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1580B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5071902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控制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RU2599982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ка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ходов и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ыходов (mimo)
CN105450369B (zh) 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ack/nack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634B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
CN101631374B (zh)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6059717B (zh) 在基于时分双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56749B (zh)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02316526B (zh)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21088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终端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1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05348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8476434A (zh)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7852318A (zh)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901759B (zh) 终端装置、信号生成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365139B (zh)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CN107750439A (zh)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使用窄带来传输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637151A (zh) 用于实现支持多达32个CC并且增强针对关联使用的动态PUCCH资源分配的eCA的方法
CN106257856A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6993332A (zh) 上行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492A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
CN106850151A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重发的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7204835A (zh) 定义物理信道传送/接收定时和资源分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5871529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9644037A (zh) 利用多个阵列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的预编码信息信令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