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6644A -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6644A
CN103686644A CN201210337913.3A CN201210337913A CN103686644A CN 103686644 A CN103686644 A CN 103686644A CN 201210337913 A CN201210337913 A CN 201210337913A CN 103686644 A CN103686644 A CN 103686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er authentication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79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379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6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服务器根据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如判断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则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本发明提出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与高效性,且具有准确性和易用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及一种服务器。

Description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网业务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特别是体现在面向个人用户的业务的发展。随着面向个人的业务的市场的逐步饱和,对运营商,尤其是固网运营商来说,面向企业的业务应该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各地开展的面向企业接入的业务,对于终端转接有强烈的需求。目前,当用户使用当前需要被转接的终端向运营商登记来实现通信转接,例如,呼叫转移,能够实现转接功能。但是,如果当前终端不在或者无法使用时,例如,遗忘在某处、丢失、没电、或损坏,则无法实现该终端的转接。由此造成无法实现与先前终端的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准确且实时的实现终端转接,并进行通信,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与高效性。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如判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且具有准确性和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由此,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由此,提高了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所述服务器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
由此,通过上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的双重验证,提高了终端转接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由此,在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后,还可以进一步解除该转接。例如当用户重新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通信连接切换回原装置,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信恢复提示后,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
由此,通过向移动终端发出恢复提示,以由移动终端决定是否恢复该通信连接,提高了终端转接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由此,提高了终端的多样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包括: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以及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并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且具有准确性和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由此,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由此,提高了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
由此,通过上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的双重验证,提高了终端转接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并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由此,在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后,还可以进一步解除该转接。例如当用户重新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通信连接切换回原装置,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以由所述移动终端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由此,通过向移动终端发出恢复提示,以由移动终端决定是否恢复该通信连接,提高了终端转接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由此,提高了终端的多样性。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转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由此,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由此,通过上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的双重验证,提高了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模块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由此,提高了终端转接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所述转接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由此,在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后,还可以进一步解除该转接。例如当用户重新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通信连接切换回原装置,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由此,通过向移动终端发出恢复提示,以由移动终端决定是否恢复该通信连接,提高了终端转接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服务器及移动终端之间的操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为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其中,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固定电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设备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码和/或电话号码。例如,电话号码可以为该移动终端中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电话号码。由上述,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的多样性。
用户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其中,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可以为用户的身份证号。密码信息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密码内容,例如,文字、字母和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由上述,提高了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步骤S102为服务器根据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通过验证。
具体地,判断终端是否通过验证,包括以下步骤:将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服务器预存的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由此,通过上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的双重验证,提高了终端转接的安全性。
步骤S103为如判断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则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4为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
步骤S105为服务器根据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具体地,服务器在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信恢复提示后,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由此,在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后,还可以进一步解除该转接。例如当用户重新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通信连接切换回原装置,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且具有准确性和易用性。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服务器及移动终端之间的操控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服务器及移动终端之间的操控实现,包括终端a,服务器b,移动终端c。
终端a为固定电话,可以理解的是,终端a也可以为手机。移动终端d可以为为手机。
服务器b为接收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通信转接、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进一步地,服务器c判断终端a是否通过验证,进行对移动终端a或b的转接,以及转接解除。
服务器c接收终端a或b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d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d的通信转接请求,进一步地,服务器c根据终端a或b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d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终端d是否通过验证,如果移动终端d通过验证,则将移动终端d的通信转接至终端a或b;服务器c还用于接收终端a或b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d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d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进一步地,服务器c根据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终端a或b对移动终端d的通信转接。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周边人员交互系统,包括终端410和服务器420。
终端410为向服务器发送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而言,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设备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例如,电话号码可以为该移动终端中的SIM卡对应的电话号码;用户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其中,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可以为用户的身份证号;密码信息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密码内容,例如,文字、字母和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由上述,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服务器420为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并根据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420将终端410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终端410通过验证。
服务器420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并根据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服务器420还用于在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以由移动终端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且具有准确性和易用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包括以下模块:接收模块501、验证模块502和转接模块503。
接收模块501为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设备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例如,电话号码可以为该移动终端中的SIM卡对应的电话号码;用户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其中,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可以为用户的身份证号;密码信息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密码内容,例如,文字、字母和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由上述,提高了设备标识信息、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
验证模块502为根据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而言,验证模块402将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终端通过验证。通过上述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的双重验证,提高了用户验证信息的多样性。
转接模块503为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且转接模块503还用于根据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而言,在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终端后,还可以进一步解除该转接。例如当用户重新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将通信连接切换回原装置,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还包括以下模块:
发送模块504为解除终端对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向移动终端发出恢复提示,以由移动终端决定是否恢复该通信连接,提高了终端转接的灵活性与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可以实现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转接至其他终端上,并且通过采用设备标识验证和用户验证的方式,即使在移动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也可以实现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的转接,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实时性、高效性。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
如判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所述服务器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服务器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
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所述通信恢复提示后,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
8.一种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以及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并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并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以由所述移动终端选择是否恢复通信连接。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手机或固定电话。
1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请求;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
转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验证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至所述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码和/或电话号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密码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将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与预存的所述移动终端的标准的设备标识信息和标准的用户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断所述终端通过验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关于移动终端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用户验证信息以及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解除请求,
所述转接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转接解除请求,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解除所述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转接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信恢复提示。
CN201210337913.3A 2012-09-12 2012-09-12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3686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7913.3A CN103686644A (zh) 2012-09-12 2012-09-12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7913.3A CN103686644A (zh) 2012-09-12 2012-09-12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644A true CN103686644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7913.3A Pending CN103686644A (zh) 2012-09-12 2012-09-12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664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879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程控制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91098A (zh) * 2017-06-30 2017-10-24 罗颖莉 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无人机远程操控系统
CN109151743A (zh) * 2017-06-13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469007A (zh) * 2020-11-19 2021-03-09 何卓略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CN112469007B (zh) * 2020-11-19 2024-06-04 何卓略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01115099A (zh) * 2006-07-28 2008-01-3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手机来电转移操作远程控制的方法
CN101150631A (zh) * 2007-09-2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099A (zh) * 2006-07-28 2008-01-3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手机来电转移操作远程控制的方法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01150631A (zh) * 2007-09-20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879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程控制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51743A (zh) * 2017-06-13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151743B (zh) * 2017-06-13 2022-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291098A (zh) * 2017-06-30 2017-10-24 罗颖莉 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无人机远程操控系统
CN112469007A (zh) * 2020-11-19 2021-03-09 何卓略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CN112469007B (zh) * 2020-11-19 2024-06-04 何卓略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579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oading SIM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64595B2 (en) Software updat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10888662A (zh) 一种车辆远程静默升级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03152402A (zh) 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登录的方法与系统以及云端服务器
CN104219615A (zh) 一种共享无线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US112065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undles of smart secure platform
CN105814591A (zh) 一种验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3597805A (zh)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N106612192A (zh) 设备的升级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3005527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lling
CN104123490A (zh) 恶意捆绑软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4219654A (zh) Sim卡读写方法及终端
EP277076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acing an se key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05262792A (zh) 一种车辆异常处理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04426969A (zh) 车架号和移动通信标识的绑定方法、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CN105281965A (zh) 基于ios系统的流量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686644A (zh)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US946240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48054B (zh) eSIM卡的主从设备切换方法、从设备及eSIM卡管理服务器
CN103167449A (zh) 为通信终端本机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64054A (zh) 基于嵌入式智能卡的网络检测的方法和终端
CN104301235A (zh) 网络流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47423A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注册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48462B (zh) 一种克隆卡定位服务器、克隆卡定位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07324B (zh) 用于Java消息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Java消息客户端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